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经济增长率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各国经济增长率

环视各国城市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时代渐渐远去,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许多国外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借鉴国外城市循环经济的优秀经验将有利于推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

完善法律体系

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早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备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犹如搭建摩天大楼的钢筋水泥。没有钢筋水泥的支撑,楼房盖不稳也建不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完善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形成循环型社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循环经济涉及生产、销售、消费、资源化、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只有在法律上对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加以规范,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

日本已经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明确国家、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主要强调3R原则;《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明确“容器包装生产企业负有对用毕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置的义务”;《绿色采购法》规定政府等单位负有优先购入环保型产品的义务;《食品废弃物再生法》推动食品废弃物再生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日本自上而下地制定综合性循环利用法,然后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加以规定。多项法律多管齐下,共同为循环经济的茁壮成长搭建了一个温室。

“真富指数”基石

为了应对纯粹的经济数字的增长而忽略了优良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局面,加拿大著名的环境基金组织撰写《一代人的持续发展力》报告,向政府提出一些超前意识的建议,其中最有建设性的是希望政府创立并全面实施“真富指数”。

报告还提出了加拿大2005年到2010年創造“真富”的主要措施:2005年,在全国广泛开展“真富”观的宣传和教育;2006年,建立全国“真富指数”;2007年,建立“加拿大富裕生活计算法规”和联邦政府编撰季度以及年度“真富指数”报告等。

加拿大摒弃了狭隘的、有严重缺陷的经济增长率来考虑国家的发展,而全面考虑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是考虑环境成本的因素。所谓“真”是价值的真实,所谓“富”是富裕的生活。根据《一代人的持续发展力》报告中说,“真富”包含五个方面的财富: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生产资本和金融资本。也就是说,加拿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评估国家财富、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指数,判断国家是否走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

双轨系统模式

在德国,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德国采取双轨系统模式——针对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是一家于1991年为配合实施《废物分类包装条例》而成立的废弃物“绿点”公司,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DSD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DSD系统接受企业的委托,负责对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再利用,无疑成为企业的“助手”、社会的“清道夫”。双轨系统模式一经实施,收效甚佳。政府曾规定,玻璃、塑料、纸箱等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为72%,1997年已达到86%;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利用1994年为52万吨,1997年达到了359万吨;包装垃圾已从过去每年1300万吨下降到500万吨。

回首审视中国现在的基本国情,中国正走在一条工业化的道路上,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摸索让我们愈来愈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这些循环经济成功的案例的优秀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作者:黄锴

第2篇: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开始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经济统制与经济自由的组合。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市场的逐步成熟,更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而在过往主要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部分国家,例如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大刀阔斧地经济改革,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方向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关键词:东南亚;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根据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大小,可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个种类: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以越南、柬埔寨为代表的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国家。

一、发达的市场经济模式

三十多年来,新加坡由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多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既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又尽力扶持本国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不断颁布并严格执行各种经济法律法规;努力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为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该经济模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并未完全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将政府干预与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这种方式防止了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状况的出现,同时也避免了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资源的高度集中与浪费。

新加坡市场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其具体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1.“自由”的政策。新加坡政府采用了自由港政策与自由企业政策,极大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自由港政策主要体现在对除了极少数的商品之外的其他进口货物免征进口税,对外国资本的投资部门、投资方式、利润流向等方面均不设限,通过政策红利吸引外籍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流入,全面实现了产品自由流通、资本自由投资、人员自由进出的全面自由。对待企业,新加坡政府主要采取自由政府政策,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经济策略,将外资企业与本国私人企业、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实现公平竞争经营的方式。同时,新加坡政府向企业全面开放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并允许资本、土地、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

2.完善的市场体系。基于自由港与自由企业政策的长期推行,新加坡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其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市场均日趋完善,并且不同市场间的匹配程度也日趋升高。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尤为突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等市场十分成熟,使得新加坡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3.适当的调控。在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发展也采取了适当的调控与干预。政府主要从宏观层面,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经济产生影响。同时,政府建立了完本的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模式

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语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建国初期,以国家干预与调节为主;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在过渡过程中,政府仍在重点领域部门起主导作用,并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来知道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国有企业渐次私有化、私人企业逐步壮大、外资投资引进、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其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建立国有企业直接控制一些关键部门。东盟四国中,除泰国外,其它三国都在战后独立时没收或接管了原殖民政府企业,并使之成为本国的国有企业。政府又主要通过投资兴办一些新的国有企业,与外资或本国私人资本合股开设合营企业,直接掌握一大批工商企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金融业,并使这些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的“先驱部门”,保证这些关键部门的发展,以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战后经济恢复与过渡时期,泰国也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并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力图使这些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2.通过政策优势引进外国投资,鼓励国内私人投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分别放宽对外资的限制,采用更灵活、更有优势的政策吸引外资。同时,政府推行简化行政审批、取消许可证制度,允许私人自由经营进口商品和生产出口商品,并佐以低息贷款政策与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国内私人投资建厂。

目前,这类国家推进经济自由化的进程仍在继续,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范围逐渐减小,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市场经济正逐步走向成熟。

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体制现状按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分类,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属于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特别是老挝目前仍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物种经济成分并存。这几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仍缺乏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故这几个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仍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以越南、缅甸、老挝为代表的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开放计划,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并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做准备。这几个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均采用了如下措施:

1.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政府采用将国营企业推向市场,使其转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企业基本上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产品和价格,自找原料和销售市场,并且可自行选择进出某个产业。同时伴有国营企业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以老挝为例,老挝政府在1990年采用“国有企业私营化”的政策,以租赁、拍卖、公私合营等方式将国有企业所有制进行转变。

2.采用货币、汇率和税收的手段调控经济。东南亚外向型的贸易战略,使它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十分敏感。自1999年至今,东南亚政府的汇率政策主要分为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多数国家都由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官方的货币兑换率与集市贸易趋向平衡,减少外汇黑市交易。同时,政府规划构建税收体系,健全完善了税收制度。

3.减少对物价的管控,实行价格自由化。政府放开产品物价,减少对农产品、基础原料商品的物价管控,有利于产品市场达到供求均衡,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奠定基础。

4.加快经济立法进程。为吸引外资与规范经济活动,东南亚各国政府均加快了经济立法进程,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法律环境。

四、三种模式的共性

东南亚11国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不同,发展出了多种经济增长模式,但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仍存在相似之处。在三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都以制定经济计划,并实施经济发展计划的方式指导了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了加速经济增长的目的。例如,新加坡实行了两个5年计划和两个10年计划;马来西亚实行了五个5个计划,现正在实行第六个5年计划,泰国实行了六个5年计划,现正在实行第七个5年计划;印度尼西亚实行了五个5年计划。这些经济计划既明确了不同时期中的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又涵盖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宏观指标,对经济发展具有指示性的功能。经济计划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效率,最大可能的促进了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胡春.东西方文化的合璧——试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文化,1995,(5):P36-39.

[2]贺圣达.东南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3):P24-28.

[3]林桂红.东南亚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P40-43.

[4]沈红芳.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与变迁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3):P26-31.

作者简介:许颖(1991- ),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2013(区域经济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

作者:许颖

第3篇:经济危机背景下各国失业治理政策的比较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因此采取相应的失业治理措施。实际运行中各国的主动劳动力市场政策效果更明显。失业治理应与各国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政府政策应取得微观企业和劳动者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减少失业。

关键词:经济危机;失业;主动劳动力市场政策;结构调整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给各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2007年12月,OECD各国的失业率平均为5.6%,为1980年代初期以来的最低点。而到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的2009年6月份,OECD各国的失业率攀升到8.3%,欧盟国家达8.9%,欧元区各国为9.4%。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增加得最快,在此期间失业率提高了9.3%,失业人口增加220万。其次为爱尔兰和美国,失业率分别提高7.5%和4.6%,失业人口增加数量分别为20万和720万。

面对严峻的失业问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经济政策与措施,缓解危机对就业的影响,降低失业率。这些政策既有综合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各国的失业治理效果也存在差异,有的国家(如德国)的失业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而有的国家(如美国)失业问题却持续恶化。本文旨在分析和比较各国采取的具体失业治理政策,以探讨合理与有效地解决周期性失业问题的经济政策。

二、经济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给各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沉重打击,主要表现为在职者就业时间减少、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参与率下降(退出劳动力市场)三个方面,其中失业率的变化可以解释总的就业时间减少的45%,其次是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占33%,剩下的22%由在职单位工人的就业时间调整来解释。可见,失业率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另外,成年劳动者大多表现为就业时间的减少,而年轻和老年劳动者则可能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人力资本贬值,并可能成为长期失业者。经济危机导致企业解雇数量增加,进入失业队伍的人数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从失业状态流出的劳动者数量减少,从而失业的期间延长。在2007年底至2010年底,OECD各国增加的失业人口预计将高达2500万,几乎占劳动力总量的10%。其中年轻人、移民、低技能者和临时工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例如,2009年6月美国全部劳动者的就业率下降了5%,而16-19岁劳动者的就业率下降了12%,这是由于企业对这些年轻劳动者进行调整的成本较低。一般来说,调整成本由工龄、劳动合同和企业特殊技能等多种因素决定。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失业数量也有差异。对外源融资依赖强的企业呈现很强的经济周期敏感性。从行业看,建筑业、耐用品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的就业时间的周期性波动最明显。本次金融危机中房地产泡沫的崩溃最终导致建筑业的就业减少。例如到2009年一季度西班牙的建筑业就业量减少了26%。危机迅速扩散到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对出口依赖程度高的行业,例如汽车。这也意味着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应该是这些受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但政府的支持也会导致这些行业放缓自身应进行的结构调整,形成一种隐含的保护。不同行业由于工会的力量不同,工资的灵活性也存在差异。如果工资存在向下调整的刚性,就业和工时的周期性波动就会很明显。特殊技能人才对不同企业的重要性不同,特殊技能人才对企业越重要,企业越可能在危机时保留这些技能劳动者,而不是解雇他们。

三、宏观调控政策

一般来说,在经济危机时期,失业保险支出等宏观经济政策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稳定器政策在北欧一些失业和社会保障较慷慨、税收顺周期变化的国家作用较大。但由于经济危机时期失业人口增加,平均每人获得的失业保险会减少。所以,仅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相机抉择政策。

各国自危机发生以来,纷纷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方案。但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因为利率已经大幅度调低,已接近零,而且金融市场的压力也损害到货币的传导机制。所以财政政策的作用对于危机和失业的治理就显得更重要。2008—2010年各国财政刺激计划的规模占GDP的4%,其中韩国的力度最大,占2008年GDP的6.1%,其次为美国(5.6%)、澳大利亚(5.4%)和日本(4.7%)。不同的刺激力度一方面说明了各国政府的政策反应和干预大小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国受危机影响程度、自动稳定器的效果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举债时政府是否遇到阻力。

各国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的侧重不同,但整体上看,两方面的政策同等重要。降低个人收入所得税是税收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减少雇主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做法也很普遍。税收减少尤其是减少雇主的社会保险支出可以降低其劳动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以扩大劳动力需求。而支出方面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投资,此外,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转移也在一些国家得以扩大。

如何评估财政刺激政策的就业效果呢?一般用相当于GDPI%的财政刺激带来的就业增长,即就业乘数来表示。就业乘数等于凯恩斯意义的GDP乘数与短期就业产出弹性的乘积。分别计算财政收入缩减(税收刺激)和支出扩大的就业效果,发现财政支出的就业效果更大。OECD的估算表明,各国平均的就业乘数为0.23,各国就业乘数的差异主要来自GDP乘数的差异,因为就业产出弹性假定相同。如果政策不采取宏观财政刺激政策,失业率会更高。据估计,2010年各国的就业水平将比不采取宏观政策时高0.8-1.4%。这一效果在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更明显,因为它们的财政刺激规模大,也由于就业乘数较大。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政策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劳动者实现重新就业,包括公共就业服务与管理、技能培训、雇佣激励、创造工作岗位等。而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侧重对失业者的收入支持,包括失业保险、提前退休等。2007年OECD各国投入约占GDP0.8%的资金用于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主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平均占GDP的0.6%。对每个失业者的被动政策花费大约为13,000美元多一点(购买力平价基础上),而主动政策的平均花费接近10,000美元。

从发展趋势看,主动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占劳动力市场政策总花费的比重由1985年的32%上升到1995年的35%,到2007年已达43%。但是,在公共部门创造就业岗位的投入在主动政策花费中的比重却出现下降,由1985年的22%下降到1995的20%,2007年进一步降为10%。针对本次危机,一些国家相机抉择,计划大幅追加主动劳动力市场政策花费,例如希腊、日本、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年均追加部分相当于GDP的0.15%-0.45%。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失业率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各国主动和被动政策花费对长期失业率的反应比对周期失业率的反应更大,例如培训政策。而直接就业岗位创造政策则对周期性失业率反应更敏感。

2009年1月,OECD对成员国已实行或计划中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国家(21个)都采取政策对失业者进行收入支持,主要通过扩大领取失业保险的资格范围、提高保险额以及延长享有保险的期限等方式。对于一些不符合条件获得失业保险的劳动者的救助非常重要,如临时工、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初次就业的年轻人。考察失业保险的水平,可以用失业保险替代率(benefit replacement rates,失业保险金占失业者之前工作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五年平均替代率较高的国家包括挪威(72%)、比利时(63%)和奥地利(59%)等,而美国、韩国和意大利的替代率较低,分别只有6%、6%和7%。2007年各国失业保险最长享有期限为5年,如挪威、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最短期限只有1年,如美国、韩国和意大利。

短的失业保险期限能够促使失业者尽快努力寻找工作,走出失业,因为一般认为长的失业保险期限会造成失业者对失业保险的依赖,形成长期失业。例如,美国和韩国失业者中的长期失业者比例较低,而德国和比利时的长期失业者比例较高。但是,也有相反的证据,在丹麦和新西兰,长的失业保险期限与失业者短的失业期间同时存在,而意大利和斯洛伐克虽然规定享有失业保险的期限较短,但失业者的失业期间却较长。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就业机会减少,失业者寻找工作困难,依靠短的失业保险期限来激励失业者实现就业的做法往往不能奏效。因此,一些国家反而采取调整措施,适当延长了享有保险的期限。当然,这种延长只是暂时的,并和劳动力市场运行(如失业和空位比率)相协调。

通过提前退休来减少就业压力的做法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这样做并没有给年轻人让出更多的职位,相反,却增加了社会保险的负担,减少了劳动供给,这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发达国家是不堪承受的。因而,要采取措施帮助老年失业者重新就业,而不是简单地让他们提前退休。在经济危机时期,法国反而将退休年龄由60岁延长到62岁。德国也限制提前退休,老年劳动者的参与率在5年内提高了15%,达到54%。而另一方面,15-24岁的年轻人的劳动参与率自2003年以来也在上升,这说明经济体中的就业数量不是一个固定值,55-64岁的老年劳动者不会排挤年轻人就业。另一方面,从减少劳动供给的角度看,延长学生在学时间(例如延长到18岁),并辅助以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和资格证书获取,则可以提高其将来就业的竞争力。

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采取至少一项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21个国家加强了寻找工作资助,资助主要面向特殊群体或地区。但在就业机会稀少的经济危机时期,弱势群体更难找到工作,这一政策能否成功也值得怀疑,所以它还需要和鼓励雇佣的政策相互配合。一些国家扩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以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服务。在意大利和波兰,允许私营就业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般认为走出失业比率(失业者找到工作的比率)对于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进入失业比率(就业者失去工作的比率)更值得关注,这是因为更多的企业增加解雇,而较少有企业减少雇佣。这要求就业服务部门为新失业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23个国家采取了技能培训措施。例如加拿大对老年失业者、在贫困社区居住者、不能获得失业保险者(如自我雇佣者和长期失业者)提供追加的培训资金。13个国家推出或扩大了工作经验计划,为失业者提供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如美国扩大了对年青人暑期工作的资助,日本扩展了对大龄失业者的试用就业项目。还有10个国家提供对实习项目的追加支持,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给雇佣实习生的企业提供资金激励。对现有职工进行培训也在14个国家得到推广,这是未雨绸缪,预防将来失业的最好办法就是现在提高技能。此外,培训的内容是一般技能,还是特殊技能,现在更多的看法是经济危机时期是结构调整加速的阶段,很多失业者需要转换职业和行业,所以要更多地侧重一般技能培训。

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增加劳动力需求,如减少企业的非工资劳动成本、给予企业雇佣补贴以及在公共部门创造就业。如德国、日本和墨西哥临时减少雇主的社会保险,芬兰、新西兰和土耳其则是永久减少,而比利时、法国和捷克则只面向低工资工人。也有的减少雇主社会保险只限于新雇佣者,尤其是雇佣弱势的劳动者(年轻人或长期失业者),或者限于小企业。估计显示,劳动成本下降1%,企业雇佣提高0.6%,而且,劳动力需求弹性在经济衰退时提高,在经济高涨时下降。

雇佣补贴以及公共部门创造就业的做法一般也是针对弱势群体。有8个国家新推出雇佣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缩短工时以避免解雇工人,鼓励企业在经济危机时实行劳动储备(1abor hoarding)。而这一做法已有14个国家在近年采用,在本次危机中继续得到加强。法国和德国还在临时工群体中推广这一做法。德国2009年3月有126万劳动者实行工作分享计划,而在一年前只有15.5万劳动者参与此计划,但到2009年底随着经济的向好,短期工数量已经减半,他们大多重新成为正规就业者,而没有转为失业者。一些国家在缩短工时的同时也辅之以培训。

但在公共部门创造就业的效果评价并不理想,因为它并未对参与者日后在私营部门找到长期工作产生较大的帮助,并产生锁定效应。因此,很多国家近年不再热衷采取直接创造工作计划。但韩国、墨西哥和西班牙在本次危机中仍推出公共部门创造就业计划。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创造临时就业机会,使得那些难以实现就业的失业者不至于退出劳动力市场。但同时要加强培训,帮助失业者积极寻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在经济好转时,公共部门创造就业计划要退出。

要鼓励企业多创造就业机会。政府要放松就业保护,增加企业雇佣意愿。但是,这里仍存在一定的矛盾,降低经济危机的冲击扩大,减少企业解雇行为,需要严格的就业保护。而减少冲击的持续,扩大企业雇佣需求,则需要宽松的就业保护。此外,工会与企业的对话也很重要,在经济危机时期,工会将工资谈判让位于就业安全,更集中的集体谈判有利于就业的扩大。

要解决失业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进行结构调整,使经济尽快恢复。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品市场的竞争,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这些改革在危机发生之前在一些国家就在进行中,它有益于这些国家应对经济危机,也降低了结构性失业,提高了妇女、年轻人和老年劳动者的就业率。

五、简要评论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各国除了采取扩张的宏观政策外,在劳动力市场政策上也有所作为。其中主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雇佣补贴、寻找工作补助和加强培训等方式,以减少企业的解雇数量、增加雇佣,提高失业者的就业能力。而不是依靠单纯增加失业保险或让劳动者提前退休来解决问题。

但减少企业解雇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缩短工时来进行。通过缩短工时来稳定就业只是暂时的措施,缩短工时带来的收入下降需要有相应的政府救助和收入补贴来支持,否则就会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需求。而最根本的是寻找需求和工时下降的原因,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政策就非常必要。

失业治理政策要及时(timely)、有目的(targeted)和I临时(temporary)。只有及时才能尽快解决问题。有目的是要让政策在最需要支持的地方发挥作用。而失业治理政策在达到目标之后应退出,否则,容易造成对政策的依赖。政府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从公平角度看,政策要顾及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而从效率的角度看,政策要先帮助那些最能从政策中受益的群体。最后,失业治理政策要取得微观企业和劳动者的配合。

责任编辑:张旭

作者:宁光杰

第4篇:各国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3-07-01 18:07:28

黄金价格的宏观经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在长期内影响着黄金价格,会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决定黄金价格的走势。而短期内的宏观经济指标变动也会直接影响金价变动,决定了黄金价格水平。进行黄金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黄金价格的整体走势。

1、各国经济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当国民生产总值上升时,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投资者资金会涌入改过以谋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币值亦因之上升;反之,经济增速减缓或衰退时,国内资金外流,会使币值下跌。

经济上升期,国民收入增加,消费力提高,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提高利息率紧缩货币供应,利率上升使该国货币吸引力随之增加;经济衰退期,政府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走弱,使该国货币吸引力下降。一国币值的坚挺与否,会影响人们在持币和持有黄金间进行选择。

此外,经济增长使得个人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强,且通常伴随物价上涨、通胀加剧,对金价上涨也有推动。以往主要观察美国等主要工业国家经济数据,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购买力大增,已成为黄金需求重要的一环。

第5篇: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差异明显

2013-3-31 5:57:56来源:2013年03月30日19:32商务部奥地利媒体综合报道, 周四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报告称,美国和日本正在引领经济反弹势头,而欧元区则相对落后。预计七国集团(G7)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2.3%,第二季度为1.8%。欧元区几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增长率仍存在明显差异。德国经济有显著增长,预计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分别可达

2.3%和2.6%。相反,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数据较为负面,法国从第二季度起才能实现正增长,预计增幅为0.4%,意大利今年上半年将始终身陷经济衰退。鉴于欧元区经济依然比较脆弱,经合组织建议欧洲央行继续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复苏。

第6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镇域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镇域经济增长——洇溜镇副镇长崔彦海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缩短城乡差距、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实现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镇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产业兴镇”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抓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培育镇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在镇域经济发展上实现了新跨越。

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培植产业优势。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抓园区经济、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使镇域经济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镇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不发展,其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结合当前的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实际,找准特色定位,选准突破口,找到关键点,努力培植壮大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镇域经济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长足的发展。

二、坚持抓投入上项目,靠合力扶工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工业是镇域经济的支柱,项目是工业发展的抓手。几年来,我镇在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正确处理全局与重

点的关系,在产业发展上变平衡用力为重点突破,通过大力实施优势品牌战略,采取企业带动、投入支撑、政策扶持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在繁荣镇域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财政增收和农民致富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项目建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骨干企业更是一方经济的有力支撑。正是抓住了这些工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我镇经济才得以不断膨胀发展。

三、强化招商引资,走借力发展之路。经济要发展,资金、项目是关键。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和银行信贷资金紧缩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在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实现自我膨胀发展的同时,继续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走借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才能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不断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狠抓园区建设,打造承载镇域经济发展平台。园区是产业集约快速发展的载体,也是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平台。近年来,我镇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立足各自产业和区位优势,突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相继规划了一批特色园区,在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经济园区作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聚集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目前在项目用地总量紧张的情况下,园区在承接外来投资项目上的优势

更加凸显。只有立足产业定位,切实加强园区建设,搞好功能配套,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才能更好地保障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硬环境做强、软环境做优”的原则,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经营秩序规范、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等工作重点,镇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夯实了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以完善道路建设为重点,带动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为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条件。在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重点突出引导和服务这一核心,不断提升优化软环境。突出表现在,积极引导企业按产业布局规划发展生产,并在信贷扶持、土地征用、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等方面积极帮助协调,促进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实行党政成员挂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对每一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及时为引进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排忧解难,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镇村干部的选用上,对优秀机关干部侧重于向经济管理部门倾斜安排,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选用标准首先必须懂经营、会管理,使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从而提高了镇村干部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查处“三乱”和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各种侵商、扰商、袭商行为,为镇域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优,形成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不断激发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7篇: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

摘要:从“保增长”到“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基调的最大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中央政府试图从金融危机之后的危机思维中走出来,重回金融危机时代前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路径。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连续下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8.1%,创近年来的新低。具体来看,1—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7%,低于全年增长10%的目标。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增速较前四个月继续回落。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这一话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保增长、稳增长、经济

“保增长”是一种政府强力干预的经济发展思路,增长的背后是政府这只强有力的推手给予经济一种非市场的作用力,因此是一种人为的“保”,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作用;而“稳增长”则是一种自然的经济发展思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为隐性,是市场主导、政府为耻稳定的正常轨道。

10月底我国4季度GDP增长率预测值为7.8%,显著高于3季度7.4%实际增速,显示学界相信"宏观回暖在年底"。不过即便预测应验,仍难改宏观经济经历减速调整的基本事实。在一揽子刺激政策拉动下,我国GDP同比增长率在2010年1季度达到11.9%高位,此后总体呈回调走势至今。今年前3个季度经济增速持续走低,分别为8.1%,7.6%和7.4%。从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看,今年前三季度"朗润预测"连续三次出现预测高估误差,显示目前经济减速具有某种"超预期"特点。为此也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原因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持续减速态势?外部环境影响无疑是重要原因。近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因各自结构原因低速增长甚至濒临衰退,使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受到抑制。不过分析大国经济基本表现特点,更应从自身环境和内生因素方面分析根源。从国内看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层面根源。

一是长期原因。中国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正经历峰值期并将趋于下降,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增量趋于减少,会逐步对潜在供给增速产生某种收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可比人均收入差距缩小,也意味着潜在后发优势发挥空间逐步收窄,制约潜在供给增速。长期结构因素变动,可能已使中国潜在增长速度从早先两位数高位收窄到一位数水平。虽然难有精准估计,但结合观察我国经济近年基本宏观经济指标组合表现,有理由推测目前长期潜在供给增速应已从早先10%左右下降到目前8%-9%。

二是周期原因。调整上一轮景气周期累积矛盾与失衡因素,客观要求一段时

间减缓经济增速。例如中国央行总资产世纪初十年从3.83万亿元增长到26.9万亿元,共增长六倍。同期广义货币M2从14万亿元增长到73.4万亿元,共增长4.2倍。然而同期我国实际GDP增长约1.7倍。货币扩张过快,伴随经济增长偏快偏热,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资产价格间歇飙升等失衡现象。经济适度减速对调整宏观金融过度扩张累积矛盾具有必要性。

三是短期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形势,2008年底我国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对稳定当时就业形势与助推宏观经济2009年2季度开始V-型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刺激措施毕竟是通过透支未来收入与需求发生作用,好比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后患者身体会有一段时期出现不适症状一样,刺激措施"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派生经济减速现象。例如我国刺激政策包括2009-2010年对汽车业提供降低购置税和下乡补贴,刺激我国汽车产销量从2008年965万辆和936万辆,分别跃升到2009年1420万辆和1362万辆以及2010年1875万辆和1804万辆,两年产量累计增幅高达94%。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常识告诉我们,中国这样汽车大国市场供需长期增速不可能总是维持在30%-40%超常水平。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两年井喷式增长对汽车未来供需潜能大幅透支需要减速回补,刺激措施退出后2011年产销量增速双双剧降到1.8%,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速为2.9%。另外刺激政策推动钢铁业反弹、地方融资膨胀、房地产扩张,这些领域也都发生后续透支回补效应。

需告别传统调控模式

应对目前经济减速形势,需告别"刺激经济保增长、行政干预抑通胀"调控模式。应在继续目前温和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上,趁势实施经济调整方针,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目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长期供给增速,需要实施温和宽松的宏观政策以避免经济增速过度下滑。近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审慎的稳增长保增长政策,大体符合温和宽松政策范畴。最新数据显示的宏观经济明显企稳回升动向,说明前一段温和宽松的稳增长措施正在产生预期效果。在实施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的同时,需总结过去十余年宏观调控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开放型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功能、目标与定位加以反思,针对转型期宏观失衡现象的深层体制根源进行调整改革,使短期总需求管理政策与长期结构性改革措施形成合理匹配与动态协调。

因此,当我们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保增长的同时,需明确应保或力求的是自主性与内生性增长,而不是刺激政策催生的增长;是准入公平与鼓励竞争的增长,而不是维护垄断前提下的增长;是品质提升惠及民生的增长,而不是质量低下和

运营粗放的增长;是稳健与可持续增长,而不是失衡累积难以持续的增长。宏观政策基本功能应回归调节总需求,不能指望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所有深层结构问题。

政策重心应转向"调控"与"改革"

要创造新一轮自主性、内生性与可持续的景气增长,就必须把政策思路与重心转变到调整和改革方面,在破解深层结构问题和理顺机制方向下工夫,为宏观景气增长奠定微观行为基础。中国改革议程千头万绪,从培育自主性景气增长基础要求看,以下几方面改革议程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引入新规范使小产权房逐步有序合法化,完善市场经济基本产权制度。二是扩大民营企业准入,减少政府对投资核准与审批范围,力推企业减税减负改革,给企业家能力发挥创造更大空间。三是加快深化汇率与利率体制改革,创建与开放性大国经济需要相一致的现代宏调架构,并为根除金融抑制和治理资产泡沫创造体制条件。

第8篇:各省对一带一路各国经济贡献

中国各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经济贡献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在加深。然而这种采用进出口总额对依赖程度的刻画并不全面,而通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的方法可剔除出口中的进口中间投入的影响,有利于真实反映出口对本地GDP增长的实际贡献。以下将对30省(市、区)出口“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区进行详细解析。

(1) 蒙俄地区。出口到俄罗斯和蒙古国对各省(市、区)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及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黑龙江出口蒙俄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达到2.62%;其次是浙江,达到1.29%;广东、上海、河北、新疆出口到蒙俄对GDP增长的贡献也都超过了0.5%.蒙俄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加之经济总量并不大。因此,出口到蒙俄对中国大部分省份的GDP增长的贡献较低。由于东部地区具有海运优势,黑龙江、新疆与蒙俄具有地缘接壤优势,使得东部沿海省份和黑龙江、新疆出口到蒙俄对GDP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大。

(2) 中亚5国。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中国与中亚5国经贸发展迅速,从2001年的15.09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49.7亿美元。但各省(市、区)对中亚5国出口对GDP贡献的空间分异也十分明显。其中,新疆出口到中亚5国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18%,其他省份出口到中亚5国的GDP贡献均不大于0.5%.中亚5国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新疆与中亚5国地理位置毗邻,且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相互之间在资源条件、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经贸往来频繁。相比中国其他省(市、区),新疆对中亚地区出口占有绝对的资源、区位、产业、政策以及文化认同优势等,因此新疆是对中亚5国开放的前沿地区。

(3) 东南亚11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 东南亚11国与中国与贸易联系紧密。其地缘、亲缘、文缘优势使得沿海省(市、区)对东南亚11国的出口对当地GDP的拉动比较明显;尤其是广东和上海对东南亚的出口拉动贡献程度分别达6.4%和4.5%。此外,福建、浙江、江苏、天津以及云南对东南亚的出口对其GDP增长的贡献也较大。东南亚国家多数为沿海国家,整体经济总量较大, 沿海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各国贸易往来密切,对东南亚地区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云南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的缅甸等国接壤,因此与其贸易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

(4) 南亚8国。南亚8国毗邻中国的云南、西藏、新疆等西部省份,但出口到南亚8国对其GDP增长贡献程度高的省(市、区)则主要为浙江、广东、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其贡献程度分别达到1.83%、1.42%、1.12%、1.02%.由于地理条件的局限(喜马拉雅山地),南亚与中国经贸联系的主要通道还是以海上通道为主,主要是依赖穿越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比中国到澳大利亚的运输距离还要远;陆上通道较少,限制了中国西部省(市、区)与南亚8国的经贸联系。

(5) 中东欧19国。中东欧国家主要由东欧各国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等组成,目前部分中东欧国家又是欧盟成员国。空间距离上,中东欧19 国是在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离中国较远的区域,海路运输、陆路运输都不太便利。此外,中东欧国家对中国双边贸易中商品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导致了挤出性竞争关系,使得中国与中东欧19国贸易增长相对缓慢,中国各省(市、区)与其贸易联系也相对不够紧密。其中各省(市、区)出口到中东欧19国对GDP增长贡献程度大于1%的只有浙江省,也仅为1.25%。从出口到中东欧19国对各省(市、区)GDP 增长的贡献程度的空间格局来看,沿海省市占据相对优势。但是,中国与中东欧19国的贸易中,海路运输距离却远大于陆路运输距离,因此随着通往中东欧的货运班列开通,陆路运输所占份额明显上升,由此带动了西部省(市、区)与这些国家的货物运输、经济往来,提高西部省(市、区)出口中东欧19国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缩小各省(市、区)之间当前的空间差异。

(6) 西亚、中东19国。该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市场,与其贸易联系紧密程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仅次于东南亚11国。由于西亚、中东19国与中国的贸易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主要对其出口机电产品,从其进口石油等矿产品,因此,对其出口对中国各省(市、区) GDP增长贡献程度较高的省份仍以沿海地区为主, 其中浙江、广东分别达到3.86%和3.28%;此外,福建、上海、江苏、天津也都在1%以上。除沿海省(市、区)外,仅有重庆出口对其GDP增长贡献达到1%以上。其他省份的贡献相对较低。西亚地区与中国距离较远,主要货物运输渠道为海上运输,因此沿海各省(市、区)与其贸易联系相对紧密,对其出口对本地GDP增长贡献更高。

第9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分析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意义和价值 姓名:王贤才专业:信工计算机班级:政治2班学号:2004110023 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遵循经济规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调整三个层次产业之间的经济结构关系需做到: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经济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综上所述,调整经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在未来高速发展中寻求生机和更好出路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经济上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

上一篇:外呼平台解决方案下一篇:家校合育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