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精选9篇)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1

一·读书的基本目标

不管我们曾看过多少书,有一个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希望有扎实的收获。如果看完一本书后,我们连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最喜欢书里的哪一部分、这本书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它的优点在哪里都说不出来,只是眼睛看过,却没有记在脑子里,那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奥野宣之自创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活用共五个步骤,整合出一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

一本笔记贯穿始终,通过笔记来选书,通过笔记来记录读书体验,用笔记做参考,通过笔记来回顾反思。整个读书过程都在促进自己对书的理解,从而构成个人读到的见解。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每个读者都能与书亲密相处,最终得到扎实的收获。

二.选书和购书

主动读书和被动读书有很大差距,这个道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奥野宣之提倡每一个读者都应该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从一开始就要选自己真正想读的书,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那如何做到呢?

现在的网络技术发达,像简书、豆瓣、书单、黑天鹅图书等经常会推出很多好的书评,一些报纸、杂志等也都有专门的小说连载或者新书速递等栏目,朋友的推荐、出版社和书店发布的信息、与书相关的作家或名人的采访,夹在各类从书里的出版社广告等等,从这些渠道上得知的一些书名,都可以将它们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日后购书的依据。

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灵感、遇到的问题、随想感悟等也都记在笔记本上,这些都与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同时还可以做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储存起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所有的体验都与读书紧密联系,而读书也与这些体验密切相关。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就是要有一颗好奇与求知的心。因此,任何内容都不能被归类为“与读书无关”。

选好书,就要购书了。这一步相对轻松,只需列一张购书清单就可以了。清单的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作者、书名、出版社即可。别小看购书清单,它可以让我们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意识。带着这份清单,不但给我们节省了挑选的时间,还避免受到一些畅销书广告的宣传和诱惑。如果毫无计划的站在书店的书架前,很容易失去判断力,无法冷静选购。此外,列购书清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不断列表的同时,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现在用手机和kindle的读者很多,亚马逊里的心愿夹就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购书清单的地方。有时主页上推送出的一些新书,都会有样张功能,通过阅读样张,可以让我们对感兴趣的书有一些大概了解,避免了盲目买书。

三.读书和记录

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划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阅读。具体的阅读步骤有三步:

1.通读。一边读一边把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读完一遍后,把折角的页再重读一遍如果觉得好,把另一角也折起来。

3.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书页,如果仍然觉得好,就用笔在上面画记号。

这样的读书法不会让我们把集中在书上的注意力分散了,而且也能充分享受到“随时随地吸收知识”的乐趣。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既然是最有效的读书法,那如何做到呢?奥野宣之先生将鹿岛茂先生的话落到了实处,并将这种读书笔记取名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它一共包含五部分内容:日期、书名、作者、摘抄和评论。因其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征,就如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故取了“葱鲔火锅式”这个名字。

或许有人会问,现在电子技术这么发达,直接拍照储存不就行了吗?何必费时费力的抄它呢?拿我自己来说,以前在手机上遇到一些好词好句好文章时,总是很自然的便复印粘贴在备忘录或者印象笔记里,结果存了一堆,却很少有重看的时候。而摘抄则不同,因为考虑到时间和辛苦,所以在摘抄前会重复阅读好几遍,真正觉得是重要的内容,震撼人心的句子,才会动笔抄下来。况且摘抄的过程,不但加深、促进对书的记忆,还会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好处多多。这就犹如徒步登山和坐缆车上山,虽然付出了更多辛苦,却看到了许多看不到的风景。而且摘抄的过程也会让身心融入到书中,真正做到人与书的“亲密相处”。

做完了摘抄,下一步就要写评论。为了区分开,在写这两步前,一定要用不同的记号将它们区别开来,免得以后看时会分不清。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2

一、激发阅读兴趣, 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 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 一起诵读古诗,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 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愉之情, 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 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 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2. 树立典范。

在课堂上, 当有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 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 我都即时给予激励表扬, 这样就无形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授之以渔, 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 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弱有别, 为了防止学生只注重故事情节, 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运用“哑铃式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模式”进行指导。

这是我们学校探索实践的阅读指导模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指导, 每堂课学生都能收获到读书的方法。如, 根据不同年级, 我们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 写读后感,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 指导学生积极运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 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 轻骑剽悍, 所向无前。”我们注重指导、训练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并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 阅读时, 可采用编写标签、我做“小作家”续写等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 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还进行了想象力的训练。

三、搭建展示平台, 促学生读好书

1. 讲一讲。

我班坚持利用每日晨读的5-10分钟进行听说训练, 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则新闻、一件趣事、一个道理, 或背一首古诗、一个好词佳句。学生们兴趣盎然, 既开阔了视野, 又训练了语感。

2. 办一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 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学生根据需求, 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 并配以彩色插图。当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或走廊的墙壁上时, 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办报的乐趣。

3. 赛一赛。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读书”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帮助学术丰富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课改的推进,效率意识空前增强。虽然如今的阅读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要清楚地认识到,阅读课的效率仍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我们必须要继续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使语文阅读的效率能够越来越高。

一、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

阅读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掌握和语法的认识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提高阅读效率。这就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将阅读与语文的基本功进行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以及常见的语法结构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字词与语法的学习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来加强学术对文字以及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让学术能够在朗读文章时,对文章的节奏与韵律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产生新的感悟,同时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对语速与语调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对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感情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这样就能够在无形中使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二、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想要创新的心。而要让学生们去创新,就必须要让学生们有自我思考的空间,为此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出能够激活其思维的环境与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创新因子,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阅读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将听说读写活动进行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动笔训练,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得课堂上的参与者能够更多。

例如在学生阅读了《皇帝的新装》后,可以让学生们对“游行归来以后”进行续写;在阅读了《蚊子和狮子》后,可以让学生们对结局进行改写;在阅读了《桃花源记》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桃花源”到现在所发生的巨变;在阅读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之后,则可以让学生们对其中所出现的几次“笑”的表情后面的心理变化进行扩写,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性格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又例如在学习了《我的教师》之后,可以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尝试改写,可以从莎利文老师的角度出发,对老师的教学艺术和精神进行赞扬;也可以从海伦的角度出发,对海伦的不懈斗志进行赞扬。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教师只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和阅读。

三、注重对教材的把握

自从课改之后,教材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今的教材已经从以“知识为主线”改变为“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主线”。新教材的变化为教师带来全新的感受,但是也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困惑。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课时毕竟有限,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使阅读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有部分教师总是觉得课时少,教学任务过重,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提升教学效率才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的有效途径。

对于教材中的文章,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例子来使用,但是在讲课时不能够只将眼光放在课内,而是要注重以篇引类,对语文的空间进行拓宽,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容量能够增加。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些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延伸,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做到有的放矢而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

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反复过多的内容进行删减,对于要求过于死板、学生难以理解乏味的内容以及要求不当的内容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删减,对于那些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内容以及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需要进行合理的取用与舍弃。

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不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裁剪,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所补充的内容必须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中发生在动物群体中的“悲壮之举”,可以从多方面引用相关的资料,例如可以作为正面材料进行使用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以及可以作反面对照材料的《克拉玛依将铭记》,《克拉玛依将铭记》中刻画的在灾难来临时那些不顾儿童、自己争先恐后逃跑的“领导”的形象,还有那些描述在特定时期出现的“弃老传统”的历史性材料正是良好的反面对照材料。引入这些材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为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的、多元的解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要让学生们能够学有所得,为此,要进行改革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需要出发,对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教学进行改进,让学术能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2]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最有效一种读书方法是 篇4

本学期一开学,各班同学就按规定时间进入图书馆来借阅图书,说明同学们都喜欢看书。那么,如何利用好所借的图书,让自己增长知识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读书要讲究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想通过这次讲座跟大家讲讲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再向大家讲一些读书的方法。

当今,摆在我们青少年学生面前的书籍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读物。应该如何对待这两类书籍呢?首先,阅读必须保证课内学习。课本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切不可因为天天在读而掉以轻心。对教材,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精细研读;其次,课内学习还需要课外阅读作为补充,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课内读物须精读,全部精力都高度集中。课外读物一般为泛读,精神处于半松弛状态。课外阅读本身就是对课内阅读的一种调剂,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形式。课外读物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巩固了课内学习的知识。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少年朋友阅读课外书,有两点请时时注意:

①应在老师、家长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适合自己的年龄、知识水平的书籍。

②切不可将主要兴趣和求知中心转移到课外阅读上去,课内与课外阅读的主辅关系不可颠倒,更不能在上课时还忙着看课外书,这对自己有害而无益。

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些读书的方法

顺读: 读书从头至尾,循序渐进,这是常规和基本的阅读方式。像课内教材、自然科学书籍以及内在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的文章,这些读物内容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初次阅读都应当顺着先后次序进行。又如以情节取胜的读物,要是前后跳跃、断断续续地读,容易使人感到茫然,而预先了解事件的结局,再看书中设置的悬念又不免乏味,因为这类读物也适合顺读欣赏。

选读: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挑选一些片段、章节阅读,或再次阅读时,只读重要部分。这样有的放矢,精力集中,使阅读能深入进行,课内复习就常采取重点选读,书的种类、数量很多,同类书在质量上也有区别,阅读要注意选择内容健康、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书籍。选择读物可以向人请教或参考有关介绍,自己也需要积累读书经验,以增强鉴别能力和提高阅读的质量。

复读: “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温故知新”都是大家熟悉的经验,读过的书及时再读甚至反复多次温习,对增强记忆、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学家研究记忆机制时,发现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人们初次阅读的方案信息,一般在10小时内迅速遗忘65%,而立即复习读过的内容,能够成倍提高记忆的信息量,可见复读非常重要。复读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有比较、有侧重、有所新发现的再读。复读要注意在读过的内容还有印象时进行对需要牢记的知识多加复习和钻研,还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和新的收获。我国古代有“书读千遍”的提法,这与现代阅读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书籍层出不穷,内容频频更新,阅读条件不断改善,不必要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千百遍地读同一本书。当然书又不可能读一次就牢牢地掌握、记住,所以复读仍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我们还得重视它。

默读: 少年儿童读书,起初都会念出声音,随着读书数量增加才逐渐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就是不出声音,靠视觉目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方式。大家都有看比念快的经验,这是因为视觉分析系统的灵敏度,比言语听觉系统高得多的缘故。默读时听起来没有声音,实际上经仪器测试,即使默读速度很快的人,发音器官也有紧张感,也在运动,这是一种无声的自我对话,叫做潜语。据研究,潜语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读物难度越大和默读习惯越差,潜语也就越强。

语言在生理上分为感觉语言和运动语言,两种语言分别受大脑不同的部位控制。感觉语言就是理解别人的话与书面的方案,运动语言主要是说话和用声音表达文字,二者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阅读时有意识抑制运动语言,削弱潜语,可以加深理解又能加快速度。为此,国外有学者提出简便的节奏敲打训练法,就是在阅读时,用手指或用笔均匀、连续地敲击出声,用手的动作和有规律的敲打声阻塞语言运动渠道,经过两三周的练习,一般都能有效地控制读书出声,并能大大削弱潜语,结果满意后就不必敲打而恢复自然默读。当然,这种敲打还可以经常复习,若有兴趣,有条件反射者不妨试一试。

诵读: 诵读与朗读都是出声读书,朗读声音响亮,诵读音量小一些;朗读还注重读书形式,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适合表演,而诵读是为熟悉读物内容,用平常的语调,随着文字四声变化抑扬顿挫地念。读书为增长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表达语言的形式分为书面与口头两种。诵读是口语训练的必要途径,如学习外语,除了多听,一定还要多念,才能掌握发音,才能会说。自己写的文章也应当出声念一念,看看是否通顺,能不能上口,这样有利于修改。诵读由于速度慢些,一般都是针对比较短小精悍的文章和诗歌,有时带有欣赏性,边读边细心体会其中的奥妙。阅读方面有句成语:“过目成诵”,历来解释为读一遍就能背诵。其实“诵”的意义是念和述说,“过目成诵”应该指读过之后能够复述,形容阅读理解快,表达能力强。我们青少年不必迷住看一遍就能大篇幅、一字不落地背诵,应当靠理解和熟读加强记忆。诵读,在加深对读物的印象、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都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抄读: 目读手抄,这种古老原始的读书方法,起码是必要的启蒙手段。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经手写过的文字印象很深,甚至有“目读十遍,不如手抄一遍”的说法,这是由于抄写过程中眼睛一面看书,一面又随手的动作,把方案语言信息交替反复地传达经大脑。抄读相对缓慢一些,因此也使大脑对抄读内容有较长反应理解的时间,这样就加深了记忆。抄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有较强 的针对性,如阅读精练优美的诗歌,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及奇巧富于哲理的词语,边理解、欣赏边抄录下来,以备再读或查阅,既可以增添阅读的兴趣,又有练习书法的作用,所以抄读是可以综合利用的方法。很多博闻强记和书法精良的人往往得益于抄读。

交叉阅读: 读不同的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读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调剂性地做些其他活动这样交叉阅读,可以提高读书效率。连续读同一类书容易感觉疲劳,这是大脑皮层对同类信息引起的兴奋逐渐减弱,以至产生抑制作用的结果。这时就应变一变读物,比如学学外语又看看中文书,课内教材转换到课外读物,还不妨放一放书,做些其他赏心悦目的活动,如翻翻画报、听听歌曲、做做体操等略作调剂,然后再进行必要的阅读。另外即使读同一本书,适当变换阅读程序或阅读方法,如顺读、逆读、选读变化,默读、诵读、抄读交替,都可以调节用脑。当然交叉阅读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也有一定限度,各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精读:就是认真、仔细、精确地阅读。是充分理解读物的一种阅读方式,是各种阅读的基础。阅读时要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读思结合,弄清字、词、句、段篇的含义,领会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掌握段意,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思路,深入体会文章阐明的道理和所描绘的`情景,透彻理解每一个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是非、优劣、特点、精华做出恰当评价。精读的过程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反复研读过程,而不是一次通读了事,所以阅读要在精细上下功夫。这就像课堂上老师跟学生讲读教材中的课文那样。

浏览:浏览是大略地看看,或称随便翻翻。浏览的目的没有精读、略读明确,就是随便翻翻,有兴趣就往下看,无兴趣就终止;对一些重要的观点、精彩的句子,往往也不留心。浏览一篇文章时,不一定按文章的顺序看,翻个几页,了解个大概。有时也可从中间、从结尾开始看。浏览时,往往是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简介、参考索引,再看开头、大小标题、插图、图表、段落起句、结尾等,有个大体印象,然后再决定是否深入阅读。

略读:也称粗读和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是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一种学习方式。多用于精读前的通读,或用于了解主要内容的通读。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先审视题目,看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文章的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略而不漏;阅读速度快,读后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谈出自己的整体印象。

速读:就是快速、高效地阅读。它不同于略读和浏览,是在目的更明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用眼、科学用脑,快速而高效地获得知识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其要求如下:要视读,不要声读,主是在阅读文章时,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要科学用眼,扩大视读广度,阅读时眼睛处在运动和停顿的交替过程中,只有在停眼时才能感知字句,每次眼停时感知的文字量大,阅读的速度就快;眼停的次数少,阅读的速度就快。也就是说,阅读时尽量摄入较大的语言单位,每次停眼时不是感知一字一句,而是整句、整段,速度就快。要科学用脑,读思结合,养成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以理解为基础,把阅读和思考紧紧地结合起来。快速阅读要掌握相对稳定的阅读程序,做到有序地阅读,不断训练,逐渐提高。

以上跟大家讲了一些读书方法,请大家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各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介绍

一、读通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家长,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二、读熟

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四、读美

小学生读书笔记的方法 篇5

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喔!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6

最近,一口气读完借来的《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一书,时时受到书中案例的启发而豁然开朗!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将书读薄,能和大家产生一点共鸣。

“有效教学”的提出是针对许多教学低效、无效提出来的。但“有效”的程度空间却是无限,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无限可能地接近理想目标,追求最大化的有效度。在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课改焕发了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活力!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与之俱来的许多问题的矫枉过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度。我们一线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谁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实践中的问题呢?《有效教学》丛书,及时搜集捕捉了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难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本书的问题来源涉及四大板块: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选取的问题具有典型性,一些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还有一些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已经潜滋暗长了,可是我们至今却并没有发觉。

比如写字教学,从开始的要求写正确,到现在指导学生写美观,要求上和评价上的变化反映了教师观念的深刻变化,贯穿其中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汉字作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蕴含着智慧和文明,蕴含着图画和节奏,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东西的传达,我们做得很不够。

四大板块中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部分,分别从课内阅读教学、多媒体影响下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评价、课外阅读教学等方面来阐释的。其中“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扁平化:‘形象’解读的瓶颈”“资料搜集:意义与效果的追问”“多媒体:是饰品还是手段?”“课外阅读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读后觉得受益匪浅。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于是在教学中,语文课常常淹没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师民主的声音:“谁能给大家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谁能够带着美丽的春天的感觉读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么这些做法是不是都合适,都有效呢?答案:不一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如线索功能、手段功能、训练功能、评价功能以及多种功能的合一。我们强调朗读的不可或缺,但是对于每一遍朗读的作用或者什么时候朗读,采取什么形式的朗读的安排目的可能不甚明确,处理有些简单化、随意化了。阅读教学中“形象”的扁平化主要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作品的“形象”的把握过于单一,浮浅的一种倾向或做法。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教师受到了教学用书的制约和影响所致。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等,都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可是我们再去阅读教参,又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去独立的解读文本,不去进行深度的思考,仅仅以教参作为依据,我们怎么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领域,怎么能正确评价学生的多元解读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课文的教学任务,心中有数,才能聆听并及时评价来自儿童的不同声音,有效捕捉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教学信息并把它们作为资源,在生成中丰富提升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和解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研究的重点、难点。在阅读《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时,编者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是啊,这些不正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吗?

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发现,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愁眉苦脸,交上来的作文许多是七拼八凑、无病呻吟,更有许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如:一次布置大家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为了防止学生“无米下锅”,课前还组织大家谈亲情、感受亲情,谁知道,作文交上来以后,写妈妈雨中送伞、深夜送“我”上医院的竟还有好几个。不少学生的作文不是为表达需要,而是为了作文编作文、抄作文,这样的作文谁愿意写呢?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发现:原来可以这样做!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文做好条件准备。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确立为生活写作,而不是为考试写作。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以,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知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写什么,怎么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7

一、农村小学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读书活动是图书馆重要的事, 首先,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中,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其次, 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教师充满激情, 从而形成高雅的品格, 丰富自身的内涵;最后, 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变得聪明, 性格变得活泼, 更加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从而快乐地成长。另外, 图书馆在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明行为。

二、小学开展读书活动存在的困难

(一) 资金问题。现在的小学教育中, 学校领导以及大部分的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指导及重视。因此, 学校对图书馆的建设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减少, 进而影响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这样不仅减少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 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应试环境的教学中, 大部分的学校都比较注重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教育, 而忽略了利用图书馆这个知识殿堂与学校协作开展活动, 这也是限制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另外, 大多数的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读书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自身存在的育人潜能, 只是一味地将学生禁锢在教师的课堂中, 没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没有考虑到办好图书馆这个重要的知识阵地可以为学校开展工作提供多么有利的帮助。要想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索, 就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想, 因为对图书馆工作的不理解、不重视、资金投入的不足, 阻碍了农村小学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 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对图书馆的管理比较落后。通过对多所小学进行调查, 得出的结果是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放在每周的安排中, 而且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也没有提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从而阻碍了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另外, 有些学校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还是兼职的, 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图书馆工作中, 从而出现了图书的流通率低, 很少开展读书活动的严重后果, 而且也缺乏对学生读书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农村小学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中困难的方法

(一) 学校应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支持。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 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要将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放在重要位置,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改变教育观念, 积极落实活动, 并且按照学校的教学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读书活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比如, 某个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已经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中, 积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外,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经常会说学生知道得太少了, 想象能力也比较差, 究其根本原因, 就是学生读的书比较少, 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层面。因此,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阅读量, 从而将新课程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所以, 提高学校对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 与德育处沟通, 开展适合小学生年龄的读书活动。在农村小学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图书馆一定要和德育处沟通好,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书籍, 其中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标准进行选择:第一, 选择符合小学教育目标的;第二, 题材的范围一定要广, 具有较强的思维特征和科学特征;第三, 选择的书籍文字一定要优美, 语言要规范;第四, 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五, 书籍的外表一定要美观, 并且要图文并茂。比如,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对文化知识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但是他们存在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对神话、童话等故事非常热爱, 这时图书馆在进行读书活动开展时, 就可以选择一些图文识字、卡通读物等类型的书籍, 让小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生词和生字;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具备了辨别好坏的能力,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与德育处的领导共同沟通, 为他们开展一场关于安全教育的读书活动, 名字可以叫“我和好书共成长”, 所选择的书籍可以是一些民间故事、名人故事以及寓言、安全教育读物等;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渐渐长大, 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因此,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德育处的领导可以以文明教育或者是感恩教育为主题, 开展一场读书活动, 让学生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而所选择的书籍可以是一些名著, 寓言小故事等。另外, 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 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按照学生的爱好为他们准备相应的书籍,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三) 与教师的讲课内容相结合, 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扩展。农村图书馆的馆藏要丰富, 因此, 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也能实现教师课内内容在课外的扩展, 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比如, 在小学的教学中有很多名著教学, 如《真假美猴王》, 这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小片段。教师在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 就可以对其进行课外的扩展,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和教师一起为学生们组织一场读书活动, 名字就叫“大家共读一本书”。《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部神话小说, 在书中作者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 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的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故事中明白到人间的真假善恶,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另外, 通过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开展, 也实现了扩展课内教学内容的目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要求小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学校要采取更多的方法, 鼓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活跃学生的脑筋, 拓宽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投身到书籍的海洋中, 不断积累知识, 扩大知识面, 进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对于小学的教育来说, 每个教师都想让学生变聪明, 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是, 让学生变聪明有好成绩的措施不是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也不是加大作业量, 而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 让学生多阅读。所以, 小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开展读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开展读书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的知识层面, 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本文对农村小学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图书馆,读书活动,困难,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姜林, 罗恩来, 云仪.让书香开启精彩人生——金湖县陈桥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J].江苏教育通讯, 2011 (01) :42-47.

[2]应幼兰.沐浴书香健康成长——宁波市首南第一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J].少先队活动, 2012 (04) :16-18.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8

一、存在的困难

1.学校条件限制

农村小学因为资金贫乏,学校的品德教育、智力教育、能力培养都不是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多老师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只知道读教科书,却不知深入课外书丛,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层次仅限于书本知识,老师悲叹学生懂得得太少了,殊不知责任就在自己身上。

2.家庭思想陈旧

在农村,不少家长忙于挣钱糊口,而将孩子留守家中,爷爷、奶奶只能顾及孩子吃穿,对孩子学习关心很少,更何况是“无关紧要”的课外书呢,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每天规定完成学校的作业外,还要做其他资料,孩子忙于应付,又何能自主阅读呢?当然也有孩子喜欢读课外书,但家长却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读书活动基本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

3.社会环境影响

在素质教育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负担轻了,学习的任务少了,回家的时间相对宽松了,自由活动的机会多了,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习气(游戏厅、网吧……)影响,直接制约、破坏着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解决的方法

(一)认识读书活动的重要性

1.学校重视读书活动。作为农村学校,首先应意识到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读书活动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落实好切实可行的措施,让读书活动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平日教学活动中,农村教师经常感觉到:我们的孩子知道的太少了,想象力太差了,原因就在孩子们书读的太少了。新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对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与新课程接轨,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2.家庭重视读书活动。在农村,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分配无门,难以找到工作,而很多连小学都没毕业却发了财。现实使老百姓认为有无文化不重要,他们心灰意冷,无心支持教育。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应做好启蒙老师,除了买书给孩子外,应该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更应该为子女树立榜样,去阅读一些书籍。

3.社会支持读书活动。教育并非学校与家庭的事,更应是社会中一件重要的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为培养人才出谋划策、各司其职。例如电子游戏室应该拒绝儿童沉迷其中;家长制止孩子观看热播的武打剧、言情剧。

(二)具体措施

1.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将计划落实到班,落实到每一位老师,并将读书活动纳入考核,进行检查、评比。

2.开辟特色栏目。学校应注重资金的投入,扩充学校图书馆,配备认真负责的老师加强图书的借阅管理,征订少儿杂机杂志供学生阅读;建立“读报廊”,每天几名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好文章、读报心得写下来与别人交流;建立班级图书角,老师寻找各种渠道让学生读有所得。

3.激发兴趣,增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动力,只有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

(1)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A.课文朗诵比赛;B.组织演讲比赛;C.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D.学生的手抄报评比;E.黑板报评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内心激发阅读兴趣。

(2)利用课本激发兴趣

教完新课后,可设计一些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教完《我叫“神舟号”》后,可设计以下问题:A.神舟号的航天员是谁?B.你还知道关于神舟号的其他知识吗?C.关于月球的知识你知多少?

小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篇9

读书心得

所选书目:《幸福的方法》 阅读时间:2012-8-4至2012-8-28

阅 读 人:XXX 年级(本、专科注明):09级本科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04410309XXXX 《幸福的方法》一书一共分为四十八个章节探讨了关于幸福的问题。其主要从以下几个大标题来分述:

1、前言:幸福是一门科学

2、致中国读者

3、探讨幸福的疑问---识破“幸福的假象”

4、协调现在与未来

5、解析幸福—幸福的人不必当总统或亿万富翁

6、至高财富—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

7、设定幸福目标—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书中作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论述了何为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内容。

细细的品读本书,无论在读的过程还是读完之后都让我感悟良多。幸福,人生在世,人人都在追求,都渴望拥有。关于幸福的定义,自然犹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各自的看法,书中作者的认为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除了赞同作者的观点外,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承认幸福是一种感 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是一种惬意的感受与状态。即幸福主要是精神的范畴,影响的因素包罗万千,但有时却可能就因为一两个因素而让人感到幸福。物质的的多 寡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锦华衣服,钟鸣鼎食的人,未必就是很幸福;粗布衣履,粗茶谈饭的人,也未必就是很幸福。但是也不可否认物质对幸福的影响,至于其 影响程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幸福有时也很难凭借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判断出来,那些我们以为活得很开心的人,不一定就幸福;那些我们看上去觉 得活得很忧愁的人,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幸福没有贵贱,不分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可以平等地沐浴着幸福的光华,成功人士和失败者,富有之人和乞讨的盲丐感 觉幸福的权利都是平等的,那些我们认为活得很卑微的人,其实也会很幸福。幸福从来就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须在我们个人及社会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 西。

现实中主要受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许多人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幸福就是不断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许多人生目标;很多坚信只有获得 成功的那一刻才是最幸福的,只有在取得各种各样的荣誉和成就时才会得到幸福。书中将这类人称之为忙碌奔波者。继而作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很多有过 以上经历的人的心理感受得出结论:其实上述的人到最后并不是都能感到幸福,更多的是“幸福的假象”之中。他们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 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相反,当他们获得成功,取得最终成就的那一刻反而感到失落,并没有感到预料之中的那种幸 福。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应该学会在努力过程中追求和体验幸福,不要只看终点而忽略过程的幸福,要避免陷入忙碌奔波型的人生,一生苦苦地忙碌只相信成功会幸 福,很多时候痛苦的消除不是幸福的来临,而且从来没有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记住幸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切记为了追求所谓的终点幸福而感受 不到过程的幸福。这使我联想到最深刻的是我们学生学习,据我观察,很多同学深受社会舆论,家长,老师的影响,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苦苦地努力学习,苦苦地追 求考试成绩排名和奖励,相信只有考得好成绩,得到奖励就会快乐,就会幸福,忽略了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和幸福。其实我的经历告诉我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特 别是在校学习的过程,可以享受到同学之情,老师之情,恋人之爱,可以体会到知识给人带来的欣喜和充实,感受到校园和学生时代的相对纯洁,而成绩的好坏并不 代表着人生的失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每一个排名也只有一个位置,人生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事并能为之付出实践就好。也就 是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期间虽然也会有困难和挫折,但一样式心甘情愿地付出。

现实中也有一些人由于错误地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了,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盲目地满足欲望,从不认真考虑后果。书中作者称之为享乐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挑战,不可能获得幸福。还有一些人作者称之为虚无主义者,他们放弃了追求幸福,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沉迷于过去,被过去的阴影 所缠绕。对于这两类极端主义者,在我身边所认识的人中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也无法感受到太深入,在此也不作过多的评论。在作者看来幸福者可以平衡眼前和未 来的幸福,同时告诫我们:如果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时为我们带来现在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 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琐事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学习,攒钱,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确实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长期成果。重点是,就算当我们必须牺牲 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去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即时的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动。

在谈及为何追求幸福时,作者认为是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幸福在所有的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它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而我个人觉 得追求幸福是人生意义所在,幸福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东西,幸福的感觉更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幸福有时却很简单,简单到只因一件 小事,一句简单的话语。我们追求幸福更多是因为追求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了享受幸福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和满足感以及愉悦感,或实或虚,让我们体验到 人活着的意义。

书中作者不仅论述了何为幸福,如何追求幸福,还提出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方法。比如,追求幸福从建立好的习惯开始,为此作者还在书中设计了表达感激的练习,首 先让自己能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一个练习,就是从表达感激开始,经常想想那些让我们值得感激的事情,让我们感激的人。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事情和体验,以及 这些事情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让我们去改变?去感受爱和被爱,给你爱和爱你的人写感恩的信等。更多的练习是,寻找自己真正最想做的事情,建立学习计划,让自 己成长,简化自己的人生路线图,让自己去做想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又如,作者在许多章节的后面设计了反思和练习的内容,建议读者按照其所提出的反思和练习的内容去做,就会越来越品尝到幸福的甘露。对于书中作者建议的获取幸福的方法,我颇有同感,其实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期间的所听所闻,都能够 体会到作者的许多思想,况且作者在“至中国读者”中也说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因此,作为中国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更 加容易理解,感悟更加深刻的。我自信的认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活得都是比较幸福的,即使我的家境不富裕,比起许多同龄人也没有特别优越的成长条件和环境。读 完《幸福的方法》后,我就在思考,思考我一直以来幸福的原因。最后我总结出是我之所以感到幸福是与许多因素有关的,包括家庭,人际,物质,学习,信仰,理 想等等,但最主要是因为我基本上能够按自己的内心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注重享受过程,对于而结果无论成败与否,我都懂得知足,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 福的道理,因而能够常乐,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的滋味。这个结论完全符合书中作者的观点,从而也使我更加坚定地去深入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在延续自己的幸 福人生的同时为身边的人享受到幸福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与他们分享的幸福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越单纯越幸福,越简单越幸福。很多时候,幸福真的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不可触摸,复杂难懂。细细地留心生活,你会发现一个美美的懒 觉,一顿温馨的晚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良好的心态,一杯清香的早茶...;母亲抚摸着怀中熟睡的婴儿,轻声地哼着儿歌;朋友之间一条问候或祝福 的短信;推掉无谓的活动或工作,蜷在图书馆里读一本喜爱的书或者躺在床上彻底放松地聆听着喜爱的音乐,甚至日夜劳累为自己热衷的事业奋斗,勤奋地为自己理 想的学业努力付出...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幸福的源头。

上一篇:农村经济组织下一篇: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