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
作者:中共湖北省枣阳市委组织部 陈勇 周永来源:点击:431时间:
2002-12-29
2000年月5日14。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召开的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浊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市场经济条条件下的产物,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要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就要准确把握其规律,也就必须突破旧的党建经验和方式,大胆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优势,与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促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
和相关的制度安排。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帮助企业构建一个稳固而又极富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一要结合实际,树立厂魂,增强企业向心力。厂魂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此为切入点,因企而宜,树立厂魂,积极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的主题活动,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厂标、升厂旗、戴厂徽、唱厂歌等形式,让厂魂无处不在厂内外,无时不在员工心目中,营一种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氛围。二要组织教育、开发潜力,提高集体战斗力。每个共产党员都是企业的一面旗帜,都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应该模范带动全体员工分争创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品牌、一流形象,增强企业信誉,提高企业知名度。
二、创新党建工作内容,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
作要顺利开展,就必须围绕这个宗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内容。一是协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增强企业吸引力。及时宣传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让业主和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积极参加社会保险,自觉履行缴费义务,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员工也老有所养、病有所治,无漂泊之感,无遗弃之忧,可安居乐业,可自由流动。二是协助健全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省略。对内建产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将指标分化到岗、量化到人,能者上、平者下,庸者除。对外建立信息中心,及时搜集和处理市场信息,供决策者参考,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力。三是协助建立健全分配机制,增强发展动力。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引入动态权制的分配模式,将员工的个人的劳动收入、资本收入、贡献收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三、创新组织管理形式,激活企业文化动力
简明、高效的组织管理形式,是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文化政党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一是要科学培训,提高党员的参与决策能力。主要以各级基层党校为阵地,以赏活动室为依托,以电化教育为手段,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兼顾、党员教育与员工培训相统一的灵活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在适当的时机贪污跻身入决策层,合理贯彻党的意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二是要理顺党组织关系,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硬而党员组织关系。三是要健全网络,壮大党组织力量。按照“消除空白点,巩固立足点,拓展增长点,占领制高点”的党建工作思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组织体系力求经纬分明、上下贯通;同时进一步健全工会、团支部、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另外,在干部人配备上,要拓宽渠道,通过内部选拔、上级委派、横向交流等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形式的私有制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对任何形式、任何规模的私有制经济都采取打击、排斥的政策。经过长期探索,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 在公有制为主体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损害社会主义, 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一)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1. 个体、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一, 互补共存关系。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之间在生产条件、活动领域、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就业容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而, 在很多场合两者不是代替关系, 也不是竞争关系, 而是互补共存的关系, 如私营经济首先在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其次, 在产品供不应求或公有制企业不愿提高的行业发展, 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再次, 在技术要求不高, 档次较低的产品、领域发展等等。这些都补充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另一方面, 公有制企业一般资金较多、装备较先进、技术专业化水平较高, 存在许多闲置的或利用效率不高的生产要素, 可以提供给私营企业, 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这样, 两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建立不同层次, 不同形式的分工协作, 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设备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人员培训和产品销售等, 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二, 竞争共长的关系。私营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 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正迅速改革为市场经济, 这就决定了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除了互补共存关系外必然存在竞争关系。竞争会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争夺市场、争夺原材料、争夺技术人才、争夺资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竞争又发展为价格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可见, 除了一些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生产的消极作用外, 从整体看, 这种竞争关系成了公私经济之间新型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 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 联合协作关系。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各有所长, 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从私营经济看, 经营方式灵活、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但规模小, 资金力量薄弱, 技术水平低, 特别是随着规模的扩大, 产品的升级换代及其从地方市场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要求有更多的资本, 更先进的技术设备, 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并及时获得各种经济信息, 因而客观上要求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看, 规模大, 技术水平高, 产品质量好, 又有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但经营机制僵化, 机构庞大, 办事效率低, 成本不断上升, 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市场很不适应, 客观上要求加快改革。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一般的互补共存、竞争共长发展为联合和协作的关系。
2. 外商投资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一, 互补共存关系。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共存关系, 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外商进入初期, 我国市场上商品短缺, 处于买方市场阶段, 这使两者之间互补共存关系较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 国内市场逐步过渡到卖方市场, 这时以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摸工业项目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公有制为主体的内资企业发生了大量的重复建设现象,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在许多领域对内资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1997年以来, 外商投资进入调整时期, 特别是入21世纪以来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外商投资由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质量提高阶段过渡, 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大大增多, 两者之间互补性将显著提高。如果国家宏观管理得当, 引导得好, 高新技术互补共存将会进一步加快。
第二, 竞争共长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竞争共长关系, 这是正常的。因为, 两者在很多场合, 在同一行业, 生产相同产品, 或者可替代产品, 或者相关产品包括产品出口是结构雷同的产品。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时期, 国有企业包括其他公有制企业在竞争中还会处于劣势, 市场包括出口配额被挤占, 品牌别挤垮, 有些加工贸易还成了外国资本控制的“生产车间”, 对我国经济的“外溢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其二, 有些产品国货刚刚生产而且产量不多, 或者质量还比不上外国的好, 因而洋货市场占有率自然提高。但是, 这也确实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指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关系, 并使许多公有制企业难以生存, 甚至破产,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将这种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控制在不损害我国经济安全的范围之内, 但是难以完全消除。当然更应该看到这种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竞争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意识, 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促进了公有制企业的改革, 使它迅速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总之, 从整体看, 竞争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竞争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 也带来了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这些新观念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观念更新。
第三, 联合协作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是两者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联合协作的形式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配套企业形式。
无论从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看, 还是从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的经济关系看, 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共长关系, 而且存在互补共存关系和联合协作关系, 当然也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但是,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成熟, 不正当竞争关系将逐渐弱化, 个体、私营经济包括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建立和发展新型关系的对策
(一) 引导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调整投资结构
结构失衡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就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我国有产业结构的优化, 即与产业结构相耦合, 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方向相一致。前面曾经指出, 目前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投资项目的趋同性程度很高, 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要引导私营经济企业特别是大私营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向第一、第三产业方向发展;要特别引导外商投资侧重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 更多地投资于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以及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应鼓励私营企业和外商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特别是参与西部大开发。
(二) 促进企业联盟, 特别是鼓励向混合经济形式发展
企业联盟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策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之间合作联盟可以彼此学习核心竞争力和专业优势, 消除企业间在投资、开发上的重叠, 减少浪费, 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摊、优势互补。这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种优势完全不同的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具体来说, 企业联盟的形式包括合资、合作、联合研究开发、长期供货安排、联合制作和营销以及各种股权安排, 如参股、股权交换、跨国公司兼并收购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形式。这里的重点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包括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形式, 包括私营企业同国企以及集体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经济形式, 也包括私营企业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形式。这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合作形式。最后, 也可以是公私经济之间、中外经济之间多元的合资合作形式。但是, 中国社会中还存在着种种企业联盟的障碍, 引导我国企业只重竞争, 而没有意识到联盟的重要性。为此, 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1. 企业要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双赢”的合作观念。
我国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受“宁为鸡首, 不为牛尾”意识的影响, 害怕联盟会影响到自己的领导地位和权力, 尤其是许多私营企业都习惯了家族制的管理, 排斥外人参观与管理。但是,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任何一个企业靠自己的势力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优势互补的联盟关系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明智之举。
2. 政府要改变态度, 给企业联盟以正确的指导。
政府对外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措施, 却对国内企业之间的联盟协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鼓励, 尤其对于公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联盟仍受到传统体制下所有制划分的影响, 还没有解放思想。另一方面,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重组政府的行政干预又过多。在联盟对象的选择上仍然是政府行为, 而非出于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考虑。因此, 政府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联盟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引导企业进行合作, 但又要由企业自主决定联盟对象和联盟方式等。
3. 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 现状分析 江西崛起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融合的成分,并将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看,在我国经济非公有制的产出结构中,国有、集体经济的比重最大,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比重也有大幅度增加;在全国民营经济的投入结构中,外商、股份制经济的比重最大,增长率也高于国有、集体经济;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以轻工化为特征,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产业组织规模结构水平总体较低,对其适应工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带来困难;民营经济的资本、技术密集度低,这也对其适应工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带来困难。但是民营经济天生具有与市场经济接轨、融合的特点,对中国经济转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二,从国家政策看,目前,针对政策环境不平等,缺乏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融资困难,“官商勾结”与“寻租”等问题,私人财产的保护问题及地位等急需解决,对应不失时机地制定政策措施,促进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原则上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大框架下,两类企业之间本应是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它们不仅必须根据法律的要求照章纳税,还必须尊重劳动权和劳动收益权,同时也必须依法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这并不排除目前阶段客观存在的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歧视。
第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间的基本关系,更是非公有制企业间的基本关系。各类企业之间在市场上展开竞争,必然派生为对市场利益的争夺,包括对更多、更好资源的争夺,对更多、更好技术的争夺等。对于这类争夺,处理得好,有助于经济发展;处理得不好,则会导致矛盾加重。
第三,非公有制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管理者间的关系。这实质上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企业招雇经营管理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双方事先达成的聘任契约,并不能保证经营管理者一定能够在事后表现出色,而即便表现出色,实际上又有一个事后重新谈判的问题。这是一个双方间的博弈过程。一旦利益失衡,博弈的链条则很可能会发生断裂,产生矛盾。
第四,陈旧的思想观念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前,来自社会各方面一些陈旧思想观念,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其表现为:一是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行为不规范的制造者。二是社会上仍有一部分人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非公有制企业家,总以为他们是靠偷税漏税赚钱的暴发户。三是有极少数非公有制企业家经不起困难的考验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磨炼,想见好就收,不思进取,这是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江西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我国个体户、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江西也是这样。非公有制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的格局,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机和强大的活力。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提高到现在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超过了50%。近年来江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很快,从经济总量上看,2005年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到全省的生产总值的35%以上,从投入上看,近年来非公有制投资比重逐步提高,去年的非公有制投资比重达到了40%以上。
第二,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非公有制经济也必须努力创新,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國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不断壮大,发展的质量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起点低,经济领域有待于拓宽,产业层次有待于提高,竞争的实力还有待于壮大,竞争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面对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的形势,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坚定不移以创新为新的动力,进一步谋求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毫不动摇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党的既定方针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显著改善,但在思想观念、体制、政策法规、生产要素的获取、竞争环境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经济理论界、企业界等进一步探讨和努力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源: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鲍洪俊: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J].经济日报,2006年03月09日
[3]王黎明: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J].中国改革,2006(6)
[4]张旭辉: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06(13)
主要内容:
1、民营经济的贡献
2、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
3、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4、家族式企业制度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障碍
第一节中国民营经济的产权结构
一、含义
(一)名称的演变
1、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分——1992年以前的提法。
2、1993年以后的提法:非公有制经济(官方文件)、民营经济(其他场合)
(二)含义
1、狭义:等于非公有制经济。
2、广义:非公有制经济+国有民营经济(国家参股但不控股)
3、如果从字面上看,应指除国营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成分。
二、民营经济产权特征
1、单一性。企业的原始资本来源于个人或家族的积累,企业的全部产权归家族所有。
2、模糊性。一是没有明确到人,成了家族公有制;二是戴“红帽子”导致产权模糊。
3、封闭性。股权流动性差,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
三、民营经济的效率优势
(一)效率优势产生的原因
1、完全的剩余索取权的有效激励。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就不能拥有完全的剩余索取权,就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2、决策高度集中于企业主个人有利于对市场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3、避免经营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将企业一部分剩余转变为自己的收入,从而将其转嫁给所有者的行为。
4、免除了所有者防范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成本。
(二)效率优势的实证分析
1、国有企业的资本每增加1%,利润水平就会降低0.555%;
2、私营企业资本每增加1%,利润水平会增加1.338%。
(三)民营经济一元化产权结构的效率优势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之初,或者说在市场化初期以及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得以充分体现,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这种产权结构的缺陷就日益显现出来。
第二节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2年)
(一)理论创新
1、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地位。
2、民营经济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性质。
3、必然性: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实践成就
1、不再将民营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对立面;
2、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民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经济生活中一支重要力量。
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阶段(1993年以来)
(一)理论创新
1、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质。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地位。
(二)实践成就
1、民营经济在有些地方、有些行业已占优势。
2、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收入。
4、混合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5、提升民营企业主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
修改相关法律,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地位和合法权益;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收民营企业主入党。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贡献
一、促进经济增长
二、推动社会发展
1、增加就业
2、推动技术进步
3、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三、加快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发展完全依赖市场,他们最感知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
2、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民营经济为国企改革提供榜样效应。
第四节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一、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融资环境差——融资难。
1、原因
第一,对民营经济的观念和政策上的岐视。
第二,大银行不愿意做“零售”
第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缺失。
第四,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低。
2、对策
第一,给民营企业应有的“国民待遇”。
第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体系。
第三,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第四,提升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
(二)法律环境——不公正。
1、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新旧法律不配套;不同法律之间不协调;法律条文模糊。
2、司法中存在的问题:诉讼时间过长;诉讼成本过高;司法偏向。
(三)政策环境——不公平。
民营经济所享受的政策不仅不如国有企业,甚至不如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成了一句空话。资源垄断、市场准入、技术扶持。
(四)社会环境——认识上的偏见。
1、如何正确对待民营经济创业初期的“原罪”?
2、如何正确认识民营企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
二、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家族式企业制度的缺点
1、原始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父子反目,夫妻成仇,兄弟分家。
2、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使企业主不堪管理重负,难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3、人才选择机制不合理,选择范围主要局限于家族内部。
4、企业主独揽大权,独占剩余难以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5、封闭式的产权制度极大地限制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扩张。在封闭的产权制度下,企业的股权流动性差,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
(二)不失时机地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是强化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支持,对私有财产受到保护的程度、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二是设置相应机构为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三是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对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制裁。
2、构建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基础。一是以自然人身份定义企业产权,在此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即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权交易,吸收外部资金。做到这一点的两个关键:第一,政府要转变观念,保证不同经济主体平等进入市场;第二,民营企业要转变观念。三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实行公司制改造。一是实现公司法人财产与家庭财产的分离;二是股东退出公司的管理层;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为实现公司治理奠定基础。
3、实现家长式、经验型的人治管理向规范的科学化、民主化的现代管理转变。家长式管理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效率高,反应快。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纠错机制。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第 8 期
白银市工商局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办公室(筹)2010年5月25日
总结经验
相互交流
推进发展
——白银市工商局召开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发展暨非公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现场推进会
白银市工商局为了确保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推进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等工作上水平、上台阶。5月7日,该局在景泰县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发展暨非公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现场推进会”。参加大会的县上领导有景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军,县政协主席谈守礼,县委副书记魏兴才,县人大副主任杨玉莲,县政府副县长史文中,县政协副主席张有文,县非公党工委副书记冯尔禄。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邦,市局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白作明出席会议。各县(区)工商局(分局)局长及以及登记注册和非公党建工作负责人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召开此次现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努力打造
非公经济服务发展平台,健全非公党建网络,打造服务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平台,畅通绿色通道的具体举措;是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推进发展的桥梁;是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全市工商系统工作再提高的有效方式。
上午,与会人员分别深入到华惠集团景泰麦芽有限公司、甘肃寿鹿山水泥有限公司、景泰县红圆西红柿农民专业合作社、景泰县景卉蜂业有限公司、甘肃条山集团有限公司5个观摩点进行参观学习。
华卉集团景泰麦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2007年9月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9名。2009年6月,景泰县工商局向该公司派驻了1名党建指导员,帮助指导该公司开展党建工作。该公司 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公司党建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另外,该公司党支部特别重视对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将公司生产经营一线的业务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发展为公司生产经营一线的业务骨干。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每年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使党支部成为公司发展的“助推器”。截止目前,9名党员职工全部是公司生产经营一线的业务骨干,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甘肃寿鹿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景泰县水泥厂改制而成,1987年5月就成立了党委,1999年6月随着企业改制重新改组了党组织,现设党委1个,下设党支部7个,现有党员113名,其中正式党员103名,预备党员10名。该公司党委为了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 长效机制,推动党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建立了党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作用,实现了党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推动了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高了党务管理水平。另外,该公司党委实行党建责任制,制定了《党建工作考评细则》,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与各支部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支部实行百分制考核,实行“星级目标”管理。历年来,该公司党委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党组织,多名党员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目前,该公司党委被省非公党工委确定为全省非公党建示范点。
在观看了甘肃省寿鹿山水泥有限公司党员管理软件演示后,王庆邦指出,要切实把非公党建作为第一举措,在甘肃省寿鹿山水泥有限公司被省非公党工委确定为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示范点的党建阵地、党建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以点带面,扩大党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示范点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带动和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的规范化建设,使企业党建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下午,各县(区)局就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进行了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发言。会议由市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白作明主持。
会上,副县长史文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此次现场推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市工商局支持景泰县工商局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工作在工商战线的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景泰县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希望全县工商系统的干部职工以此次现场推进会为契机,奋力争当培育市场主体的“好园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守护神”,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好发展再建新功。
会上,王庆邦局长就非公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大家要高度重视非公党建工作,这是省委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全新的工作,各县(区)局一把手要将非公党建工作作为一项工程,主动地去抓好此项工作,主动地去做好协调工作,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去抓好非公党建工作。二是要认清工商部门抓非公党建工作的优势。管理体制上下对口,联系群众十分密切,组织网络比较健全,党建工作基础好,所以,从开展非公党建的意义和优势上来说,应该增强抓好非公党建工作信心和决心。三是怎样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成立机构,配备人员;靠实责任,落实任务;创新载体,增强活力。
白作明回顾总结了全市系统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 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工作任重而道远。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以此次现场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完善提高,全面推进。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推进服务发展和非公党建工作,为白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会议是一次彼此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促进会;是一次对工作思路、素质效能的检验会;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承前启后、放眼未来,再谱新篇的鼓劲会;更是一次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迎接挑战,再建新功的誓师会。
(供稿:卢昌贵)
2009年,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抓工业、保增长、促发展和省、市、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落实各项措施,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催生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使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速度持续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
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2009年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8.91万元,比去年增长18.1%;总产值完成61亿元,比去年增长17.5%;工业总产值完成30.5亿元,比去年增长29%;实现增加值17.27亿元,比去年增长21.4%,占全县GDP35.2亿元的49.1%,高出市下达指标45.93%的3.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36亿元,比去年增长11.7%;实交税金3.5亿元,比去年增长8.6%。
二、规模工业增势强劲。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比去年增加10户,增长9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4.11亿元,比去年增长76.2%,完成总产值25.76亿元,比去年增长71.7%,实现增加值6.65亿元,比去年增长64.2%,实现利润1.1亿元,比去年增长192.6%,实交税金0.73亿元,比去年增长76.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业总量的84.5%。
三、农副产品加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9.99亿元,比去年增长22.5%,完成总产值10.67亿元,比去年增长24.7%,实现增加值2.76亿元,比去年增长17.8%,实现利润0.43亿元,比去年增长183.6%,实交税金0.68亿元,比去年增长29.3%,经济比重占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业的35.1%。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占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的42.9%,经济比重占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总量的75.3%。
四、私营个体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私营个体企业已发展到12634户,比去年增长38.4%,从业人数达
6.1万人。完成营业收入52.8亿元,比去年增长13.2%,总产值完成58.5亿元,比去年增长20.7%,实现增加值16.6亿元,比去年增长24.8%,实现利润2.26亿元,比去年增长14.7%,实交税金3.36亿元,比去年增长11.6%。私营个体企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县GDP35.2亿元的47.2%,经济总量占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总量的96%。
五、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全县新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不含个体经营户)160户,新发展“十
小创业”项目经营户和个体经营户3334户,完成投资25.4亿元,新增数额为近年来之最。
六、安全生产形势好。
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全年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从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上项目少,科技含量低。从新上项目的情况看,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农副产品加工、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
(二)生产经营运行艰难。今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路不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效益下降,不能满负荷生产。
(三)资金短缺仍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不能正常生产,个别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受农发行信贷政策和季节的影响,在农产品收购旺季,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不能敞开库容收购,致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行。
(四)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中、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许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真正落实到位的少,企业负担仍很重。
(五)乡镇、部门、园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执行不力。中小企业局与县级部门、园区、企业之间统计工作协调难度较大,报表报送不及时,致使我县统计工作不尽如人意,不能准确的反映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成果,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详细的资料。
针对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发展动态。以统计年报工作为契机,在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一次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现状,建立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统计调查档案,研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政策和领导提供第一手详实资料。
(二)抓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抓项目上,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粮、棉、油、果、畜禽等支柱农副产品,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做文章,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新上项目上,要侧重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项目要上规模,上档次,上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同时要抓好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规模扩张、科技含量高、管理现代化的路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多渠道融资,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瓶颈问题。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多种投资渠道,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格局,是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定额度,以诚信贷款融资;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开展有偿担保业务,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标,用于支持、扶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中、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各项优惠政策用
足、用活、用好。
(五)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统计工作。县政府要加大中小企业局与乡镇、部门、园区、企业之间统计工作的协调力度,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加大统计经费的财政支持力度,以促进乡镇、部门、园区、企业之间统计报表报送及时,数据准确,分析透彻,为制定政策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对省、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是统计报表(月报、季报、年报)有关指标设置不合理,需要改进。如年报合订本中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业生产销售情况表,应设置轻工业报表一张,以农产品为原料报表一张,重工业报表一张,总计报表一张,便于基层分类统计。
二是统计报表(月报、季报、年报)份数太少,表格太小,填报时书写困难,应对基层统计报表加大分配份数,使基层都能分配到统计报表;以便统计报表及时上报,同时应把统计报表表格放大,便于书写,以利于统计工作。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一)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 对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里, 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强劲稳定的发展动力。
(二)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过去几年里,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 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 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 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以后, 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三) 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收来源
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 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在国家税收特别是在增量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四)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 非公有制经济必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进入新世纪,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面临着新关口, 而能否实现新跨越, 取决于其能否妥善地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 其生存和发展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 且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非公有制经济带动。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占比例太大, 这个国家的经济就难以搞上去。在西方发达国家, 国有经济仅占国民经济5%左右的份数 (法国略高, 占12%-13%) , 发展中国家一般占10%, 少的占8%-9%。可见, 按通常状况, 我国国有经济占10%-20%就比较合适。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2007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左右, 比2002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均达70%左右。其发展环境不断得以优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逐步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当前, 我国国有企业使用了2/3的社会资源, 但只产出了1/3的劳动产值。如果这个比例颠倒一下, 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
全球范围内, 经济自由的国家与那些经济不自由的国家相比, 其人均收入要相差几倍、十几倍。我国人口多, 底子薄, 只有让经济更自由地发展, 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党的十六、十七大报告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予了空前重视, 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情形并不令人乐观。非公有制经济是脆弱的。我们看到, 恰恰就在十六大之后, 发生了一系列侵犯民营企业家权益的严重事件。因此, 短期内, 我们对民间投资的增长并不看好。当前的任务, 还必须从长远着眼, 进行扎扎实实的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软环境的改善。
我国不缺少劳动力, 而且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也不缺乏资本, 我们的国民储蓄17.25万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缺乏的就是政策、法律和软环境。未来我国民间投资的增长潜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前景, 完全取决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能否尽快落实到位。目前, 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 民营投资已初具规模, 已经实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从总体来看, 由于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引导、带动、监督与激励等一系列服务政策的缺位, 使得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行为还存在着种种扭曲和失灵。
以上影响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不用说加以研究并予以解决了。因此,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全面而辨证的认识当前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 为政府主管部门提高制定切实可行政策的水平和能力提供帮助, 为解决现实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努力。
三、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方面:发展的环境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问题。
(一) 宏观环境
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体制、法规、政策等的“刚性”制约。
首先, 在一段时间内, 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 所受到的行政制约和政策制约可能依然存在。
其次, 法律法规间的不协调以及法律赋予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权力和执法中较大的随意性, 都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再次, 是受产业政策因素的制约, 非公有制企业要进入诸如电力、通讯、公用事业、交通、烟草、银行、证券、保险等产业部门依然困难重重。
最后, 在非公有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由于以服务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融资体制的存在, 使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十分困难, 融资渠道的单一, 交易工具的短缺, 使非公有制经济无法完全利用资本市场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 从非公有制经济而言, 主要是经营管理模式、经营规模、产业结构的影响
首先,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在总体上已经跨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进入二次创业时期, 但其经营管理模式从整体上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上, 组织形式已无法与社会化的大生产相适应。
其次, 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相对偏小,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产品档次偏低, 技术含量少, 研发动力不足。
四、加快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 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观念, 加快金融改革, 调整和完善融资体系
1、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首先,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支持, 建立有效机制,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组建专门的信贷部门, 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发放和管理。其次, 加快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 建立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 对所有出资人一律给予国民待遇, 保证中小银行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公平竞争。
2、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 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3、落实、调整和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政策措施, 财政可从每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增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基金, 和其他方面的资金一起共同组成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取消不利于民间投资的各种限制性条例和规章, 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 落实非公有制企业的国民待遇, 给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
4、建立非国有经济信用评审体系, 规范其财务管理, 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相衔接。
(二) 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自身素质
非公有制经济首先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体制创新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特点, 勇于打破家庭式的企业制度, 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民主决策制度来进行。
其次要在管理上创新。管理创新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从非公有制经济管理的现实看, 管理水平的落后已成为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非公有制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更新管理理念,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应树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观念, 实行分级管理和分权管理。树立科学决策的观念, 改变以往家长式管理的随意性,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管理的目的是要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不仅要靠激励机制, 而且也要靠淘汰机制。只有把市场对企业的压力转换到每一位员工身上, 使人人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才能让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 爱岗敬业。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树立品牌形象。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塑造品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 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再次是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与国内大企业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相当大, 因此, 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技术, 引进国外领先技术, 并通过自身消化和吸收后加以改进和创新, 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之一。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 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准确的选择、果断的决策, 同时必须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更要有相应的扶持机构和扶持工具来落实。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合资、合作都是可供选择的路径。所谓合资, 就是与外商或国内的大企业联合开发, 增强企业的创新实力;而合作则是指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 利用大学、科研机构的设备、人才、成果及信息优势来弥补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不足。
(三) 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引导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 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之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证分析, 总结探索出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式。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和发挥各级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的作用, 检查政策落实情况, 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政府及其综合经济部门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 将非公有制企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 明确地位和作用, 并探索总结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在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信息服务和引导。建立政府部门向非公有制企业发布政策和有关经济信息的制度, 以减少民间投资失误,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意义重大, 但我国当前还存在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文章对改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非公有制,发展环境,研究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7.
[2]、新望.谁来担纲中国经济[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3]、宋跃征.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研究[J].中国统计, 2004 (3) .
关键词:工商部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泸州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形式,形成了以工商部门为主导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新格局。
一、建立以工商部门为主导的新经济组织委员会,理顺党建管理体制
党建管理体制事关党建工作成效。泸州市非公党建抓准、抓住、抓好党建管理体制这个关键,明确党建管理责任主体,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2012年6月,“中共泸州市新经济组织委员会”挂牌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由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市新经济组织党委书记,市工商局增设1名党组成员、副县级工商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地税局、市工商联、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六个与新经济组织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领导担任党委委员,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二、发挥工商部门的优势,整合党建资源
泸州建立以工商部门为主导的新经济组织党建管理体制,既适应了新经济组织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又能够发挥和拓展工商部门的体制优势和职能优势,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一是发挥工商部门独特的体制优势。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从国家工商总局到省、市、县工商局,再到乡(镇)工商所,形成五级贯通、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泸州发挥工商部门的这种体制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以工商部门牵头抓总的新经济组织党委管理体制。二是发挥工商部门独特的职能优势。工商部门负责企业登记、注册、年检,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日常监管服务,不仅与企业联系紧密,而且与经信委、商务局、地税局、工商联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部门在工作上联系密切,泸州发挥工商部门的这种职能优势。
三、抓住“四个重点”,筑牢党建根基
泸州市大胆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抓住“四个重点”,稳固党建根基。
1、重点抓好党组织覆盖。泸州在抓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按照“有利于组建、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活动”的原则,采取“招商同步宣传、入驻同步登记、投产同步建党、建党同步规范”的工作方法,通过单独建党委、联合建支部或挂靠相邻企业、村、社区党组织等方式,在全市新经济组织法人单位中单独建党委22个、党总支14个,单独建党支部760个、联合建党支部1237个,建立个体户党支部26个,使全市党组织覆盖率超过60%,夯实了新经济组织党建根基。
2、重点抓实党建联系点的党建工作。榜样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泸州市新经济组织党委坚持“重点联系,带动全面,促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的工作思路,按照“基础择优、地域均衡、分类兼顾”的原则,建立新经济组织党建联系点31个。市新经济组织党委领导带队深入各联系点开展调研活动,指导党建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将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以示范点影响带动其他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形成了非公企业党建百花齐放、争芳斗艳的生动局面。
3、重点抓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泸州积极推行“书记抓、抓书记”新经济组织党建“领头雁”工作方法,按照“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选优配强新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目前,全市从企业人员中选配党组织书记414人。
四、强化“三个载体”,拓展党建活动空间
党建要有活动才有生命力,活动要有载体才能开展。
1、通过“双强六好”树典型。在新经济组织中,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创建活动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294个、“党员示范岗”991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6个。广泛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攻坚克难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手中无次品、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行为无违规”的“三有三无”活动,激发党员职工争当先锋、争创一流的热情。如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围绕打造“创新型医药企业”的目标,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技术攻关”和评选“质量明星、服务标兵、管理明星”等活动,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既促进了职工个人的发展,也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通过“爱心行动”促民生。以民生为抓手,推动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泸州市新经济组织党委组织开展“100户企业帮扶100个行政村”的“三联三帮”工程,促成304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与联系村签订帮扶协议;开展村企共建“党员教育共抓、组织生活共过、矛盾纠纷共调、文明新风共育、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家园共建”的“六共”活动,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利益面前让得出”,党的先进性得以生动展现。
3、通过“维护权益”促和谐。泸州市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着眼维护职工权益、维护企业权益,起到“主心骨”、“润滑剂”、“贴心人”作用。积极推行新经济组织人文党建“五必访”制度,即:企业遇到困难时必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大事必访,企业业主个人或家中有大事必访,企业与周边单位或群众发生矛盾冲突时必访,每逢节假日和企业庆典时必访,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泸州众大科技公司开展“企业爱党员”、“党员爱企业”的“双爱”活动,促进了企业、员工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五、注重保障和激励机制建设,保证党建工作实效
1、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工作开展。泸州市建立了“财政补助、党费拨返、企业赞助、党员自愿捐助”的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将新经济组织党委和新经济组织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经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津贴、示范党组织的远程教育设备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开支;实行党费全额返还,将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逐步建立起税前列支制度;鼓励党员自愿捐助党建工作经费等,这些举措保证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2、建立目标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建立起市新经济组织党委考核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区县级的新经济组织党建目标,内容设置了“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党委主要领导、区县委书记是否重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党建机制和机构是否健全,党建工作经费是否落实,党建台帐是否健全,组织覆盖面如何,党员发展情况,活动阵地是否规范,作用发挥如何,示范党组织的打造情况,党建制度是否健全”等,考核结果作为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区县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评选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2] 毕元贵;孟晓光.关于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监管的思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凡.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非公有制经济】推荐阅读:
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机制研究11-29
临川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06-2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11-13
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05-27
大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1-09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10-19
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情况统计问题汇报09-11
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10-27
探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维权途径11-24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