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艺术培训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随着艺考人数的逐年递增,艺术培训市场需求呈现上升态势,艺术培训机构数量显著增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构成机构,其肩负着校外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艺术培训行业的兴起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冲突。

第一篇:艺术培训论文

论少儿艺术培训的教育回归

[摘 要]少儿音乐艺术培训学校、机构正在不断增加,在国内也有很多大型的文化企业进入到少儿培训领域当中,致力于为少儿艺术培训打造新的平台,这些迅猛的发展势头足以证明少儿音乐市场的庞大、利润空间的巨大,尽管在这种势头之下,少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弊端依然可见,还需要强化对社会艺术机构的监管,由此让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回归到教育本身。基于此,本文对让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者或者教育机构产生启示性作用。

[关键词]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

[收稿日期]2018-01-07

[作者简介]富 丽(1963—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市和平区少年宫中学高级教师。(沈阳 110003) 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归真的话题,在这个话题当中本真的意味更强,教育机构琳琅满目,市场鱼龙混杂,要促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还是一件长久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做出更多努力,因此本文对少儿艺术教育培训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在保持教育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追求真理的精神,使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一、少儿艺术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当前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报告称在未来五年到十年时间当中,我国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市场具有潜在的发展力,这种规模在未来几年中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作为中小学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规模将成为重头戏,占领大约一半的规模,每一年的扩张速度非常快。预计,我国每一年进入到艺术培训领域的青少年人数正在增长,至少有1亿人次,这种数目的庞大让人感触颇多。这样的数据意味着艺术培训行业在市场上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发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

市场前景是一个方面,艺术培训行业的现状还不是非常乐观,笔者曾经做过调研,在庞大的艺术培训教育市场中,公办机构即街道活动中心或者行业协会以及少年宫等地仅仅占据了整个市场的32%,民办教育机构占据46%,其他为个人家教方式的培训。在这里可以看到非常突出和明显的问题,很多艺术培训机构对于少年儿童的艺术指导是非正规的,仅仅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功利性心理去获利。

二、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少儿音乐培训机构服务质量低,监管力度弱

由于培训行业获得批准的门槛非常低,家长急功近利,对于艺术教育培训无从了解,意识存在偏差,仅仅将孩子送进艺术培训学校即可,同时对于这些艺术培训机构社会上缺少有效的判断标准以及监管标准,在市场上存在收费高、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其中,家长若是发现了问题所在也无从投诉,笔者在走访调查中看到,在某音乐艺术培训机构当中,钢琴课每節课的收费为120元,部分高端艺术培训机构甚至每节课收费达到320元,这种收费高、乱收费的现象给艺术培训市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社会第三方监督单位缺少对家长和少儿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在此种畸形的成长中,少儿艺术教学质量差也是必经之路[1]。

(二)少儿音乐培训缺少品牌培训机构

据笔者的分析和了解,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条件非常宽松,部分艺术培训机构还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这些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品牌建设无从关注,仅仅是依赖于传单性广告或者熟人介绍等口碑式宣传进行招生,在艺术培训市场上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机构还非常少。少儿音乐艺术培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当中社会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讲还存在诸多的难点,因此要做好少儿音乐艺术培训教育就需要更加清晰适应当前学生学习以及社会发展的育人方式。回归教育本身才能够让艺术培训有未来的春天,否则少儿艺术培训将呈现出一潭死水的画面,难以更好地给艺术行业的人才培养贡献更多力量[2]。

三、让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的策略分析

(一)整顿少儿音乐教育培训市场,加强监管

少儿音乐艺术培训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对于整个艺术行业来讲具有诸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这个方面还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监管,强化教育机构的正常教育行为,减少功利性心理和大量敛财的现象。具体监督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育部门的监管。教育部门的监管需要在教育培训机构许可证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上强化审查力度,严格执法,按照教育需要和社会上的教学机构情况进行筛查,并且强化教育机构回归教育本我的意识,除了资格审查和证件下发的监管之外还需要进行正常教育质量和教学秩序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有违规操作或者非法宣传以及教育失真现象及时予以惩罚和处理,严重者吊销行业资格证。例如,建立匿名举报热线,无论是社会人员还是家长抑或是学生都可以利用匿名电话对不合规的艺术培训机构进行举报,经过核实,举报为真实信息就可以对此加以多方面的惩处,净化艺术市场[3]。

其次,成立家长联合会。提升家长的意识,减少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对培训机构能够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对孩子的艺术需求进行分析是当前家长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爱好和天赋出发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才可以给学生更多发展自我、放飞自我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家长对于艺术教育机构和学生的全面分析有利于发现艺术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多种弊端,并且随时对此中现象予以披露[4]。

(二)树立音乐教育品牌培训意识,强化品牌效应

让音乐艺术教育回归教育本身并不是反对社会上艺术培训机构的建立,而是在艺术教育机构中强化一种教育的意识,让艺术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而非进行功利性的教育,改变鱼龙混杂的状态、改变少儿艺术伪成人化的特点,使少儿能够真正从自身兴趣出发去学习音乐、喜欢音乐,在音乐学习道路上能够有更多的认知和情感可发挥。那么品牌性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音乐艺术教育失真的现象。伴随着少年儿童艺术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加、竞争的激烈性,多数艺术培训教育机构出现了整合、资本运作的趋势,国内市场对于行业整顿也有了一定的关注。为了能够抢占市场,在市场上发挥出优势就需要迎合艺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回归教育本身,体现最为自然性的教育原则,打造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在品牌建立方面还需要致力于青少年有艺术影响力和音乐质感的音乐教育,借鉴国外培训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实践,能够给具有艺术潜能和对艺术感性的青少年以及家庭做好量身定做的课程内容,还可以给学生做音乐戏剧表演形式的培训。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艺术方面的专家还有艺术家庭,让艺术对家庭文化产生影响,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5]。

(三)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

课程设置成为回归教育本身的一种有效性措施,有些音乐品牌性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从笔者对品牌艺术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方面了解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艺术爱好,用艺术感染力熏陶学生,用艺术体验力给学生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在生活中学习艺术,在艺术中体验生活。这种艺术教育的理念以及课程设置与国外先进艺术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师资力量也是重要的艺术教育组成部分,在师资安排方面还需要强化音乐教育机构的师资水平,建立起现代化音乐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并且在教学评价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由此给音乐艺术教育机构的品牌教育影响力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回归音乐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从全面的角度,客观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尽管在当前的艺术教育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够使教育的本质不被改变。人是自然人,所受教育也是自然性的教育,社会文化造就怎样的艺术教育影响力就会给少儿带来怎样的艺术教育价值,因此保持本我,回归教育本身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才能够让少儿与音乐艺术学习之间相得益彰[6]。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让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回归教育本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艺术教育机构的增加也体现了少儿艺术教育重要程度的提升,在当前的教育培训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认识到问题本身的严重程度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善教育失真的现象,让艺术教育回归本身。

[参 考 文 献]

[1]张利忠.浅析制约农村少儿艺术培训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大观,2015(11):153.

[2]吴 蕾.浅谈东台少儿二胡教育[J].北方音乐,2015(03):192.

[3]刘永明.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下)[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5(02):72—78.

[4]劉永明.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上)[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5(01):65—72.

[5]杨竞南.试论少儿声乐教育中的倾听艺术[J].现代职业教育,2017(06):275.

[6]胡宜莲.谈少儿美术绘画的启蒙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2):190.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富丽

第二篇:论“全民艺术普及”语境中的文化馆艺术培训

摘要:与常态化的文化馆艺术培训相比,“全民艺术普及”的语境中的文化馆艺术培训,是一种范围更广,要求更高的艺术培训。文化馆艺术培训与“全民艺术普及”的目的高度契合,文化馆履行工作职能的同时就是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过程,因此,文化馆的艺术培训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有效举措。首先,文化馆艺术培训为“全民艺术普及”提供了艺术化的培训场所。其次为“全民艺术普及”提供了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以人的文化艺术需求程度确定艺术培训对象,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全民艺术普及”;“文化馆”;“艺术培训”

关注热点问题历来都是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一大特点,繁荣而又杂乱的文化现实,需要理论的厘清,更何况“全民艺术普及”既是政府的文化愿景,又是全民的艺术狂欢,作为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地应当在这场艺术大戏中演好自己的角色。由于南京市政府在“全民艺术普及”方面还没有政策性的规划,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也就跳不出工作层面的空臼,本文仅从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的职能出发,探寻其与“全民艺术普及”之间的关联。

一、艺术培训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举措

当下的文化领域,“全民艺术普及”既是一个热词,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文化艺术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央提出“全民艺术普及”的总体要求至今,短短的几年间,宁波、海盐、镇江、苏州、长沙等地政府文化机构均制定了落实“全民艺术普及”要求,实现“一人一艺”的目标规划。全国各类文化机构、艺术团体、文艺院校和文化产业、事业单位都将“全民艺术普及”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近期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中央的指示得到全面、高效的贯彻执行。

“全民艺术普及”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来看它囊括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绘画、雕塑、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小说、诗歌等各艺术门类的专业艺术技能技巧、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审美鉴赏等诸多方面。从普及的范围和对象来看它关乎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广阔大地上的每一个中国公民。因此,它需要政党的指导、政府的主导、财政的保障、文化艺术部门、单位的倾力投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才能推动系统的协调、有序,高效、有益的运行,从而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美好愿景。

在这庞大的系统之中,文化馆作为专司群众性、普及型文化艺术工作的文化事业单位,艺术普及是其职能所在,职业所依。因此,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意义阐释是自明性的,无需赘言。通俗地说,我们就是干“普及文化艺术”工作这个行当的,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如何把这项工作干得更好。

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馆事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化设施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将“全民艺术普及”这项工作干得更好,只能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都无法提供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锦囊妙计,那么,从文化馆人擅长的、文化馆人能做好的文化艺术培训做起,应当是一种富有智慧的选择。每一个人的艺术才能都是经过严格而艰苦的训练得来的,即便是艺术大师也无非是比他人训练的更加刻苦而已,因此,无论是成为艺术家还是艺术爱好者,艺术培训是其艺术成长过程必修的功课。

汉字“艺”的最初词义是“种植”的意思,熟练的种植动作成为“技”,庄子在《天地篇》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古人常说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指的就是六种技术和技能。古希腊人所讲的艺术也是指一种生产性的制作活动,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和专门形式的技能。可见,早期的艺术指的就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艺,这也是今天的人们将精美的手艺称为艺术的原因。既然艺术就是精湛的技艺,那么刻苦的技能技巧训练便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可能达到熟能生巧、烂熟于心的境界。文化馆开展社会艺术培训的用意,就是希望通过文化馆这个训练平台,让受训者掌握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艺术技能。

文化艺术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传授文化艺术知识;训练文学、艺术技能的教育行为,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文化馆的文化艺术培训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社会艺术培训,一种是文化馆系统内部的专业干部的文化艺术培训。后一种培训目的就是为前一种培训提供合格的专业培训人才,因此,文化馆的文化艺术培训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训练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人才。这与“全民艺术普及”的目的高度契合,文化馆所开展的一切文化艺术培训,都是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化馆的艺术培训,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举措。

二、文化馆艺术培训在 “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

1992年文化部在《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中,对文化馆的基本职能有具体的表述其中: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社会艺术培训等职能,文化馆的这些职能与“全民艺术普及”所要求的——普及艺术技能技巧、普及艺术基础知识、开展艺术审美活动和辅导群众艺术创作的基本内涵大致吻合。因此,对政府设立的文化馆而言,当下大力推进政府倡导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责无旁贷的文化使命和工作责任。“全民艺术普及”则为文化馆人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平台。

(一)文化馆的培训场所为“全民艺术普及”提供了艺术化的物质环境

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了中国文化馆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全国各城市文化馆馆舍物质条件,许多新建或改建的文化馆,建筑外形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文化艺术或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元素,成为当地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上世纪末建成的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市群众艺术馆)建筑外形被南京人戏称为“南京马桶”,听起来有点嘲讽,我倒不以为然,杜尚的《泉》也就是倒置的便斗,起初也备受嘲弄,如今是艺术界公认的先锋派杰作。“南京马桶”也罢“北京裤衩”也罢,先锋艺术总是与争议、嘲讽如影随行。但其别致怪异的外观,定然会激起人们走进去看个究竟的好奇,这或许正是设计师的目的所在。文化馆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结构布局、内部装饰、功能设置、视觉环境、音响效果等等,都是按照美学原则设计装置的,极具艺术性、审美性的品质,流连其中便是一种艺术享受,在其中学习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创作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美上加美的审美体验。

(二)文化馆为“全民艺术普及”提供专业的艺术培训师资

文化馆人从事的是群众性文化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普及型的文化艺术服务,培训辅导群众业余文化艺术爱好,满足群众闲暇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文化馆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群众文化具有群众性、业余性、普及性和闲暇性的基本特征。群众文化的业余性特征,很容易让人产生群众的、业余的文化艺术水平不如专业的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艺术水平高的臆断,并由此推论出从事这项工作的文化馆人的艺术才能也远不如职业的文艺工作者高超。其实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有职业的艺术工作者和业余的艺术爱好者之分,但就艺术本身而言,是没有专业的艺术和业余的艺术之分的,职业歌唱家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和业余声乐爱好者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都是经典的声乐艺术作品,他们之间的差异,只存在于二度创作的艺术才能上,但并不必然的就一定是职业的比业余的唱的更好,如果唱的不好便是业余,那中国的歌唱家们都是业余的。况且,按专业技术职称的分类来看,文化馆人是地地道道的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这种专业性使文化馆人比其他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全面艺术普及”工作中更具优势。首先,文化馆的培训干部整天与群众在一起吹拉弹唱、挥毫泼墨,对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了如指掌,文化馆人的辅导培训,精准又走心。其二、如今的文化馆人大多数毕业于艺术院校,艺术知识广博、艺术技能高超,艺术趣味高雅,艺术修养深厚完全可以承担“授业、解惑、传道”先生职责。其三、长期的艺术培训所积累下的艺术培训经验,使文化馆的艺术培训,从培训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培训方法等各方面都可以与艺术院校的学院派艺术教育相媲美。

三、以人的文化艺术需求程度确定艺术培训对象

在“全民艺术普及”的语境中,艺术培训的对象无疑是全民,这显然是文化馆无法承受之重,即便仅限于本市居民对文化馆而言也是无法实现之梦。以南京市为例,常住人口逾千万,市区文化馆12家,假定各馆每天艺术培训的对象100人,那么,完成“一人一艺”计划,大概需要三十年,这里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培训对象都具有点石成金的艺术潜质,一天的培训便可掌握一门艺术专业技能,可能吗?因此,我理解“全民艺术普及”所言之“全民”应是宽泛的指代,而非“每一个国民”。可操作性的做法是——以人的文化艺术需求程度确定艺术培训对象。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是文化馆开展一切文化艺术工作的基本原则,通常,一个人的艺术特长越强他的文化艺术需求越强,以艺术特长为圆心扫描出去,由近及远我们可以看到从艺术骨干群体——艺术团队群体——文化志愿者群体——有文化艺术培训需求的社会民众群体,他们大致构成了文化馆开展普及性文化艺术培训的基本对象群体。由于群体间的各自所具备的艺术才华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文化馆应当遵循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的原则开展艺术培训工作。

(一)艺术骨干的培训

业余文化艺术骨干是群众中的“非职业艺术家”,他们大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艺术专业技能的训练,艺术特长显著,艺术才华横溢。对他们的艺术培训,应当侧重于普及基础上的提高,由文化馆的专业老师或聘请艺术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培训,并为其提供更高级别的文化艺术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艺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使其成为“群众文化群众办”的骨干核心和领军人物,让群众文化逐步回归群众,

(二)艺术团队的培训

群众业余艺术团队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丰富、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艺术载体,他们的活跃程度和艺术水准是当地群众文化繁荣与发达标杆和旗帜。因此,加强艺术团队的艺术培训既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又可以不断提升艺术团队的艺术水准、提高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每一个艺术团队都会有一两个艺术骨干作为领军人物,团员之间的艺术才能是参差不齐,因此,文化馆针对艺术团队开展的艺术培训应当遵循“整体推进、个别突破”的原则,培训内容和方法,既要考虑面的提升,也要兼顾点的突破,使每个团员的艺术才能保持在大体相当的水平线上,这样既可以维护提速团队的凝聚力,又可以保持每一个团员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度,从而使业已普及的艺术不再流失。

(三)文化志愿者的艺术培训

文化志愿者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追求,使文化志愿者的文化服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强有力的支撑,是社会主义文艺花园辛勤劳作的园丁。如何保障文化志愿者队伍长期健康持续的发展,强化文化志愿者的文化艺术培训无疑是一条有效地途径之一。各地文化自愿者队伍的艺术人才的结构各不相同,理想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应当由艺术家和非职业艺术家构成,他们有能力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但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志愿者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文化志愿者只是文化艺术的爱好者、欣赏者,自身没有一点艺术技能,文化馆针对他们的培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本艺术技能训练和基础艺术知识传授开始,一步一步的将他们领进艺术天堂,丰富志愿者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提升志愿者的文化艺术境界。

(四)社会民众中有文化艺术培训需求群体的艺术培训

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是文化馆工作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文化艺术培训理应恪守的原则,因此文化馆面向社会的艺术培训其对象一定是希望获得文化艺术培训的群众。针对这部分人群的艺术培训构成了“全民艺术普及”的基本内涵。由于社会民众的构成是复杂的,他们对艺术培训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有普及型的艺术培训需求,也有提高型的艺术培训需求,前者属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是公益的、免费的。后者属于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是市场化的、有偿的。文化馆举办社会艺术培训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它为“全民艺术普及”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全民艺术普及”语境中的文化馆艺术培训,不仅仅是受训者更加广泛、众多;培训效能要求更高、更好、更强的社会文化艺术培训,“一人一艺”只是一种培训手段,目的是通过艺术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变成一个懂艺术、有教养、讲文明的人。

作者:周春晖

第三篇:艺术培训市场良性发展的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随着艺考人数的逐年递增,艺术培训市场需求呈现上升态势,艺术培训机构数量显著增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构成机构,其肩负着校外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艺术培训行业的兴起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冲突。作为艺术培训教育行业的从业人,需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做实“最好的市场”,更有责任有针对性遵守市场秩序,积极维护好“最好市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培训市场缺乏有序的竞争秩序,这就需要各方合力积极采取强有力的解决措施,助力艺术培训市场实现良性发展循环。

[关键词]艺术培训市场;良性发展;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出台的相关文件和意见中,直接强调了艺术培训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院校和家长教育理念的变更,促使艺术培训教育掀起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民众对艺术素质教育意识持续性增强,家庭在艺术培训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这些社会现象均表明艺术培训教育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艺术培训教育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为艺术培训教育发展提供持续性的驱动力,需积极明晰艺术培训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强有力的解决措施,促使市场发展更具规范化、秩序化。

一、艺术培训教育的独特性及重要性

艺术培训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核心作用是进一步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艺术培训教育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从各类艺术中可以获取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相关知识,此类知识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其通过强化眼、耳或肢体进一步感知事物,扩展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獲取良好的情感体验。艺术培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其对落实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呈现的事物,一般需创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将生活原形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揭示事物本质,可陶冶学生情操,洗涤学生灵魂。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辨识美丑的标准,引发人们心灵共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2)增强审美意识,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可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之情,以及审美的追求。学生长期处于此类美好事物中,可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对文艺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尤其是艺术体操和舞蹈,可加强学生身体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3)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艺术培训教育实践中,学生凭借自身敏锐的嗅觉感知观察事物,用心体会事物,从形象思维上升至逻辑思维的过程。美术、音乐及舞蹈等形式的艺术,均是通过可感的艺术形象,进一步感知社会生活现实图景,促使学生深层次体验,推动学生智力全面发展。

(4)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个性作为社会组织中凸显多元化的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保证,艺术课程可进一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音乐、舞蹈等艺术实践中,强调学生团队完成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

二、新时期背景下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艺术培训教育作为社会文化活动核心构成,受多数机构和家长的青睐,从而促使该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培训教育市场良性发展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下艺术培训教育市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培训机构多、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发展集中度低。当下随着人们对学生美育的重视,市场需求空间不断扩大,艺术培训机构数量显著增加,但其中具有品牌的机构较少,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内随处可见多个艺术培训机构的标识,其中多种艺术培训机构规模较小,而品牌响、规模大的培训机构寥寥无几,整个艺术培训市场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且不同机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处于无序化竞争中。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经常呈现交替更新频繁,产业集中度低、变化速度快的特征。

(2)培训机构监管不力,无证经营较多,难以保证培训项目。我国相关文件的不断出台,有效推动了民办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也为艺术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然而,针对相关落实细则仍然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其中部分民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仅完成注册,并未做好审核便开展各项培训业务,即便有的在教育部门注册,也因管理主体较多、监管实际职责难以落实,呈现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态势。民营艺术培训行业在整个培训市场占比较大,且因其从业门槛较低、监管难度大,部分艺术培训机构在办学场地、师资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难以保证培训质量的可靠性。

(3)培训市场竞争无序,不符合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规律。艺术培训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其内部涵盖内容较多,针对培训主体目标的不同,培训选取的内容也不一样,加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型培训模式层出不穷。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最为火爆的仍为中小学生考级培训、高中艺考培训,在较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将核心置于短期效益的培训机构逐步增多,为进一步实现规模扩张,招收大量的生源,培训机构逐步探索多元化的招生方法,与艺术培训教育长期性和服务性规律相悖,影响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4)培训师资管理缺乏规范化,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一方面,艺术培训教育缺少统一的权威机构认证、艺术培训教师的资格认证,更多倾向于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培训质量。另一方面,艺术培训机构的师资培养及管理缺乏完善性,长效师资规划建设不足。艺术培训机构经营者自身多为艺术专业,拥有一定的培训经验,但其针对管理和实战经营经验不足,对师资培养缺乏完善的规划,并未形成紧密的衔接,且机构内部专职教师占比较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5)培训对象选取机构路径单一,缺少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掌握。当下部分家长选取培训机构时,多数考虑离家近的便捷性,并未深层次进行考察,难以精准性地掌握培训机构自身培训的质量和资质,最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处境。

三、艺术培训市场良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艺术培训市场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循环,需积极明确规范主体、解决如何实现良性发展等问题,通过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促进当下艺术培训市场实现良性发展。

(一)政府、行业及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促进培训市场办学规范化

1.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出台健全的相关政策

完善的相关教育政策将会为艺术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更是广大艺术培训机构生存及未来稳健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结合市场发展实际状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才能促使艺术培训市场更具规范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下专项性针对艺术培训地相关法律并未出台,且缺乏针对性,需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相关政策明晰艺术培训机构的自身管理职责、资质认证等,促使艺术培训市场走向良性发展。

2.行业协会主动引领制定公约,凸显行业自律性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中央有关文化体系改革创新相关战略部署的基本要求,促进文化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强调行业协会自身的关键引领作用。艺术培训教育行业协会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自我建设,做好政府与培训机构媒介的关键作用,自觉引领行业实现良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各方主体力量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做好深层次的调研探究,积极探索行业良性发展的新路径,从多层次、多维度提出艺术培训行业的相关基准,形成完善的行业公约,为艺术培训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凸显行业自律性[1]。

3.找准机构办学定位,发挥机构主体性

培训机构作为艺术培训核心的主体实施者,其肩负着行业规范贯彻、培训质量保证等基本任务目标,培训机构需充分认识机构处于产业中的关键地位,以行业基准为工作导向,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培训机构需自觉贯彻国家相关法律办学,保证自身办学资质达标,配置完善的办学基础设施。培训机构办学需结合市场发展特征的规律,结合生源特征找准自身定位,结合行业发展规范,不断完善自身办学行为,从培训课程内容布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好把关,主动承担校外艺术培训教育的重任,保证参与培训的学生可受到专业化教育,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培育其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落实程序,递进规范,实现艺术培训市场办学的健康良性发展

艺术培训市场长期未落实规范程序,导致最终成效不佳,深究其主要成因,与未做好培训市场的发展规划有关。这就需要从机构办学资质、师资资格及教学行为等方面为着力点,采取强有力的规范措施,方可从本质上推动艺术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

1.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及管理全过程的规范化

艺术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及其管理过程包含两大主体,即政府监管、机构发展,标准及政策的制定需发挥政府自身的先导作用,定位及机构品牌建设涉及机构自身,需积极梳理两者的关联性,明晰各方主体的职责,方可解决机构办学资质与管理规范化的问题。

(1)明确主管职能部门,落实主体监管的责任

长期以来,艺术培训机构存在多头管或无人切实管理的现象,艺术培训监管不力,影响市场的良性发展。艺术培训机构主要因登记主体和性质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民办非企业、民办企业,后者又可划分为经营性和非营利性。坚持“谁登记,谁负责”的基本原则,民办非企业机构统一交由民政部门做好监管,民办企业性机构主要由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因艺术培训机构自身业务的特殊性,需教育行政部门主体的参与。从艺术培训教育市场未来发展分析,交由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监管更具合理性及可行性;从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可从资质、业务等多方面给予艺术培训机构专业化的支持;从责任监管角度进行划分,监管任务可实现明晰化、具体化[2]。

(2)出台办学资质标准,实现办学标准和审批流程的规范化

监管主体及相关职责的明晰,政府可充分联合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办学资質基本标准,构建完善的相关机构准入制度,促使审批流程更具规范化、透明化,为艺术培训机构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有助于发挥社会对行业的监督。艺术培训机构办学资质标准的制定,可交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充分整合行业协会的相关资源,出台相关标准,综合性考量办学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着重考量办学资金、场地和师资等多方面的基本要素,全面保证机构办学的条件,为各培训对象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办学资质申报需充分规范审批相关流程,保证申报各环节更具严谨性,促使申报者严格依照相关流程做好申报审批工作。

(3)找准办学层次定位,实现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竞争

多元化、竞争化始终作为艺术培训教育行业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艺术培训机构申报初期需积极做好自身办学定位、服务主体目标,精细化划分自身服务主体目标,明晰未来战略发展,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型机构和中小型机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前者逐步向多元化、品牌化等方向发展,后者需充分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各层次艺术培训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品牌优势作为制胜的利剑,更是行业竞争的关键[3]。

2.教师从业资格与教学行为的规范

(1)政府做好引领,构建艺术培训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

政府需结合艺术培训基本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坚决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开设专业的管理机构需全面负责教师资格的认证工作,构建规范、完善的艺术培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艺术培训教师的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做好认证,审查人员可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为艺术培训从业人员构建相应的准入门槛,进一步从源头保证师资专业化,为培训主体提供优良的服务。政府需积极做好首级引领工作,定期做好艺术培训教师的相关资格考试,进一步筛选高素养教师入驻艺术培训行业,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4]。

(2)培训机构制定适应本单位教师考核和聘用的标准

艺术培训机构需从多层次、多维度考核教师的资质,构建高素养的艺术培训团队,从入口把控艺术培训教师的从业基本要求,从源头解决队伍流动性较强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困境;教学过程中需创设良好的条件,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整个艺术培训过程更加规范,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促使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3.学员学习过程和结果认定的规范

(1)变更家长艺术教育的观念,从注重结果转向过程

艺术培训实际教学过程中,机构和教师需对学生学习全生命周期提供指导,还需对家长艺术培训理念进行引领,逐步保证三者理念相统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和整体艺术素养。

(2)建立学员档案,记录艺术学习的全过程

培训机构为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培训更具专项性,可在学员入学初期做好素质测评,为其选取合适的教师进行教授,构建完善的学员学习档案,在期中和期末将其反馈至家长,家长可了解学员的自身变化,又可助力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特征,以便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做到有的放矢,凸显教学过程的专业性及科学性。

四、结语

文化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不断稳固文化强国的地位,需保证艺术培训产业的良性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培训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问题,这就需要行业协会积极深究其成因,联合政府、行业专家学者及机构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从多层面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促使藝术培训教育市场实现良性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素芬.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现状探究——以成都市W区为例[J].黄河之声,2019(05):140-141.

[2]张继军,孔海霞.对蓬莱市艺术培训市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神州,2020(03):266+268.

[3]谢燕月,陆嘉伟.新形势下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143-145.

[4]赵君.基于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杂技培训艺术发展研究[J].艺术大观,2019(19):1.

作者:吴莎

第四篇: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之艺术形式关系探究

【摘要】21世纪是不断突破的新时代,生物艺术和传媒艺术作为新型艺术形式诞生并非偶然,强大的科技助推是主要原因。生长在如此相似的环境下,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的解答十分耐人寻味。从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的艺术形式角度出发,对两者的纵横向度发展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追溯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生物艺术;传媒艺术;艺术形式

一、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之纵向历时发展

众所周知,当代所呈现的成熟完备的各种艺术,其形式载体与特征绝非生来如此,而是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进而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而完备,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艺术的“生成”要经历悠久的发展过程。

生物艺术作为一个前沿的年轻学科,是生物学和艺术最激烈的交叉碰撞,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是艺术的进步,更是人类的进步。若要探究生物艺术的艺术形式,首先,需厘清生物艺术的概念。生物艺术在狭义上而言,就是活的,有生命的艺术。当然,这也并非是我随心所欲的定义,而是引用了路易·贝克的观点,“生物艺术也就是生命艺术”。就广义概念而言,生物艺术指的是艺术家将各个生物特征符号化后,通过艺术形式重构生物艺术作品,其表现特征包含无生命体和有生命体或者两种兼容的形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19世纪上半叶摄影的诞生,人类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再次分流,这次分流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艺术群体,这便是由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组成的艺术集体—传媒艺术。[1]从概念的两方面分析认识,广义上的传媒艺术范围甚广,涵盖一切艺术品类,所以不作为这篇文章的探究点;在狭义上而言,传媒艺术主要是借助科技的迅猛发展,并蕴涵着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也促使传统艺术格局发生了新的扭变,这也是给我们提供从传统的艺术认知中脱离出来的机遇,用新的思维和方式重新诠释这一新型的艺术群体。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思维的一种挑战。

二、艺术形式的内在形式分析

艺术形式的研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研究,更是其内容的剖析。只有当我们把形式拿来同材料,以及由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赋予它以新的生命的材料一起加以考察时,形式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示出来。

1、内容要素的联系分析

探究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的艺术形式内形式关系时,考察了两者共有的要素及其内在的联系。由于艺术不同深度的融合发展于社会系统之中,避无可避的会与社会的各种组成因素产生着复杂而又耐人寻味的关系。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曾提出,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去呈现。而生物艺术和传媒艺术的创作恰恰是艺术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把对于生活的思考融于艺术中,体现超越现实物象的艺术价值,使作品更具有了集中性、典型性与艺术性。

2、内容特征的对立分析

权衡一件艺术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要注重内容的诠释,还应该分析艺术形式是否完满地呈现了内容。因此,我们以内容特征为依据,将其分为两部分,即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传媒艺术的内容特征多为摄影、电影、广播电视类等等,属于再现艺术;而生物艺术内容特征较为广泛,有声乐、绘画、影视类等等,既属于表现艺术,又属于再现艺术。虽然两者的内部构造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体系,但是生物艺术和传媒艺术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所诞生的艺术群体,并且都为人类艺术打开了新格局。

三、艺术形式的外在形式分析

1、科技性的联系分析

现如今,科技性无论对生物艺术还是传媒艺术都是极其重要的“灵魂”定位,从生物艺术和传媒艺术发展史来看,很多创新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因为科技的推动发展。艺术是一种情感诉求,科技则是一种便于诠释的工具;艺术传达精神世界,科技改变客观世界,那么,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就是将精神世界通过“媒介”客观实在的展现给受众。

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主要指科学技术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传播和接收过程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来说,指的是科技在传媒艺术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深度拓展,是介入对传媒艺术本身形态、传播与接收方式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所产生的非可取代性的影响。[2]生物艺术的科技性主要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全新生物结构下的生命艺术。科技性的推进也对生物艺术本身的形态和传播的方式,以及重构生命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深遠的影响。生物艺术的科技性更多表现的是科技智能与人类的融合,在接近或超越人类智慧的“奇点”状况下创作艺术。因此,“科技性”无疑占有两大艺术群体的“灵魂”地位。

只有在技术突破的不断冲击下,艺术才会保持新鲜感、绽放魅力、让人心旷神怡。

2、艺术形象的对立分析

探究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的艺术形式外形式的对立关系时,分别从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审美方式和物化形式三维度加以分析。

首先,以存在方式作为依据,可以划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传媒艺术的内容特征多为摄影、电影、广播电视类等等,属于时空艺术;而生物艺术内容特征涵盖范围较广,同时包含三种艺术特征。

其次,以审美方式作为依据,对艺术进行分析,艺术是由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两部分构成。生物艺术的研究,目前主要限于视觉艺术领域的探究,另附加少量的声音和装置艺术。而传媒艺术的发展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高度融合发展。因此,传媒艺术独具视听艺术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而生物艺术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更加丰富,是具有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穿插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艺术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

最后,以物化形式作为依据,可以将艺术作品划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生物艺术是一种在传统艺术形式上加入新“媒介”的艺术,打破传统艺术作品“静”的本质,所以,生物艺术既是动态艺术又是静态艺术。传媒艺术则更多地追求技术性“质”的物化表现,属于动态艺术范围。

四、结语

总体上看,在纵横对比中,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的联系统一,首先基于他们艺术形式的结构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使用的物质材料或是支撑主体都与科技性牢牢捆绑,同时他们都直接产生于人类生活,亦或是诉说人类生活等等。综上所述,生物艺术与传媒艺术是在有限的时空中绽放出多样中建统一,共生中现差异的无限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胡志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现代传播》2014年第1期,第72~76页。

[2]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93~100页。

作者简介:

于春瑶(1995.10.08),女,汉族,籍贯:辽宁省瓦房店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综合艺术媒介材料与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

任戬,大连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于春瑶 任戬

第五篇:艺术接受之变:传统艺术·传媒艺术

摘 要:艺术接受是艺术作品完成自身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族群的变化促使艺术接受方式的变迁。传媒艺术时代,艺术接受发生新的转向。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不满足于单向权威意义的解构,建构作品含义“人本+文本”多方位解读方式。单一感官刺激难以满足当下受众审美体验需求,多感官审美体验呼之欲出。艺术作品的精神陶冶逐渐被娱乐目的取代,人们追求愉悦自我的消遣式接受。

关键词:艺术接受;传统艺术;传媒艺术;艺术族群

传统的艺术族群是指摄影术出现之前的艺术样式,包括文学、绘画、音乐、戏剧、舞蹈、建筑、雕塑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摄影术诞生为起点,新的摄影艺术、影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出现,它与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方面有着截然的不同,这些新生的艺术样态被称之为传媒艺术。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1]。传媒艺术是“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内容与“新媒介(互联网)”渠道融合的结果,它是多种艺术样式和媒介功能叠加的一体化。纸介的报纸只能够储存文字和静态的图片内容,报纸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之后,“互联网+报纸”不仅仅能够呈现原有的形态,还能够加入广播、电视媒介的音频、视频形式。互联网+传统艺术样式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的互联网化,是媒介融合和形式叠加的产物,集多媒介和多样式的传媒艺术带来艺术接受的改变。

一、艺术接受的权威意蕴解构转向多方位解读

美是传统艺术追求的最基本特征,格林伯格认为,“美的艺术是好的,如果艺术缺少美或品质,那它就是坏的”[2]。艺术的美体现在艺术的能指——艺术的呈现形式(声音或形象)和艺术的所指——蕴含的概念和意义。艺术接受者无论艺术素养的深浅、鉴赏水平的高低,对于艺术品的美、丑都能够有瞬间的直觉判断。面对安格尔的《泉》,再普通的受众也能够惊叹于画作中妙龄女子曲线的柔美。对于杜尚的小便器,不能把“一眼看上去就是美的”作为《泉》是否美的判断依据,需要结合丹纳的“种族、时代、环境”进行所指的解读。无论是能指的感官体验,还是所指的意义探寻,艺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承接意义的给予。而传媒艺术动摇了作者的权威地位,接受者根据自身的接受语境解读并赋予艺术作品新的意味。这种大于原有意的解读意契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单向权威意蕴解构的审美体验开始转变为“解读出来很美”。

解读意识的觉醒源自于艺术作品接受空间的扩大和艺术鉴赏视角的多元化。传统艺术受到材质、媒介的限制,传播范围有限,只局限于少数特定群体间的交流。当下传媒艺术化身比特以0和1的方式存在于互联网媒介之中,任意流淌于网络空间,接受空间范围扩大,鉴赏主体数量巨增。同时,传媒艺术突破时间线性的限制和物质的损耗,为每一部作品提供无限鉴赏时间和次数。艺术接受的无限意味着接受者、接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不断变换,受众解读视角更加丰富、解读的欲望更加强烈,艺术接受过程由“意图体会”向“意义建构”转变。由客观事实与传达客观事实的作者控制艺术意义的时期属于“真实意图论”范畴,而现代主义之后的诠释则进入了“假象意图论”的范畴[3]。“真实意图论”的信奉者认为艺术作品的原始能指和所指在传达过程的完全契合才是艺术传达的完成,能指和所指是由创作者规定好的一成不变的关联,接受者只有毫无差错地体会和理解作者原有意的建构,艺术鉴赏过程才算完成。对于艺术作品意义的解释和建构的大权只存在于艺术创作者的论断契合了传统艺术的认知、鉴赏方式,答案是唯一的,接受者只有通过艺术作品去获知这种固定不变的意图。

传媒艺术打破了作者对意义独断的局面,主体意识觉醒,“假想意图”派期待在艺术解读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地位和想法,构建属于当下语境的意指。决定作品含义的是观众、看者眼中最合适的那种作者意图。事实上观看者推想出假象作者的可能意图,并据此进行诠释[4]。对于作品意义的赋予权利由创作者转移到受众中,受众不满于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作品意图的设定,他们迫切需求“受众本体”意识的主导,作品的意义由接受者按照自身语境理解和建构作品含义。甚至在某些艺术作品的意图领会过程中,会出现接受者浑然不顾作者意义的存在,纯粹追求自己的意味,出现接受者领会并赋予的意义不等同或大于作者赋予的意义的现象。

传媒艺术时代,作者对作品单一意识赋予权威已经伴随着读者主体意识的觉醒消散,多元话语权的时代已经来临。后现代主义语境要求解构、反中心、反理性、反权威,把原本艺术世界高高在上的形态打碎,塑造出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新世界。作品的意义赋予是由每一个参与艺术鉴赏的主体构成,在时间和主体的交锋中叠加新的内涵,它不再是亘古不变的状态。意义的建构方式由“人本”向“文本”再转向“人本+文本”,对艺术作品意图解构、建构、再次解构、再次建构。作品意义的賦予由创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新的精神意志的解读者相对于随后解读者,前者也是艺术作品的独断意义建构者。作品的意义由一波又一波的意义建构参与者构成,解读出的意味不断被叠加,形成新的意味。传媒艺术的意义填充便有了延续性特征,每一次读者与作品的交锋都会绽放不同的意义内涵。

二、艺术接受的单感官审美转向多感官审美体验

人对外界的刺激,往往涉及的感官体验越多,整体知觉效果就会越好。不同感官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经过大脑作用共同组合成整体形象。大多传统艺术专注于静态的视觉体验,忽略了其他感官感受。传媒艺术感官丰富,注重极致的动态视觉感官刺激和丰富的听觉效果,并向着全感官沟通方向前进。现代接受语境中,艺术元素泛化且丰富,受众面对太多的艺术接受选择。相比传统艺术静观的精神沟通和契合,现在的受众偏爱瞬间多感官体验的精神愉悦和狂欢快感,艺术的膜拜价值被多感官体验价值所取代。受众很难利用单一感官架接与艺术品沟通的桥梁,不仅是因为自身艺术素养的不足,还来自内心对艺术接受方式多样化的渴求。

对于绘画艺术《洛神赋图》调动视觉便可完成赏析,还有书法、建筑、雕塑等这些传统艺术只是需要视觉体验即可。集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戏曲艺术,只是增加了听觉感受,受众对这样单调的艺术体验方式早已经不再满足,他们渴求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洛神赋图》在《国家宝藏》的展示采用大屏、灯光、音乐等舞美新技术形式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的感官审美。相对于静坐领会其意的画作《洛神赋图》,现代传媒艺术对它呈现采用了更加丰富的形式。“前世传说”利用背景LED屏和9根可移动LED屏柱的视觉组合系统和画作中的各种元素,情景再现顾恺之画作《洛神赋图》和曹植词赋《洛神赋》之间的渊源。“天团点评”把艺术品的历史价值、文化意味和意蕴直接以专家口吻讲述,在讨论中丰富观众审美体验。相比较需要全神贯注、苦思冥想的传统艺术接受方式,人们在高压生活状态下更偏向喜闻乐见的传媒艺术接受方式,欢乐地进行高雅艺术的多方位感官体验。

技术的发展赋予受众更多接受方式的选择,激发接受主体控制意识的觉醒。面对传媒艺术的共时性鉴赏,受众迫切需求触感的加入,不仅能控制艺术鉴赏的进度,而且渴望跨时间、跨空间的同鉴赏群体产生沟通交流。快进、跳播、倍数观看等方式配合主体在屏幕上进行触感滑动,评论留言系统应运而生,弹幕、微信朋友圈、微博、留言等触感接受方式使鉴赏主体进一步摆脱传统艺术接受感官束缚。这种非共时性的交流方式不是追求即时的讨论,而是线性时间轴中前者和后者的交流组合成新的艺术作品丰富未来受众的艺术鉴赏体验。甚至在传媒艺术的观看过程中,不看剧情只看评论也成为现代艺术接受的方式。近日《复仇者联盟:终极之战》在各种受众自媒体间不断发酵,原本单一的传播本体变成无数形式各异的传播文本,促进艺术视听鉴赏和触感传播的再循环。触摸视听体验,已经成为艺术体验的重要方式。

5G时代即将到来,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日益成熟,技术的进步延伸人的感官,使追求“以用户为核心”审美体验方式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带来虚拟空间中的多维交互体验和多层面情感反馈,实现新的感官体验效果。视、听、触、嗅等互动体验方式与多感官交互体验融合,实现与创作者、艺术品之间的双向交流,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生产工作。艺术作品里面的元素都能够配合鉴赏者互动,并按要求调整,营造属于鉴赏者独有的实时可变不可逆转的“白日梦”。对于传媒艺术的多感官追求还处于假象阶段,但单感官接受转向受众渴望的丰富审美体验需求是时代的选择、是接受主体的渴盼、是历史的必然。

三、艺术接受的精神顿悟转向消遣式接受

由作品深度内涵的追求转向消遣式的接受,是传、受者中心争夺战中“受众本位”的胜利。“受众本位”是指包括传者、受众、内容、反馈、效果和环境等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受众是一切传播活动的中心,其他各要素都围绕受众展开[5]。受众地位的提升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目的,是否满足接受者需求成为衡量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传统艺术因主体意识的特殊情感而生,服务于创作者自我意识世界的传达。传媒艺术在创作之初充分利用受众画像等各种技术预设接受群体,渴望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情感关照。当下对于受众欲望的过度迎合,鉴赏者不再满足灵魂的净化与洗礼,而是追求愉悦自我、充满享受意味的消遣式接受。

艺术作品应当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这是艺术的本质要求。蕴含丰富思想内涵的传统艺术作品,需要接受者走进艺术作品的精神世界之中自我观照,顿悟领会其意。传统艺术具有独一无二性,受众陶醉于独有的“光蕴”和“灵韵”,享受自身与艺术品“观照”妙不可言的特殊时光。由于传统艺术的呈现形态和样式,欣赏者与被鉴赏作品需要同处于一个时空,调动单一感官以“凝神静观”的方式去体会艺术的魅力。这种“凝神静观”以个人欣赏为前提,要求接受者要以一种静观的、全神贯注的心态去细腻体验和领悟,接受者被艺术作品吸引、打动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作品之中,沉浸在一种怡然陶醉和冥思默想的专注状态[6]。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者在彼此“凝神静观”的默契陪伴下,欣赏者只有努力动用所有的想象和艺术积累,拥有丰富的艺术素养才能够达到灵魂的升华与精神世界的交融,与创作者进行对话,仔细把玩品味每一处饱含意义的细节。

傳媒艺术则需要大量的自我复制和传播才能够得到价值的彰显。衡量传媒艺术价值的准则是互联网络中个体的认可,大众的喜好决定着艺术作品的走向和生命。面对现实社会的生存压力和生活欲望,受众渴望精神的愉悦和自我意识的表达。人们放弃精神世界的探寻去追求感官刺激,享受欲望驱动下的快感。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要充分考量受众对艺术的幻想。大量明星堆砌的视听内容在收视上的巨大成功,由于没有精神内涵受到了不少行内人士的批评。但是它们抓住了当下受众的需求,明白是在为谁——市场和观众而创作。观众需要的不是价值导向输入,而是紧张束缚之后的心灵的放松和愉悦。目前,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受众面对劳累生活放弃思考的权利,偏爱“消遣式”的娱乐方式,只求得片刻慰藉式的娱乐狂欢为生活多一点生气。这种消遣式的接受需求合乎时代的转变,大量传媒艺术满足受众对自我的幻想,豪宅、豪车、服饰、美食、成功、爱情等应有尽有。在欲望的假想中,受众不在乎糟粕思想的危害,只追求在痛苦的现实中拥有美梦的快感。鉴赏者知道当下艺术形式过度迎合自身欲望的危害,可是谁又在乎,他们想要的只是这一刻独属于他们的消遣和畅想,精神的放松和愉悦就是他们对艺术作品消遣式的接受方式。

四、结语

时代变迁,艺术样式不断丰富,主体意识的觉醒、媒介技术的发展、审美目的的改变带来不同的审美趋势。审美的改变不是对传统艺术的全盘否定,而是艺术发展过程的新特征。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持久弥新放彩,结合当下语境作出符合艺术本质和时代需求的选择才是艺术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艺术接受方式的变化是艺术接受者的呼声和回馈,引领艺术发展的方向。只有重视受众的呼声,艺术样式才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2014(1):72-76.

[2]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9.

[3]褚楚.不可控的群体主观——新媒体艺术受众分析[J].大众文艺,2012(21):202-203.

[4]戴维斯.艺术哲学[M].王燕飞,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21.

[5]吴龙胜.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服务到家”理念理论解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24):65-66.

[6]顾燕燕.从“凝神静观”到“消遣”——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接受方式转变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0):44-46.

作者简介:鲁乾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鲁乾辉

上一篇:自考法律专业论文下一篇:以人为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