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考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作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要求基于特定的标准及科学的方法。它是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当企业管理从战术管理进入战略管理之后, 随着企业管理目标的长远化, 原有企业管理中的业绩评价模式, 出现了在评价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性, 因此难以满足战略管理的要求, 本文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与现状出发, 研究建立一个多层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从而拓宽业绩评价的视野, 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将企业的短期业绩评价与长期评估相结合, 分析企业业绩提升的内在动力因素, 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1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发展过程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发展是在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 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飞速发展期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其直接成果是使企业业绩评价理论更趋全面、系统与科学, 同时, 也引导企业将眼光更多地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 即重视的战略管理。因此当今企业业绩评价的主流是将企业管理与战略相结合, 关注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与设置。西方在这一时期, 较为著名的理论有:布泽尔、盖尔和萨尔陶提出的PIMS研究计划、波特的微观竞争力评价体系、霍尔的四尺度论等等, 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主要集中在EVA财务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理论和绩效棱柱理论方面。

但我国企业业绩考核评价与西方在研究背景与发展历程都不尽相同, 这源于终极目标的不同, 西方企业业绩考核的产生是缘于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诚信度的需要, 而我国更注重以此评价体系来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从而保证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能够实现政府所制定的目标。我国的研究与探索过程更为曲折复杂, 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到1978年, 为实物量考核阶段, 它更符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第二阶段:产值和利润考核阶段;第三阶段:投资报酬率考核阶段。在国家与行业层面出台的相关评价标准, 主要有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发布的评价标准或指标。例:1999年颁布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 分别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对企业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此评价体系被视为目前较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指标, 同时, 可操作性也较强。另外, 2002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对1999年颁布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 发布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 (修订) 》, 修订后的操作细则不同之处在于12项修正指标。

2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发展现状

2.1 仅关注财务指标, 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一直以来, 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都是以财会数据为基础, 主要以财务指标, 如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为主, 虽然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当时的业绩, 但企业业绩评价如果仅以会计利润等财会数据为基础指标的话, 很难让管理者全面掌握业绩整体、真实的情况, 也容易造成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独占, 不利于企业长远战略的实现, 从而只追求短期营利, 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降低企业的真正的创造与创新力。

2.2 无法满足管理创新对信息的需要

由于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支持, 但目前普遍存在着企业对财务、经营等方面信息难以全面满足, 另一方面, 还在于决策管理已不仅仅在于对财务信息的全面掌握, 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对非财务与经营中的相关信息的掌握情况。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企业, 对业绩指标要尽可能地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地收集与掌握, 但目前的业绩评价方法难以满足企业管理创新对信息的需要。

2.3 传统评价为事后评价模式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式是对已发生的事情的评估, 当然, 这也是由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自身的特点所致。财务报表是业绩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依据, 但由于这一指标是对已发生的经营行为的反映, 其计算出的结果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有的业绩评价是为了对企业进行经营状况进行评估与定位, 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让企业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但由于该评价系统的事后评价方式, 对企业而言, 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对业绩评价的短视效应, 难以让企业从长远角度考查各项业绩, 做出科学决策。

2.4 缺乏对无形资产的客观估量

所谓无形资产, 多指以知识、技术、理念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资产, 对于企业来讲, 在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果企业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无形资产运作规律的认识, 在业绩评价方面不充分考虑无形资产的存在与价值, 将无法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甚至有被市场所淘汰的危险。企业充分意识到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其引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来, 才能真正客观地对业绩实现科学评估, 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3 改进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对策

3.1 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

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组成, 由于它无法涵盖全部业绩评价的内容, 所以企业的战略业绩的评价应从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着手建立指标体系, 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价, 而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偏重于企业内部因素对经营业绩影响的评价, 忽视了对外部因素影响的评价。在现今这个动荡多变的经营环境下, 企业所面对的外来环境挑战越来越激烈, 没有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评价, 企业很难发现自身的优点、缺点, 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也就很难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战略优势。因此, 业绩的评价除了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生产率的提高上, 更应充分注意外部因素诸如客户满意程度、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 还有职员的满意程度等等均为业绩评价应予考虑的重要因素。不重视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作用, 业绩的评价就不可能做到客观、综合、合理。

3.2 重视企业创新业绩的评价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 也正是因为有了不断的创新, 才使新时期经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又以技术创新为最重要。当前,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竞争,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在国际资本相对过剩、人才流动频繁的条件下, 在市场容量、资源、环境约束更为强烈的今天, 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 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及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范围和效益。发达国家已由原来争夺原材料资源为重点转移到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竞争上。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要素, 也是核心推动力。美国之所以能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 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 失业率下降, 其本质原因在于其知识与技术的不断创新。

3.3 业绩评价的重心从事后评价转到战略管理

对比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业绩评价, 其方法多为满足事后管理的信息需求, 其弊端在于企业由此仅注重短期效益, 而忽略长远战略管理。因此, 传统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方法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的需求, 企业应寻求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新的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 将业绩评价指标真正地纳入到企业生产、营销、研发等各个管理环节中去, 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的业绩评价管理将引导企业从战术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化。具体方法与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转化、分解、明确即, 首先利用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将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转换成阶段性的战术目标。第二步, 把目标继续分解、分层, 如按照所管理的人员的级别进行分层。将战术目标与人员分层相结合, 确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 以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确定各自的职责。要达到使企业所获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就要让企业的各部门从高级管理人员到职员都明确各自职责所在与各评价指标的含义, 缩小战略制定与实施执行的差距。协调各部门的任务与目标将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作为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与实现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能够能企业员工执行的阶段性目标, 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

3.4 将无形资产在业绩方面的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多只注重财务报表等指标, 而缺少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业绩评价完整性, 现代企业有必要对已有的知识与智力资产进行全面整理记录、确认。因为当市场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知识与智力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如果忽略对这部分资产的评估将失去市场竞争的优势, 在经营中也难以有长远的发展。如不断崛起的IT公司, 其创造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与智力资产的管理与评价。将它纳入会计与财务报表, 形成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将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抢占获得利润的先机。

综上所述, 企业把战略目标与业绩评价紧密结合, 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与重点, 将保证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 而将企业业绩评价融进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过程之中,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也将有利于不断完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 而这一系统将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智力资本作用。

摘要:企业业绩评价是随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当今社会,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现有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难以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本文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的现状出发, 总结分析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与思考。以期在转变我国企业经营理念、科学引导经营行为、努力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寻求思路。

关键词:业绩评价,财务指标,创新,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玉红, 佟慧捷.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构成及要素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6) :92-96.

[2] 盂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 蔡莉, 郑美群.中、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演进及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 2005 (9) .

上一篇: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下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