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绿化设计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边坡绿化设计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精选3篇)

边坡绿化设计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篇1

时间:2013年09月25日

地点:舟山海洋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项目会议室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

会议主要内容:

1、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2、植壤土配比:东北泥炭2/

5、草炭1.5/

5、有机肥1/

5、调节剂0.5/5。

3、设计图纸未要求设置植物攀援网。

4、排水沟尚未开挖、挡土墙未完工问题由甲方协调。

5、坡面防护及绿化按图施工,不作调整。

6、图纸中∮14A3改成∮12A3,其余按照图纸施工。锚杆深度在图纸中已有说明“35-60CM”。

7、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队需进行清坡程序,减少坡面的凹凸差距。如清坡后,还有凹凸差距很大的部分,需要用植生袋,填补凹处。喷播厚度不作调整。

8、9、开工问题,由甲方和施工方协调。

10、养护问题,由施工方自行考虑。

边坡绿化设计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篇2

1 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

目前, 国内建设工程设计图纸质量仍有较多不足, 其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1.1 不能充分满足施工单位功能需求

建设工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 对一个设计来说功用的合理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施工单位的施工方式是千差万别的, 每一个施工单位、每一个使用群体, 对建设工程的功能需求是不同的, 但现在许多设计强调符合规范, 浮于表面和形式化, 不能充分满足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多样化的需求。

1.2 设计图纸错漏较多

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设计方案原则、技术措施考虑不细, 深度不够, 设计粗糙, 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设计图纸交待不清, 画法含糊, “错、漏、碰、缺”现象仍然较多, 造成施工期间不得不通过大量的设计变更进行补充完善。

1.3 设计过分注重形式, 浪费严重

应该说在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 符合施工单位需求的设计才是合理的设计, 但有的设计人员在建设工程设计图纸过程中尽情发挥艺术想象, 施展设计才华, 不顾及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和投资约束, 过分注重形式, 使得项目投资概算难以有效控制, 设计浪费严重。

2 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据有关专家通过大量资料测算分析发现, 在建设过程中, 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项目总成本的程度为35%-95%, 因此, 设计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认真而又负责任地提交高质量的设计成果, 但设计为什么存在不少问题呢, 笔者分析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未充分理解施工单位功能需求

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 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如:电视电话会议室就有降噪、光线, 人体舒适度等具体要求。由于大量界面的存在, 无法保证建设工程各参与设计人员都能充分领会施工单位的需求, 因而无法真正理解施工单位的意志和艺术趣味, 对施工单位所在的行业需求理解也未必完全到位, 片面的理解为功能需求就是满足平面功能, 造成设计功能不满足施工单位的需求。

2.2 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设计质量

市场经济体制下, 设计单位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 争取更多的设计任务, 不惜在廉价的劳务性取费的条件下, 不断压低设计费, 使得设计单位完成设计的质量大打折扣, 不但不能进行多方案比较, 想方设法完善设计, 而一味地追求 “快出图, 少画图”, 强调多完成任务, 增加产值, 导致设计深度不够, 为日后施工造成隐患。

2.3 设计部门重技术轻造价

经济现象普遍存在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 通常以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就算圆满完成任务, 为了使建设方、投资方满意, 求得设计方案中选, 设计注重外观造型, 而忽视工程造价, 盲目追求高标准, 甚至弄虚作假。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已开始试行限额设计, 但由于对设计变更管理不完善, 限额设计还处于较低层次, 使限额设计目标难以实现, 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3 强化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业主单位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以为图纸设计完成后由建设主管部门的施工图会审机构会审后就万事大吉, 而忽视了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殊不知两种会审方式的角度是不同的, 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会审机构会审并不能完全代替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原因如下:

3.1 建设主管部门的会审侧重于技术会审, 对投资等约束较少

政府会审一般待业主单位报送相关资料时才开始接触该项目的设计, 由于不深入现场, 不接触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与施工单位也很少交流, 对施工单位的需求定位不了解, 不能跟踪设计形成的全过程, 因而会审时虽然也提出一些完善设计的意见, 但很难把握住设计思想的总脉络, 很难保证会审过的设计完全符合施工单位要求。而且, 政府有关部门所组织的会审, 大都只注重技术性而忽视经济性。

3.2 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的侧重点为功能性与经济性

建设工程设计图纸是否满足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施工单位最具有发言权, 在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初稿完成后, 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设计的会审, 及时检验前期与设计人员沟通以及设计人员对施工单位需求的理解结果, 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并在正式的设计文件出图时及时完善, 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业主单位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一般都有投资控制目标, 通过对设计的会审, 可以发现设计人员在设计是否考虑投资的限制, 是否过分地去追求形式美观或超高质量标准, 是否在材料、设备等的选择上盲目追求高标准、高质量, 造成投资失控。另外, 施工单位会审设计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较多需要专业设计的内容项, 概算或预算中是否留有较多漏项, 通过加强对设计的会审, 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和造价。

4 强化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的注意事项

4.1 树立正确的会审观念

由于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尚未脱离粗放型经营方式, 规范的编制偏于保守, 加上政府或部门的各种规定制约, 反映在设计上可以挖潜之处一定不少, 如果积累起来有可能节约一大笔投资, 但是施工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会审观念, 施工单位的魄力再大, 风险管理水平再高, 也必须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客观基础上, 遵循“重实际、重科学”的原则。除了对功能要求和投资控制目标对建筑设计师加以明确限定外, 不要自以为是, 在会审设计时不要充当艺术内行。

4.2 克服重经济轻技术思想

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工作是技术与经济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的整体, 设计过程就是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过程, 以求得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统一。施工单位在会审设计时不要矫枉过正, 既要把经济意识渗透到设计会审过程中, 又要避免过度考虑经济, 而轻视技术, 造成设计留有质量或安全隐患, 最终落得得不偿失的下场。另外, 业主单位不应盲目压低设计费, 避免设计单位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而造成设计质量不佳, 从而加大会审难度, 和对后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5 结语

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中往往存在着一定不足, 本文针对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强化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的重要性, 并对强化施工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会审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论述, 为施工单位的建没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学峰王述超.住宅建筑设计的常见问题[J].陕西建筑, 2009, (1) .

[2]徐建.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嗍[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3, (2) .

边坡绿化设计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篇3

为确保工程质量,使建设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及施工人员正确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的按照图纸施工,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差错,将图纸中可能的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设计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之前,设计单位先提交完整正式的施工图纸,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必须指定各自单位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熟悉图纸,认真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意见于图纸会审前2天送交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审核汇总后交设计单位;

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一般应在工程开工10天之前进行,由业主通知召集,项目总监主持。设计单位必须派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出席,施工单位必须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业工程师参会。

三、会议主要程序:

1、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工艺要求、布置与结构设计特点、质量标准、施工技术措施、隐蔽工程、施工难点、设计特点、工艺、工序重点与有关注意事项;

2、监理、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的疑问、存在问题和需要解释说明的问题;

3、设计单位答疑;

4、各单位专业人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协商,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5、项目监理单位负责形成会审纪要底稿,并经各方会签后,分发各有关单位,该纪要一经会议各方同意,即被视为设计档案组成部分并予以存档。“纪要”采用表格形式,并经各方签字。

四、图纸会审重点内容:

1.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已审定的原则与标准,是否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的相关要求;

2.施工图采用的方案是否进行了优化;

3.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建设部颁发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4.图纸表达深度和出图范围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5.设计图纸是否经过设计单位按图纸划分经各级人员正式签署;

6.施工图与设备、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7.设计与施工主要技术方案是否能相适应,对现场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8.预制构件、设备组件及现场加工要求是否能符合现场施工的实际能力;

9.各专业之间及设备和系统施工图设计之间是否协调,例如设备外形尺寸和基础尺寸、建筑物预留洞孔及预埋件与安装图纸要求、设备与系统连接部位、管线之间相互关系等;

10.施工图之间、总图和分图之间、总体尺寸与分部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上一篇:1.项目目标责任书下一篇:XX年度社区领导班子的集体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