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我的教学方法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改进我的教学方法

我的作文教学方法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几十年,在作文教学方面采用了一些方法,从教学实践效果上看,这些方法对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颇为有效,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学生在写作时“皱眉头”、“啃笔头”的“老大难”问题,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方法,大多是笔者自己的创新,也有一些是通过教学杂志和网络媒体等途径学习、借鉴并结合教学实际做些改进而来的。笔者现将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更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在语文教和学之中,师生均要树立“阅读为基,作文为高”的观念

所谓“阅读为基,作文为高”,是指就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讲,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应该是基础、基石,而作文方面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为此,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均应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作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文,顾名思议,就是“语”和“文”,“语”应该是语句、语言、说话,“文”应该是文章、文笔、作文,合于一起,首先要求学生能懂他人的语句和文章,这是基础,然后学生才能产出合乎规范的语句和文章,显然后者更具难度,更应成为语文学习上的更高目标。从古代科考时只考写文章,到近年来升学考试中作文占分比重有所上升的趋势来看,考生的语文产“出”能力是考试时考查和检测的重点。事实上,学生长大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其语文能力的高低更多地关系到他能否在工作实践中作出条理清晰的发言,写出通畅规范的文案。近几年,在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中,有一门考试科目叫《申论》,就是考查考生的文笔能力,这也表明在语文能力中,文案产出能力更具终极要求。

二、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有作文教学意识,融作文教学于课文教学之中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课文教学就不应该再仅仅是教生字生词,分析段落,介绍作者等,而应该融入作文教学。倘若语文课只讲课文,另专门上作文课,两者之间少做或不做联系,让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则不但不能做到课文教学上的深入,也未能藉课文为例附讲写作思路与技巧。事实上,作为精选入教材的课文,业经专家们编审,绝大多数是可供学生写作学习和参考的经典样本,特别是那些大家之作,极富写作技巧。若教师能注重联系比较,不但在课文讲解中运用新的教学思路和角度,而且让学生们体会课文作者是如何构造文章的,其写作思路、技巧如何,做到将作文教学融于课文教学中,对师生均大有裨益。若是割离二者,仅就语句、段落、特色、人物等篇篇道来,每篇课文均如此单调教学,必然刻板、乏味,既未能做到教学的充分和深入,也没有贯彻语文教学上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产出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要求。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善于充分利用课文范文,在课文教学上趁热打铁地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用范本之“长”联系对照己文之“短”,扩散学生的行文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时刻有作文学习意识。

教师在结合课文教学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多留意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向学生讲授,如作者是怎样立意及围绕立意构思文章框架的,如何设伏,常用的“一景多用”的景物描写技巧和用语言与行为刻画人物心理的技巧等等。

三、指导学生提高积累素材的能力,解学生无米之炊之困

经过教师讲授一些写作思路与技巧,学生自己也熟读了一些范文之后,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思路就有了些了解,但在真正动手写作时,学生常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觉得无东西可写,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不够。造成学生无写作素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平时生活空间窄,接触的人事不多,又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加上平时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书面材料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设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的能力,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之困。在这方面,我的教学经验主要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我要求学生多留心注意身边发生的事,要从“小”察起,这样才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并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要求学生想想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可回忆所学课文或阅读过的范文,思考仿照范文,也可尝试仿照范文写法并结合素材实际作些好的改变,然后写下来。每两周写一篇,交上来,之后我会阅评,并择几例讲解。一些师生都经历和熟悉的事件,我会从中引发出写作命题,然后提供写作角度供学生参考。

2.创造条件,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深入社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之源。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太小。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游、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集体的温暖。这样,在写作中就有话可说,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组织学生听报告或演讲,参观革命教育场馆,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社会义工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活动等等。由于我平常要求学生养成发现、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并有每周一篇的周记作文,学生大多会将所见所想写下来。而且,由于素材大多都是来自同学们参加的活动,同学们都熟悉,但因角度不相同和作文功底的高低之分,就更方便同学们进行比较,也方便我讲授。我经常提醒学生,对写得好的作文要学习两点:一是学习其写作思路与技巧,二是学习其立意角度。

3.要求学生适当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学习,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

四、增加课堂口头作文练习

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还能与学习课文紧密结合,特别是,它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在公共场合下发言打下技能基础。

我的课堂口头作文教学有两项内容,一是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相当于根据课文讲故事,这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在一起;二是要求学生就某一素材,即兴作较短的口头发言,实际上就是作了一篇短的口述作文。我每周均会进行至少一次口头作文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这种教学形式就像搞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改变了以往只由老师台上讲课的单调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做到了师生互动。采用这种方法两年多来,学生反映很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胆量和信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指导学生购买、阅读优秀作文集

学生学习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写作能力是慢慢提高的。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应当正确评价模仿他人的写作。如果照抄照搬,就成了抄袭,这不对。但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作文,学生可以借鉴其模式,写出一篇基本合格的文章,这首先解决了学生写作的“上路”问题。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先知晓基本“套路”,掌握基本功。当学生阅读优秀范文多了后,他就会思考、比较,进而在基本“套路”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加上自己的特色,习作就可能超越范文。有机会逛书店,我就会留意一些好的作文范文集,向学生推荐。

六、重视作文批改、评语与点评

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之一,是对学生作文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也非常有兴趣看教师评分和评语,因为作文是学生生产的一个产品,是学生的一个创造,交教师“鉴评”后,学生当然对老师的评语有期待,期望从教师的评语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歆享劳动被尊重、劳动成果被肯定的喜悦。就对学生的反馈作用而言,教师的评语远胜于评分。千人一面的评语和极端的只给“阅”字的评语,体现不出对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尊重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裁定而丧失写作兴趣,甚至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评语多少,深入与否,可以反映教师是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读阅,同时也决定了评语的说服力。我一般会较详细地批改,包括错词错句。然后在课堂上拿两篇作文为例作点评。被点评的作文有好的,也有差的,关键要看是否有代表性。之前让学生有这么一个认识:不应该认为自己的差作文被点评是一件被揭丑的事,而应该觉得是在以他为重点作教学。有的时候,我让学生们互相评改作文。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避免其短处。

总的来说,我的作文教学思路是让学生树立“我要作文”、“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最高体现”的意识,以各种可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具体途经入手,采取师生互动、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基本达到可随时、对任意素材均可作简短、通畅的口头和书面作文为目标,坚持以素质教育为首重、考试能力也兼顾的教学思想,做到因时因地因材教学。

(李志斌江西省宁都县石上中学)

作者:李志斌

第2篇:我的班级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班主任要调动起全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的言行都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常言道,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班主任是学生的灵魂。我班有一位同学以前经常不交作业,给老师的印象极差。经我调查发现,该生因父母岁数大,都比较宠她,什么事情都依着她,造成了她自娇的心理,于是我针对此情况,希望家长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我经常找他谈心,利用他爱好画画,请他帮我画一些教学上用的画,并对他说:“我不会的请你帮我,你不会的我来帮你,咱俩互相帮助好吗?”在美术老师的协助下,这位同学各方面转变很大,不完成作业现象发生的少了,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有兴趣才能做好、做出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的我,不能只关心自己这一门课,不应该利用自己在班级中的特殊地位,将学生的注意力只引导到这一门课程中来,更不应该将学生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而应该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牢固地掌握各科知识。我经常主动征求科任教师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倾听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争取他们的支持配合,同心协力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本次运动会中,我们班的张新月同学在跑400米的时候鞋掉了,可她没有捡起来,而是光着一只脚坚持跑到了最后,在回来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给她鼓掌。事后,我组织召开了《我为班级争光荣》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向张新月学习的目标,班级的凝聚力又增强了。

三、注重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进取心。

四、注重建立奖励和批评制度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批评、奖励、处罚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控能力、纪律性以及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注重奖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发动学生制定班级奖惩规定,把“硬”约束纳入“软”激励之中,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我针对小学生心理尚不稳定的特点,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树立不同的榜样,以便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使受奖的学生不孤立,受罚的学生也不会脱离集体,都能健康成长。当我发现对学生的批评不正确时,要立刻在适当场合做自我批评,从不要强调某种理由为自己失误辩解。我注重批评的语言艺术,杜绝过激言辞刺伤学生敏感的心灵,让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不留下痛苦和心灵的创伤。

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克服缺点,激励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五、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有效管理工作的小助手。我注重发挥班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头示范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同时,我还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倡导全员参与管理理念,创造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的氛围。

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作者简介:陶岩(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长春市东光学校教师,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作者:陶岩

第3篇:我的乡村教学之路

我是一个在乡村工作了32年的小学教师。今年教师节前一天,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湖南省郴州市政府举行的教师表彰会,还因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被安排在第一排就座。捧着少先队员献上的鲜花,胸前佩戴着“全国优秀教师”的大红花,在热烈的气氛中,接受市委领导们的颁奖。

我的心怦怦跳动,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到又紧张又兴奋。因为我是一名偏远乡村的小学教师,平时一年里难得有一次进城的机会,能在这样的场面中接受市领导的表彰,怎能不心潮澎湃啊!真是莫大的荣耀,自己多年付出的心血值得,我为自己感到自豪。在乡村小学执教的32年中,曾经几次调我进城,几次调我到条件好的地方任教,都没有动摇我执教乡村的决心。

30年如一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情,却得到了父老乡亲的好评,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誉。我确定自己的乡村教学之路走得对,走得自豪,走得成功。

在家乡教书 舍我其谁也

我的家乡位于莽莽南岭大山深处,湘粤交界处的宜章县东风乡。

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与乡亲们一起战天斗地。那年月,我饱尝了干农活的劳顿艰辛,也亲眼目睹了父老乡亲们因没文化而吃够的苦头。

记得1975年端午节前两天,正是稻田管理的农忙时节,我家隔壁的堂弟运德发现稻苗起了虫,情急之下买了3瓶农药去杀虫。他因为不识字,看不懂说明书,一味蛮干,结果配错农药剂量,浓度高出了几倍。喷药时又不带口罩面具,造成药物中毒,当场晕倒在田间。

多亏众乡亲立即送到乡医院抢救,才幸免一死。但用去医药费600多元,按当时的粮价来算,相当用去了2000多斤谷子,多可惜呀!有个医生问他:“为何不按说明书使用农药呢?”旁人告诉医生,他这个大汉吃了一字不识的亏。我听了此话,心里不是滋味,心想:这么高大能干的汉子,也因为没有文化而变得矮小了。

命运不公道,就是因为缺少了知识才活得糊里糊涂。这样的例子在家乡并不少见。1976年村里一家老两口养了两头大猪,两个猪贩子上门劝卖。

谈好价后,猪贩子心怀鬼胎,说了一大堆好话,口口声声不亏待老人家,还殷勤地递上一包香烟,又发烟,又点火,老人被“敬”得晕头转向。吩咐妻子抓花生、倒茶水招呼客人。结果过秤算斤两老人也不喊旁人到场了,完全相信了猪贩子,好声好气地送走了他们。

当晚隔壁邻居来和老人聊天,老人叫他算一算卖猪的斤数。算盘一响少了12斤,按价格3.8元一斤计算共少了45.6元。老人大吃一惊,立即把所有的钱拿出来叫邻居数一遍,结果又发现里面有5张100元的假币。

老人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含辛茹苦的血汗钱,被猪贩子骗了545.6元,气得老两口死去活来。因为没有文化知识,才受人欺负啊!那时我虽然幼稚,刚刚接触社会,但社会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平时要么听说哪里的打工妹因没文化被骗子拐卖,要么听说哪里的打工仔因没文化拿最低的工资。

一个个例子让我充分意识到,一个地方没有文化知识,永远谈不上发展;一个村庄没有文化知识,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那么,怎么样才能改变家乡的面貌呢?我冥思苦想好些日子,终于有了答案:要想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只有依靠教育,要让乡亲们靠知识脱贫致富。机会终于来了。

1977年,有两三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条是县里招干,我是村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其他条件也合格,公社也准备推荐我去;另一条是村小正缺一名教师,我是最佳人选;还有……何去何从?我毅然选择了做教师。那时村里的条件很艰苦,教育落后,山外的教师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没有教师,村里的孩子读书怎么办?我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我不去教,谁去教?我带着这些思考答应了村干部当民办教师。

那年下半年,我便走进杨桐江村小,教一、二年级复式班。1985年,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要我合伙去跑运输,说是把宜章出产的煤运往廣东可赚大钱,还说某某同学做这个都快成万元户了。跑运输的确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可不是我想要走的路,我谢绝了同学的好意,仍然心无旁骛地做我的民办教师。

我当时正带着小学毕业班,学生都快要考中学了,几十双眼睛望着我,我能走吗?爱人骂我吃错了药,黑眼睛看见了白银子都不动心。不过骂归骂,行动上却是十二分地支持我。这个一字不识的普通山村妇女,其实懂得我矢志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

我这一干就是32年,有位湖南记者曾问我:“你对当年的选择后悔吗?”我笑着说:“它为是我无悔的选择!”

欲教得好书 必求泉一汪

我是“文革”时期的高中生,原本那点知识远远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自来水。”为了使自己有一汪流淌不尽的泉水,我坚持边教边学、未教先学。

时常提醒自己坚决不做那种只让学生学、自己却不学的教师。我从教之初,在村小教复式班。我有干劲,没经验。

我就晚上跑到十几里外的兄弟学校向老教师请教,终于掌握了复式班教学的方法。山里的孩子见识少、素质差,说话、答问都用方言,而我作为他们的老师,普通话发音也不准,为了搞好拼音识字教学,我先后向多位普通话讲得好的老师求教,用录音机把他们的声音录下来,自己一遍一遍地模仿,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从1984年开始,我就订阅教育专业性报刊,只要一到手,有好的章节就剪下来,或者抄下来。

看书、剪抄文章几乎是我天天要做的事。现在我剪抄的经验文章已粘贴了14个笔记本,还留存了一摞摞的教育杂志,积累各种资料档案50个。撰写教学论文累计1600篇,还有自制的幻灯片、录音磁带、各种卡片,等等。

这些成了我的教学资源库,一旦需要,顺手拈来。在自学与教学中,我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同事,平日里十分注意学习别人的经验。我坚持每周听一节课,每月写一篇教学体会。

凡是县里、市里举行教学比武,如果没有分到参加的名额,我就自费前去学习。记得2000年,市里举行电教作文示范课,我跑了好远的路去听课。课上我发现执教老师运用电教媒体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习作素材,让学生有感而发,跃跃欲试。

回来后,我摸索着按此方法给学生上课很成功。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还写了一篇《运用电教手段、提供习作素材》的文章发在《湖南教育》上。每欲教得好书必求泉一汪我都要写下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学感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生活学习中管它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只要自己认为有启发的都用笔记下来。日积月累,在我的住房里墙上挂的、书桌摆的、箱子装的全是资料袋。这些成了我的宝贵财富,常常受益于此。

我的写作水平也大有长进,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为了给自己“充电”,1994年,已是年近40岁的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郴州教育学院。3年的学习,我吃了许多苦。

可以说,我的大专文凭是在苦水中泡出来的。记得1995年我正带小学毕业班,又兼任学校教导主任,校长几次非常关心地对我说:“把毕业班带好啊,考出名气来,早日转了正。”当时我还是民办教师,工资待遇只有68元,还算高的。

每月要参加一次函授学习,交了培训费、书籍费、测试费等就所剩无几了。有一次到学院学习一个星期,我只带了60元钱,交了20元考试费,剩下40元不够一个晚上的住宿费,怎么办?我咬咬牙,厚着脸皮找到在学校就读的一名老乡,吃住都挤在他的学生宿舍里,伙食一天才4元,刚好够用。那次在回家的路途中,除了买车票的10元钱外,身上还剩4毛钱,连买瓶5毛钱的水都不够,只好忍着口渴。

不过也好,感谢天地,正是在这种窘困中,我3年里没有上过闹市,没有逛过街,一心看书学习,让我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专业知识得到了更新。的确,在乡村小学执教,如果采用简单空洞的说教,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做教师那时起,我就不甘落后。

不管是学区举行教学比武,还是举行统一测试,我都排在前三名得奖。一旦没有得奖,心里就很不安稳。那时全乡有28个村小点,全都是民办教师任教,谁都不示弱。

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从民办教师转为一名正式教师。这促使我平时不断对教学进行探索、钻研,渐渐地摸到了一些门道。我想,教师光自己有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巧妙地教给学生,那就等于“庙上的菩萨不显灵性”。

而教师要把自己懂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不容易。我听过许多课,也参加过检查备课教案,发现有的老师备课抄教案,上课读教案,作业选着改,年年炒剩饭,天天吃老本;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教新课用旧法;教归教、学归学,越学越吃力,越教越艰难。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条好的路径呢?1991年我与电教结缘,一头扎了进去。

为了上好电教课,我自费600元买录音机、幻灯片、磁带。有一次学区要我参加教学比武,中秋节那天为了赶制电教教具,忘记回家过节了,等晚上回到家,家里人很生气,说我是一条“懒虫”。挨骂的滋味不好受,我当场发誓,一定要在这次教学比武中得奖来慰劳家人。

皇天不负苦心人,那次我主讲的二年级听说训练课,获宜章县第一届电化教学研究课一等奖。我领了60元奖金,买了肉、鱼、豆腐慰劳家人。后来,我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艺术》在《湖南电教》发表。

在我的带动下,我所在的台宵学校班班有幻灯机、银幕、窗帘,人人上电教课,有的老师在我的辅导下进步很快。因为我的电化教学出名,1994年我乡被评为郴州市综合电教示范乡。1996年,我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班,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差,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我采用电教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无论语文课还是作文课,我都依据教学内容自制幻灯片、录音带,课上得让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我的作文课总是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客观事物作引子,用电教方式放映在银幕上,让学生耳目一新,有感而发。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语文成绩合校率达到92%,优秀率达到34%,排到了同年级第一。于是,我又写了《用写实法教好农村小学生作文》,发表在《湖南教育》上。我指导学生写文章投稿,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一些学生的文章见诸报端,有的文章还获了奖。

用之而不尽 取之而不竭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在乡村小学当教师,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当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建功立业的佳绩,只能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尽一份诚心,献一份爱心,展现老师的亲合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说到爱心,我总是无微不至地对待学生。

班里有个学生叫蔡江平,父母双亡,与祖父母一起相依为命。因为家庭贫穷,小江平不愿欠钱读书,想辍学出去打工。我得知此事后,主动为小江平担保3个学期的学杂费,还为他买了不甘于人后闯自己的路学习用品,让他顺利地读完了小学。

有一次他发高烧,医生因没交钱不肯给他挂吊针,我立刻赶到医院为他付清了药费。然后我把他接回学校,煮了两个鸡蛋给他吃,他当时感动得泪流满面。2006年9月的一天下午,班里因搞课外活动推迟下课,18名学生没有饭吃,我叫妻子煮18个人的饭,分给学生们吃。

其中有两個平时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受触动,恳切地对大家说:“谢老师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还不改,就不好意思了。”我抓住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很快转变了班里的学风。为了转变后进生,我把电教搬进了住房,办起了“家庭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蔡锋,向来调皮捣蛋,脑子聪明灵活,但是做事马虎、作业潦草。我特意制作医生怎样细心看病,司机怎样专心开车的幻灯片放给他看。他终于悟出了道理,使自己的行为大大改观。

事后我写的《运用电教开展听说训练,进行礼貌教育》在《电化教育》上发表。在我的家中随时备有3个茶壶,3个热水瓶,给学生倒茶送水成了我的习惯。无论哪位学生上门,我都会给他倒上一杯茶,我的这个举动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着学生,让他们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

真情的传递,带给学生的是与老师的亲近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多年来,我宁愿苦自己也要帮助学生,为学生垫付学杂费、药费不计其数。虽然我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工资很低,自己也因患胃病经常吃药,手头拮据,可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自己的资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看着他们写给我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我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乡村教学无论怎样都是相对艰苦的,教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以博爱和责任心,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塑造学生,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实现他们的理想价值,是教师的天职。正是这杆标尺,让我量下了32年来的乡村教学之路。

30多年来,我先后为学校上电教示范课38节。我的《巧用电教,开展教学“三乐”》获全国“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改革经验征文”二等奖,并多次获得县“教研教改”、“电化教育”、“校本教研”先进个人。1995年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县、市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我的事迹。当年破格晋升小学高级教师。

施心中大爱 洒乡里柔情

教育家富兰克林说:“最能施惠于人的往往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平常事务中的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事态的发展与结局。

就是说一个人要依托人性的本能去做人、处世。这是一门学问,往往不会被人所注重。而我呢?总是以此驱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只要遇到问题,我就会先自我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假如我是领导?假如我是他人?假如我是对方?这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礼让三分,就能弹奏出和谐的音符,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一个乡村教师经常与农民百姓打交道,有的老百姓因为没有文化、见识少、素质差,说话办事比较粗鲁,要想得到老百姓的好口碑,自己先需投资情感、奉献爱心。在校内,我关爱学生,也不忘向社会表达爱心。2008年元月正值寒假,我们这里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冰冻灾害,停电、缺水、堵路成为了人们衣、食、住、行最大的困难。

我当时想到的是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没有水、电怎么办?我坐立不安,心里盘算着怎么帮助他们。我先将自己买回的蜡烛拿了一些,又从家里提起两袋木炭,背起锄头挖冰开路,把蜡烛和木炭送到了敬老院。我听说杨桐江七组的一个孤儿没有年货过年,就冒着寒冷步行6华里来到孤儿家,掏出200元解决他的过年生活。

去年11月我不辞辛苦,尽自己所能回报家乡,为家乡修通水泥公路。我回乡组织村民捐款捐料,投工投劳,又跑去动员有条件的自己曾经的学生来捐助,共集资13.5万元,为老家燕子窝修通了1.5公里的水泥公路。村民们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赞扬声不绝于耳。

我时常提醒自己,作为一名特級教师,特别之处就是要在教书育人上赢得师生的好评,在社会公益事业上赢得父老乡亲的赞赏,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作者简介:谢作塘,1955年生,一直坚持在山村小学从教32年,现任教于湖南省宜章县东风中心小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并记二等功,1996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作者:谢作塘

第4篇:我的作业:高中政治主题研修——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高中政治主题研修:

——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学生上学上的年级越高,与老师的距离越远;与老师的距离越远,越容易产生一种对老师的不信任感,甚至有些学生还与老师形成一种对立情绪;有了对老师的不信任甚至对立情绪,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些孩子,家长管不了,说了不听;老师管不了,说了不信„„难怪人们发出一种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管了!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预期的效果达不到,我们为社会培养的就只能是一些半成品或次品。作为一名教师,应怎样通过改进师生关系,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呢?我的体会是:

一、要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是和谐的前提,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前提。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例如,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般都害怕老师批评,尤其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说明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想得到老师的尊重。这时,如果当众批评学生,一味指责,甚至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即不可能存在,任何教育上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要知道,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尊重老师,这样,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拉近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二、要多关心爱护学生

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爱是一种润滑剂,它能抹平学生心灵的创伤,能稀释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和对老师的对立情绪,能缓和、融化冻结的师生关系,所以,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当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时,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

三、要多给学生以信任

信任是理解的前提,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信任也是相互的,老师信任学生,学生也会信任老师。只有当学生信任老师时,他都会信任老师的教诲,信任老师的批评,信任老师交给自己的任务,信任老师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为了自己好,这时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才能收到实效,甚至效果是惊人的。所以,老师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改正自己的某个缺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把这个题做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把自己所教的科目学好„„

四、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武器

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老师的表扬,以证明自己行,自己做得好,自己是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适时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励学生或表扬学生,尤其是当着众多同学的面表扬学生、赞扬学生,他会感到心里美滋滋的,他就会对你产生一种感激,从而愿意接受你的教诲哪怕是比较严厉的批评,这样,教育的效果肯定就会好些。请你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语言,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以满足学生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例如:“×××同学,这次期中考试在咱们班进步幅度最大,这与他前一阶段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来,你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你解题的思路太清晰了,你真行,老师服了你了!”„„

五、要讲究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经常听有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太难沟通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师生的交流沟通只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还是很容易的。应该怎样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呢?我的体会有三点: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如果你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与学生谈话,学生会感到压抑,会觉得老师都是以教训的口吻在教训人,而不是在教育人。这样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辩解。对学生的倾诉要耐心地听,不要动不动就发急;对学生的辩解要给学生机会,不要生硬地制止。要善于从学生的倾诉中、辩解中去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结症,思考解决的策略,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谈话交流的针对性。 第三,要讲究教育的方式,尤其是批评的艺术。表扬学生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否则收不到激励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有理有节,因人因事而异,并且当众讲共性不点名批评,单独讲修个性明确指出缺点,并指明改正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同时批评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幽默、求实、和气。

六、要善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一般而言,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再次,应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也是凡人,有自己喜、烦、怒、哀、乐等情感,有时也会失去耐性„„ 教师了解且尊重自己的情感,要能以正确的行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事实上,拥有一个好心情走进课堂,常常会从中找到自己和学生的可取之处;试着每天提醒自己带着好心情来到学校,相信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会感染大家,学生对学习会更加喜爱。 当然,要改进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以身作则,处理事情要公平合理,要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等等,这里就不再展开赘述了。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力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工作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朝着文明、民主、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5篇:改进教学方法

使用新编初中英语教材的几点体会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教材不再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交际目的需要,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又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话题和情境,使学生把所学的语言和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感到学之有兴趣,用之

有意义,掌握句型既快又准。

其二,新教材有助于改变沉闷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抛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尽量设计语景,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开展多种交际活动。

其三,新教材每册都配有朗读带、领读带和听力训练带,这就给学生训练听力提供了方便。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学生不仅能通过磁带听到原声原调的英语,而且能通过观看幻灯片、英语短剧、录像等、电教资料,了解国外风情文化,在真实的语

景中,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艺术性,发挥教师的多功能作用

长期以来,语言被当作知识来传授,即教师手持课本,站立讲台,严肃地讲解知识,学生则静坐听讲,跟读和问答。课堂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地位。新大纲提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而学习是学生的自身的活动,教师不可代替学生去完成。新教材要

求教师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加强课堂的艺术性,发挥教师的多功能作用。

首先教师是一名讲解员。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给学生指出应掌握的知识点。把单词的发音规则和句子的语音、语调告诉学生,有些课文还需要介绍一下英美人的风俗习惯。例如:第一册第四单元16课中,小女孩问老太太的年龄,“Howoldareyou?老太太回答说:“It′sasecret。”这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讲解英语背

景知识,让他们明确英汉语言之差别。

教师是一名示范表演的演员。新教材要求教师会唱、会跳、会表演。例如在课文对话中教师可以扮演警察、老太太、小孩,还可以模仿“Poly的声音。这样,教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造成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新教材还要求教师会画简笔画。例如,在学习鸟、树、汽车等单词时,教师在黑板上即

席画出这些简便而形象直观的图画,不仅能吸引学生,甚至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是一名指挥员。在进行句型操练时,教师可像合唱团的指挥一样,挥动双臂、单臂指挥学生齐声朗读、分组朗读、单人

领读、二人对话等。让学生养成习惯,熟悉指挥含义,准确无误地进行练习。

教师还是一名辅导员。在课后完成作业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成绩优劣、反应快慢,因人而异给予适当的辅导,

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其英语成绩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好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态度和蔼可亲。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

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真诚的帮助,和他们沟通感情,成为他们的知己挚友。

总之,要尽快领会新大纲的精神,认真钻研新教材,迅速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法的改革尝试,开创外语教学领域

的新天地。

第6篇:改进教学方法[定稿]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历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是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服务的。教法改进是手段,学法改进是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 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高中历史《历史标准》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形势下颁布的。它的颁布,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挑战,历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课堂,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

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到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也需要现代化。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创造性的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历史现象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现状看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使之为历史教学目标服务已非常迫切。

要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以下两点上下工夫: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既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历史等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和对把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际历史教学中的畏难情绪。又要看到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其次是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多年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不改变,历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的优点,开发教学软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今,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切实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获取能力。下面是我结合教学关于激起学生主动性的几点想法:

一、寓教于乐,引起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历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里的内容,而且应当适时、适度地增加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教师则要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形象趣味的对比,寓文学与历史的联想,丰富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声音等,创设乐教乐学的情境,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共同投入,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

三、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证明,感觉和知觉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表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它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因而也是思维的基础。通过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投影、图示、实物模型、电脑动画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再现历史现象,完善知识传递媒介,调动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有形象、生动的特征,这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历史场景、事件和人物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激发了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更多的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改变。

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新型的历史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己设计评价指标。由于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所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的动机和个人的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它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可见,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应尽快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呢?

一、 教师本身要改革历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影响和制约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各种客观因素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历史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生历史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前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式。教师要清楚自己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和责任,并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历史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其次,树立新的历史教学理念。改革历史教学,观念必须先行。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并用以指导教学。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调整和转变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4、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培养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人类的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创造性思维。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创新是人类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希望。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以下就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提高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引导的工作。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往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教科书,而学生也只是生搬硬套地死记硬背。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病,进行历史教学改革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相互依存的,二者并无主次之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但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求其有原创性的发明发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高中历史教育是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从而使其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将走向社会打好基础。那摩,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呢?

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愉快的教学使学生没有惊声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圣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双方互相配合。我的具体做法是:(1)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2)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决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3)多给学生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研究的机会。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进度适当组织一些活动,如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是现代历史学习方法的一大特点,在课堂中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讨论会、举办演讲会、展览会,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将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研究课题,研究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面对这些课题,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查阅、搜集、整理、分析、运用材料、这样就会促进学生思考,会促进学生之间相会交流。现在倡导网络,学生们一旦掌握了网络技术,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凭借教师高深的综合素质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对于中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早日成才。

第7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改进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生物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复习就能应对过去考试,完全忽略了对生物的正确学习,摒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缺乏学习兴趣。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的一个阶段,学生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但是等到新鲜感一过,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理解,很多学生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很难开动脑筋去想象生物学中存在的概念,例如DNA、染色体等等。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在上课时不懂得借助一些教具,只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本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很少和学生互动,也基本上不懂得课堂小结,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还有就是有的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会变换方法,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1.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2.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对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再去有目的、具体性地思考所学的知识,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认可学生,给予他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欣赏的目光,让他们在鼓舞中拥有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情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4.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措施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要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打基础开始,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018年8月29日

第8篇: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改进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 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集中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是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直接继承了我国“

三、百、千”的蒙字识字教育经验,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2.分散识字法;分散识字法采用“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特别重点“课文语言环境”这个重要因素,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将识字视为阅读的开始,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这种识字法的优点是:文章看得多,识字量大。

3.归类识字教学法;归类识字教材改汉字的个体教学为群体教学,在编排上以归类形式批量识字,以短小韵文和课后作业巩固强化。在教学中要遵循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在识字的过程中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实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成批识字。 4.奇特联想识字法;常用的奇特联想识字法有:(1)图示法。(2)故事法。(3)演示法。。(4)会意法。(5)引伸法。(6)比喻法。(7)反推法。(8)谜语法。(9)描述法。(10)重点法。

5.情趣识字法;汉字,是世界上唯一集形、音、义于一体的字理文字,倘能循其规律识字,则会情趣横生, 趣味无穷。

此外,还有“字根识字法”、“汉字标音识字法”、“成群分级识字法”等多种识字法,都曾进行了规模不等的实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识字法都从各自的角度揭示着汉字学习的机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根据以上的分析,依照“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思路,我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识字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对识字教学的辅助功能 1.弥补教师示范技能的不足

2.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3.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学生的注意力

2.结合实际,追求实效

3.及时反馈调控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将有利于克服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对于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促进学生识字量的增多,为更好地解决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帮助,为解决我国目前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现象提供了改革经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将更多地用于我国教学实践中。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教学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第9篇:教学反思自查,改进教学方法

上坊小学

李建明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本人所任2011-2012学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理想,就我所教班级而言, 在全县统一质检中“一分两率”相对于其它学校或班级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摆在我的面前。结合学生实际与自己不足之处做如下反思自查,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不断优化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我在教学中一向喜欢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

1 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样,教师才真真正正成为了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采用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还是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从而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才能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有效巧施教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2 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要利用这种心理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使学生“大显身手”。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精心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教师要改革学生作业形式,作业要突出应用性操作。只有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也就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以往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总之,在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2012.10

上一篇:邮储银行网点转型下一篇:金锁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