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于如何依托标准化管理,促进郑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思考

【摘要】我国建筑业自“十二五”期初推进标准化管理,经过五年来的实践与努力,中国的建筑企业伴随着快速发展在内部管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住宅建设也逐渐从粗放型管理向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转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探讨一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郑州市;提升

1、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1.1发展背景

2016年10月8日住建部发布了《住建部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重点,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强化各环节、各施工工艺的过程控制和全员标准化管理”,“2018年底,特、一级施工企业及其在建项目全面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其他施工企业及其在建项目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率60%以上;2020年底,全面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对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1.2郑州市标准化管理发展情况

2014年10月14日河南省住建厅发布了豫建建〔2014〕114号文件《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年9月13日市建委发布了郑建文〔2013〕134号文件《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实施方案(暂行)》,对工程质量标准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1月1日后新开工的工程均应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并对施工现场的标识标牌、技术交底、实物样板、图片样板、工程样板、成品保护和分户验收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近几年,郑州市建委也在大力推进着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2015年12月,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以省市文件为依据,制定了《郑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指南》和《郑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控制要点》等符合我市现状的现场标准化推广标准,图文并茂的对标准化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广泛宣传、严格监督。采取上门授课、观摩交流、样板引路等方式,精心培育标准化示范工程,营造标准化管理氛围。

2、依托标准化管理,促进郑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1“四个标准化”—全面展开标准化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工程开工前,要求参建单位需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现场管理。在现场明显位置公示质量公示牌、节能公示牌及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责任承诺书;现场必须配备标养室和标养箱,建立材料样品库;施工现场各工序施工部位挂牌施工,关键工序应有实体样板、图片样板、工程样板等。

(2)质量行为标准化。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GB50216)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按照“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確”的要求,对企业和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定。明确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带班制度,加大对项目负责人履职履责的执法力度,完善现场管理机构的配置,包括机构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验收管理等。

(3)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依据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按照“施工质量样板化、技术交底可视化、操作过程规范化”的要求,从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的具体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定。推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化,通过对桩基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安装工程等施工要点标准化监督管理,大大提高了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工程质量得到控制。

(4)监督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标准化。继续在监督中推行监验分离、查处分离制度,通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标准化手册》,统一监督尺度和标准,规范监督行为,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高了监督效能。通过实施监督工作标准化和对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着力解决监督人员素质不一,工作程序不一,管理标准和尺度不一的问题,解决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2.2积极引导,着力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各项具体工作

(1)加大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进力度。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将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为延续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治理入手,狠抓工程实体质量突出问题的治理,促进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尽快形成质量行为管理和实体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要重点培养一批质量标准化管理典型工程,挖掘、整理成熟的标准化做法,带动本地区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各地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做法,要在本地区召开观摩会予以推广,同时要积极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2)明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具体要求。要依据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从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到施工工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安装等分部工程中主要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的具体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制定本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施工现场全面推行“样板领路”,重要工序,如:钢筋绑扎、砌体、顶砖、挂网、线槽,以及脚手架眼封堵、墙身护角、滴水、内外墙抹灰、室内楼地面、防水构造处理、外墙保温、水电底盒安装定位等,应当分别做样板后方可大面积施工。要以施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实现“五个更加”的目标,即: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施工场地更加有序、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工艺要求更加缜密,施工环境更加优良。

(3)积极开展创建建筑结构示范工程活动。各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督促各参建方落实质量终身责任,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消除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建筑结构质量安全,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开展创建活动过程中,施工企业要确定创建结构示范工程的项目,按照豫建建〔2014〕114号文件《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郑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指南》和《郑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控制要点》要求,制定科学、周密、可操作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逐一组织落实。各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做好创建项目动态过程监管,做到跟踪检查、定期分析,提供技术帮扶,通过抓样板、树典型,大力推动创建工作。

(4)认真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住宅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更高期望和要求、促进工程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扎实组织实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履行职责,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按照《河南省住宅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实施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部门和责任人,认真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5)建立质量责任追溯制度。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责任人,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记录、验收资料管理,建立施工过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全面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和竣工后永久性标牌制度,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

2.3严格行政执法,净化市场环境

加强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加强对工程实体质量、责任主体行为质量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提请和办案的时效性。及时通报违法违规行为,并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不良行为。实行执法联动,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行政执法与巡检督察、竣工验收和投诉处理等其他工作实施联动,对于巡检督察、竣工验收或投诉处理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执法建議或不良记录告知。

2.4促进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

以BIM技术为牵引,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标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中的作用,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标准化中的应用,探索“互联网+”形势下质量管理标准化模式,建立满足企业多层级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加快推进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施工现场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广泛使用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开展施工阶段的BIM基础应用,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基于移动通讯、互联网的施工阶段多方参与协同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企业与项目其他参与方及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打造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

2.5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核评价机制

标准化管理能否有效实施,考核评价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谁还愿意开展标准化管理。及时分析总结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成果,建立基于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核心内容的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对工程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情况及效果开展客观专业的第三方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评先、资质升级、诚信评价、项目创优等重要参考依据。

要建立健全对项目、对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营造“用数据说话、凭业绩评奖”的良好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评奖机制,淘汰落后、鼓励进步、彰显先进,推进标准化管理,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促进施工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的促进郑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作者简介:

李英,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郑州。

作者:李英

第2篇: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摘 要:通过参加了高效阅读、高效学习、高效人生成果展示的活动,深受感动,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谈谈体会。

关键词:高效;均衡;管理;质量

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4月26日那次在宁城召开的全国高效阅读、高效学习、高效人生成果展示的会议,至今记忆犹新,汲取了论坛的精神主旨,为以后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那里的学生在高效阅读、快速记忆等课型的训练上,充分体现了专注快速、摄取理解、感悟并形成了定式思维,达到了广度,延伸了深度,锻炼了速度。

一、校校治校严谨,管理规范

1.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良的育人思想,精细化的教学管理,秉承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之路,创造本校本地区的特色,传扬学校具有的朝气和向上的风貌。虽有高楼大厦却显现的是精神食粮,虽有平房小隅却再现的是精神财富。绿油油的田园显示的是师生员工辛劳和收获的结晶,黄澄澄的围栏显露的是学校文化的传播和宏伟的蓝图。

2.教学条件优越,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础。坚持走内涵式办学之路,以教研主题为突破口,重视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社会、为家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爱心服务、教学服务和养成教育服务。

3.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着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环境人格化,教学条件现代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推动了师生共同发展,多元素质在培植中提高,多元评价在这里形成。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读书中成长,学习中进步,工作中提升。培植中训练,训练中成长,成长中提升。

二、班班严肃认真,兴趣广泛

1.高效务实、团结精干的学校领导班子搭建了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的平台,提出了具有鲜明且富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敏锐的发现,理性的思考,加之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宁城县人民勤奋不惰、锐意进取的精神主旨。

2.高效的阅读、快速的记忆、娴熟的作文学评等,彰显教科研的特色,显现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实际,以点带面,小区域向大范围乃至整个宁城区域教育得以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专注快速并通过记忆等得以发挥。体现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了静、快、齐。

3.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班本文化的进行。图文并茂、诗情画意的文化墙,寓意幽静的花坛,蕴含着校风、民俗、师生情。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美丽的心灵。舒适宜人的环境为师生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班本文化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了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滔滔不绝的语言表达,展示了学生的风采……精美的教室专栏,深邃的班级名字,搭建了学生才艺、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三、人人精神振奋,情趣激昂

1.领导的远见卓识,不断超越,敢于创新,引领本区域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健康地发展。以人本奠基,用文化浸润,一路风雨阳光,一路踏歌而行。校风先进,教风优良,学风优美,无不显现着本地区高尚的情操。

2.教师在校长的亲自参与下积极阅读学习,引领课改项目,亲自实践,汲取经验教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应用教育教学的前沿。体会的撰写,感言的倾诉,纯真挚诚,搭建了课堂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领域。

3.家长和学生共建亲子课堂,共同阅读,共同学习,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从高效阅读到了高效人生。学生的眼脑技能训练,达到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总之,区域教育得以均衡发展,加强教学管理,师生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二民,男,1971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中心校,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工作并进行教科研研究。

Strengthe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to Promote Fully the Quality of Teaching:Efficient Reading, Efficient Learning and Efficient Results Show Life

Wang Ermin

Key words:efficient;equilibrium;administration;quality

编辑 孙玲娟

作者:王二民

第3篇: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物理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去架构一种充满灵性的新课堂,新课改主要是提倡素质教育,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关键词 新课改 学习能力 激发兴趣 评价方式

近年来,新课改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转换师生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因素的培养,慢慢地让大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按正常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外,更应注重让学生去了解科学家如何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让他们跟科学家那样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这也是中国教育方式改革的一种趋势。由于初中生是全面接触物理知识的最初阶段,再加上初中物理知识特别是实验教学实践性和探究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困难重重,那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慢慢地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目的一方面是转变学生的观念,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与教师一起来参与物理课堂的教学的思考。例如在讲压强时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在书上放四个鸡蛋,用这四个鸡蛋支起另外一本书,轻轻地在书上放上两到三块砖,然后在砖上放一片瓦。用锤子敲击瓦,发现瓦碎了,而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去思考鸡蛋完好无损的原因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学生,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否則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物理教师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家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获得所有的物理知识。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对外界新奇事物有无限好奇的阶段,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的思考可以循着老师设计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将会给学生有被领入神奇的科学殿堂之感!这样,学生就会因“惊奇”而产生“探奇”的念头,学习过程自然也就变得积极主动了,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先设悬念,引导学生去积极自主思考,让他们主动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这样在获得答案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面镜子来让学生感受光的发射的发生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生光的发射需要哪些条件;或者让学生观察放在碗里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是弯的,让学生去联想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知识。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

三、改进学生评价方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评价内容要全面。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落实,或者是否有了提高,而且也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过去,我们往往只是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现在可以通过技能比赛、交流展示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实现评价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评价不能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有很科学的评定。

评价应该是长期连续的。俗话说“一百次一分的赞美远比一次一百分的赞扬的效果要好得多”。重视非正式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是重视考试、比赛等过程的评价,还要依据自身的风格,形成一定的非正式评价。比如说,用一个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肯定与赞赏,都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要对评价进行再评价。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间进行的小组评价、互相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主观上的,评价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方式是否多元、内容是否全面、过程是否科学等问题,因此,只有对评价进行再评价,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要仅仅跟随新课改的目标,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的能力,这是新课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以及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多维互动教学途径的探究[J]. 科技信息. 2011(08)

[2]周海荣.物理新课导入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1(01)

[3]李胜华.初中物理新课导入六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7(11)

作者:谢世层

第4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为教育事业再创新篇章

桦甸市临江小学

教务主任

娄桂莲

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管理好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指导、总结、评价等,才能最大地发挥师生的力量,充分而合理地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作用,按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管理全方位提升

1、以学生为本、生源全面提升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在学生团队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方面要加大力度。学校“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构建和谐社会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以此理念办学将吸引了大量学区周边生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用专业引领、质量全面提升

加强校长及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具体采用聘请专家进行业务讲座,校长引路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等方式,加快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步伐。

3、均衡发展、配置全面提升

要面向每所学校,面向每一个班级,面向每一名学生,均衡配置学生资源,均衡配置硬件资源,均衡配置专业化教师,使每一名学生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教学发展与创新目标

1、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我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结构、整合优势;加大教学投入,推动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

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 ○全校上下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坚持始终将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在手上,把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好教学质量,学校要形成教学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校要从自身的定位出发,不断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是要经过广泛论证,对全校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并予以科学定位,进一步做好凝炼学科方向的工作;二是明确重点发展、重点保护,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建设;三是正确处理传统优势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关系,在发展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发展步伐,构建不同学科之间互为支撑的平台,在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发展学科专业体系。四是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要扬长避短、统筹规划、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3、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没有一流的教学管理就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环节: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上岗准入制度、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教师教学工作制度、教学责任追究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教学意见反馈制度、师生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教学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二是要制定配套措施,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推进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和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4、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学校要抓住目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契机,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一是结合学分制的实施进一步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学校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师生便于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

学校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办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加大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力度。

5、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 ○学校和教育局要根据教育部学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评估检测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建立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和专业建设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公示和反馈机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同时,要加强教学督导制度建设和督导队伍建设,发挥好教学督导员的作用。

2、加强教学管理

1、合理配置教学设施。校园建设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各种设施的配置要简朴、实用、美观、引人向上;逐步做到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校内建筑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并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做到墙壁洁白、地面平整、屋面不漏、门窗完好、排水畅通。学校保证足够的教室、实验室,设置办公室、阅览室、图书资料室、会议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劳动技术教育室、团队活动室,配备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等。

2、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根据实际,精心设计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精心办好板报、橱窗、

文化走廊,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更新内容。在教室、走廊和其它合适位置,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物画像、格言,营造浓郁的人文特色与育人氛围。

3、规范室内布置。教学、办公用房保持整洁干净。教室采光○照明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通风良好。教室布置要体现学段、年级特点,课桌椅整齐规范,物体安放有序。办公室内摆设整齐。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有序、门窗完整、用电设施牢固、安全。

3、学校特色办学

1.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优秀的学校最关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学校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为此,我校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语言艺术》《可爱的家乡》学校课程。我校的学校课程主要由各种选修课组成。

我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学校资源,形成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选修课。例如:素描、形体、舞蹈、家乡特色、语言艺术等。

我校以《森艺文化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选修课。

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校内,成立剪纸、根雕、雕刻、 6

手工制作、泥塑等;一种是在校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

2.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 ○多年来,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

首先,科学制定规划,实现目标管理。

为落实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学校五年工作目标、近三年工作目标及工作目标。

其次,加强体制建设,狠抓组织落实。我校成立了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科研室负责选修课的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及教学活动的实施。

第三,建立必要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在认真贯彻各类教育法规的基础上,我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制定了《任课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以德管理,以情管理,以法管理,注重日常的指导和检查,并组织评价工作,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3.独具特色的环境营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因此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

特色办学就是让学校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从优势项

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过程。

4、学校队伍建设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重点,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并完善适应当前形势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结构优化,分布例题,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2)、主要任务:

1全面提高质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进一步鼓励教师参加继续学习和学历进修, 2014年力争小学教师本科学历达到45%。

2努力造就一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较高的师资○队伍。

到2014年,学校计划培养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确保各年级段、各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骨干。

3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建设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到2014年争取有8名以上班主任成为桦甸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到2015年吉林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争取达到5名,吉林市以上达到3名。

4积极探索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法规建设,建立完善配套齐全的内在驱动系统,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师资队伍领导小组,真抓实干,将有关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根据学校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教育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转变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

1加强师德教育。 ○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倡导的“以德育人”理念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且增强执行教育法规的意识,

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爱生服务意识,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估标准和办法,完善配套的奖惩制度。

2加强师能培训。 ○积极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文化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认真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学会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开展自学考试、函授教学,为教师创造学历进修的条件,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3)突出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继续搞好“新老帮教”活动,帮助新上岗的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校行政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一带一”活动。具体落实“十个一”,即写好一份教案,出一张好试卷,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篇读书笔记,管好一个班级,参与一个实验课题,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表形象。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写出一手好字,并与考核挂钩,以此促进青年教师逐步完善应具备的业务素质。提倡苦练基本功,展示个人风采,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2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加大培○养力度。学校将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作出明

确部署,将该项工作规范化,学校准备启动“三星”培养工程,通过以展示教学基本功能力为主的新教师“希望之星”竞赛,以培养教科研能力为主的青年教师“创新之星”竞赛和以形成教学特色为主的“特长之星”竞赛,力求青年教师尽快成为科研型、有鲜明风格的教学骨干,使各年级、各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

积极指导和支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健全教科研网络,积极开展以营造“先学后教”为主题的教学、教育课题研究活动,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导,重奖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学校要努力为教师的教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坚持依法治校,保障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法治工作,贯彻《教育法》、《教师法》,确保教师的生活待遇稳步提高,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适当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

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教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实践,充分发挥教务管理在教学改革及教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第5篇:整体优化 凸显特色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湖北孝感 周斌

在市政府、市教育局、杨河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研室、教科所和学区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巡检初中2010年中考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考综合评价位居全市第三名(乡镇第二名)。其中,理综第

一、语文第

二、文综、英语第三。有3人过孝高线,2人被应城一中“专攻北大”班提前录取。我校再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下面就我校抓管理促质量的具体做法向大家作一点介绍。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围绕质量、狠抓管理。

大家知道,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质量和特色。质量是形象,质量是地位,只有质量才能生存。在抓质量管理上,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1、两手硬抓,凸显观念。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质量和特色。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学校特色是主线,要想成为一所名校,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深植于我们巡中人心底的共识。巡中人的教学观是:重视知识传授,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巡中人的质量观是:精心备课,精当教学,精编习题,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巡中人的特色观是:朴朴实实,踏踏实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秉承这样的追求,巡检初中的教学工作朴朴实实、扎扎实实地走过了这么多年。

2、大局为重,坚守信念。

在任何时候,我们学校都是理直气壮抓质量、一心一意搞教学,以质量为核心不动摇。即使在上级调整学校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仍能顾全大局,不发任何杂音,一门心思抓教学。在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时上级领导对学校批评的过火、过重,学校领导也能理解。特别是学校在抓质量上,对老师的管理高要求、低待遇,有时措施过于严格,我们的老师也能理解校长。可以说在抓质量上,从校长到主任,到年级组长再到教师都没有任何杂音。我们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质量是我们的生命。

3、上下共振、形成合力。

我们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各个班级、各个年级、学校领导和老师政绩的主要指标,从校长、主任再到教师上上下下步调一致,排除各种干扰,形成合力。校长以身示范,和毕业班老师一起坐白班和夜班。毕业班每次调考(或月考)后,学校校长亲参与质量分析,听取质量分析报告,并到年级组鼓励教师和年级组长。教研室(教科所)召开分析研讨会,校长也总是要到会听汇报、分析与研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完,校长也要分析年级、班级考试成绩,了解存在的问题。校长、校委会成员和老师在一起谈的是质量,比的还是质量。同科的老师随时都在互相比教学成绩的好坏,比名次的高低,我们毕业班还与“孝感八校”相比质量,经常参与“八校联考”。多年来所形成的这种抓质量氛围是我们巡检初中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根本保证。

二、突出研考,落实举措。

关于这方面,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抓计划,统筹备考。学年制定四个阶段计划。第一阶段,侧重一个“实”,强化“双基”,过好单元关;第二阶段,讲究一个“精”。精选、精讲、精练,强化专题训练;第三阶段,强调一个“活”。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加强综合训练;第四阶段,突出一个“尖”。达标升格,研究考题,熟悉考点,把握重点,破解压轴密码,提高应试能力。

2、抓训练,精讲、精评。避免“题海战术”,评讲重在思路引导,技巧点拨。同时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八校联考”。吸取精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3、抓小科,促均衡。九减一等于零,“木桶效应”在毕业班中尤显重要。在抓语、数、英三大科的同时,我校狠抓了“理、化、生”,“政、史、地”,明显效果在中考得到了印证。理综、文综,均榜上有名。

4、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年级越高,两极分化越严重。到了九年级阶段,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他们就厌学,弃学,自暴自弃,混日子。对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疏导与帮扶,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感染这些学困生,通过结对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信心。同时,注重因人施教,“分槽喂养”。做到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确保了巩固率,参考率。我校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到高中、职校等不同层次的学校继续发展。

三、强化手段、促进常规。

我们认为在抓质量上敢不敢抓、敢不敢管是反映学校的一个态度和决心的问题,只有敢抓敢管,才可能有善管。管理的力度大小,直接影响学校抓质量的决心和力度。近年来,我们抓质量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1、针对学情抓教学。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教学巡导的力度,每学期,由教导处、教研组的相关人员组成教学巡导组,进行两类巡导,一是对上学期成绩考得好的班级或老师巡导,二是对上期考试成绩差的或下滑严重的班级或老师进行巡导,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特别重视配合市教育局的零距离督导工作。多年来,凡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学区来对我们教学巡查督导时,我校的校长、主任、所有教研组组长都要全程陪同巡导,特别是对巡导中发现的管理和教学的问题,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同时,我校坚持狠抓考风来促教风和学风,坚持每学期期末考试学校年级与年级之间进行交叉监考,实行统一组织、交叉阅卷,凡是抽测性的考试或调研性测试,除了片区内校与校之间交叉监考外,学校领导都要进行督考,阅卷、统分、发布成绩、质量分析,都严格按上面要求办理。八年级的期末考试全是由九年级教师监考,毕业班的月考、联考,学校领导全员参与,监考同中考一样非常严格。我们这样严把了考试中的每个环节,确保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确保了教学评价的可信度和公平性,所发布的成绩和对每个老师的评价,教师都心悦诚服。给老师们的一个信号就是要想考出好成绩,只能老老实实教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给学生的一个信号就是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认认真真读书,不能抱任何侥幸心理,从而促进了学校的教风和学风。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

2、瞄准质量抓反思。

我们每学期开学前的教师会(或学生会)上,学校除了布置开学工作有关事宜外,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通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通报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期末成绩考得好的教师和班级点名表扬,对期末成绩考试差的也要点名通报。二是通报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三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这种通报无疑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激励。

3、针对问题抓整改。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要求上期末考试差的教师到校长办公室汇报说明成绩考差的原因,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要说出一定的理由,并提出后期整改的措施。学校还建立戒免谈话制度,对质量下滑特别严重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校长将对其进行戒免谈话。

4、注重过程抓整体。

多年来的探索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强化教学常规,抓好全程管理,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抓全程,就是在抓好毕业班的前提下,抓好

七、八年级,使学校每个年级都有相应发展,都有他应有的地位。抓全程,就是在着力抓好出口质量的基础上,又抓好非毕业年级,在抓非毕业年级上,我们对每一个年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了督促和检查。对于非毕业年级,我们采取了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来监控非毕业年级的质量管理,从而实现对学校全程管理的目的。我们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配合实施,坚持每月对教师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对于特别差的点名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我们结合每月一次的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进行量化评分定性,结果记载存档,且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通过狠抓教学常规来监控非毕业年级质量管理,教师管理,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从我们近几年的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教学常规管理到位,无论是毕业年级还是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都持续上升。

四、注重师建,德艺双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拥有一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严格按“教师行为八不准”规范教师的行为。发现违反一例,及时处罚一例,绝不姑息手软。因此,教师行为规范,校园和谐,深受人民群众好评。我校被上级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2、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地、市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或教学教研活动。例如,派年轻教师程三梅、徐望明等同志参加省级教研活动。同时,我校还积极开展校本研训、集体备课、说课评课、信息技术应用等活动。组织新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使教师在交流中提升了教学能力。例如:青年教师熊锦荣同志在教研室组织的说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汪平同志制作的信息技术课件荣获湖北省特等奖。

3、积极鼓励教师学历升格和撰写教学论文。我们舍得花费,报销教师学历提升的一些费用,兑现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目前有35名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远程教育获得本科文凭。周斌、王昭怀、涂普生、徐望明、程三梅等28名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教学方案、课件制作)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周斌老师的论文《浅谈农村教师博客的应用与发展》获湖北省一等奖,创作的诗文被《左苑诗》(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明德尚实 平和向上》(中国文化出版社)刊载和《蒸水文艺》、《应城诗联》收录。学校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也喜获丰收。陈琼、徐兵、张紫悦、张慰等同学获得国家级、省级奖。熊锦荣、熊正德、周志林等教师获辅导奖。我们农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名片。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我校培育了一支业务过硬、综合素质高、乐于奉献、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10年中考已成过去,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了点滴的进步,但是和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有许多的差距和不足。2011年中考我们正努力再争前三强。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学校全体领导和全体教师有信心、决心变压力为动力,齐力协力,顺势而为,自我加压,奋力攀高。新的学期里,我们巡检中学的全体教师正在努力地用一颗颗忠诚的心描绘着巡检教育历史的一个崭新的纪元,努力实践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做一个无怨无悔的教书育人楷模,再创巡检初中教育新辉煌。我们决心借助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求真务实、勤恳工作,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凸显巡检初中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时光评说,让领导检阅。用真挚的爱心和强烈的事业心托起我们巡检初中明天的太阳。

第6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意见

(试 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品牌教育战略,着力提升我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实现教育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努力把教育办成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事业,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尊严、质量是教育的灵魂、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的思想,加强教育局机关、学校校长和全体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真正形成“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的局面。

推进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要有大智慧,要有长远打算,要主动解决问题。2012年,是乐至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开局之年,如何提高认识、创新举措,主动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

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为载体,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

1 段,牢固树立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意识;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教学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强化薄弱环节,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快速、特色发展,努力创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认真分析我县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策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向校长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下大力气全面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

二、发展思路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强化师训力度,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完善评价体系。本着“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县、学区、直属学校一体化建设,夯实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2012年起,县教育局将按照“小学打基础,初中提质量,高中求突破”的全县教育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乐至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目标管理为手段,以构建理想课堂为抓手,以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提升高中优质

2 教育,指导初中质量发展,主导小学全面素质提升,突出重点,发展高中,拉动初中,带动小学,促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协调有序均衡发展。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及教学研究的具体环节入手,抓实过程管理,夯实教育科研,构建有效课堂,倡导教师内涵发展,落实有效质量监控和考试研究指导,“三研并进”(教研、科研、考研),多元推进,理直气壮地深化我县教育教学改革,竭尽全力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予余力加强扎实有效工作,坚决做到“导向有力、目标明确、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推动全县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各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紧密联系校情、学情,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深入分析教学现状,总结教学得失,研究教学策略,制订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学校发展,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三、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校长、教师队伍,树立全新行业形象。

(三)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带动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四)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五)小学特色办学取得实效。小学语数外三科及格率达96%以上。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形成县域教育特色和亮点。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形成一批“小班化”教学示范学校。

(六)初中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初中阶段巩固率确保99%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超过95%。大力推进减负提质增效工程,中考优秀率、及格率从2012年起达资阳市平均水平及以上。通过“城郊一体化”、“县乡一体化”、“城乡结对”等策略措施,3-5年内基本消除薄弱初中。

(七)高中品牌效应充分彰显。2012年起全县普通高中全部实现高考质量年增长指标,本二上线率、名校录取率不断上升,力求在2012年及以后,高考成绩在全市进入中、上等行列。

四、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二)科学性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探求先进方法,按照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开展教学研究。

(三)系统性原则。实施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全学段、全学科、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

(四)激励性原则。充分调动全县中小学校长、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平竞争、公正评价、公开激励。

(五)实践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县各中小学校教学水平的差异,从实际出发,逐层定措施,逐项抓落实,保证方案的实施并取得实效。

五、工作措施

(一)细化措施 讲究落实 强化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1、开展教学质量大家谈活动

从2012年春季开始,每年春季开校第

二、三周利用半个月时间举办乐至教育大讨论活动,广开言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见,共商乐至教育大计,针对乐至教育广泛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在教育内部产生积极的思想引领。同时,每期举办一次校长论坛,就学校管理交流经验,乐至教育发展建言献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

2、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运行机制 各校要形成独特、稳定、和谐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使措施更加有力,操作更加便捷,成效更加明显,形成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课程计划管理,增强领导和指导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确保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学校每期期初要修订学校管理目标,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相关材料交教育局普教股、教研室。

3、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导与巡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每学期教育局教研室都要切实组织教学过程管理抽查,并将抽查结果纳

5 入学校、乡镇、学区年终目标考核。开学之初,各中心校要深入辖区内学校,对教学现状进行认真分析、调研,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巡查和专项督导,做到坚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了解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指导提供保障。

4、充分发挥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主导作用

每学期各学区教研联组(含所在地直属中学)至少组织1—2次常规教研活动或优质课竞赛等不同形式的创新性教学研究活动。

每学,教研室、中心校要到基层学校,通过听课、评课、随堂检测、教学反思等形式,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沟通,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组织好骨干教师参加公开课展示和骨干教师教学大赛等活动。

5、强化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推行校级领导兼课制度,校长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要亲自抓教学工作,并承担学科教学任务,校长的任课、听课、评课情况要纳入教学过程管理抽查内容;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开展推门听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教学质量将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校长的个人目标考核、绩效奖励之中。每期各学区要组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校长交流会;搭建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促进科学决策、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提高。

6、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教育教学 各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学习制度》、《教学目标奖惩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制定后,每一个教师都将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临驾于制度之上。在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把绩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与教学质量相挂钩,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每期期初,各校将修订的各项制度交教育局普教股、教研室。

(二)注重实效 真抓实干 加强教学常规、过程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各学校要把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教学的过程管理中,重点抓好教学“六认真”的督查指导。结合实际,全县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教案、教学反思和学生作业的检查评比活动并在校内公示。每年下半年,县教育局将开展全县校长、教研员听课笔记及教师教案、听课笔记、教学反思和学生作业展评活动。同时,每学期要至少开展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以形成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2.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明确质量目标

小学毕业班各科学业成绩评价合格率,县城、农村分别在98%和95%以上,非毕业班各科学业成绩评价合格率,县城、农村分别在99%和98%以上;初中各学科学业成绩评价,优秀、良好、合格

7 率分别在13%、35%、40%以上、不合格率在12%以下;高中学业考试通过率要在93%以上。

3.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小学注重习惯养成,加强学习兴趣、品质及态度的培养;初中注重知识基础,加强应用能力、兴趣特长的培养;高中注重质量提升,加强创新、综合实践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4.重视发挥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各校要大胆开展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改革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5.立足学生实际

要立足学生实际,从习惯养成和兴趣培养入手,狠抓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6.抓两头、出特色

建立特长生、优秀生培养及学困生提高计划,将特长生的特长发挥出来,使优秀生更加优秀,让学困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加强辅导

要建立健全学生课外辅导及学困生辅导计划,加强学生的课外辅导,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加强优秀学生培养指导,实行责任到人制度。

8.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8 加强学生活动统筹,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各项活动,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形成为目标。

9.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对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等要经常检查、登记、公示。

提倡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学校听课,基教股、职成股干部每期听课不少于5节;教研员50节以上;学校校长(含学区督导员、中心校校长、常务副校长)30节以上;业务副校长、学校中层干部40节以上;45岁以下教师30节以上;45岁以上教师不少于20节。年终目标考核对上述人员的听课记录进行专项检查。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建立科学规范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教师要有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总结,要建立教学反思制度,经常总结教学经验,查找问题,弥补不足。

(三)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优化集体备课的实施策略,加大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确保集体备课质量。教师要全员参与“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课案生成、个性彰显、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全过程,确保“教案”生成

9 的最优化。学科组要发挥集体智慧,在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学案。教案、学案设计要呈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对每科每次集体备课的情况要有记载,有检查,有评价,形成学科研究档案。学校集体备课情况要有专门记载,教研室每期检查一次以上。

2.探索不同课型特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兴趣,保护热情,指引内容,传授方法,解答疑难,培养习惯,落实基础,提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打造“民主、和谐、开放、活跃”的高效课堂,形成具有“轻负、高效、优质”共同特征的不同学科的授新课、评讲课、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3.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解决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学习和推广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湖南衡水、山西新绛等地方的教学改革精神、教学管

10 理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研究“教与学”,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保证优秀生、激励临界生、优化特长生、带动后进生。努力探索适合本地、本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4.优化教学手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率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实验仪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教学之必须。教师应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做到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把握好使用的时空,用得恰到好处。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作法。

(四)架设载体 搭建平台 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1.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着重开展好以下几项活动:

(1)读书活动。全县中小学校要引导和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资阳市教育局每年一届读书活动的要求开展好读书活动。2012年开展资阳市第五届教育读书活动。此外,学校要从“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故事”三个方面

11 为教师提供学习书籍,并采取精神鼓励和经济奖励等措施,调动教师购买教学用书的积极性。全县中小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推动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

(2)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全县中小学校要鼓励教师通过教学案例写作、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引导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让他们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培养教师反思的能力。同时学校要组织优秀案例写作、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的评选活动,并于每期末推荐优秀作品上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和教研室。

(3)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每年4—5月份,全县中小学校要对本校教师进行一次基本功的全面考核,而后对基本功不过关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为三笔二画(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课件制作、备课、说课、演讲等。年底,县教育局将委派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各学校教师的练功活动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将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

(4)全县中小学校必须实施专任教师“四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单元教学结束后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教学反思,每周听一节同学科教师课,每学期承担一节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或示范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5)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一把手”工程,即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月对班子成员的业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紧扣“以 12 教学为中心”,抓一个薄弱班级,参与一项教改实验;同时,发挥班子成员整体力量,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组织“推门听课”活动。今年起,县教育局对学校的每一次检查,都将进行“推门听课”。通过“推门听课”,了解真实的课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县教育局也将对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情况进行抽查、公示、通报。全县中小学校领导应自觉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校长每周听、评课不少于1至2节,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周听、评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10次。在听课的基础上对学校课堂教学状况做出基本的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各学校要制定出领导、教师的听课制度,并在评课和同伴互助上下功夫。

3.建立“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全县中小学校要在各年级组按学科选拔出骨干教师,分配给年轻教师当“师傅”、做“导师”。导师对所带徒弟负有全程指导的责任,师徒间要互相多听课、多探讨,以求共同提高。同时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尽早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今年起,每年将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30名“教坛新秀”,并予以表彰。

4.积极开展教学公开课活动。2012年起,全县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全县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举办示范课、指导课、研究课、汇报课、课题实验课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寻求改进的方法,以达到相互提高

13 的目的。同时,全县中小学校可聘请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到校讲示范课。

5.开展教学设计竞赛活动。今年起,县教育局将在中小学中开展教学设计竞赛活动,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活动,选拔教师参加全县的教学设计竞赛。(分学段、分学科、分城镇和农村二组进行,竞赛时不许带任何书籍和资料。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6.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各学校要着重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讲究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形成科学的学习指导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7.开展“名师”和“骨干教师”送课活动。

每年,县教育局将聘请省内高考研究专家和省内知名教师到我县讲学,辅导、引领我县高三工作。

县教育局、教育工会要组织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开展送课活动,充分发挥知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特别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的力度,各结对帮扶学校要定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通过每期送教下乡、送课下乡、面对面咨询、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8.集中教学指导活动。县教育局将于每年四月、十月开展“名师在线”活动,组织部分名师和教研员深入到基层学校集中进行

14 教学指导,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与广大教师进行互动交流,面对面的指导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县教研室将牵头分片、分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全县范围每学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不少于5次。

(五)深化改革 努力探索 在教育教学评价上下功夫 科学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杠杆。长期以来,我们积极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检测评估和监控体系,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抓好目标评价。建立“四级”目标管理体系,即:县教学质量目标、学区教学质量目标、乡镇教学质量目标、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各校要实行干部蹲班联组责任制、年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学科组岗位目标责任制、任课教师教学目标责任制“四制”管理,并严格岗位目标奖惩兑现,促使人人达标。

2.抓好过程评价。推行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的教师评价方式,开放课堂,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深入课堂评价,经常开展教学问题检查剖析活动。县教育局将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深入基层,对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并予以通报,并作为评选“教学优胜单位”的重要依据。同时,将评价结果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家长满意度高的教师,在评优评模、晋级晋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15 3.抓好学生评价、稳定优质生源。为摆脱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束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活力,对考试工作进行改革。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师把握,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优生的评价分优、良、合格三等级。把考试结果按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合格行列,激发他们进步的内动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充分调动初三教师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做好我县高中优质生源的稳定工作,使我县高中教育教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县教育局将制定奖励方案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中考学生。

4.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质量分析。为了全面了解我县教学质量状况,2012年起,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全县统一组织,考点设在乐至中学和吴仲良中学,按高考要求监考;每年六或七月份将对全县小学一至二个年级进行随机质量抽测,乡镇集中设考点,全交叉监考、巡考,并组织人员对检测质量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每年高考成绩将作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5.搞好高考、中考、小学质量分析,其数据、结果将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的主要数据、依据。每年九月初,对高考、中考、小学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探索 16 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开展好三级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奖励。

(六)建立健全教研网络

健全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学科中心组→学区教研联组→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研网络,明确分工,落实任务。依托市、县教育学会,健全各专业委员会,发挥教育教学骨干的作用。对学科教研工作和学科管理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与考核,定期评选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每两年表彰一批教研、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

(七)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认真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活动,着重加强校本学科教学研究工作。2012年起,基本实现教案、学案、练案的一体化、校本化。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水平,每年4月和10月为全县“有效课型”、“理想课堂”展示月,5月和11月为“研究性学习”展示月。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要与之相结合。

(八)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聘请一批省内外专家担任我县学科教学顾问。特别是加强对高中毕业班的指导与引领。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制订学科基地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学科基地在全县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与效益提升中的贡献份额。建立和完善学科研究项目攻关制度,细化学科研究,组织专门人员实行集体攻关,提升学科教学水平。重点打造

17 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特色,继续保持学科教学优势,努力提升学科实力,实现各学科整体质量在全省达中等、全市达上等,特色学科处于先进行列的目标。

(九)继续抓好课题研究

规范课题网络管理,实现研究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实施全县教科研工作的整体联动,以草根式课题引领教学研究,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不断提高学科教学的科技含量,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六、工作要求

1.各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亲力亲为,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扑下身子抓教学,抓质量,抓学生发展,抓学校发展,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夯实“教育质量提升活动”基础。县教育局将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并逗硬奖惩,对县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落后的学校校长,教育局将报请组织部作出相应处理;对其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后3名的校长进行戒免谈话,连续两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后3名的校长作免职处理。

2.各校要重新研究制定或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办法,强化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修改后的方案报县教育局人事股、教研室。

18 3.各校要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加强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抽测考试、高中招生考试和高考,分析到每个学生,分析到每个学科。通过质量分析客观的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做法,找出问题,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

4.各校要进一步结合当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活动开展学习与教科研工作。要分校制定学习与培训计划,做到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期规划,月月有主题,期期有重点,形成常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推动学校管理持续、深入发展。学习方案报县教育局普教股、教研室。

5.各校要扎实推进有效管理与有效教学,坚决克服部分教师中存在的职业倦怠和无效劳动,把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真正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有效科研、有效备课、有效执教、有效作业、有效辅导和有效质量监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

6.各学校要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是对领导层面、班主任层面还是任课教师层面,必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形成“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明确奖惩措施,对每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实绩进行量化考核,做到赏罚分明,以此促使所有从教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第7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泗洪县第四中学

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规范创新、强师优质、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抓好教育科研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年轻教师,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全面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获零七县教育质量优秀奖。

一、强化教学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抓好教学,提高工作质量,第四中学严格考勤制度,教职工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出门需出具出门证,上午前三节课下午三节课实行点名制度,确保教师在岗,确保教师有充足的备课和批改作业时间。

2.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不事先打招呼,不预约,可以随便推开每一扇教室的大门,听完课后及时评课,与任课老师交流,探讨得失,共同进步。

3.实行随堂查课制度,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导处、教科室每节课随堂查课,一查教师有没有带教案,二查教案与授课内容是否一致,三查学生的学习状态,查课情况于每周教职工会议上公布,以此督促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

4.班主任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班主任的竞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教师均可报名参与,竞聘者现场演说,评委现场亮分,公平、公正、公开,通过竞聘一批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脱颖而出。

5.严格按上级规定设置课程,科目设置全面,其中劳动技术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课由专职教师任教,有作业、有考核,不流于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也受到了县教育局检查团的充分肯定。

6. 加强集体备课管理,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45分钟。集体备课以组为单位,备课组长要严格按照集体备课制度做好记录,安排好组内公开课,收缴各种资料,公开课继续实行异班上课,教科室加强对集体备课的检查,根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来评定和发放备课组长的津贴。

7.进一步搞好对外交流活动,与县内外各学校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定期开展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活动,建立一种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实行课时工资制,多劳多得,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上一节课,每备一篇教案,都与报酬挂钩。按规定完成并符合要求的,兑现课时工资,不符合要求的扣减相应课时工资,并限时整改,把工作量和报酬科学又公平地结合在一起。

二、发挥名师作用,提高队伍水平。

1.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铸造名师的培养工程体系,以四级培养机制和“三级”结对的形式来全面推进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级”师徒结对,即:三年内新教师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与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三级”结对体现梯队、层次发展。四级培养机制即: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开展校本教研,推动课程改革。继续坚持采用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外出考察、学习观摩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开阔视野,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强化校本研究,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编写校本教材,使教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3.优化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创设条件,引进优秀教师;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完善教职工的职称职务评审考核激励机制和年级组、教研组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聘用制,评、聘分开,转岗分流,改进评价方法,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有效运用职级制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一是教育理论培训。每周三下午利用1节课进行教育理论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教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学期有2次以上的专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二是新教材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市新教材、新课标的培训,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理论讲座。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进行系统地学习、讨论和研究;三是每学期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水平。

5.组织各种公开课、学科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学科公开课”,即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教研组内上一节教改公开课,每年定期举办“教改汇报课”,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教学评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多位教师获县以上教师基本功大赛

一、

二、三等奖,有近40人次在市县上过示范课。

6.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爱护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广大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利用现有条件办起了乒乓球室,阅览室„„

三、坚持科研兴校,以科研促课改。

1.构建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群学、群研、群绩”的群众性科研局面,让学校科研更好地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我校在论文参与上,采取激励机制,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正规渠道获奖的文章,学校都给予相应的奖励,每次参与人数指定与自愿相结合,参与总数不低于总人数的一半,几年来,我校论文获奖数均居县同类学校之首。

3.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科研的实验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把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把每一个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为各自的课题。如我们开展的课堂模式研究(先学后教)、差生转化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等都很切合实际取得了较好效果。学校有8个省级课题已结题,多个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4.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着力抓好影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继续抓好学校相关德育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途径、手段、方法;抓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的推广实验,以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三级课题管理模式;抓好学校选修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从而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抓好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相关课题研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工作;探索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律。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四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学校已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化校园、廉政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形成了尚礼、求真、创新的良好校风,它必将成为每位学子放飞理想的乐园。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摘 要:随着21世纪国内外经济、科技和社会发生巨变,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显示需求,探索一条通识教育与个性化腾出培养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着重论述了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产生、发展和实施成效。

关键词: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

一、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确定教育教学改革新方向

高等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播种和收获。在工业社会,人们重视现在,根据当今社会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高等教育要重视未来,要根据当前的情况,科学预测社会前沿发展趋势,用创造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

诚如英国高等教育专家阿什比所言,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形势发生巨变,社会发展日趋开放、多样和多变,经济发展愈加依靠智力、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源,知识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过去,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等同于其终身职业,而现在学生的职业发展充满着各种可能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必须为具有不同禀赋和志趣的学生谋求个性化发展的道路提供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储备。

二、针对传统教育不足,创造人才培养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模式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将是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大学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加快了改革步伐,但人才模式单

一、课程体系过度集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强调知识传授、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有限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弊端依然存在。南京大学根据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口,提出本科教育要造就“未来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科教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培养新模式,力图使学生不仅具备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基础,而且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深入推进“三三制”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又先后提出了“创造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和建立“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宏伟目标,这样就把全校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上来。而所谓“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培养。“大类培养”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对新生实施通识教育促进他们科学基础、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今后进入任何领域学习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学生在满足自选专业“准入”标准后即可进入下一个阶段。“专业培养”阶段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打下精深的知识储备,学生达到专业“准出”标准后即进入下一个阶段。“多元培养”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学生在“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和“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上做出自主选择,使因材施教“接地气”,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三三制”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我规划意识,使他们成为教学改革的“负责任参与者”,从而完成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三、用学科前沿知识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落实国家方针和实现学校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质量的核心所在。学校瞄准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架构和总体发展趋势,参照和借鉴美、英、德等国外80余所一流大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将课程体系从“刚性”变为“弹性”,把学科前沿知识适时地融入教学内容。学校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创造力潜质为主线,围绕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开放选修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全方位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迄今为止重点建设了553门新型课程:182门新生研讨课程覆盖所有一年级学生,旨在帮助新生提升学术旨趣、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学会表达,完成适应性和学术性转换。新建成的107门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与思维方法、文学艺术与美感、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等7个领域,旨在使学生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兼备国际视野、中国灵魂和现代意识,培养他们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诚朴的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115门高年级研讨课程重在鼓励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活跃学术思想的教师开课,每班15~20人,旨在帮助高年级学生进入学生前沿,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年级研讨课依托研究型教学和小班化教学,成为继新生研讨课和通识教育课学习后,持续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学校还构建了149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围绕创业讲堂、创业项目训练、创业竞赛和成果孵化形成“五位一体”课程体系,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这些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转型。最新统计表明,每年跨专业选课学生达5000余人次,跨院系准入的志愿满足率超过80%。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373人符合第二专业相关准出条件,这意味着超过10%的学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跨专业学习,自主构建个性化、复合型的知识体系。

四、逐步更新评价机制,激发和鞭策教师投身教学改革

教师能否“投身教学”与学生能否“投身学习”成正相关,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贡献度,取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与低,而高质量课程又是形成大学“名校”品牌的重要因素。为持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同时激励更多教师投身教学一线,学校把评价机制作为撬动教学改革的杠杆和弘扬课程“质量文化”的重要抓手。措施之一就是持续重申和强化“四个一视同仁”的教师业绩考核标准,即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于达不到基本工作量、教学质量差或有教学事故记录的教师,当年不能聘任副教授或教授职务。

学校连续多年实行四项奖励政策:一是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可延聘至65岁;二是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省级教学名师可延聘至63岁;三是将教学质量奖、教书育人奖项纳入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四是通过“南京大学石林集团奖教金”、“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和“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活动,在庆祝教师节等重大场合,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个人品质、本科教学课堂测评均分位居院系前列的授课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通过种种努力,全校的新建课程平台形成了人才高地,集聚了一大批优秀师资,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勤克莱齐奥、中科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等,单是主讲新生研讨课的教授就占到全校教授总数的21%。物理学院多位院士,以及全部的“长江学者”、“杰青”等更是长年累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全校依托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形成了40余个以“名师、名课、名教材”为主要特征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对课程体系、教学效果、教师投入和教学水平等各项指标的评价都在逐年提高。

五、制定经费投入倾斜等新型制度,为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保障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教学改革突破了通常“基础班”、“强化部”、“实验班”、“试点学院”等零敲碎打模式,“三三制”模式是从顶层设计开始,将改革范围全方位拓展到所有本科院系,覆盖至全体本科生,牵涉到学校许多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各教学单位。为了保障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建立了相应的配套制度:一是对教学改革经费实行“上不封顶”政策,“985工程”设立教改项目807个;二是专门成立了由院士领衔的“南京大学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南京大学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三是完善导学机制,建立了人员结构合理的导学队伍,每发布《南京大学新生学习指南》,引导学生科学制定学业和职业规划;四是监控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自评与他评两种手段在学校、院系和教师三个层面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科学评估、课程改进和教学奖惩机制。学校对评估成绩的前10%课程进行宣传和奖励,对后5%课程进行帮扶和整改,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责任心和院系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五是打破院系壁垒,实行“三个百分百”政策,保证所有课程、专业和发展路径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通过“准入”和“准出”制度保证专业转换过程中传统专业教育的优势和质量,通过“双学位证书”、“第二学位证书”、“辅修证书”等制度保障交叉复合类学生的发展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三制”教学改革实施5年多来,全校有近2万名学生已经或正在受益。2014年,南京大学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荣获“特等奖”,“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实践”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涉及地理、计算机外语、软件、社会学等5个专业教学领域。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但凡一些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其成效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有些改革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看到其结出的果实。奖项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而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才令人倍感欣喜。当前,“三三制”模式已进入第二个阶段,其重点是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截至目前,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由知名教授主持的新生探讨课、小班化教学、案例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颖别致的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

第二,学生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项能力得到增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体验”(简称SERU)课题组于2013年12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与4年前入学相比,经过“三三制”教改模式的培养,南京大学本科生在20项能力指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在“自我认知和理解”、“借助图书馆进行研究的能力”、“对个人社会责任重要的理解”、“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四个方面的增长率超过20%,在“社交技能”、“网络技能”、“领导能力”、“计算机技能”、“准备和进行报告的能力”五方面的增长率超过10%。

第三,学生的学术研究禀赋和兴趣爱好得到进一步拓展。2013年,南京大学首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全部90名毕业生都无一例外地选择继续深造,其中60%被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录取。生命科学学院拔尖班的3名学生同时拿到了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这在学院还是第一次。物理学院在短短4年内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2名本科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文学院本科生正式发表文学作品50篇(部),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1项,该院本科生创作的话剧《蒋公的面子》自2012年上海以来已在国内外巡演130余场,并成为我国首都进军美国演艺市场的大学生话剧。

第四.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不少学生未毕业先创业。2011年至今,由南京大学学生担任负责人的创业团队有60余支,其中10多个创业团队获得200万元的创业种子基金。2013年,学校建立了“南京大学学生创业项目库”,当年新增创业团队28支、创业学生100余名,项目涉及科技创新、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等领域。

第9篇:加强薄弱学科培训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南皮县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班开办典礼,这在南皮教育史上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说重要,主要体现在:

1、各级领导重视。从教育文化体育局,到教师进修学校、各位老师所在学校,都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共同协商,舍得资金(报销参训费用)、舍得时间(脱产学习),共同促成了培训班的举办。

2、所选师资都为各学科成就显著的精英,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体育教师,都是在县内拔尖的,在省市和国家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3、参加人员都为教学一线骨干。所谓学科薄弱,是过去各学校高度重视语数外等统考课程,对所谓的“小三门”课程重视不够,一些优秀的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特长作用,甚至改转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天参加学习的都是各校精选的、有志学科发展和潜力的骨干教师。

下面,我就这次培训班的开办讲几点意见。

一、“开齐开全开足”课程,你们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重大。 目前,我县基础教育已经全面进入新课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适应这一要求,我县提出了“开齐开全开好课程”目标,09年,教育文化体育局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已经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系列活动,但作为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重要学科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活动仍处于缓慢进行中,因此,经多方努力,开办了了首次培训活动。今年,根据教学和学科特点,又筹办了这次音乐、美术学科师资强化提高培训。

二、加强班级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对于这次培训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要严格考勤管理,确保培训的全员和效率,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参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为学员提供学习生活的便利,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局教研室将及时掌握参训教师的信息,认真做好综合考核鉴定工作,将学习情况通报所在学校,作为学年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尽心尽责。

各位参训应记住:学习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是一个人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要把学习作为终生的追求。

希望各位老师在学习期间,要按时参加培训,严格按照培训班的学习、考勤、考试等制度要求,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交流,认真听课、写好笔记和心得,至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希望各位老师借助培训班这个平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去,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力争在教育质量上有所突破,实现本学校教育教学的优质、全面发展。

最后,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各位老师学习进步,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上一篇:电影院调查报告下一篇: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