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共7篇)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1

关于贯彻执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

知》的通知

青岛市公安局文件

青公发〔2007〕48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执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青政发

[2007]13号,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和方便我市各类专业人才、投靠人员、投资创业人员及其他符合进市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员办理落户手续,经有关部门协商,并报市政府同意,现将全市实行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和有关落户条件的政策界定、掌握标准及办理落户的具体程序以及其他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关于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问题

根据《通知》规定,我市将从2007年9月1日起,凡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取消其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各类涉及户口性质变更的户口审批即日停止。

(一)从2007年9月1日起,在填写、签发、出具的户籍证件、法律文书中不再标注户口性质,“户别”栏视情填写“家庭户”或“集体户”。以前签发的户籍证件、法律文书中的户口性质标注暂不统一取消。居民自愿申请变更的,公安派出所应及时予以办理。

(二)2007年8月31日以前,市公安局的人口信息数据和公安派出所的《常住人口登记表》户口性质标注保持不变。

(三)鉴于全国大部分省市还未取消户口性质划分,凡省外迁入人员,应在《常住人口登记表》“记事”栏中标注其迁入前的户口性质;迁出省外人员,可在迁移证件“备注”栏内标注原户口性质。

二、关于落户条件的政策界定和掌握标准

(一)关于年龄和未成年子女、病残或成年未婚子女的界定

1、《通知》“专业人员落户条件”中的年龄确定,自市人事、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受理材料之日算起,年龄50岁、45岁、40岁及20岁以下,均为周岁。

2、未成年子女系指未满18周岁的子女;成年未婚子女系指18周岁以上未婚且在当地无职业子女,不包括离婚或丧偶的成年子女;病残成年未婚子女系指未婚、在当地无职业且患有严重残、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扶助照顾的成年子女。上述子女以下简称“可迁子女”。

(二)关于几种落户条件的界定

1、《通知》“专业人员落户条件”中规定具有本科或大专学历系指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专科毕业;中专系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不受学位和聘用年限的限制;具有大专学历者(含高级技工学历),须在现单位聘用期满三年。

2、《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中,属夫妻投靠、一方具有市区户口、另一方在外地有正式工作的,须通过市组织、人事、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办理调动手续,由公安机关凭上述部门的《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属人事部门的为《青岛市调动(安置)人员落户情况登记表》,下同)及户籍证明等办理户口准迁手续,“可迁子女”可随同落户(夫妻双方工作已调入市区但户口尚未迁入的,参照本条款办理)。

夫妻一方具有市区户口、另一方户口在外地但工作已经通过组织、人事、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调入市区或已在市区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其外地一方及“可迁子女”申请办理落户,可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审批。

3、《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中,属父母投靠子女的,父母双方均须达到规定的年龄条件;规定中父母身边无子女系指父母户口所在地县级范围内无其子女户口。

4、《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中,涉及在读大、中专院校学生(含研究生、博士生)、出国人员以及服刑人员,不能申请办理投靠落户事宜。

5、《通知》“投资创业人员落户条件”中第2条关于外地来青注册的企业为业务骨干办理落户,仅限一次性办理,涉及的纳税额和招用城镇失业人员若成倍增加,其迁入人数同比例增加。

6、《通知》“购房人员落户条件”中,购买单套新建商品住宅,必须是购房人与房屋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并实际支付全额房款,不包括“二手房”等商品住宅。若购房人员在户口所在地有正式工作的,须按照“专业人员落户条件”等规定办理。

三、关于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一)关于专业人员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1、符合《通知》“专业人员落户条件”第1条中(1)、(2)、(3)、(4)款和第2条的,由市(或三区)人事、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审批。落户人应持上述部门出具的《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户籍证明,其“可迁子女”系成年未婚子女的,须提供未婚、无业证明,到公安分局开具《户口准迁证》。

2、符合《通知》“专业人员落户条件”第1条第(5)款的,由市体育局受理后,持联系函、全国、省级正式比赛获得名次荣誉证书及复印件或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及复印件等材料,报市公安局审批。

3、对符合《通知》“专业人员落户条件”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进市落户前,须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复核。其中,对符合“专业人员落户条件”的高级技工,由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按公布引进的工种范围,并送市公安局备案。

4、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应先到市人事局、属师范类的到市教育局办理报到落户手续,然后持人事、教育部门出具的《入市落户通知书》、《户口迁移证》(户籍证明)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属本市(含三区、五市)院校的毕业生可按规定办理网上户口迁移。

原系本市户口,在外地上学毕业后回生源地的,到市人事、教育部门办理《入市落户通知书》后,到生源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二)关于投靠人员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1、符合《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第1、2、3条的,由公安分(市)局审批;符合第4、5条的,由市公安局审批。上述申请材料由公安派出所按照规定受理,依据权限逐级报批。

2、符合《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第6条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凭省政府或省公安厅的批准件及复印件,台胞凭省公安厅或公安部的《批准定居通知书》和《台湾居民定居证》及复印件直接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3、符合《通知》“投靠人员落户条件”第7条的,(1)退学人员,凭退学证明、《户口迁移证》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2)留学回国人员(含因公(私)出国(境)回国(境)人员)原系本

市户口的,持护照及复印件和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注销户口证明,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手续;跨市、县安置的,凭教育部或市人事局有关证明、护照及复印件等,到公安分局签章后,再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手续;外地留学回国人员凡未在原户口所在地注销户口的,公安分局凭上述部门的相关证明及户籍证明为其办理户口准迁手续。(3)刑释人员,持释放证明、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注销户口证明,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三)关于投资创业人员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1、符合《通知》“投资创业人员落户条件”第1条的,由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受理,填写《投资纳税迁入人员情况审批表》,报市公安局审批;三区的(高新区除外)由公安分局受理,报市公安局审批。所需证明材料:①投资创业人员或单位申请;②营业执照和验资报告及复印件;③拟落户地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④完税(国税、地税)凭证及复印件,或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证明(已招用城镇失业人员人数、劳动合同和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证明);⑤迁入人员的户籍证明(须证明随迁人员家庭关系);⑥配偶接收单位证明;随迁子女系成年未婚子女,需出具未婚、无业等相关证明。

2、符合《通知》“投资创业人员落户条件”第2条的,办理程序及所需证明材料同第1条,另需出具单位聘书或任命书、劳动合同(招用人员备案登记表)、拟落户地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或集体户证明、缴纳养老保险费证明。

3、属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按照“投资创业人员落户条件”第2条办理,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或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按前款程序及手续受理,报市公安局审批。

4、属于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的,还需人事部门出具其身份证明。

(四)关于组织调动、复转退伍军人、随军家属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1、符合《通知》“组织调动、复转退伍军人、随军家属进市落户条件”第1、2、3条的,落户人员应持市(或三区)组织、人事、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户籍证明等到公安分局开具《户口准迁证》。

2、符合《通知》“组织调动、复转退伍军人、随军家属落户条件”第4条的,原系本市户口,从本市入伍的退伍军人,持市安置办出具的《入户介绍信》及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对异地入伍退伍军人安置本市落户的,由市安置办将材料报市公安局批准,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军队转业、复员干部以及转业士官落户的,持市军转办或市安置办出具的《入户介绍信》到公安分局审核签章,然后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

3、符合《通知》“组织调动、复转退伍军人、随军家属落户条件”第5条的,仍按国家原规定执行,家属随军调动工作的,由市(或三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审批。对无职业的家属随军,由公安机关按原规定受理审批。

4、符合《通知》“组织调动、复转退伍军人、随军家属落户条件”第6、7条的,由市安置办将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进市落户材料报市公安局批准,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若需办理随迁家属落户的,公安分局凭市公安局的批准件和随迁家属的户籍证明开具《户口准迁证》。

(五)关于购房人员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1、符合《通知》“购房人员落户条件”的,由购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按照规定受理户口材料,逐级上报,由市公安局审批。所需证明材料:①购房人员申请;②本人及随迁人员户籍证明、结婚证及复印件;“可迁子女”系成年未婚子女的,须出具未婚和无业证明;③拟落户地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和交款发票及复印件;④户口所在地无职业证明或购房所在地单位证明、营

业执照复印件及稳定的经济来源证明。

2、对于户口系市内四区及高新区的人员,在三区或五市(即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本人或整户申请迁入的,应准许落户。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受理户口材料,区(市)公安局审批。

(六)关于劳动模范等先进人员进市落户的办理程序

符合《通知》“劳动模范等先进人员落户条件”的,由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组织向市公安局提出申请,并提供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由市公安局受理、审批。

所需证明材料:①市工、青、妇组织函件、个人申请;②劳模证书或劳模光荣榜名册、省以上荣誉称号表彰决定文件及复印件等;③本人及随迁人员的户籍证明;④拟落户地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或单位集体户证明。

(七)关于实行居住证制度问题

在市政府未出台新的居住证制度管理规定前,仍继续执行《青岛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青政发[2004]17号)。

四、其他有关问题

(一)关于我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前的遗留问题

1、关于崂山区原办理的蓝印户口转办常住户口问题,自《通知》下达之日起,不再办理此类户口。

2、对于市政府《关于城市驻郊区单位几个问题的规定》(青政发[82]193号)的有关条款,仍继续执行。

(二)关于成建制单位进市落户条件和办理程序,仍按原规定执行,其中涉及年龄、婚龄、学历等限制条件的,以《通知》规定为准。

(三)对于国家、省有明确规定的并符合国家行政许可法规定原则的,而《通知》尚未明确的,应在向市政府、市监察局备案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七日

主题词:公安 户政管理 改革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中央、省驻青单位,驻青部队领导机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 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 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立足基本国情, 积极稳妥推进, 优先解决存量, 有序引导增量, 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 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三) 发展目标。

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 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 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的人员, 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 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五)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 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 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 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 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 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 但对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 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六) 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 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 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 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 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 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 也可结合本地实际, 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七)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 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 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 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八) 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

认真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 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三、创新人口管理

(九)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十) 建立居住证制度。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 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 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 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 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 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 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 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 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十一)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 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 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 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 为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四、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十二)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户的用益物权, 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享有的合法财产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 应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开展试点。现阶段, 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十三)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 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十四)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 逐步理顺事权关系,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财力均衡力度, 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五) 抓紧落实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统一思想, 加强领导, 周密部署, 敢于担当,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 防止急于求成、运动式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 统筹考虑, 因地制宜, 抓紧出台本地区具体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 并向社会公布, 加强社会监督。公安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法制办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抓紧制定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完善法规, 落实经费保障。公安部和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加强跟踪评估、督查指导。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户籍管理和居民身份证管理, 严肃法纪, 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

(十六) 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全面阐释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宣传各地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保障合法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回应群众关切, 凝聚各方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3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近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11年的3.13∶1;全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中透露,部分行业员工平均收入达到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有的高管年薪已经达到当年全国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00多倍,相当于农民工平均工资的4000多倍。此外,公开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比如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却从1985年时的56%下降至2007年的50%左右,2012年则下滑至44%。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持续下降;二是居民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显著拉大。早在2004年,收入分配改革便开始启动调研,但时至今日方案依旧难产。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久攻不下的近十年间,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关系,形成与集体、企业和个人劳动成果相联系的新型分配关系。分配关系的改革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扭转了物质紧缺的局面,同时也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至此,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分配关系改革和调整的基本方向。

2004年,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开始启动调研,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2年四季度要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调节垄断部门高收入。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共分七个部分:一是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二是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三是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四是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六是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七是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2013年3月,国务院公报官方微博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通知对承担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工作的各部委具体工作做了分工,收入分配改革已经从“原则”进入“细则”阶段。通知要求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优化工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抓紧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总的来看,经过35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基本相适应。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行业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严重。

二、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正视收入分配差距并对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加以改革,是出于优化经济增长环境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此方面的改革,但始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从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初次分配秩序混乱,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作用大于市场力量,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常出现失灵现象,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又遭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同时我国的再分配机制也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二是城镇社会成员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三是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不平等。改革的滞后性导致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正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进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二)现行税收制度未能有效发挥调控收入分配的作用

税收制度的功能有很多,其中包括为政府筹措资本、调控宏观经济活动的“温度”、调控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等等。从实际效果看,我国现在的税收制度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政府筹措资本(税收增长率连年超过GDP增长率),而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没有很好发挥,一个表现是中低收入者负担了太大比例的总税负(与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这不是在缩小贫富差距而是在扩大贫富差距。国外通常采取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而我国现在缺少有效的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其中个人所得税没有有效地调节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虽然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要高于低收入人群,但是个人所得税占其收入的比例并不是很高。endprint

(三)国企改革缓慢制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今,一些国有企业长期占据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实际上已处于资本垄断、资源垄断地位。比如,一些重要行业,比如电力、石油、电信、烟草等已被国企“垄断”,长期以来利润丰厚。众多学者认为国企收入上缴和限制国企高管工资,成为收入分配改革遇到的最大阻力之一。学者岳希明、李实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史泰丽2010年发表论文《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以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证明了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70%,应归因于其垄断地位及相应的垄断利润。他们指出多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难产最大的阻力之一是来自垄断企业的反对。

三、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然而,缩小收入差距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从制度安排的深层上改革当前阻滞缩小收入差距的体制、机制,必然要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当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但改革的呼声和改革的阻力同样十分强大,因此要打破改革阻力,首先要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各类收入关系,尽快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结构,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

(一)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分配秩序紊乱,竞争机制不完善,是当前影响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突出因素。因此,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当前分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法经营是非法收入的直接来源,要从根本上取缔和打击非法经营。逐步减少或取消审批经济、关系经济、后门经济。后门经济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产生根源,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机制。尽量减少垄断行业,改变独家经营的局面,打破由于行业间收入差距而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藩篱。

(二)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进一步强化财税机制对收入分析的调节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因此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以提高居民收入为重点,加快完善财税体制。一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扭转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政府支出偏重生产性投资的趋势,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解决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问题。二是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少数人偷税漏税。但有些问题,如灰色收入、私下交易,要通过转换机制、完善法规来解决。三是进一步完善税种,如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房地产税等。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助力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三)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同时加快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机制转换,使企业内部形成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最终形成企业工资总量的自我形成机制,逐步放开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行政性管理。在股份制企业,应积极试行“职工集体持股”等方式,使职工利益与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实实在在、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逐步推行经营管理者的年薪制、期股认股制,鼓励经营管理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机关要结合转变职能、精减人员、分流人员,进一步改革工资结构和工资制度。按照公务员待遇规则,规范工资收入,提高工资水平,真正克服目前政府机关中存在的“低工资,高就业”所产生的种种弊病。同时要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加强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二次分配中,加大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构建覆盖全民的公正平等的包括养老保险体制、失业保险体制和最低生活保障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全面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三是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搞好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研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五是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健全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总之,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在公正分配、规范分配的原则下构建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引导全体人民勤劳致富、合法致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因此,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必须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辅相成,既要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4

2005-7-16 0:0 来源:

发文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鲁政办发[2005]48号

发布日期:2005-7-16

执行日期:2005-7-16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后,我省的生育政策继续实行“双轨制”管理,即仍然按照《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实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不同的生育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依法执行一孩怀孕登记、二孩生育审批制度,不断加大政策推动力度,进一步强化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积极做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各地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请及时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报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七月十六日

关于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

(2005年6月24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鲁发〔2005〕17号,以下简称《决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关于在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国计生发〔2001〕12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4〕67号)精神,确保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4年8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鲁政办发〔2004〕67号),确定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现一体化管理,并要求人口计生等部门将对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实施相应政策的依据,由目前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尽快统一到以居民是否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来划分。这项改革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降低农村人口比重,有效改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有

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打破“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将会对“双轨制”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影响,使过去靠户口身份界定生育政策的做法失去依据,如果不能及时搞好信息、统计、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还有可能发生少数人钻政策的空子违法生育等情况,影响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各地要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政策,既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又要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我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二、正确理解和执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下的“双轨制”生育政策生育政策是规范和调节公民生育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现行的农村宽于城镇的生育政策,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都明确规定,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既不能放宽,也不能收紧。这是国家和省立法的基点,是我国人口政策变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这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过去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为按照常住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即“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但是,计划生育的政策仍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生育政策规定,坚定不移地实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不同的“双轨制”生育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执行国家的生育政策。要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认真搞好计划生育的管理衔接,确保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防止个别人借改革之机违法生育,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要根据省《条例》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正确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是指长期在农村生活居住,户口依法登记在村民委员会,依法承包经营分配农村土地(包括田、土、山、水等)或不以投资为目的连续承包经营投标土地5年以上且没有转包,并且确实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适用省《条例》关于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其他居民适用省《条例》关于城镇居民的生育政策。城镇居民到农村登记户口但是未达到上述农村居民条件的,不享受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农村居民在城镇登记常住户口成为城镇居民后,不再适用省《条例》中有关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但在登记为城镇居民之前已依法取得的二孩生育证,并且在登记为城镇居民时已经怀孕者继续有效。对那些已经基本没有土地且以二三产业或土地补偿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城中村”以及其他失地农村居民,应积极完善低保等城镇居民的条件,做好思想教育和动员工作,将其转为城镇居民,调整实行城镇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定应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常住人员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村出生且户口未迁出的;与本村村民结婚且户口迁入本村的;本村村民依法办理领养手续且户口已迁入本村的子女;其他将户口依法迁入本村,并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燉3以上成员或者2燉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三、切实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管理、服务的衔接工作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决定》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及政策、法律、法规,认真研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流动人口转移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各项衔接工作,确保工作平稳过渡,不出现漏洞。

(一)做好相关的计划生育工作衔接。按照鲁政办发〔2004〕67号文件规定,公安机关对现有的农业、非农业户口登记资料保留到2005年9月。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在2005年9月底前主动与公安部门进行联系,对育龄人口的户口性质情况认真衔接,及时掌握育龄人口户籍变动的情况。今后,要按照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及时对享受不同生育政策的人群进行衔接

和认定,逐步建立起以人口计生部门为主的育龄群众享受计划生育政策身份管理系统。要对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逐个进行核实,进一步完善全省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并实行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确保已婚育龄妇女适用生育政策身份界定准确无误。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部分农村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到城镇居住登记户口,户口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计生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工作。户口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要据实为迁出人口办理计划生育证明,及时向迁入地通报迁出人员的婚育情况,做好迁出人员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依法处理好遗留问题。户口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查验拟迁入人员的计划生育证明,主动向户籍登记机关了解新入户人员的基本情况,或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向原户籍地查询、核实其婚育、节育、奖惩等情况,及时将其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并向原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反馈情况。

(二)加强统计管理和人口信息工作,确保已婚育龄妇女管理服务全面、及时、到位。要严格执行省人口计生委统计管理的有关文件和统计口径,全面推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统计管理体制。乡(镇、街道)村(居)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准确地采集、审核、录入、变更、上报信息,提高已婚妇女管理的覆盖率、准确率、及时率,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盲点。要依托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婚育、节育、奖惩等情况,保证管理工作措施及时、到位。要拓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渠道,搭建多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加快计生、民政、卫生、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信息联网进程,保证新婚、出生、新生儿落户、死亡、迁移等信息及时传输和交流。要建立人口预警机制,实行人口信息月报告、季通报、半年一发布制度,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及时掌握人口变动信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城市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确保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到位。为健全属地化管理体制,满足日益增多的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生殖健康的需求,要加快建立完善城市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步伐。按照互利互惠、资源共享、服务群众的原则,加强相关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把计划生育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实现服务范围的全面覆盖。通过单独设立、依托公共卫生机构等方式,设立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或中心,切实承担起计划生育咨询、随访、药具发放等任务,指导区域内已婚育龄群众及时落实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定期开展避孕节育医学检查,搞好孕前服务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四)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及时足额到位。对户口迁移前违法生育的当事人,由原户籍所在地依据省《条例》和《山东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将社会抚养费足额征收到位。对转为城镇居民之前违法生育的当事人,已经依法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原决定继续有效;未做出征收决定的,按照违法生育时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上一统计公报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计征社会抚养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征收。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五)认真落实各项奖励与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居民在城镇登记常住户口后依法享有当地城镇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山东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接受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四、切实加强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做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的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各级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及时向人口计生部门通报出生登记中未持《生育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人员情况和其他有关数据;农业部门要积极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做好农村居民的认定工作;民政部门要进

一步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的指导监督,及时向当地人口计生部门通报人口出生信息,与人口计生部门配合及时对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夫妇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户籍制度改革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工商、城建、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积极协助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要充分利用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整理完善工作,搞好衔接,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要加强对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密切关注各地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推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5

中共嘉兴市委文件

嘉委[2008]21号

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

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试行)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的通知》(嘉委[2008]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

1、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户籍

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转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2、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综

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为总体目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加强政策配套衔接,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新机制和发展新格局。

3、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完善配套。加快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将目前对城乡实行各种不同政策的划分依据,由原来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到以居民有、无承包土地来划分(以下简称有地居民、无地居民),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鼓励集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鼓励有条件转移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城市化进程。

——稳步推进。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全市居民的认可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程度,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4、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全市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

划分,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5、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凡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其户口迁移至经常居住地落户。

6、实行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调整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实行按居住地划分统计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并逐步实现按公民职业区分统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以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职业状况和城市化水平。

7、进一步简化户口办理程序。实行户口迁移网上办理。县(市、区)先行开展户口迁移网上办理,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在全市推广。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除公民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项目变更、更正和城镇居民迁往农村以及其他疑难户口迁移由县(市、区)公安局审批外,公民的其他户口项目变更、更正和户口迁移由公安派出所直接办理。

三、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衔接

8、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凡有承包土地的家庭

及其出生的子女(含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后出生的人员),其土地承包权按原农业户口居民政策办理。

9、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保持计划生育政策、奖励政策和法律责任的连续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前为农业户口的,继续适用《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农村居民生育政策和奖励政策(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除外);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的,其社会抚养费征收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计征标准。其他对象的生育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按现行《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城镇居民的相关规定执行。

10、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集聚。积极探索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有效途

径,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片流转和农户向城镇集聚,拓展城乡发展空间,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发布)。有地居民土地被全部征用或通过土地置换转为无地居民后,其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退伍士兵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按照改革前城镇居民有关政策执行。

11、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籍管理制度改

革后,不改变其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集体经济组织明确的权利、义务。

12、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本市企业职工(含有地居民)均须参加多层次的各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有地居民的职工养老保险可按现行“双低”标准执行。

13、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政策。坚持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和就业

服务,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工作,加快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向镇、村延伸,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14、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为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15、部门各负其责。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户口登记、管理、迁移等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变更登记、业务指导、监管等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就业培训等方面工作。计生、民政、教育、卫生等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或实施办法。

16、健全社保信息。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障、土地承包等相关信息的管理,统一纳入“市民卡”信息系统,加快建立以社保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

17、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目的、内容等,积极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和配合,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意见未涉及的原以户籍为参照的有关政策规定,按原规定执行。

本意见自2008年 10 月1日起执行。

本意见由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08年5月4日

日印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6

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豫政办 〔2012〕8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豫政〔2007〕82号),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集体林业发展新机制,促进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深化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明确工作目标

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7年开展以来,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任务,集体林地均分到户率达93.2%,家庭承包经营率达68%,发证到户率达93.2%。根据中发〔2008〕10号文件提出的“家庭承包”、“70年不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到“十二五”末,我省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基本建立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率达75%以上,发证到户率达95%以上。

二、抓好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各地要对已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集体林地完善承包经营合同,真正落实林农的经营权、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对尚未明晰产权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公益林,要在保持经营管理区稳定的基础上,尽快明晰产权,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实行集体股份合作经营形式的林地,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经营机制,依规发放股权证,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前依法流转的集体林地,合同期满后要按政策落实经营主体;对联户发放的林权证,要尽快细化到一户一证。同时,要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林权纠纷调处、仲裁机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强化林权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尽快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切实履行林权管理职能,抓好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法规和科技咨询服务,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工作,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流转等工作进行监管。要加强林权登记管理,严格进行林权确认、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抵押登记。要规范林权证发放工作,严格按照申请、公示、受理、登记、发证的程序,发放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要加强林权流转管理,按照《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30号),在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做到依法流转、公平交易,保证林农与集体的初始承包关系不因林地流转而改变,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又防止炒买炒卖山林,避免林农失山失地。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各地要突出特色,合理规划,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要通过实施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展林农就业增收空间;要抓好试点示范,宣传先进典型,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

(四)积极发展林业合作组织。发展林业合作组织是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和支持林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指导和帮助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要鼓励和支持发展林业联防协会、果树协会、造林协会、种苗协会等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行业自律等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组织、林农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五)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强化对特色经济林培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农村林业技术队伍培训,大力培养林业科技示范户、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员、林业技术明白人,逐步形成以县乡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林业专业合作

社、林业协会、林业技术员为补充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提高林农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中林业支出的增长幅度原则上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地要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在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国土整治、矿山植被恢复等财政支农项目中,要加大林业建设的投资比重。逐步完善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幼林保护、林木良种等项目的补贴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和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按照事权划分予以安排。

(七)完善金融支持服务制度。进一步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70号),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林农小额免评估贷款等业务,切实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林农发展林业生产。积极探索林业资本运作新模式,稳步推进建立林权收储机构试点工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促进林业持续发展。各级保险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低保费、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大力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对用于贷款抵押的林权证合法性、真实性的确认、登记工作;贷款有效期内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发放林木采伐许

可证,不予办理林权变更手续;对抵押人无力还贷的林木,符合采伐条件的优先安排采伐指标。

(八)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对林木采伐进行分类管理,采伐限额由蓄积量、出材量双项管理改为蓄积量单项管理,逐步实现依据林木经营方案确定采伐限额。商品林采伐限额有结余的,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以在以后各使用。对未纳入采伐限额编制范围的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受采伐限额限制,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采伐年龄、方式、面积、蓄积量,依法办理采伐证。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森林经营的管理和指导,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依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九)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科学利用”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保护、利用、补偿和监管机制。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承包到户且由农户负责管护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将中央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给承包农户;个人无力或不愿承担管护责任的,县乡林业主管部门或管护单位可以从补偿资金中扣除部分资金,用于代行管护劳务补助,其余补偿资金要发放给农户。各地要尽快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市、县级财政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地方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

偿。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从森林生态效益受益者中筹集补偿资金的办法,提高补偿能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各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继续承担深化改革的任务,及时分析研究新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合力。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层层落实责任,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同时,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氛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篇7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巨大成绩

自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 国务院领导、教育部领导和其他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 不断总结改革经验, 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提出新对策, 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教育部和各级政府继续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提出了通过“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思路和要求。正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积极落实四次会议的精神,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使高校的吃、住、行等诸多后勤基本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还根本性地改变了我国高校后勤的基本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实现了由福利后勤向市场后勤的转型, 摆脱了高校后勤拖累高等教育发展的状态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 高校不仅包办后勤, 而且还广泛地为师生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服务, 不仅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教育资金, 而且占用了大量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 使高校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正是福利后勤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妨碍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瓶颈”。为消除这个“瓶颈”, 国务院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扭转了高校包办福利后勤的局面,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与市场服务的稳步接轨, 实现了由福利后勤向市场后勤的转变, 彻

大学 (学术版) 2010年第8期15

底打破了“瓶颈”, 为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实现的根本性的转变, 不仅要归功于之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所奠定的较好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同时也应归功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归功于各类高校的长期探索和锐意进取。

(二) 将后勤服务机构从高校中分离出来, 成为相对独立的机构实体, 壮大了一大批后勤服务企业

后勤社会化改革将高校包办的后勤从高校中剥离出来, 成立了相对独立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这些实体经过一系列的改革, 初步实现了由事业单位向服务企业的转变, 一些后勤实体还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了后勤服务机构属性的根本性转变。它们不仅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比较好的服务, 而且还走出去, 参与社会服务行业的竞争,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成为当地社会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大了一批后勤服务企业。

(三) 高校后勤市场逐步开放, 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部分高校初步建立起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尽管国务院办公厅自2002年之后再没有举行过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 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滞。各高校继续依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大部分高校在自办后勤服务方面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 将一些可以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领域向社会开放, 吸引社会服务进入高校, 为高校的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同时, 对具有基础、能够办好的自办服务实体进行规范, 鼓励其做大做强。一些高校与后勤之间实现了由“包办后勤”至“包办后勤服务实体”到“创办后勤服务企业”的三步跨越。高校与后勤之间的关系正逐步理顺, 初步建立起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高校作为后勤服务提供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弱化, 不再是广大师生员工日常服务的唯一的或直接的提供者, 也不是后勤服务实体的唯一举办者, 而是正逐渐转变为后勤服务的有限提供者、后勤服务企业的有限举办者和后勤服务市场的主要管理者。高校、师生员工、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和社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为进一步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 积极探索市场调控机制, 维护校内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过去十多年, 物价波动频繁。为了确保学校后勤服务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确保师生员工的生活少受影响, 各级政府、高校和后勤服务企业采取了系列措施, 积极维稳, 并就如何建立起调控校内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的新机制进行探索, 逐步形成政府在稳定社会市场时对高校适当倾斜, 高校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和直接或间接补助等诸多措施维稳, 后勤企业主动消化波动、广大被服务对象适当承担物价波动的四方联动的新局面, 实现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与社会服务市场的稳定接轨。这些探索不仅对维护校园稳定和正常秩序、确保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 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

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还为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调控机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谋划布局未来五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今年的重要任务。《纲要》的颁布, 为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是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 未来五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

(一) 改革很不平衡

十余年里,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沿着如下基本路径推进:第一阶段, 高校分离后勤实体;第二阶段, 建立甲乙方关系, 规范后勤实体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 推进后勤实体的企业化经营;第四阶段, 鼓励社会参与后勤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鼓励高校后勤实体服务社会, 形成服务多元提供和竞争的局面;第五阶段, 高校在开放市场的基础上利用社会服务资源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如果将上述视为改革的不同阶段的话, 那么可以说各高校的改革很不平衡。有些高校后勤改革处于第二阶段, 有些高校后勤改革处于第三阶段, 有些高校处于第四阶段, 还有比较少的高校处于第五阶段, 当然, 也有极少高校尚处于第一阶段。因此, 高校后勤改革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中。[1]改革的不平衡性极大地增加了制定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统一政策的难度。

(二) 方向出现分歧

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社会化, 即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和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其核心要求是高校开放后勤市场, 实现后勤市场与社会服务市场的接轨, 利用社会服务资源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后勤保障。但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的分离与规范, 政府、高校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之间在要不要继续坚持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上出现分歧。各级政府希望继续推进高校开放, 扩大社会合作, 主张高校继续开放办学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高校总体上坚持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方向, 但同时也希望后勤服务实体还像内部机构一样能无条件地提供各种各样优质服务与保障, 如会务、餐饮及住宿等, 且在如何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处于摇摆境地, 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成高校改革的“鸡肋”, 不推进不行, 大力推进又好像没有太多的意思, 处于两难境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作为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的最主要提供者, 基于自身的利益与发展, 希望能够垄断高校后勤市场, 获取服务实体稳定发展的基础, 同时享受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部分好处, 因此提出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育人作用问题, 强调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社会服务企业之间的差异, 强调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承担的维稳职责等等, 一些高校后勤实体甚至希望重新成为高校的“总务处”, 让高校后勤实体重新成为高校内设的基本机构。上述分歧实质上就是高校后勤要不要继续坚持社会化基本方向的问题。

大学 (学术版) 2010年第8期17

(三) 改革动力减弱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 高校后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 高校后勤基本条件严重不足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过去十多年中, 高校后勤得到飞速发展, 基本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平衡发展阶段, 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对发展高校后勤改革的要求不再那么迫切了。高校后勤不再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 轰轰烈烈改革的局面已经结束。二是高校后勤与高校教学、科研等争夺教育资源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高校包办福利后勤的沉重包袱已被甩掉。同时, 当前高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经济上承担高校后勤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高质量保障高校行政、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要求显著提高, 高校从后勤市场经营中获取部分收益的愿望已经显著减弱, 高校对后勤市场的“蛋糕”变得“不在乎”了, 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的改革动力显著减弱。同样, 从高校中分离出来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经过轰轰烈烈的企业化、社会化改革之后, 其发展也进入到稳定提升阶段, 其继续坚持社会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显著减弱。

(四) 改革有新要求

推进教育改革是《纲要》规定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 强调“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纲要》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纳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之中, 强调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显然,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轰轰烈烈改革的十年, 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十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这场改革中的基本内涵之一, 同时也是这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新要求, 继续坚持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路径, 高校后勤改革将纳入到现代大学制度的整体构建与完善之中。曾经是高校改革中最轰轰烈烈的后勤改革能否在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将是高校后勤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三、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里,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 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提高全国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程度

目前,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程度很不平衡, 有些高校改革步伐比较快, 已进入到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阶段, 而有些高校甚至还没有将后勤服务实体剥离出来, 有些高校将剥离出来服务实体又回归到高校的内部机构。因此, 要继续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继续依据高校后勤的基本路径推进改革。采取措施促使改革步伐比较缓慢的高校要加快改革步伐;走回头路的高校要重新回归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革的道路上来;鼓励改革步伐比较快的高校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继续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努力提高全国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程度。

(二) 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社会化改革, 发展壮大一批后勤服务企业

与之前高校后勤改革不同的是,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最重要的主体。要进一步理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将内设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服务企业;鼓励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依据现代服务企业的基本要求, 立足高校后勤服务, 面向社会, 积极探索, 努力构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新机制;适时开展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的股份制改造, 建立起服务企业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鼓励高校稳步退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举办;鼓励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做大做强, 允许其拓宽经营范围, 积极开拓校内校外市场, 推进专业化经营, 逐步转型为能够为校内校外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社会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后勤服务企业上市, 壮大一批后勤服务企业等。

(三) 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要对后勤服务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进行市场化改造, 以适应开放后勤市场的需要;要确立被保障和采购服务的意识, 面向社会服务行业试行采购服务的改革, 使高校能够从日常服务与保障中解脱出来, 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去;要建立起一支既懂经营, 又懂市场、又熟悉后勤服务保障的队伍, 承担起后勤保障服务的采购、管理、监督和营运的职能;主动转变高校在后勤服务与保障中的角色, 使广大师生员工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保障中最直接的被保障对象, 赋予其对保障服务更多的选择权、评价权和监督权;要借鉴科技产业规划化建设的经验, 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由高校直接举办转变为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举办, 建立起高校与后勤服务企业之间的“防火墙”, 彻底摆脱高校因日常服务不到位容易引发不稳定事件所困扰的局面;完善体制与机制, 建立起后勤服务保障的公开采购体制与机制, 形成校内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性和稳定健康的局面等。

(四) 各级政府从体制与政策上完善承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政策与措施, 并为高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结果是高校与社会进一步融合, 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校内市场成为社会大市场的一部分,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成为社会服务企业的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领域中的人、财、物都成为社会大市场中可以流动的要素之一。要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政府要做好体制与政策上的承接工作, 如允许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注册建立有限责任公司, 完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经营免税政策, 为注册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开放社会市场等;同时政府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时, 将高校直接纳入其中, 为高校直接提供诸如治安、道路、水电、信息等诸多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 将上述的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延伸到高校中来, 将高校作为社区或城区来进行管理和服务, 为高校提供与城市或社区相一致的保障等。

大学 (学术版) 2010年第8期19

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 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纳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改革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任何改革单兵独进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需要综合考虑, 统筹布局, 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一样, 经过之前轰轰烈烈的改革之后, 目前正步入深化改革, 构建符合每个高校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阶段, 因此它与高校内部的各项改革紧密相连, 同时也与社会的各项改革密切相关。高校后勤改革是将高校后勤的职能和机构从高校内部转变为社会机构与职能的过程, 因此牵涉到的各方面关系更为复杂。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纲要》中规定的高校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 其本身就包含了高校后勤现代化制度的建设。高校后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保障体系, 其制度完善和功能的发挥将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紧密相关。同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也赋予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内涵, 即要依据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等, 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从体制与机制上规范政府、高校、师生员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和社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

因此, 新一轮高校后勤改革必然与之前的改革不同。之前的改革目标主要是解决高校后勤基本设施明显不足, 拖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打破“瓶颈”, 因此改革的成效是极易显现的。而本轮改革更侧重从制度上构建起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规范政府、高校、师生员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和社会服务企业等关系的制度体系, 为大学长远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长远角度看, 意义更深远。

(二) 进一步明确影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目前困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高校后勤的育人职责和公益性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管理者们始终认为, 高校后勤企业承担着育人的职责, 同时也不能像社会服务企业那样赚取学生的钱, 还有兼顾学生承受能力而体现出来的公益性, 因此它与社会服务企业有不一样的职责, 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定位为社会服务企业, 而应该将其视为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据上述观点,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似乎要重新成为高校的内设机构, 发挥以育人为主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事关高校后勤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是事关高校后勤要不要继续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的问题。

笔者认为, 依据服务群体的特点, 为其提供符合该群体特点和要求的服务与保障是任何社会企业在经营服务过程中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任何企业都十分重视并将它视为企业经营文化和特色的重要内涵。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在为高校提供服务保障的过程中, 兼顾高校的特点并为高校的育人和教学科研提供有特点的保障与服务是其必然要求。社会服务企业参与到高校后勤保障中来, 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保障,

同样也必须兼顾高校的育人要求和特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和社会服务企业在为高校提供服务与保障的过程中, 尽管可以发挥育人功能, 但显然不能替代教师的育人职责。因此不能因此就主张重新回到高校办后勤的时代去。

第二, 高校后勤的成本经营和营利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 一直强调分离出来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和参与后勤保障的服务企业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 实行成本经营或微利经营, 并从政策措施上给予一定的保障, 如食堂设施设备的零租金、国家给予免税、大型后勤设施设备由学校负责投入和更新、对事业编制在后勤企业工作的职工实施“老人老办法”等等, 这些举措较好地保护了高校后勤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稳步接轨, 避免大起大落, 确保后勤改革的平稳推进和维护学校的整体稳定。但由于长期“保护”, 据此认为成本经营或微利经营是阻碍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实现社会化的障碍, 甚至认为这样的“原则保护”决定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最终不能变为“社会服务企业”。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 期间道理已多次阐述, 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第三,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资产划拨和发展方向问题。将高校中的后勤资产和服务人员剥离出来, 成立相对独立的服务实体并推进其社会化, 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方向,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相当的困难:一是国办高校的后勤资产是国家财政投入的结果, 属于国有事业性资产, 要将国有事业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投资性资产, 政策和心理上的难度都比较大, 而且一旦将这些资产划拨给后勤服务实体, 就意味着后勤服务实体永久地垄断了高校的后勤服务市场, 对进一步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显然是不利的。而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角度看, 既不划拨资产给予保障, 又不给予市场特别保障, 作为企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主张要依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原本就规定的资产划拨过程中尽可多地将资产划拨给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 体现“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 将后勤服务实体做大做强后再送出校门参与社会竞争。这是事关高校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进一步社会化的问题。笔者主张资产划拨既要有利于高校后勤市场开放和建设, 同时又要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的社会化, 资产划拨的程度要与后者的经营要求相互匹配。

第四,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高校开放后勤服务市场, 推进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社会化后的必然要求。该目标提出之后, 相关人员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从政策上始终没有对构建新型高校保障体系进行详细规定, 即构建主体是谁?构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是什么?保障的主要对象是什么?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和社会服务企业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上述问题没有及时地给予政策上的明确, 影响了改革的深化。笔者认为, 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上述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利用编制《高校中长期后勤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契机将上述问题的政策给予明确规定。

大学 (学术版) 2010年第8期21

第五,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定位和作用问题。近几年来, 高校后勤努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 使行业协会在协调高校后勤活动、凝聚人心、推动后勤工作交流、研究问题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行业协会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是参与高校的社会服务实体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的行业协会 (联盟) , 还是代表政府行使部分监督管理职能的非政府中间组织?两种属性的组织其作用和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 在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 行业协会定位于哪种属性的机构都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但是要明确, 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属性和功能, 这样是不利于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各种关系的。

涉及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问题还有许多,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 或是政策有明确规定但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障碍后出现的摇摆, 或是已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取得成果有待上升为政策的问题, 等等。尽管如此, 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很重要, 因为它们都是影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大问题。

(三) 建议建立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评价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 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但从高校的角度看,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当期面临的重大任务, 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是其中的重要内涵。推进高校提高后勤社会化程度是最重要的抓手。高校不仅是高校后勤市场建设、监督的主体, 也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企业) 的举办者, 因此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负有直接的职责。进一步明确高校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职责, 明确其目标是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非常不平衡, 建立统一的改革行动计划已经不大现实, 推进这项工作比较好的方式是建立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评价体系, 评估每个高校社会化改革的进度, 借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如何建立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评价体系尚待今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会章程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