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同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20世纪50-80年代广西大新县域民族识别问题探研

摘要:民族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期受到压迫的少数民族公开民族成分、提出自己的族名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有哪些民族、有多少民族进行甄别的工作,属于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民族识别工作使各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初期存在识别结果不够完善的问题。广西大新县地处中越边境,历史上民族成分的构成相对复杂,因此该地区的民族识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繁琐、一直存在调试并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对20世纪50-80年代广西大新县域民族识别工作中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搜集相关档案材料,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阐述了民国时期的学者在“识别”各族群的基础上,新桂系的“民族同化”政策使得各族群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该前提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西通过民族识别工作,识别出12个世居民族,但识别结果不够完善,存在部分人群的族属无法确认的问题。叙述了在此背景下,大新县域的民族识别工作存在识别结果不够准确,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动大,涉及范围广,各民族支系并归的政策在执行时,解释和宣传工作不够完善,导致群众对民族识别的认知不足,产生一些不良影响的情况。以大新县域民族识别中的“苗改壮”为案例,回顾了大新县部分人群因服装、“名从主人”等因素被识别为“苗族”,随着民族识别的不断完善,并归为壮族,由此“苗族”的民族意识不断淡化的过程。探讨了大新县域的民族识别,有使得部分群体从人口较少民族变为省一级的自治民族,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发生改变的同时,民族关系从原有的与壮、汉冲突到相互交融的改变,从而有利于民族和谐与发展的历史意义。通过对县一级政区民族识别工作的回顾与反思,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梳理历史上民族政策落实到基层遇到的复杂情况,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带来的促进作用,为更好的落实民族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历史经验。

关键词:广西大新县;民族识别;“苗改壮”;县域史研究

学科专业:中国史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二、广西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与成就

(一)民国时期的“民族识别”

(二)20世纪50-70年代的民族识别

(三)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识别

(四)广西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与不足

三、大新县域的民族识别工作

(一)民族识别工作的基础与条件

(二)民族识别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三)识别对象的人口数量与空间分布

(四)识别工作不够完善的原因

(五)不同群体对于民族识别工作的认识差异

(六)大新县域民族识别工作的反思

四、民族识别过程中的“苗改壮”案例

(一)沿边而居的大新县“苗族”的识别

(二)从“苗”到“壮”的民族成分变化

(三)壮族身份的确立与“苗族”意识的淡化

(四)“苗改壮”案例的反思

五、大新县域民族识别工作的历史意义

(一)从人口较少民族变为省一级自治民族

(二)各族群自我认同的变化

(三)各族群文化认同的变化

(四)各族群关系的缓和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行风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矿业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