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若不加以控制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糖尿病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且糖尿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接受治疗, 才能获得良好效果[1]。该次研究选取80例患者参与护理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 依据护理方式进行划分, 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 每组有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 有男性患者23例, 女性患者17例, 患者中年龄最大有72岁, 年龄最小有52岁, 平均年龄为 (61±3.5) 岁。患者的患病时间最长为11年, 最短为1.3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5.6±2.3) 年。患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2例, 大专学历有13例, 高中及以下学历有15例。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有21例, Ⅱ型糖尿病患者有19例。在实验组中, 有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9例, 患者中年龄最大有73岁, 年龄最小有51岁, 平均年龄为 (62±3.2) 岁。患者的患病时间最长为12年, 最短为1.6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5.8±2.1) 年。患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0例, 大专学历有12例, 高中及以下学历有18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22例, 2型糖尿病患者有18例。所选8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糖尿病疾病, 经检测发现空腹血糖都在7.8mmol/L以上, 饭后血糖则在11.1 mmol/L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以及学历状况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 (40例)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在常规护理中, 着重给予患者饮食护理, 在服用降糖药物的状况下, 尽量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 控制血糖升高速度, 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患者入院后, 可以给予患者相关知识护理, 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治疗过程, 讲解坚持服用药物的重要性。

1.2.2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 (40例) 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在人性化护理中, 应当为患者建立个人护理档案, 针对患者个人不同情况进行护理。首先, 需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在健康教育护理中, 需要强调糖尿病诱发并发症的原因, 让患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重视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治疗依从性。然后, 应当给予患者情感护理。在人性化护理中, 情感护理是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 认真对待患者所提出的疑惑与问题, 耐心、仔细回答患者问题。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 措辞应准确, 语气温和, 达到充分尊重患者的目的, 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贴心与温暖, 降低对医院的陌生感[2]。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糖尿病疾病后, 由于需要终身治疗, 通常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当依据患者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状况以及社会经验等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让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治疗,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给予患者用药护理, 通常患者会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当处于冬季时, 空气温度较低, 护理人员应当着重强调保暖治疗措施。在进行胰岛素注射时, 可以利用热水袋进行保温, 让患者的皮肤呈现松弛、放松的状态。且在注射过程中, 需要根据患者实际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节。胰岛素注射时间应当控制在餐前30 min, 若患者餐后血糖偏高或者夜间血糖出现偏高现象, 则可以在餐前1 h进行胰岛素注射, 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最后应当给予患者病房护理, 温馨、舒适的病房对于提升护理效果, 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让患者定时注射胰岛素, 可以在病房中设置提醒闹钟, 及时提醒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还可以在病房中放置糖尿病的宣传教材, 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可以更好了解该疾病。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 将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1.3 护理评判标准

1.3.1 护理效果标准

护理显效标准:护理后, 倘若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经检验发现空腹血糖能够<7.2 mmol/L, 或者血糖降低量达到30%, 餐后血糖<8.3 mmol/L, 或者降低量>30%, 没有出现不良并发症, 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治疗。护理有效标准:护理后, 倘若患者的血糖基本能够得到控制, 经检验发现空腹血糖能够<8.3 mmol/L, 或者血糖降低量达到10%~30%, 餐后血糖<10.0 mmol/L, 或者降低量大于10%~30%, 基本没有出现不良并发症, 心情愉悦。护理无效标准:护理后, 倘若患者的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不能坚持服用药物,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下降量在10%以下, 出现并发症或抑郁倾向[3]。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显效率+护理有效率。

1.3.2 护理满意度标准

给予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主要包含护理措施专业度、护理人员态度、治疗环境等内容, 设置问卷满分为100分。若患者的分数>80分, 则符合护理满意标准, 若患者分数在60~80分之间, 则符合护理一般满意标准, 若患者分数<60分, 则符合护理无效标准。对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内容患者, 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完成护理问卷内容, 全程采用匿名调查方式。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率+护理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的分析与研究, 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 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结果以百分率 (%)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对照组 (40例) 中, 护理显效患者15例, 护理有效患者10例, 护理无效患者15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62.5%;实验组 (40例) 中, 护理显效患者21例, 护理有效患者18例, 护理无效患者1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7.5%。因此, 实验组护理效果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中, 满意10例, 一般满意14例, 护理不满意16例, 护理满意度为60.0%;实验组中, 满意19例, 一般满意18例, 护理不满意3例, 护理满意度为92.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医疗体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 不仅看中治疗效果, 对于护理内容关注度也越来越高[4]。该次研究发现, 实验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 能够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情感护理、健康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内容, 提高护理效果, 让患者能够坚持长期服药, 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因此, 当患者患有糖尿病后, 应优先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 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措施中临床效果的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80例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 依据护理方式进行划分, 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效果与满意度数据中发现,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与满意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有效控糖, 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糖尿病,常规护理,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1] 李淑芬.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9 (24) :242-243.

[2] 尹凤英.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21 (17) :134-165.

[3] 刘清芳.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22 (10) :165-166.

[4] 潘丽君.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32 (26) :559-560.

上一篇:关于中国消费者关系重构的思考下一篇: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