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以人为本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指少数人或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也不是泛指所有的人,而是具有特定内涵。

第一篇:以人为本论文

从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这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唯物史观、尤其是对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是科学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早期唯物史观的原创形态和科学发展观这一唯物史观最新发展的当代形态之间,贯穿着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性原则,这便是作为这种历史观之核心和本质的以人为本。长期以来,人们对唯物史观中的人本理论作过多方面探索和理解,当前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丰富实践中又对此不断加深认识,然而即便是如此,对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仍有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必要。

一、 科学的历史观与以人为本

在人类思想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以人为本的理念都可谓是源远流长。象“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万物之灵”这类可以算作以人为本的古老话语,原本就是同万物相比较而言的。可是,由于未能正确看待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而陷入抽象议论,因而真正把人放到人与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关系范畴中去解释和说明时,碰上的只是一堆堆引起无限困惑和无穷纷争的困难,就如同古往今来大量材料所显示的那样。比如,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尺度的标记是什么,其根据又是什么,同样,人为万物之灵灵在哪里,因何而灵,如果不从科学上去把握人与外界的关系,这些都会成为难解之谜。“人”这个概念,指的就是一个个生存着、活动着的生命个体,都是既有生老病死又有喜怒哀乐的实体性存在,就是把“人”作为人的整体概念来理解,这个整体所包括的也应该是全体有生命的个人。可是,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却显得那么复杂多变甚至扑朔迷离,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回答可以很简单:是历史造成的;因时代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的身体和地位的变化是历史,由这种变化而产生的人的思想和观念的不同也是历史。从原始阶段图腾崇拜中人的迷失,到专制时代政治、宗教统治以及资本雇用劳动所带来的人的政治、宗教、劳动异化,显然都有悖于“人本”,这中间不时泛起的关于以人为本的呼唤,除有时表现得声音微弱之外,较系统的理论又难免流于空想。这一切既表明历史规律的客观趋势难以逆转,又昭示着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历史规律,即树立科学历史观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可以说,当前要彻底弄清人的概念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关键就在于彻底弄清和真正落实科学的历史观。

人们通常用唯物或唯心来鉴别历史观的科学性。大致说来,把人放在历史系统的运动中进行考察,并注重实现人在历史发展中所应、以及所能发挥的作用,这就是科学的历史观;反之,单从人的想象和愿望出发去理解或编造历史,抽象地而不是具体地去设计或规划人的发展图景,这便是非科学的历史观。这样去区别两种历史观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真正去实现这种区别却很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涉及到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与运用。

对抽象人论的诘难首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发起的。在他们二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开头便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并提出“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这些“宣言”式的话语,可以被视作两种方法论的分水岭。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引伸到普遍性,而不是相反。按照科学的历史观,人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和历史的创造者,人不能离开历史,历史当然更不能没有人。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因而也就必然尊重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唯物史观中突出以人为本,就是突出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本质性趋向和特征。高举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的旗帜,就是在坚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事实的同时,始终注意人在一切历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这就不仅可以解决有些人所关心的所谓历史的“属人”性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面对真实的历史,因为真实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抽象地去论人,常常用人的愿望、意志乃至需要等去理解和设定历史,在以人为本问题上就难以确定客观的依据和本质的内容,因而出现观点纷呈、各家争鸣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产生抽象人论的更深原因要到世界观中去找。世界观是观整个人类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现实过程。具体地说,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就是要对人类的产生、社会的形成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动。对此,唯物史观的表述是把生产,首先是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强调:“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少人总是把人类这第一个历史活动同解决人的吃、穿问题放在一起谈论,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因此而忽略了其在人类历史生成及演变中的基础地位和动力作用,则难免造成科学历史观的缺失,而抽象人论之所以长期不绝于耳,多少与此直接相关。这中间当然有认识问题,但更重要的却是意识问题,世界观的差距也就表现在这里。

人的最初的生产活动就是人和动物产生本质区别的人类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的主体总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中一种似乎符合常规但却是十分古怪的现象发生了,社会财富是由广大的劳动者创造的,但生产资料和政治权力拥有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有,却是以牺牲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和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这个概念不可能完全来自真实的现实,甚至会以看不见或不承认劳动者是人作为前提。历史上的诸多人论所宣扬的“人是目的”,人有“意志”、“理想”和“爱”等美好言论,虽然属于珍贵的历史资料,但却难以根治上述的社会弊病和劳动者的困境。科学历史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人的生产劳动作为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生和发展的起点和此后的动力,始终不断地研究探寻包括大多数劳动者在内的人类的解放之路。这中间既蕴含着对社会历史变革的洞察力和明辨力,又怀有对劳苦大众的全新理解和深厚感情。不具备这些因素,就不可能知道科学历史观,知道了也还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文字上。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就是、而且应该是这样的理论。唯物史观以真正实现劳动人民直到全人类的解放为现实的和理想的目标,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设定和变革社会现状时,都必须时时、处处以解决人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这种人不仅不是抽象的,就是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也不是一个样子的,而是共处于统一的社会整体中并活动在诸多社会矛盾状态下的无数个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人群。这样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唯物史观面对的不仅是社会存在方式、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的真实历史图景,而且会始终注意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条件下把人的问题置于社会问题的中心,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完全结合在一起,而这正是通向顺利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必由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关于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出发点的大讨论中,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以马克思说过的“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只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而不从人出发,笼统地否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其实,就在同一篇文章中马克思就写到:“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人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本来就是统一的,把两者分开,无论是撇开社会历史时期将人抽象化,还是将人排除在社会历史时期之外,都不是唯物史观,都不能正确理解和全面实现以人为本。因为前者把人落不到实处,后者则极易产生对人的淡忘乃至遗弃。在作为唯物史观形成之标记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如此宣告:“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这样的社会历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也只有坚持这样的历史观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当前的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唯物史观、尤其是对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惟其如此,我们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应该重视科学历史观的学习和把握,真正弄清楚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现实内容,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强贯彻的自觉性。

二、 从分工、分配的历史发展看以人为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和呼声很高,把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和行动有了不同程度地开展,而从另一方面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以人为本所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则多少存在着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学术界的一些人士可能有这样的想法:用科学的历史观探讨人的问题,包括探讨以人为本问题,似乎在达到肯定人的现实性和历史具体性之后就可以停下脚步了。诚然,眼下无论是从理性层面还是从感生层面宣扬对人的抽象直观,从而将抽象人性绝对化的观点很少见了,曾经出现过的把人性机械地等同于社会性甚至阶级性的观点也没有市场了,然而代替这两种片面性的,却有了一种似乎是“客观”而“全面”的思想,即把两者“统一”起来实际上是两者的单纯相加。比如有的文章认为,马克思反对的仅仅是单纯地对人作抽象直观的片面性理解,而不是绝对地反对作抽象的理解。意思是说,人本来就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即抽象人性,只不过这种抽象的人性在不同的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性即具体的人性;绝对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片面的,都不合乎人性的原则,也不能把握住人的本质。这里的问题很明显,把真实的人及其特性分为抽象的人性和具体的人性然后又将它们合在一起,决不合乎人性的原则,离开人的本质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背景和条件,也无从把握人的本质。为什么在认定人性的现实性和历史具体性的同时,还离不开抽象人性这个怪影呢?难道人性真的存在着与现实性和历史具体性走不到一起去的某种潜在的障碍吗?在这种理论状态下去解读人性理论,就能够掌握以人为本的真谛了吗?

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状况存在巨大悬殊,比如不能同样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不能同样享受合理的医疗救治,在吃饭、穿衣、住房等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上也存在宵壤之别,而这一切不仅是现在存在着,并且在父辈乃至祖辈都是一直存在的。古人所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及近人所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社会现象为什么长期存在,甚至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从古至今人们有过各种各样的回答。最初是认命,以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后来慢慢感到是富人干的坏事,于是仇富心理滋生,杀富济贫的好汉也就应运而生了。到了近代,有先进思想的人开始意识到社会制度的弊病以及阶级的压迫,因而暴发了各式各样推翻旧制度的革命。也有不少思想家倡导人性,力图通过呼唤人的良知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博爱来拯救社会,拯救人类自己。应该说,这一切努力都是可宝贵的,不少是可歌可泣的,然而历史和现实都已说明,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思想启蒙,都远没有触及到人类社会的深层次结构,也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以分工和分配为主干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体结构。以不断克服由分工和分配所形成的社会矛盾为中心的全面调整和更新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志,人的良知和人类之爱不着眼于这个基点就会变得抽象,而由最先进的阶级所领导的最先进的革命,也只能为此打下现实的基础和创造必要的前提。如果说,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一开始就设定了随着分工和分配的历史发展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图景,那么在今天,当我们已经面对全体人民共建伟大事业、共享事业成果的新的历史时期,当分工和分配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紧迫性和尖锐性的关键时刻,就一定要把分工和分配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于以人为本来说,无论是从加深理论上的认识还是加强实践上的力度,其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是以研究经济问题为基础的,但贯穿在他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则是对人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关切与思考,而且一开始就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他的有关唯物史观的最初也是奠基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提出并且初步探讨了经济学和哲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新的发展,但其作为唯物史观之奠基作并在以后一直未曾改变的基本理论内容,便是强调以人为本同时又把以人为本置于客观的经济社会规律,主要是分工和分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把握。在马克思以前的一些经济学家们论说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从经济范畴入手,而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则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开篇,劈头就提出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三者关系及其对人的影响。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之间是经济关系,但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中由分工和分配所形成的最具实质性的关系,不从这样的关系入手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以人为本就会落空,抽象的人性议论也极易由此产生。

在对唯物史观进行整体论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和分配问题有了系统的表述,其要义是:分工开始是男女性别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包括体力和脑力以及其它偶然性所形成的自发的或自然产生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也就是从这时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了,随着因分工而来的所有制和阶级的产生,社会上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也就相继发生。因为分工,不仅是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就是生产和消费、劳动和享受等,也都分别落在不同人的身上。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这种状况延续下来,不仅使人们的活动固定化、职业固定化,而且连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固定化了。由贫富悬殊而形成的尊卑、贵贱之别,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式,而且也成为不可移易的普遍观念。这就形成了上文所说的那种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社会生活状态。按人们的通常理解,分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的历史发展,是历史的进步过程。象农业和畜牧业、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及后来商业的分工,都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至于不断发展起来的行业、职业以及各种专业的分工,更为社会提供了无数行家里手、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这一切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在充分肯定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还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另外一面,原因无它,除了自始至终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还致力于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创立科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观。也正是由于对分工和分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全面理解,才为人性、人的本质的解读和以人为本的实践打开了通向现实之门。

有一些理论现象值得人们注意:一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颇有微词;二是对马克思着力强调而又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分工和分配问题视而不见。这两种看起来似无直接联系的理论现象,实质上属于同一个认识根源,即不认可、实际上是不懂得人的社会关系在人性的塑造和人的本质的形成中的重大意义。有的“人学”理论专著主张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实践而非社会关系,也有些文章强调劳动才是人性和人的本质。实际上,无论是实践还是劳动,都离不开社会关系,都是人在特定社会关系状态下所从事的实践和劳动。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起的不同作用,决定着其所从事的实践和劳动的不同性质,而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和起着什么作用,主要的又是同分工和分配的状况分不开,甚至是由分工和分配所规定了的。比如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或农业劳动,尽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农民在社会总的分工和分配体制、特别是城乡对立状态下处于劣势地位,决定着农民不可能具有和其他各式人等完全一致的本质。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这个大概念所涵盖的是包括各民族、各阶层和各行各业以及老少人群在内的全体人民。在这当中,由于历史所形成的分工和分配问题而处于贫困乃至劣势状态下的人群占的是多数。注重从分工与分配的历史发展中去看以人为本,就可以从此直接进入唯物史观的视野,即有利于消除某些抽象的人性思辨,也可使在以人为本的实践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实些。

三、 从现实对历史的承接和超越中实现以人为本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共同的以人为本的概念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内容,这是由解决社会矛盾的不同要求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理念所决定的。从影响比较大的方面看,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其一是封建时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的人本观念,这种人本观念时常同民本观念相提并论,如《管子》提出“以人为本”,而更多的典籍则用民代替人。在内容上是主张“民”对“君国”存在的重要性,强调民贵君轻和民为邦本,直到民像水那样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从维护和巩固君国统治的需要必须善待百姓。其二是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所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这股思潮以宣扬人的个性解放、强调维护人的尊严和实现人的价值为中心思想,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大造舆论。其特点是把这些打着资产阶级烙印的思想说成是全人类的普遍共同的思想,而实际上对当时的劳动人民来说,所谓个性自由以及人的尊严和价值云云是根本谈不上的。这两种思潮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对后世也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前者的进步作用,只需将那些明君贤相注重防止横征暴敛和昏君奸相不顾人民死活加以比较,就可以看清楚;而后者则为社会制度上的更新开辟了前进之路,并积累起一大笔值得重视的有关人文学科的学术资料。

从历史的发展看,这两种思潮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的,其原因是人们的观念中存有从历史上承接下来而未被超越的因素。在历史上形成的众多社会分工中,还把人分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分工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以改变,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种分工现象则总是存在的。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和把谋一己之利的事说成是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的以人为本虽说给人民的好处非常有限,但在历史上是常见的。还应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状况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并非完全成为过去。比如打的是以人为本的牌子,干的却是当官者自己创造“政绩”、谋求升官发财的勾当,或者以为人民掌好权的面貌出现,却用权力去为非作歹,贪污大量钱财,这样的“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成了以官为本,甚至是以权力为本,以金钱为本。应该说这样的事例并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偶然的,这中间固然有干部自身的素质以及其它问题,但对以往的以人为本和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缺乏了解和认识,也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毫无疑问,今天的以人为本是对历史经验的承接,但更重要的是在承接的同时进行超越,或者说是用超越的眼光去进行承接。

唯物史观在承接历史的同时所进行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以人为本中的人作了科学的定位,这就是突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观,强调把人民、首先是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作本体,而代表人民掌握政权和管理社会的干部只是人民的公仆。科学发展观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既从哲学上认定了人民群众本体地位的科学历史观,又从政治上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现实要求。把革命时期党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为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明证。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明确地提出要构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具体要求增加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等。全体人民共建、共享,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求广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并且发奋工作,为此,上述决定还提出要解决领导干部在素质、能力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干部素质有许多工作要做,重要的一条是要强化理论建设和政治思想建设,在这中间,尽可能多学和多懂一点唯物史观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才不会显得懵懵懂懂,实行起来也不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所要求的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所体现的是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精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对此如果不停留在抽象议论上,就应该很容易理解这种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一体化关系,正是以人人共建活动和共享成果为客观基础的。只有人人参加共建和获得共享,社会才是人的社会,人也才是社会的人。马克思在创建唯物史观时,首先把目光集中在劳动人民终日劳动而得不到温饱,其创造的价值为少数人拥有,并提出要消除劳动异化和人的本质异化,所期望并且呼唤的就是人人共建共享的理想目标。还要着重理解的是唯物史观所要求的共建与共享是直接通向科学的人性观和人的本质观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产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还应该是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样的劳动就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反之,只考虑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牺牲别人的需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那就不仅丢掉了自由的生命表现,也导致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扭曲。这是因为,“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在这里,共建共享与人性、人的本质相通的地方,也包含着共建与共享相通的内容,即通过共建达到共享,又通过共享促进共建,并使共建的过程同时成为共享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准备时期,恩格斯在所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提出:要“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也就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史上最早出现的关于人人共建共享的理想图景。有人会说,这里提供的是共产主义远景,不是现在所能做到的,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如何解决这个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上。不是都说党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坚持理想信念吗?不少人可能以为共产主义在遥远的将来,因而尽管口中照样说,行动上则常常是把理想信念搁在一边,甚至将其边缘化。我们现在常说要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实行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就如同两个全面发展一样,都是一个历史过程,都有一个超越历史、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转化形式。历史是镜子,未来是目标,而现实则是起点,懂得并且能够按照这三个维度去践行以人为本,就会(下转第88页)

(上接第55页) 有效地在现有条件下一步一步地去推进共建与共享。

“消除旧的分工”,同样也有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现在我们比较注意并正在着手研究和解决分配上的不公问题,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分配问题只是一个现实问题,要把分配不公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公平分配的未来走向弄清楚、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的分配问题,则一定要把分配和分工问题连在一起。要知道,正是历史上因分工带来的弊病和分配上产生的不公,是实现共建共享的直接阻力和障碍。写到这,马克思的话又出现在脑际:“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说的是因贫穷这一历史屏障所造成的教育缺失和文化溃乏,是怎样影响着人世间的不平等。事实证明,历史上因分工所形成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确使现有搬运夫中许多有可能成为哲学家或其他各种“家”的人遭到埋没。当然,消除旧的分工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从现在起就注意缩小而不是扩大分工带来的弊病,特别要严格把住不扩大掌权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种种差别这个底线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共建与共享的成败得失,也关系到实现以人为本的大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人民出版社,1958.

责任编辑 张国强

作者:郝孚逸

第二篇: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管理机制

摘要: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涉及到员工的培育与成长,员工的选聘与任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达到以人文本,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本文结合企业管理新形势,分析了影响企业“以人为本”进程的原因,并重点列举和分析了企业疏于对人的管理,出现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同时结合个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体会,从七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如何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

关键词:以人为本 系统工程 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开始提到“以人为本”,但到底何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不同的企业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内涵,以及怎样才能算是以人为本,大部分企业没有进行专门的探讨和研究。在新形势下,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深入,建立有效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丰富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已成为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

1 解决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管人,在于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先进知识和创造力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深究其中“人”和“本”的真正内涵,管理思路不宽、工作方式简单,严重地削弱了广大员工的创新动力。究其原因,这样的状态是由于一些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及时解决。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对人力资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仍处于简单做好工资发放、人事规章制度拟定和档案的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管理者虽然口头上一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没有把员工当作企业的核心资源去对待,更不要说考虑员工的成才和发展。

二是人才的使用和发展缺乏公正性、系统性。企业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系统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员工培训计划和长期稳定的考核制度。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关系到职工切实发展的机会常常出现“打招呼”、“写条子”、“找关系”的不良风气,人才使用和发展缺少风清气正的氛围,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三是激励手段运用得不好。目前的企业缺乏对人的需求多样化的认真研究,激励制度操作单一化。激励不及时,错过了激励的最佳时限;评功评奖受指标限制,最终搞了平衡;有的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成了“不倒翁”。

四是对员工的发展重视不够。企业部分领导注重政绩,疏于对员工能力的关注与培养,管理存在短期行为,把员工看作自身发展的“工具”,很少从每位职工个人发展对其进行指导和培养,更不会考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导致员工缺乏与企业共患难的精神,被各种外部条件吸引而产生抱怨、甚至出现频繁的“跳槽”现象。

五是员工成就感、归宿感所必需的硬件条件不完善。企业不关注基层员工和弱视群体的生活必需条件,对一些职工的困难没有进行深入解决,在管理中脱离了群众,一味盛气凌人地提出要求,一味要求职工讲奉献。在生活、工作条件上不投入精力和财力改变现状,导致职工工作期间没有荣誉感,渐渐失去了在企业长期奋斗下去的信心。

2 疏于对人的管理,企业出现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企业不重视对人的管理,越来越多令人奇怪的现象频繁发生。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疏于了掌握职工队伍思想状况的机会。一些管理者整天忙于疏通上级关系,甚至将对上级的负责和对员工的负责对立起来,总是给员工高高在上的感觉。干部员工没有“胆量”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渐渐失去了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疏于了对员工能力和特长的关注。企业没有培养人才的意识、甚至削减了一些员工受教育的权利,员工日复一日地扎在工作中“坐井观天”的努力。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助长了一些不良风气的滋生。一些职工开始注重发展情商、注重建立关系,而且这种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对职工的行为产生了示范性、传染性和导向性,极大地挫伤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动力。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逐步使员工在工作中的荣誉降低。一些企业还延用着一些不信任职工的管理办法,疏于建立提高职工尊严的意识,官僚主义常常以“上级的指示”、“党的纪律”等口号出现,在管理中生硬的管、卡、压,把教训员工当成家常便饭,对员工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等同于疏于对其负责工作的管理。导致实际工作中,要求人人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

疏于对人的管理,就助长了一些无所事事人的势气。有的人不琢磨事,光琢磨人,专门琢磨干事的人,你在前面干,他在后面看,干对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琢磨人的人多了,干事情的人就越来越少。

3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保障

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达到以人为本的预期目标。

一是建立一套完备合理、能切实提高执行力的约束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各地的企业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工作布置了无人执行或出现谁都管、谁都管不了的状况。所以企业急需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使员工的行为有所遵循,使员工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使任何一项工作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切切实实达到职责分明。

二是建立能充分发挥职工集体智慧的激励机制。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想办事、肯办事、会办事的人。没有这样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干将,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就无从谈起,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同类型企业水平,更别说创造一流企业了。所以企业要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努力。在管理中要发挥好物资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的作用,要平衡好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保证员工物资生活条件的同时,更要保证好他们做人的尊严。

三是建立一种能者更能、弱者亦能的压力机制。企业的员工因成长环境、求学经历、社会阅历的不同,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差异很大。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将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这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以,企业要建立压力机制,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制定适合员工自身素质的工作责任,善于使用人才,量才授予职责,动员和指导员工在本职岗位取得优异成绩,在爱岗敬业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四是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一切事物失去了公平,就会导致越来越不好的风气,没有公平就等同没有原则,企业也就没有规矩,逐渐会失去威信。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在人才管理中尤为重要,因为缺少了公平,会明显地引起员工的抱怨和不满,会明显的打击一些人的积极性,会明显的让员工失去对企业的信心。所以企业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竞争的机制,将重要的工作赋予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员工,让其带动身边更多的职工成长,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促进人才优化组合,最终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五是建立一套能保障员工知情权的公开机制。企业一定要保证职工的知情权,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企业愿景,一些重要的决策神神秘秘不能光明正大的公布于众,严重影响人们的情绪。套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句式,不难总结出这样的道理:“员工智则厂智、员工强则厂强、员工积极则厂积极”。只有当员工能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能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企业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所以企业要建立公开机制,建立一种能将企业的决策、战略、愿景如实地反映给员工的机制,建立一种能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机制。

六是建立一套领导带领员工共同进步和加强培训的学习机制。在企业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培训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杀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教育置若罔闻。”但一些企业往往倾向于外部招聘人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员工的培养教育,领导干部也挤不出时间带领员工共同进步,员工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在摸索中缓慢进步。所以企业要建立卓有成效的学习机制,建立一种能让领导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传授给员工的机制,建立一种能实现组织发展、保持人才优势的培训机制,建立一种能吸引员工、能保证员工个人生涯得到发展的有效学习机制。

七是建立一套能温暖人心的环境保障机制。企业的环境通常可以理解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比较容易理解和实现,而软环境则比较虚化,往往是没有实体的。但环境归结到一点就是员工在企业干活舒不舒服?从硬件上讲,办公环境舒不舒服?是不是厂区设在郊外,还天天加班让员工与世隔绝?宿舍条件是不是很差?出差能不能住一个好宾馆?出去办事能不能很体面?从软件上讲,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单纯?是否人际关系过于复杂?是否不尊重员工,把批评当成一种权利?重视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重视,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他们会为干好工作而竭尽所能,不惜做出额外牺牲。所以企业要建立温暖人心的环境保障机制。企业管理者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角度出发,深入基层,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员工零距离沟通,切实解决好员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给员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消除员工的工作压力。

无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还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与成长,所有的企业都在直面改革、发展和竞争,都必须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好各项工作。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战略、效率和利润偏好,转向更加关注客户、组织和员工,更加关注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建立并完善一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必将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2]赵忠武.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机制.大众科技报.2006年11月7日.

[3]朱国志,李振泳.构建和谐企业的必备观念.中国电业.2005:12.

[4]企业文明编辑部.员工培训关乎未来.2007:10.

作者:葛忠文 刘改梅

第三篇:“以人为本”新解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指少数人或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也不是泛指所有的人,而是具有特定内涵。具体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具有一定对应性。以人为本就像人民的“幸福之树”,她即需要强基固本和不断生长,也需要科学管理和铲除病虫害。要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四不原则”。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P.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P.31“)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P.30)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以钱为本”、“以物为本”、“以权为本”、“以名为本”等错误倾向的彻底否定,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新形势下的创造性运用,也是对人类历史上“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等思想的扬弃。正确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重大问题。

一、关于“人”和“本”的阐释

在理解以人为本时,要正确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的真正含义。

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实践着的人,实践性、社会性和阶级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人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因此,不同时代的人,或同一时代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对“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在奴隶社会的奴隶主眼中,奴隶是会说话的“牲口”;在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眼中,农民是为他们服务的下等人;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工人阶级是他们赚取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工具。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只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归宿和根本。要说根本,也只能是以维护和实现少数剥削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根本。

“以人为本”的意识、理想古已有之,但真正成为社会现实,也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大众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力,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体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指少数人或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也不是泛指所有的人,而是特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已经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社会主义社会,当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分子、经济犯罪分子,混进党内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恐怖主义分子,宗教极端分子,一切危害社会主义制度,企图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反动势力,大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等等都不属于人民的范畴,绝不能“以之为本”,而只能“以之为敌”,坚决予以打击。所以,“以人为本”不是没有界限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是也只能是“人民”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些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只能是人民之害、人民之敌,他们决不会成为人民事业之本。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正确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前提。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有特定含义,与历史上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我们对“以人为本”作超阶级的理解或解读,则是幼稚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正确把握“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四不原则”

“以人为本”不是孤立的、静态的,更不是盲目的、妥协的。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下“四不原则”。

(一)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谈“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和系统。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以人为本”,特别是不能把“以人为本”与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不能离开“发展”谈“以人为本”,也不能离开“以人为本”谈“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发展,或发展太慢,就会失去“以人为本”的物质基础。不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就会迷失正确方向,失去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就会丧失发展的根本动力,走到邪路上去,最终也不会实现真正的发展。

也不能离开“科学”谈“以人为本”。这里的“科学”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而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片面的、失调的、不能够持续的,那就必然违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也必然与“以人为本”相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1](P.29)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也只能是走科学发展之路,也只有科学发展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发展。

总之,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谈“以人为本”。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不能静态地看待“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范围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制约,由于主客观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范围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地看待以人为本是对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缺乏认识的表现,是对以人为本的形而上学式的错误解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点是不能变的。但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科学理论,而且是一种社会运动、一种社会实践。作为一种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它也必将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人为本实践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以人为本实践主体的认识水

平、觉悟程度、能力素质等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决定的。否认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会犯右的错误,看不到以人为本实践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就会犯“左”的错误。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1](P.26)人类的需求是一个变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动性不仅表现在利益需求之层次高低的变化、利益需求之轻重缓急的变化、利益需求之大小多少的变化,而且表现在利益需求之性质(合理性、切实性)与结构的变化、利益需求主体之多寡与类属的变化,等等。如果脱离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动性,孤立、静止地看待以人为本,就不会真正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不能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缺乏基本的依据,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会缺乏现实的针对性。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树立长期奋斗、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1](P.26)

(三)不能违背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谈“以人为本”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应和利用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促进人的实践活动的成功,反之,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则会造成实践活动的失败。以人为本实践需要热情、激情、感情和真情,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激情、对人民的感情和真情,以人为本实践就不可能成功。但是,仅有“四情”还不够,还必须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把对人民的热爱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结合起来,还必须树立科学态度,把对工作的热情与尊重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力戒拍脑门决策的盲干、浪漫主义的乱干、不计后果的蛮干。

有的人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认识不足,把以人为本当作是对人民的“恩赐”,不尊重人民的意愿,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凭借个人英雄主义或“精英”集团英雄主义以及充满幻想的浪漫情怀去干事业。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不愿意去教育人民、组织人民、发动人民。须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权益要靠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自己去实现、去维护、去发展。任何伟大的事业,离开人民的积极参与,将一事无成,以人为本就必然会落空。以人为本实践需要认识、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克服历史唯心主义思想的羁绊。为了人民,必须坚定地相信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无论是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当前仍肆虐全球的金融风暴,虽然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条是千真万确的,即都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的。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水源、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沙漠化与石漠化,洪涝灾害与水土流失等,则是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恶果。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人为本实践不能违背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否则必受规律的惩罚。

(四)不能离开斗争谈“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能不能得到全面而彻底的贯彻,以人为本能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以人为本能不能坚持下去,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重大问题。“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2](P.44)“如果我们把统治权力托付给统治精英,无论他们一开始多么睿智、值得信赖,过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他们就会滥用权力。”[3](P.80-81)复杂的现实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官煤勾结导致矿难不断,到官商勾结使假药与有毒食品流入市场,致人伤残、死亡案;从官黑勾结、欺压百姓、草菅人命,到官官勾结制造冤假错案;从贪污鲸吞国家财产,到保护走私分子,偷税漏税,严重扰乱国家经济秩序;从为境外充当间谍,到畏罪携款潜逃海外……危害程度之劣、危害范围之广,触目惊心。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与其他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勾结在一块,祸国殃民,已严重危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严重危及到人民政权的巩固,因此,敢不敢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是检验践行以人为本之忠实度、坚决性和彻底性的重要尺度,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

为了践行以人为本,我们党对危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进行不懈斗争的态度始终是坚决的、果断的、一贯的。从建国初期,毛泽东发动“三反”、“五反”运动,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4](P.378)再到江泽民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5](P.45-46)这都表明了,我们党对危害人民的腐败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进行坚决斗争的态度。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6“]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6]“水火不相容”、“始终抓好”、“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认识”、“更加突出”、“旗帜鲜明”、“坚决纠正”、“坚决查处”、“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等铿锵有力的词句,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腐败分子进行坚决斗争的坚强决心和意志!2007 年中纪委的工作报告指出: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同时,“严肃查处违反党纪的案件。2002年12月至2007年6 月,全国纪律检查机关共立案677924 件,结案679846件(包括十六大前未办结案件),给予党纪处分518484人。”[7]我国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同时也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斗争形势,同各种犯罪分子的斗争任重道远。

“四不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四不原则”作为一个整体与“以人为本”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如果离开“四不原则”谈“以人为本”则是不科学、不全面、不彻底、不真实的。以人为本就像人民的“幸福之树”,她即需要强基固本和不断生长,也需要科学管理和铲除病虫害。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动态的利益需求是“以人为本”的生命力之所在,遵循、运用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是“以人为本”的成功之道,坚持不懈地与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做不妥协的斗争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3][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坚持惩防并举,更加注重预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DB/OL].(2007-10-2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6/content_6953648.htm .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陈成志 焦春红

第四篇:以人为本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对怎样讲课研究得较多,对尊重学生差异、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研究相对要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差异,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怎样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无法改变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以人为本,合作交流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功能,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设计和“有限”的习题演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合作交流;分层教学

一、 引言

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在教学环节中逐步进行智育、渗透德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厚德载物的教育教学大智慧。

近几年的新课改,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往往在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纷纷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于最终的受益者学生来讲,并不能因为教师教学方法、方式的改变,就形成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致。学生的学习差异仍旧是一个困扰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

二、 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

教师研究的教学方法始终是应对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共性问题。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教学号召,从信息技术使用到导学案的设计,以及对课堂模式的改变,不得不说已经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研究热潮。可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和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德育教育,都没有如期实现教师进行课改时的预想目标。分析其中原因,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形成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对数学问题理解的深度不同以及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有别所造成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的是一个学习的整体,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其中涉及知识点的难度一定不是最低的,至少需要“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可能回答上来,而且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贯心理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就要把题目“多做”一些。结果,课堂的问题设计就逐渐为“少数”学生服务了,在高密度的新授课题目的演练过程中,许多中下等的学生逐渐把自己淡出了课堂回答问题和积极解答习题的思想意识之中。在访谈了几所初中数学教师之后,谈到的共同问题就是,在初二阶段知识难度大,培养学生压力大的过程中,越是急切地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越是产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反复研究中进行总结:不是教法不对,也不是学生不配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把“因材施教”落实到位。

三、 以人为本,合作交流模式下的分層教学

(一)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

教师的一切工作始终是要为每一名学生服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就是发现、发掘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精神支撑点。在学校里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同学之间的熟悉程度,可以为合作学习找准更准确的切入点,而且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层次的划分和及时变更。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团队里固定的成员,对集体的荣誉感要相对于其他形式存在的班级更强烈,学习氛围的创设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合作交流模式下相互影响

合作交流是以分组教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对具体问题的解答时发挥合作交流“交换思想”的优势,形成学生性格和学习特点上的互补。合作交流模式是建立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之上,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把任课的班级人数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小范围的整合,划分出四至六人为一小组,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做到随时“聚散”的小型团队,而且团队与团队之间存在相互帮助和相互竞争的关系,并且建立每一名学生在组内的“级别”,注明每一课学习的变化。这种根据性格和学习成绩的学习小组构建,是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级、中级和一级的搭配。在小组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性格互补和学习水平、能力上的互补。如,有的学生表述能力较强与有的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较强,这样的搭配可以在小的学习范围里,同学之间相互快速地启发思维,理清对新授知识的脉络并形成统一的正确认识思想后,进行准确地描述,彼此促进解题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自我总结的能力,以便对自己学习记录卡的填写,方便学生自己比对“进步了多少”、考查与教学目标“还有多远”等学习上的实际问题。

(三) 分层教学的创新应用

1.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真实的教学行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天生有学习数学的禀赋,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接受快、理解深刻,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是那么敏感,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解过程,同样能对知识掌握清楚,也有特殊的个体,就是对数学知识的反应十分迟钝,需要通过外因和内因刻意地努力配合才能发掘出其中的学习潜能。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都是如此,教师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敏捷的、适中的、迟钝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既不疏忽高能力学生的发展,又能促进数学水平适中的学生稳步发展,还能兼顾到思维迟钝的学生能够不断向前跟进呢?这不但需要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案设计,还要做好学生“共同进步”的思想教育,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认识到无论自己的水平高低,都是团队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以集体共同进步的学习思想鼓励数学能力低下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

2. 分层教学的性格互补和能力互补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两种情况,即数学思维、数学表达。例如,教学相似图形。相似图形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相得益彰才能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之后可以完全重合”,一部分学生在思维的构建上采用的是形象思维,而且在“默会”的前提下,完成了解题过程,这些学生大多是上等生,因此给老师的印象是“思维敏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困生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问题的提出做出解答,但是对问题的实质有着非常清晰的语言描述,实现了“从数学思维与表达的角度来看”,即“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重合”以及“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变式性质”。这些会做不会说,或者会说不会做的学习现象,实质上是等价的学习结果。只是后者往往是被老师忽略的,这个原因也是传统教学中出现“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不同的,在分层教学中的性格互补和能力互补不但是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

四、 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 结合学习小组成员的级别设计有层次的问题

学习小组构建之时已经划分出三个级别,教学新知的问题也要有相对的难、中、易的设计。问题“难、中、易”的设计,一是为组内的三个层次的组员提供了可行性挑战的目标,二是为中级和一级的组员创立了“晋级”的机会,这样的设计不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争取晋级的一种精神鼓励,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相似图形的问题设计。可以为高级组员提供位置关系复杂的相似图形,是需要通过旋转后再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以让学生直接判断;为中级组员可以先提供位置关系简单的相似图形,然后直接通过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方式,让他们观察到重合图形;为一级组员提供简单位置关系的图形,不变式,但要重复训练。而从数学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相关结论的表述,如“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对应边”与“对应角”的概念,以及其后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这三种问题的设计可以同时出现在白板漫游空间里,而且需要标注出问题难度的等级,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激发挑战欲望。

(二) 学习小组内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交流

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合作交流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要实现以人为本,就是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类型和出现的方式进行数学角度的思想交流。也就是根据各自对题目的认知进行审题的过程,是一节课是否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習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问题的讨论。在表达观点的顺序上根据题型的难度一般由中级组员和一级组员先谈出自己的认识,而高级组员在解题的最初阶段是保持对他们描述问题观点时的倾听,适当纠正他们解题思路上的偏颇。当一级组员在思路表达上不够畅通时,可以由中级组员和高级组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指导,这个环节是学生面对新授知识进行接受时可以相得益彰的过程,切忌在新授课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有题马上做”。新授知识如“相似图形”一级学生已经有了最朴素的认知以后,小组成员才可以进行问题的具体选择和解答。教师在学生选择解答题目之前,要进行组间巡视,指导个别小组对问题的表述和理解。如提问一级组员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学生如果能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如“等比例放大相当于用放大镜看”或者“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的认识,就可以确定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被打开,可以进行题目的演算了。赋予中级和一级组员更多的学习机会,是外因和内因的有效结合,不但可以发掘数学学习能力差的内在潜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高级组员也是丰富数学思维,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有效培养。并不会在课堂上因为“少做一道题”而造成学习知识上的损失,反而铸就了高级组员顾全大局的组织能力,提高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管理水平,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更深远意义的历练。

五、 结语

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导思想,加强立德树人理念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合作交流模式下的分层教学,尊重了每一名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舒缓的节奏中夯实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不搞“一刀切”,不去刻意追求“一节课多做了多少道题”,而是先给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思想,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学生即使在数学“分数”上可以一分高下,但是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参与程度上永远都要争取并列第一。

参考文献:

[1]利冬梅.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2]余静.培养学生独立作业习惯的“三维”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3]段青梅.有效的数学练习与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

作者简介:陈杰,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田河初级中学。

作者:陈杰

第五篇: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因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广受关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①的规定就是本着力求公平、尊重生命、保护人权的思想而制定的。但因其在立法上有明显缺陷:受传统道德规范影响较深,保护对象过于形式化,赔偿责任不够明确,赔偿的标准不够统一,从而被人们戏虐的称为“撞了不白撞”。这些问题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广泛争议。对此,国家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本文以76条从颁布到修正所引发的争议为例,对公平正义原则的追求、法律与道德的矛盾、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平正义;法律;道德;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所谓“撞了不白撞”这一说法,一直被广大司机所诟病。本着保护弱者,关爱生命的态度,国家制定此项法律似乎有着充分的理由,但这看似公平正义的做法却恰恰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机动车并不是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司机、乘客也是人,也是我国的合法公民,难道他们的利益不需要保护,他们不用人文关怀吗?由此看来,第76条的规定太过宽泛,缺乏统一的执法标准;太过绝对,这样的严厉,甚至说是一种有悖公平正义的做法。

时经三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决定对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进行了修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如无过错,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所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第76条的修改,有人拍手称赞,也有人大声反对。这一曾被某些学者称颂为“法律人性化体现”的争议规范为何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又为何经过修改却仍旧难以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好一个“众口难调”,“人文关怀”的争议是与谁人说。

一、争议——修改——争议

对于这一循环模式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们利益与动机的不同所导致,每个人都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对修改持赞同意见的人往往都是机动车司机,他们认为,如若按原法的规定,我知法守法,按规章办事,但到头来要么是家破人亡,有冤难申;要么是道义之罪,莫名担责。总之,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但76条的修改就意味着结果的大不一样,这是对守法公民的一种嘉奖,也是对道路交通秩序的一种变相维护,更是在某种意义上起着一种社会警示作用,对有车族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机动车司机当然拥护了。持反对意见的人多半是工薪阶层的平民百姓,他们整日为生计而奔波,衣食住房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哪还顾得上买车,原来76条的制定本身就绝对化的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法律的“人文关怀”看似限制了汽车的权利,但在他们眼中就代表着限制了那些所谓有钱人的权利。关爱生命,生命权优先通行权的说法自然就冠冕堂皇起来。

国家制定76条的本意是好的,力求公平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这本是法的价值的体现,是应该被推崇和发扬的,但如果过分强调某种利益的绝对化实现,则会使法律制定的初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人与车,一个是赤裸裸的血肉之身,一个是钢筋铁骨的交通工具;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一个是俗称的“肉包铁”,一个是所谓的“铁包肉”;这两组对比看似很明显的区分了强弱。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上的对比,人的权利当然大过车的权利,但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司机,乘客们的权利是对等的。难道说行人、非机动车司机是弱势群体,具有人权,机动车司机、乘客仅仅是因为借助了一个看似强大的交通工具,法律就要剥夺他们的人权吗?机动车自始至终都只是交通工具,并不是无人驾驶的,里面的司机,乘客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需要人文关怀。按照原来76条的规定,如若在街道上,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抢道;行人无视红绿灯而肆意横穿马路时,机动车是否应该坚决的牺牲自身的利益去保护所谓“弱者”的利益,走路的是人,坐车的也是人,倘若遇到了公交车、旅游车,那人数就更大了,孰轻孰重,难道仅仅是一个76条所能规定的吗,这“撞了不白撞”的说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戏虐的成分,但不失反映出了该法问题之所在,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就此,笔者将对其何去何从的公平正义、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难题、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人性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何去何从的公平正义

所谓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而正义是指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这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更是社会制度构建的道义基础。法律本身应该直接体现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法律就是一定的社会公平正义观,但同时法律也影响着公平正义的观念,法作为一种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其作用自然要覆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而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态度,良法的制定对公平正义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自身有悖公平正义真实价值体现的法律一旦被推行,甚至被人们所盲目接受,结果是不堪设想的。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正义观的遵循,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而是一个社会秩序的安定,一个国家的稳固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旧制度不衔接、不完善。这样建立合理的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域差距等,这些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但这些不公平都是由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副作用,是历史发展所不可避免的,是暂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任何社会阶段,平等与自由都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我们不能简单的运用“一刀切,平均主义”的观念去制定法律,执行法律,这看似的公平正义其实才是真正的不平等,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就拿76条的规定来说,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看似是绝对保护了弱者的权利,其实通俗的说是一种“杀富济贫”的做法,而这贫富之分还只是一种社会经验式的判断,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那么造成这种“平均主义”形式化适用在中国法律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与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分不开的,准确的说是一种“以仁为本”的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中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人道上,所谓人道就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孔子将“道”与“仁”等同起来,成为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所谓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伦理观念,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就充分表明了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这样一种理论对后世法律的制定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此我们不难看出这76条里所包含的“仁”,作为机动车的司机,被习惯性的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自然你的坐骑也被冠以强者之名,既然是强者,那自然要有点强者的范儿,出了交通事故,自然不能和普通老百姓一般见识,本着“仁义”的观念,扶弱抑强,自然优先保护弱者,谁让你是开车的呢。在此套用最近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很明显,这样的公平正义是一种与道德所混淆的公平正义,是一种夹杂着过多个人情感的公平正义,一种原始的,甚至说是理想化的公平正义。是与社会的发展所不相适应的。自然,这样的“以仁为本”必然缺乏生存的土壤,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同时,从法条本身讲,也难以自圆其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为公民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其主要表现在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的平等上。而76条首先就强势的表明机动车在本法中的弱势地位,不分青红皂白就摊上了个承担责任。那交通规则到底是给谁制定的,仅仅是机动车司机吗?所谓的权利平等,最基本的生命权该怎么保障?如果是因为行人的原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那车毁人亡的机动车一方是不应该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而缄默不言呢。很多情况下,都是机动车为了躲避突如其来的行人而酿成的惨剧。同样是社会的公民,应该平等享有绝对意义上的生命健康权。你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为何要用生命为你买单?同时,公平正义里所追求的规则公平,和谐社会应该是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共有的理念,是大家共同制定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社会是一个整体,只有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规则,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和谐。②从个人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渴望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而规则的约束是和他们绝对利益的实现相违背的,如果没有约束性,那么规则的制定则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对于中国交通混乱的现状,有人说,因为中国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所以在确定交通赔偿制度时才会孕育出这样有中国特色的第76条,这是一种社会现状所决定,法律必须考虑。对此,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幼稚,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秩序,是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如果法律规范要向这所谓的现状说妥协,那国家如何发展,社会又如何安定?目前,我国的国民素质仍然有待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法律就要降低标准,毕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不是多得比比皆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应该解决的是将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改造成遵守规则的人,而不是为了他们去降低法律的尊严。即使第76条确实存在着由于历史的惯性,而规则本身不公的问题,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法律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如今,76条所引起的争论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人大常委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正就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如若机动车无过错,那赔偿额将不超过10%。这样既能侧重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又能较好的体现公平正义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可操作性,也统一了全国各地机动车的责任比例标准。是一种积极地法的改良。

对此,笔者认为,76条的改良不仅仅是“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真实意义的体现,更是一种法律进步的具体实践。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76条改良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当代法律观与传统道德观的冲突矛盾。

三、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难题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法律,就产生了法律与道德的难题。法律与道德最初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使得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利益与价值而产生的,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有人就曾经说过,道德为法律之肉身,法律为道德之甲胄;道德为抵御罪恶的第一重堤坝,法律为抵御罪恶的第二重堤坝。为达到共同目的,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③但同时二者也有种种的差别,在调整社会关系时自然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道德观念的转变较之法律观念的转变相对缓慢,道德规范的转变较之法律规范的转变也随之缓慢起来。而这种滞后性对法律规范的制定有着严重的影响。

比如我们在法律观念上要求竞争而不是平等,效率优先而不是忠义至上,私利、公利并重而不是重公益,轻私利,权利本位而不是义务本位,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却难以迅速改变。虽然新的法律规范一经颁布便很快执行,但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被社会所认可。④法律作为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是具有约束性、他律性的特征。而道德,这种需要人类精神自律作为基础的行为规范,来源于人类社会长期沉淀下来的淳朴民俗风俗,有着地域性、流传性的特征,在没有国家强制性作为保障的情况下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往往在法律的改良过程中新法的制定仍然会受到古老道德延伸的制约,这种制约不是来源于某种强制力的规范,它是人们思想意识、教育程度、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76条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文中对中国古代公平正义的内涵做了分析,其实这就是两千多年来所沉淀下来的道德准则,若突然的改变自然需要过程的适应。这对于民众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我们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却是万万不能将其与法律所混淆的。76条立法的初衷是好的,但若只是一味的运用道德的思维去制定法律,将道德规则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就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相违背的做法。在立法层面上,我们提倡道德与法律相结合,使法律更好的反映道德、反映民情民意,但这不意味着用道德去约束法律,甚至是代替法律。在司法层面上我们更应该倡导道德与法律的分离,更好的维护法律的尊严,防止双重标准的出现,才能使法律真正做到公平正义。

法律上的规范是保护人民权益的具体表现,但国家增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更要做好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说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一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准确的说是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人性化的落实与发展。

四、 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人性化建构

在我国,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在立法上还不够具体、完善,虽然国家在制定一系列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法规上显示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最明显的是立法滞后,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期中,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基本的人权长期被践踏。比如拿机动车司机来说,他们也是社会的劳动者,国家的公民,也是以人为本思想所关怀的对象,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可以归属于弱势群体的范围也不为过,但76条此前的绝对化赔偿原则明显是一种结果主义。这样的法律救济滞后是双重性的,不仅不利于对伤亡者的及时救治与安抚,更带有一种国家逃避公共交通安全救济制度之嫌,具有浓重的政策保护主义色彩,将大部分的责任都推向机动车司机是不合理的,更是不合法的。虽然目前我国有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的规定,但毕竟赔偿额度有限,尤其在机动车司机无过错的情况下,赔偿的限度更低,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现在拒保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机动车司机往往稍不留神就失去了索赔的权利,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所以说,不追究责任的指向标其实就是最原始、最严重的不负责任。因此,国家在制定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规范时不应该太过于形式化、狭窄化。更不应该将其保护责任变相强加于公民,真正完善的救济制度是切实保护全体公民利益的,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

另外,我们还要意识到,76条的修正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机动车司机的“压力”,是社会公平、进步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国家出台详细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步伐可以减慢,相反,这表面的“和谐”下矛盾始终存在,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只会使人民大众的怨言更多,不满更大,作为老百姓衣食父母的党和国家是否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法律的制定应该从社会矛盾的尖锐端切入,“以点带面”,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比如可以首先从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着手,建立生命安全抢救基金,并按比例减免交通事故中家庭困难者的医疗费用,更好的保障人的权利,对于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令人可喜的是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暂行办法的实施不仅为守法机动车司机的权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障,减轻了额外负担,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交通事故中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试行办法的颁布并不代表着问题的全部解决,救助基金来源渠道的稳定性能否保障、救助主管部门如何确立、试行办法的细则化分类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由此看来,道路交通安全所引发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之路虽然在曲折中前进,却仍然任重而道远,是需要国家、社会、人民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持的,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但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法律制度的健全,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必将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改良中不断前进,终究会有一天能够做到人性化、完善化、全面化,切实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国家在制定法律时,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真正以人权的尊重作为其本位,中国的法制建设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立法过程中,要以减少那些合情不合法的道德评判标准作为准则,切实做到立新法、立良法,保障国家维护的是法律的权威,而不是道德的傀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总之,让道德远离法院,但要深入人心;让社会舆论的导向远离法官的裁判,但公平正义的准则要成为人们心中的天平;让真正的法律被人们所信仰才是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就必须弘扬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真正做到尊重人的自由和正当权益,认真落实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得法律规范更加深入人心,更好的调解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样,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才会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才会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的修改对法律的完善起着积极的意义。在立法思想上,它不再拘泥于传统道德的束缚,加强了民主评议,提升了民主立法的进程,真正做到了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立法过程中,它明确了赔偿范围,统一了赔偿标准,使法律更加规范化、准则化。可以说对76条的修改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法律追求公平正义价值的认识,还为建立和谐的交通安全秩序提供了有利保障。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如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减少责任。

②李龙 蔡守秋. 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③王丽英. 案例法理学评析.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④陈凤芝. 法治的道德之维.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何家弘.从通俗到深奥——法治文化杂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李龙,蔡守秋.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凤芝.法治的道德之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王丽英.案例法理学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收稿日期:2010-01-15

作者简介:郝磊(1985-),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作者:郝 磊

上一篇:艺术培训论文下一篇:主任医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