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米芾书风特点及艺术思想

2023-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 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兴盛, 造就了许多文化巨匠。与此同时, 禅宗思想在北宋时进入了全盛时期, 当时的北宋文人参禅习佛成为一种风气, 米芾、苏轼等人也开始投入了禅宗门下, 北宋文化在禅宗的影响下, 一些书法家, 包括米芾、黄庭坚、苏轼等开始探索有别与唐代尚法的书风道路, 最终形成北宋施法的尚意书风。时至今日, 米芾书法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其不拘一格的书写风格受到后人的好评。

一、米芾书法风格特点

1、八面出锋的用笔技巧

米芾的用笔特点在于八面出锋, 从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书法墨迹上来看, 其点画几乎都是露锋起笔的, 但是在书法上很大程度上却强调藏锋, 中锋运笔, 它要求书家在运笔过程中, 始终保持笔的锋尖在线条的中心通过, 如此便能写出圆润劲健的立体感线条来, 正如当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书法家用中锋写的字, 背阳光一照。这个中间有道黑线, 黑线周围是淡墨, 叫做‘锦裹铁’。圆滚滚的, 产生了立体的感觉, 也就是引起了骨的感觉。也不是笔杆在行笔时要永远垂直纸面, 而是要根据笔画的不同走向, 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要保持中锋行笔, 不可能只有一个锋面, 八面出锋就是要根据笔画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的锋面, 比如在写横折这个笔画的时候, 要保证笔向右行笔锋朝左, 笔向下行笔锋向上, 在笔画转换方向时, 要送足笔锋, 再轻提使笔锋挺直, 然后在下按写竖, 通过对笔锋快速、有力的提按转向的调锋动作, 使点画转折处既能气脉畅通又有骨力[1]。

2、字势与章法

明代董其昌论述:“古人论书, 以章法为一大事, 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 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 其直如弦, 此必有非有他道, 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 章法为古今第一, 其字皆映带而生, 或小或大, 随手所如, 皆入法则, 所以为神品也。”创作作品, 章法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米芾对作品的章法处理那是游刃有余, 行气连贯而摇曳, 呈单轴形态摆动, 随形赋势、血脉相通、墨色枯润、字形大小、线条的粗细的强烈对比, 其参差不齐的章法形式即有传统书写习惯的影响, 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充分体现了他的主张与人物性情[2]。

3、墨色的梯度变化

当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艺术作品的形式开始多样化, 同时, 书家们也就更加注重作品的形式, 作书必先考虑势, 作品中墨色的变化就是势的高度体现, 一幅完整的作品, 墨色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墨色在调解字与字的大小, 行与行的呼应关系, 在行草书中, 墨色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写给侄子颜季明的手稿, 从首行到末尾的情感起伏变化, 其中的删改涂抹也毫无掩饰。在作品中墨色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3]。

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的呈现, 代表着书者的形象以及书者的情感表达, 好的书法作品能让欣赏者认识到艺术的高度, 从而给观赏者带来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作品的内容是体现书家要表达的, 作品的书体选取体现着作者的节奏变化, 作品的线条的变化体现着作者的控制能力。而在这里我要特别的强调一下墨色的变化, 回顾墨色变化的历史, 这种风气还是米芾开创的, 如米芾的《彦和帖》充分的体现了墨色的变化给欣赏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作品中从前半部分的浓墨到慢慢的后半部分枯墨的转换, 在作品中在情感的表达上都非常的自然和谐而又有画面冲击力[4]。

二、米芾书法艺术思想

1、米芾艺术思想的形成

米芾的一生似乎是为艺术而生,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 都抵挡不住他对艺术的痴与狂, 他可以为了艺术一切置之不顾, 尽情的浸泡在艺术的浓浆之中。人们常常称他“米颠”, 米芾的这种颠在东坡心目中也是值得看重的, 是一种特殊的“颠”, 颠气十足的艺术家。其一, 作为一个敏锐的艺术家, 米芾的这种颠是在诠释自己对艺术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有时候理性的表达不能完全的表达内心所感, 其二, 米芾的这种颠是一种情感的流露, 一种自然状态, 在这种意识状态能获得更大的艺术空间和更多的艺术表现自由, 所以和他的书法一样面貌多样性。其三, 米芾之颠, 同时又是在强调自身的文人气息的一种手段, 为了淡化冗浊的出身和由此引来的世俗偏见一直笼罩着他, 但这些并不足以让米芾消沉, 他反而开始了新的征程, 呼唤内心对艺术的不断追求, 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5]。

2、米芾书法艺术思想之“集古出新、崇尚自然”

米芾自幼习书, 书体涉猎广博。从米芾的成长过程看, 早期通过“集古字”来学习, 主要学习对象还是唐人, 例如, 存世最早的米芾三十岁时的《观阎立本〈步辇图〉跋》, 或许是因为提拔的缘故, 用笔略显拘谨, 结构局促。此后作品渐多, 主要有《吴江舟中诗帖》、《乱道帖》、《盛制帖》。元丰五年 (1082年) 以后, 他经过苏轼的指点, 转向对晋人法帖的学习, 他在元祐三年 (1088年书写的《蜀素帖》和《苕溪诗帖》书写时间间隔不过一个多月, 但面目差异甚远, 前者跌宕欹侧, 后者则平和稳定得多,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但还是未能够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元祐六年 (1091年) 后, 又学羊欣书法, 直到从米芾五十岁以后到他逝世, 个人的风格得到鲜明的展示的时期, 即“自成一家, 人不知以何为祖”的时期, 慢慢的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6]。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 追随米芾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米芾是能够开一代之风的大师, 幸运的是, 他生在文艺政策相对宽松的宋朝, 是在大师群集的宋朝, 是在提倡个性独造的宋朝, 他尽毕生之力为了书法事业留下了无数的瑰宝, 米字在中国书坛的流行, 已一代又一代的不断传承至今, 米芾的影响必将还会不断继续下去, 为了弘扬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更是促进我们的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向前迈进, 向全世界展现我们的传统艺术文化力量。

摘要:米芾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成就不仅在宋代影响很大, 而且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本文对米芾书法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思想进行了简要论述, 旨在揭示其书法风格的内在规律和他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米芾,书法风格,艺术思想

参考文献

[1]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3.

[2]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6.

[3] 叶培贵.米颠痴顽—米芾与他的书法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6.

[4] 王川.颠书狂画米芾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6.1.

[5] 毛万宝.书法美学概论[M].第80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1.12.

[6]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7.

上一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单独应用与配合使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对比分析下一篇:常见医学实验动物采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