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通用8篇)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1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江西省临川一中课程改革与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也是首批全省教改示范性学校。至今,临川一中已获得国家级荣誉23次、省级荣誉32次。

新课改以来,我校助推全面素质教育,走高中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真正体现“江西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办学目标。八年来,我校教师严格按照学校确定的“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紧紧把握一个“特”字,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更新教育方式,实现了文化课程教育和心智、艺体技能培养双提高,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跨越发展的特色化办学目标,努力实现“学生成长、教师成才、学校成名、教育成功”有价值的教育。下面就我校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引领特色学校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一些体会作一小结,旨在进一步造就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自身办学水平、打造教育精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期盼能够得到上级教育部门实质性的指导。

一、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是江西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试点校、先进单位,2012年《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2年第19期)》以“建体系 抓重点 显特色”为题,全文刊发了我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纪实一文,全省第一次新课改成果展经验交流会也在我校成功举办,这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多年来,临川一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狠抓素质教育,注重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 1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在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为终极目标。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尝试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变苦抓为善抓,变苦教为乐教,变苦学为巧学,变苦育为善育,实现了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为此,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有效工作:

1.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多样发展。我校现已构建常规课程、校本课程、社区课程“三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以顺应新形势下课改发展。一是开齐开足教育部门规定的常规课程,以新的教学观念、方法、手段,实现高效教学;二是丰富校本课程。现已逐步形成建构科学激趣类、竞赛辅导类、文学艺术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通用技术类、体验感悟类(包括学生社团活动、专题讲座、文体艺术节活动)等七大系列。每年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近40门校本课程,主要通过选修课、活动课、阅读课、各学科兴趣小组、主题班会、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形式授课或展示活动成果。目前主要编写的校本课程有:《古典名著欣赏》、《美英风情》、《学生心理研究》、《学习与心理》、《走出国门》、《物理科普》、《硬笔书法》、等40多门课程。其中,我校老师编写的《文学记者编辑部》、《身边的数学》、《物理小制作》、《摄影》、《韵律操》、《篮球》、《书法天地》等教程,在全校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后一直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也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后阶段拟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抚州名人园名人研究》;《临川乡土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生物与人类生活》;《临川四梦欣赏》;《生态与环境》;《汤显祖戏剧欣赏与写作》;《生物科学与人体健康》等。三是学校政教处、团委和年级组、学科组通力合作,组建了创新社、诗雨文学社、心理社、舞蹈社、羽毛球社等13个学生社团,开 2 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定期开设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或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长、共建单位来校进行教育、教研、教学改革试点、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报告或讲座。自2008年7月到现在,先后邀请了北京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教授、教育厅王副厅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大学知名教授校友白勇教授、全球最著名的英语口语教育专家、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洪战辉、华东师大副校长陆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东北师大袁孝亭教授、山东潍坊一中校长、特级教师曹红旗、湖南长沙一中英语特级教师高校长、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江西招生组组长等教育专家、知名学者来我校讲学、指导课改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于2009年4月特别邀请了孙副省长和省教育厅领导到我校指导新课程工作。2008年4月,与中国教育学会一同举办了“全国高中教育管理创新曁江西临川一中教育经验研讨会”,2013年9月与中央电视台一同举办了大型学生励志节目“开讲了”,特邀嘉宾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和世界冠军冯喆。

三是开拓社区课程。涵盖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现已和市旅游局合作确定了多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临川一中“名人园”实践活动基地;临川一中“王安石纪念馆”实践活动基地;临川一中“汤显祖纪念馆实践活动基地;临川一中“抚州博物馆”实践活动基地等。与武警消防支队合作每学年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学期初军训,与临川区公安局合作进行学生普法知识讲座等。学校始终不渝地把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放在首要地位,注重读书习惯、读书方法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如每天课外活动和晚自习3 前后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免费开放。同时利用购买的光盘和学校大屏幕在周末等合适的时间为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时代精神和人生教育。2.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探索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 展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我们的教育观是:1.教育的价值就是让学生体验智力活动的快乐,掌握自学的能力;2.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人永远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即:知识让心强大,变知识改变命运为知识改变人。我们的教学观是:1.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2.学习就是边“学”边“习”,学中做,做中思,思中用,用中总。我们的考试观:1.考试本身没有问题,但考试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目的。2.高考是通过知识考人品,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实现“少教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的宗旨: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为此,我们构建了注重人本、个性、情感、互动、创新、探究、反思、体验、愉快的“生态化”教育教学模式,采取以“抓课堂效率为中心、向前后延伸”的思路,即“向前抓备课,向后抓作业,每周一小结、一月一精练”,以“读—思—议—论”(四维一体)作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教学相长、因人为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采取“分层次”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最大化、最优化。与此同时,要求在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具体内容特点、课型特点,相应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师生互动、互助合作、科学探究的课堂基本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以教师为主导,4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训练为主抓、以能力为主标,以兴趣为主旨,以育人为主流”的“八个为主”课改理念”的办学模式,让全体师生真正做好“教得有味,学得轻松,考得满意,愉快成长,健康生活”。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校制订了新一轮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作业时间,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有讲评必有反馈;规范作业管理,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协调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个体先备→集体研讨→个体复备”的程序,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活动、备课后作业。本条例的制订遵循课改四字方针:实、改、新、活。具体表现在:

1.实”——强调课改的实效性,就是要在课改过程中“实”字为先,不折腾,不作秀,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为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服务; 2.“改”——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变师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地位和作用;

3.“新”——要求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新”就体现在课堂设计要有新思路,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亮点,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有新感悟,学生要有新收获,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新发展。

4.“活”——就是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死板,不墨守成规,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艺术。鼓励教师们在学校基本课堂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百花齐放。

3.搭平台、创良机,育人才,求发展。重建课堂,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校开展多层面的课堂带动工程,层层把关,级级落实。一是领导班子成员上管理课;二是特级教师、学科骨干上示范课、样板课、研究课;三是普通教师上达标课;四是年轻教师上过关课;五是分配教师上跟踪课;六是优秀青年教师上参赛优质课、说课;七是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促进课等。通过“过关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学校名师、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子”等专业培训方式和同课异构、同场竞技,“师徒共赢”,力求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将在后一阶段着力加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微课制作、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方面的研究,制订教学评价体系以顺应新形势下课改。为提升教师业务,对接高效课堂,我校先后组织大批一线教师到全国新课程示范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山东潍坊一中、山东青岛二中、河北衡水中学、海南中学、三亚一中、深圳高级中学和华南附中、大连十六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数十所中学学习、考察、座谈,使全校教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尽快融入到新课程教育教学。在后阶段我校将先后邀请教育学博士、中学特级教师王水发作《改造我们的学校教育——新课改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创新的实践探索》的讲座﹔邀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作《高效课堂的模式与实践总结》的讲座等。在适当的时候将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省份和教改先进示范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有260余人次在国家、省、地各级教学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生物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冯美文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自制的教学课件、微课达580多件(个),其中获国家级奖励50余件(个),获 6 省级奖励140余件(个),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已发表(获奖)论文达2000多篇,出版著作180余部。

二、引领学校特色建设,发挥教育品牌优势

哈佛大学校长研究中心的创办人罗兰·巴特说过:“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重要了。对于学校文化来说,没有人比校长更具影响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就是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走多样化、个性化、内涵化之路。为此我校提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形成自己名校文化,培育社会优秀人才,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特色学校奋斗目标。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握时代的脉搏,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课程、研究学校特色发展,努力寻找学校多样化办学、多元化发展渠道、开发个性化成才之路,在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力求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把各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谐利用,以立体多样的方式,把握机会,锐意进取,有教无类,挖掘学生潜力特长,使之快乐成才、健康成长。

1.传授先进教育理念,推广一流教学经验。自2004年以来我校共接待了来 自广东、浙江、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新疆、贵州、广西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本省教育考察团来访领导、老师近十万人,全面介绍我校办学经验、分享办学成果、探索办学思路。此外,我校还先后多次与中国教育学会、北师大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承办、协办了全国性高考复习研讨会。

2.利用信息高速通道,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我校先后与中关村百家“金种子企业”北京学而习之科技有限公司、中央电教馆、中华资源库、中学学科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7 等知名公司、知名网站、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合作,借助其公司平台及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团队力量,发挥我校的科研资源优势,稳妥地提高学校和地方信息化教育和服务水平,提升传统名校在现代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十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编写了《临川考案》、《课时优化重难点》、《五大名校模拟训练》、《临川一中独门绝技》、《完美课堂》等系列丛书为全国广大学校、家长和师生提供了一手的优质教育与教辅资源做出来自己的一份贡献。我校将在后期进一步开发一些有临川一中特色的教辅资料、校本课程并力求推向市场,走市场化道路,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江西教育添彩。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健康快乐成长。我校耗资二十多万建有全省优秀的心理咨询室并配有专职心理教师3名为学生排解心理压力,同时定期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近三年来未出现心理严重失常学生,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失常引起的安全事故。省委书记强卫、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来我校视察时予以高度评价。近两年,学校在德育方面又开发新的载体,组织、邀请特级教师、著名社会学者、德育专家等,在基础年级全面普及人生教育课,对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仅2012年以来,学校已组织、邀请感恩教育青年演讲家佐文,中国人大教授杨慧林教授等来校作励志报告、讲座。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孙庆民教授为全校教师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理念与心理教育——对中国教育的批判与反思》专题讲座。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地球上的小星星》,力求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我们的教育要深挖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品德、素质、善良等等都应该与学习同步。心理老师定期为初、高中各年级学生和家长举行心理专题讲座。学生可以随时预约 8 心理老师。每年高考来临,不少参加高考的学生面临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重期望,产生了焦虑、烦燥等紧张不安情绪,甚至导致失眠等现象,我校加大了考前的心理咨询辅导,组成考前心理辅导小组,以帮助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增强应试信心。

4.强化体艺学科建设,培养专业拔尖人才。为适应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走个性化、人性化之路,真正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到目前为止我校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摔跤队、举重队、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等。在2013年“体彩杯”江西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中我校运动健儿取得了4金、5银、8铜的好成绩。在2013年7月省教育厅举办的江西省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周卫强教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2012年优秀考生何思思,不仅高考成绩拔尖,更以全省舞蹈特长考分排名第一的资格被北京大学录取,是才艺双馨的金凤凰。

今年又率先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了美术特长班。近年来有60多名艺术特长生分别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在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舞蹈、器乐、声乐等项目比赛中,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获奖。近几年在计算机个人网页制作中有多人获全国一等奖。今年2月初,该校学生吴宜、周晨参加第四届好莱坞“天使杯”国际青少年音乐艺术节,演唱抚州采茶戏《牡丹亭·游园》选段,荣获“杰出奖”。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授予临川一中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国际志愿者基地牌匾。今年6月底,该校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也获得多个奖项:黄艳兰同学荣获“国学使者”个人十佳奖,山君同学连获“纸艺设计”和“世界遗产保卫者”个人十佳奖,为此该校取得团体第七名的佳绩。体育比赛每年获得奖牌数十枚。心理课 9 和书法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书法爱好者达数百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文武双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我校2009年全省高考文科状元李江雁同学能歌善舞,喜好文艺,擅长弹奏电子琴和跳新疆舞、拉丁舞并在央视“开心辞典”节目中当场展示;2010年全省高考理科状元徐师昌同学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还会自编自演相声节目。2011年全省高考获得文、理科第一名的李逸、桂亚楠同样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桂亚楠喜欢打篮球看漫画,对金融方面的知识颇感兴趣;李逸喜欢打羽毛球、拉小提琴,还在课余活动中当主持人,口才相当出众。

本着树立“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的思想,我校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立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保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增强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训练技术、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比赛器材的使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以及训练和比赛的临场指挥能力及管理能力,并进一步完善特长教育管理制度。我们将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艺体生特长管理模式与大课程体系并重,切实做到视野放宽放远,在特色教育与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宣传上下功夫,让特长教育多样化,鼓励特长生为学校的荣誉而练,为个人的前途而练,充分调动特长生的训练积极性。对成绩突出或特困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以此来激励特长生提高成绩。在美术、摔跤、舞蹈、声乐、器乐等传统项目基础上,增加民航飞行员、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人才培养,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增强综合办学实力,走多样化特色办学大道。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有竞争力的“品牌”,而品牌的创造源于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因此作为临川一中人,我们会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在教育专家 10 的引领下,竭尽全力为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添砖加瓦,为真正实现两翼齐飞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创建多样化、特色化学校的道路上我们会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精诚团结,扬起风帆,破浪远航,不辱使命。我们会总结近年来我校在发展特色教育方面的经验,认清形势,找准不足,巩固已取得的优势和成效,为下阶段特色教育发展制定更加详实的工作计划,不断培育、充实和发展学校特色,努力打造多样化、特色化、内涵丰富的示范性重点高中。

领导是标准,行动是引领,优秀是旗帜,整改是核心,评价是武器,创新是主线,发展是目的。上述总结和做法或许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江西省临川一中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2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社会对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我们在多种形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制订了新形势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新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强调自身特色的特点。

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采用了“平台—模块式”结构模式, 即设有通修课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三大平台。在通修课程平台上, 设置有思想道德和人文科学模块、基础工具科学模块以及艺术体育科学模块;在学科基础平台上, 设置有工程力学、机械技术基础、电子测控、计算机文化等模块;在专业方向平台上, 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电工程三个专业方向设置有三组限选模块和一个任选模块。

二、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原则, 整合传统课程, 加强课程建设

在传统课程整合方面做了如下各种改变:

1.将“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合并为“机械制造技术”一门课程。

2.将夹具、刀具、量具、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等内容合为一体, 形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新课程。

3.分解“金属工艺学”课程内容, 将冷加工部分合并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将热加工中的铸、锻、焊部分与金属和非金属成型技术合成为一门新课“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减少了内容重复。

4.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合并为一门课程“工程图学”, 使经典的工程图学知识与现代绘图手段结合起来。

三、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讲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程考核方面, 大力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 减少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试, 提倡知识综合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模式, 为此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实践练习与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考核。

在教学手段上, 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得以突出,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不断优化实践教学, 注重能力培养

近几年来, 我们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整合与创新, 主要体现在:

在实验环节, 增加了行业新兴技术, 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改革实验方式, 减少演示性实验, 加大了动手操作性实验的比重, 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企业实习环节, 请企业方面参加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 由企业技术人员设定实践性环节的考评标准和学生实践成绩, 使得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课程设计环节, 调整课程设计内容, 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 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创新性课程设计:取消了“机床”“刀具”“工艺”传统课程设计, 改进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内容和手段, 将原“机制工艺”课程设计调整为“机械制造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开发和增设了“机电控制类课程”综合课程设计。

五、以实践促进教学, 加强学生应用技能培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点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熟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对象80%左右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毕业去向, 在校内建成了高标准的“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和“数控技术应用培训中心”, 在校外联系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形成了以实践促进教学, 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特色。

摘要: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普通院校不同, 这也是所有从教者的共识, 教育者也从方方面面探索讨论了教学改革应该怎么进行, 并且很多学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下面就我校理工、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享交流。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3

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和保障。

谋划顶层设计,做好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的战略规划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2015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加速器。各省纷纷把建成若干所高水平大学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引擎,以带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区域强教育必须强,中原兴教育必先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截至目前,河南境内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和“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与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区、直辖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周边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河南省高等教育要进行统筹规划,结合省情,重点选择若干所基础条件好、对区域和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高校,分别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确立建设的标准、步骤和目标,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和设计,使其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进入国内一流大学乃至国际高水平大学行列。

科学合理定位,构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高水平”是大学在高等教育量化排序体系中的学术地位和质量水平的综合考量。衡量省属高水平大学的标准应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办学指标全面超过国家颁定标准,位于省内高校的第一方阵;国内三大高校排行榜中综合(平均)排名位于全国高校50~150位之间;一批优势学科处于省内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根据这一标准,结合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可列入河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特色骨干大学是指具有显著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大学,形成鲜明、稳定的办学类型、学科特点与服务面向。根据这一定义,可将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学校列入其中。

定位不同的大学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不一样的。省属高水平大学要以国内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瞄准国内一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特色骨干大学要围绕河南“三大战略”,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强化办学特色,主动适应河南省三大战略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整体提高办学质量,助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凸显办学特色,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在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中,最关键的是学科建设问题。重点学科的层次和数量是现代大学的地位、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人才引进与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能力。高水平大学要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和在国内外高校中的比较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契合度,推动学科结构优化。特色骨干大学也要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首先,不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结合自身实际,精心扶植学科生长点,形成在省内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逐渐使该学科占据本领域的制高点。其次,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选择具有原创性或实际应用前景的重要课题,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等重大课题或其他重大产业化项目。再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人文环境。

构建服务经济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大学要克服传统培养模式中创新不足的缺陷,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硕、博士生培养要重视学科、专业的跨校选拔和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及较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色骨干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团队结构和科研基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的行业高端人才。

如果说创新己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那么,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显著特征。现代大学的职能演变历史表明:社会服务职能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命力与存在价值的体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4

洼子店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

一、管理特色的确立

(一)背景

2002年以前,洼子店中学只有9个教学班,学生不足400人。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严重缺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布局调整合校后,优秀学苗仍然流失严重。如2003年暑假招生,本镇前100名只留下3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苗素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

面对残酷的办学现实,如何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我校领导班子反复酝酿,充分论证,明确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决定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来改善教学条件,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有效课堂,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管理特色的研究

(一)、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建立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策略、措施。确立了教育科研中心课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并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规划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以中心课题为统率,由分部主课题和教师子课题组成的课题群,使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承担的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和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带动了中心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请教研室和电教站领导进行专业指导,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自2003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现已装备语音教室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台式电脑130台,笔记本电脑50台,移动多媒体2台,电子白板2块。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24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并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我校享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河北省远程教育资源,并先后投入2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和大批教学软件,并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全面改善了教学条件,满足了日常教学需要,更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强化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师队伍。2003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懂信息技术者寥寥无几。学校就邀请电教站领导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多次从教育教学观念引导,从使用技术进行指导。同时,我校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并通过专题讨论、现场观摩、案例分析、课件制作和各种竞赛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目前,我校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教师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今年开学,我校所有专任教师又开通了教育博客空间,以此作为专业化发展平台。

(三)、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促进有效课堂构建

几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走研究、实践→实践、反思→反思、再研究的科研之路,促进了有效课堂的构建。

1、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

我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日趋科学、合理,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实施方法和步骤》、《教学设计编写要求和评价标准》、《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检查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奖惩制度》、《集体备课管理评价制度》。

2、完善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

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操作流程,具体环节:“制定计划、确定主备→整合资源、主备预案→个体研究、调整完善→集体研讨、形成共识→个性修改、实施教学→课例研讨、改进教学→单元反馈、查漏补缺。”

3、形成了集体备课管理评价模式。

集体备课管理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管理评价+集体备课过程管理评价+集体备课成果管理评价+备课组教学成绩管理评价。

4、优化了集体研讨质量提高的方法。

强化教学设计编写的实用性——以“主备案研究记录”增强研讨的针对性——统一活动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增强研讨的实效性——科学的评价促进个体智慧充分发挥的自觉性。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将是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管理特色显成效

几年来,我校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课题研究喜结硕果。《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获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获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研究》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总课题组结题,《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小单元集体备课的几点做法》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在县教育教学现场会了作了交流。

2、教师素质明显提升。我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县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先后有20人次获奖。其中刘淑清老师获国家二等奖,李素娟老师获省一等奖,王春江、高凤娟、闫翠霞、李素娟、刘淑清老师获市特等奖,牛文娟、王艳丽、赵国忠、刘艳超、姚欣老师获市一等奖。在教研室和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校王艳萍、牛文娟、赵国忠、张欣丽、高凤娟、朱亚丽老师起到了骨干引领作用。我校有1人被评为承德市名师,3人被评为承德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承德市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承德市教学标兵。

3、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几年来,我校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连续六年被县教体局评为 “中考成绩优秀单位”。2010年中考,我校360名考生,500分以上48人,居全市规模学校第22名,全县同类学校领先位次。去年寒假联考,我校三个年级全部实现同类学校第一,实现了我校教学成绩的新突破。

4、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本镇优秀生源很少外流,我校已经由2002年不足400名学生,发展为1600多名学生。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5

《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师德建设》学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改革要求下的师德修养

第一节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存在的各类师德问题

一、职业使命感不强造成的师德问题

1、责任意识欠缺

2、职业行为缺失

3、专业化发展缺失

4、职业规划缺失

二、价值取向偏差造成的师德问题

1、拜金主义导致的师德问题。

2、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师德问题。

三、心理健康造成的师德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

2、情绪问题

3、躯体化症状

• 教师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

教师的角色的自我认知正确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健康

教师的教育独创别具匠心 教师的教育抗压能力高

教师的教育人际关系良好

教师的教育环境适应力强

第二节

师德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一、师德对教育的作用

1、调节作用(1)调节教师的言行(2)调节教师的各种矛盾(3)调节教师集体和学校集体之间的关系

2、教育作用:

(1)榜样作用(2)带动作用

二、师德对社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有促进作用

2、对物质文明有推动作用

3、对社会生活有影响作用

三、教师师德的历史传承作用

1、道德的发展史前后连贯、互相联系的过程。

2、当代师德赢继承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

第三节

古今中外关于师德的理论

一、中国古代值得继承发扬的师德传统:

1、热爱教育,诲人不倦

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4、虚心学习,学而不厌

二、国外古代师德观点:

1、教师必须在道德上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2、反对教师的权威主义

3、教学过程中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

4、崇尚自由精神

5、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三、中国近代有哪些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1、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

2、教师要有献身精神

3、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4、教师要用于创造

5、教师要锐意进取,不断学习

6、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近代师德观强调两种观点:

1、一种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

2、一种是教师要顺应儿童生长的层次性、规律性组织教学,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进行教育。

五、苏联教师职业道德特点:

1、侧重教师自身品质培养

2、强调教师的集体主义。

六、美国教师职业应有的25项道德品质:

适应能力、仪表动人、广博的兴趣、细心、体谅别人、合作、可靠、热心、说话流利、有活力、判断力强、健康、诚实、勤勉、领导才能、有吸引力、整洁、虚心坦诚、创造力强、进取精神、敏捷、文雅、好学、自制、节俭。日本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特点:

学问的理想

道德的理想

艺术的理想

宗教的理想

身体的理想

生活的理想

七、中西方师德相同点

1、在师德来源上,中西方都有“天道”所授,人人共有的理念。

2、在教师职责上,中西方教师都有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明晰善恶的共识。

3、在教师任务上,中西方教师都注意把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当做教师的主要任务。

八、中西方师德不同点

1、中国师德非常重视追求社会价值,西方师德重视追求个人价值。

2、中国师德强调学生适应教师,西方师德强调教师适应学生。

3、中国师德侧重自我修养,西方师德侧重法律约束。

九、西方师德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

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

3、师德教育应当从

“灌输”转向“养成”。师德就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4、严把教师职业入口。

第四节

好师德成就好教育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第二章

办学体制改革要求下的师德修为

第一节

好老师必须有好品德

一、办学体制的结构及形式

国有公办、国有民办、教育集团、混合股份、公办民助

二、不同办学体制下师德修为的共同要求

1、要做教育的忠诚人

2、要做道德与修为的领路人

3、要做学生的贴心人

4、要做精业的博学人

5、要做从教的带头人

三、办学体制改革中教师师德修为体现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中教师师德的要求: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岗前和职 后培训、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师德惩处,对于违反师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根本上遏制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生。

第二节

遵规守纪依法从教

依法从教的践行

依法从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广义上讲,要遵守国家的宪法以及刑法、民法的约束,因为教师首先是公民,触犯刑律,必须受到刑事处罚;从狭义上讲,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严格按教育法及其相关的子法律办事。依法从教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最基本职责。

1、常怀敬畏之心,提升敬业精神。

2、常怀敬畏之心,提升执教能力。

3、常怀敬畏之心,提升依法从教水平。

4、常怀敬畏之心,加强自身修养。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师德修为

一、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德修为上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人生信仰

2、教师的爱国情怀

3、教师的职业认知

4、教师的诚信立教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性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与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师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2、教师要带头坚定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职业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活动紧密相连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作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总合。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的职业操守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坚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3、教师要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

教师的立德修身,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括为人处事的人生智慧,也包括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态度。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第四节

仁爱博学

品德践行

一、扬仁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二、博学新知,教学相长

三、以身示范,彰显师德魅力

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 热爱教育事业——有理想

1、热爱教育事业。这是考核聘任教师的第一条,也是选人、用人的要件。教育是爱的事业。体现在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态度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工作上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不断超越自我;思想上有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决心。

2、树立职业理想。是教师对从事的教育事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指导教师行动的精神动力。所谓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指教师依据其价值观,在对教育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基础上,对教育现实总体把握后的主体思考和超前构建,对自己专业美好发展状态的预设与期待、对未来美好专业途径的构想与展望。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与灵魂。观察和培养一名骨干教师,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效果,也要看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案例:理想清,道路明)

3、坚守职业理想。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带着为教育工作贡献一辈子的情怀,贴近课堂,贴近学生,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带着思考和责任,认真完成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为自己心爱的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坚强地实践着人民教师光荣的职责,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无愧于事业,走出自己光彩无比的人生。

第二节 职业规划人生——有目标

教师职业规划的五个阶段:适应期(1—3年)稳定期(4—7年)试验期(8—23年)平静和保守期(24—31年)退出教职期(32—39年)

在这些阶段,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进行持续的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清晰发展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第三节 终身奉献教育——有追求

1、终身奉献教育的能力和态度 “奉献于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一句话,一辈子

2、学校推评出新 事例:教师教育不当的悲剧(内容参见p56)

3、教师工作的价值追求评价 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参见p57)

第四节 清净有为 宁静致远

1、清净有为不为小事干扰

2、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修为

3、勤勉工作培育一代新人

教师选择三尺讲台,就要时刻铭记着教师的责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勤勤恳恳工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用爱心去点亮一盏盏心灯,在照亮学生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的人生。

第四章 教学改革要求下的师能发展

第一节 人格魅力育人

一、具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具有怎样的品德才能算是为人师表?

1、有正确的人生观。一个品德高高尚的老师一定树立起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人生观,一定要把祖国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最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一定把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态度。

2、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对自己、学生、学校,家长、国家和社会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有正直诚实的做人态度。做到正直诚实、刚正不阿,爱憎分明。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

4、有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耐 得住清贫和寂寞。

教师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责任感,正直诚实的做人态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这样的人格魅力才可以为人师表。

二、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2、要付出真情,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3、要公平、公正。

4、要有宽容的胸怀。

三、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磁场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富有幽默感。

2、永葆教育热情。

3、十足的耐性。

4、宽广的胸怀。

5、稳重的风格

第二节 学识魅力教书

一、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简洁通俗、风趣幽默、形象优美

三、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做互联网+时代的领路人

四、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德艺双馨修炼

一、在师德中精心锤炼

站在讲台上,要感觉到“老师”两个字的分量。为人师表就体现在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前,以德修身,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立德育人,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真正实现以德育人。

二、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1、具有新时代的思想意识。

2、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3、具有充足的文化知识。

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三、在工作中兢兢业业

教学中,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三年写出三个不同版本的教案来。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写好每一次的评课反思材料。

第四节 专业引领 反思前行

一、课程改革,专业引领

二、强化素养,融会贯通

潜心研究,即要有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与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科研的教师,不照本宣科,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灌输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信息发展,高效利用 学科课程整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五章 绩效管理改革要求下的师德作为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008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随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做出的保障教育事 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开始实施。随后,非义务段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也逐渐在各省市实行。

所谓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是这样的一种管理制度,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也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

规范师德作为

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旨在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成长,在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同时,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首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师德的发展,只有奠定了教师坚实的教育理念和师德,教师的职业技能才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能。

绩效管理的实施,总体上来说,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的进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戴;同时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行,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学校师德建设和教师师德作为的角度来看,与预期目标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师德方面的新问题。

绩效管理对师德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绩效管理改革对师德作为的要求

2013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其中《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就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七条意见:

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二、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三、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四、突出师德激励,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

五、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行为;

六、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师德行为蔓延;

七、注重师德保障,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各种政策法规里对师德的要求,最终都通过不断深化的绩效管理机制体现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实际上,绩效管理要求更高品质的师德建设和教师师德作为、因为没有更高品质的师德建设和师德作为,绩效管理就不会成功。

师德一票否决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绩效管理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

师德一票否决制的理念,基于以下的一种观念: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综合,影响着教师的生活目标、道德理想、道徳标准,左右教师的全部个性品质,当然也左右教师的工作品质。

为了更加圆满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有绩效管理的广泛实施:绩效管理本身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绩效管理的广泛实施,也必将推动师德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

绩效管理改革通过校园文化对师德作为的影响

1、民主和集中

2、制度化和人性化

3、集体和个人

4、长期和短期

5、精细与模糊

三、绩效管理制度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对师德作为的影响(囚徒困境)

第二节

守纪不谋私利

没有制度的保证,难以最终实现师德规范的终极目的,制度的建立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制度并不 能一劳永逸,也不能解决师德建设的所有问题,师德建设的成功还需要在制度奠定的基础之上更加耐心细致的工作。

一、不可逾越法规红线

师德一票否决制为教师的道德作为制订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和相应处理祖序,为学校及地方教育部门处理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提供依据和指导。规定界定了违反师德的十种行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其他严重违反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提高个人道德底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视频)

三、投身师德建设一线

师德建设的制度化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这个问题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师德制度建设方面,除了在国家各种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制订师德规范、师德标准和师德公约之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以作为履行师德作为的保证,例如师德建设目标责任制、师德培训制度、师德学习制度、师德互助制度、师德督促制度、师德民主考评制度、师德奖惩制度、师德报告制度、师德责任追究制度等。

首先,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制度化建设,也是师德作为本身的一个体现。教师的广泛参与可以让制度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指标的量化也更精准实用。相反如果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对教师师德的考核指标量化不符合实际、相关制度滞后于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那么可能导致师德建设工作的边缘化,可能出现教师被引导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反而使总体工作质量下降的局面。

其次,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制度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管理的民主化,消除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对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如果学校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浓厚,没有建立行政管理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服务意识,在实行绩效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但会将教育教学主体和行政服务功能脱节分离,师德绩效管理制度将稀缺的教育资源和福利资源在分配中向行政管理集团倾斜,从而严重挫伤教师的教育信念和学术信心,影响师德建设的进展。再次,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制度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功利化在绩效管理中的负面作用。在有些学校,大家口头上都承认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在绩效管理的考核中,师德的考核往往被其他绩效管理的指标所弱化乃至替代,师德建设往往让位于学校和教师的既得利益。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没有发生重大师德事件的情况下,往往成了一句空话。

第三节

团结协作有为

增强合作意识

积极交流沟通

摒弃“相轻”陋习

理顺“人”“己”关系

第四节

洁身自好 身正为范

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

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师的师德修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师德建设的价值指引和实践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坚定教师的道德信仰;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教师共识,树立崇高的职业信仰;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提升教师觉悟,形成高尚的育人境界;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师行为,形成高风亮节的教师风范。

二、加强职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内化

案例:消极怠工

三、坚持以人为本,爱岗敬业

四、通过绩效评价积极反思。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对于促进师德修为的作用

(二)结合绩效考核,全面反思自己的师德作为

1、对爱岗敬业的反思

教师要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

反思教育观,就是要反思自己是否热爱教师这个平凡、辛苦又充满成就感的职业,是否珍惜教师这个普通又充满亲切感、敬重感的称谓,是否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否关心学校的各项发展,是否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热忧,是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同事的认可。

2、对以生为本的反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以学生为本,就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关注自己个人的利益和荣誉;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公正、公平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满足他们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对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促进学生差异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进步发展之路,实现徳、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对为人师表的反思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崇高的敬意,也是教师的神圣责任。这要求教师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事事处处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于细微处见精神。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要反思教师的人格魅力、反思教师待人接物的礼仪、反思教师的教学语言、反思教师的行为举止、反思教师的职业着装。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起一面旗帜。

4、对终身学习的反思

做一个好教师,需要有渊博的学识、精深的学业、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和对解决教育问题的娴熟技能。因此要反思是否能科学施教,是否能在掌握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把新的教育理念、理论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要反思是否能运用现代数育技术,适宜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使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结合起来;要反思是否有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实施差异性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汲取榜样的力量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总之:实践表明,绩效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相当显著。它体现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体现在对于师德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上。唯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师德建设都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其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可以预见随着绩效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入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会更加顺利,师德建设工作也将更加灿烂辉煌。

第六章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下的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人才的全新教学体系改革,是在教育面临经济竞争和不断衍生新科技的今天,所必须做出的挑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才能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它包括六方面内容:

一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包括保持教育投入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及教育投入在各级教育之间合理分配两方面内容;

二是教育规模及结构的均衡发展,包括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不同级别教育的比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两方面内容;

三是教育在不同地区间均衡发展,包括地区间在教育机会、教育结果、师资配置、教育投入等方面的相对均等;

四是教育在城乡间均衡发展,包括城乡间在教育机会、教育结果、师资配置、教育投入等方面的 相对均等;

五是不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包括不同学校在经费投入、教育质量方面的相对均等;

六是教育在不同人群间的均衡发展,包括不同性别、家庭背景、民族的人可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取得相对均等的教育结果。

第一节

有教无类待学生

一、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三平”思想:平凡、平静、平常

“三不”理念:不怕(有缺点)、不嫌弃(基础差)、不苛求(完美的表现)“三不要”原则: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定过高的目标

二、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三、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育人方式(爱学生、润物细无声)

四、要采用与时俱进、常教常新的教育方法

总之,“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要积极倡导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推进“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推广。

第二节

爱生如子为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用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爱挖掘学生的潜能

用爱筑建心灵的桥梁

第三节

静待花开育学生

静听花开细心培育

静听花开耐心等待

静听花开宽容以待

第四节

执着信念

无私奉献

一、执着信念,提高师德修养

高尚师德来自于教师的自律

没有奉献和爱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二、无私奉献,塑造高尚师德

(一)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优秀的人民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生满意的教师:有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每一个人;有耐心;兴趣广泛;有良好的仪表;公正;有幽默感;品质良好;不乱发脾气等。

社会满意教师四准则:

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孩子。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

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教师要一专多能,除教好书外,还要以自己的特色见长,以特立足,以特扬名。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

3、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要积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书者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学生身上。

(二)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三)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四)人格要有魅力,知识要很渊博,有一种不断探索新知的精神,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总之:让别人因你而精彩,不要让别人因你而无奈。作为教师,只要在讲台上站一分钟就要做到“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只要面对学生,就一定“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义务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只有完善素质教育,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提升教师资源的质量,以促成学校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基础是师德建设,唯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旗。让教育能稳固、均衡的发展。

第七章

教师资格再认要求下的教师教育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

2015年13月教育部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2015年教师资格证制度将全面改革,即从2015年开始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将正式实施全国统考,2016年将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制。改革后的教师资格取得将从当前的终身制变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这两项改革无疑将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这两个制度的核心是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底线很清楚,只要师德上有偏差的老师定期注册时一律“一票否决”,教师必须保证完成每年的工作量,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参加专业素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学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等量学分。他透露,这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已经有2000多名教师没有通过注册。

第一节 勤奋博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读书的功效

对于教师来说,读书的主要功效更多的是可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的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

二、“读”书的味道

在实际教学中,就算在朗读较多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也很少,读的内容也极其有限,读的形式也很单调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演代读,讲台变成了舞台。二是以讲代读,读书变成了讲书。

三、读书的选择 教师应读的六类书

一是名人传记。二是教育家的书。三是专业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有时代气息。四是现代科技书。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化身,文明的传递者,理应了解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成为科技盲。五是当代文学书。文学是社会的缩影,尤其当代文学是现代人活灵活现的写照,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六是学习方法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关键,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方面的书很多,作为教师应该认真读一下,对指导教学很有用。

季羡林先生曾经讲过:“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是中西贯通;第二是古今贯通;第三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教师读书的时候,既要立足于教育教学需要,又要跳出教育的范畴,把读书当做一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坚持一辈子。

第二节 教无止境---不懈追求精湛的技艺

一、教艺

教育专家卢志文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即是技术,也是艺术,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拥有独到的教学艺术。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必须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功的修炼。所谓“基本功”是指“从事某种工作的所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现代汉语词典》)。

“八项基本功”指“坐功”,“站功”,“写功”,“说功”,“算功”,“实功”,“驾功”,“背功”。“八项能力”指:能胜任高中各年级教学工作;能胜任各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能承担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的指导工作;能做好学生心理和学法的有效指导工作;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进行相关的辅助教学;能独立完成科研课题,承担教科研任务;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能胜任“智优生”“特长生”“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

“一渠道”指:优化课堂教学这一渠道。

“一考评”指:定期对教师的“八项基本功”“八项能力”“一渠道”的训练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二、才艺 三.德艺 教师进行德育需要技巧艺术,进行道德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把道德财富揭示给年轻的心灵,要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真情实感,唤起对理想的追求。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德艺出众的教师。大师所以成为大师,其根本在于有德艺的彰显。

教师德艺的研修应当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国家法律法规、教师职业规范为基本内容,加强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共产主义思想修养、心理素质修养、法律意识修养。学会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天职,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天平。

第三节 科研引领--培养创新思考的能力

一、课堂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应该如何进行交流与合作呢?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呢?

1、课前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兼顾教学任务的达成与师生交流的效果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坚持积极情绪的引导

3、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适时与之互动交流

4、师生间的交流应当是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

二、校本研修

1、在教育反思中提升 2.在学习交流中提升 3.在课程建构中提升

三、国培特训

1、教师全员培训 2.新任教师岗前培训3.在职教师岗位培训4.骨干教师研修提高5加强农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6.重视民族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7.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8.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培训9.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10.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11.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

四、著书立说

第四节

良师益友

智慧育人

一、爱的智慧

二、合作的智慧

1、团结合作同发展2.家校联盟谋幸福

三、互联网+的智慧

第八章 学校队伍建设改革要求下的师德研修

第一节 师德名家名言(略)第二节 以师德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一、师德研修形式

1、“案例分析式”师德研修

把握关键点:关键点一:找准案例问题关键点二:深入研讨问题

2、“网络平台式”师德研修

把握关键点:关键点一:扩充资源,实现共享。

关键点二:延伸空间,互动学习。

3、“多元联动式”师德研修(1)导师引领式师德研修把握关键点: 关键点一:去伪存真。

关键点二:真心相对。

(2)同伴互助式师德研修把握关键点: 关键点一:倾吐真言; 关键点二:把握方向。教师按兴趣、需求等方面结伴互助,这样更容易在研修中畅所欲言、倾吐真言。一个思想两个人分享,一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的经验,同伴共同体,它带给教师的力量远远大于教师自己个人的努力。

第三节 自修反思塑造修炼教师师德

一、修炼师德灵魂

1、加强自身师德学习(1)加强理论学习,是师德自我修炼的必要方式加强自省、慎独,(2)是师德反思修炼的必要方式2.坚定笃行教育观价值观(1)笃定正确的教育信念(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积极营造健康心态(1)对待工作要充满爱(2)善于调节自身情绪

二、修炼师德行为

1、修炼与教师同伴间的师德行为2.修炼与学生之间的师德行为(1)掌握学生心态)(2)调整好期望值(3)合理对待嘲笑2.修炼与家长相处的师德行为(1)主动交流沟通(2)尊重家长想法(3)发挥语言魅力(4)平稳交流心态

第四节 有序管理

赏罚分明

一、强化师德管理职能,是有效提升教师师德品质的基础保证

1、加强师德制度建设2.加强师德管理工作(1)强化师德培训管理(2)完善师德档案管理(3)促进师德人文建设

二、师德行为赏罚有度,是着力提升教师师德品质的有效举措

1、高尚师德行为及时表彰奖励2.不良师德行为及时问责惩处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6

苏教高〔2008〕44号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近年来,全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总体上看,实施创新教育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还较薄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建设创新型江苏尚有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学分制,扎实落实导师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不同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3.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高校与社会开放融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整体设计。要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与管理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5.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学习指导计划。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6.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经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健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优与抽检,并将结果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7.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构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专业人才供求信息。建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据库,引导学校科学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等学校根据相关行业产业的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满足行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8.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适应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选择相关领域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建成一批产学研结合、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省级、学校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各实验基地在推进学分制、实施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和大胆创新。

9.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把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必须建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优秀教学团队应在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10.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深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改革

11.优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富有江苏特点、具有学校特色、以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为主要支撑的精品课程体系。

12.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开放性。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和研究性课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校际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高等学校与有条件的中小学合作开设拓展型课程,把创新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

13.丰富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多样性。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推进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广泛开设操作型、实践型和自学型等多种类型课程。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

14.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选择性。全面推进学分制,推动试行弹性学制,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鼓励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修读课程。拓展学生转系、转专业渠道,允许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选择专业、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有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创新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15.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按照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16.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逐步覆盖至所有品牌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行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的全面开放,实现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全体学生开放,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向省内高校开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17.强化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条件,设立相应学分,吸引并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18.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实习见习基金。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

19.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国家与省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各类学生社团为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大力开展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育活动,建立覆盖全省的网络化社会实践基地,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实践创新科技竞赛活动,逐步扩大竞赛的学科范围,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五、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20.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育理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探索,促进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增强责任、提高创新教育能力。推进教学名师培养评选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制度。大力推动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授讲授本专科课程。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1.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师资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将教师的教研、进修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保持科学合理的师生比。鼓励高等学校吸收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树立和落实科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思想,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作为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和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重点,鼓励教师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平台

2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提供足够、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等学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统筹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并优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4.扩大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深化高等学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全面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国家与省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集成整合全省高等学校图书文献资源,全面实现共建、共知、共享。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江苏特色、面向全省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丰富、配置优化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各类高校师生的需求。

七、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5.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严谨诚实善于合作的创新品德。

26.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节,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八、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7.切实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应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江苏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创新政策机制,给予切实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应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篇7

一、统筹两个服务: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

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是高等教育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问题,努力实现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以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国家发展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根本追求。涂尔干、孔德、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范·海斯等,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则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提高、发展与完善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根本追求。纽曼、赫钦斯、雅斯贝尔斯等,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条件,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离开了社会发展而谈人的发展只是一种奢望。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依托、互促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任何社会中的教育都必然是关于人的教育,任何时候教育对于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于环境的改善均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归根结底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改善作为人的人’以及由受过教育的人所组成的社会”[2]。此外,在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之间又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也必然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并不必然有利于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从长期来看也必然不利于社会发展。认清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与服务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与基本逻辑关系,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与管理,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具有现实合理性。然而,高等教育与大学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无条件的,是时代之需、是必然。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并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而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活动来发挥作用。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来实现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如有论者所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过于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并不能真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相反,如果大学与政府或社会保持合适的距离,致力于人的理智的发展和人性的改善,反倒更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2]从长远来讲,单纯地强调任何一方,最终既不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可以说,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一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维持与推动着教育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也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张力决定了在处理“两个服务”问题时,必须既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超越社会过于急功近利的期待与欲望,还要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关照学生发展的合理诉求与需要,也即是要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3]由此导致了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生的身影日益模糊,主体地位逐渐丧失。过度强调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必然会引导学生以外在的功利性目的与价值为基本追求,从而导致学生迷失自我、丧失个性。如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以及人文关怀等质疑与诟病的声音也就日益增多。不过,随着大学过度强调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所导致的弊端日益凸显的同时,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也在不断地深入与深化。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既是对大学过度强调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带来的弊端的回应,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的扬弃与超越,也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与深化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基本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与核心标志,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今天,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转变高等教育过于强调服务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做法,提高对服务学生发展的关注度,并努力促进两者实现和谐统一。

二、坚持两个尊重: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

正如“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4]一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也必然要尊重大学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同时又要与大学生存的具体国情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体现这两个尊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是理念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理念层面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学以致知”。“致知”与“致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致知”并不排斥“致用”,“致用”只是“致知”之后的自然而然甚至是必然的结果。二是注重通识教育。实践已充分证明,那些享誉全球的著名大学,无不注重通识教育。并且,那些推行与实施通识教育越好的大学,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也越成功。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思维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先决条件[5]。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质疑与批判精神是质疑与批判他人与自我的辩证统一,是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标志,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谈创新型人才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需要尊重具体国家的特殊国情。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那些曾经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国家,都是将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与本国国情结合得很好的国家,所以才会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苏联模式”等“百花竞放”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毋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没有很好地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也没有很好地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没有很好地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在理念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较为注重“学以致用”和“专业教育”。在教育领域,我国具有崇尚实用与功利的传统。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轨迹大致可以概括为“读书、应试、做官”。近代以降,读书人的生活轨迹基本上依然是“读书、应试、工作(包括做官)”。这与之前相比,其功利性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实践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较为强调灌输、服从、背诵、分数,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此以来,培养的学生“唯师、唯上、唯权,不唯真”,善于记忆、考试,不敢质疑与批判,没有创新性。

没有很好地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过度依赖他国经验,而忽视本国特殊国情;另一种情况是,借鉴他国经验,而又过于强调本国特殊国情。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后一种情况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建国之初,全面学习苏联,建立了以专业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劳动者。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狭窄,培养的学生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各界对苏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弊端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逐渐放弃苏联转而学习欧美(尤其是美国)。然而,向苏联“一边倒”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教训与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未完全消除,这使我们在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以,在学习与借鉴欧美先进经验过程中,又过于注重我国的特殊国情,过于强调国家意志与国家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不但没有习得欧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精要,反而逐渐忽视与丢弃了苏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特色部分。

上述状况固然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体制等原因有关。但是,如果将这一切都归结为悠久的历史传统、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以及不能触碰更难以改变的体制等宏大的架构,这绝不是教育研究者所应持有的态度与立场,更不是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自主意识的学者组成的大学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科学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创新考试选拔方式,建构从小学到大学之间以及家庭、学校、政府、科研机构之间彼此协同的教育生态体系。

三、回归两个中心: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学生和教学是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必须明确与落实“两个中心”,即坚持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是大学的本质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化。教学是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基本途径。其他任何类型的活动如果不具有教学的性质,都不应以教育的名义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之中。正如杨叔子院士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教学,就不是一所大学;没有以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基础,就不是一所意义完整的大学,可以说,是一所似是而非的大学。”[6]大学教学活动的本体不是社会,也不是知识,而是学生[7]。教学只有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也才能得到落实。正是因为如此才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8];“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育人为本”[6]的基本理念。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恰恰相反,背离“两个中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与严峻。我国历来较为注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尤其是随着科学研究在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以及社会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政府也逐渐强化了对大学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与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也亦步亦趋。如此以来,伯顿·克拉克笔下“教学漂移”的问题就逐渐产生了,科学研究逐渐取代教学而成为大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的价值与作用被大学逐渐的忽视与淡化。在大学以教学为中心这一理念逐渐淡化的背景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无从谈起。“尽管大家全都了然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可要真枪实弹做起来,我们往往选择的捷径是放弃。”[9]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这一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从我国大学教学的现实来看,学生尚未走进教学的中心,依然处于教学的边缘”[10]。

从本质上来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两个中心”问题上出现的背离,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理念上的问题, 而是外部压力强大作用的结果。落实“两个中心”,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同时入手。

在宏观层面,国家应转变以经济建设思维方式发展高等教育和以行政化手段管理高等教育的传统做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大学提供安心于教学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 转变对大学以易于量化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课题经费等“GDP主义”的考核与评价,减少评审项目和调整评估导向;扩大并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赋予大学更多的管理内部事务的自主权,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从而使大学更好的协调与化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问题与矛盾。

在微观层面, 一是要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里开展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只有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水平与质量的共同提高。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应采用同行评议取代行政评价,用质量标准取代数量堆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与考核,用学生学得怎么样来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 加强制度建设和物质投入支持力度,为更多的优秀教师创造致力于教学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

四、抓住两个关键: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而课程的教育效应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得以体现。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与核心依托,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两个关键着力点。

课程体系是由多种不同课程,根据特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逻辑而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整体,是大学教育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大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也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12]。“教学方式从整体上考量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内在地规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13], 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关系上,课程体系是基础、是前提,教学方式是条件、是保障,只有二者有效衔接、互相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

我国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专业建设重学科、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架构不够严密、科学;课程建设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创新性不强;开设课程总量不足,学生可选余地小[12]。由于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课程内容、课程多少、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更新等)与学科建设的成果(科研经费、项目基地以及论文数量等)相比不易取得,更不易得到认可,所以我国大学普遍重视学科建设而轻视课程体系建设, 由此导致课程脱离实际、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并且各层次大学相同或相似专业都用同样课程的“千课一面”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我国教育历来就有“师传生受”的传统,学生没有选择“学什么”的权利与自由。在“学什么”既定的情况下,教师“怎么教”就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探索兴趣等的形成与发展,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麦可思的一项调查也表明,7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不吸引人,上课单调[14]。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指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15]。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仍然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面对的艰巨任务。

推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应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原版教材和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无限资源[16],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构建完善的体现最新知识创新成果的课程体系;加大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不同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扩大课程知识含量、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总量、丰富课程选择;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与支持教师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投入更多的精力;主动应对MOOCs等新挑战,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培训 ,鼓励教师采用诱导式、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五、建构三维保障: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

人才培养是一项体现政府意志、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发展愿景等多元利益诉求的复杂系统工程。建构政府、社会、大学协同,边界清晰,运转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得以达成预期目标的体制机制条件。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关的各基本要素、各相关主体以及各权力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体系,具有监督、调控、引导、激励[17]以及咨询等多种功能与作用。以高等教育机构为边界,可以划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个部分[18]。两者只有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互促共进,才能形成完善的、可靠的、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然而,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一直未能捋顺政府、大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各自所拥有的权力、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能享有的利益等核心问题,更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与界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外部质量保障为主导,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意识,政府既是领队,又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19],未能有效履行政策引导与宏观管理之责;大学丧失主体性角色,屈服于政府的权威、迎合社会的“欲望”,未能体现人才培养主体的责任与担当;社会中介组织缺乏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与发展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 社会需求信息缺乏进入大学的顺畅渠道,不能及时反馈到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大学、社会三者之间往往是彼此隔离、单兵作战,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高等教育活动中政府、大学、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用”的格局。政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政策与制度的供给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前端控制主体, 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限度及政策制度供给等方面,应充分发挥制度激励、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等作用,管其该管,做好前端控制工作,做到不越位。大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行动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中端责任主体,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与培养过程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能动性、主体性、主导性作用,担其该担,做好中端培养工作,做到不缺位。社会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检验与评价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末端反馈与评价主体, 在培养过程、人才质量状况以及社会需求信息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过程监督、信息反馈、决策咨询等作用,督其该督,做好末端反馈、监督、评价工作,做到不错位[20]。政府的前端控制、大学的中端培养及社会的末端反馈与监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互联互通、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摘要:适应发展新常态,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向自身主体与内在逻辑的回归”。这一“回归”的关键之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此,应科学处理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特殊国情的关系,切实落实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构建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的保障机制。

以“和爱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篇8

“和”“爱”不仅是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基因。因此,我校在结合自身“以和为贵,以和为根,以和为重”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将“和”“爱”的教育元素融合进来,提出“和爱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与特色。具体内涵诠释为:“和”即和睦、和谐、合作、合力等,倡导以和为贵、以和为根,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爱”即关爱,友爱、热爱等,“爱”是化“知”为“智”的动力。对于老师来说,是对学生、职业和知识的热爱,对于学生来说,是对老师、亲人、知识的热爱。“和爱教育”以人为本,以和为根,以爱为导,以章为行,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和”与“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 “和爱教育”这一办学理念扎根于现代与传统,整合人文与自然,面向世界与未来,是引领“和爱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的灵魂。

二、和爱特色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的载体

校本课程是打造特色学校的关键,它蕴含着学校特有的文化。我校以“和爱教育”特色为指引,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致力于在课程建设中实现“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育人目标。以此为指导,我们开发了《和爱伴我行》校本课程。

(一)“我与身边人”课程系列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和爱教育”致力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通过发掘孩子日常生活中人际相处经验,设计和组织系列活动,从而启发和指导孩子如何与身边人和谐相处。第一,开展“读写活动”。通过举办吟诗会、演讲会等活动,引导孩子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以及以岭南文化为背景的诗歌、散文、故事等,让孩子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明白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通过开展“读书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将知识内化为学识、品德,从而让孩子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学会感恩。第二,开展“明礼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常规礼仪规范,包括《升国旗礼仪规范》《课间礼仪规范》《路队礼仪规范》《形象礼仪规范》等,让孩子学会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通过开展“交往礼仪、课堂礼仪、就餐礼仪”等礼仪活动,评选“礼仪之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其在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条件下和睦相处。

(二)“我与社会”课程系列

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因此我校的“和爱教育”也致力于培养富有爱心的人。

第一,开展“育爱活动”。仁者爱人,通过颂扬古今中外的仁爱故事,引导孩子做一个仁爱之人,进而开始仁爱之行。第二,开展献爱心活动。我校以少先队特色活动为基础,开展爱心捐献活动和“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让孩子了解社区、了解人文,在给他人带来温暖的同时,感受奉献的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第三,开展感恩活动。我校通过开展“母亲节”系列活动和“教师节”感恩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责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四,开展缅怀先烈活动。清明时节缅怀先烈,使孩子们在精神上得到洗礼,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我与自然”课程系列

“和爱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知识,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开展“人与自然”科普知识讲座。引导孩子了解地球与大自然,特别是介绍白云区以及人和镇的自然与人文知识,并学会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二,通过开展“环保科技活动”。举行我爱自然、争当环保小卫士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爱护自然环境。

(四)“我与特长”课程系列

“我与特长”课程系列主要以体育、艺术等训练与欣赏为主。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少年宫活动。如“小甲A足球队”,能使孩子们在合作中领略“和爱精神”,从而学会合作与互助;还有舞蹈、绘画、书法、音乐等社团活动,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车模、航模社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二,每年举办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让孩子尽情的演绎精彩,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和爱课堂:建设特色学校的平台

“和爱课堂”的内涵是自主和谐,培能增效。它倡导以生为本,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以爱导学,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悟学习过程,获得愉悦与灵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更具包容性、发展性和科学性。

(一)抓好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校通过引导教师重视课前的准备,开展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听、评、导、范、思”环节。“导”即指导,依靠科组集体智慧指导帮助。“范”即示范,是“师徒结对”经常采用的形式。“思”即课后反思,教师要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这充分体现了自主和谐,培能增效的“和爱课堂”。

(二)课堂教学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最能彰显和爱教育的阵地,和爱课堂关注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倡导自主、和谐与爱。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鉴于孩子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创造新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在玩中快乐学习, “和爱课堂”,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充分和谐地发展。

(三)教学评价机制是保障

在教学评价时,我们坚持评价主体开放性和评价过程动态性的原则。“和爱课堂”是以学定教、以爱导学的课堂。第一,我们不仅注重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注重孩子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孩子是和爱课堂的主体,在和爱课堂中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爱和关怀,是评价和爱教学的重要标准。第二,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使评价处在动态之中,及时反思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上一篇:小学信息办工作简报下一篇:具体托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