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2022-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典当业务风险管理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典当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典当业务风险的防范

如今的典当行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金融行业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在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典当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做出了贡献。但是典当业是一个政策法规性强,业务知识涉及面广的行业,在办理典当业务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始料不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出现,如何防范风险,一个鲜明的题目摆在我们面前。

下面就结合我个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对房地产典当业务风险的防范。某客户因为生意周转,想用其姐姐所有的住房做抵押来我行典当,其姐本人同意并提供了相关证件、证明,当时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核实并到该房产实地查看,并见到房产所有人本人,然后办理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发放当金六万元,当期3个月,到期后该客户又续当1个月,典当行收取了相关息费。然而再次到期后该客户即不来赎也不续当,我行多次联系也不露面,失去踪影。业务处于停滞状态,后到客户家中联系,意外的发现该客户所提供房产的所有人不是其姐,而是其母亲,问题变的严重了。

后经了解,该客户投资业务是一种类似传销的产品,因占压资金,故将家中房产证偷出,找人冒名顶替其姐,又用其母的名字伪造成其姐的身份证明,并趁其母不在家时带我行工作人员前去查验,从而蒙混过关。问题清楚后,我行一方面继续想方设法和该客户取得联系,一方面派工作人员到客户家中做工作。刚开始没有成效,我行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向该客户的母亲宣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承诺减免适当的利息,最后该客户的母亲同意回赎房产,交齐当金和相关息费,这笔典当业务总算圆满的划上了一个句号。

问题虽然圆满解决,但我们应该好好地总结和思考。这笔业务出现问题和当时经办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不严密是分不开的,主要分以下几点:

一、客户资料的审核

在对客户提交审核资料上不能只认不认人,尤其在对客户真实身份资料的核实问题上,不能只以证件和本人核对,因为现在社会上可谓是假证遍天下,而我们又没有鉴别的能力,所以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审核我们最好实行全程陪同,如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陪同客户持身份证件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开具户籍证明,从而确定证件的真伪性。

二、对房产的实地勘察

在对客户房产实地勘察时,不光只能看看房产的户型、装修,关键是房产的地址、房产所有人的核实。通过房产证与户口本、与门牌号码、地址坐落和对客户及周围邻居的交谈,这些都能比较准确的反映抵押房产的真实情况,为我们典当业务的正确决策打下基础。

三、对客户贷款用途的了解

在和客户交谈中,应尽可能的了解客户款项用途,以确定客户贷款的资料可行性和我们做典当业务的风险性。当然也要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不能太生硬,避免引起客户的反感和戒心。

所以作为典当行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要把风险防范时刻牢记心中,加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心存侥幸心理,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第2篇:股权质押典当业务风险及防范

股权质押公示制度的建立: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方法:应该转移出资证明书,并在股东名册上登记作为质押的生效要件,并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质押登记作为对抗公司以外的第三人;

2.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方法:以在证券登记机构登记为公示方法;

3.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被托管的股权质押时,公示方法是在托管机构进行质押登记;其中,记名股票以质押背书并交付股票为公示方法;无记名股票以直接交付股票为公示方法;

股权托管,是指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将股东名册委托股权托管机构管理的民事行为,由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具有公示力和公信力的股东名册记载,为股东所持股权提供有效权属证明。

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及公示方法变化:

股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作为质押担保,贷款人据此提供贷款的融资业务。

1995年的《担保法》规定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示方式为“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质押登记仅在公司内部完成,公示性不足,债权人难以有效监控;

2007年新颁布的《物权法》将中小企业等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示方式修改为“在公司登记的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提高了公信力;

2008年9月1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对非上市公司股权出质登记进行统一规定。对已贷款人来说,企业将股权质押后,出质股权被登记锁定,无法转让,提高了贷款的积极性及成功率;

股权质押融资贷款的主要风险:

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易受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1)股权价值波动下的市场风险

股权价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都远远大于传统用于担保的实物资产,当企业经营困难或出现资不抵债的时候,股权价格下跌,转让股权所得的价款有可能不足以清偿债务。

虽然法律规定质物变价后的价款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不足部分仍由债务人继续清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贷款人继续追讨的成本和收益往往不能成正比。

(2)出质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风险

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二次圈钱”,甚至出现掏空公司的现象。股权的价值依赖于公司的价值,股权价值的保值需要质权人对公司进行持续评估。但质权人难以对其生产经营、资产处置和财务状况惊醒跟踪了解和控制,容易导致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掏空股权公司资产,悬空贷款人债权。

而且,有限公司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特点,其经营管理情况一般不对外公开,典当行对其设质的股权价值难以评估。

(3)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 现行股权质押制度的缺陷而导致的风险:

①优先受偿权的特殊性隐含的风险。股权质押制度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与一般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性不同,具有特殊性。当出质公司破产,股权出质人对出质股权不享有对担保物的别除权(别除权指债权人因没有担保物而就债务人特定财产在破产程序中享有的单独的优先受偿权。)。因为公司破产时其股权的价值接近于零,股权中所包含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和公司事务的参与权已无价值,实现质权几乎无可能;

股权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指股权质权人在其债权清偿届满前没有受偿时,有权转让其占有的、股份,并从其价款中优先受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权人就出质股权的价值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二是质权人就出质股权优先于后位的质权人优先受偿;

②涉外股权瑕疵设质的风险。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的是注册资本授权制,即股权的取得不是以已经实际缴付的出资为前提,外国投资企业的股东可能以其为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设定质权,这给质权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注:外资企业法规定,投资者在中国设立公司时,首先要在公司的章程中确定资本总额、股东的出资方式以及出资期限,股东按照规定认缴一部分出资后,工商部门即认可公司已合法成立,投资者在公司取得相应股权。如果这类公司以该类带有瑕疵的股权设质,必然给典当行带来质权不能实现的风险。 (4)股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下的处置风险

在股权质押中,若借款人无法正常归还借款款项,处置出质股权的所得将成为债权人不受损失的保障。但各地的产权交易所一直无法形成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市场的不完善,绝大部分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定价机制难以形成,股权难以自由转让,质权人和出质人难以对股权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评估过低,出质人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出质评估过高,质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①公司法142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不得转让的禁止性规定;

②各地无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 (《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

股权质押贷款融资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质押权的审查

一方面对公司进行实力的综合审查;

另一方面审查是否违反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①借款人是公司股东的,股权设质应该经过公司股东的过半数同意;②借款人是公司发起人之一的,应审查其股份设质时公司成立已届满三年;

注:公司法142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中)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2)加强对出质公司的监管

要保证出质公司的股权的保值和增值,防范股权出质的道德风险,对股权被质押单位的经营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管和限制是必要的;签订相关的合同;实现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持续性监督;

(3)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目前股权质押缺乏审批与登记统一监督管理的现象,建议相关的部门规定,申请股权质押须经原公司审批部门审批,并由公司注册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全权行使股权质押的登记和监督;

(4)完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体系

在公司审批和登记管理部门的统一监管下推动企业股权的正常转让和流动;

第3篇:典当业务操作规程及风险防范

第一节

典当业务操作流程图

一、典当操作流程概念:

指典当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其具体过程。

狭义典当——

主要是指某笔业务一个具体的典当过程,即从当户将当物交给典当行起,到得到所需要的当金为止。这一具体的典当过程准确地应称为“收当”。

广义典当——

不仅包括收当过程,而且还包括续当、赎当、绝当等环节内容。

典当业务操作流程图

二、典当四阶段:

收当

续当

赎当

绝当

由于收当、续当、赎当、绝当四部分在整个典当过程中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独立地存在于不同的时间阶段,因此我们把典当业务的操作划分为“典当四阶段”。

第二节

典当各程序及相关规定

(一)交当

• 概念:

当户执合法有效证件及当物所有权证明将当物交付给典当行营业员的行为。

• 操作人:估价员(评估员)

• 相关规定:

1、接受当物应小心谨慎,避免磕碰、摔落。

2、对贵重物品应戴上手套。

(二)验当

概念:

由典当行营业员查验当户及当物有关情况的行为。

操作人:估价员(旧称首柜、“朝奉”。)

相关规定:

《典当管理办法》第六章第35条规定:个人出当的应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单位出当的应出具单位证明和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委托典当的,被委托人应当出具典当委托书、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1、查验当户

(1)身份证件:

是否为有效身份证件(种类与期限)。

是否真实,人与证是否相符、一致。

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是否真实,是否超期。

(2)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

2、查验当物

(1) 是否属于禁当物品

《办法》第四章第27条规定不得收当的八类财物:

(一)依法被查封、扣押或者已经被采取其他保全措施的财产;

(二)脏物和来源不明的物品;

(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四)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军警标志、制式服装和器械;

(五)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及其管理的财物;

(六)国家机关核发的除物权证书以外的证照及有效身份证件;

(七)当户没有所有权或者未能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财产;

(八)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自然资源或其他财物。

来源是否合法:

一要核查当物原始发票;二要通过观察、交谈、了解、判断。

年龄--住址--数额--数量

(2)权属真伪

是否合法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

●他人财产(借来的和租来的)

●共有财产(夫妻双方)

●有争议财产(继承的和转让的) (3)真假优劣。

查验当物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成色、性状等。防止以假冒真、以劣充好。特别当物还须到相关登记部门去查询登记。

(三)估当

• 概念:典当行营业员根据商品市场行情,对当物现行价格进行评估的行为。 • 操作人:评估员 • 相关规定:

1、评估当物要科学合理,当物大多是二次进入流通领域,故价值都远低于一次进入流通时价格(文物除外)。因而估价要考虑其使用年限及折旧损耗,重点参考二手市场价格。

2、严禁恶意压低估价和故意与客户串通抬高估价。前者有失公平原则,丧失典当行诚信声誉;后者反映员工思想品德败坏,损害典当行利益。

(四)折当

• 概念:典当行营业员根据估当结果和当户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确定典当金额的行为。 • 操作人:估价员 • 相关规定:

1、应按合理的浮动幅度确定折扣比例。原人行管理办法规定按估价的50%—90%确定当价;商务部、公安部新出台的办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实际过程中一般按估价的50%—70%报价(个别例外)。

2、折当比例的高低,应充分考虑当物的二次流通性和变现性。

3、当金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和当户的“协商原则”。《办法》第六章第36条规定:“当物的估价金额及当金数额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

4、当金的最终确定应符合公司内部规定的评估员的放款权限,超越权限应上报审批。

(五)写当

• 概念:填写当票的简称,即根据与当户协商确定当金数额以及明确当期、费率等事项后,由营业员填写当票,签订借贷契约的行为。 • 操作人:估价员 • 相关规定:

1、当票上各要素要如实填写齐全,不得遗漏,尤其对当物的瑕疵要注明清楚。

2、综合费率不得突破《办法》规定的最高上限,可以预扣,利息到期支付不得预扣,实付典当金额要计算准确。

3、当票一式四联,字迹要清楚,数字书写要规范,不得随意涂改。

4、当户须在当票上亲笔签名,当行须加盖业务专用章或公章。

5、如当票上已注明的条款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双方意愿,可重新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或合同的签订人仍然是当物的所有权人或代理人(代理人须持有所有权人的委托书)。

(六)管当

概念:又叫“存当”,典当行营业员凭当票保管联收妥当物,当面封

包(袋),将当物存放到库房进行保管的行为。

操作人:保管员(旧称“管楼”、“管包”、“管饰”)

相关规定:

1、封包前将当票与当物核对、看“票”、“物”是否相符。

2、封包时,要与当户当面清点,包装、封存,封口处让当户签字。

3、封包后,保管须在当票上签字,同时在封包上应贴牢当据编号。

4、封包入库前,保管员应根据当票“保管联”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登记入库;同时按照《办法》有关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典当物品登记表上对当户姓名、单位、居民身份证号码及当物名称、数量、规格等逐项登记。

5、入库后的当物封包、封袋要求按品种类别,先后顺序存列、摆放整齐。

(七)当出

概念:旧时行业术语,即发放当金,简称“放当”,指典当行营业员根据当票实付金额向当户支付当金的行为。 •

操作人:出纳员(旧称“管钱”) •

相关规定:

1、必须凭当票的“出纳联”如实支付当金,坚持见票付款、先记帐后付款的原则。

2、付款前必须仔细审核当票要素是否齐全,实付金额是否准确,是否有保管员终审人或经理签字。

(八)续当

概念:又称展期、延期,指当户典当期限届满时,不能偿还本金,经

双方同意仍以原当物继续典当,续签当票和合同的行为。续当标志着典当 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延续。

操作人:评估员、保管员、出纳员 ·相关规定:

1、当户由于资金等原因到期不能赎当的,可以续当。

2、续当应于典当期内或期满后5日内办理。

3、当户续当须持有居民身份证和原当票。

4、办理续当时,评估员应审核原当票及当户身份证,填写续当凭证,一次续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5、保管员应根据续当凭证“保管联”对续期当物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予以登记。

6、出纳员复核续当凭证后,与客户结清前期利息和本息综合费用。

(九)赎当

• 概念:当户按期偿还当金本息,赎取当物的行为。 • 操作人:评估员、保管员、出纳员 • 相关规定:

1、当户赎当须持当票和居民身份证办理,评估员应审核赎取人身份证明及所持当票真伪。

2、出纳员收取本金利息,确认结清后,开据一式三联“收款单”。

3、保管员见出纳“收款单”保管联后,方能按当据编号入库取物。

4、保管员对当物出库必须登记销号,并将当物与当票核对无误后交当户当面拆封,清点核收。

5、赎当时,应结清有关利息、费用;逾期赎当的,按逾期天数补交当金利息和有关费用(含罚息)。

(十)绝当

• 概念:俗称“死当”,典当期限届满5日后,当户既不赎当也不续当的

行为。

• 操作人:保管员 • 相关规定:

1、对大宗当物或折当率较低的当物,当期届满,先要发函或电话通知当户。

2、保管员每月应根据“库存当品登记簿”清理逾期当物,列出绝当物清单。

3、绝当物清单包括绝当物品名、种类、数量、原当金额,拟处理价格等应由经理召集评估、保管等商议,最后须提交有权人或经理签字审批。

4、保管员根据审批意见,填写出库单,将绝当物出库,并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登记销号,同时应建立“绝当品专用台帐”,用以逐一记载绝当品的增加或减少。

5、大额绝当品按规定委托拍卖,小额绝当品按审批标价列于门市柜台自行销售变卖。

第三节

典当业务操作风险

风险的概念

• 什么是风险

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通常是指某种不利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典当行的业务风险是指典当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典当资产收入、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 风险管理的概念

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一)违法违规经营风险

指典当行工作人员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违反政策规定操作,使典当行蒙受法律法规的惩治带来的风险。

非法高息集资,变相吸收存款;

高利盘剥当户、用暴力手段强迫当户赎当;

收当国家禁止典当的物品(包含赃物)。

这些都会引发法律法规处罚和制裁,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

分析:该风险在操作程序上,主要表现在交当和验当两个环节。

如果当户所交当物是《办法》明文禁止的,或者明知当物有赃物嫌疑,为贪图暴利铤而走险,甚至和犯罪分子勾结恶意收赃、销赃,这些违法违规操作,轻者经济处罚,重者吊销典当经营许可证,勒令关门,甚至个人还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二)收当风险

指典当行从业人员因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素质不高,鉴定评估水平较低,造成收当环节把关不严,病从口入,给典当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

该风险在操作程序上主要表现在“验当”环节,它包括三种情况:

1、收假

即当户以假冒真,拿来假货典当。

假钻石、假画、假黄金、假项链等这是假货之类;

假房地证、假车牌(套牌)、假身份证、假结婚证等假手续。

以假当真,都是骗当和诈当。因而在收当金银饰品,文物艺术品时,一定要请专家“把脉”,一旦自己不小心“走眼”,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收错

即当户交当的当物虽是真货,但由于其品相、质地、性能等大打折扣,其现实价值与原价相距甚远,而典当估价人员因误信其原价值之高而收错,导致“物无所值”。

3、收偏

即典当行收当自己不熟悉的当物,造成当物种类中出现偏门、冷门,一旦绝当,无法变现。

一些典当行为了扩大规模,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什么黄金首饰、家用电器、五金百货、钢材电缆、古玩字画、珠宝玉器、房产、股票等等一应俱全,有

些行业自己熟悉,但有些行业自己从未涉足,一味贪大求全,肯定会吃亏上当。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整个市场不断细分,划分越来越细,随之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典当经营也要找准市场定位,走专业化道路,突出自己的典当品种和典当特色。

(四)绝当物变现风险

指典当物品出现绝当后,绝当物品在处理过程中,再次进入市场流通的难易程度而带来的风险。包括两方面:市场价格原因和过户手续原因。

●价格原因分析:

(1)“两高一低”,即估价过高,折当率过高,出现绝当后,其变现率低。

分析:典当发放的当金较高,收取的利息费用较高,且容易和当户

达成协议,但隐含的市场风险较大。

(2)“两低一高”,即估价过低,折当率过低,出现绝当后其变现率较高。

分析:典当发放的当金较低,收取的利息和费用较低,且容易挫伤当户积极性,但隐含的市场风险较小。 ●手续原因分析:

(1)机动车绝当

当户不配合,没有原身份证件和当事人不到场,不能办理过户手续。 (2)房地产绝当过户手续

当户不配合,不能协议抵债、变卖或委托拍卖,收回现款,为买受

人办理过户。

(五)职业道德风险

指典当行工作人员违反典当行各项规章制度,个人道德品质恶劣,利用职务之便,以牺牲典当行利益为代价来谋取个人私利,从而给典当行带来各种损失的风险。

主要表现:内外串通有意高估,超额发放当金;免除抵押、质押条件,发放人情信用当款;在业务中搞地下交易,暗拿回扣、佣金,造成典当行利润流失。

该风险存在于典当业务操作上的任一环节,但并非每一环节都会出现此种风险。

第四节

典当操作风险防范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战术上: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

战略上:制定防范风险的策略

一、防范风险的基本措施

(一)依法依规经营,防范违法违规风险。

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认识,强化法律、法规学习,自觉规范经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有效规避法律政策风险。

(二)培养典当专业人才,防范收当风险。

强化现有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特别是经理人员及主要业务骨干的业务技能培训,实行培训考核上岗制,努力提高典当专业人员鉴定水平和估价水

平;

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吸收与典当业务相关的具有较强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业务人才进入典当行,广泛接纳市场经验丰富和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管理人才进入典当行,夯实抵御经营风险的人才基础。

(三)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贷款比例风险。

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通过企业“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和内部放款审批制度的相互制约,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市场网络、把握价格趋势,防范绝当风险。

典当行要建立自己的各类“商品市场价格信息网”,包括新产品

价格,二手市场价格,建立稳定的多个的信息来源渠道,搞好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汇总及反馈工作。

把握一般当品的价格走向,摸清其市场价格弹性。

商品一: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其价格走向是一条下降趋势线,如电器产品(电视、VCD)、微机产品、电信产品(手机)等;

商品二:市场供需比较均衡,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相对价格影响不大,其价格走向走的是一条平稳的水平线,如黄金、铂金饰品、钻石、名贵手表等;

商品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状况,是可以预测其市场价格趋势的,如汽车、房产等。只有掌握了商品市场价格弹性一般规律,典当时才能“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因“物”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当物具体对待

掌握了当物的市场价格信息,尤其是二手市场价格行情,在当物的估价和折当上,灵活运用:

对价格弹性较小的当物,在估当和折当时不妨高一点; • 对价格弹性较大的当物,估当、折当时不妨低一点;

• 对有些无法确定未来价格走势的当品,随着当户的不断展期,在押时间过长,其市场价格会因某些不可确定因素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可能给绝当后的物品变现带来困难。唯一的办法是一旦绝当,立即处理。

疏通绝当物品二次流通渠道,广交朋友、广辟途径,与较大型旧货市场、专业商品交易市场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彻底解决典当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绝当物的市场变现,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

(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范绝当物产权过户风险

1、

办委托公证为了顺利过户

机动车:委托公证,办理过户

房地产:委托公证办理出售、收款、解除抵押,交易过户手续

2、

预签不可撤销委托拍卖合同

3、

预签抵债协议

4、

预签买卖合同(附委托公证)

5、

用典当行关联公司控制借款公司的股份,签订股份回购协议

(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机制,完善内控制度,防范职业道德风险

建立适合典当企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在传统的典当业确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

• 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酬薪制度、股权制度、增加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 • 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管人,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内部制衡制度。 •

二、防范风险的基本策略

1、风险回避

指考虑到风险的存在而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风险,属一种事前控制。

风险回避是一种保守的风险控制办法,不承担风险当然就不可能蒙受风险损失。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回避风险也就是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所以在权衡收益和风险之后,对于极不安全或者收益不足以反映风险水平的风险应采取回避态度。例如明知客户信誉低,获利来源不稳定,即使利率很高,也不宜向其发放贷款,因为巨大的市场风险很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

2、风险抑制

指承担风险之后,采取种种积极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

● 积极的风险控制: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消灭或减少风险来源。例如典当行对大额客户发放贷款后,应定期对借款人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帮助其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及时解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

● 消极的风险抑制:即通过事先充分准备,即使风险一旦发生,其造成的风险损失也极小。

3、风险分散

指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利用他们之间的 相关程度取得最优的风险组合,使这些风险加总得出的总 体风险水平最低。风险分散是典当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一 种重要策略,典当贷款的风险分散措施主要有三种:

第一,贷款客户分散化。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 借给更多的客户

贷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尽量把贷款给更多的借款客户,如果在贷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贷款客户越少,贷款风险就越大。

客户之间的借款额度分布均匀

避免将贷款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客户身上。如果贷款过分集中于少数客户,就会使典当行的全部贷款风险水平可能因少数客户发生违约风险而大大提高,从而给典当行贷款资产带来威胁。

因此,典当行一般都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增加小额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比重,这样就可以使典当行在贷款客户不至于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风险。

第二, 当物品种分布多样化。 ☆

行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多样化。

贷款要分散在各种不同的典当物品和不同行业上,而不要将贷款资产局限于某一两种行业或当品上,避免某一行业受市场疲软影响而给典当资金带来风险损失。因为众多的行业同时出现市场梗阻的概率很小,而单一行业受市场影响而疲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

行业和品种须有较强的独立性。

这些典当物品和典当贷款所支持的行业之间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如果相关度高,这些当品和行业往往会在市场风险面前具有相同的命运,市场稍有波动就会产生连锁反映。

第三,贷款发放主体的多元化。 ☆

学习“银团贷款”办法。

即由一家或几家典当行牵头,多家典当行联合,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特定借款客户提供大额贷款安排。由于贷款是分家提供,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则风险也就同时分散。 ☆

减少失误。

贷款项目是由多家典当行共同考察、评估和决策的,这样集各家所长,大大提高了评估和论证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精确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减少了因单个典行评估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4、风险转移

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 投保:通过预测有的典当业务可能会有风险,事先可将“质押物”和“抵押品”进行投保,甚至和保险机构协商开办某类放款风险保险,一旦出现风险,可由保险公司理赔。

置换担保物:针对有的大额贷款客户因多次续当延期造成当期过长,在押物价值随市场行情变化明显降低,要求客户增加或更换质押物或抵押物。

资产保全:预测收回本息非常困难,担保物有风险,这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当户的其他优质资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预留买家:将质押物、抵押物预先与认为有收藏价值的买家签订收购合同,这样,通过转移风险,保证典当资金安全。

5、风险补偿

属于一种事后控制,也是一种被动控制。指典当行在正 常经营年份,提存足够多的风险基金或贷款呆帐准备金,用以 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又称为“风险自留”。

☆ 风险自担:以典当行自身的财力直接将风险损失摊入经营成本,弥补一些对经营活动影响不大且规模较小的风险损失。

☆ 风险自保:对那些损失较大,无法直接摊入成本的,主要用每年从盈利中提取专项准备金(贷款呆账准备金)冲销。

风险自留并没有减轻典当业务风险,只是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使风险不致于影响典当行的经营信誉和形象。

湖北楚华典当研究所 ●刊物信息:

《中国典当》刊

《典当纵横》电子刊 ●书籍信息:

《现代典当经营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典当经营案例》

(武汉出版社)

《典当论文选》—纪念中国大陆典当业复出20周年论文集

第4篇: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风险及防范

房地产开发贷款需“四证”齐全:

《国有土地使用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

房地产典当业务分析:

房地产是中小企业或者个人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因标的物价值很高、收益大、市场容量大等而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企业或者个人房地产来获取较大额度的融资,以解决临时性资金需求,加上房地产可以方便的估价、交易,现在正逐步成为一些典当行主要的业务项目。但是我们知道,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自主拥有的房地产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典当后的房地产仍由当户使用,这也就是说房地产典当实际上是一种抵押担保而非质押担保,典当行并没有真实地取得房地产的占有权,因而在绝当发生时,典当行可能因巨大的交易费用而无法行使应得的所有权。这一理论的现实证明就是:绝当后的房屋可能因“有人居住”而导致法院无法执行,最终典当行承担损失。

注:这里的“有人居住”包括两种情况:

①按照民法理论“买卖不破租赁”,抵押房屋在抵押之前已经出租,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即使抵押人将抵押房产让与他人,对租赁关系也不产生任何影响,买受人不能以其已成为租赁物的所有人为由否认原租赁关系的存在并要求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即典当行在抵押房产上,需要与承租人继续执行租赁合同,使得典当行蒙受损失。

(《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民通意见》119条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合同对租赁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

②设定抵押的房地产是抵押人的唯一生活资料,在执行时比较困难,有六个月的宽限期,在这期限内,占用典当行的资金,典当行蒙受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

(2005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5]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已于2005年1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21日起施行。

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实践,对人民法院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对于被执行人所有的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并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依法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第二条 人民法院对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居住的房屋,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应当给予被执行人六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被执行人应当主动腾空房屋,人民法院不得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该房屋。

第三条 上述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仍未迁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强制迁出裁定,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执行。

强制迁出时,被执行人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可以由申请执行人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提供临时住房。

第四条 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临时住房,其房屋品质、地段可以不同于被执行人原住房,面积参照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人均廉租住房面积标准确定。

第五条 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临时住房,应当计收租金。租金标准由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参照当地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当地无同类房屋租金标准可以参照的,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确定。

已经产生的租金,可以从房屋拍卖或者变卖价款中优先扣除。

第六条 被执行人属于低保对象且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人民法院不应强制迁出。

第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施行前本院已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房地产典当业务风险:

(1)绝当风险

绝当风险是典当行面临的最大经营风险。当客户违约,不能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房地产成为绝当,难以变现时,必然会占用典当行的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短期无法收回,资本周转困难;同时增加典当行的营业成本,一般来说,作为二手房产,销售变现的渠道相对较窄,销售过程中占用大量

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典当行面临客户骗取当金的风险。因为房地产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典当行难以了解到房地产的真实信息;

(3)操作风险

是指办理房地产典当业务过程中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内部工作人员错误操作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比如,对客户的房产和提供的证件考察不实不准;对涉及房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共有问题审查不严;对抵押人的信誉、偿还能力未认真了解;操作过程中只收取房地产证而未去抵押登记、房地产估价不准等等,这些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和骗当绝当的发生,造成典当行的损失;

注:①尽量避免不登记的情况发生,应尽可能办理登记;如果是签了合同后借款人不原去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可以诉讼要求履行合同;②如果借款期限届满后实际发生了签订合同没有登记的情况,在诉讼时应据理力争,主张典当合同有效,要求当户继续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依据合同法107条第1款主张息费和违约金,或要求赔偿损失。

主张典当合同有效的理由:

①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只有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才无效,而《典当管理办法》从法律层次上讲知识一个用于行政管理的部门规章,无权决定合同的效力、违法《典当管理办法》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

②典当合同中有关“借款金额、利息、综合费、逾期违约金”的约定均属主合同范畴,而抵押、质押属于从合同范畴,抵押、质押不成立或被确定无效不影响典当主合同的效力;

③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的部分案件和批复均是从《担保法》、《合同法》的角度来对合同效力进行判断,都说明抵押成立与否不影响典当合同的效力;

(4)法律规章冲突风险

目前,典当业只有作为部门规章的《典当管理办法》,其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一旦引起诉讼,典当行依据《典当管理办法》提出诉讼请求,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时,法院优先以《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判决,典当行的利益将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比如《破产法》规定企业的欠税和所欠工程款先于抵押权受偿,这将使典当行受偿的风险大为增加;《物权法》规定,建筑物与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如果抵押人凭房产证抵押贷款,而将房屋所在的土地使用权另行抵押登记,“一女二嫁”,将使典当行难以完全实现自己的债权;如果房地产典当所约定的息费率过高,即使没有违背《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法院也可能认为违背《民法通则》公平的基本原则,则典当行应收取的大额息费将无法收回。

注:

①《担保法》36条: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集体土地不得办理抵押借款;集体土地如果用来办理抵押借款,必须转化为国有土地。) 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2条: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5)房地产抵押物的风险

抵押房地产不具备抵押资格,如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等;

注:《担保法》37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法第三十四条第

(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6)土地性质导致的房地产典当风险

土地使用期限:住宅类70年;工业50年;

私自变更土地用途,如工业用地建房地产并抵押贷款的,国家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7)在建工程抵押的风险

①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权

合同法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②税收优先权

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即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的规定,包含两层含义:

(1)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额度以纳税人应纳的税款为限,例如税务机关处置纳税人的抵押财产后,抵押财产的处置价值超过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滞纳金和必要的处置费用的,超出部分应该退还纳税人;纳税人抵押的财产价值不足以缴纳税款和滞纳金的,税务机关应要求纳税人以其他财产补足。

(2)欠税的纳税人,可以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压,其财产也可能被留置,但是此时的抵押、质压等担保物权,不能影响税收,即根据税收优先的原则,对有欠税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对其设置抵押、质压或被留置的财产有优先处置权,以保障国家依法取得税收收入。

(8)以单位房改房设定抵押的风险

有的单位已经进行的房改,职工交集了集资款,单位已将房子给职工,但仍将未办理产权转移的房产作抵押,这种房产表面上是单位所有,但实际上所有权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的单位有内部规定,比如该房产只能由职工本人及直系亲属居住,不得擅自出租、转让和出售给他人;如本人调离单位,房产由原单位收回,退回原购房款。

针对以上两种特殊的房产,个人虽有房产证,但没有完全的处分权和所有权。

(9)正常的房屋抵押,也需要提交税费缴毕证明

房地产典当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建设

借鉴银行的内控制度,办理房地产典当业务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制约,通过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每个员工、每道工作环节,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规范业务流程,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落实严格、审慎的房地产评估机制,避免估价过高;强化内部稽核,即使发现经营操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减少各类问题和事故的发生,以制度的完善来实现风险的事前防范。

(2)关注经济形势及宏观政策,明晰典当行业走势

房地产市场受国家宏观经济及政策的影响较大,一旦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大变化,房价发生变动,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将增大,当户违约现象将增多。在进行房地产典当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可能出台的经济政策,进而对房地产的折当率和股价政策惊醒适时调整。

(3)对当户进行分类,加强事后监督

根据当户的资产质量、资信状况,借款用途、还款来源、利润效益等,对该项业务及当户进行信誉评级,区分优质客户群、一般客户群和风险客户群。

对资信状况良好的优质客户群可以适当提高折当率及当金;

对抵押房产区位偏僻、变现能力差、借款用途不明确的业务,则要重点加强监督。

(4)完善二级市场,拓宽当地绝当房地产变现渠道

绝当物品的处理,二级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变现速度,尤其在房地产这类不动产典当业务中,直接影响着大额资金的回笼。

典当行与拍卖行联合,建立定期有效的拍卖机制,将绝当房地产尽早脱手;

与二手房中介合作,构建针对房地产的交易市场;

同时信息共享,加快房地产流通变现;

利用网络和知名拍卖网店开设淘宝专区,发布房产共应信息,进行销售;

对竞拍成功却难以一次全额付款的客户,推广竞拍融资服务,促进房地产的拍卖顺利进行。

(5)分散资金,客户多元化

房地产抵押所占用的资金比例较大,如果资金集中于某一大项目,会使典当行潜在风险过于集中。因此,要防止资金集中投放造成“一损俱损”的风险,尤其不能追求做大业务,对资金链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投放大笔贷款。应该分散资金,实现客户多元化,突出优质项目,兼顾一般项目,以民房为主,以量取胜,稳健经营,避免因个别大客户发生财务危机给典当行带来巨大损失。

(6)呼吁国家尽早出台典当业相关法律

现代典当业已作为金融业的有力补充,作为“第二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当业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提升和完善典当业的立法层次,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典当业法律法规,避免诉讼过程中出现国家法律与行业法规相冲突的矛盾,才能跟本上保障典当业尤其是房地长业典当的合法利益。

(7)对典当房地产投保

这是弥补和减少自然风险带来损失的最有效方法。典当行与当户就房地产典当达成协议时,可以要求当户对该房地产投保,从而将自然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8)办理他项权证时,一定要有典当行工作人员亲临现场,不可让客户自行办理。

(9)当户是个人的,签借款合同时,共有人现场签字;当户是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授权法人签字;在借款合同中由当户手写“到期不能还款,自愿强制执行,并且放弃强制执行的抗辩权”;另签订委托评估、委托拍卖授权书、债权确认书和诚信承诺书(承诺到期没有按合约还款时,出借方有权在媒体和银行信用系统公布其不诚信行为)。

(10)避免就房产剩余价值二次抵押,承诺函预防;

第5篇:典当行风险管理办法(最终版)

河北xx典当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河北华融典当有限公司,对典当业务的管理,有效控制典当业务的风险,积极推进典当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典当管理办法》、《河北xx典当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河北xx典当有限公司贷审委员会工作制度》、《柜台业务审批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典当业务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公司典当业务风险控制的全过程。

第二章风险管理原则

第四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业务操作流程是控制典当业务风险最重要的措施,按照法律规定办理业务是公司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安全的保障,在完成各项典当业务的操作标准流程的基础上,各部门应认真制定公司内部管理手续,如登记表、申报表、核查审批表、风险问题专项报告等。

第五条建立风险控制完备体系

公司设置风险管理部并配备风险管理员,主要从事风险控制的专项工作。公司典当业务的风险管理实行贷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风险管理部、业务部、财务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内部风险控制综合管理体系。

第六条增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典当业务各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风险控制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风险管理部要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每位员工对企业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第七条典当业务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灵活性

在严格按照各项流程管理的同时,应注意突出典当业务及时、灵活的特点,发挥其便捷的服务功能,既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又要最大限度的简

化手续和环节,体现工作的灵活性,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

第八条综合风险控制管理

典当业务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强,应发挥综合管理的优势,采用各种手段不断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典当业务风险管理需要,公司已制定《贷审会议程序》作为公司管理最重要的措施,《贷审会议程序》要贯穿业务的全过程,各部门典当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章 风险管理体系

第九条贷审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

贷审委员会由董事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业务部经理、风险管理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组成。审贷委员会是风险控制的最高管理部门,审贷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监督和落实公司的各项制度;对典当业务和风险控制进行监督、指导;审批典当贷款业务。对贷款额度在10万元以上的典当业务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最终决定,对贷款额度在10万以下的典当业务,按柜台业务审批程序办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对公司全部的贷款业务有最终决定的权利。

第十条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风险管理部受主管副经理的领导。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1、根据每笔典当业务特点起草各类借贷合同与协议;

2、审核、修订每笔业务的各种法律手续;

3、提供法律支持;

4、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5、对典当业务的流程进行监管;

6、建立必要的临时干预手段和措施;

7、定期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8、负责公司债务的追索、诉讼和处置;

9、监督对绝当物品处置;

10、对事后具有代表型典型业务进行书面总结。

第四章风险管理流程

第十一条风险管理流程

业务部受理业务后,因涉及法律风险问题的,业务部应形成书面材料交由风

险管理部,由风险管理部进行分析后提出具体意见。对申请借款的客户由典当业务主办人员和风险管理员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尽职调查报告,对贷款人资产及其提供的资料的进行审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部审贷的意见提交贷审会,贷审会议由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召集并主持,会上由业务部的主办业务员介绍客户情况,风险管理员介绍风险监控情况,由审贷会成员讨论客户情况并形成表决意见,审贷会同意受理的业务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最终批准,典当业务人员根据最终批准意见办理各种手续并交风险管理部复查,财务部对涉及贷款额度、利息及费用等进行复审,各项内部工作完成后及时发放贷款。典当业务员对每笔业务的原件(包括各种文件、资料、合同、凭证等)交由档案室保管,业务部应对其原件档案进行电子文档备份,风险管理部对电子文档再备份。业务部、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共同对贷款合同、各种法律手续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以便及时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

第十二条本办法适用本公司开展的所有典当业务,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6篇:典当公司典当业务规则

根据《典当管理办法(商务部、公安部[2005]第8号令),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业务规则。

第一章 业务范围

一、本典当行经营下列业务:

1、动产质押典当;

2、房地产(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地产或者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在建工程除外)抵押典当;

3、财产权利质押典当;

4、限额内绝当物品的变卖;

5、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

6、商务部依法批准的其他典当业务。

二、本典当行不能经营下列业务

1、非绝当物品的销售及旧物收购、寄售;

2、动产抵押业务;

3、集资、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

4、发放信用贷款;

5、未经商务部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典当行不得有下列行为:

1、从商业银行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借款;

2、与其他典当行拆借或者变相拆借资金;

- 1(5)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及其管理的财物;

(6)国家机关核发的除物权证书以外的证照及有效身份证件;

(7)当户没有所有权或者未能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财产; (8)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流通的自然资源或其他财产。

2、查验当物权属

(1)当户合法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才能收当; (2)共有财产的典当必须共有人一起办理;

(3)查验当物是否合法,防止收当赃物。发现有赃物嫌疑的,发现当户可疑或是公安机关通报协查人员的,应立即向公安要关报告。

七、当物为房地产的,应当和当户依法到有关部门先行办理抵押登记,再办理抵押典当手续。

当物为机动车的,应当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质押登记手续,再办理质押典当手续。

其他典当业务,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登记的,应当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八、在查验当户、当物符合以上规定的前提下,对当物进行鉴定评估。当物的估价金额及当金数额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

房地产的当金数额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房地产价格估计机构进行评估,估价金额可以作为确定当金数额的参考。

- 3致当物损毁的,典当行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章 当期及续当、赎当

十三、典当期限双方约定,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典当期内或典当期届满后5日内,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当户需持原当票及第二章第四条办理典当所需证件重新办理续当手续。

十四、续当一次的期限最长为六个月。续当期自典当期限或前一次续当期限届满起计算。续当时,当户应当结清前期利息和当期费用,另换当票。

十五、典当行凭旧当票收取客户利息,凭新当票收取综合服务费。续当期利率以初当期利率为基础可以上浮,上浮幅度不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十六、典当期内或典当期限届满后5日内,当户持当票及第二章第四条办理典当所需证件,结清当金本息和综合费用后办理续当。

十七、提前赎当的,利息不足5日的按5日计收,超过5日按日计收。超过内当期5日内赎当的为延期赎当,延期每日最高加收典当金额0.5%的服务费。

第五章 典当利率、费率

十八、典当当金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

- 5或折价处理,损溢自负;

3、对国家限制流通的绝当物,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处理或交售指定单位;

4、典当行在营业场所以外设立绝当物品销售点应当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自觉接受当地商务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5、典当行处分绝当物品中的上市公司股份应当取得当户的同意和配合,典当行不得自行变卖、折价处理或者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

第七章 资产比例管理

二十三、典当行自初始营业起至第一次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期内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典当行第一次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之后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向主管部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典当行不得从本市(地、州)以外的商业银行贷款。典当行分支机构不得从商业银行贷款。

二十四、典当行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

二十五、典当行对其股东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入股金额,且典当条件不得优于普通当户。

- 78 -

上一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下一篇:乡镇财务工作总结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