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的特点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环境的特点(精选7篇)

网络环境的特点 篇1

一、基于大量资源的学习

所谓基于资源的学习, 就是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方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是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的, 二者在深层次上表现的是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上的不同。

1. 课堂学习的特点

课堂学习首先要求的是限定在某一区域的校园和教室等有限的物理空间, 这就限定了学生的人数。有限的物理空间、有限的学生和有限的教师, 以及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可获取的有限资源, 必然带来时间上的“有限”, 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学业。这些“有限”构成了课堂学习的显著特征。与之相适应的首先是传统的课程设制, 其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 以及学生由此产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2. 基于资源的学习的特点

基于资源学习这个理念的产生是因为课堂学习的模式和方法受到了冲击, 并且日益被打破。网络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界限, 如地域上的界限 (国界、校院围墙等) , 行为上的界限 (如课内、课外) , 心理上的界限 (如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说, 而网上匿名聊天可以无话不说) 。从这些意义上说, 网络实现了无界革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的是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和高度集成, 图书资料、音频和视频材料、教师授课、测试与评估材料、档案等都是资源, 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存储,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或非实时提取。

二、主动的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1. 学习的自主性

电脑网络的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 能够对教学信息实现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网络这个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遵照教学要求,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 自主地控制学习过程。这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齐步走”“一刀切”的弊端,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学习的探究性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这些都是探究性学习的特点。网络知识的丰富性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保证, 通过检索与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能够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找到合理的答案,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成功体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互性的学习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交互活动, 交互活动是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 交互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丰富、有效组织的互动情景, 给予学生较高水平的操作控制, 通过交互活动完成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 改变学生的行为与认知。交互性学习是给交互双方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环境, 依据一定的交互原则, 进行多元多向的交流、学习, 从而促进学习的最佳化, 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

交互性是网络的关键特性之一, 这种基于技术的交互使网络教学中的人际交互有了新的特点。网络向学习者提供支持, 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在网络学习时不仅可以接受他人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教学;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 向其提出问题, 请求指导, 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交互作用不仅可出现在师生之间, 同样也可在学生之间出现, 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充分利用人际交互的网络学习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 网络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交流的学习主体, 也就是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解决实际任务的学习方式, 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变为自定步调, 主动地学习;无论是个别化学习方式, 还是协作化学习方式, 学生均成为学习内容的主动选择加工者。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9.

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的特点 篇2

关键词:网络经济信息检索特点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其内容涵盖了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各学科领域。网络上经济信息资源非常繁杂丰富,面对无序、分散、动态的海量网络信息资源,如何高效检索到准确所需的经济信息成为了我们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对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的特点有所了解,检索起来犹如大海捞针,其结果往往鱼龙混杂、无用乃至有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一、网络环境对经济信息检索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标志着信息時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繁杂的经济信息也提出了相应的新需求。首先是及时性要求,网络经济信息资源之所以优于其它经济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就是归功于它的及时性,而经济信息的及时程度也成为了判断经济信息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是准确性,由于网络秩序和网络信息净化程度的缺失,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检索到目标信息的难度日益增大,网络经济信息的准确性是经济信息检索时的必须考虑的条件。再次是权威性,在检索过程中,会发现众多匿名或冒名的网络信息发布者所发布的题文不符、数据混乱等错误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对经济信息的权威性加以考量,甄别信息的真伪与权威与否。

针对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需求的变化,随之的检索工具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以往的经济类工具书、光盘等到现在可利用的整个泛在网络。不可否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权威的搜索引擎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

同时,各种网络经济信息的检索工具的开发和利用也对我们进行经济信息检索时的应用技巧和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信息检索前,先弄清信息的数量、语种、年代范围、类型及作者等外部特征,这对于限定检索范围、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有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的特点

不同的信息用户根据各自的特定需要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信息需求,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的个性化需求。正是为了应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网络中进行经济信息检索的标准化检索方式和途径才越来越少。多途径检索、多技术检索、个性化专题定制服务、特色专题门户网站、个人图书馆等个性化服务不断涌现,正反映了检索需求由标准化逐渐转向了个性化。这还表现在即使针对同一课题,在进行检索时,不同的用户也有着自己不同偏好的搜索工具和途径。比如,在检索林毅夫近年的文献专著时,有的人习惯用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有的人则习惯用IBM智库百科直接检索林毅夫的简介并提取其中有关专著的信息。虽然最初的检索目的和最后的检索结果都是一致的,但由于个性化的偏好与需求,便自然而然使用了个性化的检索途径及工具。

现在的检索课题往往是由多个单一课题共同组成,且课题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实施检索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多种检索工具。既有理论性的经济信息,也有部门、行业及应用性的经济的综合性经济信息网站,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系统全面、数据准确、时效性强等特点,是当前我国经济信息资源的精品,如:中国经济信息网;由地方信息中心建立,旨在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窗口的地区性经济信息网站,如上海经济信息网;信息面较窄,向精深方向发展的行业性经济信息网站,如中国企业信息网;用来提供经济统计数据、商业报告、企业产品信息查询查询的专业文献数据库,如中国企业产品库。此外,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还具有检索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便捷化的特点,用户操作起来快捷简便、容易上手,这些特点也注定网络经济信息检索会成为以后经济信息检索的主流途径。

三、网络环境下经济信息检索的难点及改进措施

网络资源分布不均,有效的网络经济信息资源大多收录于专业数据库,而大多数专业数据库都是要收取费用的,检索费用的问题直接制约了用户的使用权限,增加用户检索的难度,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用户的检索积极性。这就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数据库等资源购买的投入,尽力满足读者用户的信息检索需求。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支持网外访问,但是,从校园网外访问,有的数据库可以正常使用下载全文,如重庆维普、万方等;但是有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EBSCO又需要登录并提示IP地址不在允许范围之内。可见,各种数据库使用权限的不一致也给用户检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网络资源分布不均不仅表现在收录位置的不均,同时还包括语言上的不均。如,网络上中文资源相比英文资源来说要少的多,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网络信息资源中有89%是英文资源,这无疑给普通的中文信息利用者带来了极大的语言障碍。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努力学好英文,并以高标准要求自我,提高自己全英文检索经济信息的能力。

面对海量繁杂信息时,我们都希望能有人指点,给予导航。在进行经济信息检索时,如果能有学科导航对网站网页等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加工组织并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功能,检索就会相对容易很多。我国很多著名大学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导航这项服务。有关经济类的学科导航目前主要有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经济学导航,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理论经济学与管理科学导航,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经济管理导航,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经济管理导航,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经济学导航等。这些学科导航使读者用户在分散、变化、价值不一的海量信息面前,能最快最好地检索到所需经济信息。

参考文献:

[1]徐汉荣,Internet上经济信息资源检索[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1):42-44

论环境侵害诉讼的特点论文 篇3

摘要: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传统诉讼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深入研究该类案件的特点,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文章对环境侵害诉讼中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根据与范围、证明规则以及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主体,诉讼请求,证明规则,诉讼时效

在现代生活中,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核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危害呈现扩大趋势,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纷纷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可知,我国解决环境侵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的程序由二:一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处理程序,二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愿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审理。这是两种并列的程序,而且,后一种还是最终解决纠纷的程序。本文仅从该类案件的特殊性出发,着重对环境侵害民事诉讼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环境侵害诉讼主体的确定

在环境侵害诉讼中,当事人因污染危害而发生的纠纷属于民事性质,受害者一方因人身、财产受损害而依法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致害者一方则因实施了污染危害环境的行为而依法负有赔偿他人损失的义务。实践中,受污染侵害的受害方往往人数众多且相对不确定,而现代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往往是有多个固定或不固定的污染源共同造成的复合性污染,使得致害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比例的确定极为困难,从而形成了环境侵害诉讼中主体确定方面的难题。笔者认为,除了已为法院广泛采用的处理该类案件的基本形式――代表人诉讼制度之外,还需要对环境侵害诉讼主体的确定方式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一)起诉资格的放宽

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都要求诉讼主体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任何人不得对于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以限制公民的诉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了起诉的条件,旨意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诉权理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提出“多元诉权主体论”,其基本观点为:实体当事人并非民事诉权的唯一主体。在特殊情况下,民事诉权可以由实体

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主体享有。[1]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人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的函》[2]、《关于范应莲诉敬永祥等侵害海灯法师名誉权一案有关诉讼程序问题的复函》[3]以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2条:关于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在特定案件中享有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实际上也认可了在特殊案件中诉权可由其他主体所享有的事实。就环境侵害诉讼而言,一些国家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扩大了公民诉权的范围,如公民可以为了保护环境而向排污者提起诉讼而不要求该公民是环境的所有权人。中国的环境法,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都规定,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和控告。这里所谓的控告,应当包括向环境行政机关控告和向人民法院起诉两个内容。

(二)团体诉讼的推广

鉴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所特有的“间接性、社会性、复杂性、潜伏性”[4]等特点,及其因果关系证明等法律问题非常复杂,受害者个人在资力上难以对抗强大的加害企业或政府公共事业部门;且受害人往往人数众多,使得传统程序难以适应环境侵权诉讼,特别是涉及多数加害人、多数受害人的重

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特点、内容 篇4

市场营销环境的慨念

市场营销环境泛指一切影响和制约企业市场营销决策和实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总和。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企业在其中开展营销活动并受之影响和冲击的不可控行动者与社会力量,如供应商、顾客、文化与法律环境等。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在于它在环境变化需要新的经营行为时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1.客观性

市场营销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营销环境变化的主观臆断必然会导致营销决策的盲目与失误。营销管理者的任务在于适当安排营销组合,使之与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2.关联性

构成营销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如经济因素不能脱离政治因素而单独存在;同样,政治因素也要通过经济因素来体现。

3.层次性

从空间上看,营销环境因素是个多层次的集合。第一层次是企业所在的地区环境,例如当地的市场条件和地理位置。第二层次是整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情特点、全国性市场条件等。第三层次是国际环境因素。这几个层次的外界环境因素与企业发生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不相同的。

4.差异性

营销环境的差异主要因为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经营的性质、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企业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且同样一种环境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5.动态性

外界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例如,外界环境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均会引起购买行为的变化,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容;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结合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和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6.双重性格

即市场机会与环境威胁并存

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

网络环境的特点 篇5

论文摘要: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在调查网络教学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列举了目前网络课程的4种模式,最后对网络课程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网络教学发展背景

在这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多年来,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主导传授,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而网络环境教学,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者,外界信息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进而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理论的形成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使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起到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网络课程的教学,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

众所周知,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应当对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作重点设计,二者缺一不可。由于网络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也应按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点来设计。

学生通过网络可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自学、讨论、实践活动、作业提交、考试及网上资源搜索、资料查询等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学习记录,从而对学习起到一个督促和自我监督的作用。例如我本学期所带的Flash课程,大部分都是在机房操作教学,本身就利用了局域网的功能。在机房中教师机可以控制学生机以便督促学生学习,而学生在做完例子后可以通过局域网提交作业,这样教师在一台机子就可以及时

检查学生的作业并做好记录。

三、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科技发展的结晶,而网络教学也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资源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紧要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虚拟性

网上教育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性,现在虚拟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指在校园网上开发的各种教育应用,校外模式指网上远程教育。可以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型教育系统。

3、实时交互性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此的兴趣。

4、协同创作性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四、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按照通讯角度来讲,有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按照学习者的组织形式来看,可以有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按照课程材料媒体种类来看,有多种媒体参与的混合形式或者仅利用web媒体的单一形式。应用Web来进行教学的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这里简述4种:

1、信息传递式:信息传递式是指利用Web发布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讲座笔记及作业细节和百科全书,加上在线信息资源的超链接,学生可以在没有和教师或者其他同学交流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是目前网络课程比较普遍的方式。

2、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它体现的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它通过创设支持式环境,使得班级学生成员之间可进行提问、解答和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

3、辅助学习式: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教师辅助学习者的学习,采用Email、电子论坛或计算机视频会议来提供指导等服务。辅助学习模式还可以确定参数来建立多用户对话环境。

4、内容生成式:内容生成式指的是学生自主寻找、建立、组织具体知识领域的内容,实现信息资源的同化、交互和综合。具体的活动是学生设计开发网页,通过网络资源和链接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信息内容呈现。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信息资源内容的重要来源。

五、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网络课程因其自身灵活的特点使得它在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都将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有人认为网络课程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去学习,但是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和网络所提供的更多的学习机会是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我认为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在将来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资源渐趋丰富,课程种类更齐全

据统计,美国目前已有450多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学生数量达10多万人。将来的网上课程门类齐全,有自主学习课程、成人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等;提供的服务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可以网上快速地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节目信息或学习资料。

第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转向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内容设计,而以Web为基础的教学不应是传统课程内容的照搬。今后网络课程的设计应是结合Web的具体特点,以Email答疑、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第三,以Web的低级应用设计转向Web高级应用的设计。

随着Web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必将从Web的低级应用阶段转向Web高级应用。目前出现了一些网络课程工具平台,这种平台的设计使基于Web的课程在制作、管理和应用上都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Web必然将应用于课程教学。

网络环境的特点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营销危机,特点,对策

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及传播途径, 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使企业的营销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也更加难以控制。近年来频发的源于网络的营销危机也呈现出许多与传统环境下不同的特点, 而企业由于对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的特点把握不准, 使企业在应对网络环境下营销危机的经验及策略上也表现出了很大不足。因此, 探讨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的特点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的特点

一般来说, 在传统的营销环境下, 企业营销危机具有普遍性、未知性、突发性、紧迫性、关注性、危害性、双重性等特点, 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 还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1.1 发生营销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传统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事件的发生大多是由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新闻媒体对企业问题的曝光所致。其信息的发布者是媒体单位, 而媒体单位为了保证其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发布的任何信息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因此流言或谣言几乎没有传播的机会和渠道。而网络环境下的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发布信息, 因此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加上人们一般对于企业负面信息关注度较高, 因此, 一个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段个人博客、一些即时通信群组的讨论都有可能引发企业的营销危机。例如, 2008年万科的“捐款门” 危机事件就是由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博客引起的。“捐款门”事件是因为王石个人的言辞引发, 但风波很快由王石个人身上波及到万科品牌, 给万科造成不小的影响。

1.2 营销危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造成的损失更大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信息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披露的轨迹、传播的节奏和模式都容易掌握, 企业可以有个缓冲的时间来处理危机, 就有可能把握危机发展的方向, 并有可能比较有效地采取应对的措施, 尽力将营销危机产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但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交互性、内容的不可控制性, 使企业难以对危机事件的变化进行估计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有些网友提供的所谓“内幕信息”, 网友的热议都很容易提高事件被关注度, 这些都可能使危机事件被激化, 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 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例如, 2010年7月14日, 霸王品牌的洗发水被指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 受二恶烷事件影响, 霸王集团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2011年3月29日, 霸王集团发布2010年年度业绩显示, 2010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4.75亿元, 同比下降16%, 营业额的大幅下降导致全年业绩出现亏损1.18亿元, 而核心品牌霸王洗发水2010年下半年的销售更是大幅下滑。

1.3 企业营销危机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

在传统环境下, 企业营销危机的信息传播范围比较小, 不管是电视还是报纸杂志等媒体大多都有一定的覆盖范围, 危机信息的传播仅限于媒体覆盖范围之内。而在网络环境下, 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使得整个人类变成了“地球村”。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 网络覆盖面的扩大, 企业营销危机信息的传播范围也在扩大。并且, 大多数网民认为互联网是最快、最新的信息渠道, 当企业发生营销危机时, 网民首先想到的是到网络上去收集相关的信息, 网民的不断加入使企业营销危机的信息传播范围超越了空间的限制, 使发生于某一地区范围内的营销危机事件迅速的传遍全国甚至全球。

1.4 企业对于营销危机信息传播的控制能力下降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企业可以通过与各种媒体良好的关系, 在危机爆发之初或未造成严重后果之前控制危机信息的传播。而在网络环境下, 企业对于营销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大大地降低了, 其原因有三:首先,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匿名性, 使网民可以更少顾虑地表达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或愤怒等情绪, 但同时也为负面信息甚至是谣言的散布提供了便利, 各种真实的、虚假的、正面的、负面的信息经过网络转帖、复制和再次传播被不断扩大,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网络受众, 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 企业难以找到信息的源头。其次,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交互性, 话语权的相对平等性, 使网民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可以使一些小事件演变为难以控制的营销危机, 而对于已经处于危机中的企业来说, 网民的参与使企业的营销危机迅速放大、恶化和蔓延。再次, 网络环境下传播内容的不可控制性, 弱化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力。而在企业遭遇营销危机的时候, 公众更感兴趣于那些吸引眼球的关于公司的负面信息, 这种现象为企业在危机营销时信息的全面传达制造了很大的障碍。

1.5 一个企业的营销危机很有可能演变为行业的营销危机

网络环境中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广泛性、匿名性、交互性, 有时会使一个企业的营销危机演变为整个行业的营销危机。在一个企业发生营销危机之时, 广大网民会从各个渠道获得同类企业的相关信息, 不断地把自己得到的信息进行传播, 有可能导致一个企业的营销危机最后殃及其他企业。例如,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最后就演变为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从2008年9月11晚, 三鹿承认700吨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到2008年9月16日蒙牛、伊利等22家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波及到整个乳品行业, 期间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 但是使整个的乳制品行业损失惨重。

1.6 营销危机的爆发具有反复的趋势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残留性, 不但使企业营销危机信息出现重复性传播、使危机传播范围更广, 营销危机延续的时间更长, 而且促使了营销危机爆发呈现反复趋势。例如, 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发生爆炸, 造成当事人死亡, 全国各地不断有网民收集并在网上发布、分享摩托罗拉手机爆炸的各种离奇案例。更有甚者, 某主流门户网站以“摩托罗拉之殇”为主题, 以手机爆炸事件为切入点, 将摩托罗拉公司在过去近百年时间发生的各种丑闻、危机都做成了专题, 以此力证手机爆炸之后摩托罗拉企业将“日落西山”。

1.7 营销危机公关更加困难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使网络环境中的企业营销危机公关活动更加困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令传统的营销危机公关方法难以有效地控制危机, 企业除了诚恳地承认错误采取补救措施外, 任何解释工作都可能被站在不同立场上的网友进行相反解读, 招致更多的怨恨和危机。例如, 2010年发生的“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 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其“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的抽检结果, 还了霸王洗发水一个清白。但是网友又根据在网络上流传的公司创始人陈启源脑门上头发略显“稀松”的照片, 就霸王防脱发是否有效进行质疑, 使得危机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总之, 网络环境有着与传统环境不同的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不仅发生营销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而且营销危机的破坏力也更大, 企业应对起来也更困难, 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的新特点, 企业需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 网络环境下企业应对营销危机的策略

2.1 建立健全针对网络环境营销危机特点的危机预警系统

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建立企业营销危机预警系统, 避免危机的发生。由于网络环境下营销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增大, 危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 覆盖面更广, 对企业的危害更大, 所以建立企业营销危机预警系统更加迫切。通过营销危机预警系统, 可以及时识别、评价企业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外界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防范可能产生的营销危机。对于生存在网络环境中的企业来说, 特别要在预警系统中设立专门的网络信息监控子系统, 对网络中有关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进行必要的防范, 确保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存在的问题不至于转变为营销危机, 不会扩大到影响企业经营的地步, 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价, 然后作出及时明确的决策, 最大限度地预防危机的发生。

2.2 制定针对网络环境的营销危机处理预案

虽然预先识别出危机并进行预警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方式, 但是, 任何一个企业即便预警系统再健全,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 营销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 也不能保证营销危机事件绝对不会发生。因而企业必须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企业的经营现状找出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种营销危机处理预案, 在预案中明确规定营销危机发生后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及如何运转。针对网络环境下有些网站为抢头条新闻或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跟风炒作, 肆意渲染, 激化危机事态, 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形成重重阻力的情况, 企业要在危机处理预案中制订专门的网络媒体管理计划, 始终同门户网站、社区论坛等保持必要的联系, 使企业与互联网等媒体之间协同运作, 良性互动, 提高信息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唯有如此, 才能在危机发生以后从容应对, 对营销危机作出迅速和正确反应。

2.3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危机管理小组

企业在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系统及制定危机处理预案的同时, 还需要建立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牵头, 信息部、公关部、人事部、财务部、保卫部、营销部、技术部等部门人员所组成的危机管理小组, 以利于协调企业内部与各方面关系, 危机管理小组应为企业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小组成员在企业平时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 同时也起着防范和预警企业危机的作用, 当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他们就应该在高级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下快速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信息部要充分发挥信息收集及监测的责任, 及时收集关于本企业、本行业的相关信息, 一旦发现网络上有关企业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 针对网络环境下一个企业的营销危机可能演变为整个行业危机的特点, 作为企业的危机管理小组来说在其他同行企业陷入营销危机之时绝对不能 “落井下石”, 抢占对方的市场份额或争夺对方的市场地位, 而首先应该立即检视本企业的相应问题, 查漏补缺, 以防止殃及本企业的情况发生。

2.4 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 定期进行企业营销危机管理培训及演练

营销危机预警系统及危机预案的建立只是为企业应对企业营销危机提供了基础, 在危机发生后要迅速启动营销危机预案有效应对营销危机, 就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网络环境下企业营销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及演练。对企业员工进行营销危机管理知识培训, 首先要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 通过对国内外发生的营销危机案例分析, 教育员工许多灾难性的营销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的疏漏, 特别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企业危机发生可能性增大, 提高他们对于营销危机发生的警惕性, 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成为企业防范危机的一员, 自觉主动地关注关于企业的各种信息。其次, 通过培训和演练, 让每一位员工熟悉危机发生时企业内部的沟通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 掌握在危机发生时应该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媒体、政府等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提高员工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再次, 通过定期的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来检测危机预警系统是否完善, 已拟定的危机处理预案是否切实可行, 为企业的营销危机管理提供帮助。

2.5 迅速启动危机处理预案, 从容化解营销危机

企业虽然建立了营销危机预警系统进行危机的预防, 但是再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都不能保证不发生营销危机。企业营销危机发生后, 首先是营销危机管理小组立即启动危机处理预案, 尽快分析营销危机的实质, 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同时通过主流权威媒体及企业网站、微博等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真诚道歉, 赔偿损失, 说明事实真相, 获取公众的理解和同情。尤其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及时、客观、准确地传递企业营销危机发展与处理的有关信息, 不要刻意隐瞒, 以免给公众与媒体造成疑惑, 为不实信息的传递留下可乘之机, 从而加深危机, 延长营销危机的时间。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在面对事件的受害者及媒体, 企业一定不要为自己辩解, 因为任何辩解不仅不能开脱自己的责任, 还会让公众特别是网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避免造成“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状况发生。第二, 不管危机事实的真相如何, 注意不要同媒体发生冲突, 同任何一家媒体发生冲突, 都会促使所有媒体团结一致而“同仇敌忾”, 有可能“赢了官司, 输了公司”。第三, 在危机过去的一段时间, 根据网络信息残留性的特点, 企业还需要继续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 一旦发现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以免营销危机反复发生。

2.6 总结经验教训, 防范危机的再次发生

网络环境下的营销危机事件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 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 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 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看到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 采取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 那么, 危机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机。一般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经验教训:第一, 分析此次危机产生的根源, 分清责任, 对责任者予以惩处。第二, 分析企业营销预警系统为什么失灵, 是系统不完善还是预警困难, 不断改进预警系统。第三, 分析营销危机处理预案在应对营销危机中可操作性, 不断完善危机处理预案。第四, 分析营销危机管理小组在营销危机中的运行状况及表现, 对于危机管理组织在应对危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危机管理小组的不足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的调整, 对处理危机中的失当行为进行分析改进。

总之, 作为生存在网络环境中的企业来说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企业只有在掌握网络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在危机发生之前制定针对网络环境的预警系统及其危机处理预案, 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小组, 经常进行危机培训与演练, 在危机发生之后才能从容应对企业的营销危机, 减轻营销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参考文献

[1]林育帧.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危机公关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8.

医疗环境景观的人居环境特点 篇7

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各种压力,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医疗保健问题。本文通过引入人居环境美学分析并得出医疗环境景观的五个特点:功能及流线的复杂性、服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用人群的特殊性,自然景观的康复性,场地的特殊性。

随着医疗景观实践的大量增加,如何更好的让人在医疗过程中尽快地康复,成为医疗景观设计面临的挑战,人居环境美学理论从提出以来一直是人们用来研究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因此两者的结合成为研究医疗景观的突破点。

医疗环境景观概述

1.医疗环境景观相关概念

医疗环境即健康照顾的环境,对病人应该有积极的影响且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满足病人的需要。医疗环境景观是承载并影响人们各种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的集合,是人们参与、感受、认识、改造和创造的所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

2.医疗环境景观的所属范畴

康复景观包含综合性医院外环境、自然风景康复疗养院、专项康复中心、养老院及老年退休社区。本文研究范围医疗景观是康复景观范畴下是综合性医院外环境景观的部分。

医疗环境景观人居环境特点

医疗环境景观绿地也属于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也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隔离降噪等功效。但作为医院的户外环境景观,又具有它的特殊性。由于其特殊的使用人群,于此形成的行为模式也不同于其它城市公共空间。因此,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功能及流线的复杂性

医院是一个功能复杂有特殊的建筑类型,以下六个部分: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后勤部、行政办公、生活服务。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时通常将这六部分划为四个功能区:医疗区(包括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总务区、生活服务区。各功能分区的设置不相同,空间之间的合理量化也显得尤其重要。

各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交通流线,将这些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间串联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

成医疗环境景观的基本格局。通常分为人流、货流、车流。人流分为患者、医务人员以及患者陪护、探视者、来访人员;货流分为食物、药品、器械以及垃圾、污物、污水及尸体;车流又分为动态交通(包括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和静态交通(即停车场)。避免各流线间的交叉感染,建立清晰便捷的流线关系,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医院品质。

2. 服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医院是一个具有治疗、康复功能的公共机构,医疗环境景观也就同时具有康复疗养功能以及公共空间的普遍特征。服务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室外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方面,此外,考虑到患者的特殊需要,医疗环境景观还应注重安静和舒适,以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服务的多样性体现在医院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或口腔清洁的人以及陪护人员和访问探视人员)。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医疗环境景观的空间多样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要照顾到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多种类型的空间场所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营造具有广泛兼容性和高度亲和性的医疗环境。

3.使用人群的特殊性

医疗环境景观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病人,身体和心理机能都比健康人脆弱,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也更高,情绪容易受到刺激和波动,因此,医疗环境景观的空间营造、材质及色彩选用、植物配置等等都需考虑不同病患的生理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

4.自然景观的康复性

医疗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重要一点在于医疗景观中的自然景观是具有康复性作用的,医疗景观中大自然中的要素成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感官因素,因此自然因素对患者的病情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人类已经无法忽略自然景观的辅助治疗作用,越来越多的科学案例证实了自然景观的康复性作用。所以,自然景观的康复性特点成为医疗景观最重要的特点,使医疗景观对于医院的整体规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场地的特殊性

医院用地具有场地特殊性,例如一般医院的用地都较为紧张,同时停车需求量较大,规划时会布置很多停车场,这样往往会带来绿化率不足的问题,更加节约和合理的规划方案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场地的特殊性对医疗环境景观有更高的要求:

(1)医院一般都地处比较繁华的城市街道。布局一般较为紧凑,设备比较集中,绿地率低且容易受到城市环境的干扰造。立体绿化的隔音设计或障景的手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对于医院的影响。(2)多数患者行动不便,不方便长时间外出,大多时间都是卧床休息或者室内小空间活动,所以户外景观的观赏性相较于其参与性更为重要。使医院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利于患者康复。(3)急诊周围的景观功能性较强,要以交通流线为主进行设计,不可过分繁琐。

总结

医疗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入人居环境美学对医疗景观进行分析可以更充分的总结出医疗环境景观的特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从而提升医疗环境的品质。

(第一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二作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上一篇:课题:有趣的汉字下一篇:儿童的节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