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通用8篇)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1

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市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为主题,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清理超审限积案”、“清理涉诉信访积案”、“检查治理国家赔偿积案”和“法律文书质量年”四个专项治理活动,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度。

一、清理超审限积案。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清理超审限积案专项活动,将2012年立案的所有案件全部审结。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对未结案数和类型逐案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挂牌督办、限期整改。认真分析查找未能及时结案的原因,对久拖不决的未结案件实行院内督办和专门个案追查,制定解决方案。三是检查验收、建章立制。自查活动结束后,逐案落实清理出的积案结案情况,迅速落实相关解决措施。四是查清原因、追究责任。查清造成积案的原因,严厉追究因玩忽职守、工作不负责导致案件超审限的,或滥用职权、有意拖延、曲法弄权、徇私舞弊的人员责任。

二、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多策并举、调解优先”、“谁终审、谁执行、谁负责”、“事要解决、案结事了”五项原则,全力做好涉诉信访化解工作。一是对涉诉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排查清理,逐案登记建档,按照“四定一包”工作方式确定包案领导和承办人。二是调阅排查清理出的积案所有卷宗,认一真审查,听取申诉人的诉求和理由,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彻底化解。三是将信访积案清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年底进行总结验收。

三、检查治理国家赔偿积案。在全市法院系统检查治理赔偿案件,逐案逐项登记,选择典型案例,围绕存在问题、形成原因、自查自纠情况和拟采取措施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同时,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充分认识活动意义,对案件进行抽查、评查,特别是领导关注、社会舆论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申请、申诉案件,限期整改。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2

1 建立营业稽查事前预控机制

1. 1 强化营业稽查制度建设

青县公司从发生的营业投诉事件剖析入手,展开对典型投诉事件的综合分析,探寻导致事件发生或扩大化的标志性环节。归纳了诸如停电通知不全面、业扩服务超时限、故障抢修不及时、配电台区停电频繁、计量表抄录不透明、涉电收费项目和标准解释不清晰、因电损坏赔偿标准不明确、电话咨询接听人员态度生硬、供用双方沟通不畅等诸多可能导致客户投诉的原因。青县公司据此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管理制度办法进行完善。制定了 《营销业务工作月度检查细则》《估、错、漏抄工作治理方案》《低压业扩体外循环、超时限专项治理活动方案》,从完善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入手,对《优质服务工作考核细则》进行了修订,制度与流程的完善使公司营业管理步入正轨。

1. 2 建立重点人员联系库

青县公司对拨打95598 电话客户进行了统计细分。分为客户报修、咨询、投诉及意见客户群体,公司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总量为7500 余人的重点服务人群联系库,并按照供电所服务辖区进行划分,定期加强与上述人群的沟通,及时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将投诉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逐步完善营业风险识别、评估、预测、控制、管理和效果评价的机制。在农村低压改造及智能表改造等特殊时期,公司印制、张贴、发放 《电表换装明白纸》10 万张,重点宣传供电企业换表不收费及户表以下用户产权资产改造由用户自行出资,消除部分群众的误解。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主动走访政府、大客户及行业协会,主动介绍电力供应形势,强化沟通,提前化解供用矛盾。

2 落实营业稽查常态管控机制

2. 1 认真做好估抄、漏抄专项整治

按照 《估、错、漏抄工作治理方案》要求,青县公司利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采取供电所自查与营销部抽查相结合方式,每月对供电所抄表情况进行检查,对零电量、大电量用户进行重点核查,及时发现抄表工作中的漏洞。对查实的估、错、漏抄行为给予经济考核,杜绝了因基层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致等行为造成的投诉。

2. 2 加强业扩流程时限专项治理

按照 《低压业扩体外循环、超时限专项治理活动方案》要求,青县公司要求各供电所建立低压用户新增档案,按业扩要求配备足够的低压业扩用料,由专人逐条核对、跟踪进度,对出现有超期风险的业扩立即上报供电所长,由所长调配人员、材料、表计供给渠道,低压用户当日受理、次日接电的完成比率达到100% ,有效杜绝因流程时限不规范造成的投诉。为防止因用户误解造成投诉,公司还印制便民联系卡15 万张发放到用户手中,公布便民服务电话、宣传产权分界点及产权人相关责任,让用户了解业扩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了与用户的沟通。

2. 3 广泛开展营业窗口服务行为专项治理

公司印制下发 《供电服务应知应会手册》,保证供电所全体人员人手一册,先后开展业务知识调考4 次,举办专项竞赛1 次,增强了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发挥95598 远程站监督职能,建立供电所优质服务对标平台,每月对各供电所优质服务情况进行对标排名,对排名前三名和后三名的供电所在月度考核中给予加分或扣分,并在二级考核中落实到人。通过上述措施,员工危机意识、综合素质及供电所竞位争先意识得到提升,有效减少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营业投诉事件的发生。

2. 4 扎实做好典型工单专项治理

将极易引发投诉的户表改造类、营业行为类、业扩超时限类、估抄、漏抄、错抄类工单列为专项治理的重点,要求各所逐一进行排查,整改一条消号一条,营业稽查督导小组定期对供电所营业服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导供电所进行整改。建立通报学习制度,每周由营销部汇总市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典型工单并统一下发,要求各供电所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及考试,并将学习内容列入公司领导包所考问内容。通过专项治理、定期学习、认真剖析、举一反三,有效避免同类投诉事件在本单位发生。

3 完善营业服务常态治理机制

为使省、市公司各项营业服务工作流程、规定得到规范的执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依托SG186 系统和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安排专人每天进行异常情况筛查,对筛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供电所线下整改,督促供电所规范执行流程、规定。同时,公司还将考核作为一种手段,严格按照 《优质服务工作考核细则》 的规定,对因有章不循、工作失范导致投诉事件发生的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予以考核。在规范业务行为的同时,我们还认真分析客户提出的意见建议,从中找出营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矛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实现了营业服务工作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常态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和固化。

青县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营业稽查管理,使供电所营业行为得以规范,企业与用户的矛盾得以化解,客户满意度得以提高,营业投诉发生率得以遏制。

4 结论

营销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探索并实践先进做法,再上营销管理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强化用户需求侧管理。对客户的用电需求水平、时机、性质进行有效的调解,使用户预期需求与实际需求一致,或超出用户预期需求,达到使用户不仅满意而且愉悦的效果。二是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不要满足于用户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要建立并追求营业服务的更高要求和标准,杜绝因服务不到位或有瑕疵而引发的用户投诉。三是继续发挥标准化的指导作用。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可以共同或重复使用的规则,用更加标准的制度、规范、准则指导营业管理工作,以获得最佳的秩序,实现供电所营业管理工作质的提升。

摘要:为了强化供电所营业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强化约束机制,维护正当利益,保护用户用电的合法权益,减少营销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文章通过完善的稽查管理办法,强化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提高了供电所营业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供电所,完善机制,提升管理

参考文献

[1]贵锋.供电营业管理现代化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6).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3

2015年12月,刘飞因在自己销售的包子里添加有毒添加剂,被法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同时判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2015年以来,法院判决同时宣告‘禁止令’的有16例,但因种种原因,对实际执行情况却没人关注!”丁万林介绍,针对这个一直被忽视的监督“盲点”,该院近期拟对法院判决的各项“禁止令”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察,而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食品安全领域,就成了此次专项督查的首个对象。随后,他们依照相关判决书上的店铺地址,逐一进行暗访。没想到暗访的第一家,就发现刘飞的店铺仍在经营。

离开刘飞店铺,丁万林与同事冒着高温继续暗访。通过一天的调查发现,淮安区被法院宣告食品领域“禁止令”的社区服刑人员共有6名,虽然本人均未直接参加食品生产、销售活动,但在原营业执照已被工商部门吊销的情况下,原经营活动场所都在继续经营原有食品,只不过经营人换成了罪犯的直系亲属,且均未重新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可能存在被宣告“禁止令”的社区服刑人员变相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情形。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淮安区检察院立即向淮安区司法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区司法局定期派员调查走访社区服刑人员遵守“禁止令”的情况,并与工商部门建立工作配合机制,发现苗头隐患及时消除解决,确保“禁止令”得到准确·有效执行。

接到建议后,淮安区司法局高度重视,立即向工商部门进行情况通报,7月24日,该区工商部门立即展开行动,对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仍由其近亲属继续经营食品活动的店铺,勒令立即停止营业。同时,该区司法局与工商部门建立了工作配合机制,就如何加强配合确保“禁止令”切实得到执行制定了细则。

法院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4

200*,我市两级法院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市综治委提出的“四个领先”、“六个不发生”的标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履行综治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创建

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200*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认真开展刑事审判工作,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和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分子,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一年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惩各类犯罪,共受理一审、二审刑事案件****件,审结***件,依法判处犯罪分子***人。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全市法院突出重点,快审快结,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和人民群众关注的其他刑事犯罪。针对近年来团伙抢劫、盗窃、流氓黑恶势力犯罪和杀人、绑架、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上升的趋势,全市法院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共审结此类案件***件,依法判处犯罪分子***人。同时,认真贯彻市委关于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的精神,突出重点,快审快结,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城乡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好转。针对近年来我市部分县市制贩假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以及生产销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犯罪活动抬头的趋势,市中级法院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依法严惩,共审结此类案件**件,判处犯罪分子**人,为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国家工作人员犯罪问题,全市法院依法加大了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侵权等犯罪的惩处力度,共审结此类案件**件,判处犯罪分子**人,推动了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坚持与公检司密切配合,适时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打击。专项斗争和集中打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两级法院主动和公、检等有关机关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打击,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集中打击什么犯罪,什么地方犯罪突出,就到什么地方开庭审理和宣判,以凌厉的严打攻势震慑犯罪和社会上不稳定分子。同时讲究斗争策略,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定期到看守所给在押犯讲法律、讲政策,促其认罪服法;利用减刑、假释犯人的机会,到看守所对在押犯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分化瓦解了犯罪分子,出现了犯罪分子主动坦白交待余罪,检举他人犯罪的好势头。

(二)认真做好减刑、假释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稳定监管秩序,促进罪犯改造在实践中,重新犯罪对社会治安始终是一个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已决犯的减刑和假释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也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200*,市中级法院切实把减刑、假释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审判工作来抓,严格依法减刑、假释,为防止重新犯罪做了大量工作。一年来,市中级法院共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件。首先,严格各项制度,保证办案质量。法院在办理辖区劳改单位呈报的减刑、假释案件时,严格坚持案件合议制度、审批制度和减刑、假释档案制度,保证案件质量。对于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罪犯,依法及时裁定减刑或假释,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这样,使罪犯认识到,只有加速改造,才是唯一出路,从而提高了他们改造的积极性。同时,与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在办案时,克服了“裁定作出即了事”的孤立办案思想,深入劳改单位,召开减刑、假释大会,对犯人进行法制教育,指明努力方向,教育罪犯自觉遵纪守法,洗新革面,重新做人。这样做,使绝大多数罪犯获得了新生。

(三)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了发挥民调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全市法庭与所辖地的民调组织加强了联系,建立了民情信息网络。并通过业务培训和开展“调解日”活动,提高基层调解组织调处纠纷的能力,引导民调干部抓焦点,找规律,制定防范措施,懂得怎样抓住时机,提前介入,做好疏导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先后对各自辖区的民调人员进行了10余次的业务培训,共培训民调干部600余名,有效地提高了调解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大量纠纷在诉前得到了解决,为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5

首先我代表__中院党组、全市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对最高法院专项整改验收小组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最高法院部署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后,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法院有力指导下,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乘势而动,精心组织,把握要领,力求实效,全面规范司法行为,完善各项监督保证措施,力求建立保障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使法院各项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我们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审判管理的做法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今年8月29日,省委政法委在我院召开了全省政法系统“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经验交流会,我院作为辽宁省法院系统的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省委常委、政法委李峰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法院报》也曾在头版头条以《__中院规范司法行为赢得良性循环》为题对我院开展整改活动的做法和成果作了长篇报道,并加了1200字的评论员文章。今天,最高法院老院长马原同志率队来我院检查工作,将再次鼓励和督促我们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改活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汇报这项工作情况。

一、从提高认识入手,明确专项整改活动的思路和目标

众所周知,2001年初__中院曾经历了一次重大挫折,教训惨痛。痛定思痛,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后,紧紧抓住掌好用好审判权这一根本好范文 wenmi114.com问题,大力倡导聚精会神搞审判,一心一意促发展,持续不断地开展各项教育和整改活动,大力加强法院管理和队伍建设,审判质量和效率、队伍素质和形象都有了较大变化和进步。但我们非常清醒的知道,队伍现状和各项工作与先进法院相比,与最高法院的要求相比,尤其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05年要从基础、从规范、从细节抓起,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最高法院部署的专项整改活动,为我们全面推进法院管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和高层次的指导。院领导班子在自身不断强化认识的基础上,教育引导法官和工作人员,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理解规范司法行为对于审判机关的特殊重要意义。

(一)规范司法行为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司法必须公正,否则将失去当事人的信任、社会的信任、党和人民的信任。从整体上看,法院的审判是公正的。以2004年数字为例,全市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改判的案件共计262件,认定有理访提起再审的共计30件,分别占当年审结诉讼案件的0.38%和0.04%。这说明99%以上的案件判决结果并无不当,当事人之所以不服从裁判,甚至缠诉、上访,其主要原因是司法行为不规范,程序失当、作风不好、形象不佳所引发的,这也是导致司法公信力不高的重要原因。要使当事人胜败皆服,不仅需要裁判结果是公正的,同样需要过程是公平和公正的,法官的行为是中立、廉明、规范的。专项整改活动就是要通过规范司法行为,做到程序合法、行为规范、形象中立、审限严格,以程序的公正性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这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

(二)规范司法行为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__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和改善。市中院的法官已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59名,在读26名。但学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经验与能力。虽然有些人的司法能力很低,办案中低级差错不断,特别是仍有少数人责任心不强,漠视当事人的权利,甚至个别法官办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这些人可有可无,有不如无,但现行的法官录用遴选机制,又不可能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支理想化的职业法官队伍,惟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着力建立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用规范提升人的素质,使法官养成始终严守法定程序、恪守职业准则、遵守党纪国法的良好意识,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才是提高司法能力既现实又切实的途径。因此我院始终倡导,机制比说教更重要,认真比聪明更重要。

(三)规范司法行为是加强审判管理的重中之重。这次专项整改活动以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为目标,因此专项整改的内容既是法院审判管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又是法院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所在。我们把专项整改和强化审判管理融为一体,通过抓整改促管理,抓细节促规范,抓规范促公正;通过制定全面系统的操作规程,努力建立符合审判规律和特点的管理机制,既规范行为,又指导审判,既制约权力,又保障权利,既监督惩戒,又弘扬激励,使审判管理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效能,以促进和保证公正司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中院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专项整改活动。院长亲自抓,各位副院长按照各自职责分头抓。认真查找工

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规范各岗位各环节的程序和行为,用规范化的思路抓整改,再把整改的措施规范化。既谋求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着眼于建立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推进专项整改活动不断深入进行。

二、从查清差距和问题入手抓整改,把整改措施规范化

今年初在认真分析形势和任务基

础上,我们提出了“两个重点和一个制高点”的工作目标,就是:以加强司法能力和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努力攀登全国法院工作制高点。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认真向先进地区的先进法院学习,今年3月,我带领中院党组成员和各业务庭负责人,赴上海一、二中院、北京一、二中院和北京海淀区法院,利用4天时间全面学习考察了他们在审判工作、法院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然后面向自我,以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为重点,查找各岗位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样,对792件民商事、732件执行、290件刑事、287件行政案件进行了检查。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看起来都不大,但属“常见病”、“多发病”和“习惯性”的错误做法,容易引发当事人合理怀疑,影响法院公信力,甚至成为少数当事人上访、闹访的“把柄”。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制定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其中民商事审判50条、刑事审判31条、行政审判7条、执行工作21条,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已在两级法院作为“强行性工作规范”予以推行,以减少办案差错,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与此同时,由各位副院长分别组织起草立案、审判和执行工作操作规程,为规范司法行为提供一套完整、统一的标准,把整改措施规范化。至目前,经反复修改并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已出台了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办理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国家赔偿确认案件、执行和立案工作以及案件评查和司法警务工作等操作规程及相关配套文件。正在继续修改之中的还有《再审案件审判操作规程》、《审判质量和法官业绩考评办法》。这些操作规程将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内部规章、司法礼仪、审判经验、工作要求等融为一体。从而,使法官在将抽象的法律适用到具体审判活动过程中,在容易出问题或模糊不清的问题上,能够有一个明确、具体、必须共同遵守的操作规则。

(一)规范民商事审判行为。制定的《民事审判操作规程》,共11章320条,重点将诉讼法没有规定,或虽有规定但十分原则、抽象,审判实践中做法不一,容易发生问题或影响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环节进行规范和细化。如关于诉讼保全,民诉法仅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操作起来随意性不可避免,由此引发的国家赔偿案件也时有发生。在操作规程中结合实际细化为三种情形:1、必须责令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的情形;2、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形;3、可以不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形。使法官在采取保全措施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再比如,民诉法中二审对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的规定十分抽象,这一权力如行使不当,不仅会造成审判资源的浪费,更会直接影响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操作规程中对此根据最高法院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批复以及审判经验,细化为十二种情形。诸如此类问题,在《民事审判操作规程》中共涉及32个,使两级法院有了一把共同的裁量“尺度”。

(二)规范刑事审判行为。制定的《刑事审判操作规程》,共13章177条,对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化审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自诉案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分别作出具体适用规定,确保正确、及时审理案件。特别是对不止一次出现问题的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的程序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规范,重点增强案件审理和裁决的透明度,严格审批权限,以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上述案件的徇私舞弊和枉法裁判。

(三)规范行政审判行为。制定的《行政审判及国家赔偿案件审理操作规程》,共11章108条,重点对开庭审理的方式和步骤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庭审过程中能够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对其是否合法作出正确裁判。特别是明确了行政案件中可以进行协调和不能进行协调的行政争议范围,切实做到依法解决和缓解“官民”矛盾,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四)规范执行行为。制定的《执行工作操作规程》,共15章198条,重点对缺乏规范、监督、制约的环节作出规定,明确了执行中必须进行合议的情形,对中止执行、债权凭证发放的条件、数量,以及恢复执行的情形、执行笔录的制作、执行卷宗形成进行规范,进一步严格查封、评估、拍卖执行财产的程序和审批,最大程度地解决执行中的不作为、消极执行和不当采取强制措施等问题。

(五)规范立案工作。针对目前立案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修订的《审判流程管理规程》,共8章35条,制定的《立案工作操作规程》,共5章199条,另有《案卷移送、调退流程管理工作规定》、《诉讼费收取实施细则》等两个文件。以审限管理为重点,对流程管理、立案受理、案卷移送、诉讼费收取、司法救助等工作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立案审查效率和审限内结案率,缩短案卷在途时间,切实解决拖延审判和不规范收费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六)规范申诉信访工作。制定的《办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操作规程》,共5章115条,从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的立案、条件和程序、原审判庭接待答疑、办理进度公示、案件实质审查、听证程序启动到驳回说理、提起再审等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力求案件复查工作逐步走上依法、有序的轨道。特别是进一步规范了涉诉上访案件的办理程序和责任,将其与再审立案、审判责任查究相对接,力求使申诉、上访案件的处理步入有序和常态。

(七)规范国家赔偿确认工作。根据申请确认基层法院司法行为违法的案件统一由中级法院审理的新情况,为消除当事人对市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可能存在偏袒庇护的疑虑,制定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审理操作办法》,共4章59条,重点规范基层法院应诉行为和举证责任,用公开、中立、严谨的程序,保障公正高效的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使受到违法司法行为侵害的当事人及时得到司法救济。

(八)规范审判委员会工作。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最高审判组织,其作用发挥情况对于规范全院审判工作有重大影响。我们重新修订了2001年制定实施的《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审委会的工作重点从讨论重大疑难案件转变为总结审判经验、加强审判管理和讨论重大疑难案件三者并重,特别是加重了讨论审判管理和监督环节中的重要问题的份量,与落实审判监督责任相对接。为促进基层法院审委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规范基层法院审委会的工作,我们还实行了基层法院院长列席市法院审委会和市法院审委会成员旁听基层法院审委会制度,会后相互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对于规范两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各项操作规程还分别就各岗位各环节应遵守的时限、证据的公开认证、裁判文书制作要求、卷宗装订标准以及院长、主管副院长和庭长审核权范围与行使等共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宣判送达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不接受,上诉申诉甚至上访,原因之一是办案人在送达或宣判时不解释判决,不宣传法律,当事人心存的疑虑没有得到排除,由不理解到不服从。为解决这一问题,审判规程明确规定,宣判的同时必须做解疑释惑、息诉服判工作,其过程要详细制作宣判笔录,由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并作为案件评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再比如裁判文书的制作,除应具备法定内容,在首部还必须写明起诉、立案(移送)、开庭时间以及程序转换、发回重审、追加及变更当事人、保全、证据交换以及审限延长的审批等,对审判效率和当事人诉讼权利有直接影响的程序性内容。其目的在于约束自我,让各方当事人及案外人对诉讼过程明明白白。各项规程已于9月1日起陆续在两级法院实行。

三、从落实审判监督责任入手促整改,把监督措施规范化

保证权力正确、规范行使,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制约。2003年4月,我院制定了《关于落实案件审判监督责任的暂行规定》,对司法公正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但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环节衔接不到位,监督主体工作不到位,对监督结果反馈和运用不到位。在专项整改中,我们将内部监督系统的完善作为规范司法行为最重要的保证性措施落实,对该规定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落实监督责任,完善监督措施,增强监督效果。

(一)以审限管理为重点,落实审判流程管理和监督责任。立案一庭通过微机网络对法定审限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以提高一个审限内结案率,杜绝超审限案件。同时对法律没有作出规定的案卷移送时限进行监督,除公告送达的以外,必须在两个月以内将装订完整的卷宗移送到二审法院,否则按超审限案件处理。办公室对审结案卷归档期限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自文书向各方当事人送达后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归档,法官结案数以案卷归档数为准,以杜绝虚假报结案现象,彻底解决法院多年来案卷归档不及时的“老大难”问题。

(二)以提高一审案件质量为重点,落实审级监督责任。对各具有二审职能的业务庭落实监督责任,通过审理二审案件发现一审裁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写《审判工作指导》,或就一类疑难案件的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就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统一认识,或对审判中多发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促进基层法院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每季度对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进行分析汇总,对存在的违法审判问题和严重差错,提出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意见,使审级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三)以解决涉诉上访问题和依法纠错为重点,落实审判监督责任。落实对终审裁判的审判监督责任,审监庭通过审理再审案件和国家赔偿确认案件,对经本院再审改变终审判决的案件、确认本院违法引起的国家赔偿案件的改判和违法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责任认定意见。立案二庭通过审理申请再审、申诉案件和接待涉诉上访当事人,总结分析引发上访的原因,对责任性上访和越级上访率高的相关部门及责任人提出责任认定意见,增强法官及工作人员自觉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责任意识。

(四)以提高执结到位率为重点,落实执行工作监督责任。执行局通过行使对基层法院执行分局统一协调管理权,对因主观原因被提级、交叉、指定执行的案件、非法定事由超期未执结案件进行汇总,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责任认定意见,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基层法院执行分局进行重点帮助和指导,提高执结到位率。

(五)以保证监督成果的有效运用为重点,落实综合管理监督责任。共对4个具有监督管理性质的综合部门落实了监督责任。督查室对本院审结和执结的案件进行常规评查,按比例或类型随机抽取,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对上级法院改判和国家赔偿案件逐件进行专项评查,总结违法审判或错误裁判应当引以为戒的教训。研究室对全院审判质量和效率情况作出全面统计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导和督促各监督主体按要求撰写《审判通报》或《审判工作指导》。监察室通过办理上级机关和本院领导交办及群众信访举报违法违纪案件进行监督。政治部对各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综上,将院内16个具有审判监督和管理职责的业务庭和综合管理部门确定为监督主体,明确了监督责任,进而把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和指令审理的案件,上诉至市中院被发回和改判的案件、审判监督程序改判的案件、国家赔偿案件、责任性上访案件,以及无故拖延审判和执行等十余种可能存在违法审判或工作差错的情形全部纳入监督视线,力求在内部形成一个整体性,且环环相扣、制约有效、相对闭合的监督制约系统,最大限度防止不当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在落实监督责任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创新和改进监督方式。建立了监督结果通报制度,要求各监督主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责任认定意见,经审委会或院长办公会讨论确定后,每季度通过《审判通报》公布监督结果。今年以来,我院共就审判监督情况发出《审判通报》78期,对22名个人、1个合议庭因错误裁判、超审限、录入虚假信息、责任性上访等问题,按照《岗位责任制考核与奖惩办法》进行了处罚,法官和工作人员的质量效率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实行“双向”监督,即要求各基层法院每季度对二审改发案件、指令审理(再审)案件和确认违法的国家赔偿案件逐件进行评查分析,将评查结果报告市法院,促进二审裁判质量提高。

四、从建立科学的决策、考评和奖惩机制入手推动整改,把保证措施规范化

规范司法行为的各项措施能否形成促进公正司法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决策、考评和奖惩制度。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保证措施。

(一)规范司法决策行为。要规范司法行为,落实审判监督责任,促进法官正确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首先要规范司法决策行为,为各项审判工作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提供表率和示范作用。高度重视人代会批准的法院工作报告的法律地位,将其作为司法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紧紧围绕人代会批准的工作报告,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并在会后把报告中的五项工作分解为19项重点任务和54项具体措施,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督促落实。这一做法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也得到了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将在明年的人代会工作报告中逐项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以体现对人民的承诺高度负责的精神。重新修订市中院《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议事范围、议事程序和落实保障措施,要求提交党组讨论的事项,要在会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研讨论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和议事效率。

(二)推进司法能力建设。要把规范司法行为的各项规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根本在于增强司法能力。今年,市法院提出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四方面能力,即:依法独立办案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能力;依靠领导、接受监督和公正司法相统一的能力;政治与业务相统一、两手抓、一道去做的能力;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统一的能力。为此,我们一是不断加强学习,适时组织党组成员或中层以上干部学习讨论党的大政方针和上级法院的工作部署,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在工作中做到胸怀大局,善于从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把握形势、做出决策、部署工作和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基层法院班子建设,积极发挥协管职能,以有利于增强班子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有利于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为原则,在调整、配强基层法院院长的同时,对基层法院的8名副院长和14名执行分局局长进行了横向交流;还从市法院选任5名优秀中层干部充实到基层法院副院长岗位,一支讲政治、懂法律、会管理的基层领导骨干队伍正在形成。三是加强法官队伍司法能力建设,以服务大局、适用法律、驾驭庭审、撰写文书、解疑释惑五种能力为主要内容,按照最高法院关于知识型培训为主向能力型为主转变、普及型培训为主向专业化为主转变的要求,抓好法官续职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深入开展学习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活动同时,评选树立“__法官十杰”、“__十佳执行法官”等先进典型群体,鼓励法官深化调研,总结审判经验,开办“__法官论坛”,邀请江平、梁慧星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

(三)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形成惩戒与激励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惩防结合的反腐倡廉机制。我院从今年开始实行了廉政保证金制度,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共交纳廉政保证金63万余元,一经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严格根据相关规定扣罚保证金,促进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

(四)建立审判质量和工作业绩考评体系。根据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和监督责任规定,我们正在全面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审判质量和工作业绩考评办法”。建立审判质量考评体系,以收结案平衡率、人均结案率、上诉率、改发率、上访率、调解率、申诉再审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体现案件质量与效率的主要指标为依据,对各基层法院、市法院各审判部门和审判人员的工作做出考核评价;对综合部门的各工作岗位也明确提出岗位职责要求、考核评价标准,定期将上述考核情况汇总录入审判质量和工作业绩档案,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个人、部门和单位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法定职责。

(五)全面落实公开审判措施。通过推进审判公开,增强法院工作透明度,促进规范落实和自我约束。从立案环节开始,公开案件的立案条件、程序和收费标准,有效解决“告状难”问题。扩大裁判文书公开,依托__法院网站,去年已将生效的房地产、知识产权、涉外案件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开,从今年开始,刑事、普通民事、行政案件生效的裁判文书也陆续上网公开,年内达到总量的20%,今后逐年递增。推进执行公开,建立和实行了执行工作联系卡制度,承办人在接到案件5日内必须向当事人送达联系卡,公开办公和移动电话号码,以便当事人在发现执行财产线索时,随时与办案人取得联系。推进法院开放,在__法院网站和室外大屏幕上,预告三天内的开庭信息,吸引更多的群众旁听庭审;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青少年学生参观法院,开展“人大代表旁听百案”活动;在坚持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同时,与__日报社联办《法官说法》专栏,每半月一期,主要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选择典型案件由法官进行点评,先后选取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物业合同纠纷案件、房地产纠纷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医患纠纷案件,以及“民告官”的行政案件,以整版的篇幅向社会公布典型案情、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以案说法,深受市民欢迎。同时我们还对院内制定的审判管理、政务管理、人事管理等规章制度,凡是能公开的,一律在法院网公开,全面接受监督。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专项整改活动取得成果

在开展专项整改活动的过程中,认真组织审判质量、审判纪律和审判作风专项检查,定期召开审判工作运行情况调度会,及时进行审判指导和审判经验总结,促进基层法院和中院各部门落实整改措施,规范司法行为。扩大规范文件的适用范围,中院制定的规范司法行为的各项文件,凡能直接适用于基层法院的,一律在基层法院中推行;不能直接适用的,要求各基层法院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将落实情况上报。本月初,专项整改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听取了各基层法院和中院各部门开展整改活动的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目前,各项措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效果正在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判质量和效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全市法院在连续两年实现案件收结存良性循环基础上,今年以来,体现审判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指标又比去年有新进步,呈现审判效率提高、调解和解率提高、自动履行判决率提高,上诉案件、信访申诉案件和执行案件收案下降的良好态势。至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结案占新收案件的比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调解和解撤诉率提高了8.4个百分点,自动履行判决率提高了4.6个百分点;上诉、申诉和执行案件分别减少了11.9、37.3和13.1个百分点。

二是信访工作局面有了进一步好转。规范的司法行为大大减少了程序失当、作风不好、形象不佳引发的涉诉信访问题,当事人服判息诉率大幅上升,今年前11个月的信访申诉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1.8%,全市法院所面临的信访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下半年在全省法院系统涉诉上访率的排名已降至第八位,上访当事人闹访、缠访的现象大大减少。

三是基层基础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以人民法庭建设为重点,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审判,基本完成了《__市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规划》,对全市原有的42个人民法庭进行了重新布局后,调减至26个,已按最高法院的法庭建设标准建成和基本建成了24个。这些新建的法庭已成为当地法治建设水平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加强人民法庭的审判管理,推进巡回审判,调整管辖原则,使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选择到辖区内人民法庭或派出该法庭的基层法院起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今年东陵法庭已被命名为全国优秀法庭。

四是法官队伍司法能力明显提高。法官队伍解决、调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纠纷的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妥善处理了涉及上万人的天山福园骨塔位纠纷、浑河大市场摊床纠纷和标的额达10亿余元的万达商业广场摊床买卖纠纷等社会关注案件,没有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反映良好。总结调研、理论研讨的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在我院《法官论坛》刊物和__法院网站登载两级法院法官撰写的调研文章、总结审判经验文章163篇,比上年增加65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对下指导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我院各业务庭针对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共性、易发、多发和难点问题,共编发《审判工作指导》13期,统一两级法院法律适用和裁量尺度,得到了基层法官的普遍欢迎,促进了一审案件质量的提高。同时涌现出全国优秀女法官李秀凤,“__法官十杰”和“__十佳执行法官”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代表,法官队伍争先创优、竞争向上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是__法院和法官形象进一步提升。专项整改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司法的公正、文明、廉洁和高效,也得到了各级组织以及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将我们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政法系统和法院系统予以推广。市人大、市政协在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后,对我院的专项整改活动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中院对这项工作认识比较高,工作很认真,加大了监督力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我院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少了,谏言献策多了。社会各界对__法院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新闻媒体共发表有关__两级法院的报道6000余篇(条),无一例负面报道。

我们虽然在专项整改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实现了整改活动的近期目标,但我们深知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还很多,主要是队伍中“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树立得还不够牢固,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少数人员审判作风和工作作风亟需转变,关系案、糊涂案、消极不作为甚至金钱案仍存在;由此引发的信访申诉案件虽不断减少,但数量仍然不少,法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够落实,还有个别基层法院的领导班子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与工作不相适应。这些都亟待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党组一班人不敢有任何懈怠,将继续努力奋斗,积极带领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绝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特别是要以这次检查为动力,始终牢记使命,不断加强学习,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踏实勤奋的工作,不断争取新的进步,为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篇6

根据“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事项,经公司认真自查,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以下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二)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加强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持续学习。同时中、基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公司经营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二、公司治理概况

公司自上市以来,能够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规范运作,在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认同。

(一)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公司目前已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在内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董事会还下设了战略决策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公司拥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公司各项议事规则建立情况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公司制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各项规则和办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三)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情况

1、关于股东与股东大会:公司股东大会的召开程序和执行情况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同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股东大会进行现场见证。在提案审议过程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听取参会股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负责的回答股东的提问,保证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

2、关于董事与董事会:公司董事会成员5人,其中独立董事2人,专业背景搭配合理。专业委员会构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独立董事由具有金融、财务等专业背景的人士构成,能够按照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发表独立性意见。

3、关于监事与监事会: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由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2 名,监事会的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监事任免机制合理,选聘过程严格,任职资格符合相关规定。公司监事能够按照《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要求,做到认真、诚信、勤勉、尽责,对公司重大事项、财务状况以及公司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4、关于公司经理层:公司经理层能够忠实的履行职务,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经理层实行重点工作、责任指标、基层服务打分考核应计提工资总额的考核办法;最近一年,公司已按照考核办法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考核和评价,并在职务等级和薪资水平的确定以及绩效奖励的发放中予以体现。公司经理层没有越权行使职权的行为,董事会与监事会能对公司经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不存在“内部控制人”倾向。

5、关于内部控制情况: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有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工作中能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经理层通过董事会决策对公司生产经营计划、资金调度、人员配备、财务核算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异地子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能够及时汇总到公司总部,公司总部能够全面和及时的了解异地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

6、关于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公司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制定了《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公司的日常信息披露完全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程序,及时、完整地向外部投资者披露对公司股票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信息。同时根据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公司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切实履行作为上市公司所必须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公平知情权。

三、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2007年10月公司上市以来,尽管公司在公司治理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虽然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随着监管部门对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修订,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公司将及时调整和完善公司相关制度。

2、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相继出台,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在不断学习中更好地把握经济政策动脉,理顺公司管理头绪,抓住公司治理核心。

3、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虽然通过招聘和培养,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在册职工比例有较大提高,基本建立了人才充实、结构清晰、运作有效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但总体上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

四、公司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责任人

针对上述自查存在的差距、问题和不足,公司拟定以下整改计划和措施。

1、公司虽已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和经营发展需要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随着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新出台或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因此公司需要对相关制度要重新梳理并及时修改和完善。对此,公司将作专门部署,组织力量做好相关工作,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相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地制定、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整改时间:2008年10月30日前

整改责任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2、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采取外聘和内训相结合的方式,内部定期培训及外出学习相结合,使培训成为公司一项日常工作。加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对新修订各项法规文件进一步学习与提升,及时的领会与掌握,提高其规范运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的规范运作水平。同时加强公司内部中、基层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培训,建立公司培训制度,储备人才力量,为公司生产经营的人才后备资源提供保障。

整改时间: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

整改责任人: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综合办公室主任

3、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人才充实、结构清晰、运作高效、激励有效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创新、治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学习与借鉴外部优秀公司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公平竞争,合理建议,不断从基层中提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整改时间:经常性

整改责任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五、有特色的公司治理做法

1、公司已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制定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独立董事的职责和权利,明确了公司要为独立董事工作提供方便,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独立董事在充分了解公司信息的基础上发表独立意见,有效地维护了公司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公司已在董事会下设立了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决策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规定其专门负责公司人事、绩效与薪酬、财务会计、投资与战略等重大事项的预审查。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7

深化机构改革提升监管水平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是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革重点内容之一, 该局将专项治理活动同机构改革相结合, 并注重调查研究, 充分听取意见, 深入进行沟通, 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推进省级层面改革, 划分省、市、县三级监管事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被省政府列为省直3 个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省编办批准我局设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 除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外, 省级层面的全部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 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要素、审批流程、裁量准则、服务方式”标准化。梳理行政职权323 项, 编制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 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简政放权, 下放了8 个食品种类的生产许可和1 个药品检查事项。

同时, 该局组织局机关梳理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特别是认真梳理了中央、省政府和省局党组决策决定的重大事项完成情况, 逐项查部署、查落实、查问题、查原因, 对没有不可抗力未完成或进展缓慢的列入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治理项目, 省局机关和局直单位共梳理出大大小小相关问题229 件次, 重要事项39 个, 其中督查事项13 个, 问责事项26 个。另外, 该局认真组织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和18 个省辖市局、10 个省直管县 (市) 局开展自查自纠, 建立整改台账, 逐项整改落实。并结合每月效能督查, 加大对领导批示件、上级督查和信访件、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以及机关效能、工作纪律的督查力度。另外,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 驻局纪检组监察室组织明察暗访小组, 对省辖市局、省直管县 (市) 局存在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进行调研、分析, 共形成39 条问题 (督查项目13 条, 问责项目26 条) 。日前, 对各省辖市局、省直管县 (市) 局开展了督查督导, 督查督导结束后, 将对思想不重视、行动不迅速、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问责通报。

层层传导压力督导跟进落实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督查组, 对全省系统、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就开展治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活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发现典型, 找到问题, 明确下一步专项工作重点和方向, 对于省局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步步认真落实, 对于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力争通过省政府督查问责, 严格推动落实。

严格落实权力规范运行机制, 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该局制定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实施办法》, 强化人事管理、审评审批、监管执法、审核查验、基建财务等权力运行关键部位的监督和制约。制定《行政许可受理工作规则》, 将省局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程序, 在省局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窗口进行公示, 切实保障监管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六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检查问责机制, 落实党建责任。对驻局纪检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实施方案》细化分解, 明确了6 项监督内容和8 项监督制度, 建立工作台账。创新监督模式, 成立省局巡查工作组, 对7 个直属单位开展巡查, 对省局管理的社团组织进行了内部审计, 并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

据了解, 10 月13 日, 该局召开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 对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长青同志对前段专项治理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存在问题, 强调要把专项治理活动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行业形象的有力抓手, 真抓实干。推进会上, 餐饮食品监管处、医疗器械监管处、行政审批办和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等5 个处室、单位做了典型发言, 交流了治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同时该局围绕三个重点治理问题 (“不敢为”问题、“不会为”问题、“不想为”问题) 和五项重点治理内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中的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制度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食品监管执法中的突出问题、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 结合自身实际, 开展自查自纠、拉出问题清单, 制定整改措施, 建立工作台账, 形成了自查报告。

措施跟进有力保障水平提升

通过专项治理活动的开展, 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干部宗旨意识、敢于担当意识不断增强, 并增强了工作自觉性, 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不想为”和“不敢为”的问题有明显改观, 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不会为”的问题有了较大改进, 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增强。一是日常监管稳步加强, 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对全省12.2 万家持证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 评定率达到82.6%。对高风险药品企业、中药材专业市场实施责任约谈;加大认证检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力度, 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实施药品GMP、GSP, 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并落实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会商制度, 促进医疗器械注册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开展专项治理, 消除风险隐患。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全省抽检食品7.9 万批次、药品1.58 万批次、化妆品3000 批次、医疗器械2000 批次。针对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组织开展全省食品市场大清查、学校及其周边食品、调味面制品、配制酒、农村餐饮食品、节庆期间食品、中药生产提取、中药材专业市场、银杏叶药品、贴敷类、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专项检查和治理行动, 消除了一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三是严肃查办案件,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刑衔接, 加大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协查核查、追踪查源力度, 保持严惩重处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 全省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12 万起,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8 个, 移送司法机关252 起, 依法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法院专项治理工作报告 篇8

关键词:业扩;三指定;治理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福建南平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高级经济师。(福建厦门361004)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127-02

面对“三指定”专项治理这一重大任务,厦门电业局(以下简称“我局”)在解放思想中求突破,在更新观念中找途径,在体制创新中寻答案,着力抓好“动员、组织、整改、巩固”四个关键工作步骤,全面深入地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一些有益的经验,收获了一些心得,发现了一些难点,并找到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1.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贯,确保思想基础坚实牢靠

一是对主业各层面开展宣贯活动。先后组织12场次学习宣贯会,深入解读“三个办法”等重要监管政策,培训到位率100%,组织集中考试巩固学习成效。

二是在集体企业内部树立危机意识,要求员工积极应对变革,在市场竞争中规范服务,树立以质取胜的公平竞争理念。

三是向社会公开治理决心。通过企业网站、营业厅、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我局规范业扩市场行为公告书。在各营业窗口和大型社区,发放“三个办法”宣传资料共6000多册。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告知书签收率达100%。邀请厦门市发改委、经发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参加座谈会,广泛宣传业扩市场的全面开放。

2.全力加強组织领导,周密制定治理方案

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参与部门工作职责,做到各岗有职有责。

周密细致。制定了《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整改工作按12个方面、31个专题进行分工,明确各分项工作的整改目标、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等,有效保证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有序推进。

3.全面开展清理工作,自查自纠深入有效

全面开展五项清理工作。一是开展业扩管理制度清理工作。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了《10kV及以下业扩流程管理办法》等9个制度,废止了《业扩设计单位资格审核确认管理办法》等12个制度。二是开展主多界面清理工作。检查营业场所,确保不存在集体企业在场所内设点服务的现象;抽查营勘现场,确保不存在与集体企业人员联勘现象;抽查业扩工程各项通知表单,确保主多界面清晰。三是开展营业档案清理工作。规范10kV客户营业档案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不在档案中出现集体企业相关资料和集体企业工作人员签章。四是开展供电方案规范工作。全面检查业扩供电方案,重点是确保必要信息的完整性,对随意变更供电方案的,实行“说清楚”制度。五是开展业扩收费清理工作。严禁自立收费项目或擅自调整收费标准,规范集体企业的工程收费。

精心组织“规范经营、精益管理月”活动。针对6月供电检查中监管部门反馈的问题,我局在7月组织开展了这项活动,要求全局各部门对检查结果由点及面、深入挖掘、积极整改,实现“共性问题彻底整治”。

举一反三对照自我开展排查。我局组织各专业、各部门认真学习各级监管报告和文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对报告披露的其他供电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多次自查,共计发现问题27项,完成整改工作20项,其余7项也均按整改计划的进度要求推进。

4.多措并举夯实管理基础,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核对SG186系统基础数据。组织六大分局全面排查SG186系统电子档案,彻底消灭业扩流程“体外循环”现象,对系统时间和单据时间不一致现象进行专项整改,在系统中真实还原业扩流程各环节进度情况。开展SG186与GPMS系统信息比对,提高SG186系统基础数据完整性。

建立业扩标准化服务体系。制订和完善全局统一的客户经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开放市场后的作业需求纳入该指导书。推行该指导书和客户经理全程负责制,依靠“双引擎”确保工作标准高起步,整改要求稳落地。

完善业扩绩效评价办法。修订《厦门电业局业扩工程评价管理办法》,增加“三指定”考核的专项指标。委托外部咨询公司,对客户报装“三权”落实情况进行闭环回访,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为业扩流程改进指明方向,做到“进程监控与结果评价并重,问题发现与持续改进协同”。

主动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在供电营业窗口设置自助服务终端,方便客户查询业务内容及有关政策,检索具备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资料。并在窗口滚动屏公示在办工程信息以及办理进程,发布客户受电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实现工程信息的透明化,确保客户“三权”的有效实现,树立规范诚信的企业形象。

牵线搭桥,服务三大市场企业。一是召开业扩工程“供需见面会”。2010年我局层面组织召开7场供需见面会,为客户和施工企业创造条件,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合计共有40多家施工企业和120多家客户参会。见面会详细介绍我局业扩工程市场化运作情况,针对业扩报装环节中的代表性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就客户办电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难点进行了一一解答,促成“项目对接”。分局层面也组织召开了多场见面会。二是成立专门服务小组。为新进入厦门市场的设计、施工企业开展协调服务工作,主动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针对存在问题修订相关制度、完善相关业务流程。

5.建章立制巩固整改成效,廉洁自律建立长效机制

编制客户经理团队“三指定”知识建设制度。对我局现有业扩知识库进行拓展,增加“三指定”专项知识,定期进行“三指定”专项知识培训和考试,并建立考试成绩与个人绩效和业务晋级或淘汰相结合的制度。

建立业扩月度巡检机制。我局营销部在各分局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各分局互查巡检工作和专项稽查,形成巡检常态机制,并将检查结果定期通报,借此不断巩固整改成效。

出台业扩廉政工作要求。编制《厦门电业局用户受电工程“五项不准”》岗位红线制度,杜绝发生以电谋私、内外勾结、侵害用户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建立全员廉政教育制度和业扩报装关键环节危险点监督制度,对关键岗位人员特别是三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对“苗头性”问题施行岗位回避原则,确保“干事、干净”的廉政标准。

二、“三指定”专项治理成效

1.全体员工概念入心、知行合一

经过整改,全局上下“三不指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上下齐心、通力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和集体企业竞争力的新观念逐步树立。

2.三大市场占有率稳步下降

截止到2010年底,厦门地区共有23家外部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我局送电项目三大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至:施工87.53%、设计70.05%,设备42.86%。

3.健康、公平市场环境逐步形成

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业扩三大市场的垄断格局已经被打破,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正逐步形成,业扩工程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中的困惑与难点

1.电网的公共安全难以保障

电力客户的受电装置接入电网后,将与电网设备紧密相联。电力客户受电工程在设计、施工、供货单位的选择上,大多缺乏相应的标准和经验。实施“三不指定”后,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容易发生低价竞标、低价中标、低价购买的状况,信誉较高、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企业及产品在“价格战”中极有可能“出局”。客户的受电装置工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将有可能引起越级跳闸,直接危及电网安全和公共安全。

2.电力多經将难以承受市场全面放开的冲击

业扩工程建设是电力多经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业扩三大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是多经企业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实施“三不指定”后,经营管理相对规范的电力多经企业,短期内将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良莠不齐的市场中不规范、低成本的无序竞争行为。势必导致设计、施工、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业务流失,经营效益下滑、职工队伍不稳定。

3.电力行风与廉政建设将面临挑战

行风与廉政建设一直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实施“三不指定”后,受利益驱动,一方面厂家会利诱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成为其推销员,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可能寻租客户提供专业服务,供电企业队伍中容易滋生违法违纪现象,使我们的廉政建设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四、今后“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

要继续做好“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我们应积极主动、负重前行,并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客户供电服务需求的变化情况,开拓思路、攻克管理难点,进一步深入推进“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

二是不断增强客户经理团队服务意识,全面提升业扩服务水平,实现服务标准指标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要求规范化、服务过程人性化的目标。

三是积极搭建三大市场企业沟通机制,全面规范集体企业市场行为、做好市场表率,更好地塑造和传播“责任央企”的形象。

五、小结

总之,实施“三不指定”、打破业扩市场垄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是每一个电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只要我们信念坚定、扎实稳健、不断推进治理工作,最终一定能在保障电网公共安全、维护电力客户合法利益和维持集体企业效益上,收获“多赢”。

(责任编辑:刘辉)

上一篇:感恩节发朋友的祝福语下一篇:特点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