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的综合问题剖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未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教育活力,创造性地推进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但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教育部分中都被首先强调。这表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必须常抓不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其核心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首先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体现的是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基础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培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的统一。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如果教学是“一刀切”的,势必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实际上,只有因材施教,只有面向差异,只有符合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这也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强调的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也是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也就是最好的面向全体。面向全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战略,是一种价值观,需要研究在不同教育阶段面向全体的具体实现策略,也有必要开展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不断探索经验。
(二)坚持德育创新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首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创造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认知的问题。要成为有益于科学和人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就必须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力宛若发动机,道德就是方向盘。人类能够以智慧去创造一切,人类也应该能够以品质去掌握和控制一切。落实德育为先,就要坚持德育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底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具体化,就体现了德育创新的精神。
如何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信息时代和普遍的独生子女群体,就是我们要深刻研究的四个时代新特点。它们带给德育的影响,往往是双面的。以市场经济为例,德育既要服务市场经济,又要超越市场经济。如何把握规律性和增强实效性?回到基础、回到生活、回到实践、回到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加强德育的四个抓手。针对当前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应该着力强调诚信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三)坚持能力为重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就要坚持能力为重,改变“高分低能”现象。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列第一。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拔得头筹,成绩更为优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成绩与长足进步,可喜可贺。但正如上海PISA项目主持人张民选教授所言,在成绩面前应该“三自”:自信、自省、自觉。阅读、数学、科学三科不等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等于教育;上海不等于中国。上海并不是中国的标准样本。从全国范围来说,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对记忆的过分强调、对标准答案的过分重视、对分数的斤斤计较,仍然是教育中的弊端。标准答案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惯性的巨大力量,也折射了现实中评价制度的制约。而如何让“高分数”成为“高素质”的体现,如何让屡屡获奖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成为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前奏,如何把“走得早”的少年班学生变为“走得远”的拔尖创新人才,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重视体育和美育
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和美育,一则为基础,一则为升华。但长期以来,体育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甚至在一些学校是空白。正由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毛泽东同志当年第一篇研究论文即为“体育之研究”,我们更应该切实重视面向人人、以健康生命强健体魄为本的体育,防止体育中的“应试”倾向。就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育的功能却超越了艺术本身,它让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让人们陶冶情操,让人们境界升华,让人们爱好美好和良善。如同德育一样,它渗透在各育之中。
(五)坚持学生为本
坚持学生为本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教育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滋养、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的孩子活在成人的世界中,缺乏自己真正的兴趣。面对普遍的独生子女群体,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普遍升高,“望子成龙”愈加心切。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口号下,教师、学生行为短期化,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多数学生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陪练,许多学生为提高最后几分透支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真正的兴趣逐渐失却,更缺少了童趣,缺少了童年的快乐,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得到鼓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也可能被搁置一旁。学生为本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服务人的发展要与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正是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服务社会主要体现在宏观教育方向上,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则还体现在教育结构等中、微观层面。
二是教育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当然要依靠教师,否则就是自学;教育同时要依靠学生,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否则教育就没有发生。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素质教育的灵魂将永存。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来讲,主体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性则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我学”只能成小才,“我要学”才能活力迸发。主体性、主动性,是创造性之根,是创造力之源。这也就特别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养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养成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主体品质。
(六)养成学生 “四个学会”综合素质
这里所说的“四个学会”,指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不完全相同)。学习是输入,是认识世界;创造是输出,是改造世界。自立是处理自己与自身的关系;合作是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自然界的关系。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学会自立是学会生存的支柱,学会合作是学会生存的环境,学会创造是学会生存的超越。以学会学习为基础,以学会自立和学会合作为两翼,进而达到学会创造。这是笔者心中理想的综合素质模型,盼望它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21世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二、关于教育改革的宏观考量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引领,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
促公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这是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首要期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保障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方面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突出重点,一是兜底线,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二是保基本,让每一所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三是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
调结构,以教育结构升级版支撑中国经济升级版。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需要,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调整我国教育结构。调整教育结构要突出重点,一是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三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提质量,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也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也就是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强保障,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二要研究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三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机遇,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转职能,以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治理方式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创新。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管理方式转变要突出重点:一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加强和改善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二是政府向学校放权,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三是切实加强过程监管和督导评估,确保“放而不乱”、“放而有效”。
(二)推进管办评分离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建设公共服务政府的要求,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教育治理方式上,要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新格局。管办评分离的改革是最具全局视野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因而也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
三、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我国教育的厚实基础,使我国教育站在比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更高的历史起点之上,赢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与尊重。与此同时,随着义务教育的快速普及,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也凸显出来。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结合点,抓住了均衡,就既抓住了公平又抓住了质量。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均衡发展既要求发展,又要求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要求,实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一)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化
教师是教育中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均衡发展的核心要求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在国家层面建立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江苏、浙江、湖北、福建以及辽宁大连、四川成都、山西晋中等全国许多地方已经出台有关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文件并付诸实施。从国家层面而言,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2012年国务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总体要求,集中各地智慧,出台既有明确导向要求又能因地制宜的全国性教师交流文件的时机趋于成熟。为推进教师交流制度化,需要实行“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变“学校人”为“区域人”、“系统人”,从而为教师交流奠定制度环境。
(二)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初中随机配置生源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原则是就近入学,这一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这就带来了择校问题(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分择校)。其中,“推优”是典型的“以优择校”、“以分择校”。“推优”未必没有自己的道理,但可能助长“应试竞争”,也使得“优校恒优”(一定意义上,好的生源是学校的第一红利)。着眼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成都市对优质初中随机配置生源的做法可以借鉴。成都市石室、七中、树德三所最好的优质学校初中新生全部微机摇号入学,推进机会公平,推进程序公开,及时在社区、学校和媒体公开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每个学生都有公平进入初中名校的概率(避免了“胡同定终身”),同时又避免了以优择校加剧不均衡。
(三)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大推进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力度
2012年教育部和发改委、审计署联合印发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要求:“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这一改革可以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流向,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目前,山东招远、河南新郑、山西晋中等地已经100%实现指标到校。对于大多数地方来说,可能难以做到全部指标到校,辽宁大连等地的经验值得借鉴。2012年大连市各区指标到校比例由2011年的70%提高到75%,指标到校最大分差由30分提高到35分,择校生比例由30%降到近17%,政策设计非常细致。山东省教育厅规定全省指标到校比例达到60%以上。
(四)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作为推动均衡发展的有效抓手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2013年已经展开。当年的“两基”国检,促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乃至全面普及,可以预料,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也必将推动我国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带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另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一些同志担心教育过于均衡化影响质量,韩国高中的确就曾出现过过于“平准化”的问题。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不是过于均衡,而是过于不均衡,要抓主要矛盾。同时,注重抓好细节,注重做好政策设计。要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抬高均衡发展的底部;各种柔性的推动均衡发展的举措,如各种形式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同样十分重要,要加大力度实施。还要注意因地制宜,给地方政策创新留下空间。
四、关于教育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社会正在以加速度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难以置信也难于预测,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已经和正在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
(一)把握信息化带给教育的新机遇
在宏观或战略的层面而言,信息化究竟带给教育什么机遇?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信息时代必然带来一个终身学习时代,“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梦想”将借由信息化“照进现实”。二是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带来“学习的革命”,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学习的概念尤其是学习的方式,比如人们所说的“翻转课堂”。三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勃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崭新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工业时代,很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亦步亦趋;但信息时代不然,其提供了迎头赶上的重要机遇,使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给力教育,我们必须把握住机遇,带动整个国家教育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建设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
建设高质量开放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就教育消费者而言,他们接触的是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并不局限于某一物理位置,而是一个云存储的分布式结构,由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和组织,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改造、开发多来源资源、多层次资源、多类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其中,一是要倡导社会责任,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传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开放的突破。比如“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由于受到国家财政特殊支持,同时也就有责任提供优质数字化课程。这理应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二是一开始就要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解决资源库分割和信息孤岛问题,为共建共享和开放服务提供技术可能。三是建立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以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四是充分利用云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合作模式,保证数据和资源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五是资源中心不仅要面向教师,更应面向学生,加速开发面向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六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运用市场机制,共同形成数据库资源不断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四)借助教育信息化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教育技术化。纸质资料变为电子资料、黑板改白板、人灌改电灌,并不自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要的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受人欢迎,不仅因为其形式,更因为其内容。这就需要由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制作高质量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并使交互式、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常态化。
(五)从教育领域开始探索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过去受制于各方利益固化的藩篱,一直推动不快。希望三网融合能在教育领域率先突破,从而真正实现便捷的资源传输、随处的资源接入、泛在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建设时时、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此外,比照教师、学生乘车半价,可推动三网的教育性使用减半收费。
(六)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3]其中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即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这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意义重大。国家业已建立国家教育考试招生与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成为招生“阳光工程”的关键支撑;高校学籍管理与学历认证信息化平台,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与学历鉴别的重要工具;高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学生就业的支持平台。在中小学方面,业已建立全国联网的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每一栋建筑物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全部安装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动态监管,全程跟踪学籍异动。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便捷的信息服务,由此提高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水平。而开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和建立教育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也将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五、关于教育管理方式创新
当前我国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国家层面来讲,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就是“学有良教”、“学有优教”。实现“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打造教育的“升级版”,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行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教育管理方式创新带动教育发展方式创新。
(一)与时俱进,开创教育发展新思路
一是推动发展的新思路,重点要从项目驱动转向标准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过去坚持以项目促发展行之有效,今后仍要坚持,但更重要的是要逐步走向以标准和标准提升促发展。这才是具有制度意义的。有人可能认为,现在教育经费增加了花不完,但其实一旦标准提高了,如办学条件标准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教师配置水平提高,可能经费就马上不够用。二是推进改革的新思路,重点要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过去一直在做,今后还需要做,但目前改革的特点是容易改的已经改了,留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就包括稳妥推进存量改革(也需要渐进)。三是促进公平的新思路,重点要从机会公平转向机会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相结合。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目前我们在建立国家助学体系方面实现了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较好地实现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今后要更多关注过程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这样才能保障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四是提升质量的新思路,重点要从硬件建设转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硬件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要继续推进,但提升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教育拨款的方式,体现着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教育拨款的思路,反映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按照十八大所提出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要求,就要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改进教育资源的配置规则与方式,进一步把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真正转向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个基本点上,实现优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内在统一。
(二)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2年我国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52.57%;但根据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5.29%,而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市民化程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努力实现、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这一要求反映在教育方面,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和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进一步研究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另外,市民化的概念仍囿于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的更高要求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同时推进,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际上,过去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问题较为突出。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反映在教育方面,就要着力推动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改变二元体制,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按统一标准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从而逐步实现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建设公共服务政府,要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切实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切实提高兜底线、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能力,这“三个能力”很重要。与统筹城乡发展一样,必须及时协调区域发展,尤其是教育方面,因为教育担负着不仅“输血”而且“造血”的职能。欧盟是一个拥有28个会员国的主权国家联合体,虽然只是一个联合体,但它自1975年就设立了欧盟地区发展基金(ERDF),低于欧盟平均发展水平75%的国家都可获得此项平衡基金的资助。在我国,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发展作用,但还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问题。在教育方面,要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加快完善体制和政策,从实际出发,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进一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以科学评价促进科学发展
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评价问题。一是分类评价。分类规划是分类管理的前提,分类评价是分类管理的关键。这包括进一步推进高校分类评估,要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争创一流。二是综合评价。这在上文已经阐释,这里不再赘述。三是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在证明,更要注重促进和提升。四是进步度评价。进步度的评价尤其需要强调。如有的高中在中考招生中录取学生分数最高,毕业生高考分数也最好,这里的成绩主要源自好生源还是主要来自教育教学,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进步度评价、增值性评价来鉴别。有了进步度评价及其工作考核,就能一定程度上控制优秀生源的简单物理位移和集中;同时也应该给予薄弱学校改造突出的优秀校长以充分激励。五是追踪评价,对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对于高考状元,应持续追踪其成长成就。笔者以为,“走得快”很好,“走得早”很好,但最重要的是“走得远”。
就教育公平来说,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要不遗余力推进。十八大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本文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要转向规则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以政策倾斜加快教育公平,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但在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宣传和引导,那就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尽力而为,又需量力而行,从而引导舆论,形成合理社会预期。
就教育改革来说,在努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让全社会了解和理解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自主招生就是如此,需要进一步建立社会互信体系,自主招生也只能从监管机制健全、严格的高校中率先突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分化、多元化,同样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科学设计改革,有序推动改革,协调推进改革。实际上,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决定了教育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式改革,不能有大起大落,更不可用“休克疗法”,不能“只管起飞,不管降落”,也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是需要适合的、管用的、配套的综合改革。此外,必须坚守教育改革的红线、底线。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寻找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理性看,齐心办,汇聚“正能量”,形成“正导向”,努力营造各部门、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和良性互动局面。
参考文献: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重点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破解择校难题, 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 探究思考, 加强锻炼, 了解社会, 参与实践,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强化全员育人。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课堂等体验式德育机制,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示范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深化“阳光体育”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美育,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制定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意见, 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培养体育艺术特长。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 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和考试频次, 严禁节假日补课。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控制度, 推广高效课堂教学典型经验。研究制定中心城区小升初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研究制定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完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制度。研究制定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完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计划, 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一批幼儿园, 建设一批“阳光乐园”, 启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设施设备及图书配送项目。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标准、教职员工配置标准、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保教质量管理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四是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力争全市所有区县通过县域均衡国家评估认定。推进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完善“空中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县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深入实施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千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师资培养项目。合理有序地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一,加强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认真总结推进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统筹好、谋划好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科学确定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重点领域、配套政策措施以及路线图和时间表,不“翻烧饼”,不瞎折腾,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二,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发挥好改革的试点效应,才能扩大改革的效果,回应社会的关切,提振改革的信心。教育改革必然导致原有格局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先在点上取得突破,获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才有助于减少和消除因主观认识的局限和判断而带来的失误以及各种阻力,并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最终确保改革风险最小化,改革收益最大化。
第三,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关键环节,才能抓纲带目,攻克重点,突破难点。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找准改革的穴位。经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规律上去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一定要從体制机制上去找原因。只有充分把握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从着眼于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教育改革才能实现整体推进。
林式其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但老百姓的抱怨也从未停止,甚至“中国教育应该推倒重来”的言论也一度泛起。没有温饱时的社会抱怨,大多集中在公共资源供给总量上;而实现小康后的社会抱怨,将更关注公共资源配置的制度合理与规则公平。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已然箭在弦上。《决定》用三段话的篇幅构成了未来7年对教育改革的总体设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表示,“每一句都意味深长,每一句背后都涉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 《决定》不放礼炮、哑炮、空炮,而 是集中向教育热点、难点开炮,这显示出了党和国家坚决割除旧弊、顽疾,强力推行教育改革的坚强决心。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相对单
一、选拔方式相对单
一、入学通道相对单一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考什么、学什么”,学校招生“唯分数论”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需要,难以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决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层面改革,其重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切实推进“三爱”教育活动形式机制创新。
落实这一要求,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根据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模式。其中,“三爱”教育活动,将成为新形势下践行立德树人历史使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形式。
2013年5月29日,总书记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提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 才”。教育部同年8月就做出具体部署,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现在,“三爱”正式写入《决定》,“三爱”要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密切结合,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互融通,才能收到更好实效。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将更加重视从教育制度和教学环节入手,形成“三爱”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帮助和促进青少年打牢思想基础、砥砺高尚品德、养成优良行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二,营造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的制度环境。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义非常重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学生肥胖检出率有所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按照《决定》要求,要牢固树立 健康第一思想,提高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质量,健全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机制,每天确保学生锻炼一小时以及充足睡眠时间,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还要推动学校和社会各界紧密协作,共同营造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能力、形成审美素养的过程。《决定》首次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在课程和教学层面更加重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学校美育工作要同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相衔接,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相结合,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激发引导青少年儿童兴趣爱好,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三,探索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决定》围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言简意赅地点出改革切入点,这将与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相结合,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入加速阶段。
——改革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二是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
愈演愈烈的中小学“择校热”现象高烧难退,不仅苦了家长、累了学校,严重损害教育公平,也让“就近入学”变成一纸空文。“减负”喊了很多年,可不少学生的书包依然沉甸甸。
第一,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 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件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关键是改善薄弱学校条件,目的是保障所有学龄人口平等就学。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均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向,《决定》选取破解择校难题作为改革突破口,需要从3个方面扎实推进。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是义务教育依法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巩固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成果,从根本上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要充分利用人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和国家教育督导制度,继续落实教育部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2020年率先在全国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弱化对公办学校择校的外部刚性需求。
——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许多地区的强烈择校意愿,看重的是历史遗留的优质公办学校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决定》要求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重点是在县(区)域内形成规范制度,确定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期限,教师包括骨干教师按一定比例开展交流,城区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年限经历。继续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原优质公办学校教师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校长教师跨区交流轮岗。
教育部3-5年使县域内交流制度化 教师校长资源率先均衡。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考虑在以下5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的范围。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 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
三是创新校长教师交流的方式方法。实行轮岗交流制度与共享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相结合。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
四是强化校长教师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五是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未来的教师要一专多能,教师资格取消终身制,五年评一次,五年内至少接受360小时的脱岗培训方才合 格。同时,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以后一律称中小学初级、中小学中级、中小学高级、中小学正高级,中小学正高级相当于大学的教授。
——依法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在中小学阶段,把学生分成快班慢班,重点非重点学校实际上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伤害。从现实来看,我们现在办的重点班也大都是畸形发展的重点班,只是在考试分数上对学生加以区分,对学生的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所忽略。《决定》的这一要求,基于义务教育法规定,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意义,必须严格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公示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招生不得依据任何获奖证书和考级证明,要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编班过程接受各方监督。同时还要制止跨区域招生行为,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学校外,一律不得以特长生名义招生;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职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 内初中办法;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由民办学校提供选择机会。
第二,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素十分复杂,既与义务教育后升学制度体系、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观念有关,也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状况相关。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宏观要求,到近年来国家出台许多配套文件,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决定》强调指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准确抓住当前热点问题,应从3个方面抓紧解决。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减负工作职责。重点是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对学校减负工作提出导向性意见,对减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逐步将减负工作与升学制度系列改革有机贯通。按照国家关于改革学校考核办法和机制的要求,各级政府不得按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建立健全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 度,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每学期公布专项督导结果。
——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创新力度。重点是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按照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在小学阳光入学、均衡编班的基础上,实行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减少书面作业。规范并严控每学期全校统考和每门课测试次数,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实行“等级加评语”评价方式,规范教辅材料使用方式。
——切实增强家长和社会的减负共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学生将拥有选择学习方式和成才途径的更多机会,家长担心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的状况将逐渐改变,要让家长能主动与学校沟通配合减负。中小学将利用家长委员会等载体加强与家长互动,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人民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社会组织可在社区发挥配合减负的积极作用,丰富学生课外及校 外活动。各地政府将严查节假日双休日学校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学校举办选拔生源“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行为,着力规范和管理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决定》给大家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所有深水区的教育改革,仅靠政府一方面积极性根本不行,在政府责任到位前提下,必须使改革顶层设计落实到学校、家庭、社区基层,开创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新局面。第三,加强扶持困难群体和困难地区的教育。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之一是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决定》再次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意图,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推进制度创新。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 园资助政策,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实施成果;在中职教育免学费和普通高中学费减免等政策基础上,完善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结合全国社会征信体系和个人收入信息系统建设,拓宽家庭经济困难本科高职学生资助渠道,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完善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革命性影响,成为我国缩小教育差距的难得机遇。根据《决定》的新要求,要切实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高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教育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不断创新大规模网络学习模式。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继续 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三是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体系和成才通道。
考试招生制度,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为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供需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要日益多样化。为此,《决定》部署启动整体性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总体上看,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大致分为5个层面。
第一,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学区内小学毕业生直接进入初 中,并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严禁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与升学的依据,真正回归义务教育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的本质属性,使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所有学龄人口。
第二,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原则上是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同一门课程两次考试机会的办法;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规范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我们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我们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
如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实施这一点,大家不是没有顾虑,校长们也有顾虑,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这个学生好还是不好,一个班学生这么多,怎么评出一个优良中差。按现在有些地方实行的情况就是写实性的。这个孩子做了什么,学了什么,要记录下来,给招生的院校作为参考。
第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分开,使部分学生从中考和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 性测试成绩录取。
第四,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在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内容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逐步形成考生与学校之间双向多次选择机制。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办法,为品学兼优、具有特殊才能和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入学方式。普通本科学校类别非常多,不应将分数当成唯一标准,更应该看学生在专业上是否有潜力,而这一问题在招生中一直被忽视。多元录取机制会给高校更多的此类自主权,可以对学生形成多元性评价。目前自主招生的学校并不多,未来全面放开高校自主招生权利是大的趋势。
根据这些改革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将有利于消除“一考定 终身”的弊端,减轻学生应试压力,扭转“考什么学什么”、分分计较等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千百万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各类高校科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高考将变得容易也不再那么重要。高考科目可能减少到两三科,也可能只有一科综合考试,类似美国的SAT考试。也就是“决定”中提到的“不分文理科”,进行综合测试。这也将彻底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象。这时高考就不可能再是入学的唯一依据,学校录取时会更多地参照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此次“决定”中提到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实际上就是分离中国现行的这种由政府统包统揽的高考、招生合二为一的体制。统考统招的主体是政府,招考分离就是改变政府的站位,考试由专业组织进行,招生由各个学校进行。这样一来政府不再是考试招生中的主体,招生主体转变为专业性更强的学校去进行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在此过程中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招考分离把原来主体集中的制度分离成各 个主体比较明确的制度,有利于实现最终的责权利统一。现有的统招统考制度责权利是分离的,比如招生办负责招生,招生之后再把学生分配给各高校,招生办掌握了招生的权力,但是利益是否与他们相关呢?事实是,学生招的好坏与招生办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所以他们可能会并不在意招生质量。若各高校自主招生,招的好坏与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这样的责权利统一更有利于招生工作。
学生考试可以多次选择,觉得考得不好可以再考,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使学生的自主空间变得更大。而且,考试成绩将不再成为唯一的依据,各个学校可以自己决定考核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招生机制。
高考改革唯一的出路,是把高考招生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各个高校,由行政机构转向为专业机构,一种更专业的、更公平、更自主的招生体制。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指政府给学校配置相同标准的教学资源,而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校长又可以根据各自的教育领 悟创造性地办好自己的学校。
高考制度改革,将真正实现让高校与学生“谈恋爱”: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学校也挑选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
目前很多国家的高校录取都是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但目前我国的高招录取还是“计划经济”:政府为学校定了招生计划,定人数、定专业、定调档比例,学校只是配角,完成招办给予的计划。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地带。“通过深化改革,要把考试从‘指挥棒’变为‘服务器’,让考试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丢失信心。”
关于高校自主招生问题。
此次改革明确突出“高校自主招生”,这就表明,以后高考招生权将握在学校手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将真正实现。学校自主招生将不会只卡着分数要人,名额也可能不再有地域限制,学校可以自由地在最大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这样外来 务工人员就地高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高校录取将更加注重综合评价,素质更受重视。
推进招生改革,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已经尝试的90所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将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并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同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如果操作成熟,就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考试、实行一年多次考试,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其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行政治校下的自主招生,自主权必然被滥用,不解决行政化问题,教育公平无法真正实现,推进教育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对高考改革,社会最担心的是能否公平公正。有什么措施为公平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包括: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起招生机会公平的动态监测和调节机制。二是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考试诚信、安全的管理制度。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加强高校招生自律,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责任追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什么时候能够出台?
刘利民: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国家层面主要有三项任 务:一是制定总体方案,这是国家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规划、基本框架,体现改革的方向、思路和重大政策举措。二是针对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不同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出台配套政策。三是指导和推动改革试点。在时间把握上,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要充分考虑相关实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做好试点工作,逐步推开。
第五,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
四是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 办学体制。
《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请问管办评分离的具体含义? 储朝晖:管办评一体是政府把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抓到一起,而不管其是否具有专业性,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阻碍了教育的长期发展。管办评分离要求各司其职,政府如果要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就不能办学,也不能去评价学校。办学可让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评价学校可以成立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
请问管办评分离在整个教育改革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储朝晖:管办评分离,将政府管理、学校办学和第三方机构评价分离,各学校可以在行业之间形成竞争,其作用就是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去激活教育领域的创造力。管办评分离之后,学校办得好与不好都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长此以往,形成竞争模式和一个自主发展的机 制。自主发展机制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办学和教学人员的活力,在竞争中把学校办好。这个办好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是根据人的状况和综合素质去形成一个多元的自主评价机制,这样有利于使教育更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特点。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的改革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根据《决定》的改革新举措,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国家、省、市(州、盟)、县四级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教育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之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
一、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决定》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落实科教兴农方针,开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新局面,首先要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际经济、科技发展来看,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本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发现新发明日新月异。特别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的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必将有力地推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必将深刻地影响下个世纪的发展。从21世纪农业发展来讲,开展农业科技革命,广泛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依靠科技和教育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起步快,来势猛,推力大,它将带动农业观念、技术、生产体系和生产力水平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发达国家竞相攻占现代高技术制高点,以获得其产品的最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的新角逐场。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要靠生物工程,要靠高科技。”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发达国家的一半。要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并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能够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加快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农的道路。没有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从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夺得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全国还有4200万人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要解决上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21世纪农业生产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进而实现现代化,更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掌握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新世纪我国农业跟上时代步伐的希望所在。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有9个省、直辖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73%。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还有约27%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8%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初等教育,扫盲和巩固扫盲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很薄弱。全国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20%左右。在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长远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要适应这些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没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农业和农村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而教育不同经济、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同样不能很好地发展。
二、进一步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这是对20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也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山东平度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要求农村教育一定要面向本地需要培养人才,并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燎原计划”。此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联系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1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必须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2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必须实行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必须实行农科教结合,组织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5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科技推广中的作用;6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原则,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农村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否则农村教育自身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发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反复重强调了这一指导思想,现在的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应当说,这些年来各地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地方的同志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而办学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把农村教育主要看作是跳农门教育,甚至于拿升学率作为衡量农村教育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办不好教育的。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教育结构不合理,忽视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忽视各类学校的德育、体育和美育,智育也发生了扭曲,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不到发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地脱离了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在现实中,多年来农村向高校和外地输送了不少学生,而且也出了很多人才,但如果年复一年,当地经济仍很落后,农民群众依然贫困,这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未来几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从我们的国力看,这一发展速度应该说是很快了,但我们必须看到,仍有85%左右的同龄青年是上不了大学的。这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将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不仅要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把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青年都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农民群众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三、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应当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能够承担起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农村各级各类教育都要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的各个阶段,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1打好“两基”攻坚战,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方针的奠基工程。农村是实现“两基”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继续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已经通过“两基”验收的地方,要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扎扎实实抓好巩固提高工作,严格控制并降低初中辍学率,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二片地区,要按照规划进度保质保量地做好验收工作,切不可盲目赶超进度,追求县县达标。“十五”期间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积极进行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要适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学生走向社会服务。黑龙江省宁安市、重庆市潼南县把绿色证书教育引入农村初中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农业生产后备军,有效地落实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种做法,既可以为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服务,又能使返乡的学生具有一定择业与创业的能力,为毕业生成长为新一代农民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这是在农村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服务家乡的意识和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是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村、扎根建设农村的教育。要把多种形式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途径之一。要加大农村扫盲工作的力度,把文化知识教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的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差距还很大,仍然是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各地要在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从调整教育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现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制度,有条件的学校,要允许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入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各地都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办好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每个县都要建设好一所骨干职业学校,多数乡和村都应办起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要抓好农村小学后、初中后分流,要使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受到不同年限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教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自主择业而且能自主创业。职业和成人学校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努力办好农业类和农村急需的专业。现在有一些地方,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脱离当地实际需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上,这种现状一定要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产教结合,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邵阳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地都应当像邵阳市这样,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和编写体现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要重视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为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办好单独或共用的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努力使学校的生产、实验、实习基地成为当地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辐射的示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加强编制管理,精减富余人员,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制定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和县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加强农村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的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当前要特别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户在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今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50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各有关高等院校都要注重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培训合格师资。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农村各类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实行三教统筹,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的教育培训网络。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调整。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一个基地多功能的作用。建立起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要。对于务工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要在农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教育,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为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作贡献。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扩大农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农村中等职业、成人学校要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逐步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为农业和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农科教结合,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科技推广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很难提高农业科技的含量。高等院校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路子。要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农业与农村,开发、推广农业和农村急需的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推广脱节,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技术,一方面科研院所的成熟技术下不去。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农林院校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要像河北农业大学那样,长期坚持不懈地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技术承包和建立服务机构等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像湖南农业大学那样,通过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工程”,依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把农业科技辐射到广大乡村。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全教会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也是容纳高职人才最广阔的地方。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农村,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要扩大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比例,为农村各类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深化《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内容抽象,知识结构复杂.因此,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操作系统>的课程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作 者:刘建军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学院计算机系,山东德州,25302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40 关键词:系统仿真 创新意识 研究型教学 自主学习一、坚持政府主导, 强化公益性质
重庆市政府通过制定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性质和功能定位, 确定了乡镇卫生院为公益一类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村卫生室为民办公助承担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性质, 并承担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
文件规定, 强化政府保障职能。区县人民政府负责保障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等日常运行经费。市、区县两级建立专项资金, 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国土房管部门将乡镇卫生院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供地计划, 实行划拨供地。
最近两年市政府投入6.6亿元, 实施了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2013年6月乡镇卫生院将全部达标;2012年又筹资2亿元对4000个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
二、改革补偿机制, 保障持续运行
改革原有“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 (试行) 》确定了“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管理、超收自留”原则, 对乡镇卫生院收入中超出核定收入部分, 经各区县财政部门批准后可用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为保障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正常运行, 《重庆市村卫生室管理办法 (试行) 》建立了五个稳定的村卫生室补助渠道, 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乡村医生专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经测算, 市、区县政府每年补助村卫生室约5.5亿元, 村医每人每年补助水平达2.1万元。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稳定的补偿机制不仅保障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 也促进了重庆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2012年全市实现财务、资产和人员三种形式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已达85.6%。
三、实施绩效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改善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效率。除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补偿机制, 允许其“超收自留”外, 《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 (试行) 》还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即对实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 且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的综合量化考核中绩效水平较高的乡镇卫生院, 可在绩效工资总量外核定可保留的“高出部分”, 并实行动态管理, 上下浮动。同时, 为防止乡镇卫生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间收入差距过大, 建立了绩效工资调节制度,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节线原则上按区县事业单位评价绩效工资水平的1.5倍设置, 超出部分按累进比例收取调节金, 最高调节金比例为绩效工资超高部分的50%, 征收的调节金全部用于乡镇卫生院发展。
为改善和提高村卫生室服务效率和质量, 政府根据村卫生室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村卫生室进行补助。
为探索有效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方法, 在深入调研, 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绩效管理实践及优化研究, 总结黔江区基本平衡记分卡、九龙坡区乡镇卫生院标准量化比对法和荣昌县乡村医生“记工分”制等绩效管理经验基础上, 确立了“三级管理, 分类考核, 量化分配”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 并在全市推广, 提升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政府补助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
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标准。针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 《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 (试行) 》在2010年医改确定的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配置标准基础上, 将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由每千常住人口1.1~1.4提高到1.2~1.7, 为乡镇卫生院预留了发展空间。
实施基层卫生人员大轮训。2010年, 政府确定投入1.5亿元实施了基层卫生人员轮训项目, 拟用三年时间将基层卫生人员轮训一遍。至2012年已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卫生人员10万人。
加快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 通过为期一年的在岗人员转岗培训, 已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256名, 1/4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全科医师, 到2015年将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全科医师的目标。
畅通农村卫生人员执业发展渠道。从2013年起, 乡镇卫生院招聘人员要留一定比例用于招收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优秀乡村医生。按照一专多能的原则,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和全科医师可注册多个专业。临床医师可注册同一类别3个专业, 全科医师除注册全科医疗专业外, 还可注册2个专业, 拓宽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发展渠道。
建立完善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长效机制。连续6年累计派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级以上职称支援队员1500余人次, 对1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区县的84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对口帮扶, 有力促进了受援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升。
郭生练肯定了我省教育系统2013年取得的成绩:服务观念进一步强化,教育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风评议取得超乎预期的成绩。
郭生练要求,力争到2020年,使我省教育信息化进入全国前列,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刘传铁指出,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二是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刘传铁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发扬优良传统,不仅要做深化教育改革的设计者、担当者,更要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在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中善谋事、勤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冈市、潜江市、十堰市茅箭区六个地区教育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深化教育改革的综合问题剖析】推荐阅读:
聚焦课堂,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06-14
专题党课讲稿: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06-23
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校园文化内涵07-05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09-27
《对于巩固深化某主题教育成果意见》感想07-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09-07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09-24
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障06-13
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理解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