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重点难点分析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政府采购重点难点分析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重点、难点分析

摘 要: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从权责发生制试点到彻底进行改革,从初步探索阶段到目前的体系完善阶段,尚存许多争议,目前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空间。文章背景为目前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的部门财务报告工作情况和改革进展,总结了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重点和难点和应对建议。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財务报告;难点

一、引言

(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改革背景

过去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在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和监督、准确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具有难以弥补的缺点:无法全面清晰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难以合理准确的体现政府的现金流量,对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程度带来困难,不能为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不利于提升政府运行效率。为了改变政府财务报告的诸多问题,我国从2010年起就开始尝试使用权责发生制来汇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通过长期的探索与优化,目前以及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进展情况

在我国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财务报告要从以往的收付实现制彻底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而《预算法》的法规提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需要依据年度作为编制,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汇编政府综合基础财务报告;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争取在2020年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以及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三)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优点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或者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计算收入和费用的,可以真实的反映资源存量信息,可以更全面、科学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可以提供资源受托责任的信息,可以更好的遏制财务舞弊与腐败贪污的现象。

二、政府财务报告相关概念

(一)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定义和内容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体现政府部门(单位)的财务情况、运营现状等。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组成,其中财务报表包含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会计报表中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和净资产差异表。

(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主体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由部门决算管理范围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逐级编制。各个单位先行汇编自身单位的财务报告然后根据财务管理规定,汇报至上级单位。上级单位除编制本单位财务报告外,还需要对所属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合并,撰写财务分析,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财务报告。主管部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告,即部门财务报告,报送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市本级和区财政部门分别在审核、汇总、合并部门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完成本级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

三、试编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分析

深圳市光明新区作为试点区试编了各部门(单位)2016年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区级财政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行财政与部门财务报告的合并抵消。总结试编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如下:

(一)无法准确记录资产

在资产管理方面,收付实现制只体现了资金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不表现资产库存情况。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单位当时产生的“资本性支出”(具体包括形成资产的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并不计入当期费用中,而是通过这部分支出相应地调减了费用总额和净资产。由于各级政府间、各部门(单位)间有些国有资产的产权界限不清晰,甚至有些资产或基建项目尚未确权入账,所以政府的资产价值无法准确记录。

(二)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困难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特性,当期发生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汇编入当期费用中,需要调整费用总额。根据会计账簿“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中属于当期应计提部分进行调整。未计提折旧和摊销费用应补提。

根据试编规定,对于固定资产都应进行折旧计算。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一直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试编政府财务报告时,无法获得大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数据,在现阶段只能根据账面资产的原值进行补提,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入账时间不一、折旧年限不同,难以获取全面的折旧基数等原因,补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数据很难准确计算。

(三)负债的调整和隐形负债未确认

1.已经记录的往来账务的调整(“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

根据“预付账款”科目借方发生额和“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贷方发生额中属于购买商品和服务预付的金额,调整“净资产”和“商品和服务费用”。

根据“预付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和“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借方发生额中因收到商品和服务及偿还因购买商品和服务发生的金额,调整“商品和服务费用”和“净资产”。

2.在债务管理中,收付实现制中财务支出仅反映了现金支付情况,对于分期付款的费用,尚未支付的部分并未入账记入相应的负债,与其他长期的社会基金缺口、薪酬负债形成许多隐形负债情况,导致难以准确记录负债。

(四)抵消与合并的调整事项问题

抵消:部门内部债权债务、收入支出之间的抵消;同级政府下不同部门之间债权债务、收入支出之间的抵消;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的抵消(收入支出、财政应返还额度和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单位间的抵消(支付给部门内部单位、支付给本部门以外的同级政府单位、支付给其他单位)。

合并:上级单位对各所属部门(单位)上报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进行分项加总,得出汇总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

(五)部门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试编政府财务报告,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单位会计账簿和决算报表的记录,编制抵消调整分录,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求會计人员有一定的专业会计知识,熟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事实是各单位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力量薄弱。

四、试编过程中的重难点解决对策

(一)加强资产管理,进行清产核资

加强政府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资产变化各环节的管理。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一起,全面清查资产,避免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脱节,根据分类按照真实数据汇编资产负债表。

强化基建项目核算和并账,尤其需要针对长期未进行完工结算的大型基建项目,我国相关单位要及时跟进项目进展,加快项目结算进度,做到及时合理结算相关款项,将结算事宜归算到资产管理中,做到专人跟进。

(二)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

可以参考各部门产生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里相关的固定资产数据,优化系统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模块,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入库信息准确补提固定资产折旧。

(三)合理确定合并过程中抵消调整事项范围标准

完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会计项目的抵消和调整业务的技术标准,统一口径,使其可以真正有效地指导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提高报告数据的可靠性、应用性。

(四)寻求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制度并行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用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做到一个会计事项同时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制度进行记录,在政府部门的单位核算中做到财务和预算会计共存,适度分离,互相衔接,全面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今后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最准确的基础数据。

五、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可以加强财政经济稳定,长久地推动基础性制度保障,对于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财政状况,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国家应建立规范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在各级政府的严格执行下,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璐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积极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试编工作[J].中国财政,2016,(21):22-23.

[3]戚艳霞.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分析与完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5,(09):62-63.

作者简介:

徐志荣,深圳市光明新区国库支付中心。

作者:徐志荣

第2篇: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探究

[摘 要]从应然上看,我国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适度政府、合法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 但从实然上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还需完善其在限权、以人为本、和谐政府等几个重点方面在建设,克服其在严格执法、政府信息公开、发挥合力、执行力遭遇政府系统内体制壁垒及实际的法治绩效难以衡量等难点,法治政府建设之路仍任重道远,须加快政府改革之步伐。

[关键词]法治政府;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谐政府;政府信息公开

建设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标志和有力保障,它贯穿在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过程之中,直接体现着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水平。本文在阐述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就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

法治政府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必须依据法律,实现政府组织和行为的合法化、规范化、程序化,包括政府整体行为和个体行为都是合法化、规范化的。简言之,法治政府就是依法行政的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应体现民主、平等、高效、以人为本、诚信、公开、公平、公正、责任的法治理念,其目标应当是建成有限、统一、服务、透明、诚信、责任的政府。我国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有:

1.有限政府。政府的权力是有边界的,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活动。

2.合法政府,即一般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它有三层含义: 首先,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其次,合法执法,在法律实施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再次,程序正当,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注重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3.阳光政府(透明政府)。阳光政府有三层含义: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二是行政行为公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根据其性质和程序要求,或经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程序,或经统一考试等公开行为。凡未经法定公开程序的,其行政行为将被依法撤销或确认无效。三是依法行使行政相对人之听证权。

4.服务政府。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建立高效、便民、服务型政府是践行“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要求政府要有服务意识,优化行政服务,克服官僚主义,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便利服务。

5.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实质上是一种责任追究制度,指政府所担负的全部责任的范围、政府在承担各种责任过程中所分别具有的行政权限以及履行相应义务的法治运作状态。

6.诚信政府。普遍性、非歧视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是法的基本特征,法治政府必须做到诚信和信赖保护。政府行使权力不仅应当公正合法,而且应当恪守信用。诚信政府原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所依之“法”应当具有稳定性与不可溯及性,政府行政行为应具有真实性、善良性和确定性,虚假、错误的行政行为造成公民权益损害的,政府负有赔偿义务。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确定性; 非经法定的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更改或废止。政府应信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以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并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几个重点

经过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政府立法工作步伐加快,质量不断提高;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执法力度加大; 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加强; 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增强,这些都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限权

法治国家的前提和核心在于规范权力的运行与权利的行使,实现二者在各自范围内平稳、有序的运行,而法治政府建设自身更需要限权和护权的统一。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讲究政府诚信、公开透明这样的法治政府,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的重要途径。

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行使, 政府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目的不是插手具体的经济或公民个人事务, 而在于为社会经济活动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行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公开、透明、便于公众参与和监督,为纠纷解决提供公平、有效的救济途径。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必须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代表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二)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在政府的管理活动中要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

建设法治政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这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实施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消极腐败现象,使政府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能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有效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民合法权益,使政府行为不偏离“以人为本”的轨道,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得到最充分、切实的保障。

(三)和谐政府:法治政府的运行目标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政府是有限、责任、阳光、诚信、廉洁和服务型的政府,其重要特征是公开行政、权责统一,行政决策行为公开、透明,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接受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一旦行政相对人发现行政机关作为失当,就有权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问责”相应官员。确保不同利益主体的意愿在政府行为中得到体现,不同的声音受到重视,合理表达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公正解决社会矛盾,在政府行为过程之中化解矛盾,为社会转型提供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环境。

(四)充分发挥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对依法行政的带头效应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应是其最大的公务。更为重要的是,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可以促进行政机关首长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就是一堂活生生的法制教育课,同时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依法行政考试。

三、法治政府建设的几个难点

(一)严格执法

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熟人社会的特点,执法是否合法、合理、适当,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执法工作是政府法治建设既是诸多环节之重,亦是执法难点所在。需要切实采取如下措施,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2.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控制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要求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裁量权以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作为其运作的核心,其不确定性往往会在实践中产生偏差。当前对于行政裁量权的制约需要立法进行解释和完善的同时也需要司法在审查裁量权运行方面进行理论上的突破,更需要行政机关自身应通过制定裁量基准,引入案例解读技术等控制其自有裁量权之行使。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4.积极接受监督,及时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政府信息公开

加强公开法制、实行阳光行政是当今的世界潮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颁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施行便于从制度上、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促进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推进和统一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但从近期公布的关于政府网站绩效的官方、半官方和民间评估的结果看,无论是国务院部委网站还是各级地方政府网站,都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互动的差异程度比较明显。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和完善,事关整个政府运作模式的根本转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在区域发展极不均衡、政府层级繁琐复杂的我国,实现这一进程殊为不易。当下,笔者认为其紧要工作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专门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调整理顺工作职能和责任界限,对行政公务人员特别是信息公开工作干部进行专门教育培训,提升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清理现有政府信息,编制公开目录加以公布并及时更新;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整合政府网站上的各种公开栏目并保障其发布、检索、申请等基本功能的实现,并依法作出努力将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辟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并配置必要设备;四是通过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五是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监督救济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包括举报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权力受监督、权利受保护,通过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六是抓住典型案例和事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工作基础建设,争取广大民众和全社会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外部环境。

(三)发挥合力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法,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要不断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的能力,增强程序公正。其次,要通过全国范围的普法活动,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素质,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氛围和环境,实现法律秩序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 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作者简介]杨伟,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2009级民商法研究生。

作者:杨伟

第3篇: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摘 要 本文结合国际上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提出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几点考虑。

关键词 绩效审计;实践;重点和难点

一、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内容也很多,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很多。当前审计资源有限、审计环境有待改善,政府绩效审计不可能全面展开,必须有重点的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开展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需要呢?我们认为,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也是当前政府审计工作必须全力抓好的重要内容。

1.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范围很广

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有:①公共安全支出,包括国防、公、检、司、法、武警等部门;②公共机构支出,主要包括行政机关;③公共服务支出,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学、社保、社区服务等;④公共工程支出,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公共福利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支出,包括公共交通、城市卫生、城市绿化、水暖电器等建设。从2001 年至2004 年,我国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8902.58 亿元、22053.15 亿元、24649.95亿元和28360.79亿元(数据来源:中央政府网站,www.gov.com), 占当年GDP 的比重分别为19.42%、21.04%、21.08% 和20.77%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数额必将继续扩大。由此可见,公共财政支出涉及众多的领域和部门,而且数额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重大。那么财政支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这必须通过绩效审计进行判别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审计可以兼顾到政府绩效审计其他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来看,前面提到的政府绩效审计其他几个方面的内容均涉及到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和开发涉及到公共服务支出,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涉及到公共工程支出,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涉及到公共机构支出,而已有公共物资财产的形成来源正是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因此,通过绩效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本身就包含了公共财政资金在上述几个方面使用情况的评价。

3. 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审计是推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公共财政资金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健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改善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目标,因此,通过加强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监督,可以从深层次揭示和分析当前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加快健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

二、对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考虑

1. 必须全面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

我国对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刚刚起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均不够深刻。因此,一方面,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绩效审计理论的钻研和探讨,尤其要加强对绩效审计技术方法的钻研,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实务工作者必须加强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

2. 大力推行绩效管理,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2004年8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一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3层,由3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以及33 个三级指标构成。尽管该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如每个指标的权重、具体的评价程序、方法等都未明确,但这表明了推行绩效管理、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已是大势所趋。

没有绩效评价体系,绩效审计就没有了评价依据,这是各国绩效审计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20 世纪70~80年代,首先在西方兴起了一次“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核心特征就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高度关注,由此,一些国家逐步建立了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并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证明,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期也正是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时期,绩效管理为绩效审计提供了依据,而绩效审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政府不断地改善绩效管理。

由于公共管理涉及众多的部门、领域,因此,我们认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完成,而是要发动各部门、领域的专家根据本部门的特点来参与制定。更重要的一点,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绩效评估的立法工作也应当提到议事日程,美国、英国、日本等均分别在1993 年、1997 年和2002 年颁布了有关法律,实现了绩效评估的法制化。

3.加快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

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而缺乏成熟完善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是当前开展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必须重点加快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这是开展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需要,更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基础。

4. 加强绩效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对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在法律上均有明确的授权,如加拿大1997年颁布的《审计法》中明确授权审计长公署对政府各项开支及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我国《审计法》虽然授权审计机关对“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但仅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对资源环境、政府效能等均未授权,而且也未明确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用以指导具体审计实践的有关准则和指南也尚未制定。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绩效审计的开展。

5. 抓好人才培养,改善审计手段

绩效审计是目前审计发展的最高阶段,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美国的绩效审计比例之所以能达到85%,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由于我们以前是以财务审计为主,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审计人员较多,但在经济、管理、信息、法律、资源等方面的专家严重缺乏,难以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因此,必须抓好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要引进各类专家,改善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刘家义" 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 审计研究,2004,(06)

[2]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EB/OL] 浙江省审计厅网站,2003

[3]宋常" 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02).

作者:隋丽华

第4篇:施工难点、重点分析

2.1施工难点 2.1.1工期紧

某度假酒店建筑面积39663平方米,整个工程施工周期仅为438天,要完成结构施工的机电配合、机电安装工程的全部工作,且建筑标准程度较高,因而施工工期相当紧张。

为此,我公司将根据总控进度计划及结构、装修专业的施工周期安排,本着重质量、讲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机电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具体措施如下:

(1)密切配合

1)结构施工阶段,密切配合结构专业进行机电各专业的预留预埋,提交相关书面资料,加强预留预埋施工的现场校核,杜绝延误现象发生。

2)装修施工阶段,机电专业与装修专业共同商定须协调配合的项目,列出清单,制定出各交叉工序的施工顺序及作业时间。

3)按照进度计划要求,专业施工队伍及时进场,并分阶段、分部位与预留预埋班组进行施工面交接,保证整个机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2)统筹机电施工作业面

1)在结构施工阶段,我方将在地下室结构验收后立即插入机电安装工程,在地下室开展风管、水管、桥架等主要管线安装。

2)在装修施工阶段,与装修专业沟通协调,争取提前完成与机电设备相关的房间装修工作,为设备安装争取时间。

(3)机电设备材料提前完成订货

针对本工程机电设备的特点,考虑设备材料供货周期,合理制定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和进场计划,所有设备材料应提前完成订货,科学合理安排主要设备材料的进场时间,满足项目整体进度要求。

(4)劳动力组织

选择信誉良好的作业队伍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机电工程施工,提前对其进行各项考核及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机电施工的进度、安全和质量齐头并进。

配合业主组织专业分包及时进场施工,时间应满足总体进度控制的要求。

施工难点、重点分析 2.1施工难点 2.1.1工期紧

某度假酒店建筑面积39663平方米,整个工程施工周期仅为438天,要完成结构施工的机电配合、机电安装工程的全部工作,且建筑标准程度较高,因而施工工期相当紧张。

为此,我公司将根据总控进度计划及结构、装修专业的施工周期安排,本着重质量、讲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机电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具体措施如下: (1)密切配合

1)结构施工阶段,密切配合结构专业进行机电各专业的预留预埋,提交相关书面资料,加强预留预埋施工的现场校核,杜绝延误现象发生。

2)装修施工阶段,机电专业与装修专业共同商定须协调配合的项目,列出清单,制定出各交叉工序的施工顺序及作业时间。

3)按照进度计划要求,专业施工队伍及时进场,并分阶段、分部位与预留预埋班组进行施工面交接,保证整个机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2)统筹机电施工作业面

1)在结构施工阶段,我方将在地下室结构验收后立即插入机电安装工程,在地下室开展风管、水管、桥架等主要管线安装。

2)在装修施工阶段,与装修专业沟通协调,争取提前完成与机电设备相关的房间装修工作,为设备安装争取时间。 (3)机电设备材料提前完成订货

针对本工程机电设备的特点,考虑设备材料供货周期,合理制定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和进场计划,所有设备材料应提前完成订货,科学合理安排主要设备材料的进场时间,满足项目整体进度要求。 (4)劳动力组织

选择信誉良好的作业队伍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机电工程施工,提前对其进行各项考核及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机电施工的进度、安全和质量齐头并进。

配合业主组织专业分包及时进场施工,时间应满足总体进度控制的要求。 2.1.2施工现场面积大

本工程施工场地设计范围较广,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距离较远,这样就不便于管理,材料堆放比较零散。尤其是在地下层机电专业中的安装施工阶段,施工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摆放,待安装机电设备的临时存放,都需要很好的协调和管理,我公司具有在广阔场地施工的经验,对上述场地大的特点,将采取如下对策:

(1)在施工前,我们将充分考虑场地特点,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合理布置,现场空间的使用实施动态管理,合理组织施工。

(2)根据施工进度制定设备等物资的进场计划,使进场物资能及时转移到施工层,减少场内材料、设备的运输。

(3)施工期间,须避免大型设备在施工现场的长期露天存放及占用施工现场的运输通道。

2.1.3机电系统复杂及联合调试难度大 本工程机电系统繁多,包含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与通风工程、消防工程、弱电工程等十多个机电专业工程。因而,专业间配合工作多,各专业队伍协调工作量大,且联合调试难度高。

针对此种情况,我公司将采取以下应对之策:

(1)编制详尽的进度计划

我公司将根据各机电专业特点,编制专业施工进度计划,并细化到每季、每月、每周、每日,并认真落实到各专业队伍,以期尽量缩短机电专业施工时间,为工程整体提前竣工打下良好基础。

(2)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制度,使施工各方信息交流渠道通畅,问题及时解决。每日召开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会议,协调内部管理事务,总结日计划完成情况,发布次日计划;每周五下午召开有业主指定分包、监理共同参加的生产例会,总结周计划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影响施工生产的主要问题,制定下周进度计划。

(3)联合调试组织后期联合调试涉及众多专业队伍,总承包单位将成立联合调试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各专业调试小组、资源保障小组、应急小组,并制定详尽的联合调试方案。

2.1.4设备吊装数量多且难度大

本工程中需要吊装的设备数量庞大,其中包括变压器、组合式空调器、风机、水泵等,且吊装工作贯穿工程施工始终。

针对此种情况,我司将采取以下应对之策:

(1)对于变压器、水泵等大型设备,机电专业队伍进场后随即编制切实可行的吊装方案。与结构专业积极配合,充分考虑现场运输通道和建筑结构条件,对于无法满足吊装要求的结构情况,及时沟通,在正式开工前找到解决的办法。

(2)各专业吊装设备型号烦杂,数量庞大,大部分需要外用电梯和塔吊完成。各专业应在总包商的统一协调管理下,本着“缓让急、小让大”的原则,合理分配外用电梯和塔吊的使用时间,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不受设备吊装、运输影响。

(3)现场内使用机械化的运输工具。项目部将配备液压拖车、电动叉车、手动叉车等运输工具,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输、吊装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工期进度要求。

2.1.5设备减震及噪音的控制

根据本工程设备的隔音、降噪,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的问题。 (1)应对措施:

1) 水泵、风机、空气处理机组等机电设备,全部根据设计的高标准要求,设置了可靠的减振措施。落地安装的设备,下设减震器等减震装置;吊装设备,安装减震弹簧吊架。

2) 所有转动设备与管道连接,采用软连接或挠性接头。水泵、空气处理机组与水管道连接处,设置了软接头;空气处理机组、风机与风道连接处,设置软连接,隔绝设备对管道系统、乃至对环境的影响。

3) 设备机房、泵房在墙壁内侧安装消音降噪吸声材料,隔绝设备噪音对设备房间以外的空间环境的影响。

4) 本工程设计标准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相应施工工艺规范及标准,使噪音和隔振水平降至规定所允许的噪音水平,以满足业主方对本项目在噪音方面的使用要求。

2.1.7成品保护

本工程设备材料高档,专业工程众多,专业之间如何共同配合搞好成品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按期竣工的重要环节,对此,我司有如下对策:

(1)专业工程开工前,会同其他专业工程共同制定一套完善的成品保护方案,此方案须经过总包商、监理单位及业主方的三级审批,以确保其有效实施的可行性。

(2)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1)管理者合理安排工序,上、下工序之间做好交接工作和相应记录,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工作应避免破坏和污染。

2)采取“护、包、盖、封”的保护措施,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防护和专人负责巡视检查,发现现有保护措施损坏时要及时恢复。

3)完成作业移交:每专业完成施工任务后,须向安全保卫部提出书面作业面移交申请,批准后向其它专业办理作业面移交手续,移交工作列入施工计划。

4)成品损坏登记:成品造成损坏,成品保护责任单位必须即刻到安全保卫部进行登记。

5)员工的成品保护教育:对所有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增强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成品。

第5篇:重点难点分析详解

第一节 高支模工程的针对性监理措施

1.1高支模支撑架搭设和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⑴安装安全技术要求:①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②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工作鞋,搭设中应统一指挥,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嘻戏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得站人;③雨后施工注意防滑,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止一段时间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解除、脚手板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④立杆接头应错开,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⑤用扭矩扳手检查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扣件开口必须向外;⑥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⑦支撑、拉杆不得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物体上;⑧高支模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避免材料、机具过于集中堆放。

⑵拆除安全技术要求:①同条件养护试块经过试验,确认砼强度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预应力砼应待张拉后模板方可拆除,以防倒塌事故;②拆模要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③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要有专人指挥和可靠的拆除措施,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作业区,拆下模板应集中吊运,不得向下乱扔;④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要拆除的模板下,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伤人;⑤结构上有预留洞时,拆除后要立即做好安全防护。

1.2防止高支模支撑系统失稳的控制措施

浇筑梁板砼前,应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紧固件的紧固程度;

浇筑梁板砼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及时用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1.3高支模的安全监督管理

⑴安全监理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①施工单位未编制高支模技术方案或将未经审批的技术方案交付现场施工;②高支模施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⑵对高支模体系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将立即提出整改通知书,若施工单位拖延整改、拒不整改、抗拒整改而强行浇筑砼等严重违规行为,监理人员将责令停工整改,并通知建设局或质监站,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第二节 房屋渗漏的预防问题

目前房屋渗漏质量通病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房屋的使用质量,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材料、防水层及装饰工程的问题还有主体工程质量都是造成渗漏的重要因素。

⑴在主体工程施工中,除了保证结构安全外,还必须对一些造成渗漏的细部进行管理。其重点内容是:

图纸会审会审设计图纸应考虑墙体及屋面技术构造措施,房屋长度应适宜,以减少温差与沉降引起的变形。

①外墙砌体施工

严禁使用刚出厂的热砌块和爆灰的砌块以及生产后存放不足一个月的砌块。 要保证砌筑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及足够的搅拌时间,不宜用高标号水泥或过细的沙子拌制砂浆,办置砂浆应随拌随用,通条件下拌好的砂浆应在4小时内用完,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则应缩短至二个小时。

砌块和砖,砌筑前必须隔夜浇(浸)水湿润,断裂的砌块或砖不准用在外墙上。 外墙的水平及竖向灰缝砂浆必须饱满,必须满刮缝砂浆,不准有透亮及瞎缝,尤其是外墙的框架梁柱与砌体周边缝、外墙上砼过梁端缝、窗盘等镶砖两端缝、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宜对山墙随砌砖随原浆勒缝。

钢筋砼悬挑阳台、雨蓬受力钢筋下设置钢筋支架,并逐个进行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②补洞施工

外砖墙的孔洞修补,宜用C20细石砼嵌实,或采用半砖内外镶砌,其砖面比墙面略低1~1.5㎝,砖四周灰缝用水泥砂浆嵌实,再用1:3刮糙砂浆将表面补平,砼外墙面的孔洞,应在内外用防水砂浆修补。

阳台板上的立管、落水头、厕所间等的地漏,穿过地面及屋面板的管道、落水头等,应安装牢固,修补工作应在安装管道后,做地面及屋面前进行,补洞应逐层进行,但一般不准将连续两层楼面临时固定管道的对拔同时拆除

应注意贴面砖墙面的底层抹灰质量,该抹灰层对防水有一定作用。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墙的预部、空心砖外墙的竖缝,应先进行堵洞和勾缝,并作为工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抹灰。一般抹灰层分二次进行,两道抹灰的时间间隔要2至3天。按部位监测渗漏,将主体的渗漏,有效的消除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外装饰工程施工前,无自然降水条件的,宜做外墙淋水试验,在外墙面三层和六层高度设压力喷水管,喷水时间24小时,如发现漏点,做出记号,找出原因,修补好后,对原渗漏点处重新喷水24小时,修到不渗漏为止。

穿屋面、楼地面、阳台板立管洞和落水头处的存水实验:在已补好的洞或落水头处,上面用1:2水泥砂浆围成ф250毫米蓄水栏,高30毫米,宽30毫米,周边封闭不能有裂缝,放满水,存水24小时后,观察其修补处有否渗漏水。如有,找出原因,修补好,重新存水24小时,修到不渗漏为止。

③推拉窗施工

合理选料,下冒头的阻水边不低于25毫米。安装窗框时,要注意下冒头料的水平度,稍微向外倾斜,避免倒泛水。窗框与墙体接合处要内外嵌填防水密封膏,并填嵌密实,密封膏质量要符合要求。结合窗拼接节点要采取套插曲面搭接方法。镶嵌玻璃的密封橡胶条要根据周长再适当放长20毫米,使其呈自由状态,切不可拉紧,毛刷条长度要到位。

打玻璃密封硅膏要到位。框扇构件镶接节点处要满涂防渗水硅胶。框下冒头要设泄水槽。

④楼面厕浴间施工

建筑物上水管道的主干管均应分段试压,并作好记录。一般容易产生漏水的是浴缸大小便器,地漏下水管及上水开关、水龙头等。因此在给排水施工中,监理应把好成品、配件关,对下水管穿过楼板的封堵,应作专门工序检查签证。

卫生间施工的过程监控是防止渗漏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按设计要求正确找坡,控制标高,做防水层时要检查找平层是否干燥,防止空鼓;检查注水收头,套管环隙填塞是否严密等。

根据设计要求,对结构楼面,找平层,防水层,找坡层都要按设计加强检查,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第三节 厂区室外地面工程的监理措施

1、基层检验与整修

基层的宽度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等,均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有不符之处,应予整修。

⑴若基层有杂物,则施工单位完成杂物清除后,监理应做检查,并作浇灌量测试,确定保其土壤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检查土的天然含水量,并同时送试验室进行复试,如属过湿土,应采取技术处理。如遇到明浜或暗浜的情况必须先挖除浜中淤泥,水抽干。用素填土回填,分层夯实。

⑵基层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使其不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在浇筑混凝土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对半刚性基层。要注意把握整修时间,过迟难以整修且很费工。对加宽的部分,新旧部分的强度应一致。若在旧砂石路或沥青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时,所有旧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损坏,以及路拱横坡或宽度不符合要求之处,均应事先翻修、调整、压实。

2、安设模板

在监理对基层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即可安设模板。

模板宜采作钢模,长度3~4m,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装拆应简易。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空隙)要事先用水泥浆铺平并充分夯实。无钢模时,也可采用木模,但厚度宜在5cm以上。

模板安装完毕后,监理宜检查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要求施工单位拆去重新安装。如果正确,则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

3、钢筋网片的安放

⑴安放钢筋网片时,要求施工人员不得踩踏,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高度。待钢筋网片安装好就位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若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不大于25cm的板,上下两层钢筋片可事先用架立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cm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应分两次安放。

⑵安放角隅钢筋时,应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沉落度。角隔钢筋就位后,要求施工单位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

安放边缘钢筋时,应先沿边缘铺筑一条混凝土拌和物,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监理应巡视检查。

4、混凝土的摊铺与振捣

⑴摊铺混凝土前,要求施工单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⑵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一般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要求施工人员用铁锹翻拌。

用铁锹摊铺时,应用“扣锹”的方法,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离析。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插捣几下,使灰浆捣出,以免发生蜂窝。

⑶混凝土板厚度不大于24c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4cm时,宜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宜为总厚度的3/5。摊铺的松料厚度,应考虑振实的影响而预留一定的高度。具体数值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可取设计厚度的10%左右。监理应巡视检查。

5、表面整修和防滑处理

不采用真空脱水工艺时,应用大木抹多次抹面至表面无泌水为止。 采用真空工艺时,脱水后还应进行机械抹光、精抹、制毛等工序。

6、接缝施工

接缝是混凝土地面的薄弱环节,接缝施工质量不高,会引起板的各种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因此,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应认真地做好接缝施工,并做好巡视检查工作。

⑴纵缝施工

纵向施工缝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或企口缝加拉杆的形式。但在道口等特殊部位,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板宽度可能会大于4.5m,这就需要设纵向缩(假)缝。纵向假缝一般亦应设置拉杆。

纵向缩(假)缝施工应预先将拉杆采用门型式固定在基层上,或用拉杆置放机在施工时置入。假缝顶面缝槽用切缝机切缝,缝宽为3~8mm,深为1/4~1/5板厚,使混凝土在收缩时能从此缝向下规则开裂,防止因切缝深度不足引起不规则裂缝。

缝纵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置在板厚的中间。并应避免将脱模剂(如沥青等)涂洒在拉杆上。

⑵横缝施工

·横向缩缝可采用在混凝土凝结后(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2~12.0Mpa,砾石混凝土达到9.0~12.0MPa)钮切或在混凝土铺筑时压缝的方式修筑。

·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胀缝填缝料。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守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

·施工缝宜设设于胀缝或缩缝处,多车道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施工缝如设于缩缝处,板中应增设传力杆,其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应先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⑶接缝填封

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填封接缝。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常用的填缝方法有灌入式和预制嵌缝条填缝两种。

7、养生及拆模 ⑴养生

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毕后,应进行养生,使混凝土板在开放交通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养生期间,须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须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混凝土板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须管制交通,以防止人畜和车辆等损坏混凝土板的表面。

在养生初期,为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阳光照射,防风吹和暴雨等,施工单位可以用活动的三角形罩棚将混凝土板全部遮起来。

混凝土板在养生期间和填缝前,要求施工单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养生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⑵拆模

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 要求施工单位拆模时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拆模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只有混凝土板达到设计程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板的强度进行检测,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且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时才能开放交通。

第四节 施工协调的监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时,各工种各专业较多,分包较多,可能有桩基分包、消防分包、强弱电分包、防水分包及铝合金门窗分包,再加上施工人员组织复杂,相互穿插作业,各专业相互制约的情况也越发突出,不是强电线管或桥架影响弱电线管或桥架穿线,就是因空间不够,安装管线标高与吊顶标高不符,或是工作面铺的太大,给质量监控带来很大难度,或是因材料、设备采购或供给不及时而影响进度,因此,在工种较多时,如何有效协调、监控,是监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4.1目标规划

⑴首先按目标控制的需要将各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个目标都形成一个既能分解又能综合地满足控制的目标划分系统,以便实施控制;

⑵把目标、实施过程和活动编制成计划,用动态的计划系统来协调和规范项目实施;

⑶对计划目标的实现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以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实施主动控制;

⑷制定各目标的综合控制措施,力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4.2动态控制

⑴动态控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监理过程中,项目的实施分不同阶段,控制也分成不同阶段的控制,应加大前期预控及过程控制的力度,首先根据图纸的要求划分主次重点,熟悉掌握图纸,将图纸上的缺点或错误以设计交底会、技术核定单、设计变更、联系单或备忘录等形式加以签发,在施工前加以纠正,避免施工时或施工后才发现,返工时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费用;

⑵要求将各专业在可能相碰或有制约的衔接部位,事前讨论论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顺序方案加以审核、确认;

⑶要求施工单位开会部署,最后监督实施,过程控制要到位,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4.3组织协调

⑴组织协调包括监理机构内部人与人、机构与机构间的协调。包括在监理过程中,总监与各专业监理之间、各专业监理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纵向监理部门与横向监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⑵组织协调还存在监理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时协调,信息互通。

⑶协调的问题集中在结合部位上,协调就是在这些结合部位上做好调合、联合和联结的工作,以使大家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步调一致,达到运行一体化。

①要求监理机构内部监理人员都能主动地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进行协调,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程序化,事先确定协调内容、协调方式和具体的协调流程,利用权责体系,采取指令、会议等方式进行协调;

②在监理机构内部进行专业及责任分工,具体到人,与经济挂钩,奖罚分明,按楼层,或分项工程或子分部工程为协调、控制的范围,要求监理人员出工出力,平时有相对应的检查制度,做到定时、定员、定楼层,即事事都有监理人员在管。

③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安保体系,管理要到位,责任要到位,监理到达每个楼层,第一应该看的就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是否到场,然后再查问题。

④如在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及时与参建各方协调沟通,及时处理解决。 ⑤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不同阶段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

第6篇: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难点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为什么?

⑴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是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公共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在政府主导下获取丰富收益的同时,也在支付巨大的成本。政府作为一个主导者,它在行驶自身职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同样地,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在当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①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着将GDP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倾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单纯地主导GDP的增长上,忽视社会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这些政府的官员大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他们只是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尽可能多地增添华丽的“政绩”,为自己的仕途追加更多的资本。②投资高增长引起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上涨、土地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③从总体而言,我国的贫富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医疗和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严重不足。

而公共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从政治的层面上说,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等;从经济层面上说,其存在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上我们正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⑵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是如何协调好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问题。

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打破当前的利益格局,这也注定我们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阻力有来自政府内部的,也有来自社会和个利益团体的,会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作为一个主导者,首先政府必须能够从具体的利益关系中超脱出来,单独饰演裁判员的角色,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而不是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不然就像现在一样不停地有某某官员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等新闻了;其次是协调好各种独立的经济社会利益主体;最后特别要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让人民大众得到实惠。

第7篇:《诗词曲五首》重点难点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来郁积心头的苦闷和愤懑之情,表达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前途的无限希望。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句,对仗工整,语言铿锵,富于哲理,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对仕途的失意,抱负的落空,表现出不甘沉寂的阔大胸怀。现引用这两句诗,常赋予其新的涵义,喻指任何腐朽没落的势力,都不可能逆转历史发展的潮流,新生力量必将欣欣向荣,茁壮成长。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诗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及豪绅。作者在诗中指责商女,实是指桑骂槐。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值得玩味。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前四个字为上一句的景物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个性和典型意义,同时照应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铺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闻笛赋:指晋间秀所作《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烂柯人:柯:斧头柄。烂柯人:相传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见两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待到局终,才发觉手里的斧头柄已烂掉了。回到村里,同时的人都已死去,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此处借以表示自己这次还乡,家乡已人事全非。

病树、沉舟是自此,意思是自己虽然屡遭贬谪,不中用了,但新人物大量涌现,令人高兴。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历史遗物引发出深沉的感慨,旨在表明周瑜打败曹操,只不过是侥幸的成功罢了。这里边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周瑜因得东风之便而成功,诗人不得东风之便而难以施展抱负,岂不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以饱含血泪的语言,悲愤壮烈的情怀,诉说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激励着历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这首词序中说兼怀子由,意思是说兼有对苏辙的怀念。当然,本词不仅是怀念兄弟,甚至抒发的感情也不是手足之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热爱人生,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以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寄托着美好的祝愿。

这首散曲以沉郁、愤懑的心情,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慨。尤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千锤百炼,尖锐而警拔。总之,不论是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8篇:第三章现代企业经营决策方法重点难点分析

经营决策有三种基本类型:确定型、风险型和非确定型。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应用应具备四个条件:(1)存在决策者期望达到的一个确定型目标。(2)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方案。(4)不同经营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计算出来。

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量本利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法、投资报酬率法等。

1.量本利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产品数量(销售量)、生产成本、销售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量本利分析的前提是存在两种成本(或费用),一种是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叫作固定成本,另一种是随产品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叫作变动成本。正是由于这两种成本的存在,客观上存在产销量低于一定数量时经营是亏损的(负利润),只有产销量大于一定数量时企业才有利润,且产销量越高利润也越高。当利润为零时的产销量称为盈亏平衡点。

量本利分析模型告诉我们:只有当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大于零时才存在盈亏平衡点。有时企业产销量达不到盈亏平衡点,企业还会继续生产,这是因为继续生产虽然不能盈利,但可以减少亏损,条件仍然是边际贡献(率)大于零。

2.投资报酬率法

投资报酬率法是根据投资报酬率的高低来评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方法。所谓投资报酬率是指年投资利润总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企业利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评价投资方案时,通常可以将其与投资者确定的期望投资报酬率相比较,若投资报酬率大于或等于期望的投资报酬率时则为可行性方案。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主要用于人们对于未来有一定程度认识、但又不能肯定的情况,但每种自然状态可以根据以前的资料推断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风险型决策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决策树法、矩阵汇总法、优先理论法。 决策树法是一种用树型图来描述各经营方案在未来收益的情况,从而选择正确方案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可替换经营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市场状况的了解,绘出决策树型图。

(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具体讲是第一,计算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用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概率;第二,将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相加,并将数字记在相应的自然状态点上;第三,考虑各方案所需的投资,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第四,剪去期望值较小的分枝,将保留下来的方案作为被选的决策方案。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非确定型决策是在决策的结果无法预料和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无法预测的条件下,只能依据经验判断并有限地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做出的决策。在非确定型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经验判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决策者采用的标准不同,决策方法就不同。一般来说,非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折衷法、等概率法等。

乐观法也叫大中取大法。如果决策者比较乐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所以不论采用何种经营方案均可能取得该经营方案的最好效果。这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又称冒险决策法。

悲观法也称小中取大法。即决策者对于未来比较悲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企业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案,均只能取得该经营方案的最小效果值,所以在决策时首先计算和找出各经营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效果值,然后通过比较确定,选择在各最差自然状态下的仍能带来“最大效果”的经营方案。

后悔值法也叫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决策时应首先计算出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即用某自然状态下的效果值减去该自然状态下该经营方案的效果值),然后

找出每种经营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并据此对不同经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经营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折衷法也称现实估计值法。这种方法是乐观法和悲观法的折衷,因为完全持乐观的态度是不现实的,而完全从悲观的态度出发又过于保守,也不符合企业经营的思想。

等概率法是在假设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相等的情况下,选取期望值最大的经营方案为最优经营方案的方法

第9篇:传统采购向供应管理转型难点及对策分析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中,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而在供应管理中, 双赢的伙伴关系成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典范。 供应管理中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企业之间分享信息, 协调相互的行为。 采购方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 改善品质,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 并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企业采购模式由传统采购向供应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所谓传统采购模式是指企业一种常规的业务活动过程, 即企业根据生产需要, 首先由各需要单位编制需要采购物资的申请,然后由采购部门汇总成企业采购表, 报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购买行为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传统采购流程的缺点:

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竞争多于合作, 供应方多追求眼前利益。 更多的时间是消耗在讨价还价、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 没有用更多的时间来做长期预测与计划工作, 供应与需求之间这种缺乏合作的气氛造成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供需双方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响应速度慢。 由于采购方和供应商在信息的沟通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的平台与机制, 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采购方也不能改变供应方已有的订货合同,缺乏应付需求变化的能力。

质量控制依靠事后把关。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各种有关标准如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技术标准等进行验收检查, 采购方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 相互的工作是不透明的, 质量控制的难度很大。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中, 工作的重心是与供应商的商务谈判, 通过多家供应商之间的比较竞争来选择供应商。 而在供应管理中, 采购连接着企业与供应商, 是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无缝连接, 提高供应链上企业同步化运作效率的关键环节。 供应管理的思想是协调性, 集成性, 同步性的统一,要求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 增加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建立新的供需模式。 采购工作的重点转向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整合, 以采购过程为管理对象, 通过对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控制, 以达到采购过程总成本和总效率的最优匹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很多成功的企业已经将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 企业的采购模式由传统采购向供应管理的转型可谓势在必行。

传统采购向供应管理转型的难点

采购战略是企业根据其战略采购规划, 运用现代管理技术, 分析并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 求得企业的资源需求与市场变化的平衡, 通过强化供应链建设和供应商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 不断压缩采购周期, 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成本较低的, 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系统, 以满足客户要求。

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采购战略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中, 阻碍企业制定中长期采购战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不注重对供应商的长期关系管理, 只一味地进行采购压价。

( 2) 供应商出现品质或服务的问题时, 企业只是简单地转嫁责任。

( 3) 没有采购成本结构的分析, 对战略性的原材料和普通的采购物料不做区分。 集团企业的分散采购阻碍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没有对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研究, 没有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间的密切合作, 就不可能有采购战略。 而企业有没有中长期的采购战略, 对采购成本乃至产品质量影响极大。 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公司开始关注采购管理并采取行动, 那么在短期内平均可以降低 5%的成本; 但是, 如果要降低 10% ~ 15%的成本, 则必须依靠一个中长期的采购战略。

对采购人员素质的要求显著提高

供应管理对采购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采购模式下, 分工很细, 采购人员更多的是处理事务性文件, 而供应管理则要求采购人员是掌握供应链管理,材料和工艺知识, 品质管理, 商务知识, 物流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缺乏供应商开发与改进的流程与规范

供应商的开发与改进过程包括形成相对稳定的, 多层次的供应商网络, 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系统; 向供应商提供教育培训支持, 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 制定供应商评价与激励制度, 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合理科学, 更具可操作性。 传统的采购过程需要供应商认证, 制定生产计划, 制定采购计划, 发送采购订单, 收货, 验收入库, 入账付款等系列活动, 跨越了科研部, 计划部, 采购部, 财务部, 仓库等部门。 由于分工过细, 因此在信息沟通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供应管理贯穿的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思想, 这种思想要求将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是一个整体功能过程, 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实现这一过程最优化管理的目标。

【原文转载自:新浪博客】

上一篇:选拔处级干部下一篇:新闻评论类节目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