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推荐8篇)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个人来回答!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
xisi521
采纳率:42% 10级 2013.06.21 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123
剖析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很多的问题。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一般地说,人都出生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再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因此,对大多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他们很尊重自己子女的看法;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上可以看到我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因此,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结语
关键词:家庭的教育,缺点,现实情况,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的年纪大, 社会阅历丰富的来对小孩进行陶冶, 影响和教导。一出生, 家庭是第一个团体归属, 父母是可以直接的学习的对象, 是孩子终生学习的老师。生活琐事的教育内容, 处理的方式方法也是教育形式的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其中家庭特有的文化修养, 性格, 气质, 道德、价值取向、所有这些综合形成特有的家庭教育的家庭。
一、中国当代家庭教育之现状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 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是, 不可否认, 一些与时代相背离的传统思想, 包括家庭教育思想, 作为文化遗产也同时影响到我们的价值取向, 它们成了种种规范, 束缚了父母的思想和行为, 成为家庭教育科学化的羁绊。中国父母心中有许多潜在的“规范”, 这些规范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思想里。尽管我们很难讲出这些“规范”是什么, 但是, 当孩子的言行与我们潜意识中的这些“规范”不符时, 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涉。
二、中国当代家庭教育之弊端
说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弊端, 主要是指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科学, 本人从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选取了以下的典型加以论述。
(一) 过度溺爱, 过度保护, 抑制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中国家长溺爱程度之深, 很在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的隔代教育造成的。
(二) 管得太多, 干涉太多, 惩罚太多, 孩子累父母也累。在中国特有的传统观念之中, 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是不存在。所以父母对孩子有一切的干涉或者惩罚, 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中国的孩子一出生, 以后的道路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 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教育是一个过程, 让孩子逐步的成长, , 给孩子太多的干扰, 限制孩子天性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 更多的优秀能干的父母经常试图用自己的光环套给未来的孩子, 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来取代孩子的一面。
(三) 性教教育近乎空白, 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在中国, 虽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青少年的性教育死有利于促进他们本身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可是大多数孩子在家庭的性教育形势却很严峻。因为中国父母本身就几乎没有正式的、系统的接受过性教育, 性知识, 性教育的旧思想状态很差。传统观点使他们羞于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也有家长认为性是可以自学的。在“性”这个问题面前, 大多数父母都选择逃避或沉默来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 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乏不是一天二天养成的, 父母让它自学, 学校教师、教科书的观点, 这些教学方法让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而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知识, 大大提高不健康的性心理, 性犯罪、青少年可能是未成年少女怀孕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主要人群。
三、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 注重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庭教育其本质是一个家庭一起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没有在一起的时间的家庭是一个虚拟的家庭。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关注是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并不断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事实上, 孩子在成长的关键在于自己父母, 必须不断地建立成长的目标, 不断的学习, 自我完善。这是一个在学习实践的反应, 促进智慧的过程,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 提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内容
在提升的“文化内容”, 第一点是要促进“观念能力”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模式, 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思维发展, 肯定是可以找到良好的教育模式的, 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教育模式。盲目地使用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不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 简单地增加投资经费或许不会带来家庭教育的成功。核心是充分发挥智力的优势, 文化融入到他的智慧来指导家庭教育的艺术。
(三) 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家庭
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的愿望, 即使这样他们也愿意苦点、累点。但是平时应该多沟通, 及时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同时理解孩子的困难, 让孩子一步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信任孩子, 耐心地说服、引导, 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沟通, 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默契, 民主的关系, 平等的家庭。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持部分是不能被取代, 家庭教育是提高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我们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但是, 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影响, 主要的一些想法, 传统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及时改正现在的教育方式, 改善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记住最主要的是:父母在家里的角色不是法官, 不是警察, 应该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李石华.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9, 11.
[2]白廷贤, 刘淑琴等.中国家长的误区.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6.
[3]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 1993.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社会缘由 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一、家庭教育的历史溯源
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伴随家庭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家庭的形态、结构、性质以及家庭教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家庭教育经历了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当代社会三个时期。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以“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等封建思想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注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并受教育科学的指导,同时家庭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当代社会,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婚姻形态、婚姻关系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既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社会变迁和家庭变化,使家庭教育原来存在的矛盾更为尖锐,同时又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二、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社会缘由分析
(一)、空壳村让传统的家庭教育、家族教育、家族文化逐渐消失。
1、家庭教育方面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市谋生、求发展,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农村更像一个被慢慢掏空的椰子,正日益变成一个空壳。农民进城,当然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因为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极大,进城更能增加家庭的收入,但城市只接纳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不接受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正好老人成为了农村家庭教育的不二选择。这些孩子被人们称为留守儿童,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他们本是农村的希望,而现在,他们却成了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或是被寄养于亲戚,或是被祖父母照看,他们的早期教育几乎无完整的“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寄人篱下的无赖,以及祖父母教育力不从心,有的抑郁、悲伤、有的自卑、自闭,有的还染上抽烟、喝酒、赌博等坏习气。
2、家族教育、家族文化方面
没有了固定的村落,没有了代代相传的乡风民俗,传统的家族教育、家族文化也随之土崩瓦解。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报道,城市化乃中国经济进程的核心,中国的城市人口正以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的速度激增。如今中国54%人口生活在城镇,2005年仅为42.5%。村庄在迅速消失:2002年360万个,2012年锐减至270万个。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于丹说:“中国是一个家邦社会,过去中国的风俗里就有它的伦理规矩,过去说张家村、李家店、赵家祠堂等,一个村的人都是同姓,他们的孩子做错了事,去跪祖宗祠堂,觉得没有脸面见祖先。很多祠堂里是有家训的,即使是寒门,也说自己是有门风的。”中国文化强调“风教”治国,《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假如说一个村、一个乡里的道德楷模家庭都没了,这个村或者这个乡也基本败落了,这是中国家族教育的悲哀。中国当代青年思想家余世存认为:上层精英家族败落一分的话,普通百姓的家庭要败落五分甚至十分。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家族教育、家族文化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已渐行渐远。
(二)、社会的变迁,让家庭教育在无奈中被教育培训机构代替。
1、早教机构成为孩子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儿教育。各地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也随之诞生,如:蒙台梭利感官训练、爱弥尔自然成长教育、卡尔威特神童培训、贝斯特幼儿英语教育等,多数家长对这些教育理念、课程缺乏了解,但因为自身无教育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更无系统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知识,加之职场竞争的残酷无精力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只能把孩子的一切教育交给早教机构。而早教机构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之竞争残酷的现实社会,让急功近利的家长不惜一掷千金,把孩子送到了亲子乐园或幼儿园。因此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虽然人们很重视,但主要不是靠家长的教育,是早教机構的教育。另外,也有部分家长根本就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业余时间多数是聚会、打牌、钓鱼等,孩子的家庭教育直接交给电视或网络,但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转型时期,家长们也是别无选择。
2、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按照目前的人才选拔制度,应试教育终究是中国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式,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依然是家庭教育的主流思想。家长们在家里主要还是孩子的后勤服务人员,只要孩子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家长们都“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在学校教育之外还要进“舞蹈班”、“英语班”等。很多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就没真正懂过家庭教育为何物,到了初中、高中更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只能把孩子交给学校或培训机构,自己只知道等孩子的试卷分数。虽然,素质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被人们重视,但到了今天人们都没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答案,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其实依然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这也是中国社会在不断前进中必须承载的痛。
三、未来中国家庭教育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社会风气日益良好,素质教育进入人们的生活,人才选拔制度日臻完善,家庭教育也终将回归教育的本真。
参考文献:
[1]于丹.《家教的学问》2015年1月21日
一、对早教定义的误解
早教,对于这个词,每个父母的理解都有不同。有的主张早早的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则主张让孩子尽情的玩耍。
主张灌输的人通常基于以下理由:
1.现代社会那么激烈,尤其应试教育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所以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笨鸟先飞,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2.从小就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对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3.我们小时候没有条件接触、完成的东西,试图通过孩子来圆梦。
这些人曲解了学习的概念。学这样东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要视孩子的情况而定,并且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实施。如果以机械的方式来教孩子,我们可就剥夺了他们快乐的童年。
反对教的人通常基于以下理由:
1.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不要让宝宝失去快乐的童年。
2.宝宝还小没有必要学任何东西,长大了学一样来得及。
3.学习是拔苗助长,对宝宝的成长不利。
这些都曲解了宝宝学习的概念,也低估了宝宝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对宝宝来说什么都是学习,他经历的一切都是学习。宝宝从出生到6岁,尤其是0~3岁的时候,他的学习能力十分惊人,是人类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如果无视宝宝这个阶段的的需求与潜能,就会妨碍到宝宝的发展,极大的浪费了宝宝的潜能。
二、对幼儿的关注度不足,缺少父母的陪伴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的飞速增长离不开人们日夜不停的辛勤工作,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已经完全占有了我们亲人之间相会相聚的时间。
特别是对于城市家庭中的爸爸妈妈们,就更少有时间能够在家里陪伴自己的子女,而只能在为生计而奔波着,为了就是给自己子女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好的物质水平,缺忘记了对孩子的关注。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是绝对必要的,好处很大,但必须注意火候。如果家长们总是盯紧孩子,想永远使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关注中毒”的症状,也就是说,离开家长一会儿都不行了。相反的情况是,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对孩子关注非常
少,孩子就会出现“关注饥渴”的症状,也会缠住家长不放。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或关注不足,也会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关注。受到过度关注的孩子会对老师不满,因为老师不像他爸爸妈妈那样,总是围着他转,而是把自己的关注分散给了其他小朋友,孩子已习惯于“独吞”别人的关注了,不习惯和其他小孩分享老师的关注,当然会有挫折感,于是他就可能讨厌老师。老师要是再表扬别的孩子,他更生气了,这是很自然的。关注不足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的挫折感要少一点,但是他会比较冷漠,老师要是一批评,他会害怕,与老师疏远了。进攻性强一点的孩子就会捣乱,以期引起老师的关注或者发泄心中的不满。
不管是关注过度,还是关注不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都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调整:
1.适当关注。少嘱咐,少唠叨。要给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总把她放在眼皮底下,但也别老不理她。
2.夸奖要少,批评更要少,用“平常心”和孩子打交道。
3.家长如果和孩子做游戏,不要老成心输给他,要有输有赢。如果孩子输了就哭,不要理他,别劝、别哄。
4.孩子吃了一点小亏,挨了一点小批评就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家长不要和他感情保持一致,稍微表示一点同情即可,再闹就不理他了。
5.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和小伙伴多接触,少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也不要过于计较自己孩子的得失。
三、育儿关系人的素养不高,缺少对儿童专业知识认知 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幼儿的爸爸妈妈、保姆、爷爷奶奶等“教养关系人”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认知观念和心理素质水平,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必须提升他们对幼儿发展的理论认识和各种阶段的不同变化。
四、无科学的教育方案,应对幼儿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特定的引导教育
大多数家庭早教不尊重生命的天赋潜能,不管幼儿是否能够接受,都以填塞式的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幼儿在不同的月龄段里,幼儿的身体会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影响幼儿学习的水平和内容,不科学的早教方式会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及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但是缺少科学有效地教育规划。
六、较有文化素养,对早教育儿知识有一定的书面了解,也有较强的学习性。有教育好幼儿的目的,但是实施起来没有连续性和专业的理论知识。
七、高端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期望值,希望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受到最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都有送孩子出国成长的想法。
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二、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三、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五、我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六、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
七、不能让孩子跟保姆或爷爷奶奶睡觉,孩子一定要跟妈妈睡。
八、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家庭教育情况,常常感叹: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管。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十七大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其成效也举世瞩目。可是,我国的教育水平是否达到了真正公平的阶段呢?带着疑问,我于2008年的暑假对附近居民进行了调查,为有效的了解人们对教育现状是否公平的看法,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实施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① 具体目标
1、人们对于中国教育是否公平的看法
2、了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及现状
3、对于中国教育公平之路的对策及建议
②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内容涵盖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看法、实施、对策及建议
2、网上搜查
更全面的了解中国教育公平实施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对于调查问卷分析,以及网上搜查资料的结果来看,中国教育并没有达到完全公平的阶段
① 人们对于中国教育是否公平的看法
1、教育资源的使用
调查显示,有66%的人认为教育资源的使用不公平,30%的人认为较公平,另有4%的人认为不好说,但没有一人觉得这是很公平的。
调查还显示,人们认为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58%的人认为差别很大,36%的人认为还可以差别不大。
2、国家对于教育的支持
调查显示,对于国家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52%的人认为作用不大,42%的人认为作用较大,也有6%的人认为作用是很大的,没有人认为它没有作用,这说明国家对教育的支持是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3、不统一的招生制度
调查显示,对于不统一的招生制度,如高考招生等,62%的人认为不公平,32%的人认为公平,还有6%的人觉得无所谓。
4、对复读班的看法
国家规定取消高考复读班,对于这项决策,71%的人认为“不能,因为高考还存在,这是个问题”,而25%的人认为“能,那样子就节约国家资源收费,有利于教育公平”,有4%的人有自己的见解,如“高考复读班很好,对教育公平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公立学校取消复读班,则应鼓励民营学校开补习班”。
5、教育公平所缺失的方面
调查显示,72%的人认为最严重的是“各地教育投入不公,教育资源
分配不公”,64%的人认为“农民工子女上学难”,这两个方面都是比较严重的,还有52%的人认为“教育乱收费”,44%的人认为“低收入阶层子女找不到好学校”,44%的人认为“农村子女辍学”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缺失的几个方面。
② 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从宏观上看,一是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差距巨大。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差异十分显著。由于生均财政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巨大。由于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各地基本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差距巨大;而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三是师资队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差距巨大。农村教师队伍中约有31万教师学历未达标,教师编制制度和补充机制难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
从微观上看,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贫困家庭难以承受,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放弃读书或辍学。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很多学校仍然要收借读费、赞助费。三是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在接受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四是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校招生指标投放计划存在地区差异,每年高考录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大城市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性,直属高校在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比例较大,导致稀缺的优质高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受到强烈质疑。
③ 对中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建议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实施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减少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单凭教育自身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必须采取一系列坚定的、长期的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尤其应从根本上解决造成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经济根源。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相应机制,加快普及和发展教育,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化,全面提高西部人口的素质,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要实现教育公平,还必须以法律为保障。我国有关法律除规定了每个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及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外,还制订了一些具体保障措施。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中都有所体现,从而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还难以在法律中做出具体规定。所以为逐步推进教育公平,我们需要在一系列方面有所作为:
1、各级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2、在义务教育中,政府可以采取补助的办法确保所有人群达标;在非义务教育中,可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多帮助弱势群体。
3、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改变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大一统”模式,消除整齐划一带来的弊端,实现教育发展的地方化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4、加强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上的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机会均等。
5、在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教育及所有薄弱学校教育的面貌。
6、摒弃教育中任何有关性别上的陈规陋习,实现性别上的教育平等,招生和就业工作中,应制订不带任何歧视的选拔与录取程序。
7、支持和关注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城市薄弱学校教育、偏僻农村地区儿童教育、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女童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和移民子女教育等。关注各种处境不利的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保证生理与智力残疾儿童、移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确保街头流浪儿、童工及民工子弟获得学习机会,防止他们成为21世纪的文盲。
8、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为每个人任何阶段的继续教育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教育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函授、自修等形式,都是很好的方式。
9、完善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和与之相应的奖学金、补助学金,使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有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10、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在欠发达地区,更应大力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写在后面的话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按同样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学生,也不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同样的学业成就,而是要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这也意味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赋而因材施教。在我国现行教育中,重视使天赋优异的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这无可厚非,但因此而严重忽视天赋较差的学生,则是不公平的,这往往使他们失去学业成功的机会。这些都需要改正。
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发展中求公平,在公平的基础上求发展。政府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教育公平是—个逐渐逼近公平的过程,而不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不可过于理想化,但又是必须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逐步缩小差距,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我们应该朝这个目标前进。
四、附件
关于教育是否公平的调查问卷
被调查人:联系电话:
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教育程度()A 小学B 初中C 高中(或中专、大专、技校)D 大学本科以上
2、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如何?()A.很公平B.较公平C.不公平D.不好说
3、你认为阻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 教育乱收费 B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学校录取制度不公平D 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
4、您认为现在所处学校的教育资源(如师资,硬件设备,图书馆等)与别处相比分配是否均衡?()
A 很均衡 B 还可以差别不大 C 差别很大 D 无所谓
5、您是否认为不同阶层的子女受到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A 很严重 B 有问题但不严重 C 没有这么严重
6、身边是否有学生因为经济困难或学费太高而放弃心仪的大学或专业?()A.有 B.没有 C.不好说
7、你平时会去关注关于教育不公平的消息吗?()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不
8、对于国家财政在教育扶贫方面加大投入,对于实现教育公平的作用有多大?()
A.作用很大 B.作用较大 C.作用不大 D.没有作用
9、大部分地区有出现重点班重点学校的划分,您认为这是否可取()A.可取 B.不可取 C.无所谓
10、您认为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的制度是否公平()A.公平B.不公平C.无所谓
11、对温总理所说的“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怎么看?()
A.教育是立国之本,理应倡导
B.教育越来越受市场影响,仅仅倡导的实际意义不大
C.支持倡导,但更希望看到实际措施
D.其它
12、教育公平缺失,你认为最严重的是什么?()
A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B 农村子女辍学问题
C 城市低收入子女找不到好学校
D 各地教育投入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E 教育乱收费问题
13、国家准备取消高考复读班,这是否就能还教育公平?()
A.不能,因为高考还存在,这是个问题
B.能!那样子就节约国家资源收费,有利于教育公平
C.其它(欢迎发表评论)
一、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据德勤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总值在2012年将达到9600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12%。这个数字同比在2008年,这个数字是863个亿,也就是说增长了十多倍。这里面再细分一下,民办教育年复合增长率是16%,远远大于公办的9%的复合增长率,也就是说其中民办教育从2008年占比40%多,到现在应该是已经到,具体的数字我不太清楚,但是大致的估算应该是在60到70以上。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4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学大、学而思、龙文、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论坛)、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
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可能要达到近6万亿元,而国家公共财政能投入的大概只有4万亿元左右,还有2万亿左右的资金缺口,必须也只能通过扩大社会投入即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来解决。但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做教育培训,是急不得的事情,不要轻易跟制度融资全面挂勾,做教育的目的不是以聚钱为目的的”。
在中国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教育格局以公办教育与集体教育为主,目前,社会上对发展民办培训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冲击论”“盈利论”“怀疑论”等不切实的言论影响着培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公众及政策对于公办学历教育与民办培训教育在态度上不能够一视同仁,国家出台的扶持及奖励政策不能够有效的落到实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监管政策尚未出台,培训教育的发展缺少整体的战略规划……这些都成为中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发展的严重阻碍。
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几年教育培训机构投诉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提升教育品质是立身之本,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是成事之基,是一种取信资本互助共荣的契约精神。“公立学校有很明确的导向:分数导向,升学率导向,而我们的导向是什么?是教育真正的责任导向。”鼎盛彼昂教育集团董事长刘宏冰说。
中国教育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发展历程,目前的教育行业上市企业有新东方、学大、学而思、诺亚舟、安博教育、环球雅思(已退市)等等,以及数十家教育培训的企业一次次的融资,风险资本一拨拨的激起了浪潮。从上市的数量和融资方面来看的话,我国教育行业和培训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作用,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共披露了11起财务投资案例,相比2011年披露的投资数量是相同的,但是投资金额增加了138.35%。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培训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蒙昧期。蒙昧期的培训属于自发式的培训。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有了培训,反应出来的基本就是技术类的培训,还有社工部文件要求的一些培训。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对培训的需求,企业自身也零星地引进培训,但是这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企业内部的培训。
第二阶段,启蒙期。到了90年代后半期,培训开始进入启蒙阶段。当时的标志主要是以成功学为代表的软培训。而在此之前的都属于硬培训,所谓硬培训,其实就是搞技术的。当时,突然提出一个新概念——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并且一些组织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软培训就顺理成章地进来了。我认为,成功学最适合的组织会是直销和保险这两个行业。
第三阶段,热潮期。启蒙阶段之后,台湾和香港的一大批培训师过来了,这时候就到了培训的热潮阶段。以陈安之、曾仕强为代表的大师,我认为大师时代代表了一个不成熟的时代,成熟的时代基本上就会形成一个专家群体。知识本身是一个可传承的东西,但是大师所代表的东西是不可传承的。用逻辑推演一下,问题就出来了,大师本身就是培训师,但是大师一个弟子都没有培训出来。你说,余世维的弟子是谁?曾仕强的弟子是谁?陈安之的传人是谁?没有。因为他最具特色的东西本质上不算是知识上的传承,而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可复制的是知识,不可复制的是艺术。在初级阶段,大师的作用就是提升了培训的地位,众多培训公司就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了。
第四阶段,反思期。热潮过后就是反思,一直到现在还是算反思的。管理培训业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公司,可给大家的感觉比较混乱。于是开始反思该怎么办,特别是呼吁加强行业监管,加强企业自律,这就体现了培训业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反思。另一方面,有的客户反映,说什么叫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讲故事;什么叫互动?互动就是做游戏。原来挺好的一些东西,现在为什么又说它不好了?主要是因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培训的门槛很低,什么人都来做培训。
咨询可以说是与培训相伴相生,但是,咨询相对于培训来说要好一点,因为咨询要求个性化,很难简单复制。所以,咨询公司做不大,培训公司做大了。因为培训公司可以简单复制,然后通过规模化,降低每个培训者的成本,降低每个老师的成本。但我认为,目前的这种状态还有待于提高。
第五阶段,全面提升期。从2010年开始,培训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升期。提升期的标志是出现一些趋向性的东西。其实,从目前来看,已经有一些逐步清晰的脉络了,也就是有些东西呈现出趋向性了比如由一个行业开始走向一个产业,由数量化转向规模化,由传统方式转向E化方式……
从2010年开始,培训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升期。提升期的标志是出现一些趋向性的东西。其实,从目前来看,已经有一些逐步清晰的脉络了,也就是有些东西呈现出趋向性了比如由一个行业开始走向一个产业,由数量化转向规模化,由传统方式转向E化方式……我们不妨做一个展望:
三、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微博)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后在全国并购了一些地方大型培训机构,很快实现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巨人的幼儿教育和家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化的品牌格局。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注重开辟教育蓝海,据国家语委透露,教育部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而新出台的高考大纲中“错一字扣一分”的规定和电脑阅卷对书写要求的提高,是对目前语文基础教学的一种警示和鞭策。为此在教育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市场迎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巨人教育集团在2007年开始并购钢笔字速成项目,2008年投资研发,目前已经在市场上销售,销售不到半年来全国加盟商达到200多家,巨人研发的《巨人五天钢笔字速成项目》在全国开启了将大型情景喜剧和教育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第一次将《家有儿女》三位小童星聚集打造出了青少年喜欢的钢笔学习产品。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正在研发的《智多数学棋》即将面世,目前已经订购出30多家单位。巨人教育产品化的战略将是集团的又一利益增长点。
2、专业教育机构连锁化和品牌教育项目连锁
在品牌机构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专业机构注重在纵深发展,例如旭日弘文作文,专注作文考级,在全国设立了考级基地,快速开发市场,推动地方加盟商开启作文教育的新革命,像这样专业化的机构专注某个领域是快速成长的重要策略,专注造就专业,为此在品牌机构竞争的条件下,加快专业化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品牌机构竞争的策略。目前像新东方的泡泡少儿英语在全国也有加盟,巨人教育集团的《巨人五天钢笔字项目》、《巨人四大名著歌曲版》、《巨人作文》、《巨人数学》、《巨人英语》、《巨人幼教》等自品牌项目,已经在地方二三级城市展开项目加盟,这种品牌化加盟的模式将有助于快速启动二三级市场,地方加盟商热衷于与品牌化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在当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模式将是二三级市场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中国教育培训业走向全国地方城市的一个重要途径。最终会形成大品牌教育机构占领全国各级城市的大格局。教材的标准化、服务的一体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成为一种趋势。
3、融资机构并购趋势化
国际出版教育集团英国培生集团日前在京宣布,其分支“培生教育”正式并购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华尔街英语(中国)。去年,“培生教育”收购了上海乐宁进修学院,并持股北京戴尔国际英语学校,吸收环球雅思的优质资源,正式进入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此次并购,“培生教育”将继续保留“华尔街英语”品牌,进一步扩展教学网络,为更多中国在职商务人士提供英语培训。这是国际教育集团大势进军中国的趋势,目前在已经获得融资的教育机构中都开始了自己的圈地运动,新东方并购了铭师堂等高考复读教育机构,安博教育在全国并购了一些课外辅导培训和职业化教育机构,环球雅思早就开始圈地,巨人教育集团在武汉、南昌、西安、广东、广西等城市大势并购了当地最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还收购了一些很有潜力的教育科技及游戏产品。这种并购化的趋势导致当地的教育机构竞争力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地方本土品牌占据市场改为了由全国品牌占据地方本土市场,同时增强了地方品牌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了服务和师资力量的建设,使得地方教育机构发展快速。这将是品牌化教育机构跑马圈地运动又一个竞争趋势,占据自己在全国的市场。
那我们对什么样的教育机构更为关注呢?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值得去关注,值得去跟踪的企业,主要有四个要素:一方面,它要有好的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要能够持续、长久,我们可以去办一个很小的补习班,很小的一对一的一个讲课,也可以赚钱,像日本学中文的小的机构非常之多,但是你这个教育理念是不是对社会有价值,你是不是能够持续?这个是关系到你是否能做到,能不能长久。它跟一般的商业企业不同,它要有一个教育理念在里面,这是一个前提。
第二,它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好的产品和服务,首先它要有社会价值,你要满足一些人的需求,而且相对其他的产品,要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这个产品最好它首先有大部分的东西是能够标准化、能够复制的,因为这个产业跟老师相关,我们不可能让每个老师长成一个样子,说一样的话,但是这里面你怎么是有一些标准去规范,用一些培训去达到这些东西,这些我觉得是要做的,这个产品一定程度上有标准化可以复制的。
还有,这个产品最好是有完整性。所谓的完整性,它不是你提供某一个点的价值,而能提供一个链条上的一些共同的价值。比如我们投萌视的教育,家长对萌视的教育需求,会担心到别的幼儿园不适应,这个产业链就要做下去,这都要时间的。如果我们纯保证AMI这种培训方式,我们一定要跟AMI培训做一个很好的沟通,他们全球03的培训师可能不超过五个人,怎么满足这个需求呢?包括还有模式的教育,很多都是一样的,你对这个产品本身,最好不是一个点,能够是满足一条线的需求。
第三点,我认为也是最难的,就是商业管理的能力。因为大部分现在看的教育,都是通过连锁方式发展的,很多懂教育的人不太懂商业,懂商业的人太商人,又忽视了教育。所以其实这种很优秀的,又懂教育,又能够把商业做好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商业方面,连锁经营,会涉及到很多连锁经营的感觉能力,运营能力,包括营销能力,很多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挑战,至少领头人,要有这方面的素质和潜力。
第四,我们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你一定要有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不管成熟还是不成熟,但是它能够带领你这个企业,能够聚集老师的平台,因为教育企业最终还是老师,你没有一个强的文化,没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你这些人是没有办法聚集到这里了,如果都是为了短期利益,在这里面分点成,做一下,这个其实是做不长久的。所以一个企业文化,对教育企业也是非常看重。
基本上我们觉得这四个因素,对我们来讲,是我们看的教育产业里面的企业一些成功的要素,我们是特别特别关注。
总的说起来,我觉得一方面产业的机会非常之大,市场非常巨大,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另外一方面,整个体制又受了很大的牵制,对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教育,外部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也不是没有利,不管怎么样,我们认为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四、教育培训业的主要竞争领域:
1、中小学英语培训市场的竞争分析 大家知道,目前我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已达150亿元,到2010年,可望达到300亿元,可见这将是一个发展十分迅猛、蕴含巨大商机的行业,而且相对于接近饱和的成人英语培训市场而言,中小学生和幼儿英语培训则成为未来市场发展主力军,所以激烈的虎狼大战在这里上演并不为奇,虎狼大战本质上就是利益之争!在北京少儿英语规模比较大的有巨人教育少儿英语,新东方的泡泡少儿英语等机构。每个教育机构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英孚教育、盖伦少儿英语等更注重英语教育的实用性,大多使用外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巨人教育注重了能力与升学考试的结合,符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巨人教育集团在北京的少儿英语学员同期在校生就有3万多人。我相信这样规模的少儿英语机构在北京市场是少之又少。巨人学校还研发出了《巨人少儿英语》系列教材,目前已经投入市场,巨人将掀起全国少儿英语市场又一高峰。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态的日趋理性,选择英语培训机构也越来越慎重,更看重培训机构的实力、口碑和品牌。英语培训已经进入品牌化时代,市场将面临残酷的重新洗牌,许多培训机构已经意识到严峻的竞争形势:是得过且过被市场淘汰,还是选择加盟获得重生?
2、课外辅导市场的竞争分析
时下,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辅导市场日益升温,这与家庭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密不可分。调查显示,城市家庭中为孩子请家教的比例占到了40%-60%,城市居民日常支出中教育所占的比例在08年时占到28%,统计表明这部分比重在逐年递增。2008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在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又非常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上的庞大需求。
在国内,课外辅导机构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已经初具规模,按操作方式可大体划分为网络教育机构和实体培训机构两大类,这两类机构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但是像巨人教育集团这样的综合化课外辅导教育机构目前还很难有机构超越,巨人教育集团的定位准确,专注于中小幼教育市场,面向教育的多元化、综合化发展,现在很多教育机构也在模仿巨人教育的综合化发展模式,但是这个时代要想综合化,套用国际定位大师特劳特的话说是:巨人教育的发展定位是在市场初期形成的战略,如果换成今天再定位于综合化教育将是最大的错误。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教育机构也想办出巨人这样百货大楼式的教育航母,实在是难以实现的。
课外辅导市场最大的竞争就是师资的竞争。幼儿、小学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中学注重升学考试,无论中小学,还是幼儿教育,师资是一个重要保障,教学研究永远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为此,巨人教育集团非常重视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的最大资金投入就在师资培训和选聘上,还有就是在教材和教学的研究上,我们相信这才是教育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五、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品牌化格局形成
在未来,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格局将会形成定居的局面。例如:英语培训领域将是新东方、环球雅思等这样的机构领跑英语培训市场;职业教育将是安博、北大青鸟等机构占据职业培训市场份额;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将是像巨人教育以多元化的优势占据全国市场,最后将形成像家电业和电脑业,大品牌割据市场的格局,各个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教育培训领域的广阔市场和丰厚利润,使得西方国家加紧了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步伐。这些国外公司进军我国教育培训市场,采取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教育连锁经营”的模式,其特征是加盟授权和特许经营。肯德基、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市场经济是一种开发经济,教育市场的长久封闭既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面对国外竞争对手,这是从事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从事高端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而言,与国外大型机构合作,“与狼共舞”是一条有点无奈但正确的选择。同样,选择和中国本土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也是跨国公司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必由之路。
2、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际教育集团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要展开与国际教育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土品牌需要联手行动,加大产业联盟,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科技技术,同时也要借助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提高与国际教育集团的竞争力。中、小型培训机构的另一个竞争策略就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认真分析细分市场,选准某一个需求点,再精准地深入下去。
3、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重头戏
中国的第四波婴儿潮始于2005年,而2007“金猪宝宝”、2008“奥运宝宝”等概念又进一步拉升了婴儿出生率。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城市中0~3岁的婴幼儿人数已达1090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中国,为子女教育形成的储蓄和消费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支出和储蓄中占据15%和24%的比例,已成为中国家庭第二大消费。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学前教育领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强、批地繁杂、小势力割据、教师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困扰,真正上规模的教育机构很少。“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都是从这个阶段发展过来的。”容敬思分析说。对于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巨人幼儿教育市场迅速启动新的战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正在全国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4、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细分市场。截至2008年11月底的数据,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市场获得1.0325亿美元投资,占教育行业投资总额的近30%.世界银行曾发表报告称,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从这一报告来看,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与当下相当火爆的IT培训及英语培训(2008年,IT培训市场规模50亿元,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220亿元)相比,相对“低调”的中小学教辅市场反而显得更加“大有可为”。
中国培训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从2010年开始,培训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升期。提升期的标志是出现一些趋向性的东西。其实,从目前来看,已经有一些逐步清晰的脉络了,也就是有些东西呈现出趋向性了比如由一个行业开始走向一个产业,由数量化转向规模化,由传统方式转向E化方式……我们不妨做一个展望:
第一个趋势叫做产业化。培训业要想真正发展,就必须产业化。但是现在的培训业顶多算一个行业,算不了一个产业。因为产业一定是有产业量的。培训的产业量现在就生产和销售,生产就是讲课,销售就是招生。但是,在研发方面是缺乏产业量的。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培训是药,咨询是医》,讲的就是培训业没有研发。打个比方,一个制药厂没有研发的能力,只是不断地生产,那么它的产业量是不够的。为什么没有研发?急功近利,研发投钱。其实,我自己从2000年就进入培训的研发,现在也在深圳管理一家政府的研究院,开发了40多门课程,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然后再按专业分派。40多门全部申请国家知识产权,然后我们就把课程卖给跨国公司。比方说安利,安利大学有自己的一系列课程,但是,我们其中一门最主打的课程就卖给了它,换掉了它原来的课程。
此外,将来会有更多企业或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产业化。因为一个有前途的公司一定是有研发的。比方说聚成,如果它不进入研发的话,迟早要走到自己的末路,这是必然的。我认为聚成在转型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断裂层,因为一个市场型企业向一个研发型企业过渡,这个过程是最危险的。本质上,聚成是营销导向的一个公司、一个外向的公司,然而一个研发型的公司是一个内向的公司。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一个是热的文化,一个是冷的文化。在转向的时候,要么是把热情毁了,要么是把专业毁了。所以,聚成将来真正走的最好的路可能会是合作而不是自己的转型。
第二个趋势叫做规模化。大型的公司会逐步出现规模化,或者叫做垄断化、集中化。好比现在的制药行业,中国上千家公司集合起来也就是人家一家药厂,而美国十几家公司联合起来就垄断了全国。为什么?规模大。往往规模大了,就有钱去搞研发;规模大了,企业就讲信誉,它的品牌也就值钱了。所以,我觉得将来应该是数量少,规模大。
第三个趋势叫做E化。尽管培训业有E化的趋向性,但我觉得将来E-learning市场绝对不会超过一半。为什么?因为E-learning适用的范围有限。一般来讲,E-learning比较适用于技术性的、规范性的课程。比方说,讲情商,讲人际沟通,E-learning是个好工具,但不是万能工具。讲硬技术的时候,E-learning是发挥一定作用的;讲软科学、软技术的时候,E-learning就不太好使了。E-learning的发展是抢夺了硬技术的市场,并不是整个培训市场。另外,传统培训的发展空间是在乎文化内涵的,比方说,在态度类、情商类的市场里,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而且对社会上的组织机构来说,这个空间的成长会更大。所以,E-learning基于企业内部来说,是比较好的。
第四个趋势叫做精专化。现在的大部分培训公司,什么培训都做。不像国外的培训公司,做人力资源就做人力资源,做领导力就做领导力。培训的精专化趋势,是一个产业向重心发展之后,必然形成产业化分工。比方说,日本的培训,有专门的赛马相关知识的培训,有专门的动漫的培训,而且分得很细。我想中国的培训将来要为产业发展服务,尤其是为一些新兴的产业发展服务,就必然会走向精专化。
第五个趋势叫做一体化。一体化是什么意思?其实,无论是医也好,药也好,它单独很难发生作用。仅仅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培训,它发挥不了作用;仅仅是一个态度的培训,它也发挥不了作用。一项培训就像中药里面的一味药,一般需要好几味药配起来才能治好它的病。比方说,进行了员工态度的培训,但是没有进行领导管理的培训,那么,员工态度上来了,可是领导不会管,一顿痛骂把员工的积极性给浇灭了。失败了,等于零。
培训是一个体系,软培训和硬培训要一体化;培训和咨询要一体化;培训和其他行业要一体化。比方说,培训和观光旅游一体化。安利就是这样,租了一条船,带上2000人,从上海出发,到横滨,到斧山,到台湾,一路上,干嘛?观光。谁跟着?老师。有什么好处?其实培训讲究渗透性。参观了斧山之后,他可能就知道了斧山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港口?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韩国人是如何从那种落后的状态发展到现在的?同时,很轻松,巨头也愿意参加。其实这是一种全新的培训。
第六个趋势叫做国际化。近几年,培训业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也代表着一个问题,中国那些年之所以落后,之所以不发展,原因就在于我们总向历史要东西,不向未来要东西。当我们清朝编撰完《四库全书》的时候,西方的《天演论》已经出来了,他们是面向未来的,而我们是面向历史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转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路径上来。中国现在主要是面向问题的培训,面向过去的培训,这些恐怕不够。我们的培训要和国际接轨,闭门培训是很难走向世界的。
那么,如果把西方的培训引进来,行不行呢?行。但是要用走向世界的目标重新改革。培训国学也可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比方说,专门给外国人讲,让他们认识中国人的人性,让他们学习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这就是面向世界。这种国际化的东西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这些年我也做过这样的培训,比方说,培训台湾的培训师,培训他怎么样适应大陆的教学;培训台湾的咨询师,培训他怎么样给大陆做咨询。因为中国企业讲实际,所以有必要在培训中加上一章,叫做绩效导向的培训或是绩效导向的咨询。然后,慢慢地可能就不完全是绩效导向了,可能是素能导向。但是,素质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使下药也不见好转,又不能下猛药,所以先救急。“先治标后治本”往往是我们教给西方咨询师的一些东西。
大体上,我觉得培训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如果将来公司发展壮大了,也要注意这些趋势。比方说,E-learning会夺了咨询公司的哪些市场?咨询公司向哪个领域发展?从结构上看,产业化之后,咨询公司怎么定位?培训公司向何处去?我认为,创新,为他人提供你的产品会成为新的出路。
心理学家R.Gardener(1972)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归附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前者指学习者对该外语社团抱有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则指学习者为了通过考试、获取特定信息资源等特殊目的而去学习该外语。汤闻励(2005)等学者的研究表明, 就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现状来看,“工具型动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本文根据学习群体的不同,尝试性地将该主导动机细分为以下两类:
首先,针对在校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源于应试需求。从1983年起,外语考试成绩全额计入高考总分。 1987年起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开始在全国高校普及,英语也同时成为各个专业考研、考博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对各年龄段的在校生而言,英语学习与考试、升学以及未来就业都息息相关。通过考试自然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动机。西安地区外语培训市场调查显示,当地参加外语培训的人员中,有80% 为5到18岁的学生,其中70%的学生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2013) 除国内升学考试以外, 始于90年代的出国热,使通过雅思、托福考试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动机。应运而生的是外语教师及学生研究各种考试“机经”、教授“模版”、考前“押题”等“非正常”的语言学习形态。因此,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习得, 与做题画上了等号。
其次,就社会人员而言,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围绕于升职、评职称、出国办公、移民、旅游等方面。相关数据显示, 英语能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让求职者比同样有才能的竞争对手有35% 的优势(2010)。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成人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英语”充电。1999年全国实行职称外语考试以来,更是促使国内出现了“行行需英语,人人学英语”的外语过热现象。 然而,与这种“外语热”不相称的是学习的效果。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相比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目前, 能够真正用英语进行无障碍跨语际交流的人才所占比例不超过5%(2013)。
二.“工具型”动机下催生的“中式”英语教育
Jakobovits等学者认为,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中,动机占到33% 的比例。(史慧,2010 :9)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甚至文化习得,学习应出于兴趣爱好或交际需求, 学习应充分体现主动性。但由于国内英语学习者“工具型” 为主的学习动机,使得中国的英语教育从一开始就被定性为被动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力量、考核模式、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的交际需求。
从教学模式来看,大多数学生应试性的学习动机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以权威的身份站在相对被动的学生面前(史慧,2010 :10)”,以讲授知识,尤其是语法等应试知识及技巧为主,不重视听说训练、文化信息等考试不重点测试的内容。学生很少能在课堂上开口讲英语,课下也没有受监督的自主学习活动,误将英语学习与“死记语法”、成功“解题”画等号,对于英语世界则更是缺乏了解,导致其一旦进入英语国家环境,因文化背景、语言技能的缺失,无法顺利进行跨语际沟通。
从教师队伍而言,目前中国有近3亿人学习英语,但大多是“自学自教”,外教与学生人数比为1 :60000(2010)。 这客观上导致学习者缺乏真实直接的英语交际对话环境,同时,由于“应试性”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学生缺乏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外教的听说课也大多抱着“听新鲜”的态度,没有与老师深入互动的兴趣,从而使得“中式英语”代代相传。
从考核模式来看,除雅思托福等出国考试以外,国内的英语能力考试(甚至包括英语专业学生的等级考试)多以笔试为主,口试即使有,也大多属于选考内容或过关门槛极低。近来热议的英语“一年多考”等考核模式改革虽有调整学生学习动机、遏制“畸形”英语热的作用,但仍不能有效考查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仍难解决学生英语 “开口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这种“中式”英语教育现状的形成与大众以考试等特定目的为主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因此,如何通过改造课堂环境、改革考核制度、调整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工作来弱化学习者的考试情结,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习动机、提高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效果,使得学习者真正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获益,就成了摆在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描述,指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对中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当前国内令人担忧的英语教学效果,旨在通过这一尝试性分析,对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这些年,我国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据统计我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已超过了一千多所,每年毕业的学生超过十万。但在设计人才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寥寥无几。
从1990年以来全国约有超过80%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为艺术设计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现有的艺术院校所培养的精英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全面就掀起了一波开办各类艺术设计专业的热潮。但是由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只是初步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提高整体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对艺术设计学科的认识、师资力量、招生问题、思维创新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招生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按两套系统来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一类是纯粹的艺术类考生,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但文化科成绩交差。但是另一类是由于艺术生得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学科的录取分数线要低,部分学生都是在高中三年级时才转学艺术设计类的,这类学生多是通过社会上“速成培训”与“考前辅导”班学习的绘画,绘画基础薄弱。还有很多工科的学生是被调剂到这种专业,而非心甘情愿学习绘画的。所以说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少;知识面较窄;接受自然科学的能力较弱等。
而当今社会,任何专业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因此影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师资问题
由于艺术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当今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的严重缺乏和滥竿充数问题。部分学校出现因人设课现象。同时随着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不断的提高, 从而使一大批有技术、有实力的艺术设计技术型人人才被拒之门外。目前来说,许多教师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认为艺术设计就是艺术创作,可以天马行空,因而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突出艺术的美、过于强调个体表现、过于强调装饰性,甚至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另外教师的知识面窄,缺乏科学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思想进行教学。
创新问题
我国艺术设计大师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不缺技术人才,高校在专业课上教授的都是软件功能的运用,而忽略了思维的创新,淡化了对学生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设计思维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中忽略了软件功能以外的表现形式,创作个性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一个作品没有好的创意、构思、个性的存在,即使效果处理的在好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对当前设计基础教育作出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从源头入手,改变录取模式,平衡好美术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例问题。提高艺术生得整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
(3)开设的课程要多元化,如哲学、民俗、宗教、社会心理特征和一些自然科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它学科,综合文化素养的高底,决定了设计作品品味的高低。
2.优化师资队伍
(1)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提高老师自身学术水平,使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
(2)组织交流学习。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授课经验和技巧的水平。对外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吸取其它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3)建立教学团队。已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团队的组长,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团队要担负本专业教学科研研究,针对课程的发展方向和讲授方式以及课程知识体系等方面组织进行探讨。教学团队建设要着眼于发展的长远愿景,和立足当下的精课程建设,使教师自身对所授课程有拥有更深入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的能力是艺术教育和教师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们的创新欲望,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把作业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把学生培养成同时具有艺术素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且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一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都是个薄弱环节,忽略了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艺术设计教育脱离了实际,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互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样也阻碍了学生创作思维的开发。他们两者是互相依托的。学生通过实践,具备了解市场和开拓市场的思维模式,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样也得到了拓展。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使我们正确认识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进行进行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仍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推荐阅读: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5-24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6-15
读《中国英才家庭造》有感09-28
中国国防教育现状10-15
中国炊具行业的现状07-07
中国法制建设的现状09-10
中国的社区矫正现状10-01
1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06-0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07-04
中国快递行业的现状与未来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