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精选13篇)
论述了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运作,适应新的`形势,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 者:杨习理 张萍 沈学忠 佘晓东 作者单位:杨习理,张萍,佘晓东(《石油化工应用》编辑部,宁夏银川,750002)
沈学忠(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银川,750001)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的人才与科技创新的意义
新形势下, 我们肩负着实现“四个全面”的历史重任, 而且, 多种利益交汇, 各种矛盾交杂, 改革进入深水区, 经济面对新常态。如何克难攻坚, 逆流而上, 再向前推进一步, 是我们各方面面对的重大课题, 当然, 也是我们的“人才与科技创新”面对的重大课题。就在这关键时刻, 党中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将对我们深化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更将对我们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在于:要以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使经济发展转向更多依赖科技进步, 更多依赖管理创新, 更多依赖提升劳动人员素质。这就意味着我们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改变了。又因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驱动核心在于科技创新, 而实施科技创新, 人才是关键。因此, 我们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首先要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当前, 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经济进入升级换代的重要关口。我们要抢占制高点, 在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才与科技创新是“金钥匙”, 是“引动器”。我们只有用好这把“金钥匙”, 用好这个“引动器”, 才能够深度融合经济与科技, 在保证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中, 始终保持经济中高速的增长势头。再通俗一点讲就是, 没有人才与科技创新的推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必然落空。当然, 人才与科技创新, 也只有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推动下, 才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才可以继续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核心威力, 彰显核心作用。那么,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引领、积极推动, 开展好我们的人才与科技创新, 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的人才与科技创新策略
首先仍然是将人才与科技创新居于我国发展大格局的重要位置。既依靠科技人员的核心科研作用, 又集中大众、集中民智, 通过互联网+等模式, 实现大众创新, 获得大众创新效益。要努力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还要努力做大创新这个第一“大蛋糕”, 打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其次, 要自觉的将人才与科技创新融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虽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人才与科技创新是关键、是核心, 但后者也只有自觉且有机的融入到前者之中, 才能够顺利的得以推进、完全的得以实施。因而, 我们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视野、大眼界, 来全面审视、考量人才与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及效果。
其三, 要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二十一世纪, 人才是关键。二十一世纪国家的竞争、世界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领先于世界科技水平, 就要千方百计的加速知识创新, 加快高、精、尖技术产业化。而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在人。我们只有通过扎实而有效的人才创新工作, 来汇聚一大批高精尖科技人才, 来培养一大批现实生产需要的科研人员, 凝心聚力, 才能够完成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赋予的艰巨任务。
其四、要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人民群众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而科技又是生产力, 又是促进发展的动力之源泉。因此, 要最大限度的将二者融合起来, 形成“顶天立地”效应。也就是, 在大力研发高精尖科研技术, 掌握高精尖科研技术的同时, 也要让普通的科研技术接地气, 通过大众创业使其转化为生产力。
其五、通过深化改革, 强化机制建设。要通过深化改革, 使有利于人才与科技创新的各方面都动起来、活起来, 形成人才合力, 凝聚科技力量。要通过深化改革, 把促进人才与科技创新的制度立起来、挺起来, 从而, 为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结束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说到底是实施人才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没有人才与科技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于空谈。因而, 人才与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开关、总驱动。而党中央及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又为我们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我们一定要实施好、推进好人才与科技创新, 进而完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兰英, 杨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9) :163-169.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培养发展
新和科学技术是促进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实现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现代经济建设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应贯彻落实科技进步促发展的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源动力,如果缺乏自主创新,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难以屹立。党十七大提出,“2020年我国应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新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科技创新意识以及能力不足现象,尤其体现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及管理者思考的重点。
1.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
1.1科技创新小组
科技创新小组主要是由一名或者几名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大学生,通过学校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兴趣相投的驱动下,组建而成的科技创新小组。科技创新小组组建的前提条件是要求组内成员都必须对某一学术领域研究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形成一种自由、融洽的团队学术氛围。该种组建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自由平等的团队氛围,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宗旨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科学生活,锻炼创新意识。科技创新小组可以开展专家学术讲座、创新设计征集、科普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一系列科技活動,激发大学生们的科技创新兴趣,引导大家积极、主动的多接触、研究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平时做到“广涉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1.2科技创新社团
科技创新社团是当前地方高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是大学生们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学生群众组织,组内成员可以不限学校、不限院系、不限年级。科技创新社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科技创新社团组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各种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3科技竞赛团队
科技竞赛团队主要是指学生们为了参加某种科技竞赛而组建的一种目标性合作团队形式,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是以学校各学院举办的各种独具特色的学术科技作品作为基础,以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力学竞赛等各种类型的专业类竞赛为载体,以机器人大赛、全国“挑战杯”等全国综合性质科技竞赛为龙头,组建的各种类型科技创新竞赛团队。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竞赛,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进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科技热情。
1.4大学生创业团队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员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生,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基数过多,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因此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大学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社会经验毕竟不足,学校及社会应多给予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帮助。学校应该对于创业学生适当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创业经验。
2.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发展策略
2.1确定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目标
团队目标是确保团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团队整体发展的关键,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才有团队存在的理由,让团队的每一个组员都有一个责任感和努力的着力点,更重要是可为成员们提供合作的焦点。确定团队目标有利于成员增强集体意识,在心理上彼此认同,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同时应将总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具体化,让每一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认真落实团队目标。
2.2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以及资金支持
物质保障以及资金支持是确保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活动顺利展开,促进团队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地方高校应提高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视度,明确其组建与发展的意义,加大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2.3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
团队协作精神可进一步推动团队活动的运作以及发展,让成员以维护团队集体利益以及荣誉为准绳,约束自我行为,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感情,有利于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自我价值,提高团队组织的整体效能。应定期组织学术例会,让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有相对固定的一个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和平台,让成员们能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力。
2.4进一步完善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
科技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经常会涉及到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因此大学科技团队的成员应加强系统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首先成员们应了解学术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方式、数理分析方式以及实证研究方式等内容。同时应了解学术前沿知识,了解学术的生长点,掌握本专业领域一些基本理论的发展、演进历史轨迹以及学术渊源。其次应熟练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知识,善于将自己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产出,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构建创新型国家体系的重要环节,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重视,加大对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金辉.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体制[J].教育研究.(12):2012,52-54.
[2]林涛.李鹏飞.学术团队创新环境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27-30.
[3]邬小撑.关于构建学术团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2):38-40.
非常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管科企业家与校园论坛”第四期的活动,现场听取了曲老师关于大数据与投融资分析和姜老师关于科技驱动创新的介绍,深刻感受到了当前科技发展的迅猛和大数据对于金融投融资的关键作用,作为同样在金融行业从业的我来说,由于身处证券公司,近年来也深刻感受到了证券公司因为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和空前的压力,下面仅就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给券商带来的改变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从来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今天,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尤其促进了金融行业提高专业化水平与运营效率。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采用,促使金融科技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新技术的快速更迭和跨界行业的冲击加剧了证券行业的竞争,市场版图发生较大变化,证券公司面临业务和技术转型的双重挑战。
证券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枢纽,其首要目的是财富管理,即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和投资收益。我国券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以经纪业务为主,其经营的业务大多围绕经纪功能设计,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券商大都在思索新常态新技术下的转型,如何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几家大型券商在朝财富管理和全能型投资银行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行业整体仍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行业转型需要重构业务需求。
金融业的核心是处理市场信息,解决投资人和筹资人之间的信息
券商盈利的核心因素。在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新环境下,券商的发展思维应紧紧围绕着产品设计以及产品销售,而其中的关键是客户关系的维系。如今,数据已成为券商宝贵的资产,与资本、劳动力一样成为促进券商盈利和创收的基本要素。券商应评估的现有的技能储备,打造一流的数字体验,通过技术与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卓越的客户体验,为不同客群制定针对性的定价,紧抓客户关系、建立与客户的情感纽带,尽最大努力依靠科技手段增加投资管理配置,增加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提高绝对收益,不断丰富投资产品,更好地提高客户满意度,以此赢得这场影响未来格局的客户之战。
——盂县政协委员侯宝清
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农产品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在当前“科教兴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科技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创新体系最基础的环节,更是先进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动器。
我们盂县享有“煤炭大县、经济强县”的美誉。近年来,全县科技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法》的各项要求,结合“ 率先全市发展,建设全省强县”的战略目标,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投入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狠抓科技进步工作,将科技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技创新为全县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以科技项目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全县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引导。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坚持引进开发高新技术项目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轮驱动,着力夯实科技创新载体。吉天利科技实业公司、南娄集团铝塑管厂、大寨饮品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吉天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成立了山西省高能蓄电池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信息产业部电源研究所、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技术合作,使企业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LED矿灯、1
通信系列、电力系列、UPS系列蓄电池、锂动力蓄电池、电动车蓄电池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山西省名优新产品证书》,产品成为山西省电信、河北省移动、陕西省电力系统首选产品,成为山西省移动网络建设唯一制定的直流电源产品。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硅砖烧成用隧道窑自动控制装置、盂县珅元砖厂免烧砖配方、盂县贞祥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甘薯和马铃薯种植方法、盂县高猛耐磨件厂不同构件的多元素低碳耐磨钢、山西晋麒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秸秆气化炉等20项技术成为国家专利。县政府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名牌产品,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山西省名牌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组织申报农副产品著名商标的农业局、县社,给予20万元的费用资助,对负责农副产品、著名产品广告宣传的旅游局给予20万元的费用资助。
二、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关注民生为导向,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养殖方面,突出抓了生猪、蛋鸡、肉牛、水产规模养殖。规模养猪场发展到5家,总量6万头;规模养牛场10家,总量1.2万头;规模养鸡场达到40家,总量16万只。种植业方面,玉米优种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机械化旱作高效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15万亩;新建日光温室的村、公司、合作社共8个,共550亩。全县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达2.2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
三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
盂县是山西省资源大县,多年来形成了以煤为主,耐火材料、冶金、磁性材料、煤焦、非金属矿藏五大支柱产业齐
头并进的经济发展格局。这种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代价很大,教训深刻。所以,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县委政府千方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强力扶持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目前,西小坪耐火材料公司12条天然气自动化控制隧道窑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南娄镇东小坪腾飞砖厂年产免烧砖1.5亿块,消化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15万立方;西烟镇南头村大型秸秆气化炉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已入户275户;盂县中信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TTS法喷射湿法脱硫技术的应用、3652尿素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厂区周边绿化、盂县珅元厂天然气烧结高铝耐火材料、南娄坡头沼气工程等新型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7.9%,大气污染指数下降0.94%,县城空气质量推出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的 行列。近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工程2.95万亩,通道绿化280公里,新增县城绿地10万平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变型、提升能级、增强后劲的重要阶段,发展进入了一个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县域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找准科技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切入点,完善管理,寻求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考核目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 内容和依据。
二、围绕科技创新 发展高新产业
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三、推广科技成果 服务经济建设
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同时,要重视整合当地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
四、做好项目筛选 合理使用资金
成文日期: 2012-8-
31编号: 青政字〔2012〕76号
标题: 关于印发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
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深入推进我市千万平米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建设,着力引进科技创业人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6)》(简称《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制定以下政策。
一、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孵化器,根据《规划纲要》布局,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孵化器
用地指标,可按照工业用地性质以出让方式用于孵化器建设,孵化器在不改变孵化服务用途的前提下,可按规定分割转让,根据申请可在符合规划的地块配套经营性用地。
二、利用现有存量房产资源改(扩)建孵化器的,按照孵化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孵化器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允许孵化器在建工程(含仪器设备)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用于孵化器或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融资。
三、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三年内,对考核合格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认定为国家级和市级孵化器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资金补助;在孵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给予孵化器10万元奖励。
四、鼓励和支持孵化器高水平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对平台新增实验仪器设备,按照不高于50%的比例给予资助。平台对外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给予20%服务费用补贴。其中,由财政专项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对外服务零收费。
五、建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参股引导孵化器、民间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天使投资基金,为在孵企业提供不超过500万元天使投资支持。
六、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社会金融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组建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为在孵企业提供不超过500万元贷款担保。
七、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带技术、项目到孵化器创业。经评审入选的创业项目,给予50-300万元启动资金(含贴息补助),提供100-200平方米办公用房、60-140平方米人才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所免租金全额补贴。特别重大的项目,一事一议。
八、允许和鼓励在青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前提下,到孵化器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职兼薪。
九、应用职务发明成果在孵化器转化所得的收益,按最低60%、最高95%的比例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所有。
十、市政府设立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孵化器建设补助、平台仪器设备资助、创业项目扶持及奖励政策兑现等。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可参照本政策,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1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介绍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分两步逐步深化。第一步是1993年进行的财政收入管理体制的改革。此次改革明确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实行分税制, 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实行新税制。分税制稳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使财政收入进入了有体制保障的良性轨道。第二步是1998年进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此次改革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目的是要分配好、计划好财政支出, 提高资金效益。
2006年, 国务院办公厅在以国办发[2006]56号文件转发的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中, 对财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办法。1) 完善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和决策机制。
核心是完善决策机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提高决策层次, 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协调;重点是解决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重复研究、低效研究、浪费资源等主要问题。
2) 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总体要求是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要体现出“五个结合”, 即:重点支持与稳定支持相结合, 公益性扶持与经营性资助相结合,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与强化基础条件相结合, 发挥科学家的领头作用与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优秀团队相结合, 有效保障经费需要与严格控制开支范围相结合。
3) 创新财政经费支持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改进国家科技计划 (基金等) 支持方式, 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要符合WTO和公共财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手段。
4) 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评审评估制度, 实现科学立项、规范立项;建立科研项目数据库, 加强对项目的预算评审评估。
5) 强化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针对经费分包、经费外转、乱提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结余资金管理不善等诸多情况, 强调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 重点规范人员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的支出管理。
2 科技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国办发[2006]56号文件下发后, 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对《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印发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在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进行规范的基础上, 制定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并对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了调整, 加大了国家科技计划 (基金) 、科研机构运行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和科研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初步建立了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协调的科技投入管理框架体系。
根据国办发[2006]56号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的精神, 山西省科技厅在科技经费管理上先后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措施。
在预算单位经费管理上, 一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对单位在编人员的经费、正常公用经费和基本业务开支, 按照“定员定额”的办法在年初预算时予以安排, 同时设立一次性专项, 对预算单位办公设备、房屋维修等给予专项补足。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对单位在收入解缴国库或财政专户、银行账户开设、规范收罚行为、资金使用效果、会计报表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三是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化, 做到经常性的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监督。
在科技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上, 主要是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水平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提前编制和细化经费预算;建立科技计划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 并出台了《山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在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中建立并实行了新的立项、评价、验收体系。
3 科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尚未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十五”以来, 尽管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资金使用仍很分散, 重大专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力度不够。科学事业费主要还是保证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 没有更多地用于条件建设。
2) 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机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立的以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为主体, 以纵向直接管理为特色的科技管理体制,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比, 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协调不够, 再加上部门利益等因素, 科技计划重复列项和支持不足同在, 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科技投入资金管理较为粗放, 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
3) 科技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支持的范围过大, 对本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介入程度较深。一方面, 财政科技投入向经营性、竞争性领域投资较多, 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且管理漏洞多,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性、公益性科技事业和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相对较少,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不利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4 科技经费监管服务意识和主要方式
科技经费监管服务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长期以来, 科技经费管理大多侧重的是事前管理 (管钱、分钱) ;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相对薄弱, 服务意识不强, 监管方法单一、生硬。针对科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提高监督服务意识和创新管理方式。
1) 建立财政投入引导机制, 形成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首先,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努力压缩财政行政经费支出, 不断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二是转变科技经费管理体制, 避免条块分割, 多头管理;三是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整合专项资金, 提高使用效率。其次,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投入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发挥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 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配套政策, 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总量, 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银行为支撑的科技投入机制。第三,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积极鼓励创业投资, 培育创业投资市场, 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和国际大财团到山西设立分支机构, 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和融资担保业务。
2) 加强科技投入的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政府的科技投入固然重要, 但投入的针对性、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更为重要。深化经费投入改革, 加强对科技投入包括对科技项目实施和计划目标的过程管理, 提高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 是提高科技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要逐步建立一套包括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3个分立的体系, 建立并逐步完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选择程序, 强化投入成果的资源共享, 改进科技投入统计体系, 加强科技投入成果管理, 积极发展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 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向“政府引导投入”转变。
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监督体系, 构建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保证。围绕“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落实, 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 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 营造有效运营和稳定发展的制度环境。在管理监督体系建设上, 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和制约机制, 建立可行、公正的评估制度和监测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及相关监测规范, 实现立项、实施、验收等全程动态评估监测, 充分发挥专家、科技中介机构、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作用, 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估监测活动, 逐步形成科技评估监测工作网络。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党和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全国高校都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升与发展科技工作的质量和内涵,才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实现重点跨越,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高校科技工作新路子。
一、深刻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
协同创新的主要意思是 “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特别是通过“2011计划”上升国家战略的协同创新,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国家、高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综观新中国科技事业60多年的巨大成就,科技总体实力有了长足进步,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等,这些弊端已经严重阻滞了我国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希望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打造成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只有建立这样的社会系统,充分动员、协调一切创新资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
第二,协同创新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积累和发展前景、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院校,其中一些院校和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致使我国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加速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步伐。
第三,协同创新是推动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不二选择。目前,高校科技工作正处于总量夸张迅速,质量扩张相对滞后的状况,只有加强内部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学科交叉,组建大团队、大平台,培育新的增长点;只有加强与政府的协同创新才能更好对接国家、区域重大需求,解决重大问题,作出重大贡献;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創新才能更好推进产业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只有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才能接轨世界学术前沿,进一步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
二、有力推进协同创新的重点工作
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前提是共赢,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快学科融合交叉,推进跨学科研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通过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推进协同创新。要加强高校科技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尤其是要在进一步挖掘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潜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独立研究机构的作用,使之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新增长点之一;要进一步调动院(系/所)等基层科研组织的活力与作用,既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基层科研组织参与纵向协同创新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积极引导基层科研组织通过内部协同创新,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方向、新的增长点。要进一步理顺学校、院(系/所)之间的纵向协同关系,明确权责,平衡利益,使这两者之间建立多向互动的良性协同网络,从而保证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第二,通过布局战略性大平台推进协同创新。要重点推进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增加高校基础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化协同创新,全方位推进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基础研究,解决国家发展所需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基础问题。要重点推进服务国家区域重大需求的大平台建设,面向国家、行业和区域的战略目标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以重大专项项目牵引,加强国家级基地培育布局建设,建设国家产业创新平台,特别是要对接“大科学”、“大工程”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特色平台以及设备集成共享平台。要重点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从个体性的单一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为主向团队式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与政产学研资介(资本、中介)联动转移转化并重转变,提升知识、技术转移的效率,提高科技孵化、科技创业的数量与质量,形成高层次、强辐射的服务创新体系。
第三,通过学科交叉来推进协同创新。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要遵循科技创新活动复杂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基地为基础,整合各类科研资源,实现学科资源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和研究交叉。要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大力推动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交叉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一批有创新活力的交叉研究中心,推动高校科技工作发现新亮点,实现新突破。要通过加强科学探索、工程技术研究与人文学科的融合,提升高校科研至政府和產业战略层级,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影响力。
三、全面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
协同创新,任重道远。要让协同创新成为推动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关键是要把人才作为核心要素,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第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工作,深入认识协同创新对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协同创新纳入到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规划之中,并通过宏观的把握和具体的指导来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争取出台一批切实有助于推动协同创新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措施,进一步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努力争取和创造更多资源,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多的优质资源投入到协同创新中去,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协同创新,推进科技工作内涵发展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协调,作为深化学校科技工作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除那些不合时宜、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利于协同创新的观念、政策和制度,使协同创新成为全校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论文摘要: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体育 活动,我国舞龙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舞龙运动的开展状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一些 参考 和建议.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分析探究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这项龙是 中国 最为神圣的动物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是我国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性的民间文娱体育活动;是有着悠久 历史 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活动.每逢庆典、节日,人们往往用舞龙来庆祝、共欢.舞龙又叫“龙舞”、“玩龙”、“龙灯”等.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是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是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构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体大而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舞龙是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10个人在4名鼓乐手的 音乐 伴奏下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的各种腾跃加滚翻.珠引龙走,龙跟珠行,节节相随,快慢有序,组成各种巨龙腾跃的优美形态.自1995年龙狮协会成立10余年来,我国竞技舞龙运动发展迅猛,国内赛制齐备,国际比赛也初成系统,我国已经训练出一支具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舞龙运动队伍,并在学校得到的大力推广,部分高等院校的舞龙代表队经过系统训练,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并先后在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龙狮训练队以及科研基地.我校作为龙狮训练基地之一,龙狮运动发展迅速,并在大学生第三届舞龙运动中,获得男子规定、自选套路和全能项目金牌,以及女子荷花龙、规定套路第一名,在第四届大学生舞龙运动中,我校龙狮队又获男子传统套路、女子规定和自选套路金牌,至我校龙狮代表队参加比赛以来,总计摘金1O余枚、夺银1O余枚等骄人成绩.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世界各国舞龙爱好者的努力下,舞龙运动这项集健身、娱乐、喜庆、竞技、教育 于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普及性、竞技性,并拥有国家级、世界级赛事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中国的 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舞龙运动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被赋予时代的含义,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舞龙运动作为一种优秀的具有深刻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和义务对他进行挖掘、整理,本文通过对传统舞龙运动进行改造和创新,包括对舞龙器材的改革创新,使舞龙运动更适合高、难、美、新的运动需要和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对舞龙运动形式的改革创新,使舞龙运动更适合朝体育与 艺术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对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选择性继承,赋予 现代 竞技体育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理念,使舞龙运动更适合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并能达到对如何有效继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完美结合.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如下:
一、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
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2012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中国哈尔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即将在哈高新区科技创新城中落成。该中心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体投资8亿元。将成为整个东北亚地区、全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成果展示、成果孵化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进而形成农业科技新成果孵化集群,产业研发基地和国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学生 培养 计划 评价
在《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摘錄》中有记载,中国在各项的排名为,整体排名:29位;高等教育与培训:62位;创新:33位;最新技术的可用性:107位;企业层面的技术实力:71位。在我看来,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就是导致我国各项排名不理想的致命原因。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义务和有责任为我国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更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将理论融会于实践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对创新的向往。
作为中职学生,虽然比普通高中生的进修更为困难,但并不代表他们缺乏能力,他们欠缺的也许只是一种引导,一份自信和一点激情。在高校产教学实践以及科学创新大赛的辅导中,笔者致力于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尽量消化,让创新占据思维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模式中经历新手、生手、熟手、最终成为能手的过程,为日后进修发展为专家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动员,自由发挥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赛通知下发之前,学校就对所在专业体系的班级分批召开动员大会,给学生展示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各专业领域的作品,以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都希望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自己的钻研,把脑海中创造发明的“图景”展示出来。在学生动员会结束之前,我们留下一项会后作业,让学生回去就自己的想法书写一份科技创新的设计方案。
二、从无到有,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一)培养有个人创新想法的新手
在动员大会过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回收与审查。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推荐和学生上交的设计方案,挑选出一支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潜力的学生新队伍。从此开始,这一批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就正式开展。根据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案,如环保节能、电器的简约便民创新方案,对他们进行每2~3人为一组的分组。此后,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在生活中的观察,讨论出一个科技创新的设计方案,利用业余时间到电脑机房的网络上进行查证,以确保这个设计方案是新的,是以前没有人设想过的。经过查证,再确定该科学创新设想的可行性、实用性,在分析被大家认可后,就以此定为参加青少年科学创新大赛的项目任务。同时,学生开始制定该项目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最终让指导教师认可。
(二)培养能做出实物的生手
在确定任务并制定计划后,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对功能实现的模块进行使用方法的学习。经过原理的整合,学生按工作计划的要求确定出采购材料的清单,到市场购买材料,在限定任务时间为一周的前提下,学生把作品的雏形制作完成。学生进行第二次自我评价,辅导教师主要就学生工作中工具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明安全生产和制作工艺等加以辅导。
(三)培养调试出成品的熟手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经具备通过书本或者网上的学习来自行分析、认识自己整个设计中各模块的功能原理的能力。在确定产品符合计划书的各种功能要求后,学生必须对其进行调试工作,从各个方面去试验参赛作品的实际效果,如使用的范围和距离、动作响应的灵敏程度、长时间通电工作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然后,学生就调试过程和参赛最终成品的质量进行再一次的自我评价,辅导员再对参赛成品做出专业性的评价。师生再把两个评价进行对比,就能共同评判出操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特征,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四)培养能归纳出原理的能手
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制定任务,整理描述出设计的思路及工作原理,懂得运用场室的材料对学习任务进行知识架构的分析与查阅找寻解决的方法,熟悉设备工具的正确使用技能,拥有正确的文明安全生产常识。可根据辅导教师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学生在调试结束后,制作成作品展板,并且为答辩专家评审的提问做好准备。
作为辅导教师,我深深认识到“一体化教育模式”对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多加思考探索动手兼并的“做中学、学中做”的培养模式,深度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打造更加适合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淑敏.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科学之友,2010(4):127-128。
关键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 睢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不断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 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大力培养和引进创业创新人才队伍, 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更是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形势
进入21世纪,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国际上看,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正在深化, 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从国内来看, 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各国都在迅速调整发展战略, 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美国发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 以保障各科技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组织实施了“第三期科学技术五年计划”, 重点投资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和材料、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技术、尖端技术等9个领域;欧盟启动了第七框架计划, 整合欧洲研发机构, 强化研发基础设施, 优先发展健康、生物、信息、纳米、能源、环境和气候、空间和安全等主题, 应对全球竞争[1]。这预示着人类发展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 全国各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都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中吹响了建设创新型经济的“集结号”。例如, 广东“十二五”规划隆重推出“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的篇章, 提出到2015年, 要率先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省, 初步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江苏提出要在继续实施原有战略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浙江“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在继续实施“八八战略”的基础上, 特别突出“创业富民, 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上海“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标是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2]。
2 创新驱动的含义及特征
最早使用创新驱动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 他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 第2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 第3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 第4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美国在二战期间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日本、欧洲及亚洲四小龙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而中国目前状况是苏南、浙江、广东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新疆、西北部地区目前仍处在要素驱动阶段, 中部省份处于投资驱动阶段, 徐州地区正处在投资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时期[3]。
3 近年来睢宁科技创新情况
近年来, 睢宁县紧紧围绕“建设满意睢宁, 跨入小康社会, 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核心战略, 以“六大计划”为统揽, 狠抓“三重一大”,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战略转型, 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综合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睢宁县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产业培育计划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睢宁县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意见》《睢宁县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见》《睢宁县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在县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2012年拿出234万元奖励技术创新先进企业、138万元奖励跨越发展先进企业。2013年又拿出300万元对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63个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2013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00亿元, 同比增长25% (2012年高新技术产值为160亿元) ;2013年新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 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家;省级研发中心1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实验室1家、民营科技型企业640家、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26% (2012年为0.99%) ;2013年全县专利申请1547个, 同比增长123.2% (2012年全县专利申请694件) ;2013年专利授权633个, 同比增长35.3% (2012年专利授权468件) 。另外连续2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 荣获了2013年度全省政务先进县、知识产权试点县。
4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睢宁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一些关键性科技创新指标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等在全市排名仍然靠后, 科技发展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与创新型县份建设要求差距较大。
一是科技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近年来, 睢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的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带动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科技创新渴求领军人物, 只有领军人物才能带领科研团队攀登科研制高点, 引领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同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必须依靠团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年初, 睢宁围绕全县五大主导产业, 决定将医药化工、皮革皮具和白色家电作为主攻方向, 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通过多次对接和积极的努力, 取得显著的成效。高端装备制造方面, 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团队签订了江苏久祥装配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 依托江苏久祥汽车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了我县首个院士工作站, 在院士团队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将较快提升县内高端装备制造水平, 促进工业装配机器人的技术产业化发展, 目前已获省厅批复。皮革皮具方面, 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皮革化学与工程专家石碧教授及其团队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和课题合作协议, 依托南海皮厂, 建立皮革产业院士工作联络站。生物医药方面, 目前已经与湖南大学分析化学方面院士进行深入交流, 将依托第五制药厂, 成立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围绕主导产业建成的一批院士工作站, 必将推动皮革皮具、白色家电、医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量到质的转变。
二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研发费用的投入,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投入很少甚至是零。另一方面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到位。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过分重视有形资产的投入, 对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 不善于用知识产权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技术研究成果。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的现状, 严格落实和兑现财政税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 加大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加计扣除, 严格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 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对科技创新成果给予重奖。
三是政产学研合作未全面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的突破口。我县对政产学研合作尚未全面开展, 无相关专项资金。以如皋为例, 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政产学研合作对接, 邀请院士、海外人才等高端人才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对接, 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下一步建议县政府设立政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 用于举办政产学研合作活动, 在全县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引导企业树立创新理念, 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促进企业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切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高端人才引进等科技创新工作。
四是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水平偏低。目前睢宁高新技术企业11家,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核心技术不多。为进一步明确未来3~5年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方向、领域、目标, 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结合产业实际, 制订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方案, 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方案, 加快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来睢落户, 以提升县域总体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R].徐州:2010.
[2]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 2011 (4) .
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科技和金融的资源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本市实际,现就全面推进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坚持先行先试原则,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科技金融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加快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基础。
工作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及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通过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完善科技金融市场,聚合科技金融组织,聚集科技金融人才,建立起与首都科技地位相匹配、与首都金融资源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二、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一)推进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支持海淀区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重点在科技金融主体聚集、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工具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着力集聚各类科技金融主体和要素,支持以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总部及区域总部落户发展。研究探索在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开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保险机构(含社保机构)股权投资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引入外资和吸引民间资本等试点工作,综合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企业债券、无担保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二)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与服务。统筹利用中关村发展专项资金和海淀区相关资金,研究制定鼓励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健全和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政策,落实好本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入驻创新中心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科技金融综合统计分析平台,协调整合政策、资金、项目、信息等资源,为创新中心内的金融机构提供全面高效的工作、人才和生活服务支持。研究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投融资审批环境,将外资审批、消防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到海淀区。
三、加快完善科技信贷支持体系
(三)建立政银企专项工作机制。由市金融局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政府、在京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构建政银企科技金融专项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合作创新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风险共担机制、联合信贷机制和信用增进机制,建设网上信息交流和融资服务平台。
(四)建立风险评估咨询机制。组建科技信贷风险评估咨询专家库,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评估专家咨询机制,为商业银行审批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专家人选,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科技项目提供专业化的融资咨询服务,组织金融专家和科技专家为科技企业融资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五)鼓励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积极落实相关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特色支行、信贷专营机构、科技金融事业部等机构,并实施单独的考核和奖励政策,建立授信尽职免责制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放款速度。
(六)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模式,实施贷款投向的分类指导和监管,鼓励结算银行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支持,构建良好的小额信贷支持服务体系。鼓励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适当放宽小额贷款的额度限制。
(七)逐步扩大科技信贷创新产品规模。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鼓励扩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规模,增加合作银行数量,鼓励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高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审批效率。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市知识产权局和市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要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造条件;推广海淀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研究制定业务风险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质权处置途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
(八)鼓励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多个企业参与的集合信贷产品,对技术联盟、战略联盟、销售联盟,或是紧凑的上下游企业自律组织联盟进行集合授信支持。鼓励通过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软件外包贷款、集成电路贷款、文化创意贷款、节能减排贷款等产品和服务创新;采用股权质押贷款、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手段,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为科技企业做好结算咨询、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
四、加快拓展科技企业市场融资体系
(九)推动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加快建立推动企业创业板上市的政策支持体系、上市培育体系和信息支撑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改制、上市过程的综合配套服务,鼓励科技企业改制并给予费用补贴,有针对性地组织上市培训工作,建立北京市企业上市资源数据库和企业上市网。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资
源丰富的优势,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快、前景好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做大做强中关村板块。
(十)推动债务融资创新。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建立长期全面合作机制,积极支持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在京发展。建立科技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的绿色通道,鼓励其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大力发展企业票据融资市场,扩大票据发行规模。拓宽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满足企业中长期发展资金需求。积极推动科技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并给予政策支持。
(十一)发展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做市商制度和资本市场转板制度,增进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大力培育试点企业资源,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把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成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十二)发展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创新技术交易服务模式,大力扶持技术投资机构发展,推出技术投资基金和科技信托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中国技术交易所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创新版权产业投融资模式,鼓励设立新媒体版权权益投资基金,推动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依托北京环境交易所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创新试点和节能环保技术发展。
五、加快发展股权投资服务体系
(十三)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积极落实国家对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推动国家产业技术研发资金在京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对具有创新精神、自主技术和市场潜力的科技企业直接投资。
(十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发挥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在京注册发展,形成“1+3+N”的股权投资市场机构体系。鼓励各类资金投资于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和其他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鼓励社保基金、银行资金、保险资金、信托资金、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和成熟个人投资者支持本市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
(十五)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鼓励在京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团队建设,优化投资管理。吸引一批优秀的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京设立管理公司,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对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资本金结汇等方面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推动外资与境内股权投资机构的合资合作,提升股权投资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十六)建设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加强股权投资基金与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为股权投资机构在基金设立募集、中介服务、项目退出等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市、区县两级政府和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一体化、一站式股权投资服务体系。市金融局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股权投资机构吸引聚集力度,制定有利于股权投资在京注册、发展的便利机制和激励机制;区县政府要做好落地服务工作;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要加强对会员的服务与自律管理。
六、加快完善科技保险创新体系
(十七)完善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对科技企业的服务模式,将保险服务拓展到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鼓励和推动科技企业投保企业财产险、高管和关键研发人员意外与健康险、关键研发设备险等科技保险,按照规定对投保企业给予保费补贴。建立科技企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提高科技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十八)推进中关村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加大对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保险支持力度,建立并完善政府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产品首购风险的保险补偿机制,通过政府保费补贴、投保与招投标评分相结合等办法,降低首台(套)使用方风险。鼓励中关村企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联合开展国内外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创新。积极争取中关村科技企业商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投资中关村科技企业。
(十九)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加大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专业、高效的风险管理咨询和评估服务,对企业自身信用评级和海外买家资信调查费用给予优惠,对购买统保保险的科技企业给予保险费率优惠。按本市支持企业短期出口信用险相关规定,对有关投保企业给予保费补助。
七、加快发展科技企业信用增强体系
(二十)加大融资性担保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各项奖励政策,鼓励担保机构加入再担保体系。加大市与区县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扩大担保规模。
(二十一)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系统,依法归集和整合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科技企业基础信用信息,建立北京市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完善科技企业信用信息库。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促进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共享,推动统一征信平台建设。
(二十二)强化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共同开展对科技企业的综合信用评定,充分发挥信用自律组织作用,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增进机制,创新信用增进模式,采取企业集合增信、担保公司联合增信、再担保公司放大增信规模、投保信用保险增信的方式,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树立守信企业典型,每年评
选奖励若干信用良好企业,鼓励金融机构为其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二十三)发展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发展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信息咨询、资讯、信用管理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推动提高评级报告质量,扩大评级报告的应用范围。培育一批首都金融中介机构优质资源,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中介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
八、加快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保障体系
(二十四)发挥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通过金融手段促进中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为科技企业和自主创新项目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十五)创新组合金融服务模式。组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担保等各类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和服务模式,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联盟。金融服务联盟以多种形式搭建覆盖范围广、功能齐全的融资支持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集中统一的结构融资服务。
(二十六)聚集科技金融专业人才。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培训高层次的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引进国际著名工商管理培训机构,加强本土培训机构发展。组织科技企业金融培训班,建立由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和科技创业者等参与的科技金融讲师团。组织在京金融和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加大海外高层次科技金融人才引进力度。每年从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中评定若干科技金融人才,并给予政策奖励。
本意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市金融局牵头组织协调。
北京市人民政府
【浅谈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推荐阅读: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09-28
浅谈科技创新政策07-04
上海市科技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07-12
浅谈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11-27
在××科技与创新会议上的讲话10-22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12-1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07-09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12-04
固始局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