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共8篇)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战略,将创新发展逐步引向经济建设渠道,逐步改进科研机构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同时,鼓励企业单位开展自主创新,以创新成果带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多年改革,逐步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源泉之一,内含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研究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关键项目。现如今,高校绝大部分科研成果以科技文献方式展现出来,其中90%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发展成果,反而深埋在文献库中无人问津,科教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无疑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耗散。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将创新成果真切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促进科研成果效益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是高校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企业无疑成为实现科研转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具有人才技术优势,而企业拥有资本和市场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合作院校的建设,并对服务于相关产业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院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吸纳学校参与本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高校与企业间应注重相互合作,逐步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充分挖掘双方的优势和潜能,将科研成果带出实验室,带到工厂带入社会,填补企业科研空白,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实现资产基金科学管理,杜绝浪费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机构管理体制逐步发展,相应的科研监管方式与审查制度也有所进步,保障政府调拨的科研经费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度浪费。立项之初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考量,细化科研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评估;项目中期执行进度审查监管,保障项目流程正常运转;项目结题时成立专家审查组听取项目负责人的验收汇报,并调研市场认可度以及效益。高校企业合作促进科研创新效益化,完善评估制度对预期收益进行测算,层层监管保障项目进展落实,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与国家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当前,诸多知名企业已然认识到同高校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如大众汽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合作办学、构建联合实验室等活动中,吸纳优秀科研人才与创新成果,为创新思路提供培育温床。解放被现实条件和科研计划束缚住的诸多创新成果,无疑会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巨大飞跃的重要组成。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2

负责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总部署、总动员, 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承担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决定》指出“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对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是在广泛深入调研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根据三中全会改革精神, 遵循科技工作规律和科技人员的成长规律, 对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意见》按照《决定》的要求和部署, 提出了倡导质量与贡献导向, 推进分类评价, 加强科教结合, 建立完善开放的评价机制等改革举措, 并按照《决定》提出的“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明确提出了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各自组织落实责任与任务, 积极发挥评价引导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作用。

记者: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负责人:科技评价不仅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手段, 而且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对高校办学行为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评价机制, 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 科技评价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 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充分;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已经影响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改不行, 晚改也不行。因此, 深化评价改革是高校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 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本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原则和导向是什么?这个导向与当前高校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如何衔接起来的?

负责人:这次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 服务需求, 科教结合, 特色发展。通过评价机制改革和价值导向调整, 把高校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目标追求凝聚到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上来, 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 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 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上述原则和导向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是落实全国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任务, 也是紧紧围绕当前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阶段特征, 将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教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发挥, 推动加快内涵发展, 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质量, 推动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

记者:这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负责人: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 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 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国家持续投入经费, 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的前提下, 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倡导自由科学精神, 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4个能力: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 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 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

记者:分类评价一直是科技评价改革的重点, 这次改革意见在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负责人:分类评价是科技评价改革的共识, 作为改革目标, 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来, 但在高校具体落实中不够到位。本次改革意见结合高校特点做了进一步细化, 即针对高校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 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类型工作特点, 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 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 不以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类型的人, 目的就是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 追求卓越。

记者:人是科技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 改革意见在科技人员评价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负责人:正如你所说,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人, 人是科技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这次改革意见也将科技人员评价改革作为重点,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细化了科技人员分类, 根据岗位特点分别提出了评价要求。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其中, 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 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软科学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服务决策需求, 形成战略研究报告, 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为重点。

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鼓励高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完善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机制, 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 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协同创新,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 技术支撑和服务队伍对当代科学研究十分重要, 但又一直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短板。这次改革专门提出这支队伍的评价和发展问题;对他们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鼓励高校加强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引导, 提高技术支撑人员服务技能, 加强自主开发仪器设备。

记者:本次改革意见对高校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提出了哪些具体办法?

负责人:在评价机制方面,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开放评价和长效评价机制, 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规则。基础研究强调同行评价, 鼓励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科技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同时要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举报和回溯评价制度, 健全随机、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 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 增强评价专家的社会责任感, 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评价过于频繁、交叉重复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次改革提出根据科技活动类型、学科特征, 结合人事聘用合同、项目过程的要求, 适当延长评价周期, 注重评价实效。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 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 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 根据绩效情况可减少、减免评价。强调加强评价结果共享, 避免重复评价。

记者:改革意见的实招硬招有哪些?为什么把管理部门的自我改革摆在第一位?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3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当今世界,协同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新的动力,也是优化配置社会创新资源的助推器,其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科技优势的主要创新模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科技部署和整合创新资源,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因此,实施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必将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增强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仅“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协调,科技和市场“两张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我们知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以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在我国科技系统内部推行“半计划”和“半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一方面,以市场手段削减科研院所的事业经费和完成对应用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另一方面,政府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科技计划(如“863”计划、攀登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等),大幅增加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十多年过去了,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科技计划的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源投入的引导作用趋弱。政府既是竞争性项目的投入主体,又是参与全程的管理主体,但是,始终缺乏一种科学的独立的监督评估体系,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设计到立项、实施、结项,都是各部门自己决策、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大量的科技经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重复和浪费,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对其他社会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明显,导致基础研究领域协同创新“缺血”。

2.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差。我国知识创新能力较强,国际排名居前列,科技论文发表总数为第11名,国民专利申请数量惊人,但是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我国企业及主要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国家10~20年,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成因是R&D人员的主力,尤其是顶尖级创新人才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所提供的创新成果不能满足企业的市场需求,而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主要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战略层次合作;产学研合作协议对各方的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承当没有共识,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分享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难以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不确定,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宏观调控协同创新的能力有限。

4.科技中介组织孵育不健全,技术市场体系薄弱,未能建立畅通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渠道,导致我国科研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很低,不及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更不及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2]。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协同创新就不能实现经济效益。

5.长期分离的军民创新体系,已不适应当今世界军民技术发展的融合和交叉趋势,高新技术在军民创新体系中相互转化已成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过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侧重改革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使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下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形成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系,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关键举措是构建开放、互动、竞争、协作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

按照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行为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开放的网络系统[3]。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系统的各个主体要素(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服务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而进行联系所形成的协同机制,促进系统内部的创新资源合理的、有序的流动。

从宏观层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一种协同机制,整合分散在国家各部门、地方、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金融服务机构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形成整体的合力,以提升我国科研协同创新的效能。概括起来,科研协同创新机制是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配套措施作为基本思路,实现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1.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即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和科研成果应用的主体,这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企业研发能力在国家竞争力中发挥着主体与核心作用,韩国、瑞典企业研发费用占国家总开发费用的75%。但是,我国企业还没有成为R&D投入的主体,企业R&D投入严重不足。有数据表明,我国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有0.6%,占不到创新型国家的10%。要改变这种现状,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和R&D投入主体的“双重”主体作用,吸引和聚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组织。同时,紧紧围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战略技术、前瞻技术的迫切需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协调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和中科院系统,构建方向明确、产权清晰、组织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提升我国在战略产业的技术水平。

2.增强知识创新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行为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又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由此,其动力既来自传播、应用知识而进行协同创新的外在动力(市场因素),也来自创造、加工知识而进行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科技因素)。要增强知识创新的动力,必须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动力两个方向,即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两个维度,加快推动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机制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譬如,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要执行者,想方设法鼓励企业增加向大学的投入,鼓励研发经费管理机构在大学建立研发中心[4],大学则要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人才、技术和国际交流上的优势,以弥补市场导向和成果转化上的不足。

3.完善政府法制和政策环境的保障功能。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通过宏观管理来促进各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政府通过对区域创新活动实施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职能,营造适宜科研协同创新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破解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难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加快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并出台配套措施。第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配套法制法规,保障协同创新参与各方的自主创新成果不受侵犯。第二,使用经济手段引导协同创新发展方向、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政府主要使用财政投入之外的间接手段(如科技项目、优惠税收、可控物价、资本市场),其目标是建立政府引导的、多元的社会创新资源投入体系。第三,多管齐下,采取更多措施引导和扶持科研协同创新。在重大科技项目决策时,重点考虑产业层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在政府采购上,优先安排协同创新项目;在行业标准制定上,鼓励协同创新的主体参与制定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国际行业技术标准;在收入分配上,出台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第四,营造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和鼓励创新团队的政策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4.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充当连接各创新主体的媒介角色,按照政府引导、社会联办的原则,联合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快建立技术交易中介组织、技术共享平台、金融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创新支撑体系,促进科研协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三、促进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

立足于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省情,牵住科技体制这个“牛鼻子”,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全面实施科研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增强河北省的经济实力,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以开放创新为先导,拓展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领域。协同创新是开放创新的新发展。开放创新先行,拓展区域科技合作领域是河北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现实选择。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首都北京具有知识创新的绝对优势,天津具有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对优势,总之,都是河北省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尤其是随着京津城际、京石高铁的开通,区域科技资源的快速对接成为可能,同时,三地的科技合作已经初露端倪,如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初步形成,科学技术对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加强[5]。不过由于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三地之间的科技合作存在明显不足:科技协作程度低,缺乏产业层面的协同创新成果。

拓展区域合作领域,需要理清河北省与京津两市的科研协同创新的思路,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三个”技术领域,“三种”合作模式。

——在公益领域突破。“两市一省”基于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联系,完全可以在研究开发的诸多领域联合投入,知识共享。在公益领域想有大突破,就要共享。建议加强在基础性研究、重大疾病预防、图书文献资料服务、知识基础设施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河北省既要“走出去”,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北京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并加强同京津大院大所和著名大学的合作;同时又要“请进来”,实现引智进门。河北省大学和科研院所可设立一定数量特聘客座教授和首席专家等岗位,吸引京津高端创新人才来河北兼职,不求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在互补性领域拓展。“两市一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发展有互补性的空间,在互补性领域想有大拓展,就要合作,建议拓展的领域是:对新能源产业增长点的共同培育,加强电子信息、金融服务、先进装备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河北省要主动发展,把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或虚拟研发中心作为吸纳与聚集京津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竞争性领域提升。“两市一省”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可避免地面临共同市场、共同资源等的竞争,在竞争性领域想有大提升,就要错位发展,通过竞争促进发展,河北省要主动承接京津的传统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眼里的“夕阳产业”)向环京津的河北县(市)转移。坚持“错位发展”的方针,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创新资源,合作建设各类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园,使之成为京津冀科技资源集聚、实现创新创业的基地。

2.以组织体制为支点,撬动全社会的创新资源。科研协同创新要求统筹全社会的创新资源与要素,而政府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执行者责无旁贷。但河北省目前还没有一个组织可以统筹、聚集、管理过于分散的社会创新资源,为此,我们转变单纯依靠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协同创新的旧观念,突出组织创新、配套机制体制的改革,为河北省实施科研协同创新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逐步建立一把手抓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体制。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引导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转变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工作重点由主要依靠创新投入向更加注重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2)成立由各级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的科技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

(3)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科研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涉及省、市、县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和合作,为此,建立由科技、财政、教育、发改、地方税务、地方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科技协同创新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创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共同出台、宣传、实施有关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制法规和政策措施。

3.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建立各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科技的、法律的政策措施,对分散在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服务机构的创新资源实施大整合,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在企业层面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政府出台经济政策,鼓励省内大型骨干企业,依托重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和国家驻冀科研院所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科学院,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是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节能环保服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技术基础好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关键技术与瓶颈技术有新突破。二是在大力扶持石药集团、华药集团、英利集团、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国电联合动力公司等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时,稳步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在战略技术领域有新突破,为河北省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提供科技支撑。

(2)在产业层面组建技术研究院。政府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大力扶持企业组建高层次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整合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依托河北省骨干企业(英利集团、新奥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公司、石药集团、华药集团),集成河北省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优势,拓展产业创新价值链,重点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煤基清洁能源、钢铁、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化工和医药等技术领域组建各种组织形式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参与制定国际行业技术标准。

(3)在产品层面组建工业设计研究院。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定位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省内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在各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组建河北工业设计研究院,集产学研于一体,以工业设计技术孵化器为载体,构建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打造军民协同创新平台。加大政策引导和投入保障力度,推动国防创新资源向民用企业开放和有限共享。其主要措施是,依托省内优势企业,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13所、718所和省内重点工科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大力开展卫星导航、半导体、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等军民两用技术的协同攻关,共建军民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军用高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5)构筑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对已建或在建科技门户网站及相关数据库进行优化集成,统一设计,解决运行服务上的分散分隔,实现统一通畅的数据汇交和资源利用,实现各子平台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建立快速的、高效的、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创新支撑体系。

4.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协同创新的战略问题研究。建立和完善政府科技管理机制是提升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效率的重要课题。

(1)强化综合协调的宏观管理,弱化直接的微观管理,实现由重项目管理向重综合管理的转变。切实改变以往抓科技工作就是抓科技项目的旧观念,形成项目、平台、人才、环境四位一体的综合协调的新理念。

(2)加强科研协同创新的战略问题研究,实现科技计划由被动受理向主动设计转变。设计科技计划,要求从着眼全局,研究全省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并依据科技需求主动设计重大的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而不是被动受理。如河北省中长期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工作,它是由科技厅牵头,联合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的。

(3)从制度设计上完善决策、监督、评估的机制。一是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咨询优势,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依照投入主体、管理主体、监督评估体系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科学、独立的监督评估机制。

5.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优化协同创新的法律环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配套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提供法制保障。一是加快形成知识产权的评估、预警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二是健全对专利成果转化的奖励制度,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三是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大学、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技术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参与协同创新团队享有60%~90%的比例。四是鼓励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参与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行业技术标准。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吴贵生.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4):3.

[4]马万华.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2-63.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4

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政府投资的范围由向军工单位投资转为向军品能力及军工主导产业投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扩大到多元的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行的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是政府投资的领域和重点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全过程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主体多元化需要尽快规范并有序推进。为此,在《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基础上,现就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强化基础、自主创新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体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健全公正合理、规范有序的制度和机制,优化投资结构和军工能力布局,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领域和投资重点,根据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保证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导作

用和对军工核心能力的有效控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扩大社会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形成开放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加强对投资全过程监管,形成规范、安全的投资和建设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普遍性与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相结合,最终建立起政府调控有效、社会资本参与、中介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有力、军民良性互动的新型投资体制。

二、改进政府投资管理

(三)投资的领域和重点。政府投资要突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基础和军工能力建设,支持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服务于国防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军工能力建设要坚持保障武器装备型号任务与强化基础相结合,重点增强核心能力,包括战略武器、关键主战装备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总体设计能力,装备系统集成、测试和总装能力,以及关键分系统和专用军品配套研制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对重大军民结合高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同时,要支持人才培养、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必需的条件及设施建设。

(四)加强规划的作用。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政府投资安排的依据。军工集团公司、重点科研生产单位要根据该发展规划,编制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要协商军队武器装备主管部门从军事和经济需求、建设目标、能力结构布局、建设方向和重点等方面予

以核准。

(五)改进政府投资方式。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根据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调控需要,政府投资可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其中,对研制条件、基础能力、公共服务以及还贷能力低的批生产改造等以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建设项目,主要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需要政府投资支持和引导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批生产改造等建设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

(六)探索新的建设方式。为保障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提高投资效益,适应承担生产任务的单位多元化和军工设备设施专门化、高级化的形势,政府投资项目可根据任务性质、任务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和建设项目的特点等情况,采取代建、租赁、借用、补偿、调配等建设方式,以及投资多元化运用、鼓励合资合作等办法。

(七)规范政府对非国有独资企业的投资。政府按公正合理的原则安排对非国有独资企业的项目和投资,因此形成的国有股权或产权,须经企业股东(大)会或全体出资人决议同意,并向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出具书面文件。要落实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必要时可由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

三、推进投资和产权主体多元化

(八)扩大社会投资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在确保国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社会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根据产品在类型、层次和科研生产阶段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在综合权衡国防安全和保密规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社会公共利益、军民通用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投资领域分为放开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其中放开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不限投资比例;限制类,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但重要领域须由国家控股;禁止类,实行国有独资。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军队武器装备主管部门,适时制订、发布《社会投资领域指导目录》。对外资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除执行本意见的有关规定外,还要符合国家在国防安全、技术保密、国民属性等方面的规定。

(九)建立健全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凡是有政府投资参与的建设项目,均实行审批制。其中,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仍执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和管理规定;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未使用政府资金的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制;对未使用政府资金的放开类项目,实行备案制。

(十)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加快建立和完善与民用科技工业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民用单位发展军品,鼓励军工单位发展民品,促进军品一般加工、配套能力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军工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要有利于民用单位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能采用民用标准的,要采用民用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与军品有关的价格、税收等配套政策的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国家

保密工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和完善与市场经济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保密管理规章和制度,进一步强化保密管理。

四、加强监督管理

(十一)规范中介服务。各类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和建设的中介服务机构,要坚持诚信原则,加强自律,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形式多样的中介服务。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政府要在项目设计、咨询等中介服务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评估制度。

(十二)加强监管。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延误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挪用建设资金、擅自调整建设内容的,要采取通报批评、暂停下达投资计划、取消投资项目、限制相关投资活动等措施予以惩戒;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使用政府投资、执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任务的单位,要承担供货和服务义务,擅自退出供货和服务的,政府应收回投资,取消其配套资格,并追究其责任;擅自处置或改变军工设备设施用途的,应限期恢复,政府不再安排资金用于同一项目建设,对拒不恢复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心得 篇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还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促进由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动由市场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从文化体制改革的现实情况来看,改革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人们对于要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以及坚持“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体制改革原则有了更明晰的认识;确立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和“发展要吃文化饭,文化要吃市场饭”的思想;确立了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依法管理的观念。近些年来,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多家出版、音像、影视单位以及文艺院团已完成转企改制,文化传播渠道建设速度加快,广电传输网络整合逐步发展,许多国有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实行了省内连锁。总的看,改革进展顺利、态势良好、成效明显。国有文化单位的活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空前繁荣。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交叠、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亟待改进。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进展、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就必须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抓住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一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抓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这一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住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这一重点,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以改革促进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相协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今后5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做好发展规划和计划、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整合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注重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能源资源和环境管理体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执法监管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设置。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再保留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今后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认真执行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控制编制,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限期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五、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六、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抓紧制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和完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要严肃纪律,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重视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确立了组织实施这项重大改革的具体要求。《意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总体谋划,在广泛征求意见中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意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真分析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既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体现了改革的前瞻性、创造性,也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表明了我们党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坚定意志,展现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科学精神。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断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治组织结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依法行政、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政府职能得到很大转变,行政机构和人员得到优化精简。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依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应对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各方面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迫切,这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着力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突出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努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达到目标与效果的统一。无论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还是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都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要求,既要抓住有利条件,针对各方面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步伐,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7

一、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1.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5年, 淮安市全社会研发投入45亿元, 超过2010年的3倍, 年均增长27%, 占GDP比重超过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 较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295件、160件, 分别是2010年3.5倍、3.4倍, 年均分别增长28.5%、27.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46家, 是2010年的5.8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00亿元, 年均增长28.8%, 为2010年的3.5倍,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5%, 较2010年提高6.7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设立淮上英才创投基金,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9名, 入选省“双创人才”52名。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 城市创新能力位列全国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第51位。成立苏北首家工业研究院, 建成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检中心, 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 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产学研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与清华大学等超过20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牛津大学ISIS公司等近30家高校企业达成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意向, 钢铁研究总院等20多个科研院所来淮设立研究机构或技术转移中心, 清华大学淮安市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校企联盟规模持续扩大, 累计达750家。研发机构建设有序推进, 建成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810家,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1.2%, 成功获批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型载体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建成8家省级科技产业园和1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创成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并进入省高新区管理序列, 创成苏北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建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淮安分中心和江北首家海创智库 (千人计划) 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中心, 建成智慧谷一期工程, 淮安市科技广场启动建设。

3.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制定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引进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评估规程》《引进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等政策文件, 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绩效管理和考核退出机制,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的综合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从500多项压缩到260多项。积极探索科技计划资金使用后补助制度, 出台《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每年向1000家左右中小企业发放创新券近亿元。兼顾淮安软件园、留创园, 按“521”模式, 构建形成科技咨询等五大服务中心、科技广场服务案例等二大展厅和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科技与金融加快融合, 成立科技支行3家, 筹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家,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800万元, 科技贷款与保证保险工作有序推进。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投入强度不高, 结构不合理

从企业层面看, 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长期低于2.5%。研发活动主要以试验发展为主, 应用研究偏少, 基础研究则基本空白。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少、规模偏小, 全市仅有省级以上创新性企业35家, 其中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还没有实现“零突破”。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有超过半数的县区政府科技投入偏少且多年没有增长, 大部分县区政府科技投入强度未达规定要求。从高校院所层面看, 科研有意愿, 创业缺动力。大部分科研成果以论文、项目、获奖等作为衡量标准,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够, 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较少, 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从社会层面看, 金融资本更加偏好成熟行业和大型企业, 对新兴领域、初创期企业供给意愿不足。

2. 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创新产出质量不高, 整合资源能力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 淮安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研发环节缺失。一是企业研发机构质量不高。尽管企业研发机构建有比例稳步提高, 但在质量提升和发挥作用上仍任重道远。二是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不多。科技活动人员大部分集中在科教事业单位, 受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限制, 还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合理配置。三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能力不强。尤其缺少面向市场整合创新资源的方法和手段, 收购高科技公司、参与重大标准制定、组织跨区域技术研发等战略合作明显不足。四是创新创业平台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创新创业平台总量不多, 档次较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相对滞后, 且大多是“小手小脚”, 孵化能力薄弱, 集聚人才、项目的质态不高, 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3. 创新机制不畅, 创新体系不够健全, 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政策拉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二是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较突出。创新资源碎片化, 上下游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协同难度较大, 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难以形成重大成果。三是政策环境不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落实不够。推进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 激励措施还不够优惠。与周边区域比, 没有形成政策洼地。“第一生产力”还没有上升为“一把手工程”。限于管理体制因素, 有限的科技资源较分散, 部分科技经费使用效果有待加强。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科技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不高, 难以满足企业旺盛的创新服务需求。

三、优化体制机制路径选择

1. 加强工作集成联动, 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推行地方科技资源集成。围绕重点项目, 全市科技部门上下联动, 将各级科技经费集中使用, 联手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提高各类专项经费使用效率, 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二是健全创新分工协同机制。树立大科技理念, 广泛调动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成立科技部门牵头的科技政策实施协调小组, 推动创新政策落实, 逐步形成科技部门前期培育, 关联综合经济部门产业化协同推进, 金融财税等部门全程跟进支持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分工协作扶持体系。三是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 探索建立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 逐步开展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改革。四是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推进银行机构设立科技支行, 研究建立科技贷款和担保机制, 助推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提高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

2. 加大协同创新力度, 发挥高校院所智库作用

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积极鼓励企业增加投入, 加大招才引智、科技研发力度, 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淮安高新区建成国家级高新区, 发挥好淮安留创园等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功能, 加快建设淮安智慧谷, 促进更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落户;建好科技广场和大学科技园等服务平台, 打响淮安科技服务品牌, 确保2020年前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三是加强“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 在研究院设立上抓入驻, 在成果和技术转移中心上抓升级, 在研究生培养基地上抓落实。高频次对接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智库作用, 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集聚、知识产权转移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着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对接, 巩固和扩大“政产学研用”合作成果, 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后劲, 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 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一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按照重点打造盐化工、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2”产业布局, 以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为目标, 加大财政性专项资金资助力度, 建设对产业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高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二是推动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设立全覆盖。发挥大中型企业创新引领作用, 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 通过市、县区联动, 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帮助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 积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三是面向中小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 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形成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三大梯队”, 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群, 为“4+2”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优化产业创新布局, 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 合理明晰产业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空间, 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发展协调的“三园八区二十四镇”空间格局, 形成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园区为主干, 市辖8个县区开发园区和24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布局体系。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核心, 以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 以完善飞地政策为保障, 强化政策引领、财政投入, 加快完善功能设施配套, 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 培育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推进。以高新园区为先导, 形成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率先示范, 推动高新园区加快集聚高端资源、发展高端产业;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 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和特色优势, 培育一批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以各类科技创业园区为基础, 形成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广泛企业群体。

5. 着力集聚创新资源, 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一是着力招引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招商力度, 加快招引更多高科技投资项目、区域性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到淮安落户。二是加强与高端科技资源合作。重点落实好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一批科技企业项目落户生根, 确保协议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根据地方产业特色禀赋, 加大与国家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力度, 通过开展国地联合和地方自主培育两个途径尽快推动组建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三是着力集聚科技金融资源。积极引进创投风投、私募股权基金、科技银行和科技贷款担保机构, 加快建立淮安天使投资引导资金,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和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四是狠抓创新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6. 加快人才引进培养, 筑牢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篇8

1.第一次完整表述文化体制改革基本框架。《意见》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范围和界限。党的十六大按照“两分法”的原则,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不同类型的分类指导的改革方针。然而,究竟哪些是文化事业?哪些是文化产业?各方面的认识还不一致。《意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此做出科学和明确的划分:凡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其他艺术院团,一般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上述规定,使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种类型的分类改革有了明确目标和政策依据。

3.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意见》明确提出,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上市条件的,经批准可申请上市。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文化产品进出口公司等,要坚持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实行特许经营或许可证经营。这是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文化产品进出口公司等,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

4.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实施对外文化贸易做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安排。

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巨大逆差,《意见》提出,要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要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改革和重组现有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培育大型文化中介机构,形成一批经营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合办报刊、频道、栏目和节目,合作演出和展览,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广播影视节目在国际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5.把文化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意见》的特色。为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推进文化领域中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意见》提出: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发展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有条件的可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和网络游戏等,建设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

6.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工作部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党委领导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文化体制改革,使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得到组织上的保证。

上一篇:酒店客房实习报告下一篇:走出迷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