深化改革财政税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金融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摘要:1994年,以财政分权为特征的分税制改革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行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抵御外部金融危机冲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模式、政府性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及提供担保等形式,举借了大量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较大的财政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中央近年来三大攻坚战之一。已有研究多从财政体制、官员晋升、经济增长、政绩考核、风险预警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缺少从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最新发展情况、风险表现进行了分析,从地方税收与地方债务关系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从地方政府债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等三个具体的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深化了从金融视角检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认识,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内容是:首先,本文在梳理、述评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从全国和各地区比较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发展规模、发债主体结构和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对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整体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势头得到控制。但各地区债务风险程度不一,个别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超过国际警戒线,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较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呈规模大、发展迅速、底数不明的特征,产生了巨大的财政金融风险。其次,借鉴已有地方政府债务理论,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要求自身掌握的行政资源最大化。而行政资源最大化最直接的内容就是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在分税制体制下,由于地方税收由地方政府直接支配,且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能有效促进地方性税收增长,因此,地方政府必然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地方性税收增长。而在财力紧张和软预算约束下,举债投融资成为合理的选择。为此,本文以全国各地区政府债务、税收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性税收收入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属于国家税收的增值税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则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特征对上述结论有着显著性影响,西部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果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划分后的实证证明,债务投融资对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率上随规模增大而递减,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应存在极限值,债务规模较小地区以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果明显高于规模较大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增加税收财力增长不可持续,且导致了更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三,由于地方政府债券的购买主体为商业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对接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一旦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出现信用违约和流动性违约风险,最终都将表现为金融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质上是金融风险。本文在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理和脆弱性根源,着重以未定权益分析法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途径,以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向银行风险转化的数理推导,分析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演化的逻辑和机理。并利用银行风险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不良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一举措可以减小银行不良率。第四,根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中引起的资金流向和相关主体变化,以货币供给原理和机制分析为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全过程中,由于债务置换引起的基础货币和信用货币供给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从单笔债务置换过程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资金变动在短时内对基础货币、M1和M2造成波动。从基础货币层面而言:在发行地方债券时,央行需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过程中,发债资金在国库政府存款账户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银行账户转换中引起基础货币先减后增。从商业银行广义货币创造看,发行债券时,商业银行购债会增加M2,而企业购债则导致M1减少;发债资金在国库政府存款账户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银行账户转换中,M2先减少后增加,M1增加。当资金用于偿还存量银行贷款时,M2、M1均减少;当用于偿还个人贷款时,M1减少,M2不变。第五,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本质是银行贷款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转为地方政府债券,导致债券规模扩张,债券收益率发生变化;同时,贷款类地方政府债务减少,会引起信贷利率发生变化。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从而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产生影响。实证发现,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较好地促进了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对我国货币政策达成宏观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很好的传导效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和发行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明显提升了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的效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信贷利率传导货币政策利率的效率有正向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引致的债务市场债券收益率变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信贷利率途径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变化对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最后,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其风险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升级方面: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投资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构建科学完备的央地财政事权关系、构建规范的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机制、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金融改革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1)从地方税种收入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实证关系出发,探讨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而追逐行政资源最大化,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根源。从公共选择视角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以地方性税种收入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为切入点,应用各地区相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通过大规模举债投融资促进地方性税种收入增长,以达到行政资源最大化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是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的一个重要根源。这为全面准确理解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丰富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认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客观现实。以地方政府债务视角审视税制改革和地方税收体系建设,有利于全面理解营改增的现实意义。地方税体系构建不仅应考虑税源可得性,也应关注到其引导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作用,深化了建设地方税体系的认识。(2)从金融风险视角,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途径和机理。在分析金融风险性质及其脆弱性根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的演变机理和途径,并应用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数据,从商业银行不良率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引致银行风险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来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为从金融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深化和发展。(3)以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为切入点,从金融视角中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两个方面,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产生短期波动,对基础货币、信用货币中的M1和M2变化有显著影响。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实证中,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债务置换后的国债收益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且债券收益率方面产生的影响强于信贷市场利率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视角拓展了理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视野,有助于把握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风险性质及其管理。为金融部门制定金融政策、深化金融市场管理提供了一个应关注的视角,有利于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中央政府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结合起来考虑,从而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采取对策措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政府债务的研究

2.1.1 政府公债

2.1.2 地方债务

2.2 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

2.2.1 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研究

2.2.2 地方政府竞争、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

2.2.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3 对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评述

2.3.1 国外研究述评

2.3.2 国内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风险分析

3.1 地方政府债务界定概述

3.1.1 地方政府债务概念和内涵

3.1.2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

3.2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

3.3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

3.3.1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前债务规模和结构

3.3.2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后的债务规模

3.4 地方政府债务层级及发债主体结构

3.5 地方政府债务举债主体和资金来源

3.5.1 地方政府债务举借主体分析

3.5.2 地方政府债务债权主体分析

3.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3.6.1 负债率和债务率分析

3.6.2 债务增速分析

3.7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3.7.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产生根源

3.7.2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表现形式

3.7.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现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理论与实证分析

4.1 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理论分析

4.1.1 公共产品理论——债务的客观基础

4.1.2 公共选择理论——债务的主观基础

4.1.3 委托代理理论——债务的现实基础

4.2 地方税收增长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4.3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4.3.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4.3.2 数据描述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地方政府债务投融资对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

4.4.2 按地方政府债务分地区、分规模回归结果

4.5 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

4.5.1 工具变量

4.5.2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商业银行视角

5.1 金融风险根源

5.1.1 金融风险产生的宏观根源—货币非中性

5.1.2 金融风险产生的中观根源—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5.1.3 金融风险产生的微观根源—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5.1.4 风险扩散和传染的根源—信息不对称

5.2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分析

5.2.1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的逻辑

5.2.2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传导途径

5.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商业银行

5.2.4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

5.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机理分析

5.4 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与银行风险关系探讨

5.5 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风险关系实证研究

5.5.1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5.2 实证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货币供给视角

6.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概述

6.1.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背景和成效

6.1.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具体情况

6.2 我国货币供给逻辑分析

6.2.1 二级银行体系

6.2.2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逻辑

6.2.3 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逻辑

6.2.4 我国货币供给的计量标准

6.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的关系分析

6.4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6.4.1 存量债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6.4.2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时发行债券环节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6.4.3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实施环节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6.4.4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影响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视角

7.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债券发行收益率情况概述

7.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7.2.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分析

7.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7.3 实证检验

7.3.1 变量说明

7.3.2 实证模型选择

7.4 实证结果

7.4.1 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传导货币利率效率的实证结果

7.4.2 地方债务置换对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效率的影响

7.4.3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信贷市场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效率的影响

7.5.2 信贷市场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8.2.2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8.2.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8.2.4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8.2.5 加强财政金融部门协作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上一篇:建筑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新教师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