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共8篇)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 篇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为老师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在这时,我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当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我尚不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这种东西方教育同步的巧合,似乎是偶然的,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它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东西方也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惊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发现和发展。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际国内教育的不断变革,从科学化走向情感化、人文化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顺乎自然地向情境教育拓展……

1.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 走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

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么怎样的客观外物能激起儿童的情感呢?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从中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到小河边观察小蝌蚪;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去欣赏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风姿……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我都带孩子们去观察,去欣赏社会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是真正的语言的综合实践。比方,到现在我还记得孩子们在春天里看到孔雀开屏,就脱口而出“孔雀张开美丽的翅膀要和春姑娘比美”;看到蒲公英向四面展开的绿叶,说“那是二月的风伯伯剪裁的”;看初升的月亮,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头”,“天边的树丛仿佛伸出长长的手臂托起一轮明月”……真正做到了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习作,真所谓“情动而辞发”!

这让我感悟到学习语文必须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儿童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语言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以“儿童-知识”封闭的语文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语言文字连同一切的知识都是在情境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情境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获取习作题材,“儿童-知识-社会”三者顺乎自然得到建构。

2.语文教学与艺术相连 模拟的情境笼罩上审美的光环

初步的成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境时,是那样兴致勃勃,继而沉浸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呢?经过观察我发现,“美”是教育的磁石。那如何充分地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我想到了艺术。于是,大胆地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当时单调而沉闷的课堂。我引导孩子用图画去再现课文内容,在孩子的眼里,在孩子的心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想像,去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用音乐去渲染情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带来哀伤,带来律动,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划着火柴,脸上掠过一丝凄惨的微笑,他们为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而心灵颤动;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麻雀”为掩护小麻雀毅然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无畏与担心。这种感受,不仅让孩子比较深入地,而且是伴随着形象去理解课文语言的含义,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孩子扮演角色去表演。戏剧是立体的画、动态的画,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就能鲜活地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暂时的观众,都一起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小学语文教学一下子迸发出生命的热浪,那是儿童真正欢迎的语文教学。

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作家创作时,脑海和心灵所经历的那些情境,用艺术的直观再现在儿童的眼前,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却相似,同样给儿童以真切感。通过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他们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而课本中的语言,无论是词、是句、是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一系列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整体地、相互联系地镶嵌在这个情境中。这是语言的理解,语感的领悟,也是人文精神的熏陶。

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具体地感受到美--艺术的美和课本本身内涵的美,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在艺术的典型化的展示中,使模拟课文的情境,罩上了审美的光环。我感悟到孩子要“美”。“美”能生情,“美”能激爱,进而认识到孩子的认知活动不可能是纯认知的。情境的美,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得是那样合乎逻辑。我猛然觉得我找到了一条多少年来寻求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路,实际上也是今天新课程标准阐述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运用相互联系的整体理念 拓展多元的网络式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情境教育基本原理为“儿童-知识-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原理构建的,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是“有情之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世界。

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即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情境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吸取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另一方面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意境说”的滋养。“境界说”的主要特点为:“真”、“情”、“思”、“美”,这四点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应该说“境界说”,不仅是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进一步地支撑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它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小学教育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儿童知识建构及其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构建操作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的情境

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知识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境,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与社会相连,并设定教育周‘节’,例如二月的“爱书周”、三月的“学雷锋周”、“六一节”前夕的“爱生日”、十月的“爱国月”,连同“鲜花节”、“丰收节”、“童话节”等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与校园、家庭、社会横向融通,并且在相对固定的教育周‘节’中,使教育得到强化、持久。教育空间的拓宽,推倒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丰富了儿童认知建构的源泉。

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

情境教育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成为激活儿童潜在智慧的有效形式。

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建构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儿童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儿童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而且根据需要,老师也常常担当角色。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注重创新实践--“基础”与“发展”是知识的双翼

情境教育十分注重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创新、实践,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情境教育通过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为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插上“基础”与“发展”的双翼。

总之,让儿童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未来的应用紧紧相联,实际上就是将“儿童-知识-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缩短心理距离”,师生在情中,在爱中交流、互动。

4.开发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

由于情境课程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其“美”、“情”、“思”、“儿童活动”及“周围世界”作为构成的要素,因此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情境课程讲究精心设计、组织儿童活动,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优化的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努力追求将外显课程与内隐课程的影响糅和在一起,从学校各个不同的区域、时空,包括基础区域、综合区域、源泉区域,课内、课外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情境性及多样性,发挥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

基础区域:学科情境课程

学科情境课程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在被优化的学科情境中,儿童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且活动着的。学科情境课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儿童与老师互动,并在其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科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活动既保持着学科特点,又充分体现学科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事实上,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因此,学科情境课程所设计的活动,往往以知识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中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和生动形式。我们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儿童担当所向往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生活中熟悉的角色或童话角色,让他们以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活动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操作演示,或观察研究,或报告见闻,或评判裁决,或说明介绍,或演讲复述等等,从而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凡是儿童,都爱活动,活动是儿童生命体和个性发展的根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就保证了儿童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保证每个儿童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验、探索、发现、表达、操作。

学科情境课程保证儿童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又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知识,拿语文来说,所创设的是作家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显然那是社会的情境;数学也可以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或者是把定理、公式产生时的那个情境重演再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科知识通过儿童的活动,就很自然地,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完美地将“儿童-知识-社会”进行有机的建构。这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建构,有利于儿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情境的美感和情趣,促使师生情感的参予。这种最佳的情绪状态,这种情感的驱动,势必激活儿童的潜能,儿童的那种带有稚气的创新火花,便会不时地闪现在学习过程中,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创新是激情产生的直觉思维”。因此,儿童在学科情境课程中的知识建构更具文化性、情感性和社会性。

综合区域:大单元情境课程

传统教育“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这种各科教学的离散性,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后目标都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集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系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为了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情境教育“以道德与智慧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儿童为主体”,开设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如《小蜜蜂行动》、《我们去寻找美》、《情系灾区》、《童话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走进科学的大门》、《我们与时光老人赛跑》等等,都是对儿童颇具吸引力的主题。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乃至家庭和社会,在主题的导向下,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协调动作,相互支持,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相似块”,将其集合在一起,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进行教育。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这不仅为课程的综合找到了出路,而且也体现了课程综合的优越性。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因为“主题鲜明”、“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逼真”,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探究,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得到充分地操练。

源泉区域:野外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开设的野外情境课程,正是遵循了教育的真谛。大自然的诗、画、音乐对儿童情感、意识以及智慧起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儿童走进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会睁大眼睛看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美,种种景象所包容的、所显示的因果关系,都会引起儿童的喜悦、惊叹和思考。为此,我们在优选的野外情境中进行观察说话、情境作文,进行野外数学、生态变化、社会现象调查等等。儿童在优美的情境中观察、想象、思考、切磋、交流,在这独特的、宽阔的、丰富的野外情境中,顺乎自然地把认识周围世界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孩子们既观察春天的飞燕,又研究候鸟的特性;既观察大雾笼罩的田野,又研究雾的形成;既感受小河流动的美,又调查河水的变化和研究、领悟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及其科学办法……在这现实的情境中,儿童感受真实,情绪热烈,思维活跃,此时此刻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一员,社会的主人,大自然的好友。并受到智慧、道德和审美教育,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儿童-知识-社会”在这里得到完美构建。

回顾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三个发展历程,深感优化的情境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因为美,因为智,因为情,因为境,使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

数学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老师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复习长方形公式,然后演示讲解,最后让学生按老师教会的公式计算;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引起学生对公式产生的历程的关注与思考:“历经漫长岁月的探究,人类创造出长方形公式,此后较快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由此证明古代数学家们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得到了启示。”老师简短的、富有暗示的导语,让儿童感悟人类对这两个几何面积公式探究的历程,接着让全体学生担当角色,把学生进一步带到产生公式的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有一位老爷爷的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出示画面),老爷爷很想知道这块地究竟有多大?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小小数学家,你们这些小小数学家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计算它的面积?”如此让学生领悟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家才演绎、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从而对数学与应用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于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小小数学家”,他们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在古典音乐典雅的旋律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了,并迫不急待地报告老师:“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演示,情绪热烈,一方面兴奋地报告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又提出相关问题,教室里沸腾了!“公式”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担当向往的角色,在模拟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最后又让学生测量、计算画在教室外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在这里,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儿童与情境是互动的。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初步体验。

【案例二】

前不久,在南通举行“国际港口洽谈会”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了《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因为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市内有一条美丽的濠河绕城流过,各科教学把有关热爱家乡的教材集中教学,或自编、选编相关的补充教材,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中低年级的孩子在市内漫步濠河,了解濠河边上的人文景观,欣赏家乡的美景;高年级的大孩子驱车来到长江边,或登山远眺水光山色,或沿着长江进行考察。孩子们亲眼看到长江边的港口、码头、船厂和船坞,江边停靠的万吨的远洋巨轮、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他们去采访,去摄影,去查找历史资料,去报道南通港的新貌和远景。在主题班会上,他们运用地理知识介绍南通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从南通开往国外的一个个码头的地理位置;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南通港新旧码头的变化;用数学计算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船只吨位的增长。还有的孩子用绘画,用诗歌、散文,甚至用通讯来赞美南通港。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大,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报》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镇辖区幼儿园、农贸市场的儿童家长,2014年9月一2014年11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2],发放问卷500分,回收479份,回收率为95.8%。将研究对象按照学历高低分为大学组(大专及大专以上)、高中组(包括技校、中专)、初中组(初中及初中以下)。大学组81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4人,年龄介于25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30.7(±2.6)岁;高中组194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80人,年龄介于26岁一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7(±2.3)岁;初中组204人,其中男性137人,女性67人,年龄介于24岁一32岁之间,平均年龄29.2(±2.5)岁。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调查方法:

在幼儿园家长等待区、农贸市场随机选取本镇儿童家长,让其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学历水平、以及各项计划免疫知识[3]。问卷上共10个问题,包括:1.是否听说过计划免疫2.乙肝是否传染3.1岁内接种哪些疫苗4.1岁后要接种哪些疫苗5.百白破可预防什么病6.乙肝疫苗在几岁时开始接种7.卡介苗预防什么病8.口服糖丸后需要禁食吗9.麻疹可预防什么病10.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什么病。每题10分,共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家长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对结果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调查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家长问卷得分对比:具体数据详见表1。

对比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16.91%,回收问卷81份,平均得分72.47分;高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0.5%,回收问卷194份,平均得分64.33分;初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2.59%,回收问卷204份,平均得分57.69分。三组家长平均得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发注意孩子以及自己的健康,对于各种传染病疫苗的认识、探索也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现阶段对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的问卷调查,这对于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维护人类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4,5]。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各组平均得分也可以看出,大学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16.91%,回收问卷81份,平均得分72.47分;高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0.5%,回收问卷194份,平均得分64.33分;初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2.59%,回收问卷204份,平均得分57.69分。因此,笔者认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重点应该放在较低学历家长群体。

总之,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低学历家长群体缺乏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所以,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对低学历群体加强免疫知识的推广与普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分析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重点,指导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开展。方法:随机选取我镇500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0位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的问卷调查。将被选中的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学历的高低分为大学组、高中组、初中组(包括初中以下)三组,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做数据分析。结果:根据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三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低学历家长群体缺乏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对低学历群体加强免疫知识的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情况调查,学历,对比

参考文献

[1]孙晓东,赵丽丽,胡家瑜et al.上海市计划免疫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11,7(5):262-264.

[2]李晓帆,赵悦友,陈慧林et al.关于社区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护理研究,2014,3(3):403-404.

[3]周爱庆,陈万庚,唐晓妹.542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况调查.中国校医,2008,19(2):48-49.

[4]Qiu Xingyuan.A practical guide.[M].wide community immunity 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2010:20-22.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 篇3

关键词:特殊儿童;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94-01

一、更新特殊儿童教学观念,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找准方向

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对于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回归主流”运动相继展开。所谓“回归主流”,也称“一体化”就是让残疾学生尽可能地回到社会的主流群体之中,每天的生活模式尽可能接近主流社会,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中受到适当的教育。顺应这一思想,进入主流社会的聋哑人就要求在读写、思维、智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以此能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交际、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一重任无可非议要落在语文教学的肩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聋哑教育界接受了新的思想之后,其教育理念也应有所更新。聋哑校语文教学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着眼素质,加强双基教学,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也就是重视素质教育,切切实实地使特殊儿童经过特殊学校的培养,成为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服务于社会的劳动者。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在教学观念上必须实行七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能力的培养;二是由让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乐学、愿学、主动地学;第三,由单篇课文或单方面教学转变到整体教学;第四,由单纯采用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的教学方式转变到语言文字训练方面来;第五,由“满堂灌”、“满堂讲”的灌输式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另外由注重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教学与即时教学相结合;最后要由师生的授受式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友爱的关系。这些观念的转变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总结,一切工作都已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拓宽特殊儿童教学内容,将知识教学转化为基本能力

听、说、读、写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而聋哑童本身听不到,加之由此而直接导致的“说”的障碍,仅存的也就只有读或写了。所以,对特殊儿童来说,阅读和写作是他们获得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对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觉障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是聋哑校语文教学成效高低的主要考核依据。如果学生只会读而不会写,那么,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聋哑校的各科教学,都肩负着发展学生读写能力的任务。因此,要提高特殊儿童的语文素质,提高聋哑校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尽力补偿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在特殊儿童尽可能接受的范围内,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拓宽教学内容和特殊儿童获得信息的渠道。由一定的量而产生质的飞跃。量中求质,以质求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特殊儿童的书面语能力,而且可以丰富特殊儿童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同时受到思想教育。但阅读要根据特殊儿童各年级段的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起到以读代“耳”的作用。对课本上的阅读文章要侧重学知识,懂方法,课外的读物侧重用方法,成习惯。使课内课外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写作教学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综合训练,它对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写作教学,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如果写作能力提高了,相应的特殊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认识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用性。因为特殊儿童虽然听觉器官有缺陷,但他们生活的环境都是在有声世界里,长大后需要工作、学习,更需要与周围的人们交往,特殊儿童单凭手语是不行的。作文教学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凡属学生亲身参加的活动内容进行写作,此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写作过程既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尤其对于特殊儿童来讲,写作是其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一环。作文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提炼主题的训练。例如,阅读爱因斯坦童年做小板凳的故事后,引导学生可以从勤能补拙的角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

重视特殊儿童创新教育,建立学生的宏观发展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创新教育,其实也是对教学的一项重大设计。《中共中央善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要求整个国民教育要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作为国民教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殊教育中的聋哑教育,也同样肩负着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形成。聋哑校的学生虽有残疾和缺陷,但他们同样需要也能做到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

在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改革聋哑校语文教学就要求从整体入手,建立宏观意识。这一整体是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聋哑校语文教学整体的认识,注重教学的连续性,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说话(表达、演讲)、视听(看)四个系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基础联系。注重克服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教学或单方面教学忽视整体的作法。在教学方法上,以系统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而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的观点关照我们的语文教学,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气氛,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克服单纯采用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的教学方式,森林的功能不是每一棵树的功能的简单的相加。语文能力的形成,也只有从整体的功能入手,从“听(看)、说、读、写”全方位入手,才能显现出应有的效力。

语文是其他各科的基础和工具,它与各学科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因此,教学中可以适时渗透。这样一节课能讲很多内容,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其他知识在课堂上得到了巩固或再学习,对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王红星.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创设一方晴空.绥化学院学报,2010(4).

[2] 白 虹.新课程理念引领聋哑学生学会学习.云南教育,2005(14).

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 篇4

15.如何促进教学迁

移?(经典教学理论的教学应用)1)

使不同学习课题之间保持一定的同一性2)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促进原理是规则的迁移3)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整体关系4)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正确发挥学习定式的作用。1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联接说)?《1》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接,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因素,S-R,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与反应的联接。1)通过饿猫打开迷龙实验得出了学习链接理论【联接说】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接【事物说】3)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而实现的4)联接的行程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5)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7.斯金纳操作性行为强化说?1)基本

观点:(1)应答性条件作用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反应(2)强化。二级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18.格式塔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接,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2)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3)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19.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

(一)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其中代表性实验室是高架迷津实验,得出的结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塔式”模式。即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迷津的“认知地图”2)潜伏

学习实验,表明的事实:操作水平的变化并不是学习的同义词,强化也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不仅仅是外显行为的改变,还包括其他东西。“潜伏学习的实质”就是认知学习,这种认知学习发生在内部而未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强化物的作用和练习的次数在学习中仅有次要意义而认知才起重要作用。

(二)基本观点1)行为是整体性的有目的的2)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3)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预期

(三)评价: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吧学习堪称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

2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2)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

结构,21.奥苏泊尔的接受-同化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强调学习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同化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其固定作用的知识或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进而被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来,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使新的知识被学习这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实施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增加新内容,建立更广阔的联系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4)“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2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因为人们不可能通过亲自行动并体验到行动后过来掌握各种复杂事物【观察学习概念】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及后果所进行的学习,市值就在于它人给观察着传递某种信息,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

22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只是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没有最终答案们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假设所以只是不能概括世界法则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就个体获得的知识而言,并非预先确定的更不可能绝对正确,只有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需要在具体情境的复杂变化中不断加以深化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2)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3)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设计的四大要素,情境是意义建构基本条件,协作和会话视具体过程,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同化和顺应是意义建构的两种基质

(三)建构主义学生观,学生是信息加工的整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意义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学习发挥主体作用】(1)

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注定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食物尽量和一张我的内容相互联系,并对联系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师观: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一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主导作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五)教学观,未来的教学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境及有关线索,而不是知识内容的多少 1)教学目标是有关知识的“主题图式、框架”2)教学过程围绕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模式加以训练

25.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探究式学习2)支架式学习3)随机通达教学4合作学系

29.奥苏泊尔进一步

确立意义学习两个条件(1)意义学习的心向,及学习这又把新材料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倾向(2)学习材料的潜在意义性即学习材料能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联系起

34.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在长时间记忆中),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在工作记忆中);元认知知识包括:关于个人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过程性知识){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

支持策略;元认知监控{计划,监视,调节

35.主要的策略性知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

36.什么是问题解决及特征?问题解决是由一定问题情景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特征: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程序性4)认知操作性

3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知识与技能因素1)专家具有较大的有意义的直觉模式2)专家记忆容量增大3)技能执行速冻上的特点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解决问题用的时间多5)能够根据问题的内在结构表征问题6)更频繁而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2)心理定势3)思维策略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课题因素1)刺激呈现的模式2)问题的具体性3)练习的多样化

39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全面促进学生专门知识的掌握2)养成运用通用思维策略的意识3)

运用充足的时间来发现和识别问题4)掌握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

40.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有利环境1)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与自由2)为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做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教师{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提供条件;教给学生必要的技能和技巧;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注重开发自身的创造性}

(二)培养创造性人格1)保护好奇心2)解决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4)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

(三)设置创造性课程1)发散思维训练课{内容:用途扩散;结构扩散;形态扩散;方法扩散}2)自我设计课3)创造发明课

(四)发展创造性思维1)类比推理策略{拟人、象征、仿生类化}2)对立思考策略3)多路思维策略4)综合运用多项思维机制

41.皮亚杰品的发展阶段理论

(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能接受外界准则

(二)权威阶段(6-8岁)该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范围

(三)可逆性阶段(8-10岁)而统一不把准则看做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四)公正阶段(11-12)公正观念是从可你的道德认知脱胎而来的 42.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朴素的利己趋向主义

(二)习俗的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阶段4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良心或原则取向

46.导致学生心理挫折的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冲突;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独立与依赖冲突;自尊与自卑冲突

47.学生的挫折教育与挫折疏导:

(一)挫折教育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挫折观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3,进行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教育4,教给学生调试心态的方法与技术(二挫折梳到1,情绪宣泄法2,代偿迁移法3,合理认知法4,心理咨询法

4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其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他把儿童认知分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至今)

49.布鲁纳认知阶段理论:动作,映像式,符号是阶段 51.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和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以语言等符号系统为工具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儿童的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是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基于上述基本观点,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石。

53.冲动型-—沉思型差异区别:学习能力方面

沉思型的儿童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都比较好

冲动型的儿童则往往有阅读困难,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5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是美国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心理学家。他依据

个体每个发展时期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将人的一生

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 独特的矛盾或危机,这些矛盾或危机只有得到顺利的解决,人格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否则

人格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第一阶段(0~1.5 岁)的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 阶段(1.5~3 岁)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3~5 岁)的主要矛盾是创 新对内疚。第四阶段(5~12 岁)的主要矛盾是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12~18 岁)的主要

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18~25 岁左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第 七阶段(25~65 岁)的主要矛盾是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第八阶段(老年至死亡)的主 要矛盾是自我整合对失望。

5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①注意过程。这个过程

包括观察者对被观察者行为的注意和识别。某一行为方式只有引起儿童的注意时儿童才会去 模仿。②保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观察者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贮存原先观察到的有 关他人行为的信息,从而获得了某种行为。③动作再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把保持在 头脑中的内部表征信息转化为外在行为,从而再现了先前所观察到的行为。④强化和动机过 程。个体通过观察学会了某种行为,但这种行为未必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强化才会产生行 为动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两种形式。

58.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发动作用 指向作用调控作用

5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是一致的,活动效果取决于动机的强度和方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驱使人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60.学习动机与学习辩证关系:不是单向性的,是相辅相成的61.需要层次理论 :生长需要{自我实现 审美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 缺失需要{自尊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63.成就归因理论:维纳 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对学业成败会做出不同的归因。学生往往倾向于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方面进行归因。

归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内部—外部)、稳定性维度(稳定—不稳定)、可控性维度(可控—不可控)

64.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提出,是人类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估计活预测。影响自我效能原因:个人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6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 方法1.内部动机的培养(1)学习兴趣的提高(2)认知内驱力的维持(3)成功期望的维持4)成就动机的激励5)自我效能的提高6)成就归因训练(7)自尊与自我价值的维护(8)形成掌握目标

(二)外部动机的激励(1)保持一定诱因2)表扬与奖励5)适当的竞争 ARCS模式是由科勒提出的,他把教学中的心理反应划分为四类: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意度(,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从这四类要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艾姆斯在成就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TARGET模式。认为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课堂结构因素主要有六种:任务设计、权利分配、认可方式、小组安排、评价方式,时间分配,简称, TARGET。

二。学习动机培养与技法一般原则:给学生已成功的满足和失败的挑战;保持学生合理的期待;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为辅;合理运用外部强化;教学与教育相结合三学习动机培养:进行人生观教育,增强学习责任感;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知识 篇5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奖励与惩罚)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

(错)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请简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五、论述题: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六、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

关于儿童的养成教育随笔 篇6

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形态、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生长发育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婴儿期:从出生7天到一周岁后幼儿期:2-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儿童:7-12岁少年期:13-17岁青年期:18-25岁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儿童也是一样,从小孩子生长发育到成年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呈现出时快时慢就像波浪一样,整个阶段就体现出一种规律性。孩子的生长发育主要由两个突增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一到两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就是在我们青春发的育期,是由两个年龄时期构成,一个是10-11岁,第二个是14-15岁。过了突增期之后其生长发育就变得很缓慢了,一直到20岁左右其生长发育基本就处于停止的状态。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规律。我们成人的缩影并不能代表儿童。人的发育是一个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主要表现就是身长比例,研究表明初生儿的头部是身体的1/4,2岁时是身体的1/5,6岁时是身体的1/6,12岁时是身体的1/7,到成年时仅占1/8,就整个生长的发育来说往往是头部先发育,紧接着的是躯干,下肢,身体的发育顺序。然而第二次的突增发育与第一次突增发育恰好相反,先发育下肢,其次则是躯干,最后是头部的发育,头部往往在第二次发育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

(三)各系统的发育规律。初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处于整个生长发育的领先地位。发育的最快时期是5到6岁,很快的就达到了成人的水准。这时候的大脑重量就会占到他长大后的整个脑重的90%。6岁到20岁头部发育是整个发育过程中的10%,在头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机能也就随着各自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提高。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各项系统的发育概况与形态呈波浪式上升,两者是相一致的。但是淋巴系统的发育就有些不同,在10岁时就已经达到高峰,12岁则会为成人的2倍,但以后会逐步呈现降基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征谈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周恩善(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文章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生理发展及养成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对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大有裨益。关键词:儿童;少年;身心发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02-0147-02低的姿态。而整个系统发育中,发育最晚的是生殖系统,在10岁以前基本不发育,要到第二突增期才开始进行迅猛地发育。

(四)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男孩和女孩因发育时间不同而出现的身体形态指标的两次交叉现象生长发育称为两次交叉规律。青春期前的发育大部分是形态指标,这个时期男孩子的形态指标要大于女孩子。但是在10岁以后,女孩子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身体各部位以及各部分机能开始迅猛的发育,其形态指标就要超过男孩子,这样的上升趋势一直保持到13岁。当到13岁左右,男孩子的身体就开始迅速发育,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各部位的发育速度又开始减缓下来,这样以来男孩子各项形态指标就超过了女孩子。所以形成了男女孩子的部分形态指标在青春期行程中有交叉的规律。

三、儿童少年的心理发展与养成教育言语、情绪、动作、人格、认知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构成了心理的发展。

(一)学龄前(4-6岁)。就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言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时的大脑重量就会占到成人整个脑重的90%。但在兴奋过程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占优势,很容易扩散,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总体所体现出来的表现是好动,对外界的事物很敏感,具有强的模仿力。这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可以发现儿童在一些方面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儿童发展进行适当的引导。在这个期间,养成教育很重要,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独立自主,遵守作息时间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候重要的事情就是启发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求知欲,礼貌待人,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二)学龄前(6、7岁至12、13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就要进入学校学习,学习的生活取代了游戏生活。学习阶段开始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刚开始学习时,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就会慢慢的提高,好奇心开始变得更加强烈,注意力开始延长,观察力开始提升。1.对进入学龄的儿童来说,上课用心听讲,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尤为重要。低年级的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教授课程以及周围的成年人的言行对其各方面的成长发育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教授课程的教师,他们的举止言谈更加具有模仿能力,所以处于在这个阶段的教育的孩子来说,家长和教师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身教重于言教。2.对已经进行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应该培养的是一些高级情感,如正义感、社会道德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开始付诸于实践行为中,达到一定的深化阶段。比如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体现“爱好人、恨坏人”,而且将这种爱憎从小众群到亲人、班级、团体等等上升到爱国家,爱人民等宏观的方面。因此,这一阶段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及读书的好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带他们多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以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三)青春期(10-19、20岁)。生理和心理巨变是青春期最大的特性,是儿童期转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

1.自我意识因素。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①生理因素:身体的生长发育正处在高峰,进而导致身高体重剧增,与此同时性成熟、性意识正在觉醒,而这些急剧的变化使得儿童少年意识到正步入到成熟阶段,开始出现“成熟感”。②心理因素:当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间,儿童少年在此同时的思维能力将得到一定的改变,获得一种新的思维能力,这便是反省思维,这种思维能力可以对自己的各项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的思维能力。通过反省思维这种方式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进行相应的思考,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道德品行和情绪状态。③社会因素:父母和教师开始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有很多的需要自己抉择。而所做的这一切意味着青少年将会直面面对自己,反省自己甚至是了解自己。从进入到青春期中他们必须不断的调整个人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以期在团体中占一定地位,受到同伴们的认可和尊重,并渴求找到知己朋友。这一时期,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他们,发现问题时要了解清楚,循循善诱地引导学士知晓错误所在,从而帮助其改正,以增强彼此间沟通和信任。

2.性意识的发展。性的逐渐成熟,让青少年的性意识也慢慢增强,开始从意识上认识到两性的差别,将对异性的好奇逐渐转化到朦胧的异性眷恋、向往甚至是一种渴望接近的倾向。这个时期虽然外表上有了男女的分别,但内心中已经产生了对异性的神秘感,渴望并想象去接近对方;虽然在表面上他(她)们刻意回避疏远双方,但实际上却私下注意着对方的举止言行和身体上的变化;以表面上的拘谨、羞涩来掩饰日常生活中的爱美、爱出风头甚至是恶作剧的方式来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教育并引导学生懂得青春期发育,男、女出现不同的生理特征是很自然的事,鼓励他们正常交往、平等相处、彼此尊重。

3.认知发展。对于年龄阶段在11、12岁左右的儿童来说,他们开始进入到形式认知的运算阶段,思维变得非常活跃,已经超出了具体的、感知的事物,这时就需要让形式认知的运算思维从具体内容中释放出来,凭借逻辑推理以及更多的规律的总结和影响因素的拆分来解决抽象的问题。由于智力的发展重要时期是在上初中的年龄阶段,感知活动已达到精确和概括相当高的程度,理解性记忆已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的发展更为迅猛,掌握知识更加迅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能正确掌握概念,并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并作以恰当的判断,总体而言思维的成熟度还不全面,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却非常独特,富有创造性的见解让成年人都为之称赞。高中生的智力已接近成熟,几乎大部分人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没有直接兴趣的,比较抽象的学习任务中,这时的观察能力比一般成年人都会细致缜密,更加全面深刻。在学习中会按照系统、意义、分类进行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中心环节,这时学习兴趣开始有了明显的分化。

4.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发展来说,既是统一的,但有有着对立的矛盾面。心理发展速度和身体发育程度不成正比,使得二者在青春期中一直处在非平衡状态,心理上的矛盾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矛盾点有以下几方面: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心理成熟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易出现心理及行为的偏差。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从而产生了很多心理矛盾、压力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是根除的话,渐渐的以后发育过程中就会在情绪上,性格上发生极大的偏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发展时期,但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主观意识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没有原则和标准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引导青少年向正确的方向上发展。

(1)树立“日常无小事”的教育观。要重视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要及时发现问题教育和改进,要提高青少年各项能力,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要养成一个自信、诚信、勇敢的人,为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根基。

关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篇7

一、造成留守儿童现实困难的原因

1. 来自家庭的原因

首先,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其只能与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然而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常以家庭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把“教育无用论”和“读书无用论”这样的偏激思想灌输给学生, 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其次, 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习惯是从小培养的,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在这个最佳时期, 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 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 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 要寓德育于言行中。如果只把品德教育当作是学校的事, 而不重视或忽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德育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最后, 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得当。有的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 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 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训诂, 体罚折磨, 以至于其产生严重的心理隔阂;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 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 令孩子无所适从, 处于教育的矛盾之中;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小皇帝”, 事事依从, 久而久之养成了其自私自利、不尊敬父母的不良习惯。这些教育方法都不可取, 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

2. 来自学校的原因

首先, 留守儿童的最大障碍就是长期与父母分离,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教师可以适当通过与家长电话联系或在其父母回家探亲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 建立学校和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沟通渠道,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积极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让学生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其次,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中情感缺失的问题是最现实也是最为严重的。事实表明, 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焦虑紧张、缺少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 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最后,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寄养在亲戚家, 不能同家长及时进行有效沟通, 在情感上缺乏关爱,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从社会适应方面看, 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 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不擅长与人交往, 内心压力大。因此, 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对策, 为此教师必须对其加强品德教育。

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解决策略

1. 爱而有度, 恩威并重

孩子是一棵幼苗, 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精心呵护和耐心教导, 与此同时, 他们也需要经历风吹雨打, 这样才能傲然挺立, 茁壮成长。因此, 家长要恩威并重, 关爱与严厉结合, 必须认识到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为其今后的人生带来负面影响。

2. 改掉陋习, 做好榜样

孩子一生下来本是无知无识, 分不清是非对错的, 父母是他的第一位教师, 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因此, 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 在孩子的不良行为刚刚崭露头角时, 家长就要明确指出并坚决制止, 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家长的言传身教开始。

3. 保持沟通, 相互关怀

对父母来说, 抚育子女不仅是义务, 更是责任。家长出门在外的同时, 不要忘记在家的子女, 要经常以电话或信件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多跟监护人和教师沟通, 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家庭教育的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教育, 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虽然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我们已无法改变, 但减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 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却是教师和家长力所能及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不仅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9)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72-0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果说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是20世纪末中国最具特色的一种国情的话,那么大量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是21世纪初的中国最具特色的另一种国情。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目前,我国外出务工农民有1.5亿,农村留守儿童3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关注并改善这一被称作城乡二元体系发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儿”的生存状况,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都由祖辈一般是爷爷奶奶抚养。祖辈抚养和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淡出,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亲情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所面临的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儿童期是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实际情况是:多数农民工常年累月在外忙于挣钱,一年半载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而且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使孩子易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

照顾留守儿童的农村家长,尤其是老一辈人没有教育意识,也没有相关的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与理念。老人与孩子的交流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一种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就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和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在不和谐或缺失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因缺少父母的热情、关爱和肯定,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便容易滋生心理上的自卑、胆怯、孤僻、敏感、封闭、抑郁和焦虑等。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和情感趋于生疏和淡漠,交流的可能性被限制,使他们难以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亲子间的情感需要,因此,在道德情感方面往往会出现某些偏差和缺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因为缺乏培养而受到压抑和限制。所以说我们在民工潮涌动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一代留守儿童的前途和未来。

(二)农村缺乏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

现在农村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出去打工,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儿童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三)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学校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其他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学校对于寄宿学生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班主任老师负担极重。而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新教学方式落空。学校教师反映,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情感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一些教师反映,违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有效监管,与父母交流少,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个别孩子较难教育,内向、敏感。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又重养轻教。因此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但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又是极其欠缺的。我们应抓住孩子情感直接、易表露、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点,重点实施情感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学校情感教育与留守儿童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2003年,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情绪。它关注包括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情感教育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育活动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意能力的质量。塑造灵魂,健全情感,完善人格,培育精神,这便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

(二)学校中的情感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关键在于把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其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内化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情感。情感是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营养,留守儿童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情感教育中,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师生情感投入,情感交流是实现民主教学和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它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的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突破口,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已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目的;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情感作为动力,已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与桥梁;在情感教育过程的中,师生需要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需要而且可以创造;而且必须要培养情感。师生间因为情感而形成一种默

契,没有担忧,没有媚俗。因为情感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乐趣和动力,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和留守儿童真正地沟通心灵,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学习。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而情感教育恰是这样一种教育。

(三)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以感情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它利用理解、信任、赏识、关爱等精神手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期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留守儿童加强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情感教育加强了老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建立了师生间的友谊,师生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畅通无阻。教育在情感的滋润下,演化成了真诚的协作与自然的互动。

其次,情感教育增强了教学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的威信,降低了管理难度,增加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即使在教学中出现了偶发事件,也可以在情感所营造的温和环境中得到解决。

再次,情感教育可以使留守儿童在亲情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良好的环境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成功地营造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尊敬并热爱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使留守儿童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境之中,在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与鼓励之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要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教育细节是情感教育的特点

情感教育应该从关注和体察细节开始做起,充分开放教育细节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发自内心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点滴进步由衷喜悦,为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深感担忧,倾己之力提供帮助。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的细微感情投资尤为重要。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要尊重和爱护,在公开场合要多讲些鼓励性的话,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与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与鼓励,以此建立他们的信心。平时不但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听取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要求,还要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切困难。注意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谈心以积极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日常生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

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善于触动学生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即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自然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教他们关心社会、学会付出,建立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生活,塑造自我。教师要用关心、爱心、耐心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做到“三多三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给他们一些人文关怀行动;多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不定期与他们的监护人沟通;适时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沟通,不定期与社会各界人员沟通。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之间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假日团聚等方式,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弥补因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成长,在责任中体验。在假期去投奔父母的留守儿童,应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体验生活并写出感受,以此为亲子沟通搭起桥梁,使子女在感受到亲情温暖的同时也要体会到长辈养育子女的艰辛。有许多留守儿童们尽管孤独尽管渴望享受亲情,但他们心里还是装了好多对家人的关心、体贴以及责任感。他们会告诉在外的爸爸妈妈自己在家很乖很努力,他们会关心在外的爸爸妈妈有多辛苦有多累。在他们身上的那种质朴的情感和善良的品质正是城里孩子所缺失匮乏的“原生态”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财富,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我们要让拥有它的孩子看重它,让缺乏它的孩子拥有它。

(五)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给学生以爱、关心、尊重,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他们也会予以他人关爱和尊重。他们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并能与不良的事物作斗争,将这种感情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自发地努力求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六)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实现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和其他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关心成绩,而忽视其生活上的困难和情感上的困惑。教师要用父母一样的爱心、热心和恒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关心孩子的情感变化,实现心灵沟通。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像父母一样的亲情,那么亲情的缺失会得到补偿。在对待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时,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批评说教上,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情感上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七)结对帮扶,倾注关爱

组织“手拉手”结对活动,挑选一些品学兼优、年龄相仿的非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增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尽量消除父母远离后形成的孤独感。在家庭缺位的情况下,同辈群体给了他们很好的补充。“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的手紧紧相握,共同搀扶着跋涉人生。”相信这种来自同伴的浓浓的关爱会不断地融掉留守儿童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使他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成长发展。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同是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其性格表现、生活学习态度也不一样,学校在对其教育时就要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孤独者给其以温暖,自卑者给其以信心,胆怯者给其以鼓励,厌世者给其以希望。使每位留守学生得到不同的帮助,使每位留守学生得到最需要的帮助。以往的教育,在形式上常常表现为情感的缺失,理性与情感的隔离;在结果上,则易于导致人格的不健全乃至分裂。情感教育的渗入,既使教育摆脱了狭隘认知教育的窠臼而使之趋于完整。同时又是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上一篇:感恩节手抄报英文内容下一篇:讲诚信的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