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边坡治理

公路边坡治理浅析

摘要:公路边坡防护治理在公路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公路边坡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治理边坡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确保边坡安全、减少公路隐患的目的。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公路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相关依据。

关键词:公路边坡;治理;防护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也应得到相应配套发展。然而人类的一些与公路交通相关的活动,使公路交通造成了污染,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边坡防护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在公路交通建设中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障公路畅通的同时,应灵活采用不同的边坡防护形式,以恢复因修建公路破坏的生态平衡,吸收汽车噪声和排放的尾气。边坡防护形式与破坏类型及规模、边坡稳定状况、环境保护、工程经济、工后维护及施工方案等多种要素密切相关。对公路边坡的正确认识、正确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 公路边坡原因分析

1.1 路基边坡坍塌

公路路基边坡坍塌一般可以分为:落石型、滑动型及流动型坍塌。这三种情况可以同时在一种情况中出现,也可以单独存在。落石型坍塌指的是较陡的岩石边坡,容易产生落石的岩石必然是层理、节理、断层影响下裂隙发育,被大小不一的裂面分割成软弱的断块。裂隙张开的程度,肉眼很难看出,在平常的养护中,也很难被发现。由于反复冻融、渗水,造成长时间的微小移动,裂缝逐渐扩大。在夏季,雨水会经常充满裂缝,产生侧向静水压力作用[1]。最终造成坍塌。通常情况下,硬岩下卧软弱层、裂隙发育岩体,更易发生落石现象,此类破坏形式,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必须严格控制。

滑动型坍塌,在路基挖方段,特别是在深挖石质地段,由于岩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剪断,岩层间软石发生顺层滑动,造成坍塌。施工爆破开挖破坏了原来岩体的稳定性,当基岩上有岩屑层、岩堆等松散堆积物时,堆积物也容易沿岩层的节理面、层里面或断面层发生坍塌。

流动型坍塌,是砂、岩屑、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由于雨水冲刷,产生流动,造成坍塌。雨水造成的坍塌,多为流动型坍塌,在日常养护中很容易发现,应及时处理。

1.2 公路边坡破坏

公路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与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导致边坡破坏,进一步造成路面坍塌,直接影响了行车安全。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直接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压实度、路基高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砂性土路基边坡和粘性土路基边坡容易受到冲刷而遭到破坏;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差的边坡更耐冲刷;较高的路基边坡比较低的路基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2]。冲刷破坏通常发生在较缓的土质边坡上,如亚粘性土边坡、砂性土边坡及黄土边坡等。在风华和降水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水冲沟,如果平常不注意养护,会造成坡脚湿软,路基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最终发生破坏。同时公路行驶的汽车溅起的雨水,也会冲刷坡脚。所以对土质路基来说,坡脚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应加强养护。

2 边坡防护治理常用措施

边坡防护治理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日照、降水、气温、风力等自然力的破坏,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固性。坡面防护治理包括工程防护治理与植物防护治理。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边坡防护。施工必须适时,防止气温、雨水、风沙作用破坏边坡的坡面。

2.1 工程防护治理

边坡工程防护治理适宜于不易草木生长的岩石面上。通常采用抹面和捶面、护面墙、框格、喷浆、护坡等。框格防护用块石、混凝土等材料,在边坡上形成骨架,提高边坡表面粗糙度系数,以减缓水流速度。框格可以做成各种造型:六角形混凝土块、浆切片石或预制块做成的麦穗形等。除对路基边坡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外,还对路容有一定的美化效果。在施工前,应注意把坡面上的浮土、表层风化岩体及松动石块等清除干净。由于使用年限较短,抹面、捶面防护治理在公路边坡防护治理上很少使用[3]。当路基较低时,采用抹面防护合理掺加草籽,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并能绿化公路交通。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完整的岩石边坡。

护面墙防护是为了覆盖各种软质岩层和较为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使其免受大气影响而修的墙。可有效的防止边坡冲刷,防止三类坍塌,是最常用的一种防护形式。护面墙除自重外,不担负其他荷载,也不承受墙后土压力。根据边坡高度,岩石风化程度以及岩体的地质特性,可采取半防护和全防护形式。在半防护措施中,有时采用坡脚护面墙。因为自然降水从坡顶沿坡面下流,流至坡脚时,速度最大,冲刷最严重[4]。因此,在坡脚处设置护面墙是最起码的防护措施。护坡防护是目前最常用的路基边坡防护形式。在稳定边坡上铺砌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冲刷。铺砌方式一般采用浆砌,冲刷轻微时可采用干砌。软土地基上的土质路堤防护,无水流冲刷影响时,可采用干砌片石护坡,以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基变形。

2.2 植物防护治理

采用铺草皮,种草形式,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保护路基边坡免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植物防护应根据当地土质、含水量等因素,选用易于成活,便于养护,经济的植物类种。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减缓作用。植被根系能与土层密切结合,盘根错节,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的稳定土层,阻挡冲刷和坍塌。规格大小视施工情况确定,宜选用带状或块状草皮。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平铺、叠铺或方格等形式。从坡脚向上铺钉,用尖木(竹)桩固定于边坡上。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的路基边坡上。草籽应均匀撒布在清理好的土质坡面上,同时做好浇水、养护管理。路堑较陡或较高时可通过实验,将草籽与含肥料的有机质泥浆喷射到坡面上。

3 结语

做好公路边坡防护治理工作,确保公路边坡安全、稳定、灵活采用适当的防护型式,采用有效的防护治理措施,且要从经济、耐用、环保出发。与边坡防护治理工程合理配置,恢复公路边坡的生态平衡。运用更好的功率边坡防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将公路建设与自然相融合,坚持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子培,胡毅夫,邓子斌.张河公路边坡防护技术[J].中南公路工程,

2003(5):87-88.

[2] 杨航宇. 公路边坡防护与治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方国庆. 山区公路边坡病害的防护[J]. 山西建筑,2009(5):277-278.

[4] 张坤,刘向南.公路边坡安全与景观美化[J]. 云南现代交通科技,

2006(3):306-308.

作者:梁永芳

第2篇:针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时代的进步,很多工程项目涌现在社会的发展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着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与自然环境与地质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一些在边坡地区开展的工程项目,就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威胁而出现落石、崩塌以及滑坡情况,不仅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本篇文章就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些许观点,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边坡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多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边坡地质灾害对很多工程项目的开展也有着非常严重的阻碍,同时还会威胁到相关工程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边坡地质的安全与稳定性,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很多科研团队不仅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了实际的施工中,还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应用原理和特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此来优化治理方案。

一、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现状概述

众所周知,边坡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随时会导致一些灾害的发生。因此,在边坡地质灾害发生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不进行治理就会引起整体性的地质灾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始终坚持“一次性根治杜绝发生”的原则,要对灾害形成和发展做到充分的认识,它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而引起,最好的方法就是综合治理。

随着科技不断走向进步,产生了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从而得到普遍的運用并展现出较好的效果。根据资料显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点总数为2451处,这其中已经发生了1149处,潜在的威胁已经达到1302处。分布差别为:崩塌占全省的地质灾害总数的46.3%,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分别占24.6%、13.7%和9.8%,地裂缝为2.2%。

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在容易产生地质灾害与地质条件差的地段进行工程加固,以此来防治灾害发生,一般做法是加固、开挖或开挖加固同时进行,由此以来可以有效避免灾害发生。很多地区岩性分布特点基本为:碳酸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松散岩石等,在此岩石和地貌特点使用小锚孔注浆方法,可以对边坡滑动带进行加固,这种技术具有方便施工、工作强度低以及机械化等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提倡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二、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应用作用

1、有利于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平

一般而言,边坡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从而会导致一系列灾害的频发,基于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必须要在治理技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技术工作,要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探析和研究,指出分析研究边坡治理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治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平。

2、有利于形成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预警机制

针对边坡地质灾害形成的特点和现状可以进一步得知,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这也是导致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边坡地质灾害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有效的可行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边坡地质灾害预警机制,这将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带来新的极大便利,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与此同时,该预警机制的形成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均实现了充分保障。

三、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分析

1、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

边坡的地质特点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边坡所应用的治理技术也各不相同。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是边坡治理技术中的一种,通常应用在容易风化以及性能较差的边坡治理中。对于小型坍塌以及碎落的岩石边坡也有明显的治理效果。通过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相关治理团队能够对边坡岩体进行有效的封闭,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边坡风化以及剥落情况的出现。在专业技术手段以及设备的帮助下,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还能有效的提高边坡岩体的强度,对边坡日后的使用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注浆加固技术

注浆加固技术也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重要的一种,是一种便于施工团队操作,工艺简单的施工技术。在应用注浆加固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先对边坡岩体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查与分析。在相应机械设备以及治理技术的协助下,将注浆灌入到边坡岩体的缝隙中,以此来凝固碎裂的岩体,保证岩体整体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这样方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地下水通道的影响,降低了地下水对边坡的破坏程度,为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锚杆加固技术

除了上述两种治理技术外,锚杆加固技术也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应用锚杆加固技术之前,相关工作团队需要先对锚杆设备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不能将存在质量问题的锚杆应用到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以免对边坡加固的开展造成阻碍。在锚杆连接的过程中,施工团队还要注重流程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同时还要对加固中涉及到的锚具、承压板以及台座等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以此来提高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为日后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4、柔性防护网技术

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以高强度的柔性网作为主体,通过覆盖与连接两种方式防治一切地质灾害,是比较新型的防护技术。按照边坡柔性防护网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主被动防护系统。主动柔性防护系统通过张拉绳与锚杆增加张力绳网,有效避免发生碎石的现象;被动柔性防护网则由钢丝绳网、铁丝格网、支撑绳、锚杆、工字钢以及底座等组成。其作用可以减少最短工期、劳动力进行安装与维护工作,在很多地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可以充分得到采纳和应用。

四、结束语

如今,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水平已经得到了不小的进步与突破,相关治理团队也能对其中涉及到的治理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从而为边坡地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为了进一步巩固边坡地质环境,一些科研团队还会借鉴国外一些独特的治理技术,并将传统老套的治理技术进行更新与完善,以此来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边坡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控性,在实际施工中还是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突然发生意外。所以在日后的施工中,工程团队不仅要对所在边坡的地质特性以及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还要对相关治理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此来降低边坡地质灾害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胡琪亮.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 山西建筑, 2014, 40(15):86-88.

[2]曹赢.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5, 30(2):23-24.

[3]李红零.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 科研, 2015(58):209-209.

作者:于吉洋 钟吟硕

第3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

摘要: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极为常见的,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及其资金投入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因此,有关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边坡稳定性问题和滑坡问题加以重视,并全面落实和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论文主要围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和滑坡治理展开了认真、详细地研究和分析,希望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工程施工;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滑坡治理;研究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岩土层因为异常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突发灾害,而这无疑会对边坡产生冲击,进而使得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下降。而边坡稳定性不足、抗滑能力低是滑坡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1.有关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探析

1.1岩体内结构发育程度影响

一般来讲,岩石是否完整主要取决于岩体结构层,许多滑坡问题的出现都跟岩层完整程度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一旦岩体完整性受到不良影响,那么岩体抗剪强度就会受到影响而大幅度降低,从而致使岩体产生空隙且抵抗力较差,并最终出现岩石疏松现象,进而极易发生滑坡问题。

1.2岩土物理性质影响

通常边坡抵抗力及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岩体物理性质。由于边坡中富含亲水及黏土等矿物质,主要表现为层状结构和破碎的岩石,这样的岩石极易由于侵蚀作用而致使其稳定性受到影响,最终引发物滑坡问题。

1.3地震破坏影响

通常边坡岩体在受到地震灾害后会出现疏松问题,从而致使岩体结构抵抗力受到严重影响,而引发结构断裂问题,进而极易出现滑坡现象。尤其是受到强烈地震作用下所受到的破坏程度更加强,因此,也更容易引发滑坡问题。

1.4外部浸水影响

通常在大量降雨后也会发生滑坡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降雨后,受到水流因素影响而致使岩体出现疏松,进而更易引发滑坡问题。

1.5人类活动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致使边坡出现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山区得到了较大发展,新建起了许多公路、铁路等。在修建交通运输道路的同时,还会致使边坡遭到破坏;如果对边坡处理不当,就会使其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如果在开挖及爆破过程中,其方法使用不恰当,同样也会对其稳定性受到损害。这主要是由于在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巨大振动,爆破次数越多其振动次数也越多,进而使岩体出现疏松问题。

2.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边坡稳定性施工研究

2.1关于人工边坡施工

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来讲,其需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边坡施工设计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天然边坡根本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相关要求和标准;所以,这就需要做好边坡回填、开挖以及切削等各项工作,有的甚至还需重建边坡,从而使其达到工程相关设计要求,使其具有较高稳定性。此外,在人工边坡施工时,还需对岩体抗剪强度、结构层面形状、物理特性及其他外力等各方面进行充分有效地考量,从而全面保障边坡稳定性。

2.2关于不同结构边坡施工

边坡出现滑坡问题,通常都是受到岩体结构影响而导致的。岩土结构不同,滑坡情况也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对边坡稳定性会造成直接性影响的岩体形態、朝向以及规模等。一般来讲,边坡结构都是顺坡,这就增加了发生滑坡的可能。当滑坡面倾角小于地形坡脚时,这样的滑坡面是对来讲是比较完整的;如果滑坡面倾角是比较缓和的,那么这样的边坡就具有较高稳定性,但其抗剪强度则会相对差一些;如果是少有的反坡结构的边坡,其稳定性一般都非常高。边坡结构不同,通常都是受到岩体发育程度所影响,从而极易出现岩石破碎区,一旦受到重力影响就极易导致滑坡问题;而一些圆弧形结构边坡其稳定性通常比较差,且多数是基岩出现滑坡而造成的,通常需要采取压坡脚的措施来进行控制。

3.滑坡治理措施研究

3.1施工调研及勘察

在展开具体的治理工作前,相关人员需全面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同时对于现场可能会导致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预判;另外,还需与工程建设设计相关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对重点路段的治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尽可能地取得更多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治理质量。

3.2科学制定边坡支护方案

第一,在实施边坡支护环节,工作人员应当要能够将工程地质地貌、开挖情况、支护工作以及资金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而且还应当要结合边坡岩土体参数,切实根据便捷、安全、经济以及技术性的原则来进行边坡支护的设计。第二,因为地质灾害会严重破坏到边坡的稳定性,进而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在进行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和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明确支护结构、级别以及设计安全等级,以保证在设计环节能够更为灵活与有效。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应当要能够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地质环境、变形与检测等内容来及时核对、优化与调整设计方案。第三,科学配置材料。通常情况下边坡支护施工常常使用到水泥砂浆、混凝土以及普通钢筋这三种材料。其中在选择水泥砂浆时,需要根据相应规范来科学确定水泥砂浆配比,可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N30水泥砂浆来作为灌浆材料,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硫酸盐和氯化物含量,防止其会腐蚀到锚杆钢筋。在选择混凝土时,要求能够按照规范要求来使用C30混凝土,将其用作面板、抗滑桩以及冠梁的施工当中。在选择普通钢筋时,主要可以使用HPB300和HRB400两种。第四,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法。为了更好地保证边坡具有较高稳定性,在具体施工时,需提前对施工现场实施勘察工作,以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和数据,进而更好地展开工程施工设计工作。另外,对于施工方法的选取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来展开具体施工工作,以全面确保边坡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3.3对未发生边坡问题的地段实施加固

如若发生了地质灾害,且边坡出现了问题,则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加固没有出现边坡问题的地段,避免此地段产生边坡问题。如果并未出现边坡问题,不过实际地质出现松动的情况,并且工作人员难以确保此边坡不塌的情况下,则可以对此边坡放弃维护;对于短期内不会出现边坡问题的地段,则需要经历进行维护,采取有效加固措施,避免出现边坡问题。

3.4合理设置防护设施

要想有效降低滑坡问题出现几率,则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合理设置防护设施。而较为常用的一项措施就是设置防滑挡土墙,通常是在滑坡下方防止挡土墙,避免的进行边坡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面积滑落的情况出现,以降低滑坡的危害程度。具体可由如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山体滑坡情况,来将具体设施防护设施的位置确定下来。其次,切实根据相应规程来实时作业,同时将一定数量的植被种植于容易出现滑坡灾害的地段,利用植物根茎对土壤的抓力,以及土壤对植被的吸附力来提高山体表面的稳定性。通过防护设施的合理设置,不单单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地质灾害治理的效果,并且还能大幅提高岩体结构的稳定性。

3.5科学选择边坡支护技术

3.5.1锚杆技术

在边坡工程施工中,锚杆施工顺序也是比较讲究的。通常施工顺序为:(1)先做好坡面人修建及调整工作;(2)再实施第一次混凝土喷浆作业;(3)对锚孔位置进行精准设置,严格根据施工顺序来进行锚孔设置,同时需控制其定位偏差在20mm内,偏斜度在5%以内,实际钻孔深度需要控制在锚杆设计长度的0.5m内;(4)对成孔进行成形及清理作业,通常应当要使用风动干钻作业方法来进行钻孔,禁止采取旋转切削的方法。在清孔过程中需要使用钻头风动的方法来保证孔内清洁,进而让土体和泥浆间粘结度良好;(5)制作并安装锚杆;(6)实施第二次混凝土喷浆作业。

3.5.2连接梁技术

连接梁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上部挡土墙具备更好的承载力。在具体施工时,需科学设置好梁的厚度和宽度,同时还需保证其梁体具有较高强度,从而确保连接梁完全符合工程施工设计相关标准。另外,挡土墙与冠梁顶面应当做好有效地连接起来,同时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钢筋的安装作业。此外,在具体施工中,还全面保证模板具有较高平整性,且保持清洁,尽可能规避爆模和人工剃平现象。最后,关于混凝土浇筑操作,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及标准来做好施工和养护作业,以便更好地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度强度。

3.5.3挡土墙作技术

对工程施工来讲,事先均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勘察及方案设计工作,以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得以按照设计方案、图纸等来展开科学有效的施工作业。在挡土墙施工看,通常需采取分层错缝的施工方法来进行,同时还需确保每一层横缝厚度保持一致性。而对墙趾台阶转弯及基底位置施工时,切忌不可有垂直通缝现象,同时还需保证骨料混合比的科学合理性。此外,还需确保挡土墙材料表面具有较高平整性,且保持干净,对于石块厚度也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设置。

3.5.4桩间板技术

对于桩间板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对其挡土板高度、厚度以及深度等进行有效地设置,以确保桩间板位于桩中间部位。一般来讲,需选用符合标准的螺纹钢作为主钢筋,再以实际情况来依据对其间距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且板身需使用C30混凝土材料。

3.5.5组合梁技术

采取组合梁的技术方法其原理在于工作人员把薄层岩体当做一种梁,在并未对其实施锚固情况下,该类内容往往容易被单一叠合起来。但是极易因为层间抗剪力偏低以及自身重量、荷载的影响,而导致单个梁出现变形或弯曲等情况,进而使得上下缘均处于受压的情况。对其实施锚固后,就能够形成组合梁,在此情况下,岩体间互出现互相挤压,进而各层间会出现较大摩擦力,从而能够实现挠度的增加,进而让整体组合梁的抗弯强度得到增强。如若将锚杆埋至岩体内部,每层岩土形成组合梁,进而大幅提升岩土的承载能力。并且随着锚杆锚固力的加大,每层土层间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加大,进而提高了组合梁的整体性,其强度亦会不断加大。

3.5.6预应力锚杆技术

往比较松动的岩体中锚入预应力锚杆,能够在其两侧周边形成一个挤压作用。如若能够正确排列锚杆,还能够促进邻近锚杆的锥形体压缩区重叠,并在预应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个较大厚度的连续压缩带。而且由于有关压缩带内有预应力存在,岩土体是三向应力,便可以对岩土的强度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将预应力锚杆运用到较为破碎的岩土内,能够让其有效粘结起来。

3.5.7采用混凝土抗滑结构和抗滑桩

在对滑坡灾害进行治理过程中运用混凝土抗滑桩,有切实滑动面倾角较缓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成本较少,因此较为常用到边坡治理工作当中。抗滑桩主要是一个柱形构件用来穿过滑坡体并深入到稳定岩层或土层内部,起到对滑体滑动力进行阻挡的作用。通常都是在滑坡前缘周边设置抗滑桩,用来达到对边坡进行稳定的效果。需要注意是,必须要仔细测量抗滑桩的位置,并进行重复多次校验。此外,在开挖桩点前,需要使用十字定位来对其位置进行控制。每根抗滑桩作业完毕后,均需要使用极坐标的方式来对其位置进行再次确认。此外,务必主要居中放置钢筋笼,而且对其实施定位工作,防止其出现偏移的情况。对于有着较大滑坡可能的边坡,可以建设相应的抗滑桩,以提高岩体抵抗滑坡的能力,进而使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加。另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其滑面土体进行清理施工,进而使具有较大支撑力和摩擦力。

3.6山体排水

对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来讲,做好排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出现地质灾害的山体周边,通常都会有大量積水存在,如果这些积水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排出,那就极易引发再次山体滑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人工作业来将多余积水进行有效地排出,如以开挖渠道方式使这些积水得到及时排出,从而有效避免由于积水而引发再次山体滑坡问题。另外,对于地下水,还可以使用抽排方法将其进行有效疏通,以实现地下水含量降低的目标。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时,需特别注意边坡稳定性和滑坡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施工时,需事前对施工现场做好全面的勘查工作;同时认真研究和分析可能导致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的因素,并做出科学合理地预判;以便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予以施工,进而提高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安家.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资源, 2019(05):83-84.

[2]任晓光,陈卫东,施裕兵.滑坡治理工程实践——以某水电站古滑坡体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 2011, 31(S2):47-51.

[3]王善林,王建平,马进宇.山区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研究[J].交通科技(1):101-104.

[4]李晓鸿.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5):15-17.

[5]徐翔,王义兴,方正.降雨和库水联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02):51-58.

[6]林启飞.试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 34(03):130-131.

[7]权树恩,刘金民,孙祥,等.分析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J].世界有色金属, 2017(21):188+190.

作者:魏金花

第4篇:小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与分析

摘要:小规模的滑坡、落石、坍塌等都是发生频率较高且对人员生命安全、交通设施具有较大影响的地质灾害,而对于此类小型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其地质条件与地形地貌,同时还要深入探究边坡地质灾害的成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此类小型边坡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从边坡地质灾害的概念出发,详细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具体探究其治理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关键要点

一般来说,地质灾害会对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设施等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多数建筑物附近、交通沿线高边坡均经过治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概率较低。但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一年里降雨相对集中,小型地质灾害仍然经常发生。一旦发生边坡地质灾害,不仅会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小型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根据其独有的特点及灾害性进行治理技术研究,从而做好灾害的防治工作,优化小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一、边坡地质灾害概述

在地质灾害中,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其中用以节理性岩石裂缝最为常见,而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将会直接影响岩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对土地施工造成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边坡类地质灾害的原因是较为综合的,地下水不断涌动与流淌会对地下建筑物产生长期的侵蚀,从而导致其底部被迫呈现凌空状态,当被开挖建筑物的底部结构因侵蚀而出现变化时,其稳定系数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滑塌现象的发生。普遍来说,岩体滑坡常见于层间软弱结构面,尤其是平面岩体华东方式的滑坡,但其滑动情况较为复杂,会受到地质结构变化、坡体产生及地下水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边坡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施工延误与中断,同时还会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必须重视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由于发生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为滑坡稳定性被破坏,而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岩体内部,所以在进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山坡结构的重视,因为在边坡结构为山坡时更容易出现滑坡问题,当边坡层面倾角小于地形坡脚时更容易形成完整的滑动面。第二,虽然反坡结构发生滑动面的概率较低,但若其结构面具呈现不规则的特点,且岩体内部结构遭受了一定破坏,此时反坡结构也存在产生滑动面的概率。第三,岩体结构中的软弱之处是容易产生滑坡的薄弱之处。第四,鉴于圆弧滑动面内部结构常具有破碎岩面存在,在施工中可以通过压脚减荷等边坡处理措施阻止圆弧形滑坡的产生。

二、边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

(一)物理原因

物理原因是导致边坡发生坡体滑动的主要原因,在物理性质的作用下边坡坡体的地质结构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边坡整体的物理强度。同时由于边坡地质中亲水性矿物质的比例较高,这也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边坡的地质结构,破坏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导致边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二)内部结构

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边坡地质的内部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这些变化会对边坡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地质结构在不断变化中形成复杂的结构面,而形状各异的复杂结构面的产生也会反向影响其内部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不断降低,使坡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增加。一般来说,坡体结构呈现不同的形态将会打破边坡内部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使边坡产生严重的破损或分裂现象。而坡体内部结构的缺失也会降低边坡岩体的剪切力,当边坡岩体剪切力下降至标准以下,将会难以稳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边坡滑坡灾害的发生。

(三)岩体浸水

很多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遭遇强降水季节,这导致边坡的土质结构会长期的受到雨水的侵蚀,岩体浸水问题的发生概率被大幅度提高。而当大量雨水涌入边坡地质内部结構中,其岩体结构会被大幅度的破坏,在雨水侵蚀影响下其结构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在水重力、浮托力的影响下边坡地质的岩土体及土力学特征都会被改变,从而导致更容易发生滑坡危害。

(四)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对于边坡地质灾害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为地震。在发生地震时,边坡的地质结构将会产生最直接的改变,其内部会形成全新的结构面,但新的结构面往往稳定性较差,若再次受到地震的冲击很大概率会引发大型山体滑坡灾害。

(五)人为因素影响

为了降低土地施工的难度,缩减工程量,工程施工时往往会进行工程爆破、削坡等施工作业。此类方式虽然能够缩短施工的时间,但也会对边坡的地质结构与土力学平衡造成破坏,从而提高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三、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一)自然坡率法

自然坡率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其主要原理为对边坡坡度与高度进行抑制,从而对边坡灾害进行治理。在利用该方法进行边坡灾害治理时具有施工便捷、巩固效果佳、成本小等优势,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另外加固边坡整体。但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允许范围内的坡率中才能够使用,因此其主要应用范围为软土地质边坡、软弱结构岩质边坡及边坡顶部边缘存在较大荷载的工程。

(二)混凝土喷射加固法

作为常用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法之一,混凝土喷射加固法更加常用于风化程度严重、即将或已发生小型坍塌但岩石强度不高的结构中。混凝土喷射加骨法的主要原理为在最短时间内使灾害性岩体土体被封闭,从而使土体不发生受潮问题,是岩土结构具有更高的抗侵害性,并加强岩体与锚杆的连接,使其更加紧凑与巩固。因此,对于景观要求较高的边坡滑体治理而言,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在施工时混凝土材料选择科学的、植物能够生长的材质,在进行治理后还可以进行绿植栽植,一方面能够提升其景观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以植物加固边坡的稳固性。

(三)锚索加固法

锚索加固法的主要治理原理为通过锚杆形成持久性剪力,并对巨大拉力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岩体加固,其常被应用于结构不稳定的岩体中。在具体施工中,锚索或锚杆会穿过潜在滑动面,将施工岩体结构固定于稳定岩体结构,从而使其连体结构更加稳定。而若想进一步优化固定效果,可以在每两根锚索间用钢筋混凝土横梁进行增固。

(四)抗滑桩法

抗滑桩法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原理为以转移滑床定深处的滑坡推率优化滑体的矿抗滑能力,而这主要通过锚固穿越滑体结构,将滑坡推率由上部转至滑床而实现。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抗滑桩法的应用较为灵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以刚性差异分类,包括刚性桩、弹性桩等;以材料分类,包括混凝土桩、木材桩、钢材桩。工程中结合具体施工需求进行类型选择。

(五)柔性防护网

边坡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柔性防护网的运用也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柔性防护网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强度比较高的柔性防护设施,将其设置在边坡土体上,通过其阻碍作用,以达到防止边坡落石直接掉落地面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掩体表面其缓冲作用,从施工角度上来看,方法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在边坡地质灾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方法对边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对于柔性防护网的材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市面上关于柔性防护网的种类有两种,分别是主动柔性防护型和被动柔性防护型。其中主动柔性防护类型是利用锚杆、张拉绳等对于钢绳所施加的张力来达到防护的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碎石出现。而被动柔性防护类型则是包括锚杆、钢丝绳网、铁丝格网、消能环、支撑绳和底座等。

(六)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是通过注浆的操作使其在压力作用下能够将浆液注入到对应的裂缝当中,其工作原理是为了使边坡得到进一步固定,在裂缝被浆液填满的同时,部分碎裂岩石能够得到加固,这样岩石经加固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方法除了能够使岩石的强度得到提升外,还能够减少地下水对地质的破坏。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注浆前对于边坡的形状深度和特性有全方位的了解,并针对边坡地质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保证柱间管道可以在实施作业的过程中选择最佳位置。

(七)挡土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在一些松散土方和岩石所构成的滑体中比较适用,用挡土法不仅可以在规模较小到滑坡中进行使用,而且相对大型的滑坡中也同样适用。挡土板的作用是借助自身的强度与力量,阻挡滑坡的下滑力,为了保证其阻挡的效果,需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挡土墙位置,只有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挡土法的效能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一般情况下挡土墙会设置在边坡的对应前缘和边角部分,常见的结构包括锚杆式、重力式与悬臂式等。

(八)锚喷支护法

锚喷支护法是一种支护技术,主要是的是将起锚杆和喷射混凝土面层进行有效结合达到支护作用,利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强化边坡围岩,起到降低围岩变形概率的作用,同时对于围岩周边受力而言,能够确保其受力均匀,提高整体岩土的稳定性减少岩土组织松落情况的发生。实际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岩石整体结构来选择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组合方式,例如,可利用混凝土喷射法来进行整体喷射,可采取单独锚杆法来进行局部锚固,如果存在地下洞是顶拱和变形的情况,则可以用两种方法结合来进行喷射,至于其具体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在原材料的配比上做好科学把控,在支护作业正式开始前,相关器件的挑选就要仔细进行,确认好实际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材料,能够符合作业要求;其次在展开具体作业的过程中,对于锚杆机的加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确定好锚杆孔的设置位置,保证该孔的直径不小于设计孔径,要保证实际钻孔环节技术的精准度。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正式灌浆前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孔径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最后,与灌浆的压力速度和时间,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把控安装质量,确保锚杆能够得到顺利安装,锚杆头在对准安装口后要迅速插入,避免因停隔时间过长而导致位置上出现了偏离。

四、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治理方法

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过程中,因治理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在应用范围和效果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获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必须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具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要务必仔细掌握好整个主体的特征与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治理方法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将治理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岩土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二)提高施工方法应用设计的科学性

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的应用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与施工顺利进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于施工的应用效果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施工方法的应用设计,要建立在工程的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现场进行仔细考察后,设计人员才能够制定技术方案,如果单凭勘察图纸等资料是无法准确反映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的,这会导致后续的应用设计出现一定的偏差,其科学合理性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地质结构往往处于变化之中,若资料过于陈旧,那么其滞后性就会对设计质量造成更大的影响。

(三)强化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是灾害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治理技术应用,控制质量才能够保证治理效果,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方法,在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上,确保各环节的操作能够满足技术标准要求,工程单位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现场的施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针对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促进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显著提升。

结束语

边坡地质灾害是非常常见的问题,而针对边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为小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燕.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J].城市建筑,2020,17(24):167-168.

[2]尚星江,吴易.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探析[J].冶金管理,2020(15):104-105.

[3]張志磊.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安全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8):3-4.

[4]吴金群.某岩质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方法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7):25-26.

[5]毛晓光,王红梅.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283-284.

[6]唐永刚,李琦.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J].甘肃科技,2020,36(12):97-98+80.

[7]魏金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资源,2020(03):28-30.

[8]徐文刚.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9):226-227.

[9]陈思权.刍议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J].世界有色金属,2020(09):169-170.

[10]于亮,李彬,刘钰,李振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中国锰业,2020,38(02):90-93.

作者:刘发明

第5篇:道路路基边坡病害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西地区公路边坡防护现状调查的分析,总结了边坡病害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相关病害的治理措施,为公路边坡设计理论、边坡施工技术及边坡运维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边坡;病害;交通;公路

中国分类号:U418.5 +2

0引言

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接近1/10的国土面积为此类地形,且以广西地区为主要代表[1]。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层较薄,土壤侵蝕风化严重,自然条件下遇风容易发生沙漠化和生态退化。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的背景下,对于喀斯特切割强、地形起伏区域的河床公路,由于一系列技术要求和限制,必须进行大量开挖才能形成高陡坡路堑。即使线路建成,但是保护措施不当,在一些土质较差的环境当中,由于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道路(主要指运营期间的道路)经常发生路基滑移、路基沉降、路基开裂等各种病害[2-5]。各种病害下造成的边坡破坏,使得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难以维持,严重时甚至直接危及交通运输安全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快路基病害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对道路的安全运营极为重要。

1路基边坡常见病害分析

1.1路基边坡剥落

路基边坡剥落是一种常见的公路病害,泛指路基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斜坡表面的石块从斜坡上脱落。调查发现,大部分边坡病害都是由岩石剥离开始引起,初期无其他变形,这种剥落现象常见于喀斯特地貌的膨胀土边坡中。

路基边坡的剥落位置常发生在边坡脚趾区,这是因为边坡脚趾区受应力集中的现象,受压力程度较高,边坡的脚趾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被剥离。此外,雨水倾向于聚集在斜坡的脚下,软化土壤,也加速了剥落的速度。通过调查还发现,在12 m以上的边坡中,坡度比>1∶0.3时,路堑边坡容易剥落,岩石容易堵塞排水沟,造成排水沟不良,从而导致路基的其他病害。

1.2路基边坡侵蚀

经调查发现,广西地区公路边坡侵蚀现象非常常见,尤其是靠近贵州一带的高等级公路中,几乎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段公路出现不同程度的边坡侵蚀现象。据研究人员实地考察统计,在这些公路中,路基边坡的侵蚀现象与路基边坡的坡度有关,坡度越大侵蚀现象越严重。一般坡度>10 m,边坡侵蚀较为严重。此外,边坡的侵蚀范围与边坡位置息息相关。侵蚀基本先从坡脚开始,然后再往边坡上部发展,越靠近边坡底部,边坡侵蚀程度越高。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广西西部雨季较为明显,常遇暴雨及特大暴雨,雨水汇集在坡脚的位置上,从而造成了边坡的侵蚀。因此,在施工中应重视坡脚的防护,提升坡脚防护质量。

1.3路基边坡滑移

路基边坡滑移是路基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这种病害是由边坡土壤向下运动形成的,破坏规模大于剥离,但小于滑坡,滑移下土壤容易堵塞排水沟。经研究人员实地考察统计发现,在这些公路滑移路段中,表面覆有松散土的路基边坡,一经自然环境的风化剥蚀,松散土极易在水流风化的作用下形成滑移面,当积攒至一定的重度,土体间的摩阻力无法阻挡土壤的滑移,便将随着坡面滑移至排水沟或截水沟等地方。其主要原因是土壤松散或岩溶区岩覆盖土层弱,分布离散型较高,表土强度低,雨水冲刷时,边界面碎屑易于脱落。

1.4路基边坡崩塌

路基边坡崩塌主要发生在边坡坡度较陡或长度较大的地段。在开挖部分,由于原边坡开挖,破坏了原有边坡的相对稳定性,甚至由于降雨时含水量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在雨水作用下得以改变,受力薄弱点越来越明显,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导致整个边坡向下坍塌。

1.5路基边坡滑坡

滑坡是部分边坡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弱边向下滑动,然后进行水平作用下运动,是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现象和重要病害之一。设计坡度不合理、土壤因素、人为因素、植被选择不合理等均是造成路基边坡滑坡的重要原因。滑坡产生的原因较前面几种病害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多,常常伴随多种因素的叠加,因此滑坡所产生的危害较前面几种病害影响也更大,治理难度系数也更高,成本控制也更难。

2路基边坡病害治理措施

综上可知,造成路基边坡的病害原因有多种,但无论是对于路基边坡滑坡还是滑移以及侵蚀等病害,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1)路基边坡的设计不合理;(2)路基边坡的防护选择不合理;(3)环境因素;(4)路基的防排水不合理。因此,为提高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上述路基边坡的病害发生,宜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路基边坡的病害发生。

2.1加强边坡设计优化

边坡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1)路基边坡的坡度;(2)路基边坡的高度。这两者也是影响边坡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坡比>55°时,坡脚存在严重侵蚀,坡比在65°以上时经常发生坍塌现象。由此可见,在设计边坡坡度时,应尽可能控制在55°~65°,同时减缓坡梯度,能够有效增加边坡稳定性,使边坡护坡植物生长更好,扩大生态保护范围,进而实现从设计角度促进边坡病害的防治。

2.2加强边坡防护

通过对广西境内某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进行统计发现,在采取不同防护措施的高速公路路段,其边坡加固效果均不同。如表1所示为该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边坡防治效果及造价。

综上各类防护措施效果可知,采取不同的边坡防护措施所产生的防护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灌木防护造价最低,同时防护效果也最差。但由现场调研可知,灌木防护对于边坡的侵蚀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浆砌片石防护及水泥片石防护对边坡的滑移防护效果较好;菱形混凝土预制块植草防护、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植草防护对边坡的崩塌及滑坡防护效果较好;喷盖防护对边坡的剥落防护较好。

综合造价及其防护效果可知,在使用植草防护时,因草皮可以就地取材,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故其造价较低。但由于草皮的保水固沙能力较其他防护措施低,其防护效果最差,发生滑移、滑坡现象较明显,综合治理能力较弱,且在坡脚处,还容易产生上述病害的边坡侵蚀现象。因此,在采用植草防护时,边坡坡脚处应综合采用其他防护治理措施,如坡脚下应种植一些藤蔓或一些灌木等,以防止上述病害的发生。对于高陡岩坡的喷盖防护,由于位置特殊,其造价明显高于其他防护类型,且防护效果不如浆砌片石,因此对高陡土坡、砾石土坡等风化严重的高边坡进行防护,宜采用浆砌片石,且防护坡度不宜过高,以55°~65°为最佳坡度。对于坡度较陡的边坡,则可采用菱形混凝土预制块植草防护、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植草防护及植草、灌木防护等综合防护方法进行防护,按边坡高度设置多层坡台,边坡适宜高度为8~10 m,在破碎站、坡台上设置花坛,种植春季、金合欢、夹竹桃、黄刺槐、小叶树等灌木,在坡下种植藤蔓植物,做好边坡绿化。其土堑坡比为1∶0.3~1∶0.5,石坡坡比为1∶0.1~1∶0.3。

2.3加强路基边坡环境监测

调查发现,在路基边坡的病害事故之中,有80%的病害发生在雨季及各类恶劣环境天气下,且由于环境原因造成的边坡病害远大于其他因素。因此,在进行边坡病害防治时,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并应将环境因素考虑到边坡的设计之中,从源头降低环境对路基边坡的危害。此外,还应加强运营中的公路路基监测,以此降低突发恶劣环境对路基边坡的危害。

2.4加强路基边坡排水

绝大部分路基边坡发生滑移、滑坡、坍塌等重大事故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其排水设置不合理或无截水沟边坡,故在暴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边坡病害事故。因此,在设计边坡时,应根据边坡高度、角度等综合因素充分考虑排水措施,以此降低水流对边坡的影响。

综上,对于边坡病害的防治应采用工程保护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当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难以保证边坡稳定时,根据当地气候、地质地形、土壤组成,考虑经济、建设和效果,采用工程或相应的辅助护理设施,合理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草种,种植根系发育、低矮、多年生长的草种。通过改变植物多样性和综合保护骨架,加强边坡保护和环境的协调,提升边坡防护的环境效益及治理能力。

3工程应用

3.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A段位于广西地区西部,是广西公路网规划主框架内第二水平线的重要路段。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充分发挥两市之间的东西通道作用,高速便捷地为两地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该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六车道建设标准建造,设计时速为100 km/h。该项目的影响涉及多个旅游区、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这些都值得高度关注。而且,该高速公路全线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量大,特殊季节常遇暴雨及特大暴雨,水文条件复杂。路线选址区地质均为喀斯特地貌,膨胀土多,且路线所处位置均属于高边坡,边坡防护工程挑战性极高。

本项目行驶里程较长,沿线主要土壤类型为膨胀土及红土,土壤类型易受侵蚀,土石切割边坡分布比例较高。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边坡的保护,可能会造成严重边坡滑移甚至是滑坡坍塌风险。

3.2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治理评价

综合上述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护治理措施,在保障本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及节约工程造价的条件下,对于土堑边坡的生态恢复,根据边坡稳定性,采用拱骨架草种植技术、水泥片石防护辅助灌木种植的水土保持绿化技术,在较稳定的边坡合理布置色彩丰富的树木、灌木或开花灌木,不仅能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又能使道路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对于在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多样的地区修建边坡,可采用综合防护措施,改善边坡体局部地形,为植被生长创造适宜的小环境。综合治理效益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在本研究工程的边坡防护中,采用水泥片石防护+灌木防护及菱形混凝土预制块植草防护加灌木防护的综合治理防护措施明显优于其他防护措施,不仅能够减小边坡病害的发生,还有利于降低边坡防护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环境治理能力。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广西地区公路边坡防护现状调查的分析,总结了边坡病害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护坡措施,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公路基础设施是国家交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公路路基边坡的修建应遵循“自然和谐与绿色发展”的新概念,根据当地气候类型和土壤特征选择原生物种,强调适应当地条件的原则。

(2)边坡工程保护是边坡绿化和美化的基础和前提。边坡生态修复的设计应以工程保护为原则,辅以绿化保护。截水沟、排水沟等相关工程防护应防护到位。

(3)在边坡防护建设绿化美化施工前,首先对道路区域内的气候进行调查研究,并确定适宜此地的植物,合理地对边坡进行生态设计,加强边坡稳定性的监测,预防突发事故的产生,营造安全的高速公路运维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炳元,潘保田,程维明,等.中国地貌区划新论[J].地理学报,2013,68(3):291-306.

[2]张修杰,邓阐述.大潮高速公路某边坡病害稳定性分析研究[J].广东交通规划设计,2020(4):22-28.

[3]付大玮.探讨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的防治方法及养护管理策略[J].中国公路,2020(18):116-117.

[4]瞿竹,吴维义,魏小楠,等.某营运公路边坡病害特征分析及处治措施探析[J].公路,2019,64(7):36-40.

[5]谭伟丽.路基边坡病害分析及防护设计[J].西部交通科技,2021,167(6):46-48.

作者:韦立练

第6篇: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治理途径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工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发生地质滑坡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和材料的损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必须要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进行相应防护,从而控制灾害的发生。文章从高边坡地滑坡的原因着手分析,介绍滑坡灾害的有效治理途径。

关键词:高边坡;滑坡;灾害治理

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重力作用或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当滑坡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滑坡面的抗剪力时,斜坡上土层或者砂石就会大量滑落。滑坡现象的出现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或产生经济损失,容易阻碍交通或导致工程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有时甚至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滑坡灾害的治理和防治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 滑坡原因分析

高边坡地质滑坡具体可以根据坡体体积、滑动速度、滑坡规模等标准分为多种,每一种出现的地区、发生原因、规模等都会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滑坡主要有崩坡积层滑坡、基岩滑坡、膨胀土滑坡,划分标准主要是岩石性质和组成物质。在进行滑坡灾害治理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的滑坡进行分析,才能够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

1.1 崩坡积层滑坡原因

该种滑坡比较经常发生在山麓地带,灾害发生的范围较小,但由于滑落岩石的速度较快、突发性强,因此在发生时一般不容易避开。滑坡的地貌为圈椅状,岩石裂痕等发育都比较完整。在滑坡发生后,坡面发生的变化较大,会出现明显的推移。滑坡发生时如遇到大量降雨还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产生更大范围的破坏。

1.2 基岩滑坡原因

该种滑坡一般发生规模较大,横向可以达到数百甚至上千米,纵向能够达到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基岩滑坡的滑动速度较慢,如果滑动过程中受到抗滑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入休眠状态。基岩滑坡在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不容易被人所察觉,又因为其发生规模大,因此一旦发生则会影响巨大,并且造成较大程度的人力物力损失。通常基岩滑坡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地下水改道、泉水枯竭,此类问题会对居民的日常用水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理,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灌溉和植被的供水。

1.3 膨胀土滑坡原因

该种滑坡一般出现在丘陵地区或阶地区,一般会在某个地带较为密集。膨胀土边坡土质在潮湿时粘性很强,但遇上干燥天气则容易过于干燥从而导致龟裂,破裂的缝隙影响了土体本身的整体性,因此在遇到雨天时,雨水很容易灌入到缝隙中,使得土体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变大。当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发生滑坡或坍塌。膨胀土滑坡发生时滑动较为缓慢,因此一般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2 滑坡灾害治理途径

高边坡地质滑坡属于自然灾害,人为无法完全避免灾害的发生,但是一定的防护措施能够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并且缩小灾害面积。灾害的治理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损伤,避免二次滑坡的情况出现。在应对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时,需要做好提前防护,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理方法有排水防治、力学防治、支挡防治和改善土质。

2.1 提前防护

在遇到滑坡灾害发生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防治人员正处在滑坡发生的坡体上时,必须要保持冷静,找寻安全地段迅速撤离,在移动时只能往左右方移动,上下移动都会加大危险。在滑坡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如发现异样必须要通知周边人员撤离。以上注意点能够减少滑坡灾害对人员的影响,减少损失。在进行滑坡治理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在需要治理的边坡地山顶开挖一个约12 m的N字形排水沟,挖好的排水沟能够使地表水或雨水不渗入到整治区域,从而保证防治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确保防治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再次坍塌的情况出现。

②高边坡地滑坡治理的工作环境海拔较高,一般都在数十米到数百米,并且由于整治的坡面倾斜度较高,因此治理的难度大,对治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进行这种危险程度较高的治理必须要保证速度足够快,否则治理人员的安全和防治工作的完成都无法得到保证。在锚杆、铆钉和加固作业期间,可以用特殊工艺来减少防治人员的工序。

③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和测试,监控方法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常用的监控工具有现代安全报警传感器,科技设备的使用能够实现再次滑坡的预警,还能够掌握到滑坡地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更有利于治理工作的进行。传统的监测手段在治理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一般是将一些容易断裂的物品放置在滑坡地断裂岩石之间,并且将两端固定住,观察其变化。如果此类易断裂物品断裂,则可以判定为滑坡地仍在运动,防治人员的工作需要非常小心,加强防护措施。如果没有断裂,则说明山体处于静态,防治人员的工作处于安全状态。

2.2 排水防治

滑坡灾害的出现和水有很大的关系,水是导致滑坡出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为了避免水对岩石土层造成影响,必须要设置排水系统,主动将水引流出去,从而消除水对边坡地带的威胁。排水能够降低土层空隙中测水压和动力水压,一定程度上控制土体的软化或溶解程度。常用的水治理方法有四个方法:

①要在滑坡坡体可能到达的地方设置防护,一般是设置环形的盲沟,能够在滑坡发生以后及时对滑落的坡体进行堵截,控制灾害范围的扩大,从而减少损失。

②对滑坡区内的自然沟谷进行利用,让水能够从中排出,在没有自然沟谷的情况下也可以修筑盲动,利用人工措施更方便水的排出。

③在容易出现滑坡的地面种植草皮等植被,加固泥土岩石的稳固性。还可以在滑坡上游水流较急的地方修筑水坝,改变水流的流向同时还能控制水流的速度,减小水流对滑坡地的冲击力。

④可以用粘土等粘性较大的物质将滑坡地岩石上的缝隙填充起来,加大坡地岩石的紧密性。

以上四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地表水引流到滑坡坡体之下,减少水对坡体的影响,从而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

2.3 力学防治

力学防治主要是通过减荷反压,让滑坡体的抗滑力更强,这种方法的在滑坡防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并且其效果也较为显著。所谓减荷就是让滑坡体自身的下滑力降低,使其不容易下滑或下滑速度变慢。一般的操作是对滑坡体的后缘进行削减,还可以减缓滑坡的坡度。一般只使用减荷法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结合反压法进行放滑坡措施的实行。反压法主要是将削减下来的滑坡后缘对到前缘的位置,这样能够使滑坡整体的下滑力下降,同时还能提高抗滑能力,让滑坡的重心从原先的位置转移,从而使滑坡能够更加稳固。在实际操作中,减荷和反压的结合应用能够实现最好的防滑坡效果。除此之外,使用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也能够提高边边坡土层和岩体的强度,达到较好的防滑坡效果。

2.4 支挡防治

支挡防治是日常滑坡防治最常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原理就是对斜坡的力学平衡进行改善,使斜坡的平稳度更高。支护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有挡墙、锚杆、抗滑桩,这三种工具在支挡工程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挡墙的基础一般设置在滑动面下部,并且要将其稳固起来。挡墙表面需要设置多个孔,孔需要连接上挡墙后部的盲沟,这样能够有效的将地表水从排水孔中排除。锚杆在使用时需要被施加预应力,抗滑力可以因为预应力的施加而增大,从而使滑坡体更加稳固,不易滑落。在支挡防护中,需要用抗滑桩对滑坡坡体进行支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的滑落。抗滑桩需要被固定在滑坡体前缘的桩体上,同时要保证桩体的1/3要被埋在土层中并使其稳固,否则无法达到最佳的防滑坡效果。

2.5 改善土质

改善滑动带的内土性质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防滑坡方法,该种方法需要运用多种加固方式,其中置换、排水、挤密、胶结等是主要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改善滑坡地的土质,使土质更加紧密有粘性,不易被冲散或分裂。其中排水主要是将土层内的水分排除,减少水对泥土的溶解,使土层能够保持整体性。挤密能够将土层整体更加紧密,不容易松散滑落。胶结主要时对土层岩石中测沉积物施压,让其中的矿物质能够溶解于水中,此时带有矿物质的水溶液渗入到土层岩石的缝隙中则能够将粘固住,形成结晶。土质的改善必须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提高土质强度指标的效果。

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的治理属于地质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人们对滑坡灾害治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专业的治理人员进行定期整治以外,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应平时就做好预防工作,在边坡地区开挖排水沟,将地表水以及雨水及时的排出,并且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便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自救。随着时代的发展,滑坡灾害治理的途径越来越多,实用性也越来越大,但这些成功方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因此滑坡治理工作需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便更好的应对灾害,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防治方法的强化需要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利用新时期的技术来实现更高效率、更简易的治理操作,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磊,胡垚,余国林.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

[2] 沈小雷,郑军华,蔡坤华.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公路,2010,(9).

[3] 许强,范宣梅,李园,等.板梁状滑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与防治措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

[4] 李朋丽,林凯明,李家春,等.永蓝高速公路K18+000~K18+350滑坡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1).

[5] 聂凤军,张宁.黑龙江省莲河村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1).

[6] 周健,关晶晶.试论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及其治理[J].科技资讯,2010,(3).

作者:王石腾 林明清

第7篇:边坡治理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1.1.1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 1.1.2 气候因素

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条件,中国南方天气系统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夏季多局部强降雨过程;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

1.1.3 地下水

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 1.1.4 边坡形态

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 1.1.5人类活动

据统计,50%以上的滑坡事件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力量日益剧增,并表现出逐渐取代自然营力。在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大型土工活动中,由于开挖斜坡、填土、弃土和堆积矿渣等,使边坡中的土体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或由于开挖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因填土增加荷重而增大滑动力等,有些地方出现了缺乏论证的修路、开矿和不合理的切坡、用水及乱砍滥伐植被的现象、 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等,都成为滑坡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

1.2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

边坡的破坏形式很多,如崩塌、滑坡、塌滑、倾倒、剥落及溃屈等,其

中崩塌与滑坡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分为3大类: 1. 崩塌 这种破坏是边坡的表层岩体丧失稳定的结果,表现为坡面表层岩体突然脱离母体,迅速下落并堆积与坡角,有时还伴随着岩体的翻滚和破碎。 2. 倾倒 这种破坏是因为边坡内部存在一组倾角很陡的结构面,将边坡岩体切割成许多平行块体,而临近坡面的陡立块体缓慢地向坡体弯曲和倒塌。

3.滑坡 这种破坏是在较大范围内边坡沿某一特定的滑面发生的滑移。 2.1路基边坡失稳破坏面形状

1. 如果材料是均质的,破坏断面将是一个大圆弧; 2. 如果一个大滑弧不可能在土坡里形成,譬如在一个深度比长度小得多的无限长边坡里,最危险的破坏面则是一个平行于边坡额平面。

3.有时,也可能出现平面、圆柱面和其他不规则破坏面组合。 1.1路基边坡变形与破坏机理

1. 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决定于坡体内的应力分布和岩体的强度特征。影响岩坡应力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原始应力状态、坡体和岩体结构特征等。

2. 边坡成坡后,在其原始地质环境受到破坏后,坡体状态便做相应调整。在新的应力重力分布条件下,坡体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与破坏。首先是变形,然后逐步发展为破坏。岩坡变形与破坏的演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可以是漫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影响其变形与破坏的条件和因素亦十分复杂,主要取决于坡体本身特征与抵抗变形及破坏的能力。

3.边坡的变形破坏可分变形与破坏两种形式,前者属于变形的范围,以坡体内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为特点;后者是在坡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的破坏面,且以加速度发生位移。变形与破坏是一个发展的连续过程,期间存在着量与质的转化关系。 4. 岩坡的变形可划分为松动和蠕动。 2.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类: 1.定性分析法

(1) 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和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预测边坡稳定性发展的总趋势和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同时对已发生过滑坡的边坡判断能否复活或转化。

(2) 工程地质类类比法 工程地质类比发实质是把已有的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经验应用到条件相似的新边坡的研究和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中去。

(3) 图解法 图解法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用一定的关系曲线和诺谟图来表证边坡有关差数间的定量关系,二是利用图解求边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分析软弱结构面的组合条件,分析滑体等形态、滑动方向,评价边坡的稳定程度。 (4) 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专家系统法 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专家系统法就是进行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的智能化计算机程序。 (5) SMR方法 SMR方法是综合考虑边坡工程中不断连续面产状坡面间组合关系,以及边坡的开挖方式等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及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数学模型结合分析法。 (1)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

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应力应变分析法两类 (2)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

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平衡法、概率分析法、 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人工智能法和净化遗传算法等。 (3)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数学模型结合分析法

现阶段主要有概率分析方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的结合而形成的随机有限元法或随机边界法等。

2.4路基边坡防护理论与设计技术

1. 路基边坡的防护一般遵循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 对于主要隐患和地下害源(如软弱基地和有害的地下水源等),宜先治患

后筑路;对于某些附属措施,如坡面防护或路基用地范围以外的防护与加固措施,按其轻重缓急,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4) 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

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综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态,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 6) 路基支档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档结构的稳定、坚固和 耐久。

(7) 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底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 8)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 (9) 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应讲究实效和经济效益1.2

2. 坡面防护

(1) 植物防护 路基边坡的植物防护,包括植草、铺草皮和种树,主要适用于较缓的土质或严重分化的岩质边坡

(2) 封闭防护 所谓封闭防护即圬工防护,是指采用矿质材(如水泥砂浆、石灰三合土水泥混凝土等),或采用其他当地材料(如沥青、纸筋等混合材料),将坡面岩石裂隙、缝穴或分化层面,予以堵塞或封闭,以防分化进一步加剧。常用的方法有灌浆、勾缝、喷浆及抹面等。

(3) 砌石防护 干砌和浆砌片石坡面防护,是公路填方边坡常用的防护措施,常用于路沿河堤浸水部位坡面的防护。土质路垫边坡下部的局部,亦可砌石作为框格(棱形或拱形),以提高边坡的牢固程度和美观。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

3. 冲刷防护

(1) 直接防护 直接是指对河岸或路基边坡所采取的直接加固措施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的作用,其特点是尽可能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来的水流性质,因而对防护地段的上下游及河对岸影响轻微。

(2) 间接防护 采用导流或阻流的方法,改变水流性质,或者迫使主流流向偏离被防护的路段,亦可减小流速,缓和水流对被防护路段的作用,改变河槽中冲刷和淤积的部位,以及必要时改变河道等,均属间接防护。其特点是间接防护建筑物侵占一部分河川断面,因而不同程度上压缩和紊乱原来的水流,使得当冲部位受到特别强烈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因此这些部位应有比较坚固加固措施。

边坡加固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总结了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内容: 1. 混凝土抗滑结构加固 (1) 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稳定土层或岩层的柱形构件,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一般设置于滑坡的前缘附近,起稳定边坡的作用,用于正在活动的浅层和中层滑坡效果较好。①通过地质调查,掌握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及厚度,分析其所处状态及发展趋势。②计算滑坡推力及在桩身的分布形式。③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及施工条件等确定桩的位置及布置范围。④根据滑坡推力的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为了能使抗滑桩更有效的防止滑坡,在设置时应将桩身全长的1/3~1/4埋置于滑坡面以下的完整基岩或稳定土层中,并灌浆使桩和周围岩土体构成整体,并设置于滑体前缘部分.使其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2) 混凝土沉井

沉井是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一般可分成数节进行,其结构设计是根据沉井的场地布置、受力状态及基坑的施工条件等因素决定。在高边坡工程中,沉井具有抗滑桩的作用和挡土墙的作用。 (3) 混凝土挡墙

混凝土挡墙是借助自身的重量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的一种有效防止滑坡的常用方法,并可与排水等措施联合使用。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具有结构简单,能快速起到稳定滑坡作用等优点。在设计混凝土挡墙时。应根据最低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来设计挡墙基础的砌置深度,并在墙后设置泄水孔,使其不仅能削弱作用于挡墙上的静水压力,还能防止墙后积水浸泡基础而造成的挡墙滑移。 2. 锚杆加固

锚固技术是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这种受拉杆件的固定端称为锚固端(或锚固段),另一端与工程建筑物联结,可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建筑物的推力,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

锚固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抗滑桩、锚洞、喷锚支护及预应力锚固(锚索)4类:

(1) 锚固洞 锚固洞加固,是治理边坡稳定的一种有效措施。在锚固洞加固的过程中应遵循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循序渐进、逐层加固等原则,同一搞成结构面的锚固洞应跳洞开挖施工,避免不利结构面上已有抗滑力的削弱,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

(2) 喷混凝土护坡 喷混凝土护坡是一种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不用模板,并把混凝土运输、浇筑、捣固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化连续施工的新型混凝土施工工艺。因其是依靠一定的冲击速度喷射而成的,因而其作为临时支撑比木结构强度高,比钢结构经济。作为永久支护时,比现浇混凝土衬砌的早期强度高。配合使用锚杆。可以减少洞室开挖量,减薄衬砌厚度,节约水泥用量。特别是喷混凝土施工时,可以不用模板,不立拱架,加大了洞内的有效空间,施工时能紧跟开挖面进行喷射,减少岩石暴露风化的时间,及时控制围岩的变形。 (3) 预应力锚固 预应力锚索加固是通过锚固在坡体深部稳定岩体上的锚索将力传给混凝土框架,由框架对不稳定坡体施加一个预应力,将不稳定松散岩体挤压,是岩体间的正压力和摩阻力大大提高,增大抗滑力,限制不稳定液体的发育,从而起到加固边坡、稳定坡体的作用。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其优点有:在高边坡或隧洞洞口明挖中采用,可增加边坡稳定。从而减少开挖量,也为提前进洞创造条件;可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用于混凝土坝体或坝基加固;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或缺陷,可将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范围内;加固洞室。改善洞室的受力条件等。这些优点使其在高边坡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 蒙特卡洛模拟法,

第8篇:边坡治理施工合同

平阳县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

削坡挖方施工协议

甲方:平阳县2017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项目部 代表人: 乙方:

甲方位于平阳县梅源社区的钱马线边坡治理挖方工程直接发包给乙方,为了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接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特签订本施工协议并遵照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平阳县2017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削坡挖方工程

2、工程地址:平阳县钱马线K14+760—K15+500;

3、工程内容:设计图纸所涉及的六处道路弯头的削坡整形及坡表面基础清理整平、道路边沟开挖;包挖包土石外运(挖方产生的土石渣所有权归甲方);

二、工期

本工程日历天工期为 天,不可抗拒力因素顺延;(开工时间 2017年 11月 日。

三、工程总价为十万元整(¥100000元)人民币;

四、甲方职责

1、负责帮助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监理的关系,办理各种其他应由甲方办理的手续。

2、负责技术交底,现场测量,放线,按规范指导施工,帮助解决图纸中或施

1 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按要求检查乙方施工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有权令其整改、返工、停工,损失由乙方负担;

3、负责按时支付工程款。

五、乙方职责

1、 按照设计图纸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以及土石方外运至甲方指定地点;

2、负责场内地下管线的保护,如在施工中破坏了地下管线,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3、安全措施防护架的搭拆、全部土石渣的运输;

4、做好防止高切坡跨塌的安全措施,做好道路行人的安全警示;

5、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队伍的施工安全,施工安全事故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责任。

六、 工程款支付方式:

竣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结算。

七、违约责任。

1、乙方所施工的工程必须达到甲方图纸所设计的要求及约定,如果质量达不到标准,应在甲方通知的时间内予以整改,如果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甲方的损失。

2、如乙方在履约过程中有违约,则甲方有权在应支付乙方工程款中直接抵扣违约金后支付余款,乙方无异议。

3、乙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工程施工质量差、工期慢;严重不服从甲方和监理的管理、协调;严重不按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规定施工等,甲方有权中止合同,并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八、其它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或伤及第三者,所发生的一

2 切费用及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九、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上一篇:毕业设计下一篇:不动产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