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精选16篇)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1

泰安第十九中学 周生厚

今年我从事的是高三地理教学,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及对“双高工程”的落实,对今年的地理教学作如下改进:

1、继续抓好集体备课和研讨课,有效的利用学案组织教学。

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前提。我们将采取是“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的模式,突出二次备课。事实早已证明,单兵作战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老师们通力合作,同舟共济,才能达到1+1>2的效果,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的集体备课一直实行备课组长把关制和主备人负责制,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主备人对新课标、考试说明、教学内容和其他版本知识做出详细的说明,阐述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同时让教师们各抒己见,对主备人的观点看法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然后由主备人上出有示范作用的研讨课,备课组成员全体参加听课、评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二次备课,最终达成“四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习题、统一授课”

2、面对新的高考模式,深入研究往年的高考题、新课标、考试说明、样题,正确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课标是新授课教学的基础,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样题是高考命题的蓝本。今年,我们学校及时的给高三教师征订了《市二轮资料》、《创新设计》、《中华第一考》、《十年高考》、《5年高考3年模拟》等权威资料,我们将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重点对考纲、考试说明、样题和往年的高考题进行分析探讨,明确新高考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在题型、分值上的变化,在答题规范上的标准、要求,科学预测高考的热点知识和热点问题,以此来有效的指导高三地理教学。

3、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新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科学施教。

首先,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我们要制定周密翔实的天——周——月——学期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效率,切实向45分钟要效益。其中天计划是与以往的计划制定所不同的,它将学期或学年计划细化到每一天,并在教学中坚决贯彻、落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深入研究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就复习课而言,一轮复习中我们要贯彻“稳扎稳打、扎实推进、到边到沿、不留死角”的拉网式复习,同时突出重难点,使知识成网,方法成链。二轮复习中要达到“基础扎实牢靠,知识系统条理,素质明显提高,学科知识规范,方法技巧熟练”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划分成若干专题,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梳理、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逐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原理、规律来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我们的做法是:“看要点,想内容;看图表,想空间;看典例,想思路;做真题,找感觉”。

就习题课而言,严格落实“四精四必”。“四精”中我们重点在“精选”和“精批”上下功夫。在“精选”中,我们组打算进行分工合作,使所选题目具有代表性,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题目与时事热点和生产生活的结合,真正做到“宁可老师多费时,不让学生作废题”;在“精批”中,我们在定时训练和全批全改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生、重点题目要详细批改,甚至面批,并做好批改记录。在“四必”中,我们要重点抓好“有发必收”和“有收必批”两个环节,其中 “有发必收”是前提,“有收必批”是关键,而且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一如既往的落实试卷、作业不过夜的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讲评的时效性、针对性。

就讲评课而言,我们有如下打算,即通用“五讲”模式。一讲错例,引导学生展示出错的心理,以暴露隐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二讲思路,即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三讲方法,抓住典型题目,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敏锐的抓住试题本质,排除干扰,得出结论;四讲规律,即归类讲解,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和规范,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题,会解一类题”;五讲变化,抓住典型题目借题发挥,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第三、针对地理学科和高考文综的命题特点,加强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在复习中要重点强化地理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题的答题规范性。在地理有效信息的提取方面,结合具体题目,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取信息,即文字背景资料、试题的设问、地理图表及其

表述语、地理图表的组合、图图转化和图文转化等,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在规范答题方面,强调“四化”,即“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答案顺序化;答案多样化,要点段落化;答案规范化,语言术语化”。同时将综合题分成几类,如:地理特征描述型、分布规律描述型、成因分析型、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型、判断说理型、解决措施型等,对每一类题目归纳特点和答题规律,总结出较为固定的答题方法。以上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度和规范性。

第四、指导学生用好错题本。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长了,但科目开设也更加齐全了,这必然会压缩原有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和训练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高效利用错题本就显为重要。我们的要求是:错题整理不要只重数量,更要重质量,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整理,而且要有详尽的分析,包括错因、正确思路的来源、有无简单方法、变式训练等,坚决杜绝只抄题目和答案的整理模式。实践证明,用好错题本是提高成绩的一大法宝,也是帮助学生跳出题海的良好举措。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2

多年的政治教学, 使我体会到了政治教学的现状, 体会如下:

1.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

3.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3.教学观念陈旧, 评价手段单一。

4.对政治学科不重视。

5.师资队伍匮乏。

为了改进农村政治学科教学现状,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在即将走进新课程时, 观念必须先行, 而“关注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转变学习方式

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承担起政治课教师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 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活动, 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的同时, 要关注学生的学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改强调活动实践、调查、经历, 所以教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 用语言描述, 用脑子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受, 强调体验性。

四、转变教师角色,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措施 英语课堂 有效开展

传统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教学理念只注重对教学知识的讲授,而对传授方法的有效性并没有体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单词和语法的讲解,而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几乎没有涉及;在灌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灌输各种课堂知识,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基本没有。这就导致了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英语学习还停留在不断地死记硬背的阶段当中,这样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辛苦的状态,但是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十分不好。甚至学生会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这和最初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率,帮助英语课堂更好的开展。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技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导入,怎样使用正确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当中是困扰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难题,正确的导入方式能够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设计导入方式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1.情景导入法。这种方法就是为了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不断的随着情景的深入开展学习,在情境中掌握学习的知识点。

2.图画导入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幻灯片播放图片、黑板画或者挂图等形式,通过直观的形象使学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好的理解,还能够通过趣味性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每天面对单调的英语单词产生厌学情绪。

3.歌曲导入法。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优美的音乐是不分使用何种语言进行演唱而欣赏不了的,同时音乐还能够为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的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4.角色扮演导入法。初中正处于性格塑造阶段,经常进行模仿,大多数都喜欢进行各种表演,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或者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角色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的导入要十分注重分寸,不能够整堂课都开展这种形式,要留出一部分时间向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巩固学习内容。

二、开展各种活动,加强英语的实践能力

当前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主要语言之一,他是国际交流中的主要工具,在交流过程中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求很高,特别是听和说。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英语的实践能力,多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交流的环境,通过英语交流锻炼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真正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

1.立足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前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堂都是可以利用情景模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其中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同通过这些课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话或者表演的形式学习课本知识,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修正英语教学内容,确保符合实际生活。当前有一部分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脱钩状况,过于偏重于一些理论性内容,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理解。因为这种脱离实际的情况,学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英语的应用和使用乐趣,往往会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更不要说主动学习英语,因此这种教学已经违背了对学生的培养目的。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教育部门必须要对此进行及时的纠正,要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英语学习。

3.组织英语竞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初中学生心智还没有全面成熟,比较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十分强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表现自我的一个舞台。例如口语比赛、单词记忆速记大赛等等形式,将一些英语知识始终贯穿在比赛的内容当中,对在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的学生进行鼓励和适当的奖励,在班级内部树立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这种形式还能够让英语学习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英语的魅力所在。

4.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学习不能够靠死记硬背,要灵活使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尤其是英语学习,一味的背单词、背语法的学习方式效率是很低的,只有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各种知识技巧。如find和look for,翻译成中文都是寻找的意思,但在英语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法,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最终明白find侧重于找的结果,而look for侧重于找的过程,虽然中文意思一样,但侧重点不一样,这样学生自然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语言规律

三、总结

面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要在这种压力下看到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机遇,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众多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给我们实施教学活动给与了很多的参考。我们要认真研究自身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收当前各种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课程和教学进入深度研究,不断创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让初中英语课堂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4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课外到课内,我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探讨。从课外的积累知识到课前的批注式阅读预习,进而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中讲究原生态课堂与动态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积累 批注 原生态课堂 动态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在教育上的理论,让学生获得发展方面给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针中就指出: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在语文积累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发展,需要有途径和方式,而语文积累就是一个很必要很重要的抓手。

1、学生点点滴滴的语文积累,就是一步一步的发展,丰厚的积累就是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学生的语文积累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文化积累(文化常识和情志观念)和生活积累(亲历和见闻),这任何一方面知识的增加就是有所发展。

语文发展有其量的变化,形的 变化,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只能识字1800个常用汉字,而四年级学生识字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初中学生识字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六年级学生背诵70首古代诗歌,九年级学生可以背诵100首古代诗歌,背诵优秀诗文达240篇,这就是语文的进步、发展。

学生语文知识的日积月累,有很多办法,这里推荐几种方法,供大家借鉴: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天用一句话总结课堂感受或启示,每天讲述一个成语或寓言故事。每周摘抄500字,并背诵好句好段200字,每周写一篇周记。这些习惯贵在坚持,时间上可以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早读10分钟,及睡前半小时。长此以往,形成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就是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意志不断坚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

2、引导学生实现语文积累由量到质的飞跃,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于漪老师曾说到重视积累,该背诵的要一丝不苟地背诵,腹中就不会空空,语言就不会干瘪无味。学生有了点文化底气,课堂上学习起来就生动活泼,常常有神来之笔,也常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

学生从背诵,积累一些诗文名句,到上课时能够适时引用。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学生联想到很多有关冬的诗句,有助理解课文,并能够围绕主题描绘冬的图景,这已经是在调动积累的知识,运用积累的知识。如果积累是输入,是吸收,那运用就是输出,是表达了。从形成积累到运用积累,无疑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至于从名言警句中吸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魂”,并且活学活用,会终生受用,那更便于从积累起步,进而陶冶精神情操,以致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调动积累的知识,运用积累的知识乃至扩展积累的知识,充分发挥积累的效用,就能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以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前用圈点勾画在文章中做好文字批注。

1、圈点字词(..。)法。生字词(旁批字音、解释),找概括内容和情感、中心的词语,用得精妙有文采的词语。

2、画(————__________)句子法,找出有运用修辞的句子,点明中心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主题的句子,情感线索的句子,过渡衔接的句子。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品析文章写法,表现手法,分析文章结构,及语言特色等。

4、尾批

开头设置问题引发对题目的思考,结尾设置批注,从文体特点出发,引出对全文的思考:

A、归纳主题。

记叙文:本文记叙(或描写)了什么事情(或内容),表达(或阐述、赞扬)了什么情感(或哲理)。概括事件的方法:六要素(四要素)。句式:某人做某事结果怎样。(主谓宾结构)再简单一点就是做某事(动宾结构)。

议论文:找中心论点(要是一个完整的议论句)。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了解其特征。B、理清文章的思路。小说: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议论文: 引论——本论——结论

说明文: 弄清文章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C、好词、好句的积累及品析:

品词三要素:本义,语境义(修辞、感情色彩)、表达效果。

品词在不同的文体中对此类题目有不同的答题要求,答题的方向有所不同。特别在说明文中,要注意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等角度来分析,而议论文中就要从语言的说服力,生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品句:一看修辞(表达方式等),二看语境,三说哲理,四说表达效果。

D谈感悟:概括文章中心,概述本人实际,能用名言警句最为恰当。让学生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鉄镣下,踏踏实实地和学生一起阅读、写作,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完善自我。

学生积累知识,学会批注式阅读就等于学好语文的基础,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为上好语文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而真正进入课堂,就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的效率了。

三、把握原生态课堂,打造阅读教学的“给力点”,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而长期的任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在青少年智能的七种能力中,“语言能力:对文字意义和搭配的敏感性”应列为第一种。原生态课堂强调: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语感的培养是贯穿于全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学生的书面语感主要来自学生直接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乃至背诵课文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精心选择辅助读物,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明确把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列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原生态阅读就是阅读者依托个体具有的课外知识参照对课文深入理解,品出课文某些局部,某些方面美在哪里,妙在何处,从而对所读课文获得美妙的体验。特别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更要注重朗读,通过朗读理解主题,感悟作者的心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自觉运用原生态阅读理论,能创造性地打造出课堂设计的“给力点”有效撬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营造出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四、探究问题,建构语文阅读动态课堂。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证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顺学而导,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是精彩课堂不可缺少的有效策略。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呈现课堂的动态特征。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课堂教学情境是丰富并千变万化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常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而这恰恰为教学个性,教学艺术的呈现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和宽广的自由度。同时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出多指向、深层次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提炼学生所思所想的锲机,将教学提炼引领,有助于将精彩的课堂不断地推向理想境界。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语文名师钱梦龙所说:“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课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段话是钱老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之谈。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课堂是师生对话,师生活动的过程,即对问题引出、辨认、分析、评价的过程。正如心理学家赞科夫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对学生的评价联系性更能激发学生质疑辩难主动探究的热情,整个课堂在阅读、交流、讨论中无不闪烁出充满生命力的火花,这实在是建构语文课堂高效的好措施。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课外时间要指导学生做好积累知识的储备工作,课前要组织好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的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要注意原生态课堂教学与动态教学两种模式融为一体,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桎梏,顺势引领出精彩课堂。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联系性评价,多给予鼓励,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由自觉学习发展为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程良焱 《在语文积累中实现学生的发展》 3.罗时敏

化学改进教学措施教学总结 篇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并最终成为一名有科学素养的人。那么实验的改进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有些实验的进行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一、从污染性角度谈实验的改进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仅有工业“三废”,还有某些化学实验。据20xx年12月18日《厦门日报》《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污染源》一文指出,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排放着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所以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程应进一步加快,把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例如,初三化学中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中把白磷露置在空气中进行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将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若把实验改成在三支带胶塞的试管里进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现象对比明显,又可防止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还有众所周知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是空气中三大污染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之一,若使用不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把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改进在一个较大的集气瓶中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如入少许澄清石灰水振荡一下,没有现象。用玻璃片盖住,取一带铜片的胶塞先把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变黑色——氧化铜后趁热塞住集气瓶,一会儿看到黑色氧化铜又变成红色铜,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接着取下胶塞,点燃上层的剩余气体一氧化碳,可看到蓝色火焰,至火焰熄灭,至火焰熄灭,体现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这样在同一个集气瓶内即可完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性质实验,简单方便又可防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使得化学实验更加绿色化。从实验绿色化的角度改进实验,不仅减少污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从安全性角度谈实验的改进

安全问题是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实践化学实验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课本中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爆炸实验在课堂上进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恐慌或仪器被炸破的危险,若把“氢气流吹肥皂泡”合并做,即当氢气发生装置中一有气泡,接着不断吹不断地点燃。刚开始几个肥皂泡点燃时有尖锐爆鸣声,因为刚开始逸出的气体混有空气,也就是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把这两个实验改进后既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趣味性角度谈实验的改进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启发指导学生探索总结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通过改进把实验变得更有趣,一定会收到更好效果。例如把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改成魔术——“清水变牛奶”,利用人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吹进澄清石灰水并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当一回“魔术师”,往“清水”里吹几口“仙气”,使“清水变牛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外像无色酚酞遇酸碱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改进为:先用毛笔蘸无色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花,晾干,将滤纸挂上墙后,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型喷雾器向纸上喷洒,即有红花显现,再用另一装有稀盐酸的喷雾器向纸上的红花显现,再用另一装有稀盐酸的喷雾器向纸上的红花喷洒,红花随妈消失,通过这种“花现花隐”的趣味性实验,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知识,知道碱遇酚酞试液显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花”消失。因此有些化学实验通过改进后增加其趣味性,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施了实验教学。

四、从显现性角度谈实验的改进

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实验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所以实验的显现性是一个化学实验成功的标志。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操作繁琐,氢气还原氧化铜粉末现象不明显,且很容易被重新氧化。可这样改进:把红色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制成黑色氧化铜,立即探入已收集好氢气的烧杯(烧杯口须向下)中,一会儿发现黑色铜丝又恢复原来的学亮红色,且烧杯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氢气还原了氧化铜,这个实验经改进后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前后现象对比明显,更适合于做随堂实验。类似的实验改进还有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教材中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往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碳酸,所以学生容易形成这样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这个结论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改进:取两支试管,各取10毫升的蒸馏水,向其中一支试管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分别滴几滴石蕊试液,让学生分别观察颜色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与水作用变红色,然后把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结果发现红色石蕊又恢复紫色,原来紫色仍为紫色,说明碳酸的不稳定性。改进后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碳这一性质的正确掌握,还能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作一铺垫,这不是一劳永逸吗?

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研究性课题的开设,要求实验室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实验的开地里自由翱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力求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教学工作改进措施 篇6

(一)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概念。

(二)由数学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熟练的掌握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

(五)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学习统计知识。

(七)学广角的初次学习,集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

总结上次数学教学的不足,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与进一步的探究实践,争取在教学水平上有所改进:

(一)不足:

1.没有对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掌握不是很准确。练习的时候缺乏针对性,梯度性。

2.没有保证恰当的练习时间与数量。学生对于基本问题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计算题这样的最基本的题目,错题仍然比较多。

3.对于学困生的了解、帮助不够。

(二)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采取多种生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系统对学生进行复习,进行复习指导,增加练习及测验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3.有必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要深入学习教师用书中对教材的把握与分析讲解,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为新教材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6.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乡土历史课程。7.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

8.有效组织教学及学生有效学习: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数学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梯度性;要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2)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3)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4)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9.与家长配合: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篇7

一、教学目标多而全

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想尽快地掌握新课标的知识, 领会新课标的意图, 所以在编写教案时常常会去浏览一些教案集, 浏览教案集本身是件好事情, 不可取的是有些教师会将教案集中几位教师的教案的教学目标杂糅在一起, 或在教案教学目标表述一栏将新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误当做了课时目标作表述, 并且每个教学目标写得很详实、全面, 好像只有这样才算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殊不知, 这么多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一节课中是很难全部完成的。如一节篮球课的教学目标, 见表1。

改进措施:课时教学目标宜少而实

教师明白在一节短短的40~45分钟的课中, 设置那么多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很难达成的。如表1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有十多个, 要学生在一节课中将这些教学目标都达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体会到, 设计教学目标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而只需有重点地选择其中的两或三项教学目标就可以了。只要学生能在课中将这些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达成了, 就可以说是一节好课, 制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说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笼统、抽象

翻翻笔者课改之初编写的一些旧教案, 可以看到教案中制定的一些课堂教学目标与新课程的课程内容标准在很多地方相混淆, 仔细分析后发现, 教学目标就是仿效了新课程内容标准中的水平目标, 就是把课程内容标准当做了课时教学目标,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教学目标太过笼统、抽象。见表2。

改进措施:课时教学目标应具体、可预测、可评价

从表2中可以看到该教案的课时教学目标由于比较抽象、笼统, 导致课结束以后, 教师很难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检查、评价, 也就是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无法量化。基于这些要求, 教师应将目标制定得明确、具体, 达到可预测、可评价的效果。如表2中“初步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这一教学目标, 就可以将其具体表述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85%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50米跑的起跑 (或途中跑或其他××) 技术”;再如“会做出滚翻的技巧组合动作”的课时目标, 可以将其改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80%的学生能做出一种 (或两种) 前滚翻+肢体动作的技巧组合动作”。这样改后的课时教学目标变得相对具体, 课后教师也可以检测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一目了然。

三、教学目标“整齐划一”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

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也应该体现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面向全班学生的, 教学目标只制定一个标准, 显然就忽视了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多是对全班学生的统一要求, 在教学目标表述一栏还很少看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改进措施: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出“因材施教”

教学前教师需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大致的摸底, 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 然后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予以不同的要求。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50%的学生能够, 30%的学生能够, 20%的学生能够。”虽然教师对学生实施不同的目标会花去很多的时间、精力, 但教学目标分层以后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也会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更符合教学目标有效性的要求。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张旺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院前小学, 222042)

表1多而全的篮球课课时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运用主题式情景教学,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地学, 投入地练

2. 运动技能目标:学会篮球运动简单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懂得篮球运动的比赛规则, 学会运用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

3.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速度、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

4. 心理健康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或失败的心理感受并进行合理调控。

5. 社会适应目标:在学练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及体育道德。

表2笼统、抽象的课时教学目标

教案的课堂教学目标初步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会做出滚翻的技巧组合动作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内容标准

水平三运动参与: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水平二运动技能: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水平二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点滴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学习;理论;实践

一、生活和学习桴鼓相应

生活是知识之本。教学当中,二者形影相随,须臾难离。对课本进行分析,就是对心的修养与反思,对真理的揣摩,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植。中学生风华正茂,涉世尚浅,要促进学生的健康与快速成长,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和知识紧密相连,彼此影响,叩开学生的心门,启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政治观点实际上来源于生活的总结,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归纳,生活结合知识,交相辉映,让学习变得有声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政治观点不再是空中楼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刻周详。学习“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我破臼除窠,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播放音乐、即兴表演,可以登台演讲,可以引吭高歌,我出一些带有思想品德观点但是有趣而且常见的题目,让学生回答,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凭空杜撰,学生回答、小组评论、大家议论、教师总结。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学生群情踊跃,课堂上生动活泼,温馨和煦。

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上的道理是确凿而翔实的,课本的榜样是感人至深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有关理论常常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初中生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有限,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许多概念原理直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很难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了。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教学初二政治“维护消费者权益”时,让学生自编自演这样一个小品:一个身穿马褂的老头在地上,正在口若悬河地向围观的观众吹嘘自己的药如何神奇能包治百病,这时不小心帽子被挤落在地上,原来他是个秃子,既然你的药能治百病,为什么不先治自己呢?骗局被揭穿了,他是卖假药的骗子,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蒙骗受害,问大家应该怎么办?学生都说:“送派出所。”短短几分钟,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要融入学生的生活,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要理论联系实际。长此以往,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健康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会德才兼备,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初中历史教学改进措施 篇9

根据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历史课摆脱困境,达到三维教学的目标。

一.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育具有的本质,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也要促进初中学生生成智慧、生成完美感情,更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历史在现实的使用能力,特别是分析、归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推动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生成健全的人格。

二.初中要系统建设起历史学科体系

在目前初中教育中,转变历史课以升学为目标以及衡量学科作用的传统观念,要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历史教学观,对历史学科进行完善、系统的建设,除了建设资源环境外部条件外,更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等内部建设。由于传统评价体系严重影响着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不改变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在本质上得到发挥。另外为了提高历史教学具有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能力,积极的和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将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到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国情教育体系中。

三.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改进教学设计的措施 篇10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关系时,通过合理安排,既要使其掌握范字的正确写法,还要使他们了解同类字在结构安排上的一般规律。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书写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1、改进教学方式,体现学生主体。

我在课上采用了“讲授式兼合作探究式教学”。这里所说的“讲授式”,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讲授式”:教师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演示、探究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直至总结出正确答案,教师并给予积极、多样的评价。将传统的“讲授式”注入了新的内涵,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了主动式学习。

2、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有效认知。

在教学中,学习活动应具备充足的相关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有关教材内容的扩展信息,制作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密性与巧妙性。

课上利用多个课件的演示,通过教师的有效调控,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以“木字旁”为例,学生先了解“木”字的由来;小组讨论学过的“木字旁”的字都有哪些;再分析“木字旁”的书写特点;分析“木字旁”在整个字中的比例关系;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范字的结构特点,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对范字进行演示和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出“木字旁的字”规律性的特点等,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严密性。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优化改进措施 篇11

【关键词】初中教学;因材施教;多样化;探究学习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家长的教育,还需要教师的帮忙和辅导。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既伟大有复杂的过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萌芽期和能力发展期,他们是极易受周围事物影响的。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为题,因此,我们要及时找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创造人才。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具有数字化和空间化的特点,其教育模式也很普遍、单一。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着发展缓慢的现象,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四项方面:

(1)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严重桎梏下,以及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每当老师授予数学知识时,有相当大的学生不认真听课,甚至无所畏惧的做出与课堂无关的行为比如睡觉。此外,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老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及思考题,但是学生们及其缺乏创新意识,很少独自思考问题,所以开始互相借鉴,即所谓的抄袭,这导致数学成绩满分率极低,以至于出现数学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的现象。

(2)设备利用效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状况得到了强大的发展。步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科学技术和研究也正在突飞猛进的提升,我国各所学均开始引进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老师教学。但是,因为老师对新设备的不熟悉,新设备总出现故障,以及无人维修的问题频繁出现,使老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频率少从而造成设备利用率低。因此,严重影响了教学优化的速度,停滞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氛围偏低。当前,很多老师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甚至目的只是自身的利益,单纯为了提高自班学生的成绩从而拿到更高的薪资,所以总是采用课堂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附体。在我国的课堂上,老师总是在畅所欲言,而学生却听得淡然无味,认为教学内容空桶乏味。这种状况,在我国十分普遍,从而造成了学生与老师交流沟通少,产生对数学老师的一种敬畏,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凝重、低沉、压抑的课堂气氛,最终使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少之又少。

(4)讲述方法单一。只要谈及数学这门学科,我们便想起“题海战术”这个讲述方法。没错,题海战术,在传统的教学中,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但是,它阻挡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与改革,所以,才会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的学习阶段是培养自主创新的基础阶段,如果老师采用多彩的方式授课,这样学生就会得到好的锻炼和培养。据我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三分之二的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其次部分教师采用让学生做出现频率高的例题,以至于提不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实践优化改进措施

(1)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呵护自己的兴趣,因为他是可塑的。处于初中时期的孩子正是最佳的可塑期,老师要紧紧抓住这个要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学科本身来源于生活,在教育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实际生活的例子带入课堂上,让晦涩难懂的公式在孩子眼里变得生动有趣,让数学植根于学生的思想,不再空洞。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明白、懂得许许多多生活中的规律,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把他们所认知的引入到课堂上,先由浅入深,这样才符合其发展规律。例如,在较难理解的二次函数y=ax?+bx+c(a≠0)的学习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向上和向下抛东西,然后授予学生向下抛物时,a<0;向上抛物时,a>0,然后通过计算得到b和c,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真真正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接受者。另外,三角函数一直是初中学生最难以接受的知识点,往往老师都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学生便死记硬背,但是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会出现错误。如果老师把生活中的架桥例子以及生活中测量山高、树高以及确定航海行程等问题与书中知识相结合,学生们就能产生新的记忆,提高其思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而且减少了老师的负担。

(2)课堂形式多样化发展。针对我国传统教学日益凸显的问题,我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新课改。我国正处于新课改初期,正处于探索初期,对于老师来说,既是希望,又是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各大高校开始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探究性学习,即要求学生在无老师的课堂上,以小组形式不断对问题探索、发现以及独自解决的过程。米尔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但可以体会学习的过程,还能掌握学习的方法。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未来的社会上人才类型一定是具有探究、合作、坚持的精神的。初中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思维不再单一,灵活性更进一步增强。老师可以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延伸数学课外的知识等多变的形式,让学生把自主性的天性释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锻炼他们的实践创新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教学质量。

(3)发展因人施教教学策略。孔子云:“因材施教”。每个人的存在,都是至关总要的;而每个人的性格,也是与众不同的。虽然初中生正处于未知发展阶段,喜欢接触一切的新鲜事物,喜欢刺激,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拥有与同龄人相反的安静和内敛。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教师应该采取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不同的施教。遇到安静、内敛、放不开的学生时,老师可以先和他沟通学习上的问题,然后让其与另一名同学合作,从而使他具有合作探究的意识;当遇到积极向上的学生使,教师就推动他的个性发展,不应阻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刺激求知欲,促进学生发展多样化。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不仅给教育带来前景,还可以为社会、甚至国家的发展推波助澜。

(4)改进评价方法并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几乎全部的家长都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但是,教师也有很多的不足,这就需要社会和家长的评价和建议,来完善教学任务。自从实施新课改后,各大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向社会和家长们搜索建议和评价,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评价方法可以不仅仅只是定期向家长发放纸质的评价表,还可以采用线上例如QQ群、微信群等近几年较火的平台和家长沟通,还可以向社会人士进行调查。高校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评价,来分析本身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加以改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管理政策,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机构授予信任,从而为国家提供栋梁。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拓宽评价渠道、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开设探究性学习方法、多形式授课方案等多种渠道,使初中学生学会自主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方法,达到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促使学生的主动性,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以为国家整体教育服务做出贡献,为社会人才发展多样化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迭慧芳.搞好初中数学课教学经验点滴[J].新课程(中学版),2013,32(14):65-66.

[2]李桂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12,43(12):41-42.

论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篇12

一、要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现代自然科学, 主要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生以及发展的规律。生物学是其他一些领域, 如医学、农业、环境保护及治理等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来说, 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生物。因此, 了解生物、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生物学对于我们的健康、环境保护、社会问题、心理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好生物学, 对我们的生活帮助极大。然而, 现在的学生当中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 需要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跟生物学联系紧密的例子, 这样, 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热爱生物学, 并利用生物学来指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中国当前也很重视教育, 但对于教学改革过程当中产生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推广时还会遇到重重阻力, 虽然许多学校都已经提出了要改变生物教学的现状,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 理论性太强, 实践性较弱, 很容易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缺点。

在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许多教师仍然侧重于对知识进行记忆教学, 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些教师没有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出现真空, 不能提供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 无法组织一个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的环境, 课堂气氛不活跃。

(二) 学生及家长不重视生物课

由于对生物课程关注不够, 因此在生物课上,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下课也很少花时间在生物学习上, 从而导致学生的生物成绩不理想。而许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这门课程, 间接地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 导致教师对这一学科的热情丧失, 产生应付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生物教学的质量肯定不高。

教师仍然沿用旧的教学模式。虽然许多教师尝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 但只是浮于表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 许多教学方法都无法灵活运用, 从而使学生感到生物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

(三) 生物实验设备欠缺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是生物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大量的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操作, 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活动, 这意味着实验正好满足了学生好动、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学校缺乏实验设备和所需材料, 即使有实验器材的学校, 也由于学校不重视生物教学, 因此, 导致生物课时少、时间紧, 没有时间给学生做实验, 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生物的教学效果, 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采取有效手段, 改变生物教学现状

(一) 抛出“有用”效应, 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 学生在学习时都抱着“有用”的思维开展学习活动, 如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科目, 为了考试, 他们需要学习。而其他没有列入考试的科目, 只有当他们认为这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时, 才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而且还要经常列举一些现象, 引导学生学习时用一些生物学知识来观察和解释。如我在教学“探讨生物之谜”时, 根据生物学现象, 利用列表等方式, 提出了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

(二) 改变教学手段, 整合各科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点, 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智能化、现代化的优势进行教学, 使生物教学变成活的课堂。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集体讨论, 在讨论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帮一帮学生, 理清一下思路。同时,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 对教材进行改编, 可以利用地图、文本、语音和电子教材, 把在教室里不好表现的内容,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跨越时间和空间, 跨越学科和领域知识, 开展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 加强自身素质, 拓展学识范围

对教师本人来说, 除了加强对生物学的学习, 还要研究生物教材体系, 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 构建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 要利用一切机会,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 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13

一、不得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有偿招生服务。

三、不得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或在校外私自兼课。

四、不得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或要求学生家长办私事。

五、不得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

六、不得随意对学生停课、罚款或动员其转学。

七、不得参加黄、毒、赌及邪教等违法犯罪活动。

八、不得擅自离岗。要按时上课、下课。

九、不得让学生从事为自己打开水等一些与教学无关且具有危

险性的行为。

十、不得在校园、教室吸烟,穿奇装异服进学校。教职工之间

不能发生吵架、斗殴等违纪行为。

坚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改进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篇14

从教时,应该常教常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如何才能实现积极的课堂互动呢?关键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教学中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目的是让师生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为教学互动提供保障,可分为二个环节:

1、教师备课:

我校主要开展集体备课(所有的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在备课中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先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以具备哪些知识,哪些还是比较模糊,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课时的教学方案。主要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方式、时间及要求等。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怎样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应对。

2、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都有辅导资料,在备课中应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自学,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学生开始备课时需要教师的监督指导,教师应设法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学生自觉备课。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会促进教学,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这一环节是实施互动教学的前提。

二、导学阶段:

共包括三大环节:

1、出示目标:目标出示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黑板,投影仪等。目的让学生根据目标,有目的,有节奏地完成自学。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具体,明确,把握整体突出重难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

2、自主学习,互教互学:出示目标后,教师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自学思考题,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在设题时要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思想且富于启发性,题与题之间要有层次性、关联性逐步深化。如,在学《社戏》时,我们可这样设计:⑴课文先后写了什么事?⑵这些事情按什么线索串起来的?⑶作者笔下写了几个孩子的形象?⑷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请思路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中心。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解难答疑。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3、精讲点拨,重点辅导:学生自学和讨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解。如学生在自学完《社戏》后,大部分学生会有一个疑问,课文写了那么多事都有什么作用?这时的讲解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析点拨。教师顺着这个问题很自然的把写作特色及人物形象带出来。由于学生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带着疑问去听,因此效果会很好。这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解决了疑难问题。

三、拓展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实施当堂训练。训练题的设计可多种多样。但目的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盲点并当堂解决,使教学达到优化状态。

1、综合训练: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激发练习兴趣和思维,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达标测试:可通过题板、投影、课件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当堂反馈,生生间交流学习。

3、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共性问题少量的布置作业或让学生自选。

三、多样模式,重视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落实“导”“读”“练”“析”“评”五个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当然,形式可以活泼多样,不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

四、媒体整合,有效使用电教设备。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名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此外,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与改正措施

一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一言堂”,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言。老师在黑板上写重点难点,重点句子和例句,学生在下面记。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大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4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不常使用赞扬或鼓励的语言。5自以为是老教师,课堂教学往往是“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大。二 改进的措施:

地理教学改进措施.doc 篇15

如何学好一门功课,要奏好三部曲:一是课前预习;二是课堂上认真听讲;三是课后及时反思和练习。这是学好一门功课最好、最实用的办法。但在教学中,能经常做到的学生很少,每节课都能做到的学生几乎没有。经过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认真反思总结,笔者发现了很多的无效的教学环节。

1. 课前学生准备不充分。

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课前不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在老师讲课时,现找卷子或学习用品,乱翻一通,使上课秩序混乱,影响上课的效率。

2. 课前导入设计不够精彩。

有时课前导入缺乏新意,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导入不及时切入主题,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3. 课堂上师生互动不好。

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包揽多而学生参与少。学生已习惯填鸭式教学,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总习惯于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使课堂气氛沉闷,导致部分学生精力不集中。

4. 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课堂语言不精练,有很多无谓的重复。语调过于平凡,缺乏激情与感染力。对板书要求不高,特别对于习题讲评,具有随意性,使重点知识网络不清楚,对学生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5. 课堂时间设置不合理。

新课改后,上课时间变少,所以习题处理与新课讲授在时间上经常发生冲突。如果习题认真讲评,就必然导致新授时问不充裕,使新知识讲解不透彻、不详细。

6. 问题的设置,缺乏思考价值。

有时可能问题层次较浅,缺乏思考价值;有时提出问题梯度太大,学生难以回答,浪费了课堂时间。

教学中的无效环节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那么如何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呢?

1. 使学生感受物理课的有趣———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催化剂。

理论上讲,物理应该比其他课程更有趣。很多学生反映,初中物理很有趣,也不难学,但到了高中便渐渐失去了兴趣,也越来越难了。这是因为初中物理多以实验说明问题,与常见自然现象联系得比较密切。老师上课多是通过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实验结果也记得牢,继而学理论不觉得有多难。而高中物理的理论性要比实验性强得多。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一新生都会强调这一点,提醒学生注意高中物理的理论性,学生也努力做了,但收效不高。原因是多数学生不可能节节相扣地学习理论,课堂上稍有疏忽或练习不及时,理论便断了,导致学习越来越难。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若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学习。不仅预习得好,而且课堂上特别活跃,能提出很多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部分老师明白这一点,但天长日久加上惰性,往往认为很浅显的实验用不着去做,很常见的现象用不着去提,便注重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实验,使得学生的感官和意识渐渐地疲倦,继而断了理论,学习成绩便一步一步滑落了下来。建议:不怕简单,不怕常见,不怕烦琐,多做实验,多联系自然现象。

2. 使学生感受物理课的有用———有用的东西能激发学习兴趣。

毋庸置疑,物理是最有用的,大到航空航天,小到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用具、小现象。部分老师一开始还能注意到这一点,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便渐渐地模糊了,多以大量练习代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不断提醒学生,只有多做题,做好题才能学好物理。一成不变的学习,学生终究会有疲倦的时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现物理学有用的一面,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

3.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师应不断获取新信息,吸取新营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未来。如何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在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下,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物理学习,是每一个物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物理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在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渠道。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示现代科技进步与物理学的息息相关,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日渐普及,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古今中外的人文图片、影音资料等,筛选优化后汇集于网络环境当中,以供学生在虚拟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科学发现的情境,让学生感知难能可贵的科学发现之旅,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现代技术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计算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计算机当做学习工具,从网络、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中获取知识。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学习工具,通过组织自由讨论、学生个别辅导等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4. 加强实验环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验证物理定律,强化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验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不断探索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

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16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措施

当前,社会需要有较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劳动者,这就为旨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中职学校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其中对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英语教学有更高的目标。英语课长期以来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基础文化课之一,中职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必须应在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技能就业使英语在中职教学中被边缘化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点是培养各类综合性技能人才,所以专业特色成为学校生存的招牌,专业技能成为学生就业的第一选项。这样,学校的重心自然放在专业课上,英语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闲科、副科,在课程的设置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些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的课时和学制进行了缩减和限制,轻视英语教学,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英语课,英语教师被迫改行。

2生源素质使英语教学成效低微

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绝大部分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好的不会上中职,上中职的英语好不了”,由于基础较差,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英语在学生的学习中成了不受欢迎的科目,课堂教学不像专业课那样易于见成效。

3英语教师遇到了难于言说的尴尬

中职英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的教学对象自不必说,对其教育教学方面的考评缺少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没有可比性,学校之间乃至整个行业缺少明确标准,不是“百花争放”,而是“各自为政”。学校内部也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标准,所以对其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测就无从谈起,优劣无差,故相当一部分中职英语教师缺少主观能动性,且厌教情绪上升。

4市场需求与教学供给矛盾凸显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滑坡,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学真的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发现一些行业使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毕业生因为职业发展需要,在工作之余又拿起英语课本,重新补课。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类英语培训班的红火就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

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困境在其它文化基础课中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如何定位的问题。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但在实行过程受到太多的牵掣。职业教育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就设法开设或嫁接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调整频繁,难免顾此失彼,文化课因为见效慢,难以立即迎合“顾客”口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或不要。加上学制的缩水,名为三年制,学生实际在校时间不足两年,有的只有一年,甚至几个月,职业教育很容易地沦落为职业培训,或技能短训。中等职业学校固然应该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但市场总是变化万端的,岗位培训如果忽视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即使就业了,也难以守业,难免失业,更谈不上创业,因此重视文化课教学,关注人的个性,实质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职业发展力,与专业技能教育本质上并不矛盾。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才能使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有竞争力。

那么,当前中职英语如何争取应有的地位?如何为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服务呢?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面对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起点,英语教师要有所作为,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按照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接受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帮助他们转变挫败的心态,重新树立自信心。在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开放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总之,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机械地的教几个单词,学几个句法,读几篇课文。

二、中职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1生活英语

语言是为生活服务的,在生活中学英语是可以激活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烦和畏难的情绪。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与英美人士面对面直接交流,但是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吃的如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entucky、可口可乐Coea-eola、三明治sandwich、汉堡包burger、巧克力chocalate、披萨pizza、百事可乐Pepsi-cola;穿的如T-shit、耐克fNike)、金利来(goldlion);居家时有TV、CD、VCD、DVD、u盘;出行时则有摩托车motor、巴士bus、出租车taxi、地铁subway、飞机plane火车train,还有年轻人口中的新潮词如粉丝fans、作秀show、酷cool、伊妹儿e-mail、克隆clone、工商管理学硕士MBA、对抗PK(playkill的缩写)、SOHO族(Small Office or Home Office),近年来流行的过洋节,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英语文化扑面而来,无可回避。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重新打量英语,培养对英语的亲切感,进而认识英语,重视英语。学好英语使你觉得生活更丰富多彩,新鲜多变,心情开朗,不学英语就会成为生活中的封闭者,落伍者。因此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口味,迎合社会的变化,有时代气息。

2素质英语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英语发音的语速非常快,其思维方式和汉语不同,两者的语序时常是互相颠,倒的。在中職生的心理能力成长过程中,接受一定的英语教育对于他们思维反应的敏捷性、思维形式的多样性、思维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空间的活跃性、以及以后思维上的创造性,都会非常有帮助。英语好的人必然反应快,脑瓜活,口齿伶俐,有利于他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英语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学习英语实际上是在改善和提升个人的基本素质。此外通过英语的单词、谚语、名言、歌曲、故事可以了解英美的文化,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历史教育和德育渗透;通过英语原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学习西方长处,了解对手和朋友,树立危机感,增强紧迫感。这些必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留住兴趣,培养自信是实施素质英语的关键。教师要善于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练习。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及时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3职场英语

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突出英语的实用性,是中职英语教育的最后目标。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在生活中用,在职场中用,把英语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英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谓旅游英语、饭店英语、护理英语、数控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带有很强的行业特色、专业特色,是典型的职场英语。职业学校英语课与普通中学英语课的区别就在于此,它是直接为学生的就业服务的,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英语学了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

职场英语与学习者的专业密切相关,英语教师要补充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但是也没有必要与专业结合太深,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目标的特殊性在于其基础性、素质性和职业性的有机整合,其定位是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人说,一个国家民众的外语交流能力已成为该国的软实力;也有人说,英语的狂热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灾难,人才评价的烂尺。在中职教育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的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巨大压力,当前只有不断的更新理念,努力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尝试创新,取得令人信服的教学效果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欢.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10.9.

[2]彭莎.职教英语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浅谈[J].武汉职教,2008.6

上一篇:小学美术课《画自己》教学反思下一篇: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