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种类及特点(共8篇)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 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 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 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 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 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 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 事,叙述 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 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 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种类 1.人物通讯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 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 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 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
1. 粗饲料:它主要包括干草、农副产品, 树叶及糟渣等。
2. 青绿饲料:它主要包括天然牧草, 人工栽培牧草, 菜叶类, 非淀粉的块根块茎类, 水生植物等。
3. 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用青贮的方法调制而成的青绿多汁饲料。主要包括青贮玉米等。
4. 能量饲料:这类饲料包括谷物籽实类, 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 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类及液体能量饲料。
5. 蛋白质饲料:包括4类,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非蛋白质饲料。
6. 矿物质饲料:它包括人工合成的, 天然的单一或多种矿物质饲料。
7. 维生素饲料:包括胡萝卜等。
8. 添加剂饲料:包括矿物质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等。
二、特点
1. 粗饲料
(1) 来源广、产量大、价格低、粗纤维含量高 (CF≥18%DM) 、难消化的饲料, 紫花苜蓿干草粗纤维消化率为45%, 秸秆仅为36%, 苜蓿干草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为70%, 秸秆仅为12%~13%。
(2) 各种粗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大。豆科干草含粗蛋白质为10%~20%, 禾本科干草为6%~10%, 禾本科秸秆仅为2%~5%。
(3) 粗饲料的含钙高, 而含磷低, 维生素口含量高, 其它维生素很少, 但优质干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其中豆科干草和秸秆含钙量较高, 在1.5%左右, 禾本科干草和秸秆含钙量较低, 只有0.2%~0.4%, 各种干草的含磷量为0.15%~0.3%, 而各种秸秆多在0.1%以下。另外粗饲料含量较高, 属碱性饲料, 适合喂牛。
(4) 体积大, 可利用养分少, 适合性差, 对家畜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使胃肠处于运行之中, 让反刍家畜进行正常的反刍, 适量的饲喂粗饲料可使家畜产生饱感。
2. 青绿饲料
(1) 含水量高, 陆生植物的水分含量约在75%~90%, 而水生植物的水分约在95%左右, 因此这类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很低, 热能值不高。另外, 青绿饲料具有多汁性和柔嫩性, 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加之青绿饲料中含有酶、激素、有机酸, 有助于消化, 所以反刍家畜、草食家畜可以大量采食, 甚至在饲料的生长季节, 青绿饲料就是牧区反刍家畜和草食家畜的唯一营养来源。
(2) 粗蛋白质含量丰富, 生物学价值高。青绿饲料禾本科牧草和蔬菜类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5%~3%, 豆科青绿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3.2%~4.4%, 按干物质计算, 前者为13%~15%, 后者为18%~24%, 不仅如此, 青绿饲料的赖氨酸和氨化物, 色安酸的含量也较多, 所以青绿饲料生物学价值较高, 较一般籽实饲料高出20%~30%。
(3) 粗纤维含量较低, 无氮浸出物含量较多, 适口性好, 青绿饲料中含有较多的无氮浸出物, 占干物质的40%~50%, 易被奶牛消化吸收, 且具有刺激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 所以青绿饲料既可视为牛的保健调养性饲料, 又可成为牛的基本饲料。因此, 在日粮中加入青绿饲料后, 会提高整个日粮的利用率。
(4) 矿物质含量高, 钙、磷比例适宜, 青绿饲料中矿物质含量约占饲料鲜重的1.5%~2.5%, 是家畜的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牧草的钙含量为0.4%~0.8%DM, 磷含量为0.2%~0.35%DM, 钙磷比较约为1:1至1:2, 符合家畜对钙磷的比例要求, 一般以青绿饲料为主饲喂的奶牛不易出现钙的缺乏症。
(5) 是多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尤其是胡萝卜素含量大, 约为50~80毫克/千克;此外, 青绿饲料中B族维生素, 维生素E、C、K的含量较高, 奶牛日粮中若能经常保证有青绿饲料, 则机体不会患维生素缺乏症。
3. 青贮饲料
(1) 能长时间保存青贮原料的养分。青绿饲料经过青贮后营养损失量仅为3%~10%, 而晒制干草的营养损失量可达30%~50%。所以青贮可使青绿饲料大部分营养成份被保存下来, 大大降低了饲料养分的损失, 青贮饲牛饲料保存年限可达2~3年或更长时间。
(2) 保证青绿饲料连续供应, 青贮饲料可一年四季连续供应弥补了青饲料利用上的时差缺陷, 从而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
(3) 适口性好、易消化, 在青贮过程中, 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并具苦香气味, 面且柔软多汁, 适口性好。
4. 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 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消化能在0.45千兆以上的饲料, 这类饲料可分为三大类:
(1) 谷物籽实类。是奶牛精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常用作饲料的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籽实有:玉米、大麦、燕麦和高粱等, 它们是由种皮、糊粉层、胚乳、胚构成。谷物籽实类饲料的特点主要有: (1) 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一般占干物质的50%~60%以上。 (2) 粗纤维含量低, 谷物籽实类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平均为2%~6%, 因此这类饲料的消化率较高, 可利用能值高。 (3) 蛋白质含量低, 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 蛋白质平均含量一般在10%左右 (8.9%~13.5%) , 此外, 蛋白质中某些必需氨基酸含量也不足, 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 其含量分别仅为0.31%~0.69%和0.16%~0.23%。 (4) 矿物质含量不平衡, 含钙量一般低于0.1%, 而磷的含量高达0.3%~0.5%, 与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刚好实现互补, 另外, 禾本科籽实富含维生素B1和E, 而缺乏维生素B2, 除黄玉米外, 均缺乏胡萝卜素。 (5) 适口性好, 易消化。
(2) 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 (1) 小麦麸和米糠类饲料。小麦麸的粗蛋白质含量约为15%左右, 米糠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2.5%, 高于禾本科籽实而低于豆科籽实, 麸皮的粗纤维含量较高, 约占干物质的10%左右, 比籽实稍高, 糠、麸类饲料一般无氮浸出物含量比籽实少, 为40%~62%。米糠中含有较多脂肪, 是奶牛的好饲料, 但不能超过日粮的30%, 否则易使奶牛过肥。此外, 米糠易变质而带异味, 口感下降。麸皮具有一定的轻泻作用, 可防止便秘, 是奶牛产前, 产后的好饲料, 饲喂时最好用开水冲饮, 奶牛由高产转低产时, 日粮中精料比例应降低, 增加麸皮喂量, 对奶牛健康有利, 是比较理想的调养性饲料。 (2) 糟渣类饲料:新鲜状态下, 其共同特点是水分含量高, 保贮, 运输困难, 包括淀粉渣, 豆腐渣, 酿造副产品等。
(3) 块根, 块茎饲料:常见的有胡萝卜, 马铃薯, 甜菜等。特点是: (1) 水分含量高。自然状态下, 此类作物含水量一般为70%~90%, 就干物质而言, 其组成与禾本科相似, 富含淀粉和糖, 粗纤维含量不足10%, 而且不含木质素。 (2) 有机物中淀粉和糖的含量较高。这对于乳糖和乳脂的形成是很有好处的, 但粗蛋白质含量少, 只有1%~2%, (3) 矿物质含量不均衡, 维生素含量变化大, 钙、磷、钠含量很低, 而含钾高。维生素含量因种类不同而差异很大, 如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族, 具有调养作用。马铃薯则缺乏维生素, 甜菜中则仅含维生素C, 这类饲料均缺乏维生素D, (4) 消化率高, 适口性好, 能刺激牛的食欲。 (5) 单位面积产量高, 但运输、贮存困难。
5. 蛋白质饲料
凡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都归于蛋白质饲料。
(1)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常用的植物蛋白饲料有豆科籽实及其加工产品如大豆籽实, 豆饼、麻饼、菜籽饼、葵花饼等, 其营养特点: (1) 粗蛋白质含量高, 品质也较好, 粗蛋白质含量为干物质的20%~40%, 为禾本科籽实的2~3倍, 必须氨基酸含量高而全, 脂肪含量除大豆, 花生外, 其它均只有2%左右, 略低于禾本科籽实。 (2) 钙、磷含量较禾本科籽实稍多, 钙少磷多, 缺乏胡萝卜素, 无氮浸出物与粗纤维含量少于禾本科籽实。此外, 饼柞类饲料的营养特点是, 营养价值高, 禾本科籽实中缺乏的氨基酸在油饼类饲料中的含量都较高。因此该类饲料常当作蛋白质补充饲料, 无氮浸出物含量很少, 约占干物质的30%, 不带壳加工, 其纤维含量仅为6%~7%, 消化率高, 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 胡萝卜素含量少, 钙低磷高。大豆饼是这类饲料中娄量最多的一种, 一般粗蛋白质含量在34%~39%, 是植物性饲料中生物学价值最高的一种。
(2)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它是水产副产品和畜禽副产品, 是类蛋白质含量高, 氮基酸组成全面, 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 如, 乳、脱脂乳、鱼粉、血粉等, 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品质好,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 不含纤维素, 所含氮基酸丰富, 钙磷比例恰当, 因而消化率较高, 能充分被吸收利用。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 但其来源较少, 这类饲料在日粮中的含量如能达到5%~10%, 可使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大大提高, 饲料报酬率也相应增加, 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3)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也称为微生物性蛋白质饲料。这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很高, 占40%~50%, 主要是菌体蛋白, 其中真蛋白质占80%, 蛋白质品质介于动物性蛋白饲料与植物性蛋白饲料之间。
6. 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是补充动物所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的一类饲料, 它包括人工合成的, 天然的单一或多种矿物质饲料, 常用的主要包括食盐、骨粉、磷酸钙、贝壳粉、磷酸氢钙、石粉、蛋壳粉等, 这些饲料主要用以补充钠、氨、钙、磷, 其它矿物质元素则多以添加剂形成供给, 在通常情况下, 奶牛若能采食多种饲料, 基本上可以满足机体健康和正常生存, 但对高产奶牛来说, 单靠天然饲料中所含矿物质, 则是不够的, 必须人为补给。
7. 其它饲料
指为了满足动物的需要, 向饲料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并以添加剂形式出现。主要有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 营养性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 非蛋白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不起保护作用, 如生长促进剂, 抗菌促进剂、风味剂、着色剂、防霉剂等, 其特点是用量小, 作用大, 保存条件要求严、成本高, 使用时用量要求精确, 否则能引起中毒等。
参考文献
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
清代宫廷服饰种类多样,十分繁复。根据《大清会典》规定,清代宫廷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等几大类,并有与之相配的冠帽、鞋袜、佩饰各项。
一、礼服
礼服是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服装。皇帝礼服包括端罩、衮服和朝袍,后妃礼服包括朝褂、朝袍和朝裙。在清代帝后所有的服装种类中,礼服的等级规格最高。
端罩是形制宽大的褂式裘皮服装,圆领,对襟,平袖,袖长至腕,身长至膝,皮毛朝外穿。满族最初居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为适应严寒的气候,满族喜穿轻暧贴身的裘皮服装。端罩就是清代皇帝穿用的裘皮服装的代表,冬季举行大典时,皇帝将端罩穿于朝袍外面以御寒冷。
衮服是穿于朝袍之外的褂式服装,圆领,对襟,平袖式,身长至腰,袖长及肘,在两肩、前胸和后背各饰正面五爪金龙一团,左右肩分别饰日、月两章。衮服只有皇帝穿用,皇子穿朝袍时配穿的外褂,形制虽与皇帝相同,但减去日月两章,不能称衮服,而称“龙褂”,亲王以下至文武九品官,穿朝袍时配穿的外褂则称为“补服”或“补褂”。
朝袍是清代帝后最主要的礼服形式。清代皇帝从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时期直至入关后的乾隆朝,对朝服制度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因此,清早期的顺治、康熙和雍正各朝的皇帝朝袍在形制和纹饰上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这在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这几个时期的皇帝朝袍中可以得到印证。随着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朝《大清会典》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朝礼器图式》的颁布,标志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最终定制,清此后各朝均遵此制,基本上未有更易。
乾隆朝定制后的皇帝朝袍的标准式样为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附披肩领、上衣下裳相连属,是衣长及脚、袖长掩手的长袍式服装。朝袍全身共装饰金龙纹43条,其中前胸、后背、两肩正龙各1,腰帷行龙5(包括里襟腰帷处行龙1),襞积前后团龙各9,里襟襞积处团龙4,下摆前后正龙各1、行龙各2,里襟下摆行龙1,袖端正龙各l,披领行龙2。全身列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和粉米,共十二章,寓意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和道德的至善至美。
皇帝朝袍有藍色、明黄色、红色和月白色四种颜色,分别在祭祀天、地、日、月时穿用。穿这四色朝服的同时,还要佩挂与朝服颜色一致的朝珠,分别是:祭天用青金石朝珠,祀地用蜜珀朝珠,朝日用珊瑚朝珠,夕月用绿松石朝珠。此外,明黄色朝服还穿用于朝会等场合,同时佩挂东珠朝珠。
清代皇帝穿朝袍时,除必须佩挂朝珠外,还必须同时穿戴朝冠、朝带和朝靴,形成一套从头到脚完整的朝服装束。
后妃的礼服由朝褂、朝袍和朝裙组成,穿着时从外到内依次穿朝褂、朝袍和朝裙,必须同时穿用。皇后朝褂的形制有三式,常见的一式为圆领,对襟,无袖,长度略短于朝袍,色为石青,前后身名饰金立龙2条。
皇后朝袍的形制也有三式,常见的一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附披领,两肩加护肩缘。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中接袖,左右开裾。色为明黄,除领袖外,袍身饰金龙9条。皇太后和皇贵妃的朝袍与皇后完全一样。皇贵妃以下,则用颜色来区分等级,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用香色。
后妃朝裙的形制,根据《大清会典》规定,由上下两截组成,上截面料为红织金寿字缎,下截面料为石青色行龙妆花缎,正面有襞积(叠褶),为系带式。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仅有唯一的一件朝裙形制与此相符。而藏品中较为常见的朝裙形制为圆领,无袖,大襟右衽,上衣下裳相连属,腰部有襞积,后身垂带两条。但这种形制并不见于清代服饰典制记载。
二、吉服
吉服是帝后喜庆节日等场合穿用的服装。吉服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吉服袍也即是人们常说的“龙袍”。皇帝龙袍的形制是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四开裾的直身式长袍。龙袍色用明黄,全身饰金龙9条,其中前胸、后背和两肩正龙各1,下摆前后行龙各2,里襟行龙1。全袍列十二章纹。
皇后所用龙袍的颜色与装饰纹样与皇帝龙袍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皇后龙袍有中接袖而皇帝龙袍无,皇后龙袍为左右两开裾而皇帝龙袍为前后左右四开裾。
皇帝吉服袍(即龙袍)与皇帝朝袍的区别在于皇帝朝袍为上衣下裳连属式,附披肩领,龙袍为直身式,无披肩领。此外,全身所饰的龙纹的形状与数量也各不相同。
常服是在祭祀的斋戒期内如遇先帝忌辰,祭前一日皇帝恭视祝版,及经筵、恭上尊谥、恭奉册宝等场合穿用的服装。如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嘉庆帝谕:“昨据礼部奏,八月二十三日,世宗宪皇帝忌辰,在夕月坛斋戒期内,应用常服。如值天、地、宗社大祀斋戒期内,自应一律改用常服,以昭至敬。”常服包括常服褂和常服袍,常服袍是圆领、大襟、马蹄袖、四开裾的长袍,常服褂是圆领、对襟平袖、身长过膝的长褂,色用石青色,穿于常服袍之外。常服的面料、颜色、花纹不像礼服和吉服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但大致也有一定的范围并相对固定,通常以素色和暗花为主,常用的颜色有天蓝色、宝蓝色、淡蓝色、酱红色、枣红色、灰绿色、姜黄色和浅米色等。
四、行服
行服是清代皇帝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行带五部分。清代后妃没有行服。行服最大的特点是穿着时便于骑马出行和射箭狩猎,是满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行服的穿着方法是:行袍穿在内,腰间系行带,行袍上身外面罩行褂,下身系行裳。其中行袍的式样是大襟、马蹄袖、四开裾,身长较常服袍减短十分之一,右侧的前下襟裁下一尺见方的一幅,是单独的一片,用纽扣与袍相扣系。因行袍穿用时把右下襟撩开系上,看起来好像缺了一块襟,因此又称“缺襟袍”。不骑马的时候,可以用纽袢将这单独的右襟扣在袍子上,成为一件完整的常袍。骑马时则将右前下襟撩开系上,使袍子的右边比左边短一二尺,便于上下马鞍。这种设计可谓十分巧妙。
五、雨服
雨服是清代皇帝在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包括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穿时雨衣穿在内,雨裳系在雨衣外,雨裳
的颜色与雨衣一致。据清代服饰典制的规定,皇帝穿的雨衣有6种形式,均是明黄色。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尚未见到一件与典制相符的雨衣。
六、戎服
清朝以弓矢定天下,因此统治者十分崇尚武功。清初确立了大阅、行围制度,定期由皇帝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全面检阅军队的装备和武功,以此作为倡导骑射,保持八旗军队强盛战斗力的措施。在参加这些军事活动时,皇帝要身穿戎服。皇帝的戎服称大阅甲,专用于检阅八旗军队。大阅甲为上衣下裳式,由上衣、下裳(分左右两块)、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左右袖、前挡和左挡十一部分组成。以明黄色缎作面料,内絮丝绵,通身钉缀鎏金铜泡钉,以增强绵甲的耐磨和防护性能,饰彩云金龙和海水江崖纹,大面积用金,具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七、便服
便服是清代帝后日常闲居时穿用的服装,包括便袍、马褂、氅衣、衬衣、坎肩、袄、衫、斗篷、裤等。便服不见于清代服饰典制记载,但见于清代皇帝起居等档案和文献记载,并在故宫博物院清代服饰实物中大量存在。便服具有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丰富多彩、穿着舒适宜人等特点。其中便袍的形式为圆领、大襟右衽、平袖、左右开裾,面料通常选用素色或暗花的绸、缎、纱。便袍与常服袍最大的区别在于便服的袖口为平袖而常服袍为马蹄袖。
便服中最为华丽多彩的是后妃的氅衣和衬衣。氅衣款式为圆领、大襟右衽、直身、平袖及肘、左右两侧开裾高至腋下。衬衣的款式与氅衣基本相似,但衬衣左右两侧不开裾,也无氅衣两腋下所饰的两个对称的云纹图案。穿用时,衬衣穿在内,氅衣套在衬衣之外。清代后妃的便服由于受服饰制度的限制较小,因而设计形式富于变化,色彩艳丽,纹样华美。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严格等级特征
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十分严格,等级森严。从高到低可分为三个大的等级:一是帝位级,包括皇帝及后妃。二是爵位级,包括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皇亲贵族,以及公、侯、伯、子、男等民姓封爵者。三是官位级,包括一至九品的各级官员。而每个等级中又有上下若干等级,每一级人员相应所穿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员必须严格遵守服饰等级制度的限定,不得擅自僭越。清代宫廷服饰的等级性主要是通过服饰的质料、款式、颜色、纹样和饰物等五大重要组成元素来具体体现的。
从质料方面来体现等级性者,如礼服中的端罩,在等级上的区分,主要的是通过端罩外表皮质的种类优次来区分,等级越高,皮质越好。按清代服饰典制规定,端罩的质料有黑狐皮、紫貂皮、青狐皮、貂皮、猞猁狲皮、红豹皮和黄狐皮七种。皇帝的端罩有黑狐皮和紫貂皮两种,皇帝以下,皇太子用黑狐皮;皇子用紫貂皮;亲王、亲王世子、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驸用青狐皮,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用紫貂皮;民公以下,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及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等用貂皮;一等侍卫用猞猁狲皮间以豹皮;二等侍卫用红豹皮;三等侍卫及蓝翎侍卫用黄狐皮。除上述人员外,其余人均不得享用端罩。
款式上,如开裾数量的多少,反映了等级的高低,开裾多者等级越高。如男吉服袍,凡宗室及其以上皆为前后左右四开裾,而宗室以下则为前后两开裾。
颜色上,如清代服饰中等级最高的颜色是明黄色,它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才可享用,一般臣庶严禁使用,明黄色是凌驾于一切服色之上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颜色。即使贵为皇太子,也不能在衣服上使用明黄色,只能在衣服的佩饰如朝带、吉服带及朝珠的绦带等细小不明显的部位使用明黄色。皇帝之下的臣属,朝服的颜色则相对简单得多,皇太子朝服为杏黄色,仅次于明黄;皇子为金黄色;亲王、郡王的朝服为蓝及石青色,若蒙皇帝赏赐金黄色者,亦得以穿用;贝勒、贝子、固伦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的朝服不许用金黄色,其余颜色随便用;公、侯、伯下至文武四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等人的朝服,用蓝及石青色;文武五品至九品,则只能用石青色一种颜色。在后妃服装中,用颜色来区分等级也十分严格。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的朝袍、龙袍颜色用明黄色;皇太子妃用杏黄色;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皇子福晋、亲王福晋以下至县主用香色;贝勒夫人、贝子夫人以下至七品命妇,除前述明黄色、杏黄色、金黄色、香色不可用外,可用蓝色及石青诸色。
纹样上,最高贵的花纹有龙纹和十二章纹,代表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御用的神圣不可僭越的专用花纹。皇帝以下的各级臣属,其吉服不能称作“龙袍”,而叫“蟒袍”。蟒袍上所饰纹样,皇子、亲王、郡王为五爪蟒九条;贝勒、贝子、固伦额驸下至文武三品官、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一等侍卫等人的蟒袍为四爪蟒九条,其中贝勒以下,民公以上曾蒙皇帝赐五爪蟒者可用五爪蟒;文武四品官、奉恩将军、二等侍卫下至文武六品官等人的蟒袍为四爪蟒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及未入流官的蟒袍为四爪蟒五条。
袍的外面往往要套穿褂,官员的褂称“补服”或“补褂”。乾隆时规定,补服的纹样为:郡王补服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贝勒,前后四爪正蟒各一团;贝子、固伦额驸,前后四爪行蟒各一团;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公、侯、伯,四爪正蟒方补,前后各一。文官一至九品的补子纹样分别是:一品仙鶴、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至九品的补子纹样分别是: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由此可以看出,补子的形状上,圆形补子的等级高于方形补子;纹样的数量上,团纹越多,等级越高;纹样的内容上,正龙高于行龙,龙高于蟒,五爪蟒高于四爪蟒,蟒高于飞禽和走兽,飞禽和走兽又分别以其珍稀和凶猛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饰物上,如男冬朝冠冠顶饰物的等级高低依质地从高到低依次是:东珠、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镂花金。若同样都饰东珠者,则以东珠的数量多少来区分等级高低,从皇帝所饰16颗,到皇子、亲王的10颗,郡王的8颗,贝勒的7颗,一直递减至文武一品官的1颗。
诸如此类的等级规定不胜枚举。清代统治者正是通过对这些对服饰等级的规定与限制,确立了自帝王至普通官员服饰的外观等差,由此形成上下有别、尊卑有序、贵贱有等的服饰体系,从而以达到“辨等威,昭名秩”的统治目的。
清代宫廷服饰中满、汉服饰
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首先,清代宫廷服饰保留了鲜明的满族民族服饰特色。
如在服饰质料上,冬季服装大量使用北方严寒气候下常用的皮料,种类有黑狐皮、紫貂皮、薰貂皮、海龙皮、青狐皮、黄狐皮、银鼠皮、猞猁狲皮、水
獭皮、豹皮、狼皮、天马皮、鹿皮和狍皮等。这些皮料主要来自清代统治者满族的发祥地东北高寒地区,毛色润泽,轻便保暖,是名贵的御寒珍品。
在外观式样上,保留了满族作为游猎民族出于骑马射猎所需而创制的紧身窄袖的袍褂、披肩领和马蹄袖和缺襟袍等形式。这是清代宫廷服饰在形制上的最大特点。在中国古代,服饰是礼乐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制度以其具有礼治教化和等级辨识的重要功能而备受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他们无不在改朝换代、政权更替时制定新的服饰制度,以作为王朝更替的象征。清代也不例外,满族统治者在取代明朝而统治天下后,全面废除了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传承了上千年的宽衣博袖式,而强制推行本民族具有游牧骑猎特色的紧身窄袖式服装,以衣冠服饰的改变来作为王朝兴替的重要标志,给中国汉族传统的服饰以巨大的冲击。同时,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说,他们视自身民族扫荡中原、夺取天下的骑射文化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并以之为无上的荣耀,因此,在服饰中保留满族骑射习俗之遗风,也反映了满族统治者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竭力维护。
其次,清代宫廷服饰也继承和吸收了历代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
如服饰颜色上,清代服饰典制中规定明黄色只有帝、后才可享用,其他任何人不得僭越使用。这种尊崇黄色的做法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五行”思想的反映,即黄色的“土”位处金、木、土、水、火“五行”中央,因此皇帝的御用之物使用黄色,则表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
公文包括:公文基本常识、公文构成要素及格式、行文规则、主要文种及写作方法、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公文的处理及电子文档的管理等内容。
行政机关的公文主要有:函、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会议纪要等形式,除此之外机关还要到很多常用的事务文书及常用文体,如简报、总结、情况汇报、计划、情况反映、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文体。
公文具有以下3个特点:1.实用性;2.实践性;3.系统和规范性。
文学院 2011级 中文系六班 姓名:郭文利 1140016028
谜语类及其特点、作用
一、谜语的分类
1、字谜
一阴一暗,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打一字)--明 他俩差点都当兵。(打二字)--乒,乓 惟有绿杨堪系马。(打一字)--杵 果断有力(打一字)
男
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左右一起看,脚踏万里沙驼(打一字)人人都走横道线(打一字)丛
„„„„„„„„„„„„„„„„„„ „„„„„„„„„„„„„„„„„„
2.动物谜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鱼)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腿细长,脚瘦小,戴红帽,穿白袍。(鹤)
夏前它来到,秋后没处找,摧咱快播种,年年来一遭。(布谷鸟)
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蜻蜓)
一个黑大汉,腰插两把扇,走一步,扇几扇。(鸵鸟)
„„„„„„„„„„„„„„„„„„„„„„„ „„„„„„„„„„„„„„„„„„„„„„„„
驼
3.植物谜
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莲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越是寒冷越昂扬,一年四季精神好。(松树)一棵树,扁枝丫,先结果,后开花。(仙人掌)
一物生来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拨开胡子仔细看,露出牙齿一排排。(玉米)
花儿有红也有白,立在水中照倩影,有朝一日花谢去,结出一个大哑铃。(荷花)
„„„„„„„„„„„„„„„„„„„„„„„„ „„„„„„„„„„„„„„„„„„„„„„„„„
4.用物谜
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大一机器)拖拉机
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打一人体器官)头发。一只小铁猴,有嘴没有头,帮你讲卫生,咬脚又咬手。(日用品)
指甲刀
铁打汉,脚底尖,头戴扁平帽,会挤又会钻。(用品)钉子
嘴儿扁,脑袋方,上下飞舞忙又忙,修桌椅,造门窗,整整齐齐多漂亮。(工具)斧子
„„„„„„„„„„„„„„„„„„„„„„ „„„„„„„„„„„„„„„„„„„„„„
5.气象谜
彩带风难飘,捉不住摸不着。平常看不到,雨后挂在半天腰。
(彩虹)水见皱,树见摇摇头,花见点点头,云见就溜。(风)
忽然不见忽然有 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 大风一吹就逃走。(云)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雾)„„„„„„„„„„„„„„„„„„„„„„
„„„„„„„„„„„„„„„„„„„„„„„
6.灯谜
庄稼人(打一作家名)谜底:田汉。以德服人(打一辽宁省地名)谜底:抚顺。高速抽杀(打一音乐名词)谜底:快板。灭鼠运动(打一军事名词)谜底:消耗战。遥望祖国宝岛(打一体育设施)谜底:看台。„„„„„„„„„„„„„„„„„„„„ „„„„„„„„„„„„„„„„„„„„
7.成语谜
照相底片 颠倒黑白 爱好旅游。(喜出望外)
公用毛巾。面面俱到 诸葛亮会。(集思广益)
爬山比赛。捷足先登 大火警报。(一鸣惊人)
只看中间。不相上下 春蚕吐丝。(作茧自缚)千里通电话.遥相呼应 多看无滋味。(屡见不鲜)„„„„„„„„„„„„„„„„„„„„„„ „„„„„„„„„„„„„„„„„„„„„„
二、谜语的特点及其作用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谜语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一、谜语的娱乐作用。谜语能够以健康活泼、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形式,使人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艺术享受。
一、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二、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三、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中国风筝目前以山东省潍坊最有名。
四、剪纸: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南方派,代表为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2.江浙派,代表为江苏扬州剪纸和浙江民间剪纸。
3.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库淑兰(1920--2004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花娘子”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朱华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创新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代表了商城剪纸的优秀品质和独特的工艺风格。在舞台布置、居室装修、礼品设计、婚礼庆贺等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传统编织工艺品:编织工艺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早于陶器。陶器制造最初是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后来人们发现这编织物烧毁毁了,而粘土模型却保存下来成了陶器,这说明人类是先有编织工艺,而后才掌握制陶工艺。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竹编器物,如篓、篮、箅、簸箕等,而且编织技巧已相当成熟。到战国的竹器,汉代的彩箧。制作就相当精美了。到唐代,闽、粤一带的藤器,北方沧州的柳箱,薄州的麦杆扇就已是著名的土特产品了。
中国编织工艺具有就地取材、价廉物美、广泛的群众性以及浓厚的民间特色与地方风格等特点。其中安徽舒城的舒席、湖南益阳的水竹凉席是著名的传统产品。另外,浙江东阳与嵊县的竹编.宁波的纺席、麻编网袋,山东烟台的草编,四川新繁的棕编,广东的藤编、葵编,湖北嘉鱼的柳编等,也是闻名的出口商品。
藏族、蒙族、维吾尔族等的毛、麻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品种繁多、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而闻名遐迩。它是琳琅满目的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鄱阳湖,民歌,种类,旋法,终止,特点
被誉为中国最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阳湖, 位居江西赣东北地区, 周边包括南昌、鄱阳、余干、都昌、彭泽、湖口、星子等县市, 整个区域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土地肥沃、良田阡陌。由此也孕育了江西鄱阳湖地区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具有鄱阳湖特点的各种音乐体裁与音乐风格, 反映出了鄱阳湖周边劳动人民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这些民歌在经过长久以来劳动人民不断的传唱下, 逐渐演绎出现在的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山歌、渔歌、小调、灯歌等。既表现了其源自生活的强大的生命力, 又体现了劳动人民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面貌。
一、民歌种类特点
鄱阳湖民歌系指流传于鄱阳湖周边一带的民间歌曲, 包括鄱阳县、都昌县、湖口县、星子县及余干县、彭泽县、南昌县等几个县市的民歌。其民歌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其音乐形态、演唱场所及音乐特点, 其种类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有渔歌、号子、山歌、田歌、茶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下面就以鄱阳湖民歌中常见的几种形式进行简述。
渔歌就是渔民捕鱼、织网、晒网或闲暇时自编自唱的民歌, 简言之, 就是“渔民的歌”。鄱阳湖的渔歌,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有情歌、劳动歌等, 音乐体裁多样。比如号子就是渔歌体裁中的一种直接配合劳动而歌的渔歌。在鄱阳湖区域的号子当中, 主要所属于水上号子, 水上号子又包括船工号子与《大篱网1吆号》2。船工号子是船夫驾船时唱的多种号子的总称, 又叫船夫号子。这类歌曲大多是人们在从事集体性的沉重劳动所喊唱的, 用它起到振奋精神、增强干劲、统一步伐的作用。多采用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 因而节奏鲜明、强拍突出。
山歌是江西最普遍的一种民歌形式, 他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也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山歌来表达思想和愿望的一种方式。鄱阳湖周围的劳动人民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编唱了许多具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很浓的山歌, 他的音调总是依据当地语言的语气, 语势装饰美化, 形成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如鄱阳湖北乡的油墩、银宝湖一带流行的一种山歌对唱, 以油墩为中心而命名。多在耕种或某些集体农事时歌唱, 你丢我接。轮番起伏, 犹如赛歌, 热闹非凡。唱词上下句体, 甲唱上句后, 抛出下句头二字留给乙接唱, ……告一段落时, 众人高呼“咦嗬嗬”, 给予助兴, 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小调是民歌中最容易流传的一种体裁。不像山歌、号子那样有特定场合的限制, 从流传的社会阶层来看, 小调也是最广泛的。在江西的小调归类中, 可分坐唱小调和生活小调两类, 坐唱小调又叫城市小调, 此类小调多为坐唱形式为主, 常有伴奏, 唱词较多或呈多段体的演唱小调, 多由一人传唱, 流行面比较广。生活小调大多是农村小调, 主要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 较自由地歌唱或对唱, 已达到自娱、倾述或交流感情的作用。鄱阳湖小调的形成也是跟当地的生产劳动, 休息、娱乐、业余活动等而创作出来的。其旋律明快流畅, 优美抒情。有的歌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用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态度和愿望。
各地的灯歌都是过去逢年过节或喜庆时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 是一种表演性或娱乐性的歌曲。鄱阳湖的灯歌也不例外, 如比较有地域特点的《龙灯》、《花灯》、《马灯》、《车灯》、《叫化子灯》等。这类民歌的曲调一般都比较欢快跳跃、热烈轩昂、优美动听, 歌词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在旧社会的鄱阳、九江等地乡镇流传的《叫化子灯》, 乞丐多人组成, 前有穿着整齐的叫化头, 骑着扎制的“草里驹”3, 后一人撑凉伞, 其他人或以鱼篓、草笼玩能蛇、鸟等, 尾有扮乞婆用瓢讨钱。叫化头领唱, 以及众乞丐应唱和齐唱的一些灯歌, 都是鄱阳湖地区具有代表的民歌类型。
以上几种类型的歌曲都是鄱阳湖地区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传承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 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提炼出来的。除了以上几种类型外, 还有风俗歌、田歌、儿歌等, 都是当地根据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经传唱而逐渐形成的民间歌曲。
二、曲调艺术特点
在鄱阳湖民歌的曲调风格等方面来看, 鄱阳湖民歌的旋法主要是以级进与小三度级进为主。旋律的骨干音以五声音阶进行极为常见。有些跳进的特性乐汇主要是四、五度的跳进, 旋律润腔丰富, 曲调的主要风格婉转动听、清丽流畅、圆润而细腻。在大多数的民歌旋律中, 多属五声调式, 其中以徵调式最为常见。如湖口县的《请问金银可满仓》、都昌县的《隔条河水唱山歌》、彭泽县的《锄草歌》、鄱阳县的《远望饶州一道云》、南昌县的《东风吹的浪开花》等等。在节奏方面除渔歌在演唱时比较自由外, 其他类型的民歌节奏都是一些比较常见基本类型, 下面以鄱阳湖常见的几种民歌类型在曲调以及节奏特点进行分析。
谱例1:《我想情哥如落山》
此曲为两句自由体结构, 第一句以羽调式为主, 与上面中间句一样, 在开始部分也有个四度的小跳进, 第二句以徵音结束, 此曲多是渔民行船荡浆时演唱的情歌, 旋律委婉、节奏自由、意味悠长, 演唱时可在部分音上做自由延长处理来增加气氛。
谱例2:《隔条河水唱山歌》
此曲旋律多为小三度级进为主, 五声徵调式, 旋律流畅, 以的节奏特点使旋律具有弹跳式的音乐性格, 表现出乐观主义的精神面貌。从歌词的安排以及乐曲的终止可看着两乐句结构的乐段 (4+4) , 第9小节开始可以看着是乐曲的补充部分, 以徵调式结束。通过旋律特点可以体会到当时劳动人民在歌颂丰收的喜悦心情。
就音调以及以上分析的歌曲而言, 鄱阳湖民歌其音阶构成还是以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为基础。在五声音阶中含有二声、三声、四声五声音阶形态, 二声与三声的民歌较少。七声音阶调式民歌则更多地应用其省略形态, 或是省略了变徵, 或是省略了清角等, 就五声调式而言, 有时会加上偏音变宫或闰, 形成六声音阶, 七声音阶运用比较少见。
三、旋法及终止特点
因地处江南, 又有优美的采茶戏在群众中十分普遍, 所以, 鄱阳湖民歌受其特定的风俗习惯与日常生活的影响, 加之与戏曲等互相渗透、融合, 使其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歌体裁与独特的旋律样式, 在旋律上也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依照旋律的进行特点以及主干音的运用方法, 可以从这些民歌旋律中抽象出具有江西民歌不同的旋法特点。
1、旋法特点
鄱阳湖民歌是江西民歌的一部分, 其旋律的构成大多采用中国的五声调式。在这些旋律当中, 旋律的展开手法是很多变的, 比如在旋律中出现偏音, 基本都是以经过音以及装饰性质的倚音和滑音出现。又如很多曲调以徵调式结束, 在旋律的进行当中, 特别是徵调式民歌, 很重用羽音, 使徵调式民歌具有浓重的羽调式色彩。如例1《我想情哥如落山》中的最后两拍的羽音切分后落在时值很短的八分音符上, 在某种意义上强调了调式羽音的重要性。在分析的过程中, 很多鄱阳湖的民歌都有此特点。除此之外, 鄱阳湖民歌的旋律进行多以级进和小跳的结合最为多见, 如谱例2《隔条河水唱山歌》中, 除部分地方有四、五度的跳进外, 其余在乐句内部基本都是二、三度五声音阶式的级进进行。
在这些四、五度的跳进当中, 以等最为常见。角、羽、商、徵之间的跳进也是常用的, 这些跳进的音程在旋律中颇具特色, 其中尤以四、五度的跳进最具鄱阳湖风格。
这类具有地域特点的的民歌旋律虽然比较简单, 起伏变化不大, 但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也易于传承和演唱。
2、终止特点
鄱阳湖的民歌旋律主要以徵调式, 其次为羽、宫、商、角调式。但徵调式尤为突出, 并且在徵调式的许多民歌中存在徵、羽交替现象。如谱例2的终止:, 在很多这些徵调式民歌的终止式中, 有些为了强调羽音, 羽音经常会出现在主音之前。再如谱例3《我想情哥如落山》的终止:又如《远望饶州一道云》的终止《每日打鱼乐淘淘》的终止:等等, 以及都以徵调式结束的强调羽音的终止类型。以四度跳进后进入主音的终止等。都显示了鄱阳湖地域行的民歌特点。
在所搜集到的羽调式民歌的终止式之中, 大多数民歌羽音常以先现音的旋律手法出现, 在最后一个结束音的前一个音做重复, 使之具有江西地方的本土音乐的特点, 如等, 都展现了鄱阳湖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除以上终止类型外, 在鄱阳湖周围也有以角调式终止的民歌, 但大多是最后在落音时出现, 以拖腔式的滑音方式进行以角音结束, 这种终止方式在江西其他地区并不多见, 如鄱阳县的《细细雨子东北风》的终止, 《十八姐仂洗藜蒿》的终止等, 此类歌曲相对节奏比较自由, 多在开船后走风时唱, 具有明显的鄱阳湖调式特点。除此三种以外, 其他两种调式在鄱阳湖周边比较少见。但仅有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鄱阳湖民歌的旋法的一些基本特点。
由于他们亦农亦渔, 兼营湖上及田野间生产, 因此他们的民歌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多样性, 同时也保持着内容的广泛性。
小结
民歌是一切音乐形式中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的一种, 又是形式最简朴的一种, 在它的身上体现了人类社会最自然、最单纯的艺术美, 人民群众在通过各种劳动不断艺术创作的同时, 并且使民歌能协助劳动、抒发情感、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等, 充分的发挥了民歌的社会功能和艺术魅力。以上就鄱阳湖地区民歌的曲调特点及旋律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地探讨和论述。由于鄱阳湖涉及范围广, 本人还未能及时实地进行更深人、细致而全面地调查, 加之收集的资料有限, 故难免会有以偏盖全之嫌。本文主要以“探析”, 的方式进行论述, 仅从节奏、旋律学的角度出发, 更多的注重调式旋律上的研究, 虽未能多涉及到民族语言, 民俗, 特定的演唱风格等方面, 但单从掌握的资料来分析, 便足以看出鄱阳湖周边民歌的曲调特点与精神面貌。
注释
11.大篱网:是捕鱼时用的大围网, 一网可捕万金鱼, 此号子主要流传鄱阳湖与饶河沿岸周围一带的村庄, 在摇撸, 拉网时均可唱。
22.注:此曲有五段歌词, 因篇幅问题, 故省略。以下谱例因篇幅问题, 都以一段歌词表示。
古塔里珍藏的佛教珍宝
云南佛教流传,最早是从上向下地传播。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向外发展,往南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进入云南、西藏。其主要流派是密宗,在进入这些地方以后,很快为上层皇室贵族接受,并奉为国教,加以推广。可以说云南的佛教是从皇室走向民间的,佛教在云南的长期兴盛发展,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佛教艺术瑰宝。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云南佛教文物,也成为我们了解南诏、大理国历史最主要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的君主们尊崇佛法,动辄修寺建塔礼佛,据说大理地区曾号称有“兰若八百,迦蓝三千”。按史料记载,南诏、大理国铸造佛像更为频繁:劝龙晟“铸佛三尊,送佛顶寺,用金三千两”;隆舜“用金造观音一百八像”;舜化贞“铸崇圣寺丈六观音”;郑买嗣“铸佛一万尊送佛顶寺”……。大理国时期更是举国尚佛。大理国的开国之君段思平更是“年年建寺,铸佛万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经过铁马兵戈、世事沧桑,如今当年修建的寺宇多已不存,塔留下的也不过十之一、二。当年铸造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也大都散落在历史的尘埃中。
云南的塔有些与众不同,它没有地宫,重要的宝藏都藏在塔刹里。1925年大理大地震中,大理地区最著名的三塔主塔千寻塔塔刹掉落,其中所藏部分佛像珍宝散佚。1978年,在修缮千寻塔时,再次发现大理国时期放入的各种文物580余件,其中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金银铜等造像153躯,并有各种法器、珠宝、经卷及与佛教有关的用品等。此后,又陆续在佛图寺塔、弘圣寺塔等古塔中发现一些佛教艺术品。这些艺术珍品,有金、银铸造的,也有铜制鎏金、象牙、玉石及木雕等,虽然体量不大,却制作异常精美,刚一出现,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回想当年这些古塔,大都属于皇室的苑囿,这些佛像作为当时建塔、修葺或法事置入,或许正是为了便于取放,不修造地宫,而在塔顶里保存。可以说,珍藏在塔里的千年佛宝,很可能就是当年大理国的皇家宝藏。当年云南制作的佛像,多不胜数。然而,沧海桑田,大浪淘沙,今天遗留下来的,不过千数。我们只能从这些弥足珍贵的幸存者上,去管窥昔日妙香佛国的辉煌。
南诏大理佛像的主要风格
南诏、大理国的金属佛教造像,既有古印度造像遗风,又有西藏和东南亚佛教造像的风格,而更多的则是受到中原显、密两宗造像风格的影响,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载体。
中国佛教密宗,自公元七世纪从印度传入后,在中原、西藏和大理地区得到大力推行。至公元841年,发生了唐武宗和吐番王朗达玛的大规模灭佛运动后,中原和西藏密教几乎销声匿迹,其佛造像也被毁之殆尽(西藏自十世纪以后形成的红、白、黄等各教派的造像,与早期密宗造像已有较大区别)。而西南滇川之地,密教仍然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把佛教密宗——阿咤力教视为国教的南诏大理国。南诏大理国在佛教造像方面,包括石窟造像、金属造像以及木、石雕像,除时代偏晚的部分造像受到十世纪后中原显宗和西藏密宗造像的影响外,大多数保留了早期密宗造像的面貌,加之民族化的改造,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中国早期密宗造像的基本材料,非南诏大理佛像莫属。
南诏大理国金属佛教造像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憨态可鞠的五方佛造像。
大理塔藏金属佛造像中,五方佛造像约占一半,均为单尊(个别有一佛二胁侍的形式,亦为单尊组成)。其发式、衣饰、手印、坐姿等,带有浓厚的唐代汉地佛造像风格,唯面相与之迥异。唐代风格的面相,以“妙相庄严”为特征,而“大理佛”则是面露笑容,朴实平易的凡人面相(多数佛陀头部微向前倾,显得谦和有礼)。从雕琢工艺上对比,“大理佛”较唐佛显得粗犷,特别是眼睑的雕法,犹如两条细缝,打磨也不如唐佛精细。这种面相上的特征可以用“憨态可鞠”来形容。即使把众多不同风格的唐宋佛像放在一起,我们仍然能够从“大理佛”这一面相特征把它从中区分出来。
2、别具一格的阿嵯耶观音造像。
阿嵯耶观音造像虽源于印度,但传至大理地区后,成为阿咤力教徒信奉的主尊,世代相传。在造型上,已成定格,如高发髻和左11,右10瓣的束发带编花结;发冠上的化佛(结禅定印的阿弥陀佛);双臂和右手腕带联珠形钏;“曹衣出水”式的薄裙和“U”字形衣纹;清瘦的面庞和蜂腰(俗称“细腰观音”)等。这种装饰特殊,面容、身材姣好的男性观音像,确为南诏大理国所独有。
截至目前,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的阿嵯耶观音像,不到20尊,其来源均为古塔所藏文物,除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维修古塔出土者外,余皆为1925年大理地震时从塔上掉下后散落民间,又辗转入藏国内外各地博物馆。据悉,在大理民间尚存10余尊。笔者曾见过3尊,其中1尊与上述特征相同,当属大理国遗物。另2尊虽整体形似,但细部已多处简化,疑为元、明时期所铸。
3、杨枝观音造像的两种风格。
南诏大理国金属佛教造像,除五方佛外,以观音造像为多,其中杨枝观音又占观音造像中的大多数。
杨枝观音的造型,很明显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主要特征是:身材略显胖,体态基本垂直,身上飘带搭在两手挽中再直垂于双腿;额宽颐丰,眼睛微闭,面露笑容,酷似大理佛陀的形象。这种类型的杨枝观音颇具地方特色,可视为大理本土观音造像的典型代表。第二种类型的主要特征是:身材瘦削,体态呈曲线,身上飘带由肩、臂、腿绕出莲座,似迎风飘舞状;额宽颐窄,呈瓜子脸形。这种类型的杨枝观音与唐代内地造像相似,为南诏大理国接纳内地佛像的品种之一。
4、独特的尊胜佛母造像。
过去我们把塔藏佛教造像中两手当胸合什,另两手合什于额前的造像称为四臂观音或度母像。后来,发现大理国火葬墓幢上普遍雕有此种形式的造像,加上昆明地藏寺大理国经幢(亦称为“佛顶尊胜宝幢”)最顶层亦雕有此像的印证,这种造像应称为“尊胜佛母”。另外,大理国经幢上的尊胜佛母,身后有二菩萨胁侍,四天王护法,说明其神格极高,而且又置于最顶层,这说明大理国的尊胜佛母,实则就是释迦佛的化身。
尊胜佛母金属造像目前出土不多,但从阿咤力教普遍存在的佛顶信仰来看,估计将来会有不少发现。在大理民间中传世的此种类型的所谓“四臂观音”像,也有理由定为尊胜佛母像。
5、明王造像中的温和色彩。
在密教造像中,呈忿怒相的各类明王像,是佛和菩萨的教令轮身,意在断除魔障,惩治邪恶。此类神像,在藏传佛教中,其忿怒相表现得尤为凶悍,使人望而生畏。
南诏大理国的明王造像,亦有多头多臂的忿怒相。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其面相并无凶悍之感,仅仅只是把眼珠刻划得大而凸一点,而其眉不扬,面肉不横,给人一种“怒而不威”的感觉。更有趣的是,有的明王像,虽有三头六臂,但其面相平和,执法器的多只臂膀也显得较为紧缩(如四臂明王铜坐像,阿修罗银坐像等),与藏式那种张牙舞爪的忿怒明王像之风格有明显不同。这种带有温情色彩的装饰风格,是南诏大理国明王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
大理佛的铸造工艺
对南诏大理国金属佛教造像的方法铸造采用的是“失蜡法”工艺。我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即使用“失蜡法”制造青铜器。云南战国至东汉时期的“滇文化”青铜器,就有不少是用“失蜡法”制造的。据研究,云南传统的“失蜡法”工艺流程要经过如下五道工序:1、制模:先用铁丝和铁皮编制成与内模形状大致相似的“骨架”,以增加内模的强度和浇铸时对铜液的承受力。然后在骨架上层层上泥,上到一定程度后,待其干燥,即用牛油拌以蜂蜡(牛油80%,蜂蜡20%),在泥模上涂抹数层(其厚度即为器物之厚度)。油蜡凝固后,即在蜡模上雕刻所需内容。2:翻范:蜡模制成后,再于模上加细泥、炭灰和细纤维拌合物,加至所需范壁的厚度,留出浇孔(排蜡孔),将蜡模上雕刻的内容全部翻印在外范的内侧。外范制成后,还要用长铜钉若干,由外范通过蜡层直接钉在泥模上,以防止蜡模熔化后内模和外范错位。另外,为防止外范在浇铸时崩裂,必须用麻绳或铁皮捆扎外范。3、熔模:在外范四周加热,蜡模熔化后蜡液从排蜡孔中流出。经反复烘烤,直至将蜡液全部流出为止。4、浇铸:从预先留好的浇铸孔将铜液注满范腔,直至饱和为止。5、铜液冷却后,先打去外范,再取出内模,铸像即成。
失蜡法制造的佛像,表面光滑,纹饰清晰。如阿嵯耶观音发髻上的细发、化佛和胸前璎珞、项圈等,均显得精致细巧,清新照人。南诏大理国的金属佛教铸像,无论是铜、铁或金、银质地,几乎都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个别造像有用锤揲法打制的,如银质金翅鸟,以头、身、尾、双翅、双爪和莲座共8个部位,分别锤揲成形,然后用细银丝穿系连接而成。
【应用文的种类及特点】推荐阅读:
岗位评价的方法及应用10-10
浅谈“微课”的内涵及应用12-03
各种应用文格式及 整理11-27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06-04
2024财经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11-28
钢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及应用06-26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07-04
企业质量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及应用10-02
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11-16
浅谈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