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报告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本学校金融学院、财税学院、会计学院12级—13级在校本科大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33%。

2数据分析

首先是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看法,13级同学中有,51.1%12级同学中有57.6%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而认为自己偶尔不诚信的同学13级中有31.5%,12级中有45.2%, 当然也有部分 同学认为 自己不是 一个讲诚 信的人 ,13级中中有15.6%,而12级中只有4.3%。从这项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诚实守信的。当然,从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很多同学还是做过不诚信行为的。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的,13级同学和12级同学分别只有12.7%和2.9%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很常见,大学生诚信素质有待提高。

第三题调查的是同学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认识,13级和12级中分别有65.3%和63.7%的同学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现象的影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不诚信的原因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 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看法的同学13级中只有12.1%,而12级中却高达28.7%。把原因归于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的13级中有22.6%,而12级中只有10.2%。

第四题则是调查同学们对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的看法。题目共设有“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加强舆论监督”和“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这四个选项,都得到了多数同学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

第五题调查了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13级和12级分别有61.5%和70.9%,可见大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和“没有,被家长忽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第六题是调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所占的分量,认为是互相交往的前提的13级和12级中分别有52.8%和43.7%,认为比较重视, 但不是决定条件的13级和12级中分别有41.2%和32.9%,但不同的是12级中却有24.8%的人认为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 这一点与13级同学形成较大反差, 也值得深思。

第七题是关于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特困生补助时,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能够做到如实填写。对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担保及偿还要求, 大部分同学对银行的这种做法表示认同, 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不仅仅是国家对家境贫寒大学生的资助,更是一种需要履行的契约。

第八题是关于考试诚信的问题,在“你怎么看待作弊行为”一题中,13级和12级中分别有51.6%和41.9%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同时13级和12级也分别有32.1%和37.6%的同学表示既不赞成也不会阻止 ,体现了部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这表明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端正。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预示着我们在诚信素养上的滑坡呢?

最后一题是有关学生对学术腐败问题的看法, 题目援引北大一位教授因剽窃论文而被开除的事例, 对此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术腐败与诚信原则相抵触,应该坚决抵制,这反应了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学术道德有很高的期望; 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惩罚过分,太不近人情。体现了这部分同学的同情心。从调查结果看,在学术道德这一问题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对自己的要求较低,体现出严人宽己的倾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别人做出道德评价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用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却是很难的事情。

3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从家庭因素看,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的家长不能自身作则,说话、做事不负责任,给子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有的家长认为在孩子考上大学后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把教育、培养孩子的工作就全推到了学校身上,就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忽视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对子女不诚信的行为听之任之,没有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失信行为愈演愈烈。

第二,从学校因素来看,高校诚信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很多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教条化,形式过于单一,说教色彩浓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学生评奖评优的评价标准上,存在重智育成绩轻德育成绩的倾向,这使得很多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 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此外,很多高校还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第三,从社会因素来看,失信成本偏低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人们评价一切的标准。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导致一些人唯利是图: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劣到公共领域的以权谋私到学术领域的抄袭剽窃, 不诚信的事例屡见不鲜。做出这些不诚信行为的人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获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失信成本远远小于诚信成本。而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不能不受这些消极现象的影响。

第四,从学生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提高对人对己宽严有别。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普遍认为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今后工作、生活的必备素质。然而,很多同学在衡量别人和自己时,所持的标准宽严有别。诚信作为对他人的要求,同学们表现出很高的期望值;而自己能否做到,较多学生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对自己没好处,则不会选择守信。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内在约束,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外在约束制度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又有任性好强、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缺乏的弱点。少数学生做事不顾后果,当发现后果严重时,不是选择承担责任,而是设法掩盖和推卸责任。

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还是良好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坚守诚信原则,将诚信从自己理想层面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来。

摘要: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信用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并客观评价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发现大学生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和诚信行为方面还存在欠缺的地方。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调查

上一篇:浅析现代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下财务人员能力体系的构建下一篇:浅析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