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早期阅读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效的早期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目前,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成为国际幼儿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3-6岁正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幼儿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键期。正因如此,运用科学的、有效的策略指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我园也开展了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实践,在以《从头动到脚》为教材载体的基础上,探索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我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反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了阅读的兴趣,等于打下了良好的阅读根基。因此,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通过在物、图、字、声中感受阅读的信息,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其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兴趣。

1.布置室内外环境,丰富阅读资源

在园内悬挂醒目的宣传标语,在走廊边、楼梯旁张贴生动有趣、图文结合的诗歌故事,在教室的门、窗等物件上标出名称,同时用各种各样的图片、广告纸、字宝宝等设立班级阅读墙等,使整個幼儿园都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激发了幼儿阅读的欲望。

2.建立三位一体的阅读网络,扩大阅读的渠道

幼儿园建立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家庭设计图书架,共同为幼儿的阅读提供丰富资源。

3.设置活动区域,让幼儿在玩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区域中投放各种各样有趣的、操作性强的阅读材料,使幼儿看见就有想玩想阅读的愿望。

4.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视听熏陶,经常播放一些故事、儿歌、动画片等

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儿歌的动听、动画片的精彩,多途径刺激幼儿阅读的欲望。

二、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全方位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教学的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早期阅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活动组织形式,多种途径的早期阅读教学,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1.专门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2.渗透式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3.家园同步的阅读教学活动

三、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阅读教学的途径是多样的,教学的形式是丰富的,有机结合看、听、说、画、演、玩等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1.视听结合

在教材《从头动到脚》的教学中,经常采用视听欣赏训练方法,每天都让幼儿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旋律,听着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手指字,反复听赏,轻声跟读,大量吸收文字的信息,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为进一步的识字阅读做丰厚的铺垫。

2.听编结合

在为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点,突然停住,促使幼儿去想象去猜测去续编,然后讲出来或画出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说演结合

在活动中我们经常让幼儿把阅读过的故事讲述、表演出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气去表现角色语言,创编各种不同的动作,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水平。其他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一种阅读形式所带来的快乐。

4.读画结合

用图画来再现阅读内容是帮助幼儿阅读的重要方法。我们经常让幼儿在阅读后,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幼儿形成对图文互译的认识,也有助于幼儿想象、记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5.读问结合

在指导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有意识地阅读,培养勤学好问、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6.玩说结合

根据阅读过的内容,制作相应的操作材料,开展有趣的活动。如:拔萝卜、钓鱼(认字);找朋友、坐火车(字与画配对);字宝宝回家(找诗歌故事中漏掉的字)等。让幼儿自由玩弄,边玩边说,提高对识字、读诗歌、看故事的能力和兴趣。

四、遵循阅读的教学原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有趣味,才能吸引小朋友积极参与活动。因此我们在布置环境、选用教材、设计活动、投放活动材料等充分考虑趣味性,如活动的设计经常采用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学习阅读。

2.渗透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合的整体,幼儿早期阅读教学需要在五大领域的教育中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为强化,并且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也是教学的重要情景,有机将阅读渗透其中,将得到最大、最优的整体效应。

3.渐进性原则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幼儿学习的规律。因此,我们首先设计活动《认识我的书》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然后设计连环画读本《乌鸦喝水》,培养幼儿观察的有序性;再设计故事《乌龟上天》,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循序渐进一步步地把幼儿带向阅读的世界。

4.全体性原则

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一项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幼儿的正规学习奠基,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爱学习、爱读书的情趣。早期阅读教学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经验的获得。

5.操作性原则

在幼儿教学中,动口、动脑、动手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早期阅读中,重视让幼儿“口”“脑”“手”得到充分的实践操作,在操作体验中,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画面,模仿运用语词,想象迁移经验,创造表达表现,使幼儿在快乐的操作中学习。

6.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促使幼儿将阅读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的重要手段。教师运用语言鼓励、物质奖励、体态激励等方法可让幼儿产生阅读的积极性,获得阅读的满足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独立自主的自信,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通过多年的早期阅读教学实践,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潜力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要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就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成为自主阅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张韵

第2篇:幼儿园组织指导早期阅读的有效策略

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幼儿好玩多动,安静阅读困难较大。将从系统方案计划制定、阅读氛围营造、阅读内容设计和亲子阅读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早期阅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策略

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5岁左右,这恰恰是儿童的幼儿园学习阶段,而早期阅读让幼儿从理解语言到有效组织语言,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组织和指导早期阅读也就自然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早期阅读的概念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利用适宜的与视觉刺激相关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理解、阅读以及表达和迁移阅读内容,从而发展语言、思维、认知等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行为,其核心目标是让幼儿喜爱听故事、看图书,并形成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般从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四个方面去评价早期阅读的效果。

二、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引导幼儿通过阅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提升语言把握能力,增强对语言的领悟理解,如小朋友的说话发言往往模仿阅读故事里的语言表达;也可以通过所阅读故事里的角色性格特点、跌宕情节来调动、影响幼儿的情感,促进个人情感的发展乃至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萌芽,如小朋友的英雄情怀和梦想基本都来源于故事中的英雄主角;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想象,促进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小朋友对一些事物的理解方式往往就是故事中的一些相似情节。

三、早期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要有较系统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幼儿园组织早期阅读绝对不是简单地随便拿几本书给幼儿看,而是有详细实施方案和计划的系统性工作,并按照方案计划来营造温馨浓厚的阅读氛围,科学、合理地设计早期阅读的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早期阅读的实效。

(二)营造温馨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

1.硬件氛围

幼儿园要设置专门的阅读小屋,做到光线充足、窗明几净,最好要有专门的书架放置数量充足、类型多样的书源,让幼儿能够随心选择、方便取送,考虑幼儿对鲜艳色彩的兴趣,阅读小屋要用卡通和光亮色彩来展示关于阅读的文化氛围,如挂上文化标语、文学大师画像等,放置绿色的小植物和少量有趣的玩具来增强兴趣。

2.软件氛围

教师要善于对阅读进行“包装”,指导幼儿阅读的时候要将静态的文字、图画制作成动态的视觉图片,以动静结合来刺激幼儿的多重器官,激发幼儿的阅读动力;善于将阅读和游戏结合起来,以寻找宝藏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幼儿翻书阅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读故事后根据情节编排情景表演游戏;要在各种机会下给予幼儿鼓励和引导,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持续幼儿的阅读热情,一步步营造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善于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阅读中去,养成愉快的阅读情绪。

(三)科学、合理地选择早期阅读的内容

1.符合年龄结构的阅读课本

阅读课本应该是一个广阔的美丽世界,让不同年龄结构的幼儿置身其中享受这个世界的不同趣味和不同精彩,能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汲取丰富的营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课本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结构和当前的认知水平,大、中、小班都应该有区别,班级里的每个个体都要有区别,例如,小班选择的课本内容要以单纯的情节式故事为主,大班选择的课本内容要有精神内涵式的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颜色亮丽、画面童趣的课本。

2.丰富多彩、合理搭配的阅读内容

早期阅读是一个广泛范围的概念,所有能够被幼儿接触、观察并思考理解的信息都可以作为阅读内容。所以,教师不应该将阅读内容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引导幼儿以阅读的方式去观察各种外在事务,如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要学会记忆、总结、分析其外在形象,深入探索其特点属性,并在阅读后将其画到纸上;如各种科技产品,要从外到内去观察阅读,既要记住外形,又要学会分析其科技原理。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可以培养幼儿总结分析、审美、认知等多方面能力。

选择阅读内容也要尽量类别多样化,涉及自然、历史、民族特色和人物传记等,都可以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选择,甚至可以充实一些故事曲折性较高的外国读物。根据阅读内容,总结幼儿的读物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叙说故事情节的“故事读物”;第二种是科普知识的“知识读物”;第三种是解释概念的“概念读物”。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读物能满足幼儿不同方面的需求,都应该让幼儿有所涉及,应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合理搭配,一定要避免幼儿的阅读“挑食”。

(四)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阅读是每个人认识事物、学习進步、陶冶情操的必要措施,伴随一生不可或缺,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幼儿的早期阅读开始培养。幼儿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鼓励、引导幼儿去阅读,而是要通过阅读来培养习惯,要给幼儿制定阅读要遵守的规矩和纪律并督促其执行,要指导教育幼儿养成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持阅读行为连续连贯、阅读时候的专心专一、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等好的阅读习惯,并鼓励督促幼儿坚持下去。

除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不要着急阅读正文内容,从观察阅读课本的封面入手来猜测接下来的内容,阅读前先有一段思考和联想过程会提高后面阅读的兴趣点,另外科学的阅读方法一定是手、口、脑的综合性行为,要鼓励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脑子思考、嘴巴叙述、手指比画、眼睛观察,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器官参与阅读,努力使幼儿掌握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

(五)适当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阅读效果

虽然有效策略对幼儿早期阅读效果有了很大的促进,但不可改变的是,幼儿本身的学习兴趣点比较低,接受枯燥、抽象的阅读内容比較困难。因此,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与时俱进地适当使用一些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很有必要,除了教学的多媒体工具外,短视频、抖音和电子游戏等都可以作为阅读辅助手段。现代信息化手段的好处有四:(1)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展示可以刺激幼儿多种器官,有效调动阅读潜质,他们可以让乏味单调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趣味化、形象化、立体化,让阅读行为变成幼儿最爱的娱乐游戏行为;(2)多媒体的交互性很强,动画、暂停等功能能够促进幼儿和家长、老师的有效交流,可以让阅读理解变得轻松;(3)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情境更容易引发幼儿的深度思考,有力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4)更容易促进幼儿的拓展阅读。当然,电子设备对幼儿身体有负面影响,只能作为增强阅读兴趣的一种辅导手段,效果上更不能全面替代严格意义上的早期阅读,要适时适度使用。

(六)家园合作,亲子阅读常态化

在常规教学开展之外,幼儿园留给幼儿自由阅读的时间毕竟有限,家园合作才能真正让幼儿的阅读状态保持延续,父母要按照幼儿园要求,在家中开展好亲子阅读。幼儿园教师应当对家庭亲子阅读工作给予指导,首先应当解决父母的认识误区,亲子阅读绝对不是简单的睡前讲故事,更不是提前介入的小学识字,而是集朗读、提问、讨论、讲解、效果总结和适时改良的系统多元化的共同读书,目的是让幼儿训练养成习惯、培养思维方法、体验丰富情感。幼儿教师也当从专业角度进行业务指导,让家长掌握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

父母在亲子阅读上要做到思想重视、理解正确、方法有效,既要听从教师嘱托,又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留出每天的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要细心给幼儿布置好小书房或者阅读区域,帮助幼儿讲解分析一些难度大的阅读内容,并及时反馈,将幼儿阅读中的点滴感受分享给教师,增强家园联合开展早期阅读的合力和效果。

四、结语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人类参与社会提升自我的基础,而早期阅读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关乎幼儿未来人生的进步发展,影响幼儿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较大的工程,绝非纸上谈兵的几个策略就能够做好,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各方面真正的重视,需要所有措施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地不断完善和改良,才能真正实现其预期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薇.浅谈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J].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2014(4).

[2]唐淑平.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指导策略[J].才智,2019(71).

[3]薛会林.幼儿园开展快乐阅读的有效策略[J].教学研究,2019(28).

[4]陶知涵.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15):9.

[5]袁海燕.幼儿亲子阅读指导策略解析[J].学周刊(学前教育),2020(18).

[6]黄剑华.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开展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

[7]王艳飞.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个案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8]吕勇强.论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J].才智,2012(33).

[9]王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9).

[10]李晓辉.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新疆农业大学幼儿园为例[J].经济师,2016(6).

基金项目:1.2019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互联网+’家园共育背景下培养城乡结合部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编号:AH2019110);2.肥西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开展”(编号:FXY201904)。

作者简介:齐西凤(1995—),女,安徽枞阳人,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相关工作。

作者:齐西凤

第3篇:如何有效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的策略

摘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做了初步的阐述:注重课前预习,激发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运用多媒体,加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内化儿童识字方法,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通过反思,巩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关键词:识字;预习;情境;多媒体;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小学初级阶段是识字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大量的生字,任务相当繁重,相对于学习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多种体裁的课文来说,识字教学显得有点枯燥、趣味性不强,再加上小学生具有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作为学生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课前预习,激发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对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锻炼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对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好处的。通过预习,可以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与优等生的差距逐步变小,使其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更有勇气面对今后新知识的学习,而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课外自学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过程的反复验证,我认为有效提高学生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在学生预习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清楚地标出自然段落,对全文有清晰的轮廓;2.圈出一类字和二类字,明确识字的不同要求;3.从课文中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4.积累优美的词语以及经典段落。

二、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玩的天性,在课堂上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思维,促进学生识字教学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导课教学,或者进行生字动画教学。识字教学中创设情境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比如用形近字比较法认识和区别常见生字书写错误,运用字谜的方式识记一些生字,可以使学生达到终身难忘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加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持久性差,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比较关注,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则不感兴趣,不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够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获取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

现实的课堂识字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识字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儿童学习容易分散注意力,兴趣不够浓厚。在识字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做成一个动画,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了解汉字书写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汉字的字形,就可以使枯燥的生字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愿意去学习,而且也便于学生去掌握。

四、内化儿童识字方法,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识字教学要同课文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阅读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教学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在趣味性阅读中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新的识字学习,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识字方法,也会进一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孩子对识字的迫切性又得到了强化,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兴趣的不断提高,从而进入识字教学的良性循环阶段。

五、通过反思环节,巩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比如在上完一节识字课之后,通过反思后觉得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那么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地安排一些游戏的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把学习生字这种抽象文字符号的枯燥教学寓于游戏之中。采用多样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识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识字阅读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探索更先进、更优秀的识字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2009.

[2]仇玲娟.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2006.

(作者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小学)

作者:张璟

第4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探索

作者:林剑萍发布时间:2007-12-3 15:05:42单位:来源:《幼儿教育》关键字:早期阅读

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我们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研究始于1993年7月,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一、构建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构建应从孩子的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考虑。

从早期阅读教育的特点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育在语言教育中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构建目标时,应体现其特殊性,同时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赵寄石、楼必生教授主编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有关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及本园幼儿实际,确立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据此,我们再确定分解目标及各年龄班的层次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和确立,使教师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使早期阅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教师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1.阅读活动(按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开展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教育活动) ①大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自制大型图画故事书,并利用这种图画故事书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和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技能。(适合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②小图书阅读活动: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幼儿人手一册,独立阅读,主要帮助幼儿掌握翻图书的方法,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不断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适合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③听赏活动:以听赏图画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主要让幼儿反复倾听老师的讲述,不断体验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适合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④排图活动: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幼儿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起来,并表述排图理由,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适合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2.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

①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诗配画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运用已有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编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语言符号转化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听音乐编构故事:这是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它转化成语言符号,进行讲述,并配上画面组成音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和绘画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1.区域活动中提供阅读材料

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专门性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条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往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力。

2.开设幼儿阅览室 我们开辟了幼儿阅览室,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读物每月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将季节的变化、生活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教师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会自由选择合作办报;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到汉字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之有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面上的小动物、植物“交往”;有的幼儿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老师、阿姨。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前交往中得到迁移,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三、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

为保证幼儿早期阅读顺利进行,我们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六种方法。

1.自我感受

教师创设幼儿自己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阅读内容,并获得有关信息。如让幼儿掌握有序地翻看图书这一方法时,教师先讲故事,然后为幼儿提供5~6册图书,请幼儿找出教师所讲故事的那本图书,最后请幼儿自己根据故事内容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

获得了有序翻看图书的经验。

2.符号转译

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合的对应关系。

3.开放式提问

即所提问题“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活”即提问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幅画,而是着眼于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4.体验表现

在对故事重点情节或细节的把握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实践中,我们为幼儿创设图画故事的情景,让幼儿在动态的情景中体验故事内容,并在情景中讲述故事、表演故事,让幼儿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

5.假设想象

教师引导幼儿跳出常态下故事进展程序,让幼儿根据图画故事中提供的各种线索,通过思考、想象,假设出不同条件下故事进展顺序,为故事添上新的色彩。

6.经验迁移

教师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教师带幼儿到公园、校园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

以上方法宜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以使每一次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生动、愉快、高效,使幼儿获得更大发展。

第5篇: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

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

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

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

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家长,有62.1%把购置识字、学数类图书放在首位。其次是“知识”类图书。而孩子喜欢的则是“动画类”图书。因而在购书时家长和孩子往往发生矛盾。家长在为孩子购书时,目的性明确,把书视作开发孩子智力的一种工具,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书籍所具备的娱乐性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对幼儿的“故事类”图书鲜有选择,仅占3.8%。可见,家长对“书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学习的有效手段重视不够。

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

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可见,幼儿的家庭阅读的物质环境普遍欠佳。对于精神环境方面,家长的榜样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家长在家里每天坚持阅读书报半小时以上的占35.4%,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的占21.8%以上。家长与书少有交流,幼儿就难以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

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有些家长为了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用经常购买新书的方法来保持孩子对书的“热度”。 很多家长反映,家里的图书要么扔得满地都是,要么每一本书都被涂得乱七八糟,撕得七零八落,令家长“很失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不喜欢读书。

5、家长指导乏术

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许多家长觉得孩子爱不爱看书“无所谓”,认为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所改变。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每天坚持者寥寥。当与孩子一起阅读时,也只是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技能并不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家长觉得无可奈何。

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

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

第6篇:中班早期阅读《冬天的样子》

中班《冬天的样子》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巩固书的结构,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图书,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2、 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图书各一本、小兔、小熊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谈话激趣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2、冬天真冷啊,很多小动物都不见了,你们知道它们去哪里了吗?(介绍动物冬眠的习性),齐说词语“冬眠”三次

二、 导读

1、出示大图书封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小白兔画的是冬天?(学习故事的题目《冬天的样子》)

2、小白兔为什么要画冬天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吧!

3、出示第一页,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

4、小熊和小兔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插图)学一学它们说的话吧(一名幼儿带上小熊头饰,老师带上小兔头饰,尝试进行角色表演)

5、冬天到了,小熊干什么去了?

6、小白兔为小熊画了什么?小兔心里是怎么想的?

三、 幼儿自主阅读

1、小兔都为小熊画了哪些冬天的图画呢?请小朋友赶快到书里面去找一找吧!

2、复习看书的方法(巩固对书的结构认识,复习正确的阅读方法)

3、 幼儿自主阅读,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四、 阅读分享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的讲述

2、小兔到底为小熊画了哪些美丽的画呢,我们下次接着欣赏

第7篇: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0-6岁的早期教育,本质上是潜意识教育,进入潜意识的东西是终生受用的。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格伦·多曼博士认为,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词来表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奥秘,那就是两个字:阅读。

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人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佳期不是父母通常认为的小学阶段,而应该是3-6岁这一孩子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早期阅读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呢?

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是会听、感知、理解语言然后表述,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第8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形式的研究

高县沙河镇幼儿园:江锦 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它既是幼儿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一种启蒙教育。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早期阅读教育后,便进入了早期阅读的最后关键期。在此阶段,如能进一步提升其阅读学习的能力,将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早期阅读教育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阅读教学。

一、讲故事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故事,还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开展讲故事教学呢?其具体方法有:

1、提问法: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一是故事教学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二是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如“喜欢故事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等等。

2、讨论法:讨论法也是故事教学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在中班和大班使用。在幼儿已基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后,教师一般可采用讨论的形式,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使幼儿在积极动脑筋参与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讨论有助于幼儿拓宽自己的思路,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在续编时能做到故事结构完整,能将故事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中断法:某些中长篇故事由于篇幅较长无法一次讲完,因此教师在情节变化有意停下,且每次中断时巧妙设置疑问、悬念,让幼儿猜想,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就故事的情节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为什么呢?”然后作短暂停顿后说:“听我讲下去就知道了„„”等等。

二 、表现故事

幼儿阅读或听教师朗读图书时,会深深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因而会产生全新的体验模式,同时也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幼儿表现故事可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故事表演:故事表演活动是幼儿运用一定的言语、动作和手势等再现故事内容的最

1好手段之一,表演中穿插语言、情景等。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表演区,并提供录音机、头饰、服装、小型道具等,激发他们主动表演的欲望。

2. 绘画故事结尾。画出故事结尾是幼儿运用想象去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力。

3. 为故事编画插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后,让幼儿逐一理解故事的内容、意义,再根据故事内容画出故事画面,以加深对作品理解,满足幼儿绘画愿望。

4. 自编图画故事。进入大班后,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发展,能用自己的语言创编一个有简单情节的故事,并能为故事配上插图,手脑并用,充分体验听、说、读、写的结合。

三、排图讲述

排图讲述是指幼儿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图片,通过想象进行合理排序,并将所排的顺序所体现的情节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让排图讲述在阅读活动中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呢?

1、选择可排性图片。在组织与指导幼儿开展排图讲述活动时,教师首先应为幼儿选择可排性图片,即提供的一组图片,每幅图片既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图与图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这些内容必须是幼儿熟悉的。排图讲述先应该是“排”,而后才是“讲”,老师应引导幼儿懂得运用观察的方法来发现每组图片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整理“排序”的线索,从而顺利地完成图片“排序”工作。幼儿要充分发挥想像进行大胆的联想,并依所猜想的结果将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序,为进行讲述做好准备。

2、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多看多想。在幼儿自己排图之前,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着重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间的内容,发现图片间的内在联系。一般的图教师应略讲,而重点图则应借助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多看多想多讲述。通过分析归纳,排出合乎常理的顺序。

四、诗歌

幼儿诗歌是幼儿早期阅读的有效手段,是幼儿接触较多又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括儿歌、古诗、绕口令、散文诗等。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首先要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诗歌的选择应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幼儿喜欢的诗歌。大班在选材上除了要贴近幼儿生活外,还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情景美和语言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跟读,背诵中解放出来。诗歌学习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教师应引导幼儿体验,感受诗歌中丰富的多彩的情感,

不能机械的把学诗、读诗、编诗当作任务来完成。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将文字符号转变图片符号:将诗歌中涉及的内容以图片、图画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内容。

2、

2、利用提问的方法让倾听感受理解诗歌:老师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孩子会在倾听后回应老师一些零碎的经验,这时老师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进行提问,在幼儿回答老师提问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孩子讲清楚图片内容,此时也是让孩子感受诗歌的契机。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幼儿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诗歌内涵。

1、 完整朗读,充分感受诗歌情景美:幼儿通过一边朗诵诗歌,一边认识文字,可以增加幼儿对文字的趣味性,通过诗歌朗诵还可以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4 创造仿编诗歌:在仿编诗歌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到了提升。大班的幼儿除了进行仿编活动,还可以进行续编活动。另外,问答歌也是一种创编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进行综合性主题活动。围绕某一诗歌作品,结合其

他领域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手段、途径开展活动。如,以诗歌为中心开展欣赏、朗诵、表演、制作、绘画、音乐老丰富幼儿知识面。此外,诗歌教学还可以与电视、幻灯、录音等手段相结合。

五、文学作品欣赏

对文学欣赏的热爱是每一个孩子的本能。文学欣赏活动是文学作品与幼儿之间的双向流动过程。在给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必须借助一些手段,吸引幼儿的听觉、视觉、动觉引起对作品的兴趣。由此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以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如;散文诗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随着散文诗优美的语言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诗歌中的情节,这样幼儿不仅感受到了诗歌作品的美,同时也体会了表现作品带来的乐趣。

2、以多媒体形式来欣赏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引导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的好方法,它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意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其次多媒体课件幼儿的欣赏活动展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它鲜艳、有趣、可爱又活动的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幼儿,把他们引入一个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且多媒体课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幼儿理解作品,以达到运用其他教具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

3、色游戏的形式来、欣赏表现作品:角色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用游戏

的方法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幼儿会进入假想的意境,真实有趣地表现内心对作品的感受。如:欣赏故事《小熊请客》时,教师一开始就把自己当作小熊,让小朋友自选不同的角色,在完全游戏化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对作品的感受。

4、作品欣赏与音乐相结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加入音乐伴奏可以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5、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作品:教师用优美的舞姿展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感受作品整体形象,拓展审美经验。

6、多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在幼儿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地采用开放式教学,给予孩子以开放的物质环境和开放的心灵环境。给孩子可参与、可操作、可选择的环境,不给孩子强制的限制。

六、识字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在指导幼儿阅读活动时,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

1、将汉字变成有趣的图案。用有趣的指导语,引导幼儿认读。中国的汉字中,有许多象形字、如:“山”、“水”、“火”文字,等能用相应的图画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字时可配上与字相应的图饰,这样幼儿一看就能记住,形象、生动、有趣,幼儿识得快,记得牢。

2、根据幼儿好奇爱猜谜的特点,将汉字编成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儿歌谜语,让幼儿在猜谜、读读的有趣活动中习得汉字。如教 “李”字时,编出的谜语是:十字头,八字腰,儿子下面站得牢。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识字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思维、想像力。

七、图书制作活动

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说的事,想讲的故事、儿歌等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从废弃的图书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幼儿口述后,教师或父母可以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订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第9篇:个案分析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

对小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幼儿的阅读行为适时指导。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讨论如何对小班班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案例 洋洋三岁没有阅读看书的习惯家长曾为其订阅过幼儿读物但多数是由父母讲给他听洋洋自己很少独立看图画阅读。 洋洋看见几个小朋友在阅读区看书也主动走进来直接拿走别人正在看的《婴儿画报》。他随手翻到一页大声说“不好看。”又翻到其他页随便看看随手又丢在一边。老师拿起书故意倒过来递给洋洋他就倒着看。老师问“书应该怎么看呢’’他看看书不说话。老师问“小熊的头是不是倒过来了怎么会这样呢”我递给他倒过来的书时他不会自己调整。我让他把书上的故事讲给老师听时他讲的语无伦次。 分析 可以看出洋洋是被阅读环境以及其他幼儿的阅读行为吸引过来的翻阅时随意翻书没有从封面开始阅读的习惯。洋洋说不出“书倒了”有可能是还未能注意到画面的细节也有可能已经发现但不会用语言表达。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洋洋发现“小熊倒了”但仍不会调整。读书时习惯不好不知道按顺序阅读书籍对书上图画内容也表达不出来。 为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指导策略

1、故意用倒的书通过问题逐步引导他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画面倒了

2、引导其观察同伴的阅读行为让他知道书要正着看

3、每次阅读时都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引导洋洋阅读多讲其他故事让他发现有趣的地方让他也喜欢读书

4、带领他一起阅读封面用手指读书名让其知道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并在集体和小组阅读时巩固练习这些阅读技能。 个案研究的反思

一、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入手。 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园设置了专门的幼儿阅览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购置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图书幼儿可在室内自由选择、取放自己喜爱的图书。在游戏活动时间老师针对性地给幼儿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二、 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1、 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2、对阅读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个别、集体和小组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要相互结合。在本案例中以个别指导为主要形式因为只有在个别指导时教师才能观察到洋洋的个性问题如倒拿书的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家园合作共同指导小班幼儿的阅读 家园教育措施的协调一致是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有困难的幼儿特别需要一对一的指导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家长一起参与对洋洋的个别阅读指导提供阅读记录卡引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指导。洋洋家长对阅读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相关的指导策略保证了教育的连贯和一致性。 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建立幼儿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上一篇:网络新闻稿件的判断下一篇:小学文明交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