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总结规律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把握特点总结规律(共7篇)

把握特点总结规律 篇1

2015年05月20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四个全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认真研究和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我们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新特点,提高管党治党成效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建党90多年来,正是因为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严管党治党,我们党才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历史新征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但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治党不严,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消极腐败严重,形势非常严峻。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就是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程,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呈现许多新特点。

内容更加全面深入。从严治党从来都不是一个单项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党强调坚定理想信念,补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反腐倡廉方面,抓“老虎”、打“苍蝇”,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在制度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从严治党的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党的各项建设需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要求更加严格具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状况,中央政治局作出表率,中央领导同志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以整风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就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决不姑息;把“严”字作为管党治党的主基调,制度约束越织越密,监督措施越来越严,党风建设越抓越紧,管党治党松、软、散的现象得到有效纠正。

重点更加突出鲜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的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从严管党治党的重点任务。比如,在干部队伍建设领域,着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在作风建设领域,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集中整治;在反腐倡廉领域,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狠抓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在制度建设领域,聚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制度执行,提高制度的系统性和执行力;等等。由于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从严治党指向明确、靶向精准,问题解决到点子上,得到党内外的广泛认同。

决心更加坚定不移。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充分估计问题的严重性、顽固性和反复性,把从严治党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按规律办事,抓住管党治党关键

善于认识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规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管党治党,积累了丰富经验,认识并掌握了诸多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也更加自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

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和关键。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才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力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牢牢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和关键。应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真正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党员路走远了,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忘记了将向哪里去,也忘记了当年在党旗下的宣誓。新形势下,每个党员都要坚持让理想信念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保持正确前进方向。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巨大优势。坚持制度治党,是我们党对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家要依法治国,执政党要靠制度治党,这是现代治理的铁律。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法治思维,认认真真抓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把党的一切活动置于制度规范之中,并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要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思想建党使党在思想理论上不断保持生机活力,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问题;通过制度治党解决行为规范、约束监督问题,以强制手段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实践证明,制度治党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成效不彰;思想建党的成果和经常性要靠制度治党来保障和巩固,否则就难以为继,不能落地生根。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全面从严治党必将展现新的面貌、显示巨大威力。

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从严治党首先从严治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对他们理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从严要求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要严格干部选拔标准,真正把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准用好;严格选拔程序,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际,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从严管理的同时,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把对干部的严格要求和激励关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抵制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利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生活的环境和状态,尤其是指从政环境。实践证明,政治生态良好,风清气正,就会出干部、出人才;政治生态恶化,潜规则盛行,就会毁干部、毁事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主要应从这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内政治生活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庸俗化。二是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全党必须坚持“四个服从”,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三是形成民主、团结、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和人际关系,决不能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决不能搞庸俗的人身依附。四是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帮助解决自身问题。我们党是一个善于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帮助解决自身问题,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承和发扬以往相关活动的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进行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是党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帮助解决自身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群众满意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这个优势是我们党独有的。运用和发挥好这个优势,党就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挑战。

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各级都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总认为抓党建比抓发展要虚、要空,不容易出成绩。还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党过严会束缚手脚、影响活力。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首先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强化党建主业意识,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理念,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动担责、认真履责、扎实尽责,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和工作部署,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党建工作业绩凝聚智慧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发展。

把握特点总结规律 篇2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的重要题型, 也是难度较大, 考生易丢分的题目。其实,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基本上都是从“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这三个角度来设置的。据此, 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主观题的设题规律作一些探索, 并总结出相应的答题特点, 以期对我们的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从“写什么”角度设题

主要从概念把握、句义理解、主题提炼、形象概括等方面设题, 有时和“为何这样写”结合设题;题目一般突出写作的“内容和情感”。

(一) 概念类

1. 典题选粹

(1)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 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2012年北京卷《心灵的篝火》)

【答案】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人类所追求的精神顶峰;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

(2) 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012年四川卷《柴火》)

【答案】生活物资, 家力的象征, 家的一部分, 传统生活方式, 精神寄托。

(3) “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 (2010年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

【答案】寓意: (1) 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 (2) 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品味语言、领悟文章中重要词语内涵角度设题。因设问角度是“写什么”, 答案回答“是什么”即可, 一般不涉及“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方面的内容。有时须借助表现手法来理解词语的内涵, 如第 (1) 题运用了比喻, 第 (2) (3) 题运用了象征。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明确“概念”的特点。是指该概念在上下文中产生的语境意义, 这个意义是临时性的, 而非它在词典中的规范意义, 因此理解概念应紧扣语境。

(2) 分清“概念”的类型。分清是褒义还是贬义, 是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还是指代义等;要考虑是否包含了表层义和深层义。如第 (1) 题的“绝顶”主要是比喻义, 第 (2) 题的“柴禾”就包含了象征义, 第 (3) 题则为指代义。

(3) 把握“概念”的位置。文中的概念一般包括局部性概念和全文性概念, 前者重点结合概念前后文内容概括, 如第 (3) 题的“渔翁”;后者则须紧扣全文内容提炼, 往往涉及文中的主旨。如第 (1) 的“绝顶”和第 (2) 的“柴禾”等。

(二) 句义类

1. 典题选粹

(1) 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 (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

【答案】 (1) 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 带给“她”温暖。 (2) “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2) 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 然而, 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 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 (2012年重庆卷《太阳梦》)

【答案】 (1) 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 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 (2) 画中蕴含着他对理想境界———“太阳梦”的追求。

(3) 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 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答案】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 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 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品味语言、领悟文章中重要句子内涵角度设题。类似“概念”类答案, 围绕“是什么”、而非“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来组织答案。解答此类题目, 应特别注意句子是否含有深层的含义。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虽是对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但并非句中的每个词语都是“重要”的, 应抓住其中最关键的词语揣摩。如第 (3) 题, 只要抓住“沉静”和“啮碎”这两个关键词语, 就可以由表及里发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内涵。

(2) 明确句意的类型。一般分为表层义和深层义, 表层义即句子的基本义, 不难把握。深层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概括义, 即对某些文段或全文内容的概括; (2) 比喻义, 即采用比喻修辞手法而产生的句子的临时含义, 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如第 (1) (3) 题; (3) 哲理义, 即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含意; (4) 象征义, 即象征的本体意义, 通过分析象征本体的特征去探求其背后隐藏的作者本意, 如第 (2) 题; (5) 双关义, 即包含表面义和隐藏义的句子, 隐藏义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三) 主题类

1. 典题选粹

(1) 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答案】 (1) 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 (或“赞叹”) 。 (2) 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与反感。 (3) 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4) 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2) 文章第 (11) 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年福建卷《走进腾格里》)

【答案】 (1) 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2) 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3) 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3) 联系全文, 概括本文主旨。 (2009年江西卷《木车的激情》)

【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 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角度设题, 侧重考查概括文章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类答案, 语言要简洁, 层次要清晰, 有时可分要点作答;概括主旨类答案, 有时可采用“通过……抒发了阐述……”的模式。解题时应注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这类句子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时能对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起重要作用。

3. 相关知识解析

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对段落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如第 (2) 题, 一般可抓住主要语句、提取关键词语概括。二是对层次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有时一段即为一层, 有时若干段组成一层) , 概括层意须以归纳段意为基础, 在分析段意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简明扼要地进行归纳概括。三是对全文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如第 (1) 题和第 (3) 题, 须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对全文核心内容和思想感情作总体提炼概括。

(四) 形象类

1. 典题选粹

(1)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2年新课标卷《马裤先生》)

【答案】 (1)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缺乏公德; (2) 斤斤计较, 爱占小便宜, 自私自利; (3) 不讲卫生, 不顾他人感受, 趣味低下。

(2) 综观全文, 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

【答案】 (1) 韦素园是一个“瘦小, 精明, 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 (2) 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 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 支持、经营未名社; (3) 他性格认真而激烈, 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3)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 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答案】蒙铁尔:当地的财主, 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欣赏作品的形象角度设题, 通过欣赏作品的形象来揣摩人物的情感特征和心理表现。概括时宜选用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词语或句子概括, 如形容词或动词 (或短语) 或包含有这些词语或短语的句子;如果题干没有要求分析或说明, 宜用最简洁的词语作出概括, 答案一般不涉及“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的内容。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散文中的形象, 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因此往往是考查的重点;记人叙事类散文设题常常也会涉及人物形象的欣赏。

(2) 散文中人物形象的考查重点通常是要求考生透过形象来把握蕴含其中的情感, 其情感表现往往体现在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中;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则主要通过分析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来完成。

二、从“怎么写”角度设题

主要从文章的结构安排 (作者的写作思路) 和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有时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置。题目突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 结构类

1. 典题选粹

(1)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 请任选两处, 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案】 (1)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着眼点, 在结构上收束上文, 引起下文, 有贯通全文的作用。 (2)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结构上总结第一段, 意在和北地风光进行对比。 (3) “秋尽江南草未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意在引出下文对扬州三月时节的景色描写。 (4)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结构上照应前文, 意在凝聚全文的审美意趣, 引出下文。

(2)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 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 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 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 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 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并作简要分析。 (2008年江西卷《朦胧的敬慕》)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1) (2) 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3) ~ (10) 段分写:其中 (3) ~ (5) 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 (6) ~ (10) 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11) ~ (12) 两段总结全文, 点明主题, 照应标题。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角度设题。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 (1) 单纯分析文章结构, 要求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如第 (3) 题, 答案特点一般是:总说 (简要概括) →分说 (具体说明层次大意) ; (2)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 (作者的写作思路) 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如第 (2) 题, 类似于概括层次大意, 答案突出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 (3) 说明某句话或某段落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如第 (1) 题, 答案特点一般是:总说 (怎么写) →结合句子或段落前后内容分析说明 (为何这样写) 。

3. 相关知识解析

(1)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一是并列式, 文章的各部分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二是总分式, 可分为总—分, 总—分—总, 分—总;三是对照式, 文章两部分内容对比, 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四是递进式, 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解答时须先分清文章的结构属何种类型。

(2) 说明某句话或某段落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须结合该句或该段在文中的具体位置来分析:如果是在开头, 一般是开篇点题;或提示下文;或为下文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或渲染气氛, 为下文内容作铺垫等。如果在中间, 一般是承上启下, 或承上, 或启下等。如果在末尾, 一般是照应前文, 或深化主题, 或卒章显志等。

(二) 手法类

1. 典题选粹

(1) 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答案】顺叙 (以时间为线索) 。与标题相呼应, 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天的生活场景”) , 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2)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

【答案】第三人称。效果: (1) 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 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 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2) 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更具有客观性。

(3) 从表现手法上, 选择一个角度对第 (9) 段作赏析。 (2010年上海卷《天目山》)

【答案】虚实结合, 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 (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和庄重的活动, 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 , 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 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要求指出文章的表现手法并作分析说明。解题时须先说出表现手法, 然后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明手法的具体体现。 (此类题目一般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题, 前一问一般回答“写什么”, 后一问回答“为何这样写”)

3. 相关知识解析

散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较为复杂, 我们只能选择某个角度大致把握: (1) 表达方式:记叙 (倒叙和插叙) 、抒情 (直接和间接) 、议论、说明和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 景物描写等) ; (2)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3) 其他:象征、抑扬、白描、衬托 (正衬和反衬) 、对比、铺垫、伏笔、设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人称, 等等。 (注:“其他”表现手法有的是表达方式的“细化”)

三、从“为何这样写”角度设题

主要针对语句的品味, 形象的赏析和艺术的效果方面设题, 有时会和“写什么”综合设题。题目突出文章写作的“作用和效果”。

(一) 语句品味类

1. 典题选粹

(1)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

【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 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 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2) 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2011年山东卷《审丑》) (附赏析句子: (1) 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 每张脸都板硬, 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2) 心坠得他累。)

【答案】第一句:侧面描写, 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表现曾老头的貌丑。第二句:心理描写, “坠”字形象地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 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3) 第 (6) 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2012年四川卷《柴火》)

【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 层层渲染, 画面生动, 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 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角度设题。解答此类题目, 须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 侧重说明该句子的表达效果;所考查的句子一般含有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有时须借助相关的表达技巧知识赏析。

3. 相关知识解析

(1) “重要语句”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二是内涵丰富包含作者情感或思辨的语句。对于有深层含意如哲理义、比喻义、双关义的句子, 应在纵览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 (双关义还须根据语境和话者的用意来揣摩)

(2) “写什么”中的“句义类”题目考查重点是句子的内容;“语句品味类”的设问重点则在“为何这样写”, 表述重点在写作效果方面, 如上述题目。因此在回答句子基本意思或采用的表达技巧后, 须着重说明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丰富情感。

(二) 形象赏析类

1. 典题选粹

(1)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2年新课标卷《马裤先生》)

【答案】 (1) 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2) 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 (3)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文意, 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2年北京卷《心灵的篝火》)

【答案】 (1) 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帮助作者超越困惑, 获得心灵的解放。 (2) 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 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 (3) 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

(3)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答案】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 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角度设题, 有时跟“写什么”中的“形象类”设问相结合, 要求赏析作品中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解题时注意在把握形象特点的基础上, 侧重回答形象在小说中情节发展、主题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

3. 相关知识解析

(1) 形象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形象等;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安排以及表达技巧的使用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能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一般来说, 这种魅力需通过欣赏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才能获得。

(2) “写什么”中的“形象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形象“是什么”, 即形象的特点;“为何这样写”中“形象欣赏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为什么”, 即这样塑造形象的艺术效果。

(三) 写作手法类

1. 典题选粹

(1) 简析第3段中的“抓药”细节。 (2012年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

【答案】 (1) 用白描手法, 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 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2) 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2011年江西卷《晚秋》)

【答案】 (1) 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 处境凄凉; (2) 照应标题 (或渲染氛围) 。

(3) 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2011年湖南卷《想飞》)

【答案】 (1) 运用第二人称, 如对朋友殷殷相告, 有一种亲切感; (2) 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 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角度设题, 设问类型一般有明问和暗问两种。明问:告知表现手法的名称或范围, 要求说明或分析其好处或作用, 如第 (2) 、 (3) 题。暗问:先要揣摩具体的写作手法, 然后再分析说明表现手法的作用或效果, 如第 (1) 题。

3. 相关知识解析

(1) 跟“怎么写”中“手法类”相比, 该类型设题侧重回答“为何这样写”, 即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如第 (1) 题的“表现了……”“再现……”, 第 (3) 题的“有利于……”等。

(2) 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对比: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主要方面的特征, 使形象鲜明。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比拟:生动形象,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衬托 (正衬和反衬) :突出本体的特征。抑扬:突出强调事物或人物的特征。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 情节紧凑。照应:使文章整体感强, 突出主题。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或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倒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使文章产生悬念, 更引人入胜。插叙:补充人物和事件, 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 结构曲折有致。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 能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把握特点总结规律 篇3

一、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必须把握当前首都城市发展的新常态和新特点

(一)城市功能的高度综合性

现代城市是资源和要素集聚发展的结果,也是聚集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城市功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叠加性。聚集经济带来的明显好处是诱导和推动资源、经济要素等向优势区位转移,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但经济活动的聚集也有一个合理规模的控制和选择问题。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聚集效应不再提高,甚至产生聚集不经济。聚集不经济主要表现为:相关企业和经济部门因过度聚集而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区位经济优势逐步减少或完全丧失;聚集可能加剧和引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进而引发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聚集带来人口过快的增长,土地、能源和供水紧张、交通拥堵等。所以,我们对北京城市功能的高度综合性要有一个清醒适当的认识、判断和把握,对城市的综合功能、聚集功能要做细分,既要坚持首都的核心功能,更要下决心疏解非首都功能;既要适当发挥首都城市的聚集功能,更要发挥首都城市的综合辐射功能;既要发挥首都城市聚集经济的优势,更要防范聚集不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城市病”的形成。

(二)城市规模的强烈扩张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北京城市空间规模扩大了三、四倍,从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到规划中的七环,形成不断对外扩张“摊大饼”的格局。从世界城市发展史看,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城市规模的扩张是必然现象。恩格斯曾经讲过,“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的成长。”从北京当前情况看,“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开始得到有效遏制,但城市规模扩张的冲动根源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土地财政、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发展势头过猛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三)外来人口的无序流动性

实际上,在一定时期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有其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研究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 大城市人口比总人口增长速度快, 比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也快。因此,北京作为首都城市保持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必要的,但是北京人口增长过快、规模过大,已经超出了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监控、管理、疏散非常困难,管理成本巨大,外来人口无序流动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城市运行的安全脆弱性

作为一个拥有二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资源消费量极大,而北京的城市运行受资源瓶颈约束,资源储备不足,供应偏紧,一些重要的资源缺口较大,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具有安全脆弱性特征。

(五)城市问题的严峻复杂性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那么,什么是城市发展规律?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又有哪些规律可供我们借鉴呢?仇保兴同志提出可以从理论方面推理,从历史经验中提炼,从问题导向归纳等角度来概括城市发展的规律。北大胡兆量教授较早地总结出大城市发展规律主要有:城市形成和发展阶段性的一般规律、城市职能演变的规律、城市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规律、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的规律、都市密集地区的发展规律等五大规律。城市发展规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全面回答的课题。这里,我仅从城市经济学和世界城市发展的角度,尝试概括和总结出以下主要发展规律:

(一)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都经历了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膨胀、贫民窟、资源紧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发展窘境和困难。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引起了人们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关系的思考;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来讨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80年代联合国环发会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及稍后的《21世纪议程》报告引发了全球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热烈讨论;9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环境库兹涅佐夫倒U曲线假设”,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了经济与环境关系之间存在EKC假设。

(二)城市功能进一步清晰和空间布局上不断优化演进的规律

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史看,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是处在不断演化、进化、优化过程中的,也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自然资源等多种要素长期综合发展和选择发展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城市功能进一步清晰,城市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从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卫星城理论、50年代中心城——增长极核理论、90年代新城市规划——紧凑型城市理论发展过程看,人类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认识一步一步在不断深化演化之中。目的在于通过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和设计,实现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并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主导产业逐步优化和演进的规律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篇4

培育航天科技英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高科技战略型企业集团,也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多年来,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托重大工程实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有序发展

一是分层把握科技人才成长特点。目前,集团公司拥有31名院士、300多名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专家、400多名型号领军人才。通过总结航天科技人才成长特点,我们将科技人才分为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和大家等5个层次。其中,骨干是承担型号任务的主体力量,专才是各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将才是组织型号研制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帅才是实现航天里程碑式跨越的型号系列总师和领域首席专家,大家是引领航天技术战略发展方向的技术开拓者和杰出科学家。我们按照“工程实践,培养骨干;长期积累,成就专才;一专多能,培

育将才;艰辛砺炼,造就帅才;重德修身,成就大家”的育才规律,有意识地把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向将才、帅才培养,对那些执着专业、精于钻研,但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的专才,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专家。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努力做到因才施育、因才施用。最近,我们遵照源潮同志的批示,组织力量专门编写了《航天科技人才成长之路》,对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分类畅通科技人才发展通道。我们在原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基础上,根据型号研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技术岗位的特点,建立了研究、设计、工艺、质量、标准化以及产品化等专业技术队伍,设置了从技术主管到总师和首席专家的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明确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任职资格以及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分层分类、进退有序的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明确了11大类、27个航天主体专业,形成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队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引导了科技人才在学术上发展、技术上进步,促进了科技人才有序发展。

二、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加快培养青年英才

一是搭建工程实践平台,用航天事业吸引凝聚优秀人才。

我们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大规模开展航天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搭建开放式的工程实践平台。目前,已经建成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应用中心和1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了35个产学研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空天技术研究院。通过建设这些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和高新武器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共引进了1700多名博士生、1.15万名硕士生以及300多名海外优秀人才,其中1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二是实施人才接力计划,着力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始终坚持工程推进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着力实施人才接力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考察德才表现。及时选拔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专业人才担任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让他们在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黄金期得到重用。通过实施让贤制、竞聘制、助理制,及时将后备人才放到重要项目、重要岗位强化砺炼,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对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通过型号之间、单位之间的多岗位锻炼、交流,加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掌控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对

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做到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每年向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颁发型号任务责任令,严格考核,强化履职责任。目前,集团公司400余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近60%,平均年龄仅44岁;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工程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38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达70%。这一大批朝气蓬勃、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青年科技英才正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栋梁和骨干。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科技人才追求卓越

一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不断传承航天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几代航天人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十分注重实践经验与作风传承相结合,坚持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群体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带徒,不仅将专家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时传授给“弟子”,同时也将严慎细实的航天文化和科研作风代代相传。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好科技人才的思想指导和文化引导,积极倡导技术民主,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切实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目前,“以成功报效祖国、以卓越铸就辉煌”已经成为广大航天科技人才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二是加大对优秀人才激励力度,带动广大科技人才快速成长。2010年,我们设立了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和航天贡献奖,对突破型号研制重大瓶颈、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最高金额达100万元,首批4位航天功勋奖获得者全部是一线的科技领军人才。对一线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政治荣誉、物质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目前,集团公司1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11位是一线科技专家。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都直接联系一线科技专家,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人才有多大的作为,就会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才华,就会有多大的舞台。正是有了这支激情昂扬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有今天的勃勃生机。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人们的认识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否认了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下面不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是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6.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7.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二、论述题

请论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割裂二者的错误。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辨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

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 篇6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

2013-4-19 6:17:51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9日 07 版)原题:《“三型”目标: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型”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对于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意义。本期“大家论道”的3篇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编者

提出“三型”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提出“三型”目标,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

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但是,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如何才能与时俱进?靠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服务、不断创新。我们党是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容易出现精神懈怠和能力不足的危险,容易出现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比如,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思想信仰、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呈现逐利化趋势,看事情、想问题、干工作不再是比奉献、讲付出,而是追名逐利。这些情况显然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针对这些问题和考验,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从学习型这一目标看,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无论是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调适,还是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进,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引导党

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增强党的肌体的自我免疫力。从服务型这一目标看,这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党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赢得民心。从创新型这一目标看,这是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完善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制度。总之,只有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这“三型”目标,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党的建设中起牵头管总作用。上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没有根据执政条件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没有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执政成效。从实践经验和逻辑联系来看,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建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加强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加强理论创新、理论武装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学习型目标的提出,既是发挥我们党传统思想政治优势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党应对自身变化和社会诉求,在思想层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中,可以通过理论创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可以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可以克服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其次,加强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只强调管理而忽视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加强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和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后,加强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完善执政体制机制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效率的提高、执政形象的维护、执政权力的约束,都离不开执政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型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可以说,“三型”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党建的思路,可以有效克服在执政党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自我封闭趋向和自我耗竭情况,在开放环境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政党政治的一个根本规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改进领导方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

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断回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目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领导方式上还存在误区。比如,重命令、轻沟通,重管理、轻服务,名义上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实际上往往变成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类似的领导方式看似加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质上是疏远了党群关系,背离了执政规律。大包大揽的后果必然使执政党成为所有矛盾和问题的焦点,陷于烦琐的具体事务而无法脱身,无法考虑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决策和制度设计。“三型”目标的提出,牢牢把握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秉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主动适应执政环境变化、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比如,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把领导意图的实现同服务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从强权型领导转向平民型领导,从命令型领导转向沟通型领导。再如,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背景下,适应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适应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改进领导方式。

(执笔:王懂棋)

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

吉林省委党校教授赫雅书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的相互关系。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既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同时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

学习型是服务型、创新型的前提和基础。有的人对“学习型”只作表层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就是重视学习。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当然要重视学习,但并非仅仅如此。所谓“型”,强调的是制度化的组织状态。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已经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是一般地倡导某种学习方法、弘扬某种学风,而是要创造出一整套与现代学习理念和模式密切联系、反映新的时代条件对执政党建设基本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学习机制以及学习风气等,从而大大提升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形成以“学习”为特征、能力和优势的执政党建设基本模式和长期战略目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对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继承,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学习型执政党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增强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储备、提高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实际来展开。解决好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学习型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如果脱离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实际,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反之,离开学习型执政党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很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工程,学习型执政党建设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水平。

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而且具有丰富的现代政治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要义在于通过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聚焦服务理念,彰显服务特征,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对而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具有直接而深刻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掌握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还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要服从服务于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以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作为价值取向。应在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认真研究和解决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成效,也要通过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成效来检验。

创新型是学习型、服务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日益更新对我们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创新,我们党就无法走在时代前列;不创新,我们国家就难以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执政党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机制。事实上,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和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等重大问题,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学习和服务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变化内在地包含着创新要求,都需要通过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加以破解。只有将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融入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善于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才能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把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服务型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

山东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安世银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党建设目标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其中,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党的根本宗旨紧密相连,在“三型”目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深刻理解服务型的丰富内涵,把握服务型的实践路径。

提出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彰显党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传统,更是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支持、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服务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执政条件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彰显。另一方面,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展现。党的全部执政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人民才是党的全部根基、血脉、力量所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历程的规律凝结,也是党的执政行为的基本遵循。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我们党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最佳路径和方式。只有秉承服务意识、践行服务行为,党才能真正做到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深刻理解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丰富内涵。首先,应把服务型放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全局中去理解和把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学习型为服务型、创新型提供素质和能力支撑;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创新型为学习型、服务型提供方法保证和不竭动力。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其次,应牢牢把握“服务”这个关键词。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服务应该是全方面的,要把服务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服务的主体是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其中,党员个体对群众的服务是党组织服务的一部分,党组织服务以党员个体服务为基础,又以组织的目标要求对党员个体服务进行引导、提升,最终达到从个体服务、组织服务到服务型组织的目标。党员干部的服务,首先应体现为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尽职尽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此同时,还应尽力体现在岗位之外的社会生活中。最后,应切实把握“型”的内涵。这是深刻理解服务型的基础和起点。“型”这个要求是对服务在稳定性、规范性上的规定,要以服务为核心形成系统、稳定、长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此,应努力构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主动地、创造性地服务的良好体制机制,用制度营造服务风气、规范服务行为、养成服务习惯,从而实现服务型的目标。

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7

一、明确学生的认知起点

任何一节数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有相应的认知起点。这个起点应包括: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原有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心向”。教师如果不明确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起点,那么其教学行为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一)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数和形构成的现实世界里。孩子一生下来就与数、图形接触,积累下了对现实世界数量与图形的感知、表象与思考,这些构成了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成为他们系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尽管对有些学生来说,一些生活经验无论是从其生成方式还是储备形式看,都是模糊的、直觉的、多义的,甚至有的还会对系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迁移。但教师在教学时绝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它是学生展开新的认知的重要基础。如小学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教师不能依照教材从“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一圈一共有60个小格……”依次讲解。因为学生对钟表已经有了足够的生活经验。如果无视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的做法必定会影响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无论是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还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都强调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同化新观念的知识。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贯重视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准确把握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把它看做是新课前对旧知的简单重复。对旧知有效回忆的方式是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联系。例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编写8的乘法口诀,其知识基础是“2~7的乘法口诀”。但教师不应简单地让学生回顾这些口诀是什么。这里的“先行组织者”是关于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因而让学生回顾2~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才是合适的。

(三)学生的认知“心向”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之一乃是学习者应具有学习心向。所谓学习心向,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积极的意识准备状态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调用相关的经验和储备,筛选有用的信息帮助解决新的问题,开展新的认知活动。过去,教师常常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心向,而忽略了对学生已经具备的这种心理准备状态的准确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往往由于教师摸不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导致了教师先前的精心组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无论是教材还是上课教师,往往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现有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们会分吗?”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把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这里,只要把余下的2颗草莓对半切开后再分即可。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在于“由于不能一颗一颗地正好分完,所以不知道怎样用数来表示除得的结果”。

一节数学课的开始,就是小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始,只有明确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教师才能创设有效的认知活动情境;只有弄清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才能组织好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为学生在已知与需知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只有摸准学生的认知“心向”,课前的预设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引导主动建构

当教师面对认知发展处于具体、直觉水平的小学生时,他们困难的任务,就是将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转化成儿童特点的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给纯粹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这个生活外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持建构主义立场的学者莱希(Lesh)和佐捷斯基(Zawojeski)甚至断言,儿童所有的数学学习几乎都要在一个复杂情境中进行。创设一个情境其实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情境的选择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真实情境,二是学生熟知和喜爱的超现实情境,三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创设的情境就是班级中的“三十三位学生”。引导学生用圆圈来表示一个人,让学生在纸上画圆圈,要求“不用数,能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正好三十三个”。学生画好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画法最好,接着给出相应的符号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到“数学图像语言”再到“数学模型”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抓住时机,恰当引导,促进思维过渡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离不开抽象。情境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形式化”思维的提升。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卡通化、浅表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后应及时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水平,而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层面,以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努力促进学生由“卡通思维”向”形式思维”的过渡。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以认识“33”为例已经借助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到“数学图像语言”再到“数学模型”的主动建构,接着对数“45”“54”的认识就不应再让学生去画圈,而应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怎样画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停留在“用木条做成的三角形框拉不动,而用木条做成的四边形框拉得动”,而不及时引导学生抽象出“三角形三边长确定了,它的形状和大小也随之确定”这一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上来,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还有可能因“生活情境”的干扰因素,使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发生歧义。

(三)突出本质,加强交流,提高理解层次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更利于他们思维的碰撞。每位学生对数学概念都有自己的特有的理解,而且也不乏较高层次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表示一张纸的二分之一,有一位学生却将纸的一面全部涂上颜色。其理由是:纸有两面,两面的一半是一面。可见,这位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已经上升到分数认识的第二阶段“以多个具体实物组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后,应该让学生加强交流,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才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该知识。仍以“分数的认识”为例,学生只有真正将“分数”当做与“整数”一样的“数”,同样可以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分数”。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分数表示具体物体的数量,在数轴上表示相应的分数等来加深这种理解。

三、保持学生的认知兴奋点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推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保持学生认知的延续性。因此,当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的课堂小结绝不是“例行公事”。而要通过课堂小结来保持学生的认知兴奋点,让认知活动延续到课外。

上一篇:英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下一篇:商业广告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