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精选10篇)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1

2012年11月

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工作,坚持以“提高科技技术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以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方向,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业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市校合作深入开展,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深入实施“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战略,分别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32家科研院校(所)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先后引进98位专家教授来龙进行一线指导培训。同时聘请了汤

一、汪炳良、陈再鸣、张金枝等教授为龙泉农业首席专家,通过借智发展、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基本需求的研发推广体系。

一是创新了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以“首席专家为引领、农技指导员为核心、责任农技员为骨干、产业农技员为基础”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聘任农技推广专家(助理)12名,农技指导员53名,责任农技员120名,培育产业农技员89名,通过纵向的市、乡、村三级联动,“耳(菇)—稻轮作”、食用菌设施化栽培、高山蔬菜反季节生产、茶叶多茶类组合生产、畜禽规模化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普及推广。完成了林权信息卡、营造林信息系统等13个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已基本完善。

二是创新了农业耕作制度。依托首席专家的技术优势,根据不同地域优势,规划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总结提炼了龙泉现代农业十大创新模式。首创“黑木耳—水稻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被全省乃至全国的食用菌生产地区广泛学习;推广高山夏菇种植、“绿茶+乌龙茶”多茶类并举发展、山地蔬菜技术集成等新型耕作摸式,大大增加了农民收益。

二、产学研有效结合,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影响力,以项目合作、项目申报为纽带,就食药用菌、茶叶、蔬菜、毛竹以及畜牧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合作。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争取丽水市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6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0个,省级科技项目42个,丽水市级科技项目10个,争取资金1182.5万元。通过产学研合作,全面加快了我市竹茶菌蔬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全面提升发展。龙泉市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市(县)、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单项强县和“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市(县)”。

一是毛竹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竹产业提升工程,完成低产低效竹林改造和高效林建设31.7万亩,建成现代高效示范园区4个,新增14家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全市竹产业一产产值三年增长47.1%,地方财政收入三年增长171.1%,竹农人均增收1650元,新增就业1.5万余人,走出了一条以资源为依托、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的富民强县新路子。二是特色茶发展迅速。“乌龙茶及多种名优茶组合开发技术”等项目开发获得成功,“龙泉金观音”成为浙江省第一只乌龙茶科技新产品,并且在全市进行推广,发展金观音茶叶基地1万多亩,亩产值超万元,参与农户达2000多户,建成官埔洋金观音茶叶专业村,兰巨金观音之乡,“金观音茶叶”被誉为“龙泉第三宝”,龙泉成为浙江省金观音茶叶基地。三是高山蔬菜呈现规模化发展。依托龙泉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主攻高山蔬菜,从浙江大学引进四季豆、番茄等50多个蔬菜新品种,引进了护根育苗、微蓄微灌、畦面覆盖等新技术,建立了1.5万亩的高山商品蔬菜产业带,为高山地区农民的增收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龙泉成为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高山蔬菜生产县(市)之

一。四是食用菌产业全面提升。深入实施“食用菌提升工程”,食用菌标准化率达35.6%,有效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菇,建成900万袋的华东地区最大夏菇生产基地,日交易量达到15吨;“白灵菇中试试验合作项目”在我省首次获得成功,实现工厂化栽培,还成功开发了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的工厂化生产,进一步优化了食用菌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畜牧业循环经济摸式研究”项目和菌糠废弃物转化为生物饲料试验成功,食用菌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6倍,全面促进了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示范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与浙江大学共建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挥了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了龙泉市特色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10年7月底,我市又被列入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开始实施“龙泉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二期)项目”,上垟镇源底村、道太乡供村列入了第二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源底村、供村两个试点村积极围绕科技示范这一新农村建设中心,形成了示范村——龙头企业——示范户为一体科技示范体系,村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增长,2011年源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14元增加到7491元,增长16.8%;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增加到7885元,增长33.2%。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呈现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发展健康的态势。

四、科普宣传培训持续开展,农民科技素质逐步提升

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下乡为重点,实施开展一批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培训活动。一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兰巨、屏南等7个乡镇选派7位丽水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2010年以来我市科技特派员共争取上级项目21个,争取资金82.5万元,共推广引进新品种35个,推广新技术37项,建设示范基地面积4830亩,培训2614人次,发放科普资料6395份,新增就业15833人,增加农民收入9353万元,有效推

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是建立科技示范户制度。配备了百名科技人员结对帮扶百户农村科技示范户活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向农村科技示范户传授和推广农业新技术50余项,指导开发农业科技项目68个,帮助解决技术难题870余项,提供市场信息咨询1500余次,带动示范农户3600余户,并专门召开了灵芝良种栽培示范推广颁奖大会暨栽培技术培训会,对18名新品种示范推广先进个人和2家先进单位及 4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鼓励他们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科技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三是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培训。(1)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科技活动周”,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科技知识需求,牵头组织了农业、林业等14个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举办了科技知识与成果展示、现场科技咨询和义诊、发放科技图书和资料、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农业主导产业栽培技术培训、农村卫生知识讲座、灵芝新品种栽培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三年来共组织开展了大型科技活动27场次,参与送科技下乡人员200余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展出科普宣传展板215块,发放技术资料3.3万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00余人,解答技术难题1600多个。(2)积极进行科技培训服务。先后在16个乡镇举办了稻、菌、茶、蔬、果等实用技术讲座17场,参加培训的农民达3800余人。(3)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并举办了专利申请实务培训班7期,组织专利示范企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2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农业科技作为“三农建设”的重点内容, 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有加速集中的趋势, 要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是核心。要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并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根本出路在科技。

在此背景下, 农业产业化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产品产供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职业农民等正在而且必将成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的主力军, 成为推动农业科技供给创新的主体。这种主体作用的产生和持续发挥, 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和供给工作必须切实尊重广大农业科技需求者的利益和意愿。

二、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贡献

(一)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在当前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 将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 在改善农产品品质结构和品种结构,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层次, 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增长的新方式, 在进行农业内部各产业调整方面, 既要进行数量调整, 还必须坚持以科技为依托, 在品质结构和品种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 增加农产品中优质产品比率和优质产品产出率, 从而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提高, 达到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有关资料显示, 近些年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科技成果达7000多项, 但在成果转化和利用方面, 没有实现的占很大部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50%左右, 与世界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另外, 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面, 我国2007年的数据是48%, 而世界发达国家的为60%-80%, 相差近半。要想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 必须依靠成果转化, 同时科技这一要素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是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基于农业科技成果, 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所建立的供给与需求的过程。由于区域性特征、农户数量的巨大和生产的分散性, 客观上, 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需要建立较为庞大的体系。农业科研既要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发展规律来实现自身进步, 另外还受到社会需求的推动。因此, 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属于公益型成果, 而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商品化的特征, 需要通过市场调节保持供求平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技术创新作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收益率等, 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

产学研三结合通过科技人员自带成果下乡, 成果扩散速度加快, 使得推广周期大为缩短, 农民对科技接受情况也更有成效,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此外, 科技示范基地的开展更具示范作用和辐射能力, 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现劳动者技术培训方面成绩显著。

(三) 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因此, 依靠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发展现代科技, 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产出, 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民难以增收, 而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最终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过去, 要素驱动、资本驱动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现在已转向技术驱动, 技术、资金搭配人力资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农户只有不断采用新技术, 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 有效探索新型农民培训

目前, 在居民收入方面, 我国农村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并有扩大趋势。另外, 在科技素质方面,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我国农村青年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不足20%, 绝大多数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也正因为如此, 对于学习农业新技术, 农民往往心存疑虑, 并在接收农业新技术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都从客观上要求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同时,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 科教兴农必须以农民为本,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主体, 通过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 既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实现其蕴含的使用价值, 还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及整体科技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户的科技需求欲望、行为动机、既定的行为目标是农户采用科技的三大因素, 其中:农户采用科技的原动力是科技需求欲望;农户采用科技的直接力量是行为动机, 这是由需求欲望衍生而来的;农户应用科技的根本动力是既定的目标, 这也是农民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农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技术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方面, 选择资金节约型与高产技术的更多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民, 对于优质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 选择更多的是妇女。文化程度对于农民掌握和使用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具有很大影响, 统计表明:能力较差的农户占总数的18.58%, 能力一般的占27.88%, 而能力较强的占53.54%。在收入水平方面, 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技术选择的行为也各不相同: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 因为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 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更加青睐, 同时也越希望选择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人均收入较低的农户, 却更加倾向于选择资金节约型的技术。在经营规模方面, 人均耕地与资金节约型技术呈负相关性, 耕地较少的地区, 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较多。

(五) 提高科技素质, 增强科技意识

农民在农技推广活动中,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行为通过一系列层次性进行改变: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个人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其中, 农民对科学技术态度的改变比知识的改变难度更大, 是对事物评价倾向的改变, 是一种通过事物认知后在情感和意向上的变化。

在实际的工作中, 农业推广部门、首席专家和农业技术服务员充分了解了农民的需求,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 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所需技术。在制定农技推广计划、评价推广效果时, 应当尊重农民的选择权, 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选择问题上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 让农民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农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经验, 通过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 农民得以参与其中, 农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使得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科技意识逐渐增强。

三、对于实施农业科技供给创新的建议

(一) 确立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社会性及公共性的地位

农业科研投入方面, 应建立起以财政为主渠道, 适应农业科研规律和产业特点的长期稳定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项目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方面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来保障相关科技平台的正常运转, 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保障水平。

(二)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研-教育-推广等紧密衔接的成果转化机制, 从而推进省、州市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三)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定位, 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 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四)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省、州 (市) 农 (林) 科院 (校) 农业科研基础设施条件、科技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研发适应高原山地农业生产特点的生态安全、节水抗旱等新技术,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强种子、种苗、种禽、种畜等生物技术选育与繁种研究, 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 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五) 着力培养新型农民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 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引导性、普及性培训,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后备力量培植计划, 增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普及农业生产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季馄.我国农技推广投资总量和结构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1998 (02) .

[2]黄祖辉.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3]张晓山等.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4]Theodore Sehultz,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5]刘云惠.农业技术创新和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以津市为例[M].2010 (05) .

[6]张晓山等.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3

大北农科技奖设立于199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奖励在农业应用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引导科技资源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大北农科技奖迄今已举办八届,共收到申报项目2092项,奖励金额共计人民币1751万元,有260位专家(含9位院士)获得奖励。本届科技奖奖励截止时间为2015年7月31日,设特等奖1名100万元,一等奖4名各50万元,二等奖15名各15万元,三等奖30名各8万元,促进奖50名各5万元,奖金总额1015万元,奖励科技成果100项。从大北农集团营业收入中无偿奖励资助,这既是企业无私的付出,也是公益善举的具体体现。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宋维平先生指出,大北农自创建以来一直坚持“奉献社会、强大国家”的企业理念,通过设立大北农科技奖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北农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实践了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研究员指出,大北农科技奖对中国科技创新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农业科技进步带来巨大贡献,为大北农集团鼓励科技创新、回馈农业、回报社会点赞,为大北农集团这种崇尚科学、尊敬科技人才的大北农精神点赞,为大北农这一公益举措点赞。谢华安院士是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成就奖获得者,奖金120万元。这是大北农科技奖历史首次设立的奖项,也是历史奖金最高的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陈志敏副主任表示,大北农科技奖作为农业领域内的科技奖励,在奖励的工作中非常灵活、独具特色,评审也比较规范,评审出的项目水平能够代表行业内比较高的水准。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金洛研究员作为一个评审专家也表示大北农科技奖评审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严谨严肃的学术性评审,在评审中评审专家不关注申请人的职务职称、学术地位等,最主要是看其研究成果本身的技术先进性、创新性等方面。

固始局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篇4

固始电业局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固始电业局坚持把企业发展需求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和开发力度,完善措施助创新:一是强化创新环境,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从营造创新环境入手,成立了技术创新领导小组,通过局域网、黑板报、横幅等多种方式展开创新宣传,积极鼓励员工进行改革创新。二是强化人才管理,构建科技创新队伍。该局把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建立科技人才职业规划,严格制定培训措施,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引导职工干一行、精一行,掌握一项新技术、应用一次新技术、突破一项新纪录,努力构建科技创新队伍。三是强化激励机制,重奖科技创新人才。该局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员工进行重奖,立标杆树先进,针对成果项目、创造效益等不同给予不同标准的奖励,让员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创新改造带来的益处。

仅2010年元至十月份,企业已经获得新型专利授权5项,申报软件著作权4项,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7篇,QC成果11个。大批成果的应用,已经有效地减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中的成本支出,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该局彻底摒弃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发展的增长模式,用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和谐发展之门,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5

当前,银行业改革正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已日益显著,在这种“新常态”的经营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既存在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提升信息科技实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持提高竞争力、促进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迎接挑战、提升整体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的必然要求。江阴农商行始终坚持“科技先行”的发展理念,将信息科技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引领作用,为实施转型发展、践行普惠金融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借助科技强化信息安全,打造普惠金融的平安环境。信息安全是实施普惠金融的基石,是发展的首要前提。我行着眼全局,系统规划,牢牢守住信息安全底线。

一是落实“三道防线”,打造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信息安全一直收到高层领导的重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信息安全问责制和责任制,不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构筑起“三道防线”,形成了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事中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为事前控制第二条防线,内审部门为事后控制的第三条防线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体系。我行“三道防线建设”项目赠荣获2012年省联社科技创新奖。二是建设“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打造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我行2011年投资近1亿建设了现在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机房经专业机构检测达到了A类机房标准。UPS系统、发电机、精密空调、集中监控系统等设施手段配备齐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的有效结合,实现了X86平台的前置服务器在同城的双活,既解决了该平台热备构建差、切换不灵活、无法实现灾备的缺点,又优化整合系统资源,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约了机房的空间、电力和网络资源,也为建设绿色节能机房带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获得国际认证证书,打造先进实用的管理体系。我行采用强化制度约束和技术手段加固两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获得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得该项认证证书的法人单位。获得CMMI-ML3国际认证,在项目实施方面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还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标准流程,将管理体系与流程制度化、标准化,提高软件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返工率,提升金融系统上线质量及稳定性。同时,我行组织骨干力量成立课题组,对信息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地执行与度量》课题成果获得了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四类成果奖,我行成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被银监会收录课题并获得此奖项的县级机构。

二、借助科技整合渠道建设,力推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针对居民金融需求与时俱进、客户消费习惯迁徙变化的新形势,我行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积极探索银行网点与电子渠道的协同服务,在融合物理网点与虚拟渠道、协调传统业务与加快创新、打通线上与线下上下功夫,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一是建设助农取款点、综合金融服务站、全民付平台超过130个,有效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使金融辐射实现江阴辖内城乡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我行借记卡持卡人可在就近的村委或商铺中,直接领取社保、农保、失地补贴、尊老金(高龄补贴)、择业补贴、生活保障金等多项政策性补贴,或者可以办理水电等公共缴费业务。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渠道,目前已成功上线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且各电子渠道的功能基本上可满足客户查询、转账、理财、缴费等大部分交易需求以及订购机票、预定酒店和银联商圈等增值服务,网上银行还可办理国际业务、代发代扣等对公业务,客户可轻松享受到高效、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2014年我行主要业务电子交易替代率达到51.34%。

三是打造特色统一支付平台,上线了支付宝、银联在线支付两项业务,为客户提供了一条绿色、便捷、安全的网络支付渠道,使客户体验到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等特点的互联金融。目前,我行已完成支付宝快捷支付6.0的升级落地,并开通卡密支付、网银支付和跨行支付等网关支付功能;积极发展我行O2O支付业务,与“淘江阴”等本地线上商城洽谈合作,打造手机银行更多便民移动生活服务。

三、借助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提供具有特色的惠民服务。以老百姓的实际诉求为导向,以市场的需求为立足点,我行借助科技加快银行卡服务创新,为广大持卡人提供独有的惠民服务。

一是独家办理市民卡。江阴市市民卡项目是江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我行是唯一合作银行。江阴市民卡以便民、利民为理念,集劳动保障、公交出行、日常消费、银行业务、政务应用、行业管理、商业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目前江阴市民卡已开卡130多万张。

二是推出农民工卡。目前我行所有银联借记卡包括IC卡都开通了农民工卡特色服务,农民工在打工地将工资收入利用银行卡存入我行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柜台提取现金。农民工卡为农民工提供了一条直接延伸到家门口的方便、快捷的取款通道,避免农民工携带现金返乡的各种风险,并节省了取款手续费。

三是开发市民卡医疗自助服务平台。自助医疗服务平台是我行、江阴市人民医院和江阴市市民卡公司联合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该平台主要功能有自助挂号、预约挂号、预约转号、自助缴费和综合查询等,可通过身份证或市民卡在自助机上能够进行自助挂号缴费查询等就医操作,省去排队时间,提高就医效率,实现市民自助完成就医结算的一卡通服务。该系统自2012年10月上线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和好评。

四、借助科技创新金融产品,营建专属性的利民服务。我行强化客户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市场定位,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尤其是针对个人和小微客户,着力营建专属性的金融服务。

一是开发小微信贷管理系统助推小微贷业务开展。针对小微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行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小微贷业务的支撑,使我行的小微贷产品更贴合客户资金需求,推出更多信用类产品,还款更加灵活,甚至可以定制还款计划,审批快速,从受理申请到发放资金最多只需2个工作日。同时,该系统还能综合分析客户信息,为改进小微贷服务提供参考数据。

二是拓展理财产品深度和广度。我行完成了理财中心事业部制的基础建设,并于2014年9月底上线Comstar前中后台资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理财业务管理效率。我行将继续完善传统封闭式理财产品,实现分段定价,让大额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实现更高收益;新设类余额宝理财,降低理财准入门槛,新设开放式理财产品,实现活期理财。在满足客户资产安全保值的前提下,将客户利益最大化。

三是提高贵金属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增贵金属手机银行交易渠道,采用的业务模块可支持iOS、Android等主流智能手机系统,使用手机银行下单简便、快捷,且无金额限制,客户足不出户便可购买到心仪的贵金属产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行将继续加大对科技的关注和应用,深化科技和业务的融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公众需求开展创新,加快金融理念的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成为普惠金融标杆银行。

(江阴农商行行长

任素惠)

联系人:江阴农商行办公室

卢皎娜

以科技文献服务助农业技术腾飞 篇6

摘 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我国推动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农技人员是该体系的实施者与推动者。农技推广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及知识更新对农技推广能效十分重要,及时获取新技术及农业信息可帮助农业推广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本文就农技推广人员如何利用贵州省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获取专业技术文献资料,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介绍。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文献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农技人员获取技术渠道现状

1.1 农技人员获取新技术渠道

除了坚持常规的集中培训及专家指导外还注意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及业务素质提高,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出国培训、出省参观考察,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各类博览会,举办农业技术人员参加高新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培训会及发放技术资料等。除以上方式还可通过广播电视、订阅期刊报纸、浏览农业技术网站等获取新技术。

1.2 农技人员获取新技术渠道的不利之处

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财力,农技推广人员需离开工作地点,投入专项资金和时间,对于缺乏资金的落后地区能参加的机会较少。订阅报纸期刊虽能直接送到技术人员手中,但因为纸质资料不便保存,且订阅刊物种类有限。农业技术网方便浏览,但其面较宽不具针对性,技术人员不一定能获得最需要的信息,且专业性不强,无法获取深入的前沿技术。以上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均无法查阅其他类型文献,如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不能提供检索功能,技术人员无法按需获取资料;无法查看外文资料。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2.1平台及资源简介

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贵州省科技厅在“十一五”期间以重大专项形式立项的,为贵州省科技创新、科研生产提供科技文献保障,是贵州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建立了包括基础文献、辅助文献和贵州重点产业专题文献等3大类资源体系,包括科技期刊、专利、标准、图书、报纸、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检索工具、政策法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市场动态、机构与产品。目前,整个资源体系拥有科技文献超过9000万篇,全文超过2000万篇,可提供服务的数据库及相关信息资源已达到70多个,数据储存量达15TB。平台资源除国内目前常用的维普数据库系统、万方数据库系统、CNKI数据库3大数据库外还拥有电子版标准全文数据库、FAJS外文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全领域专利数据库。

2.2 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服务项目

2.2.1 文献检索及全文传递

向用户提供各类型科技文献题录文摘、全文等2次文献的查询服务。

2.2.2 委托检索服务

用户无需自己检索可直接根据自己掌握的文献信息填写表单、委托检索平台工作人员查找全文。

2.2.3 定题服务

根据用户事先确定的需求,由文献中心工作人员跟踪最新文献为用户定期或不定期提供信息服务。

2.2.4 科技查新

为用户提供科研立题、成果鉴定、申请专利、项目引进以及各项奖励前的国内或国内外查新服务。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如何利用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登陆平台进行检索,查询所需文献,包括文摘、全文等。技术人员对自己研究及所需专业资料比较了解,通过检索可从平台的大量文献资料中找到所需的期刊、论文、专利等,甚至可以找到便于向服务农户进行农业科技普及的文献资料,如报刊、农技小常识等。

一些偏远地区不具备上网条件,基层农技人员电脑知识缺乏,甚至不会使用电脑,这时可通过“平台”委托检索及定题服务功能获取所需文献资料,与平台工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把“平台”变为身边的资料库、小秘书;农技推广人员除为农户服务外还要兼顾自身知识更新,一些技术人员还兼顾管理任务,各方面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登陆“平台”查询所需资料,也可通过委托检索及定题服务功能获取所需文献资料,节约检索时间,及时获取新技术信息;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研究领域比较精通,但一些技术人员文献检索知识欠缺,所提检索词不准,出现查全率、查准率低的问题,利用平台中委托检索服务、定题服务功能,通过与“平台”专业检索技术人员沟通及时、准确的获得所需文献资料。

技术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成果鉴定、申报奖励时需出具科技查新报告;如需了解某项技术目前的研究水平时可进行科技查新。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在贵州省形成一定规模及相关的体系、制度、法规及管理模式,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也逐渐壮大、稳定,在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及面向农户的农业技术科技普中引入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必能更好地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供文献服务及支持。

参考文献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做出的重大部署,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实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等多个金融政策文件,江苏是16个试点地区之一。苏州市吴江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中,充分调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积极探索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对接,建立初步有效的科技金融体系,对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增强吴江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苏州市吴江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1.1 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建立

1.1.1 出台科技金融政策

2011年初,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146号)的要求,吴江财政出资500万元加入苏州市科技支行风险池基金,主要用于对科技支行等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相关信贷融资服务提供风险补偿、补贴和奖励。2011年底,吴江区科技局会同吴江区金融办、吴江区财政局、人民银行吴江支行,制订了《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吴江财政拿出1 000万元成立风险基金,用于放贷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相关信贷融资服务提供风险补偿、补贴。包括:放贷银行发放专项科技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补偿和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实际发生利息的优惠补助;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保险等信用保险发生的损失补偿。目前有交通银行吴江支行、建设银行吴江支行、苏州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吴江区科技局、吴江区财政局、人民银行吴江支行签订了“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服务平台。吴江区科技局、吴江区财政局为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运作单位,并建立融资平台,筛选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诚信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推荐给合作银行。合作银行对所推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绿色金融服务通道,对符合银行授信要求的企业给予授信支持。如出现风险,则约定按照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担保公司、合作银行4∶4∶2的比例共同承担。市政府同时对获得科技贷款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对发放科技贷款的银行以不超过基准利率20%的额度进行补息。

1.1.2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与科技金融政策出台同步,开发建立了“吴江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到平台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通过认证后可以享受科技金融政策。对认证通过的企业第一时间推荐给合作银行,经过银企对接和专家评审。

1.1.3 加强与科技银行对接

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主要服务于苏州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目前苏州地区唯一一家专营的科技银行,得到了政府和总行的资源倾斜和政策弹性支持。科技支行采取“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的合作方式,在授信客户的准入门槛、担保方式、贷款利率方面较传统银行均有突破。在吴江区开展科技金融工作中,交通银行吴江分行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1.2 科技金融服务对象明确

中小企业作为支撑宏观经济良性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美国有70%以上的发明和创新是在小企业实现的[1]。吴江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企业有近4万家,中小企业占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愈发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2013年2月25日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印发《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实施细则(试行)》,以及2013年4月1日下达的《关于组织开展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工作的通知》,吴江区对《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作相应修改,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应符合《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实施细则(试行)》中有关规定并已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15年,吴江区已有203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吴江区科技局积极发动已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苏州科技金融政策,到2015年底,累计有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苏州科贷通57 800万元。

1.3 积极发挥创投资金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创投机构对苏州市吴江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发挥创投资金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杠杆作用。2014年,吴江区出台《关于加快创业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科学机制,发展创投企业,规范机构设立,防范和控制风险。此外,还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吴江区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用于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流向创投企业,重点投向符合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高科技创新型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同时,积极引导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投机构享受苏州科技金融政策。

2 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科技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于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靠银行贷款,而科技企业多是无形资产,缺乏有形资产做抵押或担保。目前,吴江区出台的政策对获得科技金融贷款的项目给予了贴息支持和风险补偿,对引导银行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银行增加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在目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除了银行和政府外,缺少保险和担保方面的政策,也没有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的机制和渠道。以上因素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即使有目前的贴息和风险补偿等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在获得银行贷款时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事实上相对于贴息支持,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更多地面临资金瓶颈问题,企业更需要的是在轻资产的情况下如何在政府相关金融政策的支持下更快捷地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能力不足

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人员不多、原始资本不足和信用等级不高等诸多不足。部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短期行为倾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在展示高技术、高创新性和高回报性方面能力不足。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导致融资机构对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对贷款风险难以把握,担心增加投资风险,加大了融资难度。

2.3 创业投资规模增速放缓

根据区发改委分析,目前吴江区创业投资项目增长势头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趋势。创投项目、创业投资额增长势头出现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影响到创业投资产业整体活跃度。二是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业绩不佳,优质创投项目绝对数量较少。三是以IPO上市为主的退出渠道受阻,“新三板”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创业投资退出周期进一步延长。

2.4 科技金融政策受惠面偏小

吴江区从2011年开始制定、出台科技金融政策,其时间尚短。新的政策需要政府的不断完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也需要不断地深入了解、准确把握科技金融政策的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因此,认定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多、占比不高,在已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获取科技贷款的企业数也不多,科技金融政策的受惠面不大。

3 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举措

3.1 全方位对接苏州,完善区级科技金融体系

目前,苏州市级的所有科技政策包括科技金融政策均覆盖吴江区企业。苏州市级的科技金融体系完备,可操作性强,实践经验丰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走在全国前列。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接和融入苏州市级的科技金融体系是吴江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苏州市科技信贷市、区联动(科贷通)业务合作协议》,吴江区设立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纳入“苏州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苏州市科技局以1∶1配套,实现资源共享。要继续加强对苏州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政策精神,制定与苏州政策相衔接、错位发展、拾遗补阙的吴江区级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支持和鼓励创投、担保、小贷公司等加入科技金融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国家级科创园成立有二级政府、科创园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专项资金,从事对园内科技企业的微小贷业务。支持和鼓励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分行与有关创投公司探索新的科技贷款合作模式。

3.2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形成多元化服务框架

3.2.1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银行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规模分层,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再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和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科技金融产品系列[2]。

3.2.2 积极推动科技保险业务发展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产业与保险服务结合是用金融手段推动科技创新的一种服务新模式。引导和支持吴江区保险公司研究开发科技保险产品、创新科技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等功能,为吴江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试生产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险。有效消除科技型中小企业出资人和科技研发人员对风险的顾虑,尽量规避科技创新活动中由于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损失,对吴江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3 积极推进科技担保业务发展

引导和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着力研究开发科技担保产品,创新科技担保业务。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政府在促进融资担保体系中应该发挥主导支持引导作用。因此,吴江区政府可以用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设立科技担保公司,也可以鼓励和吸引大型担保公司设立科技担保事业部。例如,对已经获得优质知识产权、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担保融资。

3.2.4 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发展

充分发挥吴江区省级创业投资产业园的集聚效应,鼓励、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入驻省级创业投资产业园并投资吴江本地“新三板”后备企业等项目。积极利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方式,加大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创业或参股创业投资企业。探索建立适合创业投资特点的资本筹集、投资决策、考核评价、转让退出和激励约束等制度,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特别是国有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力度。

3.3 提高企业能力建设,建立良性科技金融环境

科技金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作用,离不开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融资条件。首先,企业要提升创新意识,努力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提高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要解决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积极展示企业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以获得融资机构的认可。最后,要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提升企业信用等级。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克服高风险,获取高收益,使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融资机构建立起良性的科技金融环境。

4 加强政府宣传引导,扩大科技金融政策受惠面

吴江区的科技金融模式是政府投资合作型,政府要加强科技金融政策的宣传和引导。一是引导企业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二是根据不同对象,灵活采用银企对接会、政策解读会等不同形式,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不断扩大科技金融政策受惠面,加快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发展能力。

5 结语

随着吴江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科技金融将成为吴江区新的现代化服务模式,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未来的高新技术大企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文章研究通过政府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融资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建立政府、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融资机构三方合作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县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杨靖.从科技金融看经济转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篇8

1.加快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农业是对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行业。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较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符合地域特点、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条件做保障;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快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成为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要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技术系统;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完成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业务。

2.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步形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明显拓宽,逐步建立了警报器、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电话、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手段。各地充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气象协理员等群体,推动基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已达37.5万人。目前我国已建成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1.5万余个、预警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4.3万余块,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中国气象局兴农网已经覆盖31个省(区、市)的1300多个县。同时,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经逐步融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一系列的减灾工程使得气象灾害综合预防能力大幅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论文 篇9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新常态”被定位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把“转方式、调结构”确定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具体部署。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文章就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1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一般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般历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从要素替代升级、要素组配优化到要素循环利用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本质上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

1.1新兴要素对传统要素的替代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表现为科技进步引起的新兴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替代。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积极推进以农业机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进步,用机械替代劳动力;20世纪初,美国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化学和生物技术,引进和培育优良的农作物杂交品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用适用机械代替战后弱小的劳动力,用化肥和农药代替粗制的原始肥料和病虫害防治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要素替代日益呈现系统化趋势,特别是转基因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使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1.2要素在产业各环节有效组合

在要素相互替代的同时,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表现为要素在农业生产、运输、储藏、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组合的优化,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使农业产出由初级产品向更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不断演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相关产业的整体效益。目前,在美国的食物和纤维体系中,农场产值只占10.1%,而批发和零售贸易占19.5%,食品加工业占20.3%,餐饮业占10.2%。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日益呈现工程化和功能化发展趋势,开发出营养方便食品、模拟仿真食品、保健功能食品和高级轻工业专用原料等一大批高附加值产品,使农产品彻底摆脱需求弹性小、价值含量低的原始状态。

1.3要素在产业和区域间优化配置

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呈现生产要素在农业内部不同产业间、区域间优化配置的特点,区域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对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贡献越来越大。各优势农产品产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市场化发展,使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深入各个产业的各个环节,农业专业化生产程度日益提高,产业之间、产区之间通过市场交换和区域聚集,形成集成放大效应,显著提高了农业竞争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行业的整体效益。

1.4可持续发展和要素永续利用

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中,也曾一度出现耕地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现象。很多国家开始反思长期以来依靠电气化、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普遍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逐渐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和要素永续利用的轨道上。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立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森林、水源、耕地建设和沙化治理的投入力度;50年代开始推广环保型农业耕作法,鼓励农民改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轮作、减耕、免耕、休耕和等高种植等耕作技术;70年代开始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农场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把农业的生产功能转向生态功能;20世纪80年代,又启动了低耗持久农业研究计划,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低耗农作的营养物质循环基础研究。

2农业发展方式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对农业发展方式划分的通行标准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认为,当科技进步贡献率小于40%时,为粗放型经济;当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于60%时,为集约型经济;当科技进步贡献率在40%~60%时,为过渡型经济。总结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借鉴国际通行标准,放眼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可以将农业发展方式分为四种。

2.1粗放型

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产出增长。按照马克思定义,这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模式,总产出的增加并不依靠单位投入产出的增加带动,而是依靠各个要素同比例的量的扩张。

2.2集约型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引起的要素替代和要素的组合配置优化,促进农业增长。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质要素投入相对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大幅度增加,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整个农业行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

2.3可持续型

农业发展的目标开始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趋于环保,生产过程趋于清洁,资源利用趋于循环,农业功能趋于多样,农产品趋于绿色。

2.4知识型

知识资源成为促进农业增长的第一要素,有形的资源对农业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小,农业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农业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柱、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形态。

3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判断

3.1总体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6%左右。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总体上还处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

3.2总体相当于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60%~80%,美国达到85%左右,以色列甚至达到96%。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农业生产力高度发达,且正在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都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3.3东部沿海地区的集约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实现集约化。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及经济发达省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步入集约型阶段。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等省份,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在57%左右,近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总体处于向集约型快速转变阶段。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等省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超过了40%左右,总体处于过渡型发展阶段。

4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22%人口的大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短缺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要承担美国、加拿大所没有的国内农产品供给负担,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荷兰、以色列等人口小国的高效农业道路,必须在解决好农业资源紧缺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正视和重点解决以下矛盾。

4.1物质依赖性增强与要素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物质投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业生产的中间消耗值增长率与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平均保持在6.3%左右,特别是随着物质要素投入量不断加大,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出现对物质投入依赖性不断加大和物质要素利用率日益下降的矛盾。从目前情况来看,依靠继续增加化肥、农药等物质要素投入促进农业增长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

4.2农业投入不足与要素组配结构性浪费的矛盾

一是良种良法不配套,单项农业技术之间的系列集成和标准化对接不够,不能实现整体优化组合。二是劳动力、资本、水资源等在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投入偏多,在能够使产品和产业升级的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投入偏少。三是对市场需求缺乏合理的预期,农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过度集中供给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构性浪费严重。四是区域专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地区农业发展不考虑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粮棉油样样都产,瓜果菜样样都种,猪牛羊样样都养,农产品缺乏品牌和特色,单位资源投入经济产出不高。

4.3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下降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下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农民,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提高整个农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这就与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在低水平上不断下降的趋势形成巨大的矛盾。

4.4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矛盾

多年的高强度农业发展和农民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据统计,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不足1.5%,含量低于0.6%的农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2%以上,约有75%以上的湖泊水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每年生产的7亿多t秸秆中约有15%被露天焚烧,一些重要的野生植物群落已经消失或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间已经成了相互制约关系,成为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深层次矛盾。

5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构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统筹城乡的发展方略,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要素组配和利用效率为着力点,实施科技创新、素质提升、循环发展和生态修复“四大战略重点”,加大科技创新、科技入户、农民培训、资源保育和循环利用工作的力度,推动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产品低级向高级、产业链条由低端向高端和产业结构由低层向高层“四大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是20工作重点,更是长远发展战略,具体由四大战略重点构成:

5.1科技创新战略

创新模式上,由单项技术突破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创新转变;创新组织上,由创新要素在地理范围内的简单组合向以产业链条为主线的集群创新转变。在具体推进上,沿海和内陆发达地区主要围绕解决单个生产环节物质要素投入报酬递减问题开展科技创新,中部地区主要围绕物质要素集约化投入和提高要素之间的组配效率开展科技创新,西部地区主要围绕资源合理利用开展科技创新,垦区主要围绕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的综合配套开展科技创新。

5.2循环发展战略

在产业内部,由抓单一生产环节向抓生产环节的循环式组合转变;在产业之间,由抓单一产业发展向抓产业协同发展转变。通过不同生产环节、产业之间废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和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体系。在具体推进上,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以沼气建设为龙头,以秸秆燃料、肥料、饲料和基料转化为手段,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机肥产业、秸秆养畜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广稻田养殖等生态种养殖技术,促进农业内部物质高效转化、能量循环利用。

5.3素质提升战略

在提升途径上,由学校教育向农村义务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转变;在提升目标上,由文化素质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转变。通过多种途径共同推进,提高农业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使用传统农业要素的能力,建立与农民发展需要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在具体推进上,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专科学校、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5.4生态修复战略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篇10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意见》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第九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时期下实现农业创收的根本途径。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然选择

2012年,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的基本原则。从政策制定的层面上来看,我国已将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向《经济》记者表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即通过现代科技不断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首先,从现代农业的本质来看,现代农业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高效益、可持续的产业,核心要素就是科学技术和财政投入;其次,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下,要改变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就必须加快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当前,中央倡导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即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从事适度规模农业经营的企业化经济实体。农业生产从过去的自给自足变为今天的规模生产,规模越大、资本越密集,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再次,在世界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比如:种植业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对改变种植条件的作用很大。此外,温室大棚技术也可以打破气候等不可抗拒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为农耕农作带来极大便利,也对发展精准农业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曾公开表示,从发展需要看,要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同时,促进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务必还要继续强化,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农业科技已经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和发展活力的决定力量。因此,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刻不容缓。

发展农业科技需认清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近年来,我国对于发展农业科技的投入逐年递增。自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至2012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49.7亿元,支持3355个县开展了农技推广工作经费补贴试点。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资金高达26亿元,在全国31个省份的2555个农业县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财政投入之大可见一斑。2012年,《意见》的出台,更是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重点、机制、条

件问题,也包括种业科技创新问题、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问题、扶持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等提到了议事日程,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原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曾公开表示,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今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是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长期期盼,是激励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键所在。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成就辉煌,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王济民表示,不足之处有三:第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造成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创新受到影响,农业新品种供给严重不足,洋品牌品种大举入侵。”王济民说。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发育缓慢,农业科技企业规模小、技术储备及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第二,农技推广服务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等问题,是基层农技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求的原因;第三,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目前,我国各省都已建立农技推广站,但‘庙’搭起来,关键是吸引

人。”王济民说,“每年,我国约有1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对专业农技人员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无法达成平衡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机制。”

发展农业科技,坚持以人为本

为尽早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对农业部门来讲,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应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上一篇:新华中学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下一篇:高考倒计时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