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教育需要观念转变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 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 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 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 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 从知识、技术的传授, 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 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 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 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 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 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 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 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 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 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 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 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 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 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 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 20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 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 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 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 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 (1) 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 并能熟练运用。 (2) 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 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 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 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 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4) 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 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 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 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 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 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 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 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3 教材观的转变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 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 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 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 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 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 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 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 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 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 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 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 提高理论水平。第三, 教材应多样化, 除了必修课外, 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 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 笔者认为, 不同类别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 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 不能千篇一律。这样, 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 又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总之, 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 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

4 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 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 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 篮球变小些, 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 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 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 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 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 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合的标准, 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 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 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

5 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 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 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 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 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 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 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 还是娱乐活动, 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 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 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 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 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 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 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6 结语

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 大、中专学校的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为主导。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影响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 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课题,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摘要:21世纪, 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 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

关键词:体育教育,观念,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 等.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1) .

[2]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0) .

[3] 周登蒿.学校体育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职高生的早恋问题下一篇:企业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