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学结合在职业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高铁时代、中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社会正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工业生产模式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研发型转变,职业型高等教育已经转变为我国培养社会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职业院校怎样定位和怎样发展,怎样承担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这是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职业高等院校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核心就是对职业型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在我国经济刚步入大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就明确指出:职业型高等教育要重点做好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进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工业生产、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人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内涵。这些文件确定了职业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职业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就业导向、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在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新时代,世界各国将人才技术纳入到激烈的竞争领域。伴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出现,职业技能涉及的范围和手段在不断变化,使得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工人日益吃香,“蓝领”阶层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充分证明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尤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大国工匠就是中国制造业的瑰宝。所以,职业型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也为专业技术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2002年开始,国家相继启动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并在一些重点职业型高等院校建立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各省市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都陆续出台了有关鼓励政策。

职业型高等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它们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的职业型高等教育,职业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特征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型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职业应用为主,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突出职业动手能力,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必须遵循“够用”的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型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应该以“双师型”“双证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主,将就业作为整个教育的目标,把技术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主线,将市场需要的人才素质作为基点,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不仅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科技、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工学结合已经成为职业型高等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

一、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将学校的专业知识和生产企业的工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能力和就业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借助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的实验、实习基地、顶岗工作等合作形式,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职业道德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完全融合,最终通过企业的工作锤炼,达到职业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企业,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发挥应用,使其在“教—学—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成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职业型人才。

学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及时了解到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生产技术的要求,适时修订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核心课程,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又能够给学生提供实战操作的工作场所,使学生的技术掌握归属感逐步增强,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效果,做到学以致用。利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特点,职业型高等院校能够紧扣理论“够用”的授课理念,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生产实践、新设备应用、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夯实基础。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特色教学的重要途径,使得职业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二、工学结合在职业型高等教育中的优势地位

(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对职业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准确定位

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是随着市场行情、生产规模、新设备投入、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把企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要求放在第一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将学生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做成养成教育来培养。突出强基础、夯应用的特点,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企业的生产场景进行模拟演练,潜移默化地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工学结合为职业型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就好像是学校的望远镜和放大镜,它能够使学校通过企业轻而易举地获取到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的运用情况,及时指导学校进行专业调整或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得开设的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做到教育有方,培养目标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还能有效推进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度改革,突出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工学结合,是职业型高等院校的千里眼、顺风耳,它能使职业型高等院校正确判断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及时掌握技能型岗位的用人标准,因地制宜的面向企业来进行专业设置,科学制定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所以,职业型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企业需要的岗位标准和技能要求来组织,可以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以实现。

(三)工学结合,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一种途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追求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教学体系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来设计。通过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企业工作场所的资源利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应该依据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充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正是因为这种育人模式的结合,使得抽象的理论教学模式直接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培养模式,让学生对知识能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上,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愉悦感,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依托工学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型高等院校,赋予职业教育最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懂得遵守企业管理制度,懂得工作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具备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拥有创新进取、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企业的职业标准,应当是职业型高等院校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标准。企业是行业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践行者,学校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培养,也完善了企业对入职新员工和老员工的继续培养。在学校培养过程中,学校将及时发现的问题能及时与企业沟通,通过企业的生产实践,验证总结,进而反馈给学校,使得学校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通过与企业岗位的深度接触,了解了行业,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了解了行业的职业标准,既锻炼了学生接人待物、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又加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

(五)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利用这种教育模式,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企业的机会,使得学生在企业基地实验、岗位实习锻炼期间,比较充分地认识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文化精髓、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的制造工艺等社会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就业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也让企业对职业型高等院校的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过生产实践的考验,提高了企业对职业型高等院校的认可度。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双向选择的目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用人信息,也为企业的人才录用做好了岗前准备工作。即使学生不在校企合作的单位工作,因为工学结合的特色优势,早已使得学生见多识广,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选择到其他企业竞争上岗。

(六)工学结合还能促进职业型高等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长期运行,职业型教育必须拥有合理的教学团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已经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学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懂技术、有经验的工人或管理人员到学校,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传授企业的生产知识、实践技能、管理经验、行业标准等知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学校的教师到企业给职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或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学校还可以委派年轻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工作锻炼,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七)工学结合有助于提升职业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既能提升学校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还能促进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提高。特别是建设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或学校的课堂教学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或生产现场,使校企双方达到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

(八)工学结合为教师的多样化学习搭建了平台

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对企业和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增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工人之间的专业研讨、技术研究,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增强教师对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意识。特别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为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工学结合是实现职业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解决企业需求和高等职业人才“对口”输出的一把金钥匙。切实做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新时期职业型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需求。

摘要:工学结合是实现职业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型高等院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市场用人需求、企业科技创新、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精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采用工学结合的职业型教育模式,不但能够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而且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大量优秀人才,并能提升职业型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采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现阶段、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紧缺人才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职业型高等教育,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查建中.中国职业教育要以用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38.

[3] 叶肇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3):22.

[4] 陈剑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个案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吴满财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综合探讨——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4):128.

[6]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

上一篇:医院临时工绩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