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精选8篇)
窦桂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寥寥几句的古诗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常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课教学,之后一直不敢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究“古文、古诗、古代故事”的教学,必须“身先士卒”。
下面,结合清华附小制定的“语文课课堂评价标准”(见后面附页)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连同备课时的意图和想法,谈谈。
“温度”——
1、教师的准备
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教材中沉睡着的情感唤醒,融入自己的性格性情中,成为教材与个人的综合体来到学生面前,进行“碰撞”,从而使教材的一花一沙“生成”孩子的世界和天堂。可见,教师从《游园不值》中提取一份精神状态,带着自己渴望共鸣的饱满情绪,这当属上好这堂课的最好前奏。
古诗应该怎么讲?没有一定之规,但也决不能墨守成规。以前学古诗,常用四部曲教学法:解诗题——理解诗意——创设情景——体会感情。这没有错,但我要通过推敲方式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解意”的形式外壳上,更要实现和诗人“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入境”状态为学生“造境”。
“境”怎么造?首先,教师外在的教态要尽量亲切自然。我是东北人,性格比较直爽,话语习惯也带有北方人的豪放气派。但我尽量追求诗意的婉转,语气一定放慢,遣词造句力争充满美感。从效果上看,达到了。有人说我的语言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语文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对这首诗“气韵”有所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应当有漫溢的激情,这激情有时候是慷慨激昂的,有时候又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可以说,这节课试图在浅吟低唱的几番涵咏中,使课堂散发出文学的、理性的,同时又有启发的、激励的,多样的语言与情感气息。
2、学生参与
这堂课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在这方面,我在努力。
当然,公开课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哪个问题应该叫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发言。
这个班的学生,我没有事先见面,为实现学生的“生成”,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教有热情,谆谆善诱;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这就需要有些地方我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调整和调动。教学中尽量不叫那些总发言的学生。不过,我发现自己说的多,感觉学生的发言不解渴,就想补充几句。如果知道这个班的学情,就会叫“这个”学生示范,然后“那个”学生强化。比如,让学生扮演叶绍翁和我扮演的园主人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这个环节在说“诗意”)。要让一个好学生说,再让一个中等的学生说,再让一个“弱”的说——这样,就把“对话”落实了。可惜,心中想的因无法了解学生而落实不一定到位。但还是能看出学习的过程很真实,学生在感觉、在感受,在一点一点往上“走”。
另外,在争取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堂上,在学生动笔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啊,说话要站直啊,表达要完整啊等。这里有隐性的习惯,有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
广度——
1、教材拓展
教师是否能够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挖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是语文课应想尽办法达成的责任。教学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示的一首古诗上,延伸出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课上,拿出贾岛的两首诗,一首《寻隐者不遇》,同时引出那些与“不遇”相关的古诗和古文,进行同步组合;另一首《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的典故,借以更好理解诗中的匠心独运。还有,陆游写杏花的两首诗、及“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把《雪夜访戴不遇》的文章放进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游园不值》的内涵。海纳百川,凡有利于学生者皆为我所用,我在想尽办法延展,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课文。
2、课堂整合
怎样有效的运用课件和音乐?课件要唯美和古典一些,幻化出一片纯美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渔舟唱晚》加入,前者感受春天的旋律,而后把《游园不值》诗词填进这个旋律中唱出来;后者体会诗的古韵,让孩子找到古诗平仄的语感,然后,在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音乐的感觉再读。
另外,我努力在用手势的“指挥”、肢体语言的配合,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当第二次配乐学生再读的时候,感觉好了起来。以我无声的肢体“语言”作引导,孩子们朗朗地美读起来。也许,你会发现,这次的古诗原来是孩子们唱出来的!
插句题外话。关于“背诵”,我们只要求学生背,忘了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这首诗和别的古诗有什么关联也不琢磨。今天一首,明天一首,背了一大堆,生吞活剥、大多消化不良,当无法和学生的生活和心灵连起来的时候,便都忘了。而诵里有节奏,有美感,有思考。诵读时,平仄中一定要读出重音的高低,语气的快慢。我们教师光让孩子大声读,没有诗感。所以,平时,这方面我们要加强。
深度——
1、教材解读
这节课究竟要走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古诗本身的问题了。研究古诗文,不仅要研究古诗文本身的特点,还要体会内在的思想和特殊性。原来教学停留在意境上,我们是否在努力提升到“意象或意向”里面呢?就是说,原来我们的教学讲究诗的感情,是否忽略了和诗人实现的精神同构?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究竟怎么不同?通过阅读,我发现,宋诗与唐诗的不同(详见笔者《不遇中有遇》)。那么,我就要定位宋诗和唐诗的这个区别的点上,思考这样背景下教学的问题这就要寻求一个突破,在原来的意境的教学上,追求意向的定位。在这堂课中,我就是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向,揣摩诗人的意图,寻求在精神上的同构。
于是,我教学本首诗,不仅仅停留在春天或园林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体会诗人心情,更要体悟诗人的心境。于是,主题就在“不值”上做起了文章。围绕“不值”来讲——诗人在“不遇”遇到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对待遇到的这些景物的?诗人有没有必要进园子?有没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课,就这样展开了。在“不值”这个主题中,获得“不遇中有遇”——就是这节课的眼睛,就是靠近诗人内心。要让学生知道,读这首诗不仅仅会感觉到春景的盎然生机,同时没有进园,反而却获得一种快慰,获得永远的留在心中的定格的永恒,这才是更大的收获。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接到了诗人的“地气”的,自己也有了“灵气”——水到渠成,获得了精神陶冶和人文启迪。
我在给数学教师讲的时候,有老师在评课中写道:“原来,吃亏就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虽有遗憾,但只要注重过程就能获得圆满”等感慨。还有许多教师不断地念叨“不遇中的有遇”。看来,我们挖掘教材,重新建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启迪的时候,也使老师们等到同样饱满的精神收获。这“不遇和有遇”,不就是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吗?给孩子种下这颗种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为之平添感悟,但愿,他(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2、学生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体现了完整丰富,灵活且有感染力的提高过程?思维是否独特深厚且有独特见解?我觉得在独特见解上孩子还是有的,例如孩子说诗人对红杏的感情——就是一个“关”与“出”;一个“一”与“满”。有学生说,这“一关”,而后“一出”,不就说明红杏的力量么?又有一个小女孩马上说:“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学生把陆游的“遮”和“关”比较的时候,已经完全理解了,审美意义上陆游的“遮”被叶绍翁的“关”给超越了。还有个小孩说用“印”而不是“踩”,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爱怜,——多好啊。这个“印”是留在苍台身上的。这就可以把“屐齿”讲出来。所以,我顺势讲到了关于“木屐”的文化,孩子们呢,也能“顺杆爬”,把自己的见解,加上很有深度的感受说出来。有个学生说,“一”就是“满”。这里就涉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问题。当然,通过:“三枝红杏出墙来“,十枝„„”这样对比,孩子获得了关于“一枝”红杏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因了这一枝红杏想象到的“春色满园”。关于为什么“不值”,我用《雪夜访戴不遇》来搭桥,孩子马上把“何必入园”和“何必见园主人”体现出来了。
这里,我还想说点儿题外话。有老师说,为什么那些“差”学生换个老师上课就爱发言?我看,除了该生感到新鲜之外,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换“眼镜”看他们。要求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语文过程是常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不断的浸泡语言以及感情的过程。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教师的心要敏感起来,比如有个学生说红杏的“欲望”,我马上反映过来,告诉他不是“欲望”,而是“渴望”。有的同学说话为什么没有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键对语言不敏感,不敬畏,没有审美。孩子没有温情的话陪伴终生,你可以想象她(他)多么凄凉。一句话,我的意思是想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孩子温柔起来,温情起来。如诗人对园的“怜”,对普通的柴扉都要“小扣”啊——这是怎样的怜爱与怜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会说话,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对翅膀,他会更全面,他能够凭借于此飞翔起来。
3、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是否由浅入深?是否还能深入浅出?
第一步,与文字相遇。就是游园所见。把所见的通过画面,通过朗读眼前有“像”。对于诗中的“字”要有重点地推敲,不能面面俱到。如“小扣”,“久”,为了教学的需要,课中没有进行再推敲。而“怜”与“嫌”进行了推敲。“怜”里不仅仅是爱之情,还有惜之意。学古诗不点化,不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所以,整首诗围绕“怜”来推敲诗意,体会“怜”里深深的爱恋。再有,通过朗诵,读出七言的韵味。读“苍苔,柴扉,红杏”,细听,你会感觉春天就在脚下,春天就在眼前——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步,与文学相遇。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诗歌要去涵咏、推敲、比较,而不是训练。真正地去感觉,让孩子们体会,因此要再造人物形象,这便走向了文学。让红杏说话——这一环节,通过口语交际,来体会杏的形象。红杏呢,也许是诗人心中美丽的女子。现在都把一枝红杏出墙来演变成婚外恋了。叶绍翁肯定也有这种可能:是去见心爱的人,来的时候都那么小心翼翼。红杏出墙,那是你的心,是向着我敞开,足矣。当然,园主人不一定是女子。园也可能是园主人或诗人精神的家园,那枝红杏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心。因此,对“红杏出墙”要理解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美好的向往。当园内、园外红杏和花草;园主人和诗人对话之后,我们还要在热闹中走向宁静——其实什么没有都没发生。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热闹完了后,要收到心里,美美的沉淀在心里。在音乐的陪伴中,成了美好的回味。
第三步,与精神相遇。研究“不值”中的“值”,即“不遇中的有遇”。前面画龙,在结尾处“点睛”。先抓春景,再抓情感最后落脚“不遇中有遇”,给孩子们种下一棵种子——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啊,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份永远的美好就破了。只有,永远的渴望才会幸福一辈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干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适度与高度——
最后,总体上看,温度、广度和深度,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做到了比较巧妙的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习得轻松愉快并有所得。整体教学效果明显不明现,在某项或某点中有没有创新,教师有没有个人的突出特色。尽管不一定完美,但在整体上应达到一定的高度。
感言——
这是评价表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可以谈亮点,也可以说疑点或缺点。比方说,这堂课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对你今后的教学最有提高和触动;哪一点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等等。边听边记、信手拈来,是第一时间的真实感悟,对教者和听者都是一个提升。
“命运给我关了一扉门,我要努力打开另一扇窗,就象红杏一样。有了生活、情感,教学才有了他的意义。”——这是我们学校一位教师的感言。
“光‘感’不悟,不成。不如古人,古人学的太少了,闭眼冥想半天,推敲一词可以好几天。我们的孩子学的太多,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所以,该讲的还要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言。
“关于老子的‘道生一’的哲理是不是太难了,要思考如何让课堂努力达到高度,但尽量要适度。”——这是又一位教师的感言。
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有着不同的认知发展特点.他把人的认知发展按年龄划分成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1, 2) 、前运算阶段 (3~6) 、具体运算阶段 (7~11, 12) 和形式运算阶段 (始于青春期前后) .其中,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难以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思考, 其思维局限于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具体事物上, 而且, 与青少年相比, 他们的思维也缺乏系统性”.而在形式运算阶段, “青少年的思维表现出更多的系统性”.“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者还能比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者进行更为抽象的思考”.由皮亚杰的四阶段理论, 我们可以知道, 在小学阶段, 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是这种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已有经验, 把握他们的认知水平然而, 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 还有不少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不是十分的了解, 在教学中也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教学, 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不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 也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一切只凭教师的主观臆断.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1小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 (苏教版)
(老师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紧按在黑板上, 画出与其相对应的Rt△ABC, 且标明其直角顶点为A.)
老师:同学们, 我们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已经学过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并且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够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图形的旋转有哪些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吗?我们今天来继续学习“图形的旋转”的有关内容.
(老师把直角三角尺放在已画好的Rt△ABC上, 并且以A点为中心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
老师:同学们, 来观察一下我手中的直角三角尺在旋转的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基本性质呢?
学生1:它是以点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
学生2:它是以一定的方向进行旋转的.
老师:嗯, 很好.还有呢?
学生:……
老师:我们来看一看直角三角尺的形状和大小……怎么样?它们都没有变吧!
学生:嗯, 是的.
“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需要在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中学习.
从上面的案例1我们可以看出, 该老师在进行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时, 并没有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于“图形的旋转”这一部分内容的安排, 我们可以知道, (以苏教版为例) 在小学四年级阶段, 学生只需要了解图形的旋转的基本特征, 并不需要掌握它的基本性质, 而对于其基本性质的要求则安排在了初中八年级阶段, 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的.然而, 在上面的案例1中, 该老师并没有认真了解学生在四年级这一阶段中的认知特点,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认知仍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中, 这位教师混淆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在这一方面的知识, 把八年级的知识拿到了四年级中来,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这一部分内容上的学习困难, 从而不利于学生对于“图形的旋转”内容的进一步的把握.
因此, 在进行“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必须了解这一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 并且依据其具体要求, 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安排教学.
二、教学的衔接程度
由于新课程标准螺旋上升的安排, 所以对于“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的教学, 把握它们在教学中的衔接程度尤为重要.
这主要体现在: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 它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不断地螺旋向上发展的;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 它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由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方法向形式的、抽象的教学方法转变的.然而, 对于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中, 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应该教到何种程度, 也即“度”的问题, 许多教师往往难以把握.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2初中八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 (苏教版)
老师:同学们,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许多图形的旋转的现象, 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转动的摩天轮、走动的时钟、开着的飞机的螺旋桨……
老师:那么这些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学生: (大多数露出疑惑的表情)
老师:它们是不是都有点、方向和度数这三个要素呀?
学生:嗯. (仍然有疑惑, 但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
老师:这是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习的内容, 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
这是初中阶段八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的内容, 是对小学阶段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 在组织这一阶段的教学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相关的内容, 强化不同阶段教材知识的衔接.然而, 在上述的案例2中, 教师并没有注意到不同阶段知识的衔接, 更进一步地说, 他没有把握好其中的衔接“度”.在学生露出困惑的表情时, 他没有做出相关的引导, 也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回忆和思考, 从而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 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是比较失败的.
因此, 教师在进行图形的旋转时, 必须注重新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把握它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的衔接程度.
三、知识的深广度
新课程标准在“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倡导教师除了对教材知识的解释与教会学生应用外, 还要对教材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这反映在教学中, 主要表现在教师往往在新知识的讲解之后, 还要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如何对新知识进行提高, 这里就涉及到了知识拓展的深广度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拓展的目的.即学生在某一阶段中学习“旋转”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要明确“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目标.第二, 拓展的内容即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旋转的新知识后, 教师再通过教授什么样的内容来使得学生提高对新知识的学习.第三, 拓展的评价.即教师对旋转的内容进行拓展后,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否得到了提高, 如何得知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提高.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教师往往难以把握.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3小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苏教版)
(老师给出一组图片, 有运动的火车、电梯、缆车、转动的风扇、飞机的螺旋桨、时钟.)
老师:同学们, 我们来看一看上面的一组图片, 对于图片中的内容大家都熟悉吗?
学生:熟悉.
老师:那么同学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1:火车、电梯、缆车是一类的, 风扇、螺旋桨、时钟是一类的.
老师:嗯, 对的.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分类呢?
学生1:前面一类是往前运动的, 而后面一类是转动的.
老师:嗯, 还有呢?我们再来仔细看看, 发现前面一类是以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的, 而后面一类是以某一点为中心向某一方向进行转动的, 对吧!
学生:嗯, 是的.
老师:再看看后面一类, 同学们能否发现图形的旋转的三个要素呢?
学生:……
从上面的案例3, 我们知道, 这是小学三年级的内容,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学生在这一阶段只需要“结合实例, 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而不需要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然而, 在案例3中教师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的认识, 向学生引入了旋转的三要素, 这就盲目地拓展了旋转在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内容, 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因此, 教师在讲授旋转的内容时, 必须重视知识的深广度在拓展的目的、内容和评价上的这三个表现, 只有充分抓好它们, 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在不同阶段旋转的知识.
摘要:“图形的旋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数学课程里新增加的内容, 螺旋上升是其课程安排的显著特点, 正是这样的安排, 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使得对于“如何进行‘图形的旋转’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成为了数学教育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针对这一热点问题, 本文从以下的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第一, 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 教学的衔接程度;第三, 知识的深广度.
关键词:维度,认知水平,衔接程度,深广度
参考文献
[1]Kathleen M.Galotti著, 吴国宏等译.认知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
[2]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4]钱守旺.如何把数学课上得有后劲 (一) 教师要读懂教材[J].网络科技时代, 2008.17.
[5]钱守旺.如何把数学课上得有后劲 (二) 教师要读懂学生[J].网络科技时代, 2008.19.
[6]刘兼, 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7]钱守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用好教材[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 2007:7~8.
一、秉承人本主义教学观,激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鉴赏能力提升的要求,教师应秉承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引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文学情境,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文本内容的充分理解。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生活感悟以及生活经验,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因而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洞悉作者的作品创作主旨,强化其语文素养。笔者在讲授《报任安书》与《渔父》二篇文章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二篇文章作者——司马迁与屈原的经历,说出其对生与死问题的看法,并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借助对文学作品文本内容的充分阅读以及深入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太史公以生践志以及屈原以死明志的不同人生抉择,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尽管二者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不过目的都在于践行个人的理想与追求,其价值内涵是趋同的。而《锦瑟》一诗,意象朦胧,对其诗意历来没有确定的解说,主要有“爱情悼亡”和“自伤身世”两种说法。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的学生理由是除了“文本研习”已有的说明外,还因为“望帝啼鹃”书下注释有:春心,语又出《楚辞·招魂》“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认同后一种观点的学生指出,应将注释理解为对青春韶华的往昔岁月的念及以及对人生目标无法实现的悔意,同时持此种观点的学生进一步指出,从作品的表现风格来看,李商隐作品多为对身世的感伤,如作品《乐游原》,诗词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伤感忧思跃然纸上。藉由此种个性化作品内涵解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同时也是其创新意识得以提升。如若采取以往的教师单纯根据参考书或者个人见解向学生的灌输模式,则无法使学生得到独立思考问题的契机与展开思维的空间,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陷入思维贫瘠的误区。
二、注重生成性问题合理引导,倡导开放性多维度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成性问题的合理引导。原因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创设的有价值的问题乃是教学环节中的闪光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结合学生所生成的问题,对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与修正,进而能够藉由学生所创设的、同作品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引领学生实现由以往的“带着问题阅读作品”向“阅读作品产生疑问”的思维模式转型。可以说,学生藉由阅读作品所创设的问题源自其对作品内容的追问,源自教师同学生思维交互的结果。
教师在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时,应力求使作为作品阅读对象的学生,能够藉由其个体思考、认知及其价值取向实现对作品所营造的情境的融入以及对作品主旨的把握,进而能够通过精细化的阅读,洞悉问题,升华人格。基于此种考量,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具备足够的开放性,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空间。同时在问题设置时,教师应注重所提出的问题应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笔者在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想学生提出了“怎样看待该诗中的仙境”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藉由其先前的阅读经验与知识储备,纷纷阐述了各自的答案,有学生认为仙境为极乐之所,在那里人人关系融洽,其乐融融;也有学生认为那里神仙齐聚,凡夫俗子无法踏入半步。就学生的答案,笔者就此展开了引导,使学生在思维实现碰撞的同时,创新意识得以提升。
三、注重教学反思的节点把握
新课标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学活动的促进意义。合格的教师不可以仅仅满足向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单纯讲解,而是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思考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得失所在,找出不足与短板,从而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进行短板的补足。如此一来,将使教学工作进行良性循环,进而教师能够藉由有效的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优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得以提升。如教学《〈长征〉节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到警卫员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怀杀马时,由于扮演的同学读得有些生硬变调,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这样的朗读给课堂带来了负面影响。课后思考,如果课堂上多补充搜集到的资料,多引导学生去体会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险惨烈,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怀为了挽救战士的生命欲忍痛枪杀爱马的悲壮气氛。朗读时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以上,我们对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分成三个维度进行了论述。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中必须追求的基本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态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ITT公司的P.B.克劳斯比,他提出了第一次把工作做对是最经济的。他要求质量的唯一业绩标准是零缺陷,同时他认为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态度。高层领导必须保证给予优秀员工奖励,企业的管理者也必须确保有零缺陷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的精神。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零缺陷的态度,都想一次都把工作做对,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无疑有了最优的管理环境。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例如我们没有好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那么就算我们的态度再认真,我们可能只能达到事倍功半。
制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的戴明,从他提出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点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企业的管理应当以一个良好的系统为基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系统来实现质量、生产率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
一个好的物料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的保证我们的物料做到先进先出;一个好的生产线品质管理体统能够让我们生产线的缺陷降到最低。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家能够生产最好的汽车大型塑料件的厂商却可能做不好一件小小的塑料扣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塑料扣子的技术。
技术维度的代表最早是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他成功地将统计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除了统计技术,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质量,例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另外还有产品技术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例如:面向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等。
如果我们有很高的产品技术,那么在理论上我们产品的可靠性也会越高,我们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很低;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产品的技术,那么单单依靠我们的态度和制度能够做好产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从实际上去分析,再好的产品技术,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够好,我们又没有什么好的制度,哪么产品品质的可靠性在什么地方么?
当我们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策划者,则就需要仔细衡量质量管理的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根据我们企业的特点、产品类别的不同、我们客户的要求等方面合理去平衡这三个维度在我们质量管理部门甚至于企业内部中的配置。
医院文化是什么?它是迈进一所医院的大门,看到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受到的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有这些看似分散的环节,都以其直观的细节呈现了医院的文化。
深夜急诊,母亲抱着高烧的小孩坐在大夫面前,大夫是用手将听诊器暖热,轻轻放在孩子的胸口,还是冰冷待之?上班高峰,医生与病人共进电梯,他是侧身相让,还是大步跨进?暴雨肆虐,医务人员是第一时间将ICU病人转移至安全地带,还是置之不理?清晨和黄昏,医院是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和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供病人散步小憩,还是人车混杂、拥挤不堪?偌大的门诊大厅,标识导引是清晰合理,为患者便捷地指引方向,还是杂乱无章?所有的原则和行为,在熟人面前是怎么样,在陌生人面前,又是怎么样?
如果说这些细节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那文化就是那根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形成既有个性风华又有普世人文的品牌标签。医院文化体现在医者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使命。在一个文化厚实的医院,从医者懂得尊重自己的天职,懂得尊重患者托付的生命,懂得协作和奉献,他也因此而不苟且,不霸道,不势力,永不停下探索的脚步。
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医德的启示
医院品牌文化,是贯穿在整个医院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和内在灵魂。医院管理者们从更深入的角度思考着,如何把西方先进的人文医学与中国自身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品牌,在服务好本土大众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享誉世界,传承百年的医院品牌。
毋庸置疑,西方的人文医学对现代医学的贡献具有奠基石的意义。在美国,梅奥诊所已创建百年有余,作为一家非营利的医疗机构,梅奥诊所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价值,其三个盾牌的标志代表了医院的核心价值,即从临床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三个方面,为每个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为了贯彻整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梅奥成立了专门的品牌管理队伍,对梅奥品牌商标、品牌延伸和分支机构品牌名称策略进行管理,监管对象包括所有分支机构、产品和服务项目。
在其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梅奥注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需求,医学专家们讲究“协作医疗”。2500名医生和科学家,42000多名医护人员,不论何时只要患者需要,都会立刻组织起来,综合其医疗技术和经验,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梅奥的组织模式和管理艺术是西方医院品牌建统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所演绎的成功故事给现代医院管理者呈现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自身的传统医德伦理体系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深厚,更具有一致性。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历经代代医家“言传身教”,不断传承演进,历久弥珍。
中国的传统医德还深受贯穿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诚意正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邦济世的抱负。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立德,这不但需要内心有强大的信念,还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国传统医学更加注重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医,都有拒绝权势,服务普罗大众的事迹流芳百世,孙思邈更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至今仍是很多现代医院的医德标准。这一整套的道德价值体系,为中国医院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其中注重道德和人格的修养,永远是医院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扎根本土,放眼世界。在中国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中,既要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传承以人为本、仁善立业、大医精诚的思想,提高个人修养、获取智慧,也须从西方医学中学习其人文精神,由此构成医院的文化理念体系。并随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地行为准则规范,促使文化理念渗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去。同时借鉴现代品牌管理体系,树立清晰明确的品牌形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感受。
l 气质
任何组织文化的存在,都是对组织成员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的引导和约束。通过传承、倡导、强化这种文化,培育医院的精神气质,塑造具有高度理性的专业精神。当价值观被内化为组织成员DNA的一部分时,一所医院的精神气质由此形成。
文化理念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支柱和灵魂。一个组织的文化理念体系首先是由两个主要元素——“使命”和“价值观”交织而成。“使命”是对医院存在的根本理由的定义和描述,一定程度上具有理想主义精神色彩,如同航船上的指南针,对医院起到思想约束和精神牵引的力量;而“价值观”是对医院在达成使命时所依附的价值信仰的定义和描述,价值观的一致性、相容性是管理活动中人们相互理解的基础,是组织成立、管理成功的必要前提。当把“使命”和“价值观”两个元素得以明确后,就能勾勒出一套驱策医院不断发展的完整的医院理念体系。
在西方,每一个医学生步入医师所庄重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The oath of Hippocrates),被视为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誓言,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对塑造专业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在中国,“大医精诚”的理念,“医者仁心”的美德贯穿中国医学理念几千年。一个有着优秀的文化理念的医院,通过传承、倡导、强化这种东西方结合的文化,培育医院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高度理性的专业精神。这些价值观与医院管理行为间的联系是相当直观的,这就是医院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医院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构建医院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l 行为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医务人员的举手投足、是否以患者利益至上、是否对工作孜孜不倦,这一切的行为既是传达医院气质的最佳载体,也是医院品牌文化战略得以成功的基础保障。
行为准则以责任伦理为基础,确保医院的道德规范被医护人员身体力行,并实现医院从理念到最终行为的贯彻执行。它对内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例如哪些行为是基准行为,哪些是禁止行为。对外则是通过医疗服务行为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体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
规范的病案书写与总结就是协和文化最好的践行例证,着名的协和三宝:“教授、图书馆、病案”中,协和的病案蕴藏着医院极为丰富和宝贵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晶,也是医院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基石。医生不仅要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还在“初步诊断”前描述“本病特点”,要搞清楚相应的鉴别诊断。这就要求医生对诊断结果负责,以严谨务实的逻辑关系来书写病案。这样的病案总结,既需要医生自身不断进修的深厚医德修养,又需要严谨科学的职业素质。
l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表现。一所医院的精神气质通过视觉形象的语言传达,更能清晰直观的传播给目标受众,加强认知记忆。优秀的品牌形象不仅仅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工具,它还将以最佳的美学表达方式来呈现医院独特而动人的一面。这些年来,品牌形象战略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们所认知与接纳,对于任何一个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医院来讲,品牌形象的确立无疑都是万里长征最关键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围绕两个主要的步骤来指导每个项目的创作,即: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应考虑到医院的历史、文化、价值、战略、使命、愿景和品牌定位,要知道“表达什么”,方能体现一所医院的灵魂。在“形式设计”阶段,设计师会运用色彩、形式、字体、图像等所有美学表达工具来赋予品牌灵魂以身体,开始进行“如何表达”的工作。建立一个一致的品牌形象是设计过程的最终目标,而“形象”即意指以一种清晰的、适当的、真实可信的方法表达出医院的特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品牌形象,既通过有力的视觉传达表现了医院的内在气质。厚德尚道(医德求厚、医术有道)是医院全体职工共同奉行的核心精神,标志(图示)采用以文字为主体、瓦当为载体的表达方式,以古朴的视觉语言阐述了医院的悠久历史及文化脉络。在院徽的传播过程中,医院文化理念也不断发扬光大,整体形象充满了社会精神和高贵的人文光辉,在有效延续北大医院九十多年品牌资产的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新形象也脱颖而出。结束语
最近,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的活动中,以“常识,理解和幸福”为关键词,结合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他对医生职业的理解,他说“治疗有尽头,而抚慰永无尽头”,这不就是一个医院应该带给患者的最好感受吗?
当前进行的县政改革,是以“扩权”为导向的,忽视了“限权”在发挥县政组织优势、防范县级权力滥用、保证县域发展理念与中央保持一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探索“扩权强县”时,还应从政治分权和权力制衡的视角,设计针对县政的限权机制,以改善县政的组织优势和社会治理结构、防范县域发展偏离科学发展观轨道。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县制改革,主要措施是进行由“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和“省管县”的改革。为此,学界反复强调权力下放,甚至呼吁“能下放的权力都下放”,以此来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扩权强县”的改革思路,最初针对的是长期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市管县”体制,它无疑对解放县域生产力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各种矛盾有可能集中爆发的时期,如果只是强调“扩权”强县,而忽视对县政应有的“限权”,则可能有失偏颇,反而不利于真正达到“强县”的目标。对此,我们从三个维度来讨论县政限权的出发点、主要途径及最终归宿,以使县政“扩”中有“限”、“限”中有“扩”,完善县制改革和提高县治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县域发展。
限权的出发点是优化县政的组织优势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出现“郡县治则天下安”的社会治理效果,关键在于县级政府的组织优势是一头连接着“朝廷”,一头连接着百姓,这较其他社会治理结构有着更为明显的信息畅通优势。一方面,一县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可直接上书皇帝反映本县的民情;另一方面,朝廷的政策可通过一县长官传达给百姓,减少了政策贯彻的层级渠道。这种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君民联手”,对于防治中层官僚系统官官相护、欺下瞒上式的官场恶习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古代社会的县政也有非常明显的弊端。一是“县政”作为衔接皇权统治与基层民众的“桥头堡”,具有自我繁殖和持续膨胀的扩张力,导致“天下之官冗,而吏胥日以夥,每县殆不止千人矣”的现象;二是县政始终处于上下夹击的“两难境地”,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三是县政实质是一种“以民养官”的地方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事权”与“财权”极为不对称。
古代社会县政的组织优势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是党内任命,中央下管两级,即中央组织部管到省级和地市级。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干部任免制度改革,改为下管一级,也就是说,基层官员只需对上一级领导负责,不需要对中央政府负责。而且,由于县政主官并非本县民众选举产生。在这种组织架构中,形成实际上的对中央和对民众双重不负责任的现象,容易产生很多恶果。近几年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及一系列恶性侵权事件,就暴露出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危机。
由此可知,当前的县政与县治在组织架构上存在严重不足,不仅古代县政的优势流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其缺点,并添了更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应该从顶层设计一套权力制衡机制(限权机制),以革除县政滥权之弊、发扬县政沟通中央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功能,这是当前“扩权强县还需限权”的基本出发点。
限权的主要途径是县政自治
如前所述,县政是联系中央和基层的桥梁。县域经济社会要得到切实发展,必须有一个有充分管理权限的地方主官,这需要“扩权”。但在扩权的同时,要求这个地方主官既能贯彻中央的发展理念,又能对地方民众负责,这就需要限权。限权的着力点:一是要监督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符合中央的宏观发展理念与政策,二要监督县域各级公权力是否侵犯民众的私权利。实际上,这两种限权机制具有内在的目标一致性,因为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是追求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这就需要发展经济、限制官权、保障民权。而站在民众的立场来看,这种逻辑也是成立的。
从理论上说,要达到上述监督、限权的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央直接任命和管理一县主官,古代的县官任用制度即是如此。但是,现在全国有2800多个县,每个县的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古代的规模,加上治理信息的先天不对称,由中央直接管县肯定力有不逮。但是,由省直管县的改革是否会导致县级主官只对省级领导负责,而与中央发展理念相违?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因为就目前的干部任用体制来说,基层官员只需要对他上一级的领导负责,“我上级的上级不是我的上级”成为当前中国官场的普遍行为法则,当省级政府的发展理念与中央不一致时,县级主官只能对省负责,推出与中央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政事来。
那么,究竟有什么途径能够达到上述限权效果呢?“县政自治”恐怕是其中的突破口。如果“县政自治”能够突破以下两点,则上述两种监督(限权)机制自然会发生作用。第一,改革干部选拔制度。目标是实现县级主官由本县百姓选举产生。作为过渡,可以先“上下结合”,比如由百姓推选若干候选人,然后由上级部门任命做法等条件成熟,推行县级主官由本县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由此,县政领导自然会承担起刚性的政治责任,直接向人民负责,民众对县政的限权机制自然就有了。表面看起来,这种授权机制只对本县民众负责,但由于中央的目标就是要求各级官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实质上也就达到了对中央负责的政治目标。第二,建立垂直的司法体系。垂直的司法体系要求审判、检察权力的中央化和垂直管理化,以对县级人大的地方立法和县级行政主官的行政行为进行立法和司法制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县政,使其与中央的发展理念保持一致。
限权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县域科学发展
限权是监督、制衡权力而非包办代替具体事务。一个县,只有获得了充分、自主的财政和经济发展权,其经济社会才能获得切实的发展。但是,县域发展的大方向不能走偏,需要服从中央的发展理念。那么,中央的发展理念是什么呢?就是科学发展观。何为科学发展?肯定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对此,有人认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县际之间的竞争对中国的增长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县把经济发展简单等同于GDP增长。具体做法无外乎两种形式及其综合:一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如邻县有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我县就出台更优惠的,哪怕赔本也要干。现实中有一些欠发达的县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甚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引进不适合本地的产业,甚至高污染企业,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与中央的经济发展理念严重背离,更谈不上“强县”富民。二是“做GDP”。怎么做呢?一个见效快的办法就是大拆大建。毫无疑问,这种“做”出来的GDP,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考虑到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对当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其害处与代价还需要我们的子孙后代来买单。因此,我们在不断强调“扩权强县”的同时,还需要跟进“限权”措施。
国家于2011年6月初正式制定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包含中央对县域发展限权的意蕴。其目的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为此,各县应根据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本县发展的基本定位,结合自身的地域与资源禀赋特点,对所辖行政区域空间做进一步的具体功能分区和定位,明确划定各类具体功能区。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县域层面上,通过划分合理的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县域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空间“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以及生态保护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为区域发展、政策落实和区域管治提供依据,为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以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交融性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 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 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决不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列出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会学习, 发展智能;这些活动, 又同时使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 掌握正确的态度, 受到价值观的教育,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他们融合于统一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对于三个维度的交融, 在新课程所阐述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中,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共有八条, 在每一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它的表述, 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目标。如:第一条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树立学习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有“识字、写字”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的目标;又有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持久”、“良好习惯”等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目标;同时有“热爱”、“自信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和目标。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三个维度融为一体, 语文素养才能共同形成并发展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二)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渐进性
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有阶段性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 它的达成过程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渐开的过程, 由原点出发, 成螺旋状逐渐展开, 以到达无穷大。由此观之, 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 不仅要根据新课程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的三维要求, 还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年级、班级的教材内容, 细化到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单元目标之中;单元目标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学期目标和年级目标之中, 而学期和年级的目标又必须贯穿在新课标的阶段和总体目标之中, 这样,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既可抓紧学生“即时”的学习成效, 又关注了学生终身持续的发展。
(三)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更应体现三个维度的侧重性
从一般意义上说, 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单元的教学, 都应该而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对于三个维度的目标还是有所选择的、有所侧重的。一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 是核心, 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同时它又是其它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 由三维目标构成, 知识与技能就是大厦的基座, 过程和方法是大厦的构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 基座稳固了, 语文教学就不会动摇。由此可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是一个逐渐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它是黏附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失去了支撑物, 游离在空中, 目标的体现也成了一句空话。
一、 注重语文课价值取向
何谓本真语文教学?结合参与主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实际来阐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满足教学活动的正确性、规律性、客观性上,最终应该面对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毫无价值倾向的旁观者,而应是师生对话的引导者,这也就从更高的层面折射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教师应明确价值取向的问题。
(一)教学主体合理性
课堂教学不能是为“教”而“教”,而是要让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智慧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本有独特的感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思考问题,拓展和开掘思维的宽度和广度,读出问题,读出自己。
应该说,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归宿。这样,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学生发言的权利,而且承担引导学生话语的内容,使学生在对话中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有若干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本作者主体甚至文中的人物形象主体。应该说,对每一个主体李镇西老师都能给予相应的尊重。
在《给女儿的信》的教学中,当学生热热闹闹讨论课文(如分组讨论“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一段)时,作为课堂的一员,他并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更强调的是作为课堂一员的平等的话语权。
师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师:“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生分小组研讨,气氛很是热烈。)
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
生:“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 因为上帝是在想, 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师趁势幽了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
(大家笑了起来。)
生:“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妒嫉,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句话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还有没有新的理解?”
生:“我们这个小组认为, 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他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时候, 那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 再发怒也没用了。”
生:“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我想它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以伦比的, 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上帝离开了。”
师:“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想不想李老师说?”
(同学们的声音震耳欲聋:“想!”)
师:“想? 呵呵,其实你们不想我也要说!”
(同学们爆笑。)
师:“我觉得上帝在这儿在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包括信仰,包括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因为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不可战胜的。从这点上讲,凡是人性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战胜的。上帝都不能战胜的,你想战胜,这不是很狂妄吗? ”
(那一刻,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似乎都像上帝一样陷入了对爱情的沉思。)
李镇西老师对课堂各方主体都充分尊重,正因此,学生从对权威的尊崇、服从中解放出来,真实、自由、开放地阅读文本,从而获得了相应的阅读动力。阅读究竟是读什么?是读教师理解的“个人化”阅读,还是在对各方主体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真实、自由、开放的阅读文本?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教师教理解感受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者才是文学阅读的常态。
(二)回归语文本身
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否使每个深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教育如此,语文教育教学自莫能外。语文课堂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从语文课堂这个特定的视角,将其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语文的本位,就应该是按照语文教学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来教学。
通过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得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真切、感性的认识,触摸人生,去懂得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懂得怎么对人对己,懂得神圣和爱情,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把“读文本”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来“读”,就是把生活当作生活来读。
师:同学们在读了文章以后,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些什么特点?
师:文中还有描写,一样的,并不是推进,字句一样,找一找,有哪些?
生:第8 自然段,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第15自然段,第23 自然段。
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表达?
生:爱情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用语言告诉的,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之间的那种爱。
师:爱情是不需要语言的,就这么简单,朴素,不过就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像这样一种古典的爱情,现在越来越少了,大街上随便就抱,生怕别人不知道, 还觉得自己很悲壮,其实爱情不是这样的,有一首歌是怎样的,是——《最浪漫的事》,谁来唱?
生(动情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全班同学跟唱,气氛达到高潮。)
抓住课堂上的“异常”现象,积极营造“对话场”,李老师达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广泛讨论理解了什么是爱情的基础上, 巧妙地引入歌曲《最浪漫的事》让学生唱,将课堂推到顶峰,在生活化、情趣化、形象化的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唤醒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
二、 语文教什么
教师自身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不必应然成为教学的深度,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这种对文本的深度理解甚至可能成为教师的“包袱”。教师认为自己理解得深,准备得精彩,但是这往往也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照顾了学生和课堂上的生成,又不愿意丢掉自己的东西,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并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导致课堂内容繁缛复杂,学生学的太多,最终收获的却很少。一方面,语文课堂读文本是学生的生活所在,另一方面,文本解读又应向生活延伸,教育目的合理性是教学主体合理性的重要体现。
“生活化”不是把学生抛入生活,也不是把生活引入课堂,而是把“读文本”的学习行为“转化”成一种生活行为,“读”,不是假借它来完成练习,训练自己的技能,也不是模仿之后用以锻炼自己某种素养的一种目的,而是在语文课中通过“品着”“读着”去获得“生活着”的一种方式。
生:第15自然段最后一句,“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我第一次看到用“无与伦比” 来形容爱情。我觉得,爱情是很璀璨很耀眼的东西,它像天使一样时刻就在我们身旁。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我们不妨停留在这里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研讨一下,“上帝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请问,上帝看到过几次? 是同样的东西吗? 是什么?
(生读课文,回答:第一次,看见一种“不理解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
师:第二、三次看到的是否是同样的东西?
生:不一样。
师:请你们考虑一下,三次美和三次力量有什么不同? 书上有的, 要扣住语言。
生:“不可理解的美”和“无与伦比的美”。
师:这种美和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生:爱情。
师:对,爱情。这是后来才知道的,上帝他只是看到不可理解的美。
……
教师的个人理论是贮存于教师个人的理性认识,语文教学中语言和言语本位的缺失,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最丰富、最多元也最随意,误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而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又往往被开发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如果本课例能从“外婆的故事”“童话”和“信”三个更“语文化”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深入文本,发掘作品除“爱情”以外的文化内涵,势必能更有效地构建语文知识,推进课堂效度。
三、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因此,在教学之前,我们更应该反思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王荣生教授曾强调:“大量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所生产的‘教学内容’,在‘教什么’的正确性和‘用什么去教’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缺乏反思”。
有效的维度。预期的教学目标与结果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和出现。教师的教,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生身上,追求“有效”教学,不仅要看本堂课教学后学生的收获、变化,更应体现在一堂课下了以后学生所得到的收获。
有效的教学。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最终要让文本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文本是语文学习的载体、必要的中介,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
《给女儿的信》所属单元强调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艺术、正义、亲情、爱情等等,课前的提示是理解爱情,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三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让学生思考上帝三次从人们眼神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与爱情有什么关系;第二道题目是要学生理解文中谈论人性与爱情的几句话;第三道题目是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另一封信中对爱情的理解,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语文背后的思想,就是一种精神的所在,也正是语文课的分内事。可以说,这篇课文的课前提示与课后练习,并没有涉及通常的知识与能力,而是让学生更深的去感悟。
李老师在向学生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女儿后,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名人发问——“假如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她,是什么?”学生自然不只是学习“爱情” 知识方面, 更是在成才成人方面进行着极有意义的思考。李老师较好地处理了自主性和发展性统一的问题。学生自主地位的凸显,把学生的学尤其是自学放到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注重人文和学生个性构建的今天,我们必须注意课堂“实之有效”。正如李老师所说的:我时刻注意着学生的谈话与授课中心的最佳的结合点。其实这里我们的李老师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成的基础上完成预设的目标和在预设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难看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把握,李老师也是有估量、有反思的。这里李老师的点拨将课堂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不仅仅是爱情的问题了,更提高了精神的人性的东西。这堂课的成功,不是缘于语文“生活化”本身,而是在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封书信时,牵连出来的人和事,书信背后的人性,这种对教学内容的自觉,在合适的课堂教学产生合适的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实之有效”。
————————
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潘新和:《语文:表现和存在(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⑥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怎么样》,《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9日。
【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推荐阅读:
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案例10-05
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05-24
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06-15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06-19
《有效教学》的读后感10-26
张校长的有效教学学习心得05-24
在有效教学中的感悟07-01
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设计09-19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10-02
感悟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