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技创新与应用

民生科技创新与应用

(一)生物医药领域

1.高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走向世界

超声治疗作为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从体外对体内肿瘤无创治疗的思想缘于美国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梦想。我国通过“九五攻关”重点项目“高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突破了近半个世纪HIFU技术走向医学临床的根本障碍,使得HIFU技术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引发了21世纪初HIFU的迅速升温。2001年,我国该设备出口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开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大型医疗器械出口西方发达国家之先河。

迄今为止,我国该技术已经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和临床推广使用,累计治疗肿瘤患者上万例,治疗非肿瘤疾病患者超过100万例,2005年欧盟CE认证临床结论为“一种安全、有效、精确、无创的治疗方法”。中国已经拥有该领域核心技术,在标准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戊型肝炎疫苗研发世界领先

我国第一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是世界上唯一进入并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戊型肝炎疫苗,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防控领域居世界领先行列。

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以及省、市科技重大项目,在上百名高层次研究人员前后10年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突破:(1)准确鉴定出戊肝病毒保护性抗原决定簇并阐明其分子结构特征;(2)利用大肠杆菌首次表达出高活性戊肝类病毒颗粒。基于这两项关键突破研制出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在灵长类动物试验以及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该疫苗的系列研究发现已先后申请5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0篇,引起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流感救治药物 ——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

作为新型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三水合物不仅是目前针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活性最强的化合物,而且能有效治疗季节性流感,保护公众健康,在新型流感或大流感爆发的危机时刻的作用尤为重大。该药已于2009年1月完成I期临床研究,结果安全、有效,代谢学性质良好;临床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单次给药,有利于重症流感的救治。特别是其全新结构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克服流感包括人禽流感病毒对现有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达菲)的耐药性,有效丰富了防控流感大流行的药物体系。

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对于强化和完善我国流感大流行药物治疗体系,尽可能减少新型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危害,加强和提高我国应对新型病毒性传染病的自主防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生态环境领域

1.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主要成果:针对国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江河源区保护,重点推进了三江源区及西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模式开发与示范,目前示范区植被恢复显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对于构建国家重大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在条件艰苦的、生态脆弱地区坚持长期工作,为生态保护科技工作与地区生态保护贡献了巨大的努力。

2.提高生态与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对长江中上游西南山地、喀斯特岩溶地区、黄土高于等典型生态脆弱区,按照“恢复功能,支撑发展”的生态治理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恢复重建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一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已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3.增加“碳”汇,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针对崇明岛滩涂生态破坏及崇明岛生态城市建设、世博园生态规划等需求,开展的滩涂外来物种防御技术、围垦湿地恢复技术、世博园生态规划技术与示范推广取得实效,与该地区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相得益彰,为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模式探索提供了实践。

4.催生一批生态治理高技术企业,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在加快生态治理技术进步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生态产业发展技术模式,增强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先后建立了高效草业、舍饲畜牧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药材生产加工、草原生物药剂等一批生态产业发展技术模式,催生了多家专业从事生态产业开发的高技术企业,多数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对于加快工程建设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5.自主研发脱硫技术与装备在国内脱硫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已逐步攻克了脱硫工艺自动化控制、流场模拟和设备大型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了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为主,氨法、镁法、流化床法、炉内喷钙法和海水法等多种技术并存的格局。

烟气除尘装备研制与产业化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除尘设备主要包括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主要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造纸等行业的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除尘等,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产品科技含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除尘方面,电除尘加工生产能力和应用数量以及研究开发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电除尘器产品不仅可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环保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实力的行业。

6.水处理设备集成化和药剂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稳步上升,水处理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水处理装备制造行业快速发展,逐步具备制造核心装备和成套产品的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控、材料、传感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制造水平的突飞猛进,逐步具备提供成套产品的能力。常规水处理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核心设备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在全球水处理化学品和服务领域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超过GDP增速。

7.新型城市垃圾焚烧成套技术与设备长足发展,有效控制了烟气排放、填埋渗漏等二次污染。

“十五”期间,我国针对垃圾焚烧技术、成套设备和二次污染控制进行了国产技术研发,形成了适合焚烧处理我国高水分低热值生活垃圾的炉排炉焚烧系统成套技术和设备集成,实现炉排焚烧炉、全过程中央控制、耐腐蚀余热锅炉、循环流化反应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的半干式烟气处理系统的集成。

8.环境监测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常规环境监测设备取得重要进展,高端产品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常规污染物在线监测趋向国产化和自动化,连续自动监测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多学科高新技术的结合促使环境监测仪器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但市场化产品自给率不高。

(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科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验区自1986年建设试点开始,已历经23年。截至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9个,省级实验区100多个,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8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按行政区划分布,市(地级市、城区)23个,占总数的28%;县(县级市、城区)52个,占总数的63.5%;建制镇7个,占总数的8.5%。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37个,占45.1%。中部地区30个,占36.6%;西部地区15个,占18.3%。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区已经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示范基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向国际的窗口。

第2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需要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应用型的人才。本文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大学生提供发挥个人创新能力的平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

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探讨有关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特征。有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知识结构方面进行分析,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为学生构建出应用型的知识体系。二是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在培养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注重把握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具备一定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会对创新需求有着敏锐的预测和准确把握,需要从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不断进行实践。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需要注重在高校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宣传,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

2.1 注重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强化创新教学模式

在针对大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需要高校能够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通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意识作用于大脑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但是科技创新意识并不是每个人先天就具备的,都是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不断形成的。在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将创新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各种应用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充分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出一个具有浓重创新氛围的课堂教学环境。

2.2 改进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都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当前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针对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创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相关的评价方法也比较片面,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在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从全方位对高校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措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而不是传统教育只在乎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不能单是被动的锻炼,而是通过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并在活动操作的平台中,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3 构建以教师引导的创新课堂氛围

教师是实施教育计划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创新发展的教学环境,加强对教师个人专业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例如,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需要构建以教师引导创新的课堂氛围,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创新教育,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能够从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安排教师去企业学习,深入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能够更加深入引导学生展开新的创新思维。高校可以聘请一线高工做兼职教师,探讨一些课外知识,将一些实践性的细节问题带入到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将一些案例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与一些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课堂教学工作,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的,而且课堂授课方式也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有效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形势,需要高校能够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和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不断加强创新工作。高校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首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实践方案,建立健全校企共同参与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不断拓宽高校教学实践的范畴,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互帮互助,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岗前教育培训工作,要使大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够在进入企业之后更快适应岗位工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另外,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了解企业的就业方向,为毕业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构建人才培养模块,针对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需要高校能够从多个教学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实践工作,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雪飞.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析[J].知识经济,2019(4):169-170.

[2] 張丽娟,岑分欣.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概述[J].价值工程,2018,37(31):217-218.

[3] 白晓亮,陈义,李晓光,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4-15.

[4] 孙海燕,赵建华,屈敏.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78-79.

作者:贾凯

第3篇:论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历史责任。文章阐述了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目标,从创新理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计算机辅助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和创新教育教研活动等方面介绍了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体系的架构,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四年不断线”具体实施步骤。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施步骤

一、高校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7 月 29 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已经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迫切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现代创造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创新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发明创造的知识技巧和经验的教育;二是创新能力训练;三是创造性教育,即指在普通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而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我国已经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紧迫的目标还没有一个理想的答案。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人人都在谈论创新,渴望创新;另一方面,却又存在着对创新的种种不正确认识,缺乏实现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调研和网上检索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我国只有个别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自发地设置了“创新理论”“创新设计”类的课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任何创新类课程设置,也没有任何相关的机制来鼓励教师讲授一些与创新有关的课程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状。

二、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体系构建

我国高等教育的自动化学科专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正成为最大的学科专业之一。我国举办自动化专业的高校有 243 所,属于教学主导型的高校有近 200 所。教学主导型高校的自动化专业主要定位于“应用技术主导型”,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可见,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质量对各行各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属于教学主导型的地方高校,2009 年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近年来,自动化学院将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和系统的工程加以对待,通过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研究,在创新理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及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并在实践中不 断丰富和完善,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四年不断线”的创新教育体系。

1. 创新理论课程建设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且有规律可循。据统计,现有的创新技法有 三百六十 多种,而绝大多数方法都面临创新效率低的致命问题,其中最为常用和典型的方法是试错法和头脑风暴法。当前,欧美创新理论的研究热点是TRIZ 理论。TRIZ是俄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当时,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前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将其称作创新的“点金术”。其研究始于1946年,前苏联著名发明家阿奇舒勒领导的研究机构分析了全球近 250 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各种技术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起 TRIZ 理论体系。TRIZ 创新理论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它是一种建立在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基础上的问题解决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理论。具体而言,TRIZ 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创新设计问题解决工具: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物—场分析法,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ARIZ,技术矛盾解决矩阵,40 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征,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

我国高校开展的TRIZ理论相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二是以 TRIZ 理论为指导,结合计算机辅助创新( CAI-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 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有课题的在校师生进行创新设计。TRIZ 理论为创新教育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自2009 年以来,我校自动化学院新增设了基于 TRIZ 理论的“工程技术创新导论”课程,该课程成为自动化专业的特色选修课程之一,32学时,2 学分,重点介绍TRIZ 创新理论支持创新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一些应用该理论在工程实践中解决技术问题的实例。

2. 创新教育教材建设

目前,我校自动化学院在 TRIZ 理论课程教学和已取得的高教研究成果基础上,现已完成了《工程技术创新理论基础》教材的编写工作,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介绍了工程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的思维方法、详细阐述了TRIZ 理论的由来、40个创新原理、TRIZ 创新工具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等,还简要介绍了创新专利制度和高校创新教育工程的基础知识。该教材的创新案例取材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世界各国最新的创新成果,使大学生从中体会到创新的无穷魅力。在纸质教材基础上,依托我校国家级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中心,建设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推广该教材,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辅导资料或课外读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效益。

3. 开放实验室的创新平台建设

现代的计算机辅助创新 CAI 软件是“创新理论 + 创新技 术 + IT 技术”的结晶,它将不容易记忆的 TRIZ 理论,放到了软件交互界面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大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为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供了先进的培训工具。创新实验室可使学生在创新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借助 CAI 计算机辅助系统进一步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行业最主流、最规范、最前沿的技术知识,拓展知识面,获得业界水准的实际项目经验。国内许多高校建立了计算机辅助创新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创新软件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技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参与各种科技竞赛及申请专利。

4. 创新教育教研活动成果

近年来,我校自动化学院创新教育团队在创新理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教研活动,利用团队合力,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四年不断 线”的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实验师等组成,共有18人,其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

三、“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具体实施步骤

1. 大学一年级,抓住入学教育的良机,对新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的最佳时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我校自动化学院利用入学教育良机,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向自动化专业新生展示高年级学生毕业设计和学科竞赛的创新成果,激发新生创新的愿望和动机。

2. 大学二年级,开创“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论”课程,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理论基础

工程师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为使大学生将来面对各种工程任务时,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校园里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要重要。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能够向学生传授并使之掌握一套相对系统科学的创新理论,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会大有帮助。因此,在教学中以 TRIZ 理论为主进行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改革中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我校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因此,我校在2008年教学计划修订中,自动化学院为自动化专业新增设了特色选修课程:基于TRIZ理论的“工程技术创新导论”(32学时,2学分),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大面积普及了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大学三年级,指导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应用TRIZ理论

大学生学科竞赛属于竞技性的学习模式,其参赛内容与人员都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性。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建立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激励措施。例如,在学科竞赛队员选拔中,对参加竞赛选拔的队员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测试,为竞赛队伍选拔出最优秀的队员提供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对于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还积极倡导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应用 TRIZ 理论解决技术问题。例如,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应用 TRIZ 理论,在第二届至第五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华北地区二等奖共8项,三等奖4项;在第十届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 2010 年 FIRA 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第五届“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中获二等奖1项。

4. 大学四年级,指导大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TRIZ理论

毕业设计是创新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基本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在毕业设计中,一方面,倡导指导教师不仅是答疑和辅导,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实际工程问题的结合,使他们能够初步熟悉科学的、规范的创新活动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创新问题的体验,有目的、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习惯。基于TRIZ 理论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倡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收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如何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另一方面,自动化学院注重“拔尖”人才的培养,还积极探索和建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激励措施。毕业答辩评分时,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中对其中体现的创新点给予很高的分数比例,并作为优秀成绩评价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 TRIZ 理论,毕业设计质量显著提高,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还与指导教师合作在《控制理论与应用》《仪器仪表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被EI和ISTP收录。

5. 打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我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传播 TRIZ 理论,努力营造校园浓厚的创新教育环境与氛围,例如,与学生科技协会联合举办创新方法论专题讲座、建立校园创新教育专题网站、设立创新论坛、开展创新知识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及申请专利活动等。我校还要通过校园媒体大力宣传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成功人物事迹,利用 TRIZ 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还可以组织和培训优秀学生参加国际TRIZ协会在中国的TRIZ专家认证资格,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寿强.普通创新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2]马洁,刘小河,申闫春.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教育培养途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

[3]檀润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马洁,苏中,刘小河,李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课程及教学模式的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8).

第4篇:企业绿色会计应用与创新研究

摘 要:为了准确的计算出企业投入的实际成本,包括使用的其它资源,与所有的成本创造出的收益,评估出企业经营的成果,人们提出绿色会计核算的方法。本次研究对企业绿色会计应用进行论述并提出创新的构思。

关键词:绿色会计;会计核算;绿色环保

过去,企业在生产时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大量的水资源,这些全民共用的资源被企业占有,为企业创造了财富,而这些资源却未被系统的纳入到成本计算中。

一、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概念

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出企业经营的成果。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核算的内容为企业投资的成本与创造的收益,它只能计算出经济方面的变动,却不能核算出其它资源的损耗,这种资源是企业投入的成本之一,有些资源成本甚至是不能再生的。为了准确的计算出企业投入的实际成本,包括使用的其它资源,与所有的成本创造出的收益,评估出企业经营的成果,人们提出绿色会计核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计算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中讨论企业创造的效益,这种核算方法能够让企业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减少环境资源的污染,让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绿色会计的体系由绿色财务会计与绿色管理会计两个部门构成。第一个部门的职能是反映出企业在运营时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环境污染的情况、其它成本投入的情况及环境负债、环境风险、其它经济效益等。第二个部分负责给出绿色的经营决策信息。

二、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现状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提出了绿色资源即一种生产成本的计量方法,并提出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名词,绿色会计核算即这种成本计量方法应用的一个范围。2001年,我国建立了“中国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该会副部长王军提出绿色资本核算的方法、指数、考核方法,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初成体系。2007年,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邀请日本绿色会计研究专家国部克彦教授在ISO14000环境管理会计交流会上共同探讨绿色会计的体系。这套系统是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禅述了绿色会计核算系统。

虽然“环境管理核算”系统较为严密,然而这一系统是否能够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各个地区中,还有待实践检验。特别是我国的绿色会计准则还有待完善和补充。而这一问题,则是本次研究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三、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分析

1.企业绿色会计实用性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者谈到绿色会计计量方法时,一般应用市场价值法、资产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现有的会计计量方法,却忽略了绿色资源本身的特殊性,使绿色会计计量方法缺少实用性。如果要让绿色会计计量方法具有针对性,需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资源进行分析,做好会计信息与股票、货币、非货币之间信息的对接工作。

2.企业绿色会计披露性的问题

会计的职能之一,即披露财务运作的信息。目前绿色会计这一概念产生的时间较晚,目前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应当如何披露信息,国外没有一套标准的方案。由于绿色会计核算没有标准的披露信息准则,企业可能会只披露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信息。

3.企业绿色会计规范性的问题

由于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还不够完整,应当如何执行这套体系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我国相关的部门还没有提出与绿色会计核算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如果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被应用,就会缺少法律支持。

4.企业绿色会计技术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仅系仅被相关领域的人熟知,企业会计目前不了解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由于缺少相关人才的培养及相关知识的推广,因此目前绿色会计体系难以在企业运作中实施。

四、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创新

1.提高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实用性

目前国外的绿色会计应用比我国完善,我国可借鉴国外绿色会计体系应用的经验,将它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一个类别为利润类及损益类别,该类别需增加与环境相关的利润、收益、损失等项目。第二个类别为成本费用类增加“环境成本”的类目,该类目要根据煤炭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三个类别为负债类科目,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费用可列入该类目中,可将“废弃物排污费”“应付个人排污费”等列为二级类目。第四个类目为资产类,该类目要将自然资源的损耗计入该类目中。

2.规范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规范性

绿色会计应当以怎样的准则披露信息较为公允,是目前相关学者正在讨论的问题。本次研究提出,在绿色会计体系没有完善以前,可先制定报表、附表、注释的披露标准。依然以煤炭企业的绿色会计核算来说明,可将“环境收益”列入到损益表中,将“资源资产”列入到负债表中。会计在披露的过程中要详细的附注企业生产时应用的自然资源、采取的环保措施。

3.加大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的宣传性

我国相关的部门要做好绿色会计核算系统的推广工作及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应用的培训工作,让企业会计能够了解这一会计体系的原理及应用方法。相关的部门要做好环保意识培养、绿色会计理论培养、专业技能培养这三项工作。

五、总结

关于绿色的财富应当如何折算的问题,本次研究提出绿色指数计算法这一设想,即将与环保有关的财务计算用一种绿色指数的方法来表示,能对财富进行标准的评估。在绿色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绿色绩效进行考核是一种对企业绿色行为评估的方式。如果能够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中应用这两项设想,就能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督。

参考文献:

[1]杨晶照.环境会计与绿色会计辨析[J].经济师,2003(09).

[2]李芳.试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J].财会研究,2003(03).

[3]孙新章.浅谈绿色会计[J].江苏商论,2003(09).

[4]李秀玲,孟繁敏.绿色会计刍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04).

作者简介:裘华杰(1976.12- ),男,汉族,浙江奉化,本科,研究方向:财会专业类论文

作者:裘华杰

第5篇:【纹】的传承与创新应用设计

摘要:从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将古韵元素融入我们现代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理念贯彻始终。

关键词:河姆渡古韵文明;传承;创新

引言: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遗址首先于1976年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被发现而得命名。河姆渡遗址作为中国南方早期的新石器时代,出土了陶器、骨器、石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且在审美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出现了一系列精致的图腾纹饰,如植物纹、动物纹、螺旋纹等。

一、出土工艺品中的【纹】图样

河姆渡时期图案的纹饰主要以自然为主,通过对自然的感知认识进行模仿、抽象的创新出独特精致的纹饰图样。主要以动物纹、植物纹、螺旋纹居多。

(一)动物纹

在众多的动物纹中,较为典型的是双鸟朝阳纹(如图1所示),它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图案中间是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圆环,并在外围用炽烈蓬勃的火焰做装饰,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的周围由双鸟包围,鸟儿互相对望,似在引吭啼鸣,圆圈底下的点线装饰略有模糊,似是鸟儿的羽翼。

(二)植物纹

在植物纹中,较为典型的是五叶纹(如图2所示),它主要是由植物的茎与叶构成的,不同于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先民们有意识地将原始的植物形态进行创造衍生。柔软弯曲的线条为整体的纹饰造型增添了一定的动感,诠释了植物生长的动态效果,左右对称的造型从视觉上呈现出统一、和谐、平衡的中正之美。

二、【纹】图样衍生品的设计与应用

(一)原始纹饰的形式美感

河姆渡【纹】图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与理解性,我们主要由以下角度来进行赏析,践行“在继承中发展”。

1、对称性

在河姆渡纹饰中,对称性图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如图3所示)。对称性结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平衡规律。对称的构图使得整体的纹饰效果和谐统一,大方美观,从中也初步呈现了河姆渡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对审美的独特解读。

2、线条刻画

河姆渡先民对线条刻画的追求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独特艺术的演变与发展。线条刻画较为写意(如图4所示),勾勒的线条也更加偏向线性,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几乎是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几何形图案。缜密的排列,细致的刻画,由繁入简,从具象走向抽象,这一转变现象也印证了河姆渡先民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审美意识的觉醒。

3、意象性

河姆渡先民对纹饰的创造是基于对自然的感触,但又不同于简单的描摹,他们在创造刻画纹饰的同时根据归纳,线性融合,抽象等相关手法,逐渐转向表意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独特的艺术风格。夸张的写意手法与现实的写实手法相结合,既能突出主体物的独有特征又贴近生活。以现实生活为写照,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同时这也深深蕴含了河姆渡先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礼赞之情。

(二)衍生品的设计思路

若是将传统的纹样直接应用于现代用品上多少存在些违和感。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河姆渡文化要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方式来传承。为了更好地契合古今文明,我们主要从以下角度着手,开始图腾文化【纹】的衍生创作设计。

1、由对称向相似转变

在延续对称美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创新,营造出“相似”效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对称”。采用这样的手法(如图5所示),主要是对称的表现方式在视觉上会形成严肃庄重的感,譬如大多数的建筑会参考对称性的结构。这种对称的法则,显示出其整齐、稳重和沉静。河姆渡器物中的许多雕刻图案,都在讲究对称或均衡。然而,现代生活的节奏是輕快愉悦的,庄重肃穆的传统纹饰较难真正与新时代审美的文化衍生产品相契合。因而,选用相似的手法来呈现原有纹饰的对称效果,能在增添图案灵动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保留河姆渡【纹】文化构思的精巧性和浪漫性。

2、由繁向简转变

河姆渡纹饰的用线复杂,虽然精致细巧,但以新时代的审美特点来看,未免有些零碎化,归纳整理用线是我们团队在创新设计中所要思考的。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我们主要选择采用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饰、丰富图案并选用柔和的线条来进行表达。如图4,这样的表现形式能使整个画面更为细腻柔和,生动具象,同时又能延续河姆渡文化传神的形态。

3、创意融合的转换

艺术具有多元性,不同的元素相互碰撞,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团队选择创造性地将动物纹与植物纹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创衍生产品(如图6所示)。多元融合的艺术纹饰,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内涵。纹饰的上半部分是植物纹的演化,以柔和的曲线表达纹饰的精致细巧。古朴的纹饰,几何的造型,在蕴含古韵古味的同时,又不乏现代几何感。而纹饰的下半部分灵感则由双鸟纹出发,灵动的鸟儿互相衔接,赋予整体图案以活力的动感,联结的和谐感也寓意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4、古着配色的选择

色彩元素作为美学的构成部分,是重要的表现工具。形色统一能够更好地向大众传递信息,赋予图案以灵动的气息。因而,我们采用了古着配色。选择大面积的带灰调的普蓝色作为基础色,穿插点缀鲜亮的红色,从视觉上营造图案的精致与复古感。当然,我们也选用了土系的黄色,使整体的图案更具历史感,古朴典雅的用色也为纹饰增添了原始古迹的意蕴内涵,使得整体效果更为的和谐统一。

(三)【纹】图样衍生品的创新应用

为着对象审美价值的持久存在, 河姆渡人还重视欣赏的久远性, 耐用品和固定器物, 其纹饰就多而精细, 而耗蚀品则很少纹饰, 甚至不用纹饰, 目的在于利于欣赏, 便于流传。为了传承河姆渡先民优秀的习俗习惯,我们团队也选择将创新后的纹饰置于生活日用品中,并对大众的选择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整合资料如下(如图7所示)。

1、在书签与钥匙扣上的应用

根据大众的选择,我们决定使用书签与钥匙扣作为主要载体,在学习与生活中融入古韵元素,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渗透古韵文明的点点滴滴,容器虽小,却承载着岁月的光辉。此外,精美的纹饰,小巧的造型也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典雅又不乏生机的设计让历史感扑面而来,将其巧妙融入学习用具—书签之中,不仅具有新时代意义,又拉近了历史文明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图案运用了“相似性”的手法,使得整体效果看似沉静典雅却又灵活多变。此外,将纹饰运用在钥匙扣上也有极好的效果(如图8所示)。

2、在包装盒上的应用

我们团队选择将创新后的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包装盒上(如图9所示),从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将古韵元素融入我们现代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理念贯彻始终。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为了传承先民的美好寓意,在创新后的【纹】图样里,我们依旧采用圆润的曲线、呼应的偶数造型来刻画塑造。以河姆渡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如先民狩猎形象,双鸟纹,猪纹陶钵,进行演化创新,将古韵古味以新的形式再现。在文字的表现形式上(如图10所示),我们以线条的勾勒和延展作为阐述的媒介。将同类型的线条有目的、有规律的组合排列,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融合的动感,年轮般的造型,既体现了文字的历史感与沉稳性,又不乏勃勃生机的坚韧特性,一种富有变幻和暗示的气韵悄然散发,寓意着河姆渡古韵文明的内涵意蕴深刻而久远,内敛而生机。

3、在日用品上的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创新后的【纹】图样应用于日用品之中,以環保创意袋、抱枕、雨伞作为载体呈现一系列的创新应用设计。在河姆渡图腾【纹】文化中不乏太阳与神鸟的存在,寓意着万物生机向荣,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如图11所示),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空间关系,让整个画面更富动态感与层次感,粗细不同的线段装饰让光束具有动态感,周围以双鸟纹进行点缀装饰,增强画面的内容性与丰富性。太阳画面的中间则是先民狩猎的形象,以河姆渡特色【纹】图样—动物纹和植物纹作为先民的衣物,从形象上更贴近远古造型。抽象而圆润的曲线幻形为祥云,整体画面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塑造,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用画面营造出意境之感并辅之色彩增强效果。

(如图12—14所示),我们将创新后的【纹】图样应用于日常用品之中,插画感的形式减轻了它原本庄重沉静的内性,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艺术,不管是应用于环保创意袋上还是抱枕、雨伞上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结语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使命。将传统古韵融汇新时代元素并以现代日用品作为载体,使古韵文明再度发光发亮,是我们的共同愿景。通过此举,向大众普及河姆渡原始文明文化,将大众的视线聚焦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上,共同为保护文化古迹尽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彭鹤年,对称性形式美感的审美解构[J],艺术教育 2006年第3期

[2]朱志荣,河姆渡器物的审美特征[K],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赵怡,于爽,浅析色彩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西部皮革[J],2020,42(05)

作者简介:金语嫣(2000年4月),性别:女,汉族,本科在读,就读于浙江树人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基金项目:浙江树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代码:JXJ0720101,(发表时需注明“浙江树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指导老师:董素娥司马樱

(浙江树人大学)

作者:金语嫣 郑莹珊

第6篇:创新思维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摘 要: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根据东南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研究性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思路、运作环节和总结反思。

关键词: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机制

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指导和鼓励下,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在探索“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和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作为一所“985”和“211”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综合型、研究性和国际化学科定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不断丰富和发展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创新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大学英语”课程定位的再思考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对培养我国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士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该课程既要为大学生提供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条件,又要为造就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质和素养并能参与国际文化和专业技术交流的高素质世界公民服务,因为“提高语言技能只是外语教学的结果之一,认知发展和对现实世界深刻的理解才是最终目标”[2]。

为此,我们结合我校“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寻求和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和方法,力求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式学习的能力。我们自2005年起,尝试了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我们认为针对东南大学的大部分学生群体,研究性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空上更能折射出信息化环境下新生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风格。而探究式、任务型和解决问题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原则和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所设计的体验式、交互式、感悟型、团队式、实用型的方法和手段,突出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和方法论,有效地丰富了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研究能力和原认知技能的提高和师生双方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更新观念,稳妥推进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属性,掌握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和应用环节。而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借助于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意义”和“有成效”的操练,引导学生不仅从理性角度而且从感性角度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语言所承载的社会和文化信息理解,进而提高学生接受外语信息的质和量,为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创造条件。这样一个训练过程也为学生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训练主动思考和批评性思维能力、学会团队合作和管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和思辨能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的途径之一。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一方面从国内外教学理论中寻找启示和参考,“充分吸收最新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成果”[4],另一方面积极思考,探索有效解决难题的路径与方法。我们逐步认识到“研究性”、“任务型”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要求和完善我校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此,我们组织一批教学骨干,首先进一步分头研究和多次集中探讨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学习研究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针对我们的师资现状和学生需求,提出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方案。我们首先在我校为期3~4周的短学期内进行了试点。为保证这项全新的教学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我们一方面通过系列讲座对任课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帮助大家逐步认识到该项教学活动的意义,初步了解并逐渐掌握基本教学方法和流程,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提供系列讲座,让学生明了为什么做和如何做。初始阶段的思想动员和教学规划及安排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加深了对这项教改活动的认识,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自信心,为转变观念和调动师生参与这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教改活动获得预期成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尝试新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手抓策划和试点,一手抓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通过大规模调查问卷和小规模访谈等方法,及时收集来自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体验反馈,并将相关信息通过教学公共邮箱平台,公布于众。我们也认真分析和客观对待反馈信息中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通过研讨等方式,找出问题结症,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克服。对于任何一种教改新生事物,由于教学双方在理性和感性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存在着不同差异,在开始阶段总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与预期的期望值总不会全部吻合。无论何种现象,我们一方面不断地做好思想工作,理顺人才培养需求与教学改革之关系,逐步树立起“教学主动适应和服务人才培养需求”的观念,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协调和完善工作,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让结果作证。一旦明确教改方向和路径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因为我们相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解决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众多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精心设计,鼓励创新

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对许多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在经过两年不同规模的试点和跟踪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并多次研讨和不断修改了“东南大学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东南大学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教师指南”和“东南大学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大纲”,设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前期动员、举办讲座、小组分工、研究计划、自主研学、小组研学、报告研讨、口头汇报准备、书面反省性总结、交互式评估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激发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在团队组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分工合作、信息收集和整理、观点或结论的表述、交互评估等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通过教师指导手册,充分发挥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如讲解团队组合的原则、选题技巧、研究方法、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述技巧、公共演讲技巧、教学成果评价要求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互动贯彻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不同教师主持的全班或全年级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讲座,也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以及教师辅导。既有学生个人自主研学和全班性的小组阶段性的汇报,也有指导教师及时的点评辅导。既有以小组为单位的形成性的评估,也有师生共同进行的终结性的评估。在上述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和互助、学生们有意义和有目的的研学、多种英语语言技能的输入和输出、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的碰撞有效地增强了教学互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指导者到参与者到评价者,多重身份的转换使得教师也从中既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职业的挑战和自身学习的必要性[5],同时也体验到一种新鲜独特的教学成就感和自主发挥自身特长的愉悦感。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有着明确的教学学时的要求,师生间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自主商定和安排面授和辅导的时间和地点。在把握研学进程的前提下,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多种渠道的信息收集、多种形式表达方式均离不开英语这一个载体,将英语学习贯彻于有意义和有趣而且又伴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中,既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又借助于“学相伴,用相随”[6]、“做中学、学中做”形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益和效率,为创新教学手段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四、加强管理,创新机制

为了将教改举措常态化,需要不断创建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我们在尝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大纲,同时起草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师指导手册,明确了各项训练流程及评价体系,使得教学双方都明了每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与教务处共同制定了研究性教学的激励机制,以保障教改举措得以延续。例如,我们与教务处共同举办东南大学最佳研究性大学英语学习团队的竞赛活动。首先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推荐“二十强”学习团队,再通过对决的方法,遴选出“东南大学最佳十强研究性学习团队”。并将团队的汇报拍成录像,连同奖状一起作为有意义的奖品颁发给获奖者。竞赛获奖者在学业积点分上将获得加分。指导获奖团队的教师在工作量的计算上也将获得额外的补贴。这也有效地调动和保护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为创新教学型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配合教改,我们为“教学研究化、研究成果化”创造有利条件。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广大教师的热情和激情,更需要从教学研究角度上的严谨和规范。为此,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设立专门的公共网络邮箱和平台,鼓励教师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意见,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还在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讲座题目,鼓励教师准备专题讲稿并巡回演讲。我们在研讨和讲座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组织专题研讨,边交流边修改,并创造条件使得探究性的论文能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为了跟踪了解“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成效,我们建立了调研与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双方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一方面是掌握对于教学活动的第一手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研究性”教学提供依据。连续几年的调研数据表明,教师的观念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人由起初的茫然、犹豫、不自信到不断理解、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对于这类教学的体验和感悟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对于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成就感。而学生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英语综合技能训练方面、学术研究方法上、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收获。

五、身心投入,成果显著

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在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更新教学理念、创建教学模式。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我们在学习和领悟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积极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体现我校特色、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采用团队式和个体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研究课题、收集信息、编写修改文稿、答辩和回答质疑、撰写反思性总结等过程,充分调动和维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学有成就”内驱力,促进和优化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创立新型评价机制,为大学生搭建一个拓展相关知识、培养交际技能、陶冶团队精神的学习环境和展示平台。

(2)崇尚教研结合、培育优秀团队。在探索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借助于专家讲座、工作研讨、国内外研修和教改实践,形成了一支教学理念成熟、专业技能扎实的学习型和教学研究性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和实践,将教学和研究工作相结合,力求实现“工作研究化,研究成果化”。在过去的5年中,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成员合作撰写了1套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文件,获得了一批省部级和校级教研项目,发表了一批教研论文,设计了一批研究性教学教案,产生了1名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最受全校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名江苏省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获得者,1名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该团队于2008和2009年分别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3)彰显教研成果,树立示范标杆 在过去的5年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由小规模试点逐渐扩展到全校性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性教学方法由在短学期强化训练中实验逐步融入到长学期大学英语教学的活动中推广。我校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交际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断听取师生反馈,摸索和优化教学方案,扎实推进教改进程,另一方面不断总结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经验,充实我校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的内容,扩大教改示范效应。我们于2009年4月29至30日在我校举办了全国首次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来自教育部高教司和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部门领导、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办公室领导和全国十余所“985”高校同行听取了我校的教改汇报,观摩了成果,给予了很高度评价[7]。每年我校代表多次应邀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或论坛上做汇报,每学期均接待十余批次的外校同行来访调研和交流。我们还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和经验融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英语视听读》系列教材的编写中,今年首次出版发行便受到许多高校师生的好评和欢迎。研究性教学所产生的标杆示范作用已在许多高校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

在尝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管三个方面均还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在学生方面,部分同学存在着学习理念和动机、自主学习策略、团队协作、组织管理、演讲稿(PPT)制作、研究方法、公共演讲、课堂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师方面,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教改参与热情、教研时间投入、研究方法指导、课堂组织与协调、成果评估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教学组织与协调、教学质量评价、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改尝试,我们体会到,为确保完成研究性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语言技能培养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对象和英语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的关系;团队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我们认为,一个高质量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包含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8]。为了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我们已于2009年起将这一教学模式融入到长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并作为常规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形成性和终结性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我校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将在近期尝试把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作为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训练手段,力求在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术性的综合训练方面和教学管理方面开展新的尝试。

我们认识到,作为教改活动的一个部分,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本身还需要有一个从理念和方法论上的不断认识和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有一个不断探索、修正、补充和完善的过程。我们有信心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这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为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程晓堂,岳颖. 语言作为心智发展的工具[J]. 中国外语,2011(1).

[4] 束定芳. 德国的英语教学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发[J]. 中国外语,2011(1).

[5][8] Joyce, B., Weil, M. & E. Calhoun. 教学模式[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92-394.

[6] 王初明. 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96-117.

[7]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联络办公室.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简报. 2010年第1期(总第15期). http://zgcetr.bjtu.edu.cn/ReadNews.asp? NewsID=1359.

[责任编辑:陈立民]

(上接第39页)

3.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大作业答辩,即数据库应用项目的设计与答辩,来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战胜自我的能力。

通过上述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同学都能将数据库课程学到的知识和技术用于其专业上的信息系统处理。每学期结束时,通过项目答辩会涌现出很多值得学习推广的优秀数据库应用系统作品,自然而然,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备受学生的推崇。

另外,除了课程本身大容量的实践训练活动外,我们还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和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每年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荣获全国和上海市两个级别的数据库组的一等奖和二等奖。由于参赛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将数据库课程中设计的项目拿去优化参加比赛,这样极大地激励了学生们参与数据库课程学习、讨论和钻研的热情。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本着面向应用、提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和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在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了一定收获。这种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教学质量上的提高,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新课程的创新授课模式和教学设计具有领先性和超前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比如:由于课程容量很大,理论和实践教学负担随之增大,在选课人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好各阶段繁重的交互教学,如答疑解惑、项目开发辅导等,成为课程改革新的探究任务。要正视这些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学会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去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成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名副其实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袁科萍,杨志强.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袁科萍,龚沛曾.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模式初探[A]//2006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年会论文集[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李霄翔

第7篇: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前面的货架上一些内容和改点的解读,我想各位大虾们会在不同版本的《解读》中有详述,大家可以参照解读。我这里不重复了。这里我只准备选择”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两个关键词,从“流变”的角度和大家交流我的理解——本来应当把这一节放在上面的框架下,但考虑到这两个关键词的地位,便单列了。自然,单列后,就不只是讲“流变”了,请各位阅读时注意。

1. 只有应用意识是不够的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这两个为什么放在一起?不是我手懒,是应用意识必须跟着创新意识,只有应用意识是不够的。

《标准2012年版》专门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核心概念专门表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l

应用意识

那么,什么是应用意识呢?

《标准2012年版》是怎么说的?“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说学了数学后知道用。这就好象是一个好逞能的小伙子,学得了一些拳脚,总想找个活儿亮亮自己的能耐,头脑中想的是“我能干点啥”。第二条,是说你遇上事了,要想着数学,想着数学能帮你。就象郭冬临演的小品《有事你说话》。

这两条先把“我能干点啥”放在“有事你说话”前面了。我感到顺序倒了。交换一下可能可好。从数学的产生来说,我们是先遇上问题,遇上事,“有事”了,才想寻找解决的法子,才有了数学。而“我能干点啥”是先有了数学,是你掌握了数学以后的事。从创新意识看,前者的创新因素更多些。无论是从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顺序,还是从数学发生发展的重要性,都应当交换一下次序。——当然,《标准》这样说,不会引发“两桃杀三士”,不会引发“两雄”争霸的残酷战争,但我还是感到交换一下次序更有利于理解创新意识的地位。

创新意识是新增的关键词。我认为加的很好,很有必要。

虽然在应用意识的注解中,《课标》有“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样的说明,其中也蕴含有“创新意识”的意思。但是,应用意识(http:// )主要还是指用现有的工具做同样的或类似的事情,是现有工具的重复使用,是一种“啃老族”的文化体现。正如彭加勒(又译作庞加莱)所言:“仅仅着眼于直接应用的那些人,他们不会给后世留下任何东西,当面临新的需要时,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法】昂利﹒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北京)。一旦换一个新的情境,现有的工具就会象一位尊贵的骑士躲到一边,摊摊双手表示他的遗憾,此时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我们谋求的勇士,特别希望他能冲到问题的最前面。庞老先生的话短,却说的很全面,既说了观点,又说了为什么。

l

创新意识

那么,什么是创新意识呢?《课标(2012年版)》没说,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值得摆上桌案。我们还是先换一个问法:怎样理解创新意识?

我们先看《课标(2012年版)》,第7页,是这样说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说了地位,要求,基础,核心,方法,„„。把创新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不仅是现代数学教育的 “基本任务”,而且要求体现在全过程中,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其实,创新又何尝不是科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基本任务”呢?只是我们数学标准不能干涉其他学科的内政罢了。这是说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创新一阵子,想不起来就搁置在了一边。不能象学习雷峰,只在3月一阵风。中间几句主要是说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验证。特别指出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一点特别重要,思考是自己的事情,思考不能替代,我们却常常忽视这样的常识。

独立思考,这是学会思考的条件,思考只能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去学会。什么是“会”呢?可以把下面的方法“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作为答案来理解。

当然,你仍然会感到“不治饿”。依然会象进了冬天的公园,看到的是冷冰冰的枝桠。理念树条不能少了案例的绿叶,一片绿叶就是大树生命的体征。还是让我讲一个例子。

2.例谈一节课中的创造

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20点游戏。每人轮流摸牌,各张牌点数之和不能超过20,点多为胜。

上课老师用了近20分钟讲游戏规则,然后学生进行 游戏,汇报经验。

——前面我把教育分为三类或说三个阶段:知识传承、技能训练、思维启迪。这节课你可以看出很典型突出了前面两个功能:知识传承、技能训练,而思维的开启却没有在这样的课中充分体现。最后的汇报经验只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效果检验”。

评课时,我说:“如果我是家长,我会质疑,我在家几分钟就能教会孩子玩这种游戏,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你手上?也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孩子受到的教育与他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中有什么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应当是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不能仅仅重复于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中的会用之目的。这样说并不是说生活教育中没有创造。而是说,一般的家庭中的游戏多在“应用”上下功夫,而学校的游戏应当多在“创造”上下功夫。”

那么,这节课在什么地方学生可以创造呢?

单说规则吧。

游戏是讲究规则的,一个游戏规则往往由基本规则、补充规则、拓展规则组成。我认为规则有下面的特点:

(1)规则是讲究公平的;

(2)规则是由社会共同体制订的;

(3)规则是可创造的,可变换的。——这就有了可创造的空间。

第一、基本规则的教学

游戏本身是不是新?游戏的新旧,当然不是由纸牌的物理属性决定,不是指是不是新买的“处女牌”。新旧是由游戏的基本规则决定的。

如果游戏规则是新的。这种规则学生自己能不能看懂?如果能看懂,你不要讲了,把游戏规则说明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学习。

——慢,有人插话了:低年级学生识字没有几个,你不讲,他们看不懂的。

对不起,这次我要做一个双手下按的姿势,请你先不要激动。我知道你说的是事实,并且这样做也是为孩子着想。我一点也不否认你的责任感。在我没看这节课前,我是和你一样存在这种担心:学生会不会看识得这些字,通过听课我没有这种担心了。

你看到了,当你出示这个游戏规则之后,前面有个小姑娘不等你说话,就用手指着念出这句话了。可是你没有理会她的多嘴。心里可能还会感到她扰乱了你的教学秩序。我不知道她能认多少字,就是有不会的字,也不要紧,小组内是不是可以帮助一下?小组内不行,组际之间行不行?最后有几个字不会,还不一定需要你来讲,缺一个两个字可能也不影响学生理解这个规则说明。

会用多少时间吗?你在用讲的方法时,用了17分钟(而学生玩一次只用5分钟)。你让他们自学7分钟能不能学会、能不能看懂这个游戏说明?——可能比你单一地讲“高效”多了。

把问题情境设计好,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着阅读、学着合作,学着求助于他人,学着指导他人,在互相帮助中了解新的游戏规则。这样,学生是不是已是在创造了。他们通过阅读,孩子们知道了一个新的规则,知道扑克还有新的玩法。而这些经验的获得,源自孩子们自己的发现。

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你前面的意思是只让孩子们学习说明书吗?不让学生接触纸牌吗?

不是的,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结合手中的牌,对比说明书来理解规则。并且这样做使文字说明、实物操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也符合学习的规律,符合创造的规律。因为创造体现在过程中,而理想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创造。

如,规则说明中有“摸到纸牌上的数字的和最大的人获胜。”学生要理解这个句子。他们的思维要经过下面的几个过程:

(1)认识里面的字词,并知道各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这一步是词的意义的理解。

如“数字”、“和”这两个词,学生需要知道“数字”是指纸牌上的数字,“和”的意思是说“几个数字做加法运算的结果”。

(2)将字词放在句子中去理解。这一步是从结构上去理解。

把“数字”“和”放在“摸到纸牌上的数字的和最大的人获胜。”句子中,知道是把手中各牌上的数字都加起来,然后比数字大小。这里有一个前提,要摸牌,要比较,不是你一个人比。蕴含着你手中要有牌的意思,要有同伴和你一起做,才能比,通过和同伴的比较来知道结果谁“最大”等等。

(3)将上面的短句,作为行动的指令来进行实际的操作。这一步是从情境中去理解。

将这个句子结合具体的情境,或说放在具体的“真实世界”中去操作。在讨论中、同伴共同阅读说明书中,有的孩子可能并不需要“真做”,可能通过想象,头脑中已建立了按这个指令操作的情境。有的孩子们的思维可能还是处于懵懂状态,对词的意义可能并不清楚,这时就需要一边阅读对照、一边进行具体的操作帮助理解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习并不是象容器注水一样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一个不断尝试、反复、修正、澄清,从而达到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可以体现学生的创造。

第二、补充规则的教学

除了怎么定胜负这样的基本规则外,还有针对特殊情况处理的一些补充说明,我称为补充规则。诸如:出现一样的点数了怎么办?大于10的牌,如J、Q、K„„如何处理?

对于这样的补充规则,我仍然不建议在学生玩之前作为基本规则介绍给孩子们,而是希望让孩子先玩,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让自己做出处理,自己制定规则。——在玩之前介绍这些规则,他们没有体验,对这一条规则可能感受并不那么深,你的规则并不能马上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为关键的,我的建议是能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需要。哪怕是你告诉孩子们“我们是不是可能再加上这样一个规则,„„”也比事前告知孩子要好,因为这会让他们知道,创造并不是人们的随意捏造,规则的产生也是来自于实际的需要。

那么,一旦他们发现了需要,也就培育了“提出问题”的秧苗。由需要,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选择一个方案,这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中的一个要素是选择。

在上面的游戏中,如果你的点数是10,我的点数也是10.我们俩人是同样的点数,怎么算胜负?这里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1)

并列第一。这是一种规则,两个人都乐意。

(2)

谁手中的牌少,谁为胜。这样的规定当然也可以。

(3)

两人都放弃手中的牌,重新再摸一次,以新摸的一张点大为胜者。可能这样的规定要触动孩子的心灵了,因为这样做需要孩子放弃手中既得的利益,两人间重新再开始一次游戏。

(4)

„„

关于牌面数字多于10的牌的处理:

(1)把大于10的,包括大王、小王统一定为1.这是一种规定;

(2)把大于10的分别按个位数计数又是一种;

(3)这些牌和大王、小王分别按0算也是一种规定。

(4)„„

第三、拓展规则的教学

基本的规则和补充规则教学完之后,基本上可以宣告一节课的结束了。但我认为,理想的教学不要在此画上句号,把规则拓展一下、做一下变通,会给孩子们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让他们自己看到更广阔的天空,还他们一个天地,让他们嬉戏,品尝到创造的快乐。拓展规则的制定也许会让学生进一步或者更多地尝到创造和发明的喜悦。

就这个游戏的拓展规则,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几点改动,看一看是不是可创造的空间更大?

(1)关于胜负的规则:可以不可以规定五局三胜制?可以不可以改为最后的胜负以各局的点数之和大者为胜?可以不可以胜一局就记一个分数,最后看分多者为胜?

(2)关于游戏人数的确定:两人可以吗?三人可以吗?„„人数多与人数少,又可以做哪些规则上的调整?

(3)关于奖励。能不能制定一些奖励的规定?胜一局加1分,连胜两局加2分,连胜三局加3分,等等。

(4)„„

制度都是滞后的。规则需要在游戏中完善、在活动中制定。制定规则的过程,需要经过社会共同体的约定和确认,规则确立的过程充满选择,充满创造。当然,规则一经确定,谁都不能再私自更改,除非再次出现规则中没有包含的情境——这是创造的一个条件,创造必须在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大规则内的进行创造。让小学生凭空创造规则,并理解这些规定可能很难,但他们在游戏中却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体验到创造的过程。

创造,不是你定规则我遵守,创造,是大家一起根据需要选择、建立规则。选择、建立一个普适性的规则,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也是对自己既得利益的放弃,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默守”规则的人,相反,创造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对已有规则的破坏和新的规则的重新建立。

我这儿说的游戏规则,也许不仅仅是指玩这个纸牌游戏本身。也包括我们与人相处,在社会中立身。当然,更包括我前面说的“家长为什么把孩子送到你的手上”这一款社会游戏。公维华老师有一天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学校在招生,来了好几千家长,特兴奋。为什么会来这么多家长?这里不会有强迫,不会有行政命令的一呼百应,不会有利诱(当然这里指的“利“,相信你不会误解为单纯的物质利益),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家长们都很清楚,他们看到的是学校办得水平。他们把孩子送到这儿是因为这儿“利好”。这个利是学校能给孩子们的,如果你的工作和努力不能给孩子这方面的“利”,你就需要付出其他方面的“利”为这种失衡来配平,社会游戏需要的是公平,虽然在追求公平、配平失衡中会有许多的不公不平存在。

上面的战线拉得是不是又长了。来,我们浓缩一下:

学习不是简单的累加,需要自己不断去修正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创造。创新不是告知,需要自己去发现创新并不随意,创造有创造的需要;创造并不神秘,孩子们也可以创造。

3.独立学习与创造

我曾想就“低学生段数学教学可创造内容举例”为题写篇文章,列举一下小学低学段可创造的内容,后来放弃了。因为每一节课中都有创造,每一个过程都有创造,不是吗?每一节课中,数学概念的得出、公式、公理、法则的总结,模型、思想方法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哪一环节没有创造?现在需要的不是指出哪节课中有创造,而是需要我们老师们树立一个让学生“创造”的意识、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我们老师们往往也知道要让学生学会创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总是扶的多、给的多。

我为什么如此强调要让学生独立学习,希望老师们少指导,少讲解,尽量做一做“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呢?

当然是为了不熄灭孩子创造的火苗,培养孩子创新的意识。这样的回答可能太过平常,不会给我们留下有什么印象。我们还是再做一次溯源。看看“创造”的定义怎么说。

什么是创造?

百度上给出的定义和例子很好,转述如下: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创造的本质在于甄选!甄选出真正有建设性的联系(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你想拿到桌子上的一个花瓶而又因为自己太矮而够不着时,你挠挠头往周围看了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凳子!你突然想到也许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称为灵感(这个现象类似于生物中的突变,这里发生的变化是改变了凳子只是用来坐的这样的观念),做到这一步时你已经将“凳子”和“自己的身体”这两个概念在头脑里联系起来了,并且进行了一个思想试验过程:首先看了看凳子的高度,大概判断了下自己如果站在上头很可能就可以够着花瓶了,并且觉得自己肯定可以爬到凳子上去。于是你头脑中迅速闪过了你爬到凳子上然后顺利够着花瓶的图景。这个思维过程完成后,你就完成了一个“手续概念”的创造。为了方便陈述,你还可以把刚才这个手续概念命名为:“通过站在凳子上拿到桌子上的花瓶的方法”。

为了验证刚才创造的这一手续的可行性,你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结果也许真的可行,也许不可行,或者造成了你没有想到的结果。比如凳子翻了你摔倒了,还把花瓶打碎了。这都是因为你在头脑中模拟的过程忽略了某些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凳子的稳定性,地面的摩擦系数,或者对凳子和自己的高度判断不准确等等)造成的。如果可行,并且拿到了花瓶,那么你就进行了一个“概念的物理实现”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你将你创造的概念的“物理实际”也创造出来了。它本质上就像你完成了一个建筑的设计,并且亲自把它建造出来一样。经历了这件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马上想起已经建设完成的这个概念,这就是你增长的知识。可见创造可以分为概念的创造和概念的物理实现创造两种。

这一段说的很是详细,由于上面的文中用了一些概念,我们可能读起来吃力,我想结合上面的话,再强调一下几点:

1.创造的实质是联结,联结可以是抽象概念之间的,可以是具体事物之间的,体现在思考问题与具体的做事方法、过程中。

2.创造是个体的创造,创造会带来个体的内心的愉悦而一定会成为自己的经验。别人的告知不是创造。虽然都起到了使主体由“未知”到“已知”的结果,但告知不是创造。

注意:告知不是创造的敌人,更不是课程改革要“革命的对象”,它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后文会详细谈及。

3.创造不仅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选择。它是从诸多现象和联系中洞察到什么最有价值,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创造是选择,不是给予。

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有人告诉你把“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你照着做了。这里面已没有了创造,这只是按指令去做,是按程序去做。如果有你的选择和反思在里面,你获得的“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可能是一个经验,再遇上时你也会这样做。如果没有选择和反思在里面,别人的告知或说给予也许只成为你完成这件事的一个指令,它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遭到遗弃。——当然,我们有时会把遗弃的东西再次捡回,但那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了。

我在做业务校长时,有一次陪我们县教研员赵克平老师听课,他听到老师讲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有些愤愤的说:“这一节课最甜的地方又让老师自己吃了。”他把课比做吃甘蔗,要让学生自己吃,你老师不能嚼了喂孩子。最有营养的都进了你的肚子,孩子再吃你嚼过的,能愿意吃吗?

我在我们的文字里没有去区分创造和创新。无论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我想有一点是共同的,拿来的,别人给的,都不在创造和创新之列。

那么,独立学习是不是不要老师们指导呢?不是的,我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与学的关系,我想在后文“重新认识学与教的过程中”详细去谈。

4.孩子能否创造?

孩子们能创造吗?

面对这样的困惑,我想只说一句“能”或“不能”是解决不了老师们的困惑的。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的理解是造成我们教学法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困惑应当是来自于对孩子能力的理解,而有些观点是来自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在传统教学行为影响下的学生给你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名家的观点。

“他们是尚未成年的新生一代人,身体弱小,没有经验,甚至连一般活动的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还不具备,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生产和生活、进行科学认识或艺术认识,以谋自身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王策三

“学生是带着认识世界的前概念到课堂里学习的。他们带着丰富的先前知识、技能、信仰和概念进入正规教育,而这些已有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环境内容以及环境组织和解释方式的理解。反过来,这也影响着他们记忆、推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带到课堂上的经验可以两种方式呈现:作为他们日常的、非正式的、经验性的、学校以外的知识,或者作为他们基于学校的和“教学的”知识。 ”

——徐斌艳:《面向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项目设计》,新世纪小学会议资料,2010年12月3日广东茂名。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第2页。

“儿童有一种进行推论的天生素质,并且有实验和检验的内在的愿因。” (约翰﹒杜威)

上面的对儿童的论述都是名家之高见。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得出如此不一致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听谁的?谁的话更接近真理?

当理论的双方或多方对峙不决时,我们不妨做一次战争年代逃亡的难民,“远离”这纷争的是是非非——去安静的课堂和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观察一下他们的生活,用我们自己的观察决定理论战争的胜负。

下面,我们一起看几个事例,看你能不能吹响绿茵场上裁判的金哨。

(1)曾见到一本《甘蔗有多高》的书。它的奇异处在于作者是一群幼儿园的孩子。这可不是一本你印象中的日记集,也不是你印象中的学生作文选。它是一本有关幼儿测量概念学习的书,是从头到尾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中围绕测量这一主题的学习进程记录,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小朋友写的“专著”。

那天,我和位惠女老师同去书店,店员推荐我们这本书。听说是幼儿的书,我有些不屑一顾,碍于店员的面子,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看,我们俩人都迷上了,都想买。可是,书只有一本。不好与位老师相争,便提一个条件,请位老师就这本书写一篇文章让我和更多的老师分享。我则和店员约定,再进来书给我通知,我再来买。几天后,店员电话告知我书到了,我则买了三本,不断给好友推荐,到最终,我手中留存的却是一本复印本了。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起因很象是我们的春游。老师本意是要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稻米的收割过程的,但学生却对路旁的甘蔗产生了兴趣,趴在地上,翘着屁股,观察开了甘蔗。敏锐的老师“嗅”到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一段长达五个月的以测量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种下甘蔗后,孩子们特别关心甘蔗有没有长大。老师抓住这次课程的契机,引导孩子思考甘蔗该用什么量,孩子用食指、拇指比划,但是每次比的都不一样。“那么,用什么方式,才不会变来变去。”孩子们想到了吸管和树枝。细致的老师,将孩子们测量甘蔗的“工具”贴在白纸上,并在旁边写下测量的日期、测量人,随着甘蔗的长高,成长图越来越长,甘蔗成长的情况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随着甘蔗的成长,孩子们也在寻找着不同的测量材料以便测量甘蔗有多高,他们想到了回形针,孩子们用一长串的回形针结成长长的连环扣,不仅量甘蔗,也量教室里的其他物品、甚至于爬上楼顶去量高楼。在孩子们测量的过程中,老师用一个小本子,鼓励孩子将他们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测量的结果。

在孩子们的眼中,教学楼很高很高,于是,他们把一箱子连环扣全部串在一起,几个孩子到楼顶放连环扣,楼下的人接应,还特别关照二楼也要有人,防止连环扣卡住。量好后,大家开始数连环扣的数目:353个连环扣。“353个连环扣是多高呢?怎么告诉别人呢?”老师此时介入,使学生不再沉醉于成功之中,引出了尺子的学习。„„五个月后,孩子毕业了,一本由他们自己动手编辑,插图的图书也成册了。

——这是我看到的最小的孩子们写成的书。我感叹孩子们的创造!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呢?我们的孩子同样不缺乏创造的能力。

(2)下面的教学片断选自《新世纪小学数学》杂志,2012年第二期,张学明、项竹贤《课堂追问的时机》,26页)

【例】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的片段。

在“质疑问难环节”,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可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全班学生也齐刷刷地向这位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

师:谁能说一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从高位减起,后面遇到需要退位时不好办。

师:你是怎样改的?

生:差比原来少写1。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在经过退位以后,使差不做改动呢?

生:老师,可以这样做,在从高位算起时,可以一次同时看两位,如果下一位需要退位,在写差时就先留下一个1。

这位学生边说边以黑板上的题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学生点头表示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

师:你真了不起!还别说,这个方法真能行得通。

生:老师,既然这种方法可以,那为什么书上说‘从个位减起’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老师,我认为按照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算起来简便。

生:我也认为从个位减起要比从高位减起简便。

师: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x x同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他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对多位数的减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提议,让我们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话和老师的话分开来看。你会看到,所有的结论和发现都是来自于学生,没有一处是老师的告知和讲授,处处都是我们学生的创造。显然,这里孩子们的创造,源于老师不是把“从高位减起”作为一种知识来教,而是用追问,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

当然,这里有两点说明:

(1)竖式计算的问题从哪位算起,似乎已成既定的规则,如果再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追问“竖式计算只能从低(高)位算起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探索发现一个法则是如何形成的,你会给孩子打开了一扇创新的大门,他们又会看到另一片天空。

(2)这里只是展示了“质疑问难环节”中的学生创造,在其他环节,老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得而知。这里的学生创造中,老师引导的痕迹稍显过重。我希望能看到一节课的所有流程都是全部的、真正放给学生的,看到学生精彩观念绽放的课堂。(这种课堂将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两处)。

相反,下面的例子就不是在让学生创造了。

【例】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出示1/2+1/4,让学生自己动笔算一算,当学生出现1/2+1/4=2/6或1/2+1/4=2/4等多种不同答案时,可以适时一问:两个加数的和应该比加数大,那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算的和是否正确?

这里,老师虽然也是想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发现错误。——这里虽然用了“适时”二字,但这两个字最难把握。作者没有说什么是适时: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的反思时间?给没有给学生操作的机会?给没有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是学生经过再三的思考后最终认定自己做的就是最后的结果了、还是发现学生算完,未等学生给验算就进行了下面的启发?文中没有说明,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注明到,在“如何做”这个问题上,老师却是采取了“告知规则、让学生按规则行事”的方式。这样的教不是在让孩子创造而是让学生在“服从”中“确认”别人的发现,如此长期的影响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两个加数的和应该比加数大”也不是数学中普适的结论,它只在算术中成立,当两个加数学中出现0或负数时,就不适合了。不适合在小学加以强化并当成一个普适的规则来使用。如果我们放弃“适时”的过程,一定要告知时,建议改为:“这两个加数的和会比最大的加数小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算的和是否正确?”这样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把发现和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

我这几年负责的杂志,其中有一个栏目,是专门发表孩子们是怎样学习数学的,发表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也时也到各地培训、回访、讲学,见到过很多孩子们的作品,如、广东植秀盛老师、公维华老师以及大庆袁明老师学生日记,河南金水连续几届的《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用报告的形式汇报他们用数学的成果,有的学生涉及到商场的选址调研,研究的思路和严谨堪比大学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我常常为他们出色的创造兴奋不已。

我在教学初中时,我教的学生中就有多人发表过文章。其中,崔艳梅一次得了200元的稿费,令全校为之惊呼——那时我的工资还不到800多元钱,在农村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的眼中200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分别用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例子想说明,我们的孩子可能天生就有创造的才华,只是因为我们的“教”不得法,而使他们的这种才华和天性得到了扼杀。我的这样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后面,我会有更多的例子说明我们的教是如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很感谢网友“离线”,看到我的日记后给我发来了她在教学中积累的“教阻碍学生发展”的大量案例。

当然,社会中阻碍创新的因素就更多了,如山寨文化、盗版行为等等。而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些“盗”了却不知是盗,最可怕。我说这叫“误盗”,是为了给我们大家保留一下脸面。不是吗?我们常见有人引了大段别人的文字,但却不加注明。我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盗用“我看课标系列”的现象,但我敢说你会在某个角落或某篇文章中看到我的这些文字或观点被“误盗”的情况。

5.结语

创新有两大表现:发明与发现、联结与转换。有时是发明,有时是发现。但从思维上看,实质是经验的再抽象和经验的再提炼、是经验和知识的相互联结和转换。具体说来创新有下面的表现:

l

发现了新的现象,新的联系。

l

在有人质疑某一观点时,提供了新的辩护性案例。

l

发现了现有经验、传统观点、方法中的谬误或不足;

l

将现有的经验、观点、方法进行了抽象、归纳、推广、提升,使之更简捷、方便、更具有一般性。

l

转换或发现新的方法、观点,将人们的思维转换到一个新的视角或话题,表现为结束一场争论、或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打住。我知道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老专家们有意见了。为什么没有介绍大家公认的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特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兰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典型的创造性思维一般具备以下六方面的基本特征,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和变通性是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你为什么避而不谈?也许我理解上的原因,我感到这只是把一个美女拉到我们了面前,告诉我们这位美女有几大特征,让我们欣赏欣赏一下而已。而我们所做的不是只做欣赏美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美,塑造美,要知道这个美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美来。因此,我想从教育者职业需要的角度,多从可操作的层面,谈创造、看创新,以便大家看得懂、想得清、用得上。因此,不惜用了这么长的篇幅谈创造,说创新。

现在可以做一个小结了。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我们看一个问题,要看流变,就象我们选择股票,不仅仅看它当前的市值,还要看它是不是潜力股,要看他的发展。在这一小节里,我是借助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谈流变的,只有应用是不够的,还要有创新。无论创新的形式,还是创新的内容,都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相连。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关注创新意识,必然会关注经验的积累。因为,经验是创新的起点。希望在教学中不要把处处存在的创造之花而扼杀。方法呢?放手,多给学生思考、创造和分享的时间和空间。——注意,我没有用多引导这样的字样!原因将在后文谈及。

教育改革是一场创新,前面说了教育的三个阶段。我们身处新的时代,需要有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此,特别需要有人用行动为过时的教育教学方式画上句号。不这样,何谈这是一场教育改革!

每天来我空间交流的朋友,你能承担起这份重任吗?你这样如饥似渴,关注我们的改革,舍你其谁?

最后,留几个思考题:

1.

前面转引的名家对学生的论述,你赞同哪一个?注意,不要被我的例子和观点所误导。要用你的例子来分析,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你的观点。谨记:“莫将经验做本真,你我都是摸象人”。

2.

新课程那么重视应用,为什么不提倡应用题分题型教学?试谈谈你的观点。

3.

新修订的课标加了运算能力,是因为我们的运算能力弱需要再进一步强化吗?

第8篇:微课设计与创新应用

----参加戴尔“互联创未来”经验交流会汇报之二

【作者:许玲娣

发布时间:2013-12-21 22:22:18 点击数:651】

今天聆听了柯清超教授关于《微课设计与创新》的专题讲座,进一步了解到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受益匪浅。

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将由封闭走向开放,而MOOC课程已经在变革当前的课程教学。所谓MOOC课程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开放教育资源和活动,允许参与者在领域专家指导下通过自行组织学习方式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与分享、建构个人学习与概念网络,形成个性化意义与观点的关联式课程。MOOC的核心是社会化学习,是基于社会化网络的以连接、沟通、分享和创新等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通过协作共享空间寻找、消费、创建和贡献信息的新范式。

目前翻转式课堂(微课堂)正在弥补着传统教学的不足。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为那些耽误上课的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创造了“翻转课堂模式”。

2007年美国的一名基金公司分析员Salman Khan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件为表妹补课的模式获得巨大成功。目前美国每天有上百万学生晚上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则跟同学一齐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这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那么这名美国的基金公司分析员可汗(Khan)他所制作的微课都有哪些特点呢?

1、面向学生,聚焦学习;

2、知识粒度适中,支持碎片化学习;

3、思维的可视化与动态展示;

4、语言精炼,讲解亲切;

5、符合网络传播的技术规范。 翻转课堂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进行了优化。

那么今后的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紧密结合将会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

微课是什么?微课是“微课堂”、微型教学、微型课件,是网络时代下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资源形式。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用途,微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微课不应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该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

微课该如何应用呢?它应该是:作为“补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要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模式;作为移动式自主学习资源,支持非正式学习,如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

微课程资源不是使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让学习者无序学习、孤立学习;微课程资源是一种手段,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微课资源为培训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全部,不是要替代传统教学,它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那么微课有哪些制作方式呢?微课资源有多种制作方式:PPT讲解录制、视频拍摄、平板电脑录屏、可汗式录屏等。

1、基于PPT的微课;

2、PPT+旁白式;

3、PPT+快课工具式;

4、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式微课;

5、使用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

6、使用平板电脑录制。

方法一: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微课:准备好“微课堂”的PPT课件;使用幻灯片放映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逐页录制解说;使用文件中的“另存为”功能,保存为windows Media WMV视频格式。

方法二:使用快课工具制作:快课课件(Rapid Learning Courseware)指的是充分利用教师已有讲义,迅速把教学内容e化的资源建设形式。同时Rapid Learning也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包含高效学习、快速学习的涵义。

快速课件的制作过程:准备授课课件(PowerPoint格式);打开PPT课件,应用快课工具逐页录制讲解;加入互动活动元素,如互动练习题、测试等;生成“快课”课程资源(可选Flash格式、HTML5等)。

可汗视频使用的工具:录屏软件CamtasiaRecorder;手写板Wacom BambooTablet;免费绘图软件SmoothDraw。

最后柯清超教授作了如下总结: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用途,微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微课不应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该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微课资源的应用核心是创新性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课程培训与学习质量。

上一篇:酒店景观设计下一篇: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