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促进典当业发展指导意见(共6篇)
商流通发[2011]481号
为进一步发挥典当业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应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促进我国典当业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典当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典当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服务领域涵盖动产典当、房产典当、财产权利典当等方面,以其小额、短期、简便、灵活等特点,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应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行业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4433家典当企业,全行业注册资本584亿元,从业人员3.9万人。与“十一五”初期相比,企业数增长了2.3倍,注册资本总额增长了5.1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2倍。二是典当行业务全面增长。“十一五”期间,全行业累计发放当金近6000亿元,2010年典当总额达1801亿元,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占典当业务总额的80%以上,典当业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典当企业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加强经营风险防控,全行业不良贷款率长期保持在1%以下。四是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2005年,商务部、公安部出台《典当管理办法》,建立行业信息系统,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日常监管,实行年审制度,典当业管理逐步规范。
“十一五”期间,我国典当业发展总体良好,但还存在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行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一些企业经营行为有待规范等问题,应在“十二五”期间积极予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为中小微企业和居民融资服务的宗旨,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创新行业管理制度和方式,推动法规建设,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典当企业现代化、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促进典当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发挥典当业作为金融体系补充融资渠道的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促进发展与加强规范相结合。加强部门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环境,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业规范水平。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行业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并依法实施监管,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相结合。加强行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科学的发展目标,保持与经济发展需求同步。优化区域布局,考虑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重点布局。
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相结合。一方面推动企业和社团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典当业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协调联动、科学有效的行业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行业自律逐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资产质量、风险控制水平明显提升。行业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进一步满足中小微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品牌化连锁化建设。推动企业建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要求,完善内控机制,促进企业规范化、品牌化经营。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服务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品牌建设,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信用良好、品牌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强、管理理念先进、服务意识强的龙头企业。
(二)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学习其他现代服务行业的先进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针对客户不同需要,开发创新典当业务经营方式,不断丰富当物品种,拓展绝当物品销售方式和渠道。发挥典当企业应急融资服务的特点,推动开展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发挥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
(三)加强制度建设。指导企业加强公司治理、业务规则、人才培育、内部控制、安全防范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制订业务操作流程和合同范本,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大力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加强从业人员诚实信用、守法遵规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建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优质化服务的经营模式,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企业、地市、省、国家四级风险防范体系。指导企业建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注意防范典当业务过于集中于单一类当物的风险。建立健全典当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典当业防范风险相关指引。加大防范和查处违规经营的力度,严格执行典当行从银行贷款的比例限制,严禁违规吸收公众资金甚至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严禁发放信用贷款。落实专人,充分利用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实施录入上传,加强系统数据实时监控,深入分析行业动向,及时发布分析报告,与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业务运行经营情况,防范和处置可能出现的重大违规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五)健全行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典当行的监管,建立并落实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核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行业日常统计与重大事项报告等行业管理制度。完善典当监督核查工作方案,加强地方监管力量,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制订有效的监管配套措施,建立扶优限劣和考核奖惩制度。
(六)建立科学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典当企业的准入和退出制度,按照科学发展、合理布局、从严把关、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典当业准入工作。及时对新设典当行进行行业准入教育,促使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遵守经营规则,严格操作程序,规范化运营。通过年审机制,对违法违规企业限期整改,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依法取消其典当经营资质。
(七)加强人才培养,研究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统筹规划典当业培训工作,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人员培养工作,发挥和利用好高校教学资源及典当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鼓励典当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性、基础性业务培训。建立典当从业人员进入教育和继续教育机制,制订业务培训教育大纲,研究设立典当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典当从业人员等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形成与现代典当业发展相适应的初、中、高级专业人才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定法规规划。加快典当业立法步伐,推动《典当行管理条例》尽早出台,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地区性法规。编制全国典当业发展和布局规划,典当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视推动县域和西部地区典当业发展,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和大、中、小城市典当业的协调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各类典当业务的标准制订工作,针对典当业各项业务流程和主要环节,加快研究制订相关标准,逐步形成行业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宣传和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项标准在规范典当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典当企业规范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加强政策指导,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宣传典当业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居民应急融资需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典当业社会认知度。加大部门协调力度,争取出台促进典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解决典当业发展与监管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典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建立典当企业之间、典当企业与银行、担保公司等其他社会融资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并强化对擅自从事典当经营行为的整治。
(四)建立和完善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工商、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密切部门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动成立中国典当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经营、加强自律、制订规范、教育培训、诚信建设、行业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典当行业协会的指导,鼓励典当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订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诚信建设,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规划》开篇对行业做了基本定位, 即:日用玻璃行业是消费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消费品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与百姓日常生活和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是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产业, 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十一五”期间, 日用玻璃行业各项指标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 而在“十二五”规划中, 发展目标大大下调, 基本定在年均增长10%左右。“十二五”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不单纯追求扩大产能, 而要从“量”转向“质”,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的关系。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 规模以上日用玻璃生产企业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年均增长8%~10%, 到2015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左右;玻璃保温容器产量年均增长2%~5%, 到2015年产量达到7.3亿个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2%, 到2015年达到2200亿元左右。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0%~12%, 到2015年达到215亿元左右。主要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2%~15%, 到2015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千克标煤/吨产品) 累计下降13%左右;单位产品CO2排放 (千克CO2/吨产品) 累计减少18%左右。科技投入达到年产品销售额的4%~6%;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以上。
日用玻璃行业市场化程度很高, 企业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规划》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只是导向性的。“十二五”期间, 行业将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比如: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强化,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低成本优势弱化, 生产要素成本在波动中攀升成为常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力量薄弱,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世界经济增长缓慢, 国际贸易摩擦频发, 贸易壁垒增加等。所以,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才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针对日用玻璃行业长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 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 《规划》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地发展, 鼓励和支持企业发挥优势, 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和战略联盟, 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 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调配套, 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促进全行业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
针对日用玻璃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 《规划》提出规范日用玻璃行业投资行为, 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强对现有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重点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节能环保、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日用玻璃制品。如大力发展轻量化玻璃瓶罐、棕色料啤酒瓶、优质医药玻璃、高硼硅耐热玻璃器具、高档玻璃器皿、水晶玻璃制品、玻璃艺术品、无铅晶质玻璃、特殊品种玻璃等。
为了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 熔窑寿命、玻璃瓶罐轻量度以及碎玻璃的利用率低等难题, 《规划》中特别提出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 “十二五”末, 节能环保型窑炉推广应用比例要达到55%以上。大力发展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 到“十二五”末, 轻量化玻璃瓶罐产量约为玻璃瓶罐总产量的30%。同时大力发展废 (碎) 玻璃回收再利用, “十二五”末, 推广应用计算机自动化配料系统的生产量占总量50%以上, 废 (碎) 玻璃平均加入量增加20%以上。
见
发布机构: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 号:浙政发〔2011〕107号 印发时间:2011-12-29
索引号: ZJJX-02-04-201201-00023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扎实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全面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趋好。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环保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6大重点行业总体上污染仍然较重,能耗仍然较大,既给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这些行业进一步深化整治,促进其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为基本思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推进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6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努力实现6大重点行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布局集聚化、企业生产清洁化、环保管理规范化、执法监管常态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力争经过4年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6大重点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基本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使这6大重点行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工艺装备、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和环保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大幅下降,步入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铅蓄电池行业:2011年底前,所有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除少数环保标杆式企业外,其他企业搬迁入园(工业集聚区)整合发展;有铅蓄电池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电镀行业:2012年6月底前,所有拟原地保留的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置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2012年底前,电镀企业较多的县(市、区)建成电镀园区,除少数环保标杆式企业外,其他企业搬迁入园整合发展;有电镀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印染行业:2013年底前,所有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2014年底前,全省印染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5%以上,平均重复用水率达到35%以上;有印染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造纸行业:2013年底前,所有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2014年底前,全省造纸行业废水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30%以上,平均重复用水率达到60%以上;有造纸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制革行业:2013年底前,所有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2014年底前,全省制革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削减30%以上,铬排放量在2009年规划调查数据基础上削减15%以上;有制革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化工行业:2013年底前,所有拟原地保留的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2014年底前,其他企业基本实现搬迁入园(工业集聚区)整合发展。2015年底前,全省现有化工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全行业单位产值排污量在2010年基础上降低30%以上;有化工企业的县(市、区)通过整治验收。
(三)工作要求。
——统一部署,集中整治。省环保厅、省经信委要根据本指导意见,会同省级有关部门逐个出台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6大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方案,指导推动各地实施并完成整治提升工作。
——结合实际,交叉推进。各地要按照本指导意见和分行业整治提升方案,组织开展6大重点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排查,并结合实际,科学制订当地的实施方案。要根据轻重缓急,从当地污染最为严重、耗能最大的行业入手,交叉推进各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
——严格规程,分批验收。省环保厅、省经信委要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订统一的验收规程和标准,并在规定时间内指导完成对6大重点行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和各相关县(市、区)6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的验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行业提前整治,分批验收。
——以治促调,治管并重。坚持治理整顿和转型提升并举,上大压小,有保有压,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监管并重,巩固整治成果,严防污染反弹。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
1.严格项目准入。加强投资项目能评审查和竣工投产后的能耗评价,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审、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6大重点行业新建(含搬迁)项目在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环境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原则上应进入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外原则上不再新上该类项目;改(扩)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新(改、扩)建项目需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总量指标应自身平衡或按比例在本区域同行业内置换替代。
2.推动产业集聚。大力推进6大重点行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集聚,特别是电镀、化工行业企业原则上均要迁入当地条件适合的工业园区整合发展(经当地政府同意,园区外可保留少数环保标杆式企业)。按照“减量置换”的原则,积极采取上大压小、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先在园区发展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重点行业项目,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规范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必须符合各类规划要求,制订科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并经过规划环评审查。园区内要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物料输送管廊等环保基础设施。要明确负责园区环保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落实园区环保管理责任。
(二)加快产业升级。
1.淘汰落后产能。在6大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方案中,要明确标准,坚决关闭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加快或提前淘汰国家和省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产品、工艺和装备。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逐年淘汰一批不具有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
2.提升工艺水平。优先发展低毒、低污染、低能耗的替代工艺和清洁生产工艺,鼓励使用先进、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率。继续拓展清洁生产审核覆盖面,6大重点行业企业在整治验收前均应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按审核要求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鼓励6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三)加强污染治理。
1.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要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建设集中的废水处理设施。6大重点行业企业的废水必须全部纳管,并实行分质分流。区内要推行集中供热、危险化学品规范管理、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
2.加强水污染治理。6大重点行业企业厂区应设置严格的清污分流系统,防止污水“跑、冒、滴、漏”和混入清下水。清下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不得高于50mg/l或不高于进水20mg/l。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纳管标准,并达到区域总量控制要求。对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超过许可排放总量、影响集中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企业,除依法给予处罚外,必须实施限期治理;未按要求实施限期治理或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关闭。
3.加强大气污染治理。6大重点行业企业产生的废气应设置高效收集系统,采用适用技术进行回收和处理,减少无组织排放。不同性质的废气应根据其特性,采取吸收、吸附、焚烧、布袋除尘或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及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鼓励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使用清洁能源。对污水处理中产生臭气的构筑物要实行加盖集气,收集的废气经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后高空排放。
4.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规范处置。固体废物暂存、处置需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和规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废液、废渣及废水处理污泥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危险废物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经营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审批和转移联单制度。
(四)规范日常管理。
1.健全企业环保制度。6大重点行业企业必须按要求建立完善的节能环保组织体系、健全的环保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环保台账系统,配备专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环保管理。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应经过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岗位业务培训并持证上岗。
2.加强排污检测管理。6大重点行业企业每个厂区原则上只能设置1个标准化废水排放口和1个清下水排放口,排放口应设于厂区外以便监督监测。标准化废水排放口和主要废气排放口,应按要求安装废水、废气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6大重点行业企业及所在工业园区应设废水、废气检测化验室,并应具备检测分析所需控制污染因子的能力,恶臭污染严重的还应建立恶臭检测体系。鼓励企业委托专业机构承担检测任务。污染物排放日常检测结果应逐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3.严防突发环境事故。6大重点行业企业及所在工业园区要编制环保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物资,定期开展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应对能力。厂区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事故池,应急事故池的容积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事故源切断系统应设置电动和手动两套系统;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必须设置应急围堰。要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积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减少和分担突发环境事故引发的环境风险。
4.强化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应专库储存,库房、生产作业场所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并具有防台风、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功能。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贮存项目,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性评估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五)严格执法检查。
1.开展专项检查。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查清6大重点行业企业基本情况,并视情作出处理:对无合法环保手续的企业,依法查处,对未补办手续的,不得恢复生产。对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企业,以及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停产、关闭。对拒不履行停产整治、责令关闭等决定继续违法生产的企业,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对依法关闭的企业,各相关部门应及时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等证照。
2.加强执法联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动,整合资源,严肃查处违法建设、经营和排污案件,挂牌督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污染高耗能企业。金融、电力、供水等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不依法履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整治完成后,要不定期组织监督检查,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重点行业企业和园区设立环保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管,严防污染反弹。
(六)切实加强监管。
1.落实监管责任。各地要建立分片包干检查责任制,落实长效监管责任。实行现场检查责任制,将历次检查的负责人及检查、监测结果记录在案,并纳入企业一厂一档环保档案系统;对检查中存在重大疏漏或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的,要严肃追究检查人员的责任。
2.加强日常巡查。各级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巡查,对无证无照经营的6大重点行业企业,发现一家取缔一家,严防“低、小、散”污染企业反弹。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水气环境的定期巡查和监测,各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要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和周边农作物的监测,及时依法查处违法问题。
3.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完善一厂一档环保档案系统,将6大重点行业企业纳入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范围。及时公示通过整治验收的合格企业名单,发布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政府是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抓紧成立政府领导牵头、环保和经信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整治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严格考核问责。各市、县(市、区)要按照本指导意见制订本地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分阶段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稳步推进整治提升工作。各地的整治提升工作情况纳入各级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并实行一票否决。对组织领导不力、整治提升工作进展缓慢的,要采取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撤销荣誉等措施并约谈有关负责人。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省级财政要通过相关专项资金,对6大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改造、技术装备提升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等给予支持。对现有生产企业就地关闭转产的,要通过三级配套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奖励,并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优惠。对主动实施搬迁、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在新项目用地、审批方面给予优先办理。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资金投入整治提升。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地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宣传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发布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和企业整治进展情况,积极回应各类环境诉求,宣传节能环保先进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曝光典型违法案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整治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交公路发【2011】7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为加强“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能力和发展质量,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对“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农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农民群众便捷出行,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深化前期工作,提升建设能力,消除薄弱环节,提高发展质量,构筑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健全农村公路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调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继续保持和营造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社会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资金、政策向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路网形成与城乡辐射功能相结合,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健全农村公路协调发展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提供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交通保障条件,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广泛、更完善的公路交通服务。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改善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走上安全路、放心路。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既立足实际,避免资源浪费,又坚持适度超前,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和路网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路网规模、建设重点、技术标准,坚持发展与财力相统筹、速度与能力相匹配、需求与民意相结合。
——坚持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探索完善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公路建设模式,着力健
全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培育建设能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管理能力。注重典型示范,注重经验总结,以深化改革调整完善制度,以制度创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发展目标。
——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增强网络覆盖能力。到“十二五”末,农村通行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改善工程质量状况。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建设体制更加完善,管理措施更加规范,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使用政府投资的农村公路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实体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县道、乡道建设项目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
(四)建设重点。
——西部地区重点实施以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通达、通畅工程。——东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县道、乡道改造和县、乡、村连通工程。
——实施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工程,基本完成县道、乡道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在此基础上启动村道中桥及以上危桥改造工程。
——完善安全保障等附属设施,改善安全运行状况。
三、政策措施
(一)注重源头管理,优化前期工作。
1.科学编制和实施规划。农村公路区域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根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资金供给、交通需求等因素,区分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数量,防止因盲目追求规划数量而导致建设资金的不足,影响耐久性。应与村镇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其他路网和运输方式的衔接互补。坚持统筹编制规划、按轻重缓急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查研究,对因村镇规划、农经社情发生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规划的,在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可作适度调整。规划一经确定,应保持严肃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
2.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计划调控作用,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在项目计划安排上,既要兼顾公平,重视农民群众诉求,优先安排未通公路地区的通达工程,加快实施对出行需求迫切、交通条件急需改善地区的项目,确保有一条出行通道,又要注重效益,优先安排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大、交通量增长快的项目和断头路项目。要提高计划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项目库,做好项目排序和储备,纳入计划的项目须符合规划要求且能够保证完成前期工作,并对社会公布。协调好项目实施与资金的关系,确保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协调好农村客运站(亭)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养护问题,把管养工作作为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管养主体不明确、管养责任不落实的地区应减少计划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
3.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严格用于备案的项目,不得挪作他用或分解使用。在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地方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同步加大财政投入。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统筹项目计划和资金安排,实现事权和财权统一、权利和责任匹配。推动建立和完善多种方式筹资和资金多元化的机制,鼓励地方投资实行奖补结合的政策,发挥补助资金的激励杠杆作用,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二)严格控制,提升建设能力和工程质量。
1.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经营开发、客货运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因素合理确定,对交通量增长快的地区应适当考虑提高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东中部地区县道、重要的乡道和西部地区的县道新改建工程宜采用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西部地区通乡公路宜采用四级(双车道)以上公路标准。通村油(水泥)路除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外,应采用等级公路标准。
2.深化设计管理。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环保、耐久”的原则,在具体技术指标选择时,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远期改造升级的需要。要加强经济技术论证,禁止超越经济条件追求高指标和高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交通安全、排水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线位资源和道路设施,减少征地拆迁和土地占用。穿越场镇、学校等人员、交通相对密集的路段,可适当增加路基、路面宽度,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性。桥涵等构造物宜采用施工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养护的型式,提倡采用标准跨径,路面结构应选择当地耐久的材料。
3.规范招投标工作。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对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的简易项目可适当简化招标程序。为便于施工组织和减少招标工作量,对工程规模不大、技术相对简单的同区域或临近项目,可采用多项目捆绑式招标。加强招投标监督指导和基层招标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地可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简易招标文件范本。对于由乡(镇)组织的农村公路招标活动,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派人现场监督和指导。鼓励在施工和监理单位中开展“优质优价”、“优监优酬”活动,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4.严格建设管理。农村公路除规模较小的村道外,应按国家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建设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参建单位责任。建设单位应具备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机构和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过程管控,促进参建各方认真履约。施工和监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强化过程控制和中间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要全面推行信用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建立市场清退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工地现场应设置公告牌或采用媒体刊登等方式公布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工程规模、建设工期、投资额等项目信息及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5.鼓励专业化施工。稳步提高农村公路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水平,加强技术、人员保障,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东中部地区农村公路和西部地区的县道、乡道建设应主要由专业化队伍承担,采用机械化方式施工。西部地区的通村油(水泥)路建设,除路基改建或简易的附属工程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由当地村民实施外,也要逐步由专业队伍实施。鼓励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采用标准化方法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耐久性。认真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做到各工作环节、各分部工程有管理措施、技术要求和人员责任,使各工序衔接不断档、不缺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构筑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增强防范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好。
6.强化质量监管。坚持和完善农村公路“政府监督,专群结合”的质量监督模式,县道、乡道建设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为主,村道建设继续坚持“专群结合”模式,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重点突出、控制有效、全面覆盖的质量监督机制。每个县级单位宜建立或指定一个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试验室,开展工程质量抽检和检验评定工作,使质量监督工作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强化巡查和重点抽检,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加强项目验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开放交通。县道和投资额较大的乡道原则上按项目进行验收,其他项目可通过以乡(镇)为单位分批捆绑验收,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可将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合并进行。地
市级和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通过验收工作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和不足,落实管养主体和责任。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责令整改。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研究提出。
(三)消除薄弱环节,提高服务能力。
1.推进危桥改造和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渡口改造的实施力度,逐步减少危桥数量。加强桥梁巡查,及时更新病危桥梁数据库,对仍具有一定使用能力但受制于资金等因素暂时不能改造的,应进行技术检测评估并采取加固措施。科学实施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统筹考虑,优先改造有安全隐患和交通流量大的渡口,努力解决农村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岛屿居民的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
2.完善农村公路安保等附属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应根据需要同步实施安保等附属设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应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逐步完善安保等附属设施,实施前应科学分析,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点,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分期分批整治。总结推广既有的安保等附属工程建设经验,鼓励探索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升安全防护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公路绿化工程。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灾害易发地区农村公路的环境特点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治标准和技术指南,加大防护、排水等设施建设,加强组织抢修和保通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
(四)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1.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尽可能利用原有路基,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积极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路面结构型式,科学选择筑路材料,注重与沿线环境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协调。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要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排水和防护设施建设,避免大挖大填、扰动山体、破坏植被。
2.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宏观政策、战略规划、法规制度、标准体系的研究,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归集工作亮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或标准规范。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含量。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责任心,带动整体素质提高。
3.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主要由公共财政解决,避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规范使用“一事一议”政策,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不强制参与建设。农村公路立项、计划、实施等工作要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使农村公路适合农村地区,贴近农民需求。工程建设中应尽可能使用当地劳动力和运输工具,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构建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农村公路联合发展机制。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以效能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要逐级分解建设目标,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相关执行机构和人员,细化责任,建立以单位和个人为责任主体的考核体系,形成管理硬约束和良性循环。
(二)强化指导协调。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调查研究,重视发展差异性,做好分类指导和示范引导。要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组织培训班、发放技术指南、实地技术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人才,普及基本常识,帮助基层和农村解决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农村公路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省级交通运输
主管部门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农村公路专栏,重点报道本地区农村公路工作动态,宣传先进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横幅、村务公告等,通过集中宣传、专题报道的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农村公路,让基层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考核监督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实体质量及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督查,重点督查农村公路项目在质量、安全、资金、廉政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要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采取明查暗访、重点督办、公示举报等方式,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使监督检查常态化。
“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再上新台阶。各地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公路建设意见
------------------
抄送:各省、自治区公路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上海市公路处,重庆市公路局,部内有关单位。
------------------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文号】商电发[2011]478号【发布日期】2011-12-1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不仅是实现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信用服务较快发展,信用环境日益改善,但信用法规标准建设滞后、信用统计监测体系尚未建立,经营主体信用意识不强、失信投诉居高不下等问题仍然突出。为加快“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制度、完善电子商务行业标准为基础,以建设信用统计监测体系、发展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为抓手,加快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形成电子商务领域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良好信用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自律相结合。在政府加强指导和积极推动的基础上,明确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信用管理责任,强化企业自律。
坚持法规建设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在加强电子商务信用领域法规和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监督作用。
坚持专业服务和信息共享相结合。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
坚持诚信褒奖与失信惩戒相结合。通过对诚信经营的电子商务企业给予支持,对失信企业和失信个人给予警示或惩戒,鼓励和引导企业重视和培育诚信形象。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电子商务信用法规基本健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逐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电子商务信用统计监测体系和电子商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建成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机构利用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畅通机制;电子商务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形成政府引导和监管、第三方信用
评估服务机构客观评估、消费者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多元化、互动式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与维护机制;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信用意识、自律意识普遍增强,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服务机构健康发展,行业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得到规范。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电子商务信用法规标准体系。
分阶段、分步骤研究确定电子商务信用法制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框架结构。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制订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交易行为和交易信息管理规范,以及信用保护、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等实施细则。推动相关部门制订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机构的相关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标准,着力提高信用评估服务的规范性和可信度。
(二)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统计监测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重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信用评估服务机构的信用统计监测体系,科学设计信用评价指标,逐步建立先进适用的指标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发布制度,逐步拓展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反映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建设水平。在信用统计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监管模式。
(三)建设电子商务信用评估认证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信用咨询、资讯、法律、安全技术、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机构建设数据库,收录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银行信贷、合同履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信用信息。鼓励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发采购商信用信息数据库,鼓励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共享和互认。鼓励电子商务协会汇总整理行业内企业信息,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的上下游间信用信息共享。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地区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结合全国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与全国征信系统的互联互通。
(四)开展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示范。
选择符合条件的、有参与积极性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示范工程。引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优选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信用评估服务机构,探索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参与电子商务信用信息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模式。
(五)引导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鼓励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评价、改进体系,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设立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加强企业自我监管和自我评估,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通过对客户资信、销售合同、应收款项、员工信用档案的管理,降低虚拟平台的交易风险。鼓励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参与政府信用监测体系建设,参照全国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提升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制订详细工作计划,明确专人负责,全面督促落实,积极予以推进;加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与协调,把开展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电子商务管理的重要抓手。
(二)加强政策支持。
加强大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信用监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等具有公益性的项目。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在信用建设方面的融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加大内部信用管理投入。
(三)强化制度建设。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信息统计等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制订涉及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资质、信用服务规范、第三方评估等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规范。
(四)提供技术保障。
加大对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基础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发挥信用技术引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鼓励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和电子商务企业开展针对电子商务信用信息采集和信息保护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工作,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
(五)加快人才培养。
积极推动教育及培训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鼓励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服务机构加强征信人才培训。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参与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六)正确引导舆论。
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政策措施、评价指标、示范经验等信息,加强舆论引导,扩大信用信息在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影响力。及时公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和电子商务信用评估信息,加大对“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以德经商”理念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消费者“识假、防假、打假”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几点思考
东城区商务委员会 主任 孟志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将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世界第六大零售之都,第八大美食之都。自2008年起,消费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首都经济的第一因素。1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北京更是提出了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愿景和目标。
区划调整对东城区的商业服务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新东城区承接了原东城区和原崇文区的空间资源和产业优势,实现了资源互补、南北互通。按照东城区未来二十年的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东城区将立足于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高度,着力打造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和“世界城市窗口区”,而其中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就是商业服务业,商业服务业被赋予了最高层级的历史使命。本调研报告通过总结分析东城区“十一五”期间商业服务业发展现状特点,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
一、“十一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状况
(一)商业服务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东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58亿元;保持了年均16.3%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7亿元,是2005年的2.14倍。在行业中,餐饮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地位举足轻重。截至2009年末,全区餐饮行业实现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了17.5%,较2005年末提高了12.2个百分点,餐饮分布密度和餐饮营业总额均位居全市第2位,具备打造“美食东城”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建澳门中心商场、北京饭店二期、金宝汇、乐天银泰、来福士、百荣世贸商城二期、北京国瑞购物 中心、时尚新世界百货、天雅红桥大厦、国盛中心等大型商业项目10个,新增商业设施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截止到“十一五”末期,全区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到了323万平方米,是“十五”末期的1.44倍。全区人均商业面积(按照实际消费人群计算的人均零售和餐饮营业面积之和)达到了1.52平方米/人,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商业坪效也由“十五”末期的2.72万元/平方米提高到了“十一五”末期的4万元/平方米。
(二)商业服务业业态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东城区商业服务业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业态更加完善,囊括了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卖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连锁超市等所有市场流通业态形式,是北京市业态形式最为齐全的城区之一。传统行业加速升级改造,商业主题化、细分化、系列化趋势明显,主题店、专业店、专卖店等“十五”末期兴起的新型流通业态形式走向成熟;高端商业的规模明显扩大,新开业购物中心、专业主题百货店、品牌专业专营店等91万平方米;跨区域整合与发展势头日益鲜明,各类连锁店、加盟店蓬勃发展;信用消费、网上消费崭露头角。
“十一五”以来,东城区继续发挥在吸引国际品牌方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商业区和多功能购物中心,加速国际知名品牌的引进,截至到“十一五”末期,全球零售商250强中,有37家企业已入驻北京,其中有19家企业在东城开设店铺;世界100强奢侈品中,90家企业入驻北京,其中53个奢侈品在东 城开设店铺。同时,随着市场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异彩纷呈的特色商业街为国内知名品牌商品进入东城区消费品市场搭建了平台,传统商业区的魅力更加凸显。
东城区的老字号品牌也逐步发展壮大,为我区品牌建设和品牌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十一五”以来,东城区完成了区内老字号资源的普查,东城区现有商业老字号企业71家,有41个老字号品牌获得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老字号企业积极申报非遗,吴裕泰茉莉花茶技艺等7家老字号企业的相关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励老字号提升品牌价值,“同仁堂”、“王府井”、“东来顺”7个老字号品牌入选“2010品牌中国1000强”;鼓励老字号企业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有51家老字号企业可以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营销自己的产品。
(三)特色商业街区的名片效应日益彰显
“十一五”以来,作为北京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东城区的特色商业街区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有各类综合及特色商业街11条,商业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年销售及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这些商业街中不仅有百货零售业态集中的王府井著名商业街,历史文化与商业文明共生的前门大街,青春时尚的银街,定位于高端奢侈品消费的金宝街,彰显胡同、四合院文化的南锣鼓巷,有着“京城珍珠第一家”称号的红桥市场,还有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的簋街,600年仓廒中体验文化休闲的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充满国际风情的五道营文化休闲街,两岸文化交融的台湾会馆商务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鲜鱼口民俗餐饮街。其中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红桥市场、东直门簋街、南新仓文化休闲街、鲜鱼口民俗餐饮街已经被北京市商务委命名为市级特色商业街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补助。红桥市场在奥运期间接待宾客人次和交易额在所有指定购物接待单位中位列第一。2009年,南锣鼓巷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25处必去之地(北京唯一);簋街和南新仓文化休闲街被评为京城最受喜爱的十大餐饮街区前三强。在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街区,各类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应运而生如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崇外商圈购物节、南锣鼓巷创意市集、红桥国际珍珠文化节、金宝街嘉年华等,更加凸显了商业服务业的活力与魅力。
(四)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十一五”以来,东城区加快步伐推进社区商业体系建设,全区社区商业网点数量达到4800个,总营业面积近63万平方米,平均千人拥有社区商业网点数量5个,营业面积670平米,社区商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5个社区被评选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8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
东城区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生鲜超市、便利店、早点餐饮、便民菜店、洗衣保洁、再生资源和旧货回收联动进社区。五年来,共建设32家规范化社区菜市场,新增12家直营连锁配送菜店,极大地缓解了居民买菜难的问题,“买的方便、吃的放心、花的便宜”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区拥有各类早餐经营网点247个,放心早餐在全区各个社区实现了全覆盖,多元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早餐工程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这条主线,在199个社区内设立了规范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52个,成为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试点区。
为探索社区商业体系建设新模式,和平里街道以兴化社区为试点,2009年6月正式启动“1510生活服务圈”建设,旨在保证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即可解决买菜、洗澡、修鞋等十种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该设想得到市区领导的广泛关注。和平里街道2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1510生活服务圈”,发展服务商195家。
(五)消费市场软硬件水平全面升级
“十一五”期间,依托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良机,东城区积极推进以商业无障碍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环境改善工程,大幅提高消费市场的软硬件水平。一是,推进刷卡消费无障碍,依托数字王府井公司和北京银联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区累计发展特约商户两万户,布放POS机近两万台, 特约商户主要分布在王府井地区、前门大街、崇外大街等重要街区的大中型商业设施、餐饮企业以及天坛等旅游景点,银行卡特约商户覆盖率超过80%,刷卡消费额占比50%以上。二是,以创建国家级无障碍示范城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商业企业的残疾人设施无障碍。全区80家商业企业按计划完成坡道、电梯、厕所、标 识、低位收款台、低位服务台等无障碍设施规范化改造,王府井、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南新仓和簋街等商业街在整体改造过程中同步完成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同时,王府井世纪大厦、新世界百货等17个大型商业企业进行了停车场改造,设立了停车诱导系统,崇外大街建立了全市首个由商业企业联合建立的街区诱导系统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停车消费无障碍成果非常明显。三是,推进服务交流无障碍,在全区推进商业服务业企业员工的双语、服务礼仪及助残服务等培训,累计培训员工169394人次,一线员工的整体素质、业务技能、双语交流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以规范的服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完成了中非论坛、第29届奥运会、国庆60周年的保障工作。
(六)行业管理的调控手段日臻成熟
“十一五”期间,全区314家规模以上餐饮和零售企业积极落实北京市政府第176、177号文件的相关要求,商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商务部门推动区域内规模以上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对监管对象采取备案制度,主动探索规模以下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了属地责任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市场运营体系更加规范有序,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体系、应急供应体系、食品安全体系,以及重点商品政府储备体系四大体系全面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有效地应对了极端冰冻天气,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新增典当行19家,使全区典当行数量达到了27家,成为了 北京市典当行数量最多的城区;建立了商业性重大促销活动联审制度,明确企业落实促销行为的主体责任,使促销方式更加科学、理性,促销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几年来,商业服务业由系统管理发展为行业管理、由指挥命令发展为分专业、分业态的多层面服务。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出台标准和规范成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发挥有形之手、开展积极行政行为的主要手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全面拓展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商联会、各专业协会、企业沙龙等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充分发挥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东城区在建立商务领域长效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一是,商业服务业区域分布不均衡,高端商业和国际品牌主要集中在王府井及周边地区,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大量高端商业设施被低端化使用的状况。二是,商业业态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三是,商业服务业规划引导弱。商业主管部门在全区重点商业项目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重大商业项目有交通评估、环境评估,但没有商务主管部门对于业态形式、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商务评估,直接导致商务主管部门总是被动的追着商业项目跑,不能前期介入和指导。四是,推进社区商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缺失。商务部门被赋予了社区商业建设职能,但缺乏必备的房屋等社区商业载体,且完全没有对新建小区社区商业配套设施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向的把控力。
二、“十二五”期间商业服务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东城期商业服务业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新思路,紧紧抓住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按照“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定位要求,着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示范区,全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商业中心城区,全面实现“高端商业发达、特色商业彰显、社区商业便利、市场环境优化”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三、“十二五”期间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间,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将按照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示范区”和“国际知名商业中心”的目标要求,坚持四个围绕,实现四个提升,推进十项工程。
(一)围绕“高端商业发达”,提升商贸流通品质
1.品牌建设工程
依托王府井、前门、崇外、永外等中心商业区以及金宝汇、来福士、崇外六号地K11商城、燕京大厦等多功能购物中心,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品牌旗舰店和国际百货零售名店。在王府井—金宝街地区,成立品牌调整顾问机构,大力引进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流行品牌和个性品牌,提升品牌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准。在前门地区,通过三街三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搭建高端品牌总部和高端品牌店铺的空间载体,为苹果旗舰店等顶级品牌的进入创 造条件。在崇外商圈,规划建设高端零售模式,在崇外六号地规划建设类似于香港K11模式的高端体验式购物中心,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零售终端消费模式引入北京。在永外现代商贸区,利用品牌时尚总部、时尚设计中心等平台,加大对高端服装品牌总部、设计中心、营销总部等行业品牌总部的引进和吸收。同时,各功能区要拓展品牌引进渠道,通过举办国际品牌节、国际美食盛典等国际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东城区,汇集不同国家的品牌及特色产品,繁荣首都消费市场。
实施老字号提升战略,加大对本土知名品牌的国际化培育。推进“老字号”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挖掘其传统文化内涵;支持“老字号”企业引入现代经营理念,通过连锁经营实现创新发展;推进老字号的改革转制、规模扩大、引进人才、创新机制,最终实现保护和振兴的和谐统一,传承和创新的有机融合;培育3-5家老字号企业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2.业态升级工程
立足于高端品质的要求,立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对商业服务业业态结构的标准,积极引导有形市场转化为高端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旗舰店、品牌店、商业连锁、高档会所等业态,引导低端商业主体走特色化经营道路。提升商业设施的档次和层级、提升商业项目的服务和效益。特别是在永外现代商贸区,要充分发挥新南城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引擎作用,在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有形市场的调整转型力度。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为独立法人 机构;鼓励利用现代流通方式进行交易;鼓励有形市场逐步由交易中心转型为展览洽谈中心和贸易中心,带动该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全面提升这些商业设施的区级贡献。
3.流通现代工程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采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实现业态、管理和技术的全面升级。
全面制定和落实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电子商务应用的行业覆盖率。扶持传统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网上市场,培育一批管理运营规范、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扶持一批影响力和凝聚力较强的网上批发交易企业。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培育和扩大网上消费群体。
积极引进专业化、细分化的新业态,促进专卖店、专业店业种结构的细分,鼓励食品、化妆品、玩具、花木、娱乐用品、汽车等专业店发展;支持特色突出、具有自有品牌的连锁企业和拥有知识产权的老字号企业,运用商品、商号、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优势,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特许经营、加盟等形式,实现跨区域发展;整合一般旅店业,大力发展连锁经济型旅店;吸引国内、国际知名的大型连锁企业在东城区建立分销机构。
4.商脉贯通工程
以行政区划的调整促进南北商脉的延伸。要积极整合商业资源,加速南北两片商业的共同繁荣。优化商业布局,将银街向南延伸到崇外商圈,王府井向南延伸到祈年大街,使原属两区的商 业街区进一步发挥聚合效应,跨界蔓生发展,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形成贯通南北的商脉。在此基础上,将南北两片的商业优势资源分别延伸发展,进行优势互补,特别是鼓励优秀的老字号企业、特色店集中力量分别向南北两片增开分店,促进老字号企业的振兴,促进特色商业的繁荣。
5.美食之都工程
“京华美食、皇城品味,京城美食灿烂文化的创新驱动之源”就是未来五年东城餐饮的基本定位。围绕打造国际美食之都体验区的目标,完善我区餐饮特色的发展布局,实现大众餐饮舒适化,特色街餐饮创意化,景区餐饮精品化,商务餐饮多样化。成为大众餐饮基础牢固、特色餐饮荟萃,精品餐饮突出的餐饮结构。按照因地制宜,适度前瞻;突出重点,挖掘特色;有效传承,不断创新的基本原则,重点突出京菜中的“宫廷菜、庄馆菜、新京菜”,并以精品带动全区餐饮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围绕“特色商业彰显”,提升商业街消费吸引力
“十二五”期间,东城区商业特色化将主要围绕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建设、培育、完善来进行,继续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升级6条有特色街区、培育4条新兴街区、振兴2条传统街区,累计完成12条街区的优化建设工作。
6.特色商业升级工程
完成前门大街、东直门簋街、南锣鼓巷、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红桥市场的二次提升,完成沙子口文化用品特色街的改造升级,依据《东城区商业街管理暂行办法》,跟进商业街建设进展情况,加强商业街经济运行监测,创新商业街区管理模式。
7.新兴街区培育工程
加快培育台湾会馆商务区、鲜鱼口民俗餐饮区、五道营创意街区、金宝街等新兴街区。
8.传统街区振兴工程
对银街和隆福寺地区进行高端规划,实现传统街区的复兴。
(三)围绕“社区商业便利”,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9.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实现1510生活服务圈全覆盖。以《东城区社区商业服务标准体系》为准则,以街道办事处为实施主体,将1510生活服务圈模式逐步展开,从北向南逐步推行,实现17个街道1510生活服务圈全覆盖。
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主体的准入。规范生鲜超市、便利店、早点餐饮、便民菜店、洗衣保洁、再生资源和旧货回收等服务主体准入,培育和引进一批以崇远万家、新发地直营菜店等为代表的专业化的社区商业服务内容提供商。一方面继续敞开胸怀吸引一些国内外知名的餐饮、修理、家政、洗衣等主要承担社区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一批知名本土社区商业服务内容提供商。
全面推进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网络化、规范化和服务体系的制度化。搭建社区商业网络平台,以网上购物、电话购物为补充,完善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创立一套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商业服务标准体系,用于规范和管理社区商业的服务主体,也对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和监管提供制度、财务、人员方面的保障,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继续推进以早餐工程规范店评选、规范化社区菜市场的升级改造、社区连锁直营菜店的推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进社区等具体的社区商业推进工作,并逐步建立一套社区商业网点的巩固机制。
创新一站式的社区服务模式。在新建小区规划过程中率先在北京试点以邻里服务中心或现代生活广场为模式的社区商业新模式,将各种品牌餐饮店、便利店等商业业态和休闲娱乐、家政服务、儿童游艺、邮局等服务业设施以及警务站、居委会等社区政务设施统一经营,全面体现业态齐全而精细的特色,活跃传统沉闷的社区经济,建立企业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极大的提升社区的品位和档次。
(四)围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10.和谐商业助推工程
推广绿色商务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为取向的绿色商务新模式。对大型商场、超市、餐饮企业电梯、空调、照明、抽油烟机等高能耗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商贸服务产业的节水、节能率;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减少一次性用品耗费;在商贸服务业领域全面推广绿色物流、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
推进无障碍建设。以重点街区和大中型项目为抓手,一如既往的推进刷卡消费无障碍、商业设施无障碍和停车引导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依托专业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全区有条件布放POS机的商户基本实现刷卡消费无障碍;重点商业餐饮业基本实现商业设施无障碍;引导和鼓励新建和原有具备改造条件的大型商业设施基本实现地下停车无障碍。
实现诚信商务覆盖。加大商业零售企业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鼓励其申请专利技术和商标注册,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机制,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诚信意识,在前门大街、金宝街等新兴商业街中推广王府井大街、崇外大街“诚信经营示范街”的先进经验,使商户自觉做到不制假、不进假、不售假。
创新行业监管模式。以“落实责任,相互促进;发挥优势,部门联动;科学发展,立足长效”为目标,建立商务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严肃查处事故,完善应急机制,严格事后控制;遵循“填补空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典当等特殊行业的布局,努力提高行业监管保障能力。
三、“十二五”期间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协调,完善商业服务业管理制度。
充分认识到商业服务业作为东城区的优势产业,是其它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载体产业,商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带动东城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区域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承载就业人口、提供充足供给的有效方式。建立由区政府领导牵头的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着力研究和解决商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协调推进商业服务业的重要项目。
根据商业建设规划,商务部门联合功能板块机构定期发布规划建设指南报告,提出商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向社会公示阶段性的流通业态指导目录,明确该地区鼓励、允许发展和限制、禁止建设的业态类别,合理引导社会投资。
(二)设立商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优势产业的提升和巩固。
参照北京市商业专项资金建设模式,每年设立5000万元东城区商业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列支,实行项目评审制度。具体用途包括对涉及民生、公共服务等商业服务业项目予以资助和补贴;对符合东城区业种、业态规划的商业设施进行补助和引进;在全球范围内定向招商国际顶级百货名店和国际知名主题百货店,对入驻的百货名店给予租金补贴;通过租金按比例返还的方式鼓励国际品牌设立形象店和旗舰店,引导现有国际品牌升级为 形象店和旗舰店;对低端商业设施业态提升、结构调整给予补贴;对特色商业街区进一步完善服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实施的具体项目给予支持。
(三)提升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层级,确保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将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纳入东城区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立法机构保障规划的权威性、一致性和公开性,使本规划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及时发布制度,一方面使国内外商家和开发商知晓东城区商业服务业产业政策,以相应地制定或调整其战略,另一方面通过规划的正式发布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监督,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四)加大对高端商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建立商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探索成立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发展专家顾问团队,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业内人士等组成专家顾问组,为东城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未来走向、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以及品牌建设等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围绕商业业态优化升级,着力引进培养精通现代商业管理、品牌营销、老字号运营和商务政策制定等业务的高级商业职业经理人。
【“十二五”期间促进典当业发展指导意见】推荐阅读: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06-16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07-18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06-02
资兴“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研究07-01
外经贸“十二五”发展规划11-15
云南十二五发展规划12-04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06-21
民族宗教局“十二五”发展规划06-30
国际贸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09-07
应用英语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