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专题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危机专题(精选8篇)

经济危机专题 篇1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

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 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

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考点三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

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

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考点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考点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

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一、知识梳理

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①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

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考点六: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

经济危机专题 篇2

草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一是由于海拔高, 气候严寒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 中国草地完全有别于世界上的其他草原, 很多国际经验难以发挥作用;二是中国草地与民族地区高度重合, 草地发展不好, 必将加剧社会矛盾, 破坏民族和谐与国家稳定;三是如果不及时遏制目前草原沙化的势头, 未来有可能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出现大面积草原沙漠化, 让中国丧失生态屏障的保护, 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生态安全。因此, 草地发展是涉及中国生态安全、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与政治稳定的重大课题。遗憾的是, 对这一重大问题, 学界的关注明显不够, 草地发展政策与现实管理极易受偏颇看法的影响。有两类偏颇的观点常常令人不安:一种是极端保护主义, 倾向于牺牲当地农牧民利益来保护草地;一种是极端经济观点, 为维护地方发展而顾不上保护草地。这显然都是错误的。但是, 对于如何协调和处理生态安全、民众生计、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矛盾, 现有的研究太少, 或者说很少发出声音。为促进对中国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本刊特辟“草地可持续发展”专栏, 专门讨论草地可持续发展问题, 交流以社区为主导的草地管理经验与实践案例, 介绍草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理论与研究成果, 为中国草地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与行动指导。敬请大家踊跃投稿。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 篇3

例1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 解第(1)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的内容。从“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和历史学家李洵的观点可以总结出,许多士大夫通过科举来振兴家业。“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结合徐阶从事纺织业的例子可以看出,士大夫家主要通过发展工商业来致富。

第(2)题的解答技巧应该从审题开始,找到关键词——“江南社会风气”,那么材料中有关社会风气的描述内容就是答案要点, 如“导奢导淫”“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好讼致穷”,将它们的意思意译出来即是答案。

第(3)题是开放性问题,难度稍大,需要有机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首先从“既是”“又是”这样的问法来看,策略上一般都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即解释促进与阻碍的具体内容。促进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阻碍方面,材料只揭示了不利于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现象——热衷于购地消费、奢靡成风;追根溯源本质在于自然经济下重农抑商观念影响,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结合课本知识。

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例2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解析 回答此题的前提是要读懂材料中文言文的大致含义。其次,同学们要知道整个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前提。

第(1)问主要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考虑。

第(2)问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的掌握。根据材料一、三、四可以从货币、市场、商业城市、市民生活、商人群体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第(3)问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了必修3中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的知识。主要考查对商业发展、思想、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市坊限制的打破、理学的出现、市井生活、宋词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答案 (1)增加财政收人;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例3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材料提到交通路线,但未体现十分发达,主要目的是反映商品流通的繁荣,故排除A项;只提吴越,未涉全国,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为雇佣关系出现,而材料没有看出雇佣关系,故排除D项。

答案 B

例4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这首诗的大意。“粜”的意思是卖出的意思。前一句的意思是二月卖出新丝,五月卖出新谷,C选项正确。“丝”代表手工业,“谷”代表农业,所以D项正确。材料中“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急救,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所以A项正确。B选项,材料中未提及。

答案 B

例5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的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 明代虽然实行海禁,但是不能完全说明没有民间海外贸易,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古代中国政府历来推崇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史料描述的是明代的海禁政策,与D项无关,排除。

nlc202309030734

答案 C

【思路点拨】

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这一专题时,同学们需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方面来复习。农业是我国古代的立国之本,我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把它视为本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耕作技术和水平的进步,公田制逐步转变为私田制,集体劳动逐步转变为个体农耕。至此,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以及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春秋战国之前都是官营手工业,所谓“工商食官”。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到魏晋时期受到摧残,到隋唐得以恢复发展。明代中后期,在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式和特点,与手工业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组织,不计成本,产品供应宫廷,满足贵族需求。为了制作质地上乘的手工业产品,工匠不断钻研技术,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但不利于规模生产和扩大影响;民间手工业兴起较晚,产品的使用对象下移为普通大众,需求量较大,商品化程度高,这促进了商业繁荣,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二者的差别是出题的一个关键点。官营与民营的力量对比,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大致是官营逐渐失势,民营后来居上,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最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解这一变化过程应该是同学们解答相关题目的基础。

关于中国古代的商业,其发展的大致脉络是掌握具体知识之前提,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很早,早在商朝就有很多人从商。商业政策的转折点在战国时期,之前大体上顺其自然,之后主要是遏制态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来,国家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当时的从商之人仍然很多,商人地位也比较高。秦以后的重农抑商力度加强,汉代的大商人与国家争利,受到统治者的压制,政治地位相当低下,所谓“士农工商”,此后历代,商业基本上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然而,商品经济发展毕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治阶层的导向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到唐、宋、元时期,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元代海外贸易也较为发达。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各种因商业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越来越多。此外,整个古代具有对外贸易性质的商业活动基本上都由官府控制,厚往薄来,不计成本。

中国古代大多数统治者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即农业为本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末业。明清的统治者们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以及东南沿海外敌侵扰的情况下厉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不仅减缓了商品流通,而且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也是中国近代一直落后于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此,对商业的忽视成为中国逐步落后的重要原因。

本专题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题目多以文言文材料的形式承现,读懂材料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方面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关于文言文的阅读,同学们不需要逐句逐字的翻译,只需明白关键字词的意思,以及整句或整段的大致意思就行。如:“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如果不理解“粜”的意思,对于整句话理解都很困难。从构词法上看,“粜”是由“出”和“米”构成,直观的意思是把米放出去,那当然是“卖”了。这样才能顺利理解本句话的意思,从而顺利作答。另一方面需要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将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相关知识点对应起来,知道考什么,然后再归纳总结出答案,这也是新课改高考一向推崇的理念。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审准题干内容,合理排除干扰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切过往皆成历史,对历史知识的考核也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放宽视野,勤学习,多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日积月累之后自然水到渠成。

【专项训练】

1.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 唐诗《田家》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

A.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面

B. 农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

C.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D. 唐代重农抑商的政策

3.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的传奇故事。晋商、徽商等商帮在明清时期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明清统治阶级一改以往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安徽、山西等地有悠久的经商传统

D. 安徽、山西在明清时期农业欠发达,转而发展商业

4.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

A. 江南地区已是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原因是因为明政府实行重商主义

C. 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江南地区农业经济衰落

5.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固民安邦 D. 闭关锁国

6.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工商业在西周占有重要地位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工商业在西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7.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依然很强,没有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部分劳动产品 ④商品经济已经代替了自然经济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B. 宋代宽松的经济政策

C. 统治者完全改变过去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宋代都城打破坊市分离格局

9. 中国有位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通过阅读史料我们可得出( )

A. 通过工商业致富是不义之举

B. 统治者倡导重农抑商的政策

C. 统治者认可工商业所带来的利益

D. 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思想本质一致

10.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nlc202309030734

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 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 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 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11. 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明代松江地区高度商业化

B. 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D. 表明松江地区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2. 王士祯《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

A. 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 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C. 注重多样化经营

D. 注重买田置地

13.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

A. 宋代草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B. “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C. 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 宋代蜀地经济发展落后

14.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国家的税收制度有重大变革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15. 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

(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

(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

(1077年)&2021.3&5117.2&28∶72&]

A. 北宋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B. 北宋工商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C. 北宋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D. 北宋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16. 汉武帝时期,创造了开隧洞竖井施工的井渠法,这种办法至今还在新疆的干旱地区流行,被称为“坎儿井”,井渠法是在修建哪一段河渠时第一次采用( )

A. 郑国渠 B. 龙首渠

C. 漕渠 D. 白渠

17.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耕细作,这离不开人们对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下面哪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最晚( )

A. 耒耜 B. 耦犁

C. 耧车 D. 曲辕犁

18. 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C. 不少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D. 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

19.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男耕女织④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0.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出现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制,……最有条理,城中有几坊,每坊各有墙围如子城,然一坊共一门,出入六街,凡城门街角有武侯辅,卫士分守,日暮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成阵,坊市门皆启。

——《朱子语类》卷九十

材料二 唐初,崔某饮酒归而犯夜,被武侯执缚街头。次日晨,长安令刘行敏遇而释之,因而作诗嘲曰:“崔生犯夜行,武侯正严更。蹼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

——李昉《太平广记》

材料三 大历二年(767年),唐代宗下诏规定:“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如有犯者,科违救罪,兼须重罚。”

——王溥《唐会要》

材料四 入宋之后,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规定:“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五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猪胰胡饼、和菜饼……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总结出唐代“市”的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四、五,结合所学总结出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有何变化?

(3)结合所学,请总结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2.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国家,然而这并没有使它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失去联系,中国自古就有对外贸易,并且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汉政府规定,私商未经政府许可而与外商私市者处以重刑。公元前121年,匈奴王浑邪王等贵族和长安商人私自贸易被汉武帝诛杀的汉商达五百余人。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面至。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颁布诏令:“可因诸舶番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续文献通考》

材料四 推动这个新的王朝(指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指闭关锁国)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指满洲人)征服以后的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些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在后世中有无类似的情况,请举例。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中国的对外贸易之路线,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

(3)材料四中马克思对于闭关锁国的观点,你赞同吗?为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专题 篇4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程恩富代表提出应该从产权、分配、调节和开放这四个层面或关键词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和内涵,而且必须加强党中央对改革的统筹领导。也有代表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完善创新驱动理论与机制问题上,与会专家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当前,一是要完善创新驱动内涵的研究;二是要建设和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环境。三是要切实完善企业创新机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创新资源的流动,建立基于企业联盟的技术标准形成机制,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各种技术与标准联盟,促进企业、产业的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在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上,与会专家认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是资源高效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资源能源约束日趋严峻和国民财富增长日趋迫切的情况下,切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

政治专题:经济生活图像 篇5

1.反腐从公款吃喝开刀,习近平“约法八条”给公款吃喝致命一击。在这一背景下,某高档白酒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两组供求线交点E0和E3为均衡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下现象及其影响与右图E0→E3所反映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A.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B.某市人口激增,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导致母婴商品产需发生变化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引起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3.下图中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市场均衡点),PE为均衡价格,QE为均衡数量。据此判断下列变化中能使E点向右上方移动的是

A.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且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 B.需求增加,供给增加,且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供给增加的幅度 C.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且需求减少的幅度等于供给增加的幅度 D.需求减少,供给减少,且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

4.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引起下图(P和Q分别表示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需求曲线D到D1移动表示农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供给曲线S到S1移动表示农产品供给变化趋势,E到E1表示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

①越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②农用土地越来越短缺

③产销的中间流通环节成本降低

④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13年12月28日,沈沪高铁开通。早晨从沈阳出发,傍晚就能抵达上海。沈沪高铁的开通对沈阳到上海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沈阳到上海机票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P为价格,Q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最有可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① B.② C.③ D.④

6.右边图像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M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M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 述正确的有

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政治专题答案:经济生活图像(均衡价格类)

1.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反腐从公款吃喝开刀,习近平“约法八条”给公款吃喝致命一击”可知,高档白酒的需求量会减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其均衡价格会向左平移,故题肢②正确。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的知识。

2.B试题分析:由图可知,D→D1,S→S1移动,表明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均衡价格上涨。汽油和钢材价格上涨会引起需求量减少,故A排除。人口激增,土地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商品房需求量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故B符合题意。“单独二胎”政策放宽,会导致母婴产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增加,故C与题意不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引起该线路飞机票价下调,故D与题意不符。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3.A试题分析:A项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且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会使E点向右上方移动,A项符合题意;B项需求增加,供给增加,且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供给增加的幅度,E点向右下方移动,故不选B;C项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且需求减少的幅度等于供给增加的幅度E点向正下方移动,D项需求减少,供给减少,且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E点向左上方移动,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4.D试题分析:从本题图示中“需求曲线D到D1移动表示农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供给曲线S到S1移动表示农产品供给变化趋势”,表明同一价格下,农产品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①项中“越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与②项中“农用土地越来越短缺”都会导致农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减少,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城镇人口和总人口的增加会增加农产品的消费,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图示中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由E到E1变动,表明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上涨,而③项中“产销的中间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会使农产品的价格下降,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供求的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B试题分析:考查互为替代品价格、需求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高铁与航空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京沪高铁开通后,会分流一部分客流,这会导致对机票的需求减少,(Q数值减少,左移),机票价格降低,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

经济法学习方法专题 篇6

(一)第一阶段:建议学员“三遍学习”。``

1.第一遍:预习阶段,听懂预习班课件或去年基础班课件,了解教材

(1)第1章《法律基础知识》:重点预习第二、三、四节。

(2)第2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和第三、四章结合预习,听预习班企业组织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做好铺垫。注意边听边总结知识点。

(3)第3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一节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建议先听预习班,再结合2012课件进行消化。后面三节注意对比。

(4)第4章《公司法》:难度并不大,记忆压力比较大,建议多做归纳总结,这部分力求预习阶段就拿下。

(5)第5章《证券法》:理解上比较抽象,最好先听课件再看教材。适当做一些历年真题感受一下这章出题的思路。

(6)第6章《企业破产法》:思路很重要,所以预习班第二篇中关于破产方面的资料重点阅读,然后主要是理解一些概念。

(7)第7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预习阶段可以简单浏览,等新课件出来之后学习。

(8)第8章《物权法律制度》:貌似比较抽象,所以一定要结合案例理解,需要在预习阶段就结合一定的习题。

(9)第9章《合同法律制度》(总则):预习阶段要能熟读,同时边学边设想情景。

(10)第10章《合同法律制度》(分则):要求学员一定要在案例的背景中进行考虑,建议

练习一些真题。

(11)第11章《外汇管理法律制度》:难度大,变动多,但分值低,预习阶段可以略过。

(12)第12章《票据法律制度》:难度大,建议本章先听预习班的内容,把握票据法的常识,然后自己看书,之后立即听一遍2012年课件进行消化吸收,注意多画图。

(13)第13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预习阶段对商标和专利有基本的认识即可,把记忆内容放到后期。

(14)第14章《竞争法律制度》:知识点琐碎,分值不高,简单阅读,不用全面铺开。

2.第二遍:基础阶段,新教材出来以后进行,结合基础班、强化班梳理知识点考点,全面铺开,不放过一个死角。

做题方面:建议利用课件中现有的真题,同时回归到知识点上去,专注的做一本习题册即可,逐章完成。

3.第三遍:提高阶段,结合自身情况,找自己的问题,自己薄弱的地方专门的听课做题,同时这个阶段开始做归纳。

做题方面:听习题班课件,强化习题的手感。

(二)第二阶段:最后一个月开始。结合模拟题、冲刺班的课件,熟悉考题的感觉,同时多操作考试界面。

对于模拟题要“求质”,不用追求做了多少套模拟,模拟的目的是查漏补缺而已。

二、经济法具体学习方法

1.建立对经济法的兴趣。

2.天天朗诵经济法。

3.形成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结构树。

4.多做对比记忆。

5.回归立法意图。

6.学会利用老师的经验。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经济法考试的特点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因此试题在考核考生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试题除综合题体现了应用性之外,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亦是如此,经常以小案例的方式来体现,尤其是多选题,有时甚至比综合题更加需要深一步的分析。因此,考生应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全面学习,循序渐进,并加强练习巩固考试大纲明确的知识点,避免盲目猜题和押题的侥幸心理。

二、学习方法建议

(一)关于学习目标——认清自己的角色

从考生拿到2014年注会经济法教材开始复习的那一刻起,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即是一名第一次参加注会经济法考试,准备通过2014年考试获得《经济法》科目合格的考生,而不是开始成为法律研究工作者,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说这点呢?因为历年来很多考生在一步步的深入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学习方向,踏上一条“研究”而非“学习”的道路,没有按照考试需要掌握的程度来复习而耗费精力和时间接触大量的非考试要求的内容,法律明确规定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却要去研究法律没有规定的内容,这样考试复习是不可能顺利的,也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面记忆尽可能多的内容,而绝对不能天天“钻牛角尖”,天天搞研究。记住,注会经济法的学习目标是为了通过考试最终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而不是去搞法律理论的研究工作,因此学习中一定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投入与产出比。咱们的考试以教材为依据来设置题目,历年考试中都是如此,因此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教材复习透彻并达到一定的记忆量,谁最终就能通过考试。

(二)关于学习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经济法课程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规章,又涉及大量需要理解的法理性内容,还有很多数字、比例、时间等纯记忆的内容,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切不可一遇到困难就灰心,怀疑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考生要清楚,教材内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遇到困难比你多的人肯定还有很多,因此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努力克服,能够通过考试的人无不是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挣扎后破茧而出的过程,在此送大家一句励志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关于学习中的遗忘——反复记忆,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不断的反复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考场上的成功。

(四)关于教材——“一块大蛋糕”

相信大家在独自品尝美味的大蛋糕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刚开始吃比较甜美顺口,但越吃会越感觉腻,其实教材就像是这块大蛋糕,虽然会腻,但必须要吃完,因为教材是考试出题最直接的依据,也是一切辅导的基础,因此学习中要紧扣教材,以教材的讲解为主。对辅导教材可分三步阅读:第一步通读,即从头至尾认真阅读,对教材的体系、内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细读,即对具体的重要法律规定一定要细看、弄懂;第三步精读,即对重点章节的内容要花工夫重点研读。看教材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谁也逃避不了,对于经济法教材,往往都是看第一遍的时候很痛苦、看第二遍的时候很无奈、看第三遍的时候很轻松、看第四遍的时候感觉像小说,看第五、第六遍„„的时候基本上感觉就像自己写的,至理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五)关于练习——“蛋糕上的樱桃”

如果经济法教材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经济法练习就像是蛋糕上的一个樱桃,认真做练习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大家万不可放弃蛋糕而单纯的去追求樱桃,这样是得不偿失的。这里必要的习题演练是增强记忆、形成能力和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做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努力攻克学习中的盲点。

(2)准备个棉花类的耳塞,保持自己心里平静。因为机考现场大家一起“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的声音很乱很杂,如果不适应的话肯定会影响考试情绪,尤其是自己做题“卡壳”的时候却听到别人兴高采烈的打字声音,此时一定会很烦躁,心里就更加平静不了了,因此准备个合适的耳塞还是很重要的。

(3)考生可以把注会经济法教材打成电子版。如果平时工作不太接触电脑并且对自己打字能力确实没有自信的话,那么可以试着用经济法教材来训练打字,一

方面可以通过打字来复习教材内容,另外一方面可以加快打字速度,一举两得,很有可能教材在打成电子版之时就是您顺利通过考试之日。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7

本专题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 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2013年高考试题涉及专题内容情况, 安徽卷:从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看农业生产、明代棉纺织业发展;全国卷Ⅰ:周代墓葬制、中国古代海洋利用、从汉唐历史地图变迁看制度调整;全国卷Ⅱ:宋代“不抑兼并”、明朝区域经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山东卷:周代建筑反映的思想、汉代对商业管理的目的、秦汉至宋元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清代军机处;江苏卷:战国时期铁农具、唐朝三省制、清代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变化、军机处的职能;海南卷:从商代甲骨卜辞看农业生产、西周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唐代社会风气、南宋商品经济发展;浙江卷:周代政治制度、秦灭六国顺序、唐代商人社会地位等。

分析2013年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的命题规律和趋势, 以下四点需要我们关注:1命题角度愈来愈有新意。如从建筑看政治特征、从地图变迁看制度演变、从“百姓”称谓看宗法制衰落等。试题新颖灵活, 不落俗套。2命题立意彰显制度创新和文明史观, 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紧扣时代主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等。3从考查内容看, 制度建设中具有特色的内容依然是重点, 如先秦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军机处、内阁制、科举制等。4从考查形式看, 以往以选择题为主要呈现方式, 现在主观试题也有出现, 且呈现形式越来越广泛。文献文物、学习笔记、名人名言、地图、漫画、照片、传说故事、报刊杂志等。卷面图文并茂, 生动好看, 同时考查学生的人文积累和素养。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的命题规律和趋势有以下三点:1从考查内容看, 传统的农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制度、生产关系的调整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2从命题角度看, 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古代海洋利用、海洋意识、区域经济等为切入点, 体现时代性和新颖性, 复习时要关注时事政治中的一些大事。3试题的立意很新。复习时要从民生、市场、文明、开放等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要注意掌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重点理解政府对市场管理的措施和改进, 还包括商人群体、城市经济发展、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市场形成和管理等。在新的视角下解读历史知识赋予的新启示。

以下将本专题的主干知识从新的角度和视野重新进行梳理。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而导致的混战, 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保证了奴 隶主贵族 在政治上 的特权。

2.宗法制、分封制为核心的贵族分封制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取代。

秦建立中央集权制, 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自秦至清,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 皇权与相权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等贯穿始终。在不断的借鉴和调整中,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日趋成熟完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

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产生了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争后, 受西方代议制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中国艰难地向近代民主政治过渡。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1.最高统治者制度的演变。

由对地方的管理有限到权力高度集中,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汉:内外朝。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中 书门下。元:中书省。明:废丞相, 设内阁。清:军机处。

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

4.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保甲制、八旗制。

5.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袭制。战国:军功爵禄制。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 南北朝:九品中正 制。隋唐: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

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品德;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 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封建社会后期, 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 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6.监察制度的演变:御史大大、刺史制度、通判、明朝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 厂卫制度。

监察制度演变的特点:两汉后, 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 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 由中央任免;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 皇权的膨胀, 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加强;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励、任免制度中。

评价: (1) 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局限性: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三、全面认识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指决策方式, 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 地方听命于中央。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 方面内容 的结合, 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形成原因。

1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要求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以保护小农经济。

2政治:确保政权统治稳定, 巩固国家统一,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3思想:法家中央集权思想和后来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

4实践:战国时商鞅变法, 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郡县制的政治体制。

3.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皇帝独揽大权, 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直接任命各级官吏,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皇权往往借助于“神权”和文化专制来巩固统治。

2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君权逐步扩大, 相权逐步缩小, 直到相权被废止, 君主专制达到顶点。中央的权力逐步扩大, 地方的权力逐步缩小,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3“家天下”。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设置都为皇帝一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4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影响。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 其积极作用是主流的。

1政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 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外关系: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5文化: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其弊端及消极影响是:

1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成为阻碍历史 发展的因 素。地方缺乏自主权且对中央和君权绝对依赖, 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2经济:明清时期, 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独尊一家, 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 严重限制着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古代法制建设

1.春秋战国: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 除国君外, 不论贵贱, 一律受法的约束) 。这种思想在战国大变革时期对打 击奴隶主 贵族特权, 具有积极意义。

2.秦朝:《秦律》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3.汉朝:儒家思想开始影响法制建设, 礼法交融, 儒法互用。

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 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五、“大一统”

该思想为孔子首倡, 董仲舒确立。含义包括:领土统一, 政治清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疆域版图“统一”是其途径, “天下大治”是最终目的。统一格局有利于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 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宁。“统一”也逐渐成为中华文化深层的社会心理, 成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深层动因。

要区别“大一统”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政治制度。统一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能有效维护统一局面。

六、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手工业没有实现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的原因

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农民贫困,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制约了手工工场发展。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压制了手工业发展。

文化政策:文化专制 压制了中 国人的创造力。

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 失去了海外市场, 影响了手工工场发展。

思想观念:重农轻商的陈旧观念, 使得地主、商人的钱财多用来买田置地, 影响了手工业生产的扩大。

社会制度: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手工业发展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

2.战国时期, 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 农业发展较为脆弱, 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稳定了社会生产秩序,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3.宋元明清之际,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 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此时的封建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 阻绝了与海外进行商业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通道。制约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

八、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 治 性 城 市 逐 渐 向 商 业 化 城 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一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城市,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创新训练】

一、选择 题 (每 题 2 分, 共 25 题, 总 分 50分)

1. (原创) 《礼记·王制》说:“山川神抵, 有不举祭者为不敬, 不敬者, 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 不孝者, 君细 (黝) 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 不从者, 君流之;革制度衣服者为畔 (叛) , 畔者, 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

2. (原创) 《春秋》记载:“鲁隐公元年, 春, 王正月。”《春秋公羊传》阐发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B.中央集权

C.大一统D.君权神授

3. (原创) 《秦律》在《田律》、《徭 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 对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 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这反映了

A.秦法律周密处罚严苛

B.秦法律有完整的体系

C.秦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D.秦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4. (原创) 《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 盘领, 窄袖, 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 定官民衣服 不得用蟒 龙、飞鱼, 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皇权独尊B.封建迷信

C.天人感应D.家天下

5. (原创) 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是个封闭式的凝固态社会, 犹如死水一潭, 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至职业一概具有非运动性。宋代与前代相比, 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不仅使人们的门第观念相对淡化, 而且给宋代社会带来某些生气。”这种流动主要是因为

A.北宋推行二府三司制的结果

B.北宋中期王安石改革的影响

C.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成熟

D.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备的推动

6. (原创)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宋代制度 之缺点, 在散, 在弱, 不在专与暴。”由此可见钱穆

A.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B.主张有一定程度上的中央集权

C.主张权力高度集中

D.主张法治反对专制和暴政统治

7. (原创)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 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和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 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 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 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8. (原创) 观察下图的发展变化,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机构愈加精简高效

B.皇权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C.六部一直掌握行政大权

D.咨询机构取代丞相职权

9. (原创) 金耀基先生说:“中国是一 个国家, 但它不同于近代的民族国家, 它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 或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 它有独特的文明秩序。”以下和“文明体国家”形成无关的是

A.开发海洋 资源海洋 权益意识 的觉醒发展

B.以儒家传 统思想为 主流的华 夏文明体系

C.商周以来 的制度创 新保证了 国家大一统

D.以华夏族 为核心形 成中华民 族自我认同

10. (原创) 明洪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 禁生员 (秀才) 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 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 称为卧碑。清顺治九年 又另立条 款八项, 颁刻学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 立盟结社……所作文字, 不许妄行刊刻, 违者听提 调官治罪。 这反映的本质

A.明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明清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理

C.明清时期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

D.明清对知识分子歧视和压制

11. (原创) 读图, 下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由上图到下图反映了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B.都起到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社 会的作用

C.下图制度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 重大变革

D.两种制度的实施汲取和借鉴了前代的教训

12. (原创) 明代万历年间, 政府把征收铁课 (铁矿税) 视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派矿监到各地去掠夺, 激起江南一些城市工商业者和手工工人的反抗运动。这些斗争的出现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

B.推翻了明朝黑暗腐朽的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

D.表明手工工人的成长和逐渐壮大

13. (原创) 道光《苏州府志》记载:“至迟在清朝初年, 苏州的商业区已由原来的卧龙大街东 (州府所在、官衙密集的地方政治中心) , 西移至大街的南北, 这里是丝织业集中, 手工业主和工人、小商人比较多的地方。”苏州城市格局的这种变化表明

A.商业发展促成城市社会结构变化

B.城市店铺业的经营功能发生变化

C.商业发展带动城市布局发生变化

D.市民阶层发展影响城市功能变化

14. (原创) 宋代陈亮在《龙川集》中说:“古者官民一家也, 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 农赖商而行, 求以相辅, 而非求以相病, 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宋代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统治者鼓励提倡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农耕经济的鼎盛

15. (原创) 据《吴江县志》卷三 十八记载:“至明熙宣间, 邑民始渐事机丝, 犹往往雇郡人织丝挽。成弘以后, 士人亦有精于此其业者, 相沿成俗有力者, (始) 雇人织挽, 贫 (者乃) 自织。”材料表明明代丝织业

A.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有大批读书人参与生产

C.发展快出现机器大工业

D.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16. (原创) 史料记载:“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2市4镇, 嘉靖年间增为10市4镇, 明末清初又增为10市7镇。嘉定县市镇由正德年间的15个, 增加到万历时的3市17镇。松江府正、嘉间市镇44个, 崇祯时达65个。松江嘉靖以前尚‘城多荆榛草莽’, 到隆庆万历年间已是生齿浩繁, 居民稠密……计男妇不下二十余万矣。”材料表明

A.明代乡村逐渐走向市镇化

B.明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鼎盛

C.明代城市的规模发展较快

D.明代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

17. (原创) 1598年, 利玛窦在南京礼部尚书王弘海陪同下, 沿运河北上赴京。他记载沿途“无数装有贡品的船只正络绎不绝驶往京城, 许多船只都没有达到满载的吨位, 商人乘机用很低的租金租借空舱。这样, 可以向京城提供当地没有生产的许多东西, 互易所需”。材料中私商利用漕运贡船运送货物表明

A.民间航运业落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B.漕运贡船已经没有货物可以运送

C.商业资本活跃刺激运河经济发展

D.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从事走私活动

18. (原创) 布罗代尔说:“其中最离正道的乃是中国, 其帝国的管制阻碍着一种创立商业统治集团之企图。只有最下层的商业包括市镇间的店铺和集场能够有效的作业。”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商业市镇 的有效作 业是经济 发展的必然

B.封建专制 政府的管 制严重阻 碍经济发展

C.“最离正道”指 中国政府 没顺应发 展趋势

D.作者站在 资产阶级 立场上抨 击中国政府

19. (原创) 乾隆时方苞说:“约计州县田亩, 百姓所有者不过十之二三, 余皆绅拎商贾之产, 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 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材料中城居地主的出现

A.说明清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造成了农民阶级的大量破产

C.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

D.表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0. (原创) 据史料记 载, 隋文帝开 皇五年 (585年) , 设置社仓以备自然灾害引起的饥荒后的赈灾。社仓推行 后, “山东频年 霖雨, 杞、宋、陈、亳、曹、戴、谯、颍等诸州, 达于沧海, 皆困水灾, 所在沉溺”。对于受灾严重者, 采取了“开仓赈给”, 前后动用社仓的粮食多达500万石。材料表明

A.政府为稳定社会担负了责任

B.社仓增加了农民阶级的负担

C.社仓解决了灾后重建的问题

D.统治阶级以民为本关心百姓

21. (原创) 史料记载, 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年) 三月, 内出水车样, 令京兆府造水车, 散给沿郑、白渠百姓, 以溉水田。明代永乐元年 (1403年) 九月, “命宝源局铸农器”宝源局系专门负责铸钱的机构, 临时从事 农具的生 产。材料体现了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维护

B.封建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工具改进

C.中国古代重农有稳定的制度保障

D.政府调动国家资源扶植农业生产

22. (原创) 小说《醉醒石》中写有徽商程某, 常在衢处等 府采判 (拚) 木植, 商贩浙东 南直 (隶) 地方, 因此常住开化。徽商王恒在常山拚丁氏山林, 用银一千五百两。拚是招商引资出让山林经营权的一种方式。拚的经营方式表明明代

A.商人唯利是图攫取社会财富

B.商业资本有转向生产的倾向

C.商业资本发展改变经济结构

D.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23. (原创) 明代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 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 (时称“笔榜”) 。袁枚给 某盐商题 跋22个字, 得了2000两银子, 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养

B.文人愈来愈重利轻义

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4. (原创) 光绪《会典事例》记载:“国初以明代各藩所占之田归民垦种, 曰更名田。”所谓“更名田”, 是指原明朝皇室宗亲等占有的大批田地产业, 康熙八年起改归百姓垦种, 并编人赋役全书, 由各所在州县征收粮租的那一部分田土。这一举措

A.将明皇室宗亲的田产收归国有

B.触动了封建地主土地占有格局

C.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5. (原创) 史料记载, 汉代初年“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材料表明汉初

A.推行民本思想重视农业生产

B.对工商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彻底摈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统治者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二、非选择题

26. (原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汉武帝时, 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术, 总以盐铁, 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 是以县官用饶足, 民不困乏, 本末并利, 上下俱足……大夫各运筹策, 建国用, 笼天下盐铁诸利, 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 损有余, 补不足, 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 赋敛不增而用足。”贤良文学则反驳道:“安民富国之道, 在于反本, 本立而道生……方今之务, 在除饥寒之患, 罢盐铁, 退权利, 分土地, 趋本业, 养桑麻, 尽地力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唐六典》卷20规定:“其造弓矢长刀, 官为立样, 仍题工人姓名, 然后听鬻之, 诸器物亦如之,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 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唐律·杂律》规定, 诸在市及人众中, 故相惊动令扰乱者, 杖八十。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盐铁专卖的弊端, 《平准书》曾经约略提及:“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 铁器苦恶, 贾 (价) 贵, 或强全民买卖。”意谓铁器物劣价昂, 盐价亦高, 且强迫人民买卖。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双方争论的焦点和御史一方的观点。 (10分)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唐政府对商业管理的举措。 (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从政府经济职能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4分)

27. (原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清沿明制, 设都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 管理全国的监察工作;设六科给事中分科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清世宗将六部“隶属都察院”地方监察沿用明制。在立法方面, 明代制有《宪纲条例》, 清朝则有《钦定台规》, 其内容涵括“训典”、“宪纲”、“六科”、“各道”、“五城”、“稽查”、“巡查”、“通例”八大项,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一部监察法典, 标志着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明代都御史绯衣入朝, 必有纠举, 大臣莫不股栗。如果御史出巡地方, 所到之处, 各府、州、县地方官员要迎跪于道旁, 甚至掌管一省最高行政的布政使, 会见御史时也是俯首至膝。明代御史七品官秩, 但却可以弹劾宰相、六部, 权力颇大, 还可以超 拔为按察 使 (正三品) , 奖赏不薄。清朝对监察御史奖赏有加, 凡称职者, 内升各部京堂, 外转道员, 京堂。

———摘自彭安玉《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材料三明君唐太宗具有纳谏与兼听则明的雅量, 遂使魏征成名;独断的皇帝喜欢奉承、面谀, 不喜欢逆耳忠言, 隋炀帝即以判死罪的办法对付进谏之官;唐宪宗则因韩愈进言反对迎佛骨一事, 一怒之下将其贬放潮州;海瑞在明世宗时上谏, 称地方政 府“吏贪官 横”而被打入死牢。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8分)

(2) 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目的。 (4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本质并分析影响。 (8分)

28.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唐宋时期抑或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曾经发生了重要变革……其中, 作为社会重要载体的城市可以说往往起着既引领社会潮流, 又设置种种藩篱的双重作用。城市变革是唐宋社会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 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也是城市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时期, 城市变化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表现, 城市的数量、空间分布、职能和类型、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流动、人口文化结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市场商品流通和商品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变化乃至社会变化的集中反映。

———宁欣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历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城市变革角度说明唐宋时期变革表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4.A5.D6.B7.A8.B9.A10.B11.B12.A13.C14.C15.A16.A17.C18.D19.C20.A21.D22.B23.D24.C25.B

二、非选择题

26. (1) 焦点:是否实行盐铁专卖。

御史方观点:盐铁专卖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百姓收入;减轻百姓负担;缩小贫富差距;限制腐败;为军队提供军费支持;稳定社会。

(2) 保障商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3) 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可以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干预过多, 会制约经济发展。

27. (1) 形成完整的制度和组织体系;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监察体系独立化;监察立法且日益周密;借鉴前代成果并发展。

(2) 御史位高权重, 树立御史的权威;厚赏激发其主动性。

(3) 本质:维护皇权政治的工具。

影响:监督政府官员, 制约官僚权力的膨胀, 防止官僚腐败, 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加强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强化 皇权、巩固封 建统治。

28.从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看: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被坊市合一、临街设店为特征的城市格局所取代;城市分布开始向近海转移;从城市规模看:传统城市规模进一步发展;城市重心也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的趋势;从城市观念看:宋以后, 突破墙的观念界限, 城市圈扩大, 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 南方市镇、草市的兴起, 已经冲破围墙的桎梏;从城市人口构成看:市民阶层逐渐兴起, 城市工商业人口比重加大;从城市文化结构看:市民文化成为宋以后城市文化的主流或主导, 宋以后新兴的文学艺术———元曲、杂剧、小说、曲艺、戏剧, 多因市民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总之, 随着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城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

经济危机专题 篇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

(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①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表现在: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集体经济(略)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训练题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

A.市场经济的主体

B.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由不同所有制形式通过合股方式融合而产生的

解析A、B、C项错误。选D。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

②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训练题例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这样做: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更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④将从根本上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放宽市场准入体现了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地位,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故①②③对,④错,选A。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按劳分配

注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③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4)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训练例题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国企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科技人员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和接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解析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所得的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题中科技人员的收入显然包含薪水和分红所得,故应选D。

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宪法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规定

①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表明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表明权利是相对的,私有财产权也是如此。

(2)保护私有财产与维护公共利益需要是统一的

国家对私有财产可以依法实行征收、征用,是适应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时要求依法给予补偿,是对私有财产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保护。这表明既要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保护私有财产,二者是统一的。

(3)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有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非公有制经济才能生存和发展。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

治国。私有财产为公民的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公民有条件运用自己的权利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进而推进依法治国。

④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鼓励人们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训练题例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国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

A.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C.形成和完善多种分配方式

D.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财富

解析私有财产主要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一股特征

(1)资源和资源配置(略)

(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①平等性指的是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②竞争性指的是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③法制性指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④开放性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4)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训练题例

目前,海尔集团已建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网络,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特征。

A.开放性 B.平等性

c.法制性 D.竞争性

解析海尔集团的举措表明将自己的生产与世界市场联在一起,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标,A符合题意,应选,B、C、D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2)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及主要目标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训练题例

例1.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机制,自2005年12月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此举:①有利于理顺产品价格,节约资源②违背了市场价格机制③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保证市场供应④有利于企业,不利于消费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此举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并非违背市场机制,且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②④的说法是错误的。选A。

例2.上一题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②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③行政手段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方式④应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调控措施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故选B,①项与题目无关,③说法错误。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训练题例

2004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已在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等7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

A.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控制总需求和总供

给的大致平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基本制度结

合在一起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

目标

D.社会主义国家能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

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解析A、B、C均与题意不符。选D。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近年来,我国逐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更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 )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C.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市场经济具有( )

①平等性②竞争性③开放性④自发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据此回答3--6题。

3.上述材料表明,在我国( )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②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④鼓励、支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4.我国的国有经济(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③是国家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 C.①③ D.②④

5.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①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根本要求

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④是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就必须( )

①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②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效益③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④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近5年来,某市的23000名下岗职工中,已有22539名在各类市场及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主要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可以( )

A.有效地吸收劳动者就业

B.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使劳动者获得更多收入

8.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

A.发挥市场作用

B. 强化宏观调控

c.增强节约意识

D.依靠科技进步

9.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经济效益。这是因为( )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将经济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②商品的价格在竞争中由供求状况决定③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④市场竞争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健全的法制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保证②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③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④法制是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市场经济

D.人民当家作主

12.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经济

C.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2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被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并加大了对高收入者征税的力度。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

(2)中共中央的《建议》为什么要求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4.(12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变成“规划”意味着什么?

15.(18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充当了“裁判员”“运动员”和“规划制定者”的多重角色。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做?

[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A 6. D 7. A

8.D 9.A 10.B 11.A 12.A

二、非选择题

13.(1)①共同体现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兼顾公平的原则。中共中央的要求和税法调整表明,国家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12分)

(2)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代替的作用。坚持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0分)

14.(1)意味着让市场经济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划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不具有约束力,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立在对市场科学预测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6分)

(2)意味着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把握和调控,从具体的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国家的宏观战略指导性规划转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规划指标少而精,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体现了政府管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转变。(6分)

15.(1)上述材料说明了当前经济领域仍存在政企不分,政府错位、越位。这一现象会带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会造成不少地方盲目重复建设;再者,也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等职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8分)

(2)①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根据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信号,自觉地调节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而不是各级政府独包独揽。

上一篇:素拓总结下一篇:因为有你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