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精选8篇)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 篇1

2014级1班

戴晓霞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晃眼半期已过,通过半期的教学和期中测试的结果,我的感慨很多。于是,我开始反思和总结上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汲取经验,扬长避短,以期待在期终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一、班级基本情况: 2014级1班现有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基础太差,习惯也不好。进入初中后也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次半期考试的成绩并不太理想。

二、后期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学生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3.注重打基础。由于英语是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一门新鲜课程,上课时多以简单的口语知识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对于学过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则可以花时间较完整地复习学过内容,然后才学习新知识。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

4.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新鲜课程,大部分学生开始学习兴趣都很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学生热情好奇的这一特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出发,尝试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或用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并且,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听力与口语的训练。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 篇2

多年的政治教学, 使我体会到了政治教学的现状, 体会如下:

1.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

3.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3.教学观念陈旧, 评价手段单一。

4.对政治学科不重视。

5.师资队伍匮乏。

为了改进农村政治学科教学现状,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在即将走进新课程时, 观念必须先行, 而“关注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转变学习方式

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承担起政治课教师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 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活动, 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的同时, 要关注学生的学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改强调活动实践、调查、经历, 所以教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 用语言描述, 用脑子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受, 强调体验性。

四、转变教师角色,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3

一、教学时间投入较少

不少学校每周或至少每两周安排一次语文连排课,用于作文的布置和讲解。而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门的作文课,交由教师机动安排。但现实情况却是“作文专用时间”被讲授新课或讲解练习所“借用”。没有“作文专用时间”的语文课堂,每次作文的布置和讲评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以每学期六到八次写作为单位计算,将得到一个让人惊骇的结果:一学期作文教学所占用时间总共不超过一周!

二、缺少相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

作文课之所以让学生“畏惧”、“厌烦”,很大程度是因为作文课就是简单的布置讲评。真正需要加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却被忽略或置于次要地位一带而过。布置重在提要求,从题材到体裁,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繁多的要求让学生不知所措,自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作文讲评则好似批斗,一大堆或者多到仿佛不计其数的缺点,足以让学生上作文课像斗败的公鸡,不能提起精神。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有所提高或突破。师生都对作文课望洋兴叹。

三、忽略日常教学,考前集中训练和突击收效甚微

无论初中、高中,一二年级的作文教学总是学校规定次数内的简单布置和讲评,随意性较大或没有系统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将本应循序渐进和呈梯级式提高的作文教学都滞留在三年级的复习中。而为了应对中考、高考,三年级教师在复习时大多采用的都是专题复习,作文也不例外。日常作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收集、筛选、整理等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作文复习中却加大了难度和强度,同时向学生要数量和质量。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有时也许恰恰适得其反。大到审题、立意、取材,小到书写、标点、错别字都要强化训练。这样一段时期的训练难免使学生有“条件式过敏反应”——听到“写作”两字就头疼。

四、学生对写作训练认识不够,敷衍了事

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作文主要靠天赋和基础。将作文的好坏归结于是否有相关思维及灵感,或者觉得自己基础太薄弱不扎实。在此思想驱使下,每次写作都变成应付差事,既无写作兴趣和信心,也体会不到写作带来的舒畅和成就。素材和写作经验的积累更无从谈起。时间在推移,写作水平却难以提高。还有的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写”,和听说读写观察感受没有必然联系,写出来的作品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有闭门造车的“味道”。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供同人参考。

第一,加大作文教学投入时间。一学期6~8篇作文至少用16~20课时完成。有了充足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备课,才有可能使每节作文课都有吸引学生的亮点和相应的训练目标与侧重点。反之,过短的授课时间则很难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况且,分配较多的时间,师生才有交流及互动的余地。不少学生反映:希望一学期至少有一次被老师关注,可以提到自己的习作,不论优劣都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探讨。而实际情况是老师在作文讲评时总是“概而言之、统而言之”,自己需要慢慢对号入座,逐渐丧失了对作文课的兴趣。教师布置作文时对材料分析、立意指导等如蜻蜓点水,学生感觉似懂非懂。这些现象,应该与授课时间较仓促有关。

第二,加强写作方法技巧点拨,提高课堂利用率。有写作兴趣的学生对作文讲评课总是翘首以待,希望老师提到自己的名字,读到自己的习作。所以,大多数教师也采用分类讲评办法,即将作文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便于找出典型问题对症下药,方法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每次着眼于一至两个问题即可,不必小到错别字,大到主题思想,面面俱到。否则,极有可能无意中挫伤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而对于作文布置,教师要根据题目确定指导重点,同样不必全盘兼顾。例如,有审题障碍的训练题目重在和学生分析材料,揣摩命题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切入点、突破口,分解难题,化抽象为形象。而对于无审题障碍的题目是重点启发学生创新立意还是深入挖掘思想则仍然要以本次训练重点为准则。同时,要求学生当堂构思立意,拟好写作提纲也非常必要。甚至抽出足够时间(约50~60分钟)让学生课堂写作,这样既可避免抄袭,又可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将考点进行合理分割,渗透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尝试、创新非但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且历经多次探索实践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所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许多成功的案例并不一定适合任何教师,任何学生。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作文成绩高一定不是考前突击的结果。所以,有步骤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能将中考或高考前的专题训练或强化训练分解渗透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在高中一年级就规划好三年的作文教学。当然,新教材已为我们做好了安排,如亲情、感恩、爱心等话题,专题专项,便于教师实施教学。我们在此要做的是适当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领会掌握这类题材的写作。而不是就题论题,简单布置,使学生只学会某个题目材料的写法,对稍作变形的题目题材却束手无策。

第四,提高学生认识,加强写作训练。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并非没有意识到写作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而是忽略了日常训练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大多数学生既不注意积累素材,又没有将听说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习惯。不扩大视野,增加阅读量和相关知识储备量又怎么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死水怕勺舀”,久而久之,原有的“积蓄”逐渐陈旧甚至“缩水”,写作水平自然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看各种类型的作文素材(包括老师印发的相关资料,配套复习资料中的故事,历史、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中可以写进作文的内容等),还要经常鼓励学生看新闻,读报纸,浏览网页,关注时事,甚至了解热门电影,听听街头巷尾的“闲话”,关注宣传栏中的话题等等。总之,一切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话题焦点,都是关注的对象。并且根据学生的爱好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关阅读视听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相关话题的作文学生有话可说,体验到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愉悦,有了写作的兴趣及成功的体验。

总之,写作水平的提升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个旅途我们可以走得不那么辛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我们每一步都扎实走过,千里和一步也许只有咫尺之遥。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篇4

进措施

一、发生原因

1、病人方面因素(1)患者对专业医学常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或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怀疑、抱怨。(2)参与医疗纠纷的对象不断扩大。有策划有组织干扰正常医疗工作,大造声势,漫天要价。(3)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纠纷不进行司法处理。许多患者、家属明知自己无理取闹或医院无过错,偏要进行“协商”,对医院实行敲诈勒索。

2、医院责任方面的原因(1)、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对病情观察不仔细,导致诊断错误;值班不坚守岗位,抢救不及时;对急、危重病人不及时转院,延误治疗;(2)、“马虎”现象:操作不到位,技术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实,敷衍了事,违反医疗操作规程;(3)违反《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纠纷发生后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4)更严重的是上下级医师或同行之间在病人面前相互拆台,导致医患纠纷一触即发;(5)违反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能服从管理。

二、预防措施

1.转变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解释病情时,应统一口径后,方可向病人家属解释,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讯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医护人员要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病历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件的记录存在缺陷,必使医院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因此,各医务人员要严格规范书写病历,特别是历书写中常见的问题。各种医疗文件应按照有关规定详细记录、及时完成,特别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抢救、会诊、手术、麻醉、上级 2 医师查房、交接班等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4.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由于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步确立,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大大增强,当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个别医务人员没有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发生医疗事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医院和医务人员对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认识不清,缺乏法律意识,从而不能很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处理的法律依据

学校管理问题工作总结及改进措施 篇5

一、以学校管理为重点,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一)重视人文环境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我们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为教师创设宽松亲和的氛围,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

熟悉我们学校的人都知道,这所新建学校校舍虽然都是新的,但学校8月底刚建成我们就搬迁了进去,当时院内一片狼籍,三校合来的学生纪律散乱,三校凑到一起的老师都很陌生。但是,要真正管理好学校,建设好学校,仅靠制度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让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师都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在校长的领导下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凝聚力?几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要使集体有一种亲和力,就要把自己全部的爱心都奉献给学校,奉献给老师。于是在工作中,我尽量做到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将自己溶于教职工之中,营造一个人人平等、宽松、融洽的人际氛围。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发挥积极性,才能奋发进取。

工作中,我们注重发现和鼓励教师的优点,激发其潜在优势,引导大家把握机遇,并通过教学观摩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在友好公平的竞争中,我校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

(二)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1.让班级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乐园。

我校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活动板块,每个班主任对此都作了精心布置,从栏目的设计、到装饰物的点缀,都富有教育意义和美化创意;每个教室内的墙上,都挂有个性化的宣传栏,用于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和书法作品。这些,装点出了个性,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校园成为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精神乐园。

搬入新校后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建筑环境,把育人因素渗透其中,我们安置了12块不同内容的文化展牌,砌了八个造型优美的花池,每个花池内都设有不同的主题,以此,将我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景点的布置显现出来,使孩子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三)强化现代技术装备,凸显现代化学校气息

我们新添了30台电脑,用于学生机房,学校还安装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DVD播放室、卫星接收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提供了服务的平台。

二、务实教研活动,突出校本培训

1.协作组活动,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几年来,我校积极推行校本教研,让教师体验教学相长之乐。在我们学校,活跃着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一起交流新的教学信息,一起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常常为了一个教学的细节争得不可开交。这也形成了一种随时随地交流研讨的“聊文化”,当一个老师接受了任务,全体成员就一起出谋划策,团结一致努力完成。这,就是我校的教科研协作组!这个组由学校校长挂帅,教导处主要负责,组内的十几位教师有刚踏上小学教学岗位才一两年的新人,有工作了五六年的教学骨干。

2.“请进走出”活动,为校本培训指引方向。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搭建交流的平台,我们着力做好“请进走出”的活动。我们一方面主动向上级教研部门要求,争取外出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留意各种教研信息,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研讨活动。在走出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有知名度的教师来校作课讲座,使更多的教师有机会直接和名家对话,以此促进我校教师的思考,引领他们努力的方向。

3.“校际交流”活动,为校本培训拓宽渠道。

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并非闭门造车,应该广为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从而使我校校本培训更为有效。为此,我们联系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学校,了解他们校本培训的措施;比如景州联小的刘晓红老师来我校作课,为我们展示了新课程的理念;龙华完小的先进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

三、以养成教育为出发,开掘德育教育新途径

我们学校刚刚合并一来,学生纪律散乱,不懂文明礼仪……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挑战。于是我们就从“养成教育”出发,开掘我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制度先行,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常规管理实践工作中,我们围绕学校教育工作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比如《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安全制度》、《安全工作预案》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全校教师更加明确了各自的育人职责,于是各施其责,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井然有序。

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利用各种渠道,如升旗仪式、班会、黑板报等阵地向孩子们进行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小学生守则》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得,扎扎实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队伍保障,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锻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在“学”字上做文章,在“练”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我校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有4名教师被聘为市级学科核心组成员,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教师数名,几年来获得的市、县级荣誉达70多个。

2.培训一支关心支持教育的家长队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而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程度也不高。为了防止“学校教育抓得紧,回到家里都落空”的现象出现,我们将把家长学校的工作放在了德育工作的重要议程。通过开家长会,定主题向家长介绍先进的育人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育人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的情况;利用登门家访,更加直接而深入地掌握孩子的各方面信息……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家长重视并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行为表现,并能开始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

(三)阵地开发,丰富德育教育的途径

国旗下讲话是每星期一升旗仪式后的一项议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育人阵地,于是由学校领导每日捕捉一些可教育的素材,在升旗后进行简短的“一分钟讲话”, 总结主要针对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如某班纪律好;某班的班级卫生经得起检查;某班文明礼仪好,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打招呼……这一个个表扬,给孩子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

另外,我们还坚持开展了“校园广播”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成稿件,经老师修改定稿,然后在每周五的广播时间进行广播,“好人好事、幽默天地、快乐十分钟、爱校如家、英语小博士”等不同的板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心灵的平台,一个绽放思想的机会。小播音员甜美的语音在校园回荡,这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四)活动开展,活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干巴巴的说教不能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其中。

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征文活动、讲故事比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演讲比赛活动、黑板报评比活动、绘画比赛等。去年,我校六年级学生王天骄、解馥玮在参加教育局和宣传部组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讲故事比赛中都获得了二等奖。

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目标和出发点,我们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 “助人为乐好少年”评选活动;“孝亲敬亲小模范”举荐活动;“争做文明小天使”行动等。通过主题式的宣传教育,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如何做一名爱国、爱校、爱家的好少年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一些家长跟我们说,你们搞的这些活动真好,孩子在家懂事了,真的长大了。

(五)继续发挥学校“管家”学生会的作用,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实行“班级流动红旗制”。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班集体作为指导学生成长的一个平台去认真建设和经营。学生会成员每天检查纪律、卫生、自行车排放等情况,通过评比,表彰优秀、每周流动一次的红旗,已经成为激励学生的一面旗帜。正是在这种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逐渐加强。

四、加强法制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我校时刻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每学期初组织上好“开学的第一课”,让安全教育进课堂。同时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安全文明知识;通过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安全小常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校园安全大检查,对存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设施进行排查;每学期,我们都开展防震、防火演练,为预防甲流感和手足口病的侵害,学校定期消毒并坚持晨、午、晚检,进行病疫排查。我们实行24小时无缝隙管理,每个时间段、每个部位,都由教师护导。由于工作到位,我校自合并以来没有出安全事故。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于顺利通过了省级普九达标验收和省级普通话验收,并被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市级校本课程开发基地。被评为衡水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和景县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被评为衡水市德育先进学校和景县常规管理先进单位,被评为景县德育先进单位。

今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了新的目标,我们准备利用半年的时间,把我校打造成景县的一个特色学校,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教学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 篇6

一、教学自我诊断

(一)优点:

1、全体同学非常喜爱游戏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师生无拘无束参与性很强,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正在增强提高。在三年级的的教学中,小干部的组织能力有所提高

2、对于有竞争的运动项目,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积极,多数同学都具有不服输争取胜利的精神,这点是很可贵的。例如:跳绳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摇绳与跳连接是重点,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绳距配合跳的频率,提高跳的速度,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水平。

3、三年级同学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小干部才学会组织管理学生,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全体同学都希望活动时间更充分一些,这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表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组织工作浪费时间,在一段课程之后学生明白了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要遵守课堂常规的共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许多。在使用三年级四班录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

5、通过课堂评价学生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对提高运动水平有很大帮助。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帮助很大

(二)不足:

1、课堂常规的渗入有时不是很到位,具体是:

(1)课堂中,病、事假个别同学不请,总有不经批准的就不来的。

影响了教学秩序。

(2)体育课着装中有不按照要求穿的。

(3)对队列教学不认真,反映是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

2、在学习中,中年级同学‘爱说话,搞小动作’随着性强。有时教师稍不注意,有的同学就会做其他的事情,结果是动作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出现骂人、打人现象,个别同学较严重。

3、运动中,同学的协调能力比较差的,并显现为很明显。主要是平时的运动机会少或是不愿意主动锻炼原因造成的。

4、对小干部的培养还要加强一些,是乎做为小干部尽管表现积极,但表现不是很好,模范作用不强。

5、经过体质健康测试,发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如:学生心肺功能普遍不强,下肢力量明显不足,柔韧能力个别同学较差

二、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学生严格要求,深刻贯彻落实课堂常规。

(二)教师自身要深入学习,把握好每个年级教材内涵,特点。注意及时归纳总结,收集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年龄特征,把握学生心理,使之逐步进入轨道

(三)深入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理解内容和意图。加强体育基本功练习。

(四)明确田径、体操、游戏的目的及要求,正确处理好学习掌握技

术与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关系。

(五)加强组织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加强心理咨询以及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合理安排方法步骤,精讲多炼。

(2)处理好教、学、练之间的关系。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六)重视安全教育,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1)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安全思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2)全面了解学生健康、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区别对

待。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 篇7

体育舞蹈是从文艺范畴中的舞蹈衍变而来的, 属于舞蹈艺术和体育的交叉学科。它以人的形体律动为主要展示对象, 通过各种充满生命力和韵律的动作, 来抒发舞蹈者内心的情感。其集动作美、服装美、音乐美和舞蹈美为一身;融舞蹈、体育和音乐为一体, 具有健身、竞技、消遣和娱乐等多种审美文化价值。今年来, 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 学生们不但获得了体育舞蹈表演的技术和本领, 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审美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需要进行认真的审视, 进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改进。

一当前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体育舞蹈的审美认识

无论是体育专业的学生, 还是参加选修课的学生, 当前都没有对体育舞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更确切的说, 是没有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门艺术。体育专业的很多学生, 都是在高中阶段经过了一段突击式的学习, 然后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在他们看来, 体育舞蹈更像是一个工具, 高考的时候帮助自己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之后, 再通过这门课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选修课的学生, 或者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 或者是看到了体育舞蹈强身健体的功效。然后做出选择这门课程的决定。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没有从审美的角度对这门艺术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感受, 没有认识到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能够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在具体的舞蹈表演中, 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单纯的技术展示者, 舞蹈的表现力几乎无从谈起。

2体育舞蹈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直到上个世纪末, 我国专业的体育院校才开设了体育舞蹈专项, 至今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学校数量少和培养时间短, 所以体育舞蹈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不充实。很多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 都是临时抽调而来, 没有经过相关的体操、健美操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一些示范动作不到位, 理论知识讲述不清楚, 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且随着本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 学生人数激增, 造成了师资数量和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 教师们都疲于上课, 难以再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进行充电。所以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直接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3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和设施不完善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作为一门舞蹈类的艺术活动, 是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的。在一个拥挤、脏乱的环境中欣赏和表演体育舞蹈, 与在一个宽敞、整洁的环境中相比, 显然是后者的效果要好于前者。当前多数的高校中, 只有少部分学校具有专门的标准形体房和舞蹈教师, 多数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经常改变教学和训练的地点, 有的时候甚至只能在室外教学。原本是一项受到很多学生喜爱的课程, 但是却因为场地和设施的问题, 不能够满足学生们学习需要, 勉强开展教学, 而各种硬件条件达不到, 使得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对音乐和服饰装扮重视程度不够

舞蹈和音乐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和训练中, 教师和学生普遍没有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 受制于本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不能够将音乐和体育舞蹈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同时, 体育舞蹈艺术对于表演者的装扮和服饰是有一定要求的, 因为合适的服饰装扮, 能够给舞蹈表演的审美表现以很大的帮助。比如国际体育舞蹈摩登舞中, 要求男士身穿燕尾服和皮鞋, 女士身穿长裙和高跟舞鞋。男士一派绅士打扮, 风度翩翩;女士则是温情脉脉, 高贵典雅。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合适的服饰装扮对于体育舞蹈的表演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穿上演出服装, 再经过精心的装扮, 置身于那个氛围中, 表演者的精气神一下就被激发出来, 从而为舞蹈表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普遍缺乏这种意识, 不是要求每一次的训练和表演, 都按照国际比赛的服饰来要求, 而应当树立这方面的意识, 认识到服饰装扮对体育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 通过合适的装扮, 使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得到突出, 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体育舞蹈。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措施

1用审美的眼光来正确认识体育舞蹈

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 都侧重于竞技体育的一面, 对舞蹈的艺术性则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说, 要想发挥出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 开展好教学, 就需要先树立对体育舞蹈的正确认识。体育舞蹈是一门体育和舞蹈的交叉学科, 兼具两种学科的艺术特征, 而且从现在的状况来看, 艺术性是要强于体育性的。作为一门艺术表演, 需要将这门艺术的美感素质充分的表达出来, 而要想表达出这种审美内涵, 则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越丰富, 舞蹈表演的表现力就越强。对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经典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充分感受体育舞蹈的审美内涵, 让他们认识到审美能力对体育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 学生们就会在训练和表演中, 自觉的进行审美体验, 从而使审美能力获得提高。

2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艺术修养

因为体育舞蹈专业设置时间较短, 具有该专业的高校较少, 所以导致了当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对此学校也可以此采用长远规划和当下规划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在长远规划中, 可以在每年的人才引进政策中予以适当的倾斜, 在各种条件政策上予以适当的优惠, 吸引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前来学校工作。同时也可以采用定向委培的方式, 力争经过两三年的时间, 使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得到切实的加强。在当下的规划中, 可以对现有的舞蹈教师进行各种培训, 如派遣教师去体育院校进行专业的学习, 邀请具有该专业高校的专业教师前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等, 使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传授者, 在学生的面前, 教师更像一面旗帜, 指引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在教师的艺术修养方面, 也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结合。作为学校方面, 可以发挥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音乐系或公共教学部, 都有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老师, 可以由学校牵头, 让舞蹈老师、音乐老师和体育舞蹈老师结成对子, 定期的展开交流, 因为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这种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方面, 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艺术性的一面, 自己主动的进行一些艺术知识的学习, 如艺术美学、音乐学、舞蹈学等等, 只有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才有可能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3优化体育舞蹈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学生感受到和这门艺术有关的一切都是美的, 从而有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情。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场地和设施。包含形体训练房、多媒体设备、木质地板、把杆等等, 伴随着学生们数量的增多, 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学校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 有计划的进行相关的建设和完善。当然这个建设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学校做出长期和近期的规划。在长期规划中, 要将舞蹈场地和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中, 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逐一的完善。而在短期的计划中, 在现有的条件下, 应该对全校的场地进行通盘的规划, 提高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 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4注重体育舞蹈和音乐、服饰的配合

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融合的艺术。音乐和服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更是体育舞蹈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只有当音乐的“声”和舞蹈的“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够表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美感。教师要向学生阐明音乐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们有一种自觉学习音乐知识的意识。在训练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们音乐节奏和乐感美的训练,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动作和音乐有机的融为一体, 切实感受到融入了音乐之后的体育舞蹈的审美内涵, 从而加深他们的审美体验。其次是服饰装扮。体育舞蹈之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是和其风格各异的服饰分不开的, 这本身就是一个美感特征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服饰做出一定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们的经济状况, 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大众化的、低价格的服饰, 要符合规则的要求, 又要体现动作的风格, 还要符合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更要突出体育舞蹈的特点和学生气质, 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体育舞蹈服饰美, 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 身着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 对他们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对旁观者来说更是一种美的熏陶。同时,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比赛和表演, 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绚丽多彩的服饰, 使自己的审美鉴赏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和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 它在实际教学中既具有体育运动的特征同时又具备有舞蹈项目的艺术形式。其所特有的健身和健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各个动作和技术, 同时又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同时, 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 通过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开展, 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 不是单靠几所学校和几位教师的努力, 和国家教育部门一纸文件的下发就可以做到, 要求所有的相关的部门同心协力, 认识到体育舞蹈的本质规律和教育目的, 以相关的理论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导, 在各类艺术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舞蹈人才, 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体育舞蹈的各种功效。

参考文献

[1]历祥英, 李跃年.加强大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11) .

[2]李雷, 王卫, 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6) .

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中职 会计教学 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才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招聘N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学子们倍感无奈。同时,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经常抱怨,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企业还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和资金加以培养。这不禁引起人们深思,是企业急功近利,还是学校的会计教学存在某些问题。作为会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从平日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更新不及时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而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工具,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与学的主要材料。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材陈旧,跟不上会计政策变动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就会计教学而言,最新的《准则》、《制度》变更的内容无法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中来。从1993年“两则、两制”颁布,到2001年修订并实施具体准则,继而是2001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再到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一系列新会计准则,从历年的会计制度改革历程对教学的影响来看,由于编著教材周期的影响,这些会计改革成果都未能及时地纳入会计教材。另外,在新版的《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中仍存在着许多过时的内容,如固定资产盘盈、企业接受捐赠相关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等,致使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学以致用。

2、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

教学重在教学质量,要抓好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应要加强实践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会在开公开课的时候才会重视此问题,为了开好公开课,大家都会想方设法的把课题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而平时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教师有心却无力的对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更好的设计。其实平日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是提高会计技能的基础,正因为疏忽了平日教学中的实践操作部分,让学生对会计的实际业务操作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的教法以及学法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学了也等于是白学”。

3、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它与某些学科一样,在掌握其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强调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能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离,故不参加高职考的学生则提前步入社会参加实习,可是往往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由于实习基地匮乏,实习单位难找以及指导力量薄弱,也可能由于企业未能放手让学生上岗实际操作等原因,校外实习不少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真正能在会计岗位上实习的学生极少。对此,毕业指导教师只能表示理解和同情,毕业前的实习起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业前强化训练的作用。

上述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会计教学与会计实践操作之间不相适应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因此,进行会计教学改革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任务。

二、改进中职会计教学的基本设想

1、更新并善于处理教材内容,跟上会计政策变动和学科发展的步伐

会计教材更新是整个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组成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删除教材中陈旧知识点,及时补充会计改革内容及相应的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动,特别是对于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应结合会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将其更新内容应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中,为此,开展教材更新研究、组织教师集体分专题备课、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达到节省备课时间成本和公共教学内容资源共享的益处。

2、让实物融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由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繁多,内容复杂,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演示实物,并做到让学生人手一份。例如,在讲到记账凭证时,记账凭证按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教师以演示实物并进行示范填制,且同时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选择相应的记账凭证将其填写完整;在讲到会计账簿时,会计账簿按用途可分为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教师亦应出示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各账页的不同之处,并示范各种账簿的填制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同时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业务登记相关的账簿。教师演示完毕,让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们都能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3、加强会计实践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前的经济情况下,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中,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处理,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会计实践的反复训练,绝无第二条捷径可取。针对目前实践教育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使会计实践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实践教育模式,即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核心,校内模拟实验室为重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为补充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多渠道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到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学生熟悉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及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通过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对照,加深理解和感性认识。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中职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步骤。

以校内模拟实验为重点。校内实验室包括手工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有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种。目前很多学校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往往忽视单项实验这一会计教学环节,只在毕业前夕安排进行综合模拟实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对会计基本操作不能有效掌握。

以社会实践调查为补充。让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和要求,自行参加社会调查,根据未来就业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由指导老师定期去检查和考核,主要培养学生社交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应变能力等。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相对会计课堂教学理论而言,具有直观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并具有验证所学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上一篇: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下一篇:港口航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