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人文关怀快乐学习语文——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022-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我深深体会到: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所发展, 就是要关注学生生活, 将生活引入课堂, 让语文回归生活。换言之, 教师要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 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以下是我尝试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1 尊重差异, 营造和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教学要将这种差异视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 努力创造条件, 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 只有理解和信任学生,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上,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推广, 抓住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点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 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可以形成。有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就有想与大家交流自己学习体验的迫切愿望, 他们才会主动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 分享彼此的思考, 交流彼此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里,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开启智慧、放飞心灵的天空。

2 创新课堂, 教学相长

陶行知说:“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 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 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极具有成长潜力, 只有了解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力, 才能使之健康成长, 教师也定能在这样充满智慧与创造实践中受到影响, 得到提高。那么, 如何做到教学相长呢?

2.1 创造情境, 激发兴趣

陶行知认为兴趣是成事的关键, 治学以兴趣为主, 兴趣愈多, 则从事弥力, 成效愈著。爱因斯坦也曾经说:“教育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任务去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教师而言是最有意义的, 因为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就会有快乐、满意等积极情绪伴随, 乐此不疲地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需要创设生动的情境。情境可以是画面的, 如教《春》时, 我运用多媒体手段, 将富有特色五幅图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给学生营造了春意融融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也可以是问题的, 如教《变色龙》时,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变了几次?他为什么要变?这样变说明了什么?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看过这样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有吗?有了问题的引导,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随着探讨的深入, 学生们对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久而久之,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对语文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2.2 突破预设, 尽情表达

“要解放儿童的头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眼睛, 解放儿童的嘴巴,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突破课堂预设, 就能够解放学生的头脑, 解放学生的心理, 放飞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无拘无束, 这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本色的东西。请多给孩子们留一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打开心窗, 允许他们说错话, 说真话, 把自己的经验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运用自己的大脑, 提出自己的见解, 享受思维跃动带来的欢乐。也只有这样, 文本、老师、学生三者才能和谐, 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变成快乐的天堂。

2.3 紧密合作, 凸显主体

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使之在相互交流, 彼此尊重,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合作学习中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 结合学科特点,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结尾时,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要求学生去猜想一下:明天祥子还会去拉车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学生认为在那黑暗的旧社会, 祥子为了活命明天必须出去拉车;有的则认为祥子被雨淋病, 而且病得不轻 (哆嗦) , 有可能一病不起。通过辩析学生不仅明确了该句的含义, 还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实践证明, 有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心理上相容的合作学习, 学生主体性才得以发展, 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4 参与体验, 以情感人

语文课要发挥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课文里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让学生心灵受到感动;课堂上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艺术语言, 让学生内心受到启发。请少些说教多些幽默吧, 艺术的表达不仅能对见解独特的学生给予鼓励, 还能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适时帮助, 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 又避免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对违反纪律的学生, 有时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可能伤及学生自尊, 影响课堂氛围和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所以每当教师真情流露, 给学生展示自我时, 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也就开始了。

3 及时评价, 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每当我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 积极鼓励学生问难质疑, 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恰当的评价, 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魏书生说:“一件事情有一百种做法。”“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陶行知也曾说“天天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 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 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 信心倍增, 兴趣更浓, 将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唯有如此, 才能消除学生创造的心理障碍, 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努力实践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给学生以人性关怀,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发他们的内心睿智, 让他们真正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摘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 目标是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它提出教学活动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所有教都是为了学;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教育理论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品质, 主要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体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统一与协调, 闪耀着和谐教育思想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快乐学习

上一篇:浅析维瓦尔第《四季·春·第一乐章》中音乐要素的表现效果下一篇:集团企业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