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心得体会
在铁西万达广场安踏特卖会进行了为期3周的实习结束了,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所得到的种种体会与感悟,使我受益匪浅。
虽然这次实习的内容与我们的专业不太相符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3周的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从准备开始,前两天是卖场的准备工作,都在仓库理货,往楼上运,然后在楼上拆包装,挂衣服,把衣服分类规好,特买前三天都是准备工作。第三天下午时卖场基本成型,下午开始试营业。在分组中,我被分到了棉羽组。就这样开始了导购员的学习,导购员主要就是帮助顾客,帮助他们在选衣服时的大小码,尽量做到让顾客满意。虽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刻意刁难,但是我们也不能和顾客发脾气,尽量和顾客沟通。也许这就是在这次实习中学会的与不同的人沟通,协调。从最开始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是经过区长的指导,很快我们就上手了,并熟练了工作。在工作中,和组员之间,和顾客之间,和领导之间都会遇到矛盾,但是我们要学会忍耐,要学会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我们小组团结的,在遇到问题时会商量着解决。在遇到难缠的顾客时我们会一起面对。我们走出学校,就代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而不是自己,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更开心的是这三周的实习,我们的领导都把我们当弟弟妹妹般教导我们,即使我们离开了,但是我们的联系不会断,我很感谢他们的。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清楚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更明白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我应该在在学校时,努力的学习,多学一些知识,我真的很庆幸我还在上学。因为真的感觉到上学时是美好的。我相信这次的实习将会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次难得的经历,因为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
工学交替是指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实习交替进行, 使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与企业工作岗位有机结合, 手脑并用, 在实践中学, 学后再实践。其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 实践技能熟练, 综合素质较高, 必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 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下, 高职院校真正实行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还很困难。很多高职院校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 我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并进一步发展了工学交替理念, 提出了“校企融合, 工学一体”的更具实践操作性的概念。
主要困难
企业不热心建立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比如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学校、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政策, 依据“职业培训合同”开展培训。目前我国还缺乏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约束企业, 企业对工学交替普遍不热心, 这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从短期来看, 企业承担人员培训的任务势必影响其效益。所以, 在没有相关国家政策和法律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情况下, 学校必须想办法使企业从工学交替活动中得到益处。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计划不适应工学交替模式传统的教学计划往往灵活性较差, 而工学交替活动是围绕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需求展开的, 学生到企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服从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因此, 必须调整教学计划, 尽可能地把理论课安排在企业生产的淡季, 把工学交替安排在企业最需要人手的生产旺季, 解决好“工”与“学”在时间上冲突的问题。
学生管理难度大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兼有学生和企业员工两种角色, 由此增大了管理难度。一是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同, 导致对学生的行为评价产生误差;二是工作与学习环境更迭和交替, 容易使学生自律意识淡薄;三是在顶岗工作过程中学生比较分散, 给管理带来困难。因此, 对顶岗工作期间学生的管理应以企业为主, 学生的日常管理由校企共同负责, 学校派教师进驻企业, 与企业管理人员一道, 解决好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保证教学质量难推行工学交替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动手能力, 而企业在工学交替中, 一是要尽社会责任, 二是要利用学生的顶岗工作创造价值。在工学交替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企业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提高技能水平、学生无法掌握关键岗位的技术、在不同岗位实习的学生受到不同的锻炼导致有的学生能力不强等问题。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应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还要加大实践考核力度, 制定科学的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科目及考核方式, 以激励学生参加工学交替的积极性。
工学比例控制难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对高职教育同等重要。因此要合理安排工学比例, 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适中, 杜绝重工轻学或重学轻工的错误倾向。
与企业沟通融合难企业与学校一般都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人员的往返会有困难, 另外, 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必然有所不同, 加上缺乏沟通与相互了解, 所以融合起来难度较大。
有关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企业人员对工学交替的意义理解各不相同, 可能存在不理解工学交替的意义, 不支持工学交替的做法等情况, 所以, 要加大学习与宣传力度, 使有关人员转变观念。
实践探索
针对以上推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困难, 我院积极探索, 并借新校区建设与省级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 提出了“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推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新途径。在新校区建设了3000m2的标准厂房, 投资一千多万元购置了各式普通机床、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 并与大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创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 企业携生产设备与人员进驻我院的实训厂房, 实现校企的真正融合。这两家企业一家是精密机械零件加工企业, 主要设备是立式加工中心, 另一家是模具企业, 主要设备是加工中心、电火花机床和线切割机床。合作企业的设备与学校的实训设备分类并列布置在实训车间内。企业的生产过程完全向我院的教师和学生开放, 可以随时参观和学习, 企业的产品订单任务有松有紧, 当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 我院的设备可以有偿提供给企业使用, 技能好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有偿为企业工作。企业生产任务少的时候, 其设备可以提供给我院实训使用, 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兼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训。
这样, 可以更方便地解决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遇到的各种困难。企业进驻学校, 既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 又可以降低成本 (能源价格、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资金占用等) ,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生产环境, 是一个互利互惠的事情, 企业没有理由不热心。我院以数控技术专业为试点, 进行了专业课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情况, 灵活安排“工”与“学”, 尽量做到工学一体化。例如, 将试点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变更为半天进行理论授课, 主要由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进行, 半天进行生产实际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穿插补充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 主要由指导教师、企业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学生实训加工的工件以企业实际生产的简单零件为主, 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 零件的复杂程度逐渐提高, 学生在实训中加工的零件无偿提供给企业, 企业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持, 并承担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这样, 学校既可以节省实训材料开支, 又可以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企业会督促技术人员认真教育指导学生, 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双方均能从中受益。
一般情况下, 学生还是集中在学校里, 并且由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师傅共同指导和监督, 随时随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这种教学模式, 学校与企业必须事先认真仔细地协商,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 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形式, 在培养过程中双方必须积极协调, 灵活处理, 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又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当然,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学校依然应占主导地位, 要恰当地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对于低年级学生, 应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 理论课的比例显然要大一些,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 要逐渐加大实践课的比例, 相关的理论知识应尽量穿插到实践中讲解。这就要求对整个培养过程通盘考虑, 并且要分阶段区别对待。
企业与学校在空间上融为一体, 实施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有利于双方人员的沟通与融合。学校可以直接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 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讲授相关课程, 还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 鼓励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 在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 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实践效果
我院以2008级数控技术专业的两个班作为试点, 与进驻的企业一道探索并完善可行的校企融合模式以及工学一体的具体操作方法, 初步实践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学生一致反映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较以前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接受, 更有兴趣, 学习效果更好。学校与合作企业也觉得彼此更容易协调, 教师和企业人员也都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 同时, 也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校外专家的肯定。当然, 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继续探索也许还会遇到其他问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 “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一定会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摘要:推行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会遇到许多困难, 如企业不热心、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计划不适应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管理难、保证教学质量难、工学比例控制难、与企业沟通融合难、需要转变观念等等。针对这些困难, 在高职教育实践中采取“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推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新途径,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校企融合, 工学一体
参考文献
[1]丁宗胜.高职教育模式若干问题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2]聂伟, 等.“工学交替”概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0) .
[3]陈志生.推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 .
[4]施祝斌.高职院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1) .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将教育规律、经济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在一起,增强学校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
一、职业教育为什么要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
1.工学交替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工学交替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完全符合认识论的科学原理。
我国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99年的“专门人才”到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再到2004年后的“高技能人才”,尤其到200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这不同阶段的目标是渐进发展的,但共性就是都要求培养出能动手实做的专门人才。即强调的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工学交替无疑是十分合适的一种培养手段。另外,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在基本文化素质和智商水平上有一定差别。研究证明,智商达不到一定程度的人,通过文字这种过于抽象的媒介来接受知识就会很慢,但可以通过音响和图像来模仿,可以跟着师傅迅速掌握某些具体的技艺。他们对超出自己直接生活经验的东西很难产生兴趣,但对身边具体的生活经验却能很快领悟。我国过去几年的大学“扩招”,对高职的直接影响就是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因为在社会普遍的心态里,上职业院校还是不得已的选择。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更应当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避免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2.当前世界各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1)德国。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GermanDualSystem),也称现代学徒制度,是指学生既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在企业里学习实践技能。办学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受训者有1/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2/3的时间在企业内参加培训。
(2)英国。英国采用的是所谓的“三明治”(SandwichProgram)模式,也就是学习一实践一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此模式最早是在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工程和船舶建筑系实施的,由于这一模式像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类似于三明治,因此而得名。在工读教学时间安排上,“三明治”式教学方法有以学年为单位交替,也有以月为单位交替。
(3)美国。“合作教育”是美国的工学结合模式。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定义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
(4)俄罗斯。“教学生产联合体”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模式,主张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职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从数量上、结构上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不仅使企业成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物资、技术和经费支持,而且企业通过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5)日本。“产学合作”的模式来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1956年日本通产省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提出了“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1958年7月设置了“产学合作委员会”。日本产学合作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实施形式有双结合、三结合、委托培养、巡回指导、集体入学等。
3.我国的模式
(1)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理实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技术实训中心,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3)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以企业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宗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有:一是技能训练贯串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技能训练几年连续不断线;二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间隔安排,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三是教学内容重视新知识的传授和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四是教学过程吸收工厂积极参与,做到厂校联合、产学结合。
(4)两段式预分配模式。两段式预分配教学模式是将学制分成两段,第一阶段进行公共课程、职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预分配阶段教学,针对职业岗位进行顶岗专业训练,学校和企业双方分别派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二、完善工学交替模式的建议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发展现状和国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成功模式,我们认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
建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校、企业在政府规定政策下,依据“职业培训合同”开展培训。借鉴德国成功经验,我们迅速修改职业教育法,制订工学结合教学方案;根据培训职业规定的不同教学内容、时间,使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章可循;职业院校与企业必须基于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借鉴“双元制”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项目的产、学、研结合平台。一是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实习基地、教师培训、学生职业培训、项目合作等;二是聘请企业的专家、骨干亲自指导学生的实训练习,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参加一些具体项目的运作。
3.打造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完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工学交替实习总结
市场营销11.1班
实习地点: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2013年7月20日至2014年1月10日 组织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牧系 实习班级:畜牧系市场开发与营销11.1班 实习人员:畜牧系营销11.1班全体学生(36人)
实习目的:实习时每个大学生毕业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工学交替”作为我系整个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来检验教学成果,看看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公司简介: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中川分公司位于中川乡高庙村,公司于2012年4月注册成立,占地149.58亩,是一家以饲草料加工,奶牛规模养殖,鲜奶集中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从2012年7月投资建设,计划建成饲草料加工,优质奶牛规模养殖、繁育,鲜奶集中销售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规划分二期建成,一期工程已建成干草棚、青贮池、青年牛棚、产房病房及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引进奶牛1000头,二期工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成年牛棚、挤奶站等。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引进优质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1057头,与国内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健全饲草料加工及奶牛养殖标准化体系。采用TMR技术,致力于饲草料加工,奶牛标准化饲草料饲养管理技术及优质奶牛繁育推广,实行订单式经营管理。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公司建成投产后,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草产品加工可推进当地大力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及全膜玉米种植,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当地草蓄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实习小结: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实质是产学结合、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很荣幸地被学校派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 实习。
我们全体同学在刘瑞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开始了我们为期半年的工学交替。来到公司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后来班上同学被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场子,10个同学分到了新堡子场;26人被分到了中川场。在正式实习之前,公司的领导花了两天的时间给我们培训。在培训的这两天是我们收获最大,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员工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后果。“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半年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学的跟本就是皮毛,有的时候甚至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我们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虽然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马上就要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氛围,大家情绪就会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要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公司领导也给予了认可。许多同学都认为,经过这次实习,自己去此类型的公司还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更好的工作之路做准备。
本次“工学交替”实习进行的非常顺利,首先,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命的重要性及其企业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队精神。因为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是事情,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在完成每一项工作时,我们都要积极的与别人沟通,交流,以能够与别人合作,要有勇气,有激情的去接近每一个人;其次,本次“工学交替”实习也让我们了解了真正的生产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完善,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好育种、诊断、治疗疾病,每天做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等,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要认清自我、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要调整心态,尽快的能够融入到社会环境中;要主动出击,积极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
在“工学交替”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第一,“工学交替”时间太短,对于部分技能不能完全掌握;第二,在“工学交替”期间,学校应安排指导教师不间断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及工作心态进行了解,在实习中开展专题教学,并反馈系部;第三,“工学交替”对学生的生活补助较低,学生往返学校较为繁琐,返校上课心情浮躁,态度消极;第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总结大会。
实习结束了,我们虽然离开了公司,可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们收获了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这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寻找应用实例,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公司给我们提供的这一实习机会,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成就自己的未来。
甲方: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乙方: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生产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乙方)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甲方的要求,从2013级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专业中选取学生暑期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2、乙方从2015年7月6开始,2015年8月29日结束。组织2013级的吴楚雄等14位学生到甲方实习及培训,实施学习过程中的“工学交替”,并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3、甲方根据生产情况和乙方的要求,为乙方学生做好实习准备工作,根据实习内容派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学生进行安全、保密、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价和考核。
4、乙方委派专人负责联络实习学生,协助甲方处理实习期间突发性事件等,并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督促实习学生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甲方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实习学生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在学生正常工作、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援助,对实习突发事件进行应对、控制、善后以及向乙方通报情况。
5、乙方已为参加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购买实习期间的商业意外伤害保险;甲方不承担乙方学生的任何保险费用。
6、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纪、违规的学生,以甲方规章制度为主进行处理。甲方处理实习学生之前,事先应征求乙方的意见。对不适应甲方管理规定的学生,甲方有权退回乙方。
对不服从甲、乙双方管理的学生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按照乙方与学生签订的实习协议约定,由肇事学生本人承担相关后果,甲乙双方有权追究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除因甲方的原因造成损害外,甲方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负责。涉及学生自杀、吸毒、贩黄、凶杀、赌博、偷盗、破坏公物、抢劫等犯法之行为,交由司法机关处理;交由司法机关之前,无须征求乙方的意见,仅在事后知会乙方即可。
实习学生不得擅自离岗,如因学生个人事务需离岗,须按照甲方劳动纪律办理请假手续;有意向提前结束实习的学生,必须事先征得甲乙双方的同意;如果乙方学生为甲方顶岗生产,还应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乙方学生方可离开。
7、甲方为乙方实习学生提供免费住宿。如果乙方学生为甲方顶岗生产,甲方除提供免费住宿外,还应给学生发放一定的劳动补贴,劳动补贴标准以甲方标准为准。
8、甲方可根据本单位用人计划,优先录用乙方实习学生。
9、根据甲方员工培训需要,乙方可安排教师协助甲方对员工进行培训。
10、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友好协商解决。
11、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双方签字盖章有效。附注:7月6日实施工学交替的学生名单如下:
船体3人 吴楚雄、代志林、尤绪 游艇1人 龚太旺
舾装4人 蔡世超、姚剑扬、默家轩、李健
海洋工程5人 贾竣翔、何稳、王朝昀、赵政、刘通 电气学院船电专业1人 李文祥
以上两批次乙方指定联络人姓名: 电话: 邮件: 备用电话:
甲方: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乙方: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签章)(签章)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我系09级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24名学生于2011年6月12日来到XXX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必修的教学环节,是每一位学生都要需要认真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企业选拔、考察人才的一种方法和形式。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就业的高度来对待它。
XXX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全、质量最优的精密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是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是国内知名塑料电工机械专业制造厂家。经过近50年的发展,企业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滚动元件的生产、检测装备,产品的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规模、生产品种和质量水平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被中国机电日报誉为“中国滚动元件之王”。
学生为期一个月的工学交替,由于时间较短,主要是认知性和实践性的实习,分布在品管部、丝杆车间、导轨车间、综合车间。涉及的主要岗位是检测检验及其相关岗位,主要有原材料质量检验、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导轨检查等。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公司不可能让实习一个月在校生真正顶上工人的生产岗位,而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配有师傅,在实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师傅请教和询问。学生在车间能通过专业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学习专业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中,同学们在可以接触到精密的检验检测设备、工具、量具,不同精度等级和要求的零部件,零件的生产加工工艺和相关产品的发展水平与方向以及企业的文化和氛围。
在下企业之前,系部领导作了相应的动员,着重强调了纪律和要求。明确告诉学生,进入企业,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就不仅是你的个人行为,还代表了整个机电学院的形象。在车间,师傅和部门领导对你们的评价将会影响到企业跟学校后续的用工和合作,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同学将来的就业。因此,在企业的一个月时间内,大部分的同学都能遵守按工厂的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穿工作服进车间。当然,少部分同学情绪有波动,不够踏实努力,甚至会旷工,这也通过做思想工作,适时引导,使这种消极影响很快平复下去。
XXX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敬业、团队、服务、创新。宗旨是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企业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公司。经营理念是品牌是金、服务是心。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企业创造财富。质量方针是改进、创新、品牌、绩效。发展战略是以创新的观念引领企业快速发展,以创新的管理引领企业深入市场,以创新的制度引领企业高速运行,以创新的技术引领企业走向国际。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将会重新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下级服从上级的理念,将会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触使他们在返校后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XXX公司进行“工学交替”,公司为学生提供了住宿,可以在食堂吃饭,生活条件基本可以,工作也不是太苦太累,比较适合学生成长。工学交替一个月,企业给学生提供了XXX元/人的生活补助。学生在车间工作会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可以学会与同事、上级沟通、协调;在生活中,也要锻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这一段企业的实习经历,主要磨练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它将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克服懒惰的习性,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在一个月的实习中,通过与学生座谈、开会、现场观察、和师傅交流等,我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只有一个女生由于在家没有劳动经历,刚来时适应能力较弱,闹情绪说要回去实习,通过几天的适应,在老师的辅导下,也能够跟上实习岗位的任务。
2.部分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有偷懒、迟到早退的现象,不注意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高。
3.个别学生不会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师傅之间出现了矛盾,产生与公司相抵触的情绪,对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态度。
总之,一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喜忧参半。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需要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在教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教他们做人。“做事必先做人”,学生只有懂礼,才能立于社会。
机械工程系 总结人:XX
工学交替模式最早源自英国, 于二战结束后在英国的职业教育中逐步发展而成。该模式中, 学员在学校与企业中进行交替学习, 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实践操作”、“技能教育与社会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现了高职教育“从职业出发”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高职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已在欧美国家推行了逾百年时间, 1961年美国《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全面分析了该模式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样的, 工学交替模式在我国兴起的十余年的时间里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从终身教育的全球大潮而言, 其同样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长远方向。
就现阶段我国社会实际情况而言, 工学交替模式更显示出时代意义。目前, 社会各界技能人才普遍匮乏, 这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制定措施补全技能人才短板, 提高人力资源素养, 建设高质量劳动力显得尤为迫切。对学员而言, 工学交替模式中, 其在生产一线岗位接受就业指导、熟悉职业生活, 了解今后职业生涯中的相关技能与资讯, 有助于消化掌握课堂理论, 加深对岗位、合作、责任的理解, 保障他们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对企业而言, 工学交替模式则有利于企业储备优质后备人才, 保障生产活动长期稳定运作, 学员实习期间亦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劳动力不足的困境;对校方而言, 工学交替模式于企业需要、于学员素质提升是“双赢”局面, 符合高职教育本质目标, 能较好地实现学校价值, 无疑值得肯定。因此, 广义上而言, “三赢”的工学交替模式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 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2 现阶段工学交替模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形式多样, 但我国目前“2加1”形式较为多用。“2加1”形式中, 学员总学时为三年, 学校两年、企业一年。校内学习时, 学员主要学习基本文化课程和理论课程, 并适当参与实验、实践、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而在企业学习时, 学员主要以顶岗为主, 实习之余穿插专业理论课程教育, 最后还需完成毕业设计。但企业与学校毕竟环境不同, 出发点也不同, 由于复杂的客观因素, 在开展先行的工学交替模式过程中, 教学管理普通存在较多问题。
2.1 校方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寻找合作企业难
现行工学交替模式中, 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一方面, 学校希望能与大型优质企业开展合作, 造福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保障就业;另一方面, 企业以生产为纲, 讲求经济效益, 对高职学员实际能力存在怀疑, 学员顶岗的“临时”性, 也将给企业生产造成困扰。由于学校自身资金、资源上的局限, 学员培养中实训、实验室等实践环节的力度不足, 导致了学员难以适应企业要求。这样的矛盾下, 学校往往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满意的合作企业, 展开具有实际锻炼意义的工学交替教学。即使找到合作企业, 企业教学中往往顾虑甚多, 最后简单化处理, 使得其仅仅停留在“参观”等“走过场”阶段, 无法深入岗位实践中去, 和“工学交替, 真正培养岗位人才”的初衷相去甚远。
2.2 校方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不相符
工学交替模式中, 企业与学校应在处在一个平衡、互补的关系上。因此, 在学校推行以岗位人才培养为岗的工学交替模式时, 教学管理上应体现能力专业化、环境实践化与教学职业化上。但目前而言, 高职院校教学中,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依然存在, 没有形成与工学交替形式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学生课堂所学, 在企业顶岗中用处不大。另一方面, 学校师资力量同样实践经验不足。当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教师难以根据生产实际, 给予正确解答。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 即使推广工学交替模式, 学员仍存在理论实践脱节的弊端, 不能体现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优势。
企业以生产为纲, 学校以教育为纲。对于企业而言, 工学交替模式中学员顶岗是“临时”性的, 以正常员工的标准要求学员, 学生顶岗结束后, 岗位工人的空缺必然给企业生产造成困扰;如果以低标准要求学生, 则不能达到锻炼学员, 储备人才的目的。反过来说, 企业提供的岗位不一定与学生专业契合, 这会影响学员顶岗工作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学生成绩评定、纪律管理存在弊端不合理
工学交替模式中, 学员在“学校人”与“企业人”两个角色中切换, 这就给学员成绩考核带来难度。以学生身份实际顶岗实践, 既是学生性质, 又是员工性质, 普通的、以书面、文字、成绩为主的考试形式显然不适合工学交替模式下, 教学效果的评定。顶岗过程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实际岗位工作时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的表现及责任感、与“工友”间的相处、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认识、作为“企业员工”对生活的适应性等因素都应当被纳入其中, 成为考量其“以学生身份实际顶岗”期间的表现。这其中的成绩, 既有可以量化衡量的, 又有主观性强的, 很难判断。
企业生产实践中, 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已经成为最令学校、企业乃至家长苦恼的难题。企业不同于学校, 生活作息、生活环境不同, 更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校、企业不能不考虑如何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 如何在人员混乱的情况下组织好学生的生活纪律。更进一步, 如果发生安全事故, 企业、学校各自的责任分配又将如何进行。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旦事故发生, 校企之间工学交替模式, 很可能一朝瓦解。
3 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毫无疑问, 工学交替模式是合理、先进、值得推广的。因此, 我们更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共同的协作努力, 解决实际推广中面临的诸多弊端。
3.1 学校积极创新, 配合企业生产开展教学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发挥政府的红娘作用, 在政府牵线下争取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共同强化校园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前提高学生对生产生活的熟悉程度;二是调整学校教学计划, 在日常课程中加大实践课程力度, 也可以根据历年工学交替模式中所积攒的实践经验, 增加、变更课程, 制定技能鉴定大纲,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安排实践等, 使生产与教学相互适应, 更为和谐;三是通过补助、奖励等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学校老师与学生共同到企业实践,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进, 从而全面提高工学交替模式的教育质量。当然, 高职院校仍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基础, 避免出现“重技能, 轻文化”的现象。
3.2 企业抓工作, 共同抓管理, 合理定成绩
学员在企业顶岗期间, 生活管理上, 建议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学校可以安排一两位专业教师进驻企业, 负责日常纪律管理的同学, 也能为学生的文化学习、日常工作答疑带来好处;企业方面, 可以将学员顶岗中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责任感、创新实践等与就业、成绩挂钩, 依照企业管理规定给予学员合理奖惩;鼓励校方与企业开展长期合作, 建立办事处, 形成良好的互访、跟踪制度;同时在安全隐患上, 建议两个开诚布公地制定责任标准。
在学生成绩鉴定上,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协定, 合理分配各方面所占的分值。建议推行“实践分、理论分分离”形式, 这可以客观体现学生各个方面的优劣, 也有利于企业选择自己偏爱的学员类型、或是根据学员实际, 定制适合的岗位等。另外, 可以给予成绩优秀学员更好的就业机会作为激励, 从而提升学员自主性。
4 总结
虽然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和企业合作工学交替模式时, 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但本质上, 该模式是合理, 具有潜力的。学校积极创新, 配合企业生产开展教学;企业抓工作, 共同抓管理, 合理定成绩, 通过一定的举措, 工学交替教学管理的弊端将大大改善, 从而助力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天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4) .
[2]徐丽香, 黎旺星.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交替 特性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
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温总理指示的实质就是“工学交替”。“工学交替”作为新型的高职教育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有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其他一些没有实施“工学交替”办学的高职院校相比,有着某些与众不同的特性。
一、构成主体的多样性
“工学交替”,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多主体的结合,即政府—行业—学校—学生(家长)—企业多方的、有机的结合。政府是调控主体,学生是实践主体,学校和企业是操作主体。突出学校和企业两个操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运行环境,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最佳效果。
“工学交替”是多要素之间动态的结合过程,即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搭建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实习基地建设与师资培养相结合;服务企业,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校企双向学习互动是“工学交替”的基石。高职教育必须具备足够的实训条件,但高职院校通常只是完成学生基本条件和能力的训练。学生要想掌握熟练的生产能力并快速积累工作经验,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以工人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使技巧转变为技能;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接受企业工作环境、氛围的熏陶。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先进的企业文化,适应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借助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水平,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活动对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普通高职院校的构成元素仍然是只有教师和学生,其主体形式相对单一。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才能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参与或指导,没有其他部门或行业的参与、干涉,这样就很难做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的合理供求。
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
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育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更加强调适应市场需要。主要开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而且专业的设置变更紧跟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合作办学的专业设置便于迅速转轨,一旦发现此专业人才已经供过于求时,高职院校会及时调整教育专业的设置,而且其开办社会急需的专业速度也比较快,更容易适应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实施“工学交替”,加强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和取向上,使其较之普通高职院校有较高的办学效率。没有实施“工学交替”的普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多采用按部就班的模式,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对很多己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专业,仍不能合理做出取舍,灵活性相对较弱。
三、教学计划的全面性
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育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确定之后,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确定,除去那些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其他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甚至是较大幅度的调整。有时,即使是相同专业相同年级的教学计划,也会因为合作对方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而普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相对比较单一稳定,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同一年级的教学计划基本是相同的。
实施“工学交替”教育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还常常邀请企业领导、专家参与,联合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联合开发新教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设相关课程。通过企业参与制定的教学计划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促使学院依托企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做到了专业有特色,教学有计划。
四、管理过程的开放性
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监督,会接纳到社会各方的多种意见,整合出更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建议,集中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办学;集中高职院校的品牌资源、教师资源和一定的政策资源办学;集中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一定的管理资源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这种开放性的资源利用过程和管理过程使得学校有了更多保障,“有利于把高等教育系统内外诸多因素联结起来,打破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所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办学格局,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而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这几年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但存在的官僚体制还是比较普遍,获得意见的通道仍然比较狭窄。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潮流也进行了改革,但对于学校的发展贡献是有限的。
五、学校文化的多元性
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与原来的母体高校肯定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其管理上不可能与“母体”毫无关联,“母体”的办学实力、师资水平等对合作举办的高职院校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母体”的校园文化、办学风格等也比较容易对合作举办的高职院校产生影响。谁都知道,高校不仅仅是有钱就能办好的,高校的成功需要历史的沉淀。而目前的实施“工学交替”,加强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和国内众多百年以上的普通高校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既不是普通高校教学活动的简单延伸,也非民办高校的简单复制,而是取众家之长。因此,在文化上它兼有母体高校的学校文化气息,又具有企业所特有的产业氛围。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很自然要受到这两种文化气息的渗透和影响,相对于普通职业院校更容易呈现兼容并包的文化多元性。
总之,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有机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甲方: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与艺术系
乙方:酒店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
为了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而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经双方共同协商,就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安全,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与艺术系(简称:甲方)和以上签名学生(简称:乙方)达成如下协议:
1.服从系部统一安排的工学交替校外实习,乙方参加校外实习离校前,应告知自己的家长并书面向辅导员老师留下可联系到的通讯方式。
2.乙方在校外实习期间,应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3.乙方在实习期间,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
4.乙方在实习期间,应每天向小组长汇报工作情况并定期向家长及辅导员老师汇报实习情况及人身安全情况。
5.乙方在实习期间,由甲方派老师不定期地检查乙方的实习情况,并了解乙方的人身安全情况。
6.遇有突发事件,乙方必须向系部报告并及时与实习单位取得联系;遇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社会求救电话。
7.以上安全责任由学生负责全面遵守执行,学院负责检查、落实。如因学生违反上述规定,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包括人身伤害事故),由乙方自己承担安全责任,学院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
8、学生应严格履行以下职责:
①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② 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实习秩序,不做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严格遵守实习企业的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尊重企业指导教师,服从管理与分配;
学生组织集体课外活动,须事先报请学校和企业的批准,遇到问题,应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由系部与企业协商解决。
③ 学生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在实习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的有关管理规定,牢记“安全第一”,防止各种工伤事故的发生;外出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④ 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考勤制度,上课培训、生产实习、政治学习等一律都实行考勤。学生一般不得请事假,若有特殊原因必须请假,应向企业有关部门提前递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请假事由及请假期限,并出具相关证明(病假凭医生出具的病假证明;事假凭家长信件等证明材料)并按审批程序审批。如有特殊情况来不及办理请假手续的,应该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委托其他同学及时办理请假审批手续。学生假满后,须及时向原批假人或有关部门办理销假手续;若假满不能按时返回,必须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并提供有关证明,按请假审批程序审批。不经准假而缺席者,一律作旷课(工)论处。
⑤ 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应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并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完成并交给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作为考核的依据。
9、成绩考核评定办法:
① 学生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期间接受学院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重考核制度。每门课程由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构成学生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由系部出卷前往酒店送考(成绩占50%),实践考试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或领班、部门经理考核打分(成绩占50%)。如不及格,按《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管理办法》处理。
② 没有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和时间的学生,实习成绩均以不及格记载。
10、违纪处理:
⑴学生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期间发生违纪行为,可按或靠《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守则》处理,并补充下列条款。
① 发生实习旷工情况,视其情节、认识态度和改正的表现,给予以下处分:旷工1天,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处分;旷工2天,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旷
工3天及以上,或屡教不改,重复旷工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半月不归且无正当理由者,学校可张榜公布,给予退学处理。
② 违反企业规定,违纪情节轻微尚不足以给予处分者,学校予以口头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直至责令赔偿损失。累计受到3次通报批评者,学校可给予警告及以上纪律处分。对于违纪情节比较严重,被企业取消实习资格而退回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认识态度和改正的表现,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③ 严禁学生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期间,利用工余时间聚众赌博、酗酒闹事。对于参与者,视其情节、认识态度和改正的表现,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对于组织或发起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围观或者知情不报者,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处分;作伪证者加重一级处理。
④ 举止不文明,在企业公共场所行为不检点,破坏公共设施,且不听劝阻,不服从教育、管理,甚至侮辱、漫骂、殴打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者,除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⑤ 违反企业消防、安全规定,除赔偿损失外,给予记过以下处分;不听劝阻者,给予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但尚不足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者,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处分。
⑥ 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期间,要求必须在企业住宿的学生,严禁在宿舍留宿异性,违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⑦ 对于被企业取消实习资格退回的学生,由系和教务处等有关部门协商,另行安排实习,无任何实习补贴。如企业有违约金要求,由学生个人支付。
⑵、违纪行为的处理权限、调查和处理程序。
① 由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含实习带队教师)负责协助企业进行违纪事件的调查,了解学生违纪行为的事实经过和搜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在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做出书面检查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并根据处理类别,填写相应表格,由系提出处理意见后报教务处或学生工作处。
② 违纪学生的处分程序按照《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守则》处理。并告知学生家长。
③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学生违纪行为的调查和处理,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需延长,应说明原因,由系报教务处或学生工作处,经分管院领导同意。
11.本协议未尽事宜,待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12.本协议经双方签订后生效,有效期至乙方实习结束止。
13.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工学交替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工学交替的实习心得07-02
工学交替简报11-18
室内设计装潢专业工学交替方案06-06
体育课《跑走交替》教学反思07-08
电工学下册试卷07-08
工学一体化教学09-07
电工学下册试题12-16
煤矿电工学试题c07-05
淮阴工学院暑假实践报告09-06
淮海工学院校园网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