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共8篇)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篇1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对这个主旋律的理论关注和理论阐释, 构成所谓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在我国, 严格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起步于80 年代, 兴盛于90 年代, 至今方兴未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迅猛推进, 为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注入了深厚的现实根据和丰富的经验材料, 使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征。

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实践性特征

发展问题是20 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它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急迫任

务, 也是发达国家亟待重视的严峻现实。国际范围的社会发展研究, 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真正确立和繁荣起来的。当时正值二战结束不久, 各国都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寻求经济社会复兴之路的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的强烈现实性和极端紧迫性, 诱导许多学者热心于这些问题的探索, 以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观点、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等。六十年代初,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爆炸等引发的全球问题, 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 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推进密切相关的,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社会的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从此, 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重要的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 发展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 并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向人们展示了发展之对于中国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个“硬”字, 既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的严峻现实, 也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矢志领导中国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毅力。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就是发展不足的社会主义。只要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就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题。只要确认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 就必须确认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当代中国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是现实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理论课题。

从国际范围看, 狭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以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 主要探讨了关于这些国家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战略方针乃至具体政策。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则是探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全球背景阐明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般理论问题和相关实践问题。我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等问题的研究, 它通过追踪时代轨迹, 把握时代脉博,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道路来体现自己的实践性理论品格。它将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从理论上给予科学地求解, 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跨世纪转换, 提供理论支点。

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征

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社会发展表现为生态自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凸现出其协调性和整体性趋向。当代社会是以“自然——社会——人”作为宏观背景系统的, 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追求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协调互动、共同进步。有关社会发展的问题是诸多理论学科共同关注的。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 形成发展社会学, 它侧重研究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分化、城市化、人的行为方式及价值观的变革等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 形成发展经济学, 它侧重研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模式及战略等问题;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 形成发展哲学, 它侧重研究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基础和终极价值取向等问题;等等。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带有多维性质, 社会发展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其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在社会发展研究中, 把某一学科视界独断化、绝对化是片面的, 应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对话”机制, 实现融合。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 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 是处在支离破碎的分隔状态之中的, 不仅各学科未能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来展开自己的理论视野, 而且各学科内部的各个派别, 也未能达到对本领域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把握。当代社会发展整体性特征日趋明显, 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并非所有社会发展理论都应对全部社会发展问题给出总括性回答, 但是, 任何一种社会发展理论, 即便是关于某一个别领域的社会发展理论, 都应把思考的问题置于社会发展的总体联系中加以考察, 如此才能对自己所涉及的问题, 做出具体而正确的回答。

过去, 人们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的, 认为社会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值的提高, 相信经济发展了, 其它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 到20 纪纪60 年代, 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 社会二元结构基本未变,甚至出现局部强化的趋势;人口的增长抵消了国民收入的增长, 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下降趋势;出现了贫富悬殊乃至两极分化;等等。正是这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实引起众多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 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美国学者伊利奇曼和巴加瓦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至今提出的那些主要战略只是在非常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实用价值。而且, 这种环境并不是单由经济因素来决定的。它们还决

定于重大的政治、社会和行政因素。唯一可行的‘发展’战略是有政治家在其中起重大作用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产物。”(转引自威尔伯:《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第50 页)美国学者迈克尔·托达罗论证了发展是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重组在内的多维过程;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认为, 减少贫困、增加就业、促进平等是社会发的三个最基本目标;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 发展应包括五大目标, 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随着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形成和传播, 国际社会兴起了落实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目标的各种社会运动, 较为著名的有:“增长加公平战略”、“满足基本需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自觉地创造社会历史的阶段, 人们正在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加完整而又系统的总体设计。

中国目前尚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 面临着社会的全面转型, 遇到的问题众多, 存在的矛盾错综复杂,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仅凭某一学科视界的求解是不可能的。必须超越学科域限,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中进行整体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已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 它要求必须把一般性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问题研究统一起来, 把分学科或分领域的研究与整体的综合研究统一起来, 把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统一起来, 把实证分析与逻辑推论统一起来。我国是后发展国家, 我们有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也有可吸取的成功范例, 我们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更易达成共识。

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民族性特征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一场救亡图存的民

族复兴运动而起步的, 它一开始就带有强制性和被动抉择性。相对于欧美等国自

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发型”的。有人把“外发型”现代化归结为“被现代化”。事实上,“被现代化”仅具有发生学意义之上“外发”的意义, 决不意味着后来者的现代化是被动的无创造性的适应过程。一般地说,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三大要素, 一是地理环境, 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二是人类自身, 这是社会发展的能动主体;三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从这个意义讲, 中国的现代化又不是纯后发——外生型的, 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 是在中华民族固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嫁接成长起来的, 它不能不具有这种嫁接后的中外融合的变异特性,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际上, 任何“外发型”现代化, 只有在由异质文化的外来刺激转化出传统内部的创造活力时, 才可能获得真正成功。比如, 现代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由于中国“外发型”现代化的特殊历史条件, 这个问题在中国转换成了“中西文化”问题的特殊形式, 不论人们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都难以抹煞其民族性色彩。“传统”是民族性的, 中国的传统从文化学意义讲, 表现为以儒家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它已经积淀为中国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不以传统文化为其精神动力和创造源泉之一, 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之一。超越西方社会发展模式, 走一条符合中华民族特点和文化理想的现代化道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 中国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要有中国特色, 归为一点, 就是中国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当代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特征愈益明朗。全球化意味着现代化社会所具有的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社会、政治与文化疆界, 并因此将全球日益连接成一个网络化的整体的过程。我们倡导对外开放, 是对社会发展的这种全球化趋向的一个回应。但是,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向,并不意味着其民族性特征的消逝, 恰恰相反, 全球化趋向给我们显示的仍然是一个民族性的课题, 这就是: 中国如何走向世界和世界如何接纳中国。没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宏观背景, 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参与到国际社会, 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篇2

一、文化艺术修养的弱化

现在美术科学生的整体知识基础尤其是传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特别是在中国画教学中, 学生仅仅练习绘画技法无法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很难创造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美术教学是为了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美术教育的主旨在传承文化, 文化的传承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美术教育既包括美术的内容, 也包括教育, 无专业或不重专业则不成为美术, 没有文化则不能称之为教育, 两者是统一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文化与专业素质并重的培养。当前美术教学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欠缺, 高等美术学校对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不少高等美术院校虽然也设置有一定量的各种文化课程, 但对这些课程的要求过于宽松,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 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 亦即人文精神。美术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美术作品充分表达了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所具备的理想、个性、情感、道德、追求、愿望等人文特点。美术教学中, 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主要应该体现在:努力提高学生的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学院式教学与社会接触较少

中国画注重“气韵”, “气韵以生动为第一义” (1) , “生动”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当今美术教学尤其是高等美术教学多采用室内教学, 学生处于一种象牙塔式相对封闭的环境, 与社会需求与文化发展方向缺乏沟通, 造成学生的作品思路僵化, 缺少生动性和创造性, 进行艺术创作时经常出现无从下手或者闭门造车的情况, 作品显得苍白无力。

当前社会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包括电视、电影、媒体、电脑等多媒体影像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对的是学院美术教学对此类“大众文化”的评价不高, 多数美术学院仍然坚持传统的循规蹈矩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缺乏对新技术, 新方法的研究和借鉴。在教学中重视技术训练, 学生在进行绘画联系时仅仅是为了提高技术, 不清楚绘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技”和“艺”结合不够紧密也是很多美术学生毕业后感到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进而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深层原因。

四、绘画过于强调模仿

“美的感情起于艺术家的心中, 因美欲而变成艺术的冲动, 表现而为客观的艺术品。这叫做创作” (2) 。现行的专业美术教学中多是把绘画练习和创作较生硬地按照学年制度分开,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安排, 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可供借鉴, 教学时间的集中可以进行长期作业深入的训练。弊端则在于一刀切式的体制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 美术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进行大量的长期作业也有可能使学生丧失新鲜感和创作激情, 绘画形成模式套路。

美术教学过度强调模仿是学生缺乏创造力、基础训练与艺术创作脱节的主要原因, 这里所说的模仿不仅是指临摹, 也包括在绘画中以固定的套路来简单追求与客观对象外在形态的“形似”。我国学院美术教学体现出的是侧重继承性、维持性的教育, 通过将前人已有的观点、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以应付已知的重复情景。如何改变简单的外在模仿, 更多考虑“模仿艺术家内心中的想象世界” (3) 是教学中需要探索的课题。

如何促进美术教学方法发展呢?

首先, 美术教学要改变以往重技法轻理论的思想, 帮助、督促美术教师通过自身的提高, 将更多先进的美学理论和绘画技法理论引入课堂教学。绘画理论可能在短期内的成效不太明显, 但从长远来看, 是美术尤其是中国画发展的基础。

美术教学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提高, 要开阔美术文化视野, 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美术思想、作品诞生的过程, 感受其中的异同。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贴近生活,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国美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提高, 民族文化直接影响着民族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保持本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个性, 必须大力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应该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和自由的空间。长时间以来美术教学受限于应试教育体制, 过分强调目的和规范性, 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思维。教学中应将技巧模仿性的训练作为美术教学众多课题中的一个, 而不是目的和终结, 美术高考和教师在评判学生作品时避免将“像不像”作为唯一标准。在教学中逐步从以教师“教”为主转为学生“学”为主, 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法、工具和艺术语言, 去除教学中的“强制性”, 对学生在探索艺术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 而不是轻易下结论。

在加大综合性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 深度挖掘专业精深度, 从质和量两方面平衡西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课程。在考试时, 应注重对学生整体艺术文化修养的考核, 同时适当地加大不同专业的不同考试趋向, 开设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课程或讲座, 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 按照艺术观、美术风格或典型的艺术问题等形式为学生做深入、系统的梳理。在兼顾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 保证教学涵盖丰富的信息量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重视创造力, 重视个性的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那样会造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应该认识到任何美术教学都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塑造成艺术大师, 但科学的、严格的、系统的美术教学是诞生美术家、设计师等多样美术人才的最佳途径。“文化进步的国民, 既要实施科学教育, 尤要普及美术教育”。 (4) 我们应致力于培养综合能力强、同时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将美术教学转变为培养真正的时代化、国际化、民族化的新型美术教育, 建立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彰显民族精神、重视个性发展的美术教学体系。

摘要:高等美术院校长期沿袭使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 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创造性不足、与社会缺乏交流等问题成为禁锢中国美术发展的枷锁。在当今社会发展对美术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 提高对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和学习自觉性, 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 是建立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彰显民族精神、重视个性发展的美术教学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文化基础

注释

1 丰子恺原著, 蔺瑶编.《丰子恺美术夜谈》[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2 蔺瑶编, 丰子恺原著.《丰子恺美术夜谈》[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3 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米勒著, 舒予译.《艺术让人成为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5页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篇3

本文主要从国画家现状和国画作品发展现状两方面来论述中国画目前存在的问题。文中对国画家在创作中的心态、习惯、思想和绘画技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并对当今国画作品的题材、笔墨、构图和整体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意在表明当今中国画走创新改革之路是明智之举。

中国画的现状

中国画, 这门古老、传统而又典雅的水墨艺术,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国粹。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亘古时代发展到如今,中国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众多的绘画类型。近现代中国画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对这个时代的中国画家而言,他们面临的不但有已然头绪千万“古今”问题,而且包括亘古未遇的“中西”问题,不但要解决纯粹的艺术问题,还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画绘画问题的探究越来越深入,众多艺术家们围绕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发展中国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状,更好的去理解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探索和发展中国画,对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取决定作用。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新的生活,对于事物的美和恶有了一定的了解。社会结构的巨变,造就了艺术风格的多远和价值判断的不同角度。在艺术的创新上,有了真实感受。然而,创新的尝试,成了国画界的共同课题。在多数画家的创作思想中,创新的探索和追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大家放眼观看当今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就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画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思考,下面笔者主要从国画家和国画作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

国画作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1.题材方面

中国画创作,题材的选用非常重要。革命历史题材、乡村景物、民族风情等先辈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然而面临今天的生活, 世道已经与3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是社会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变了,更严峻的是人们眼睛所能见到的视觉感受已经大大改变了。但很多的画家还继续画那些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重复的老题材。我想原有模式的中国山水画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很难引起欣赏共鸣的一类画,很多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出马远夏珪在“残山剩水”中所表达的意境。

所以现代中国画最需要的是在表现题材上的拓宽,寻找前人从未涉及过的方向。总之,对于每一个从事中国画的画家们不要死抱着过去的老题材不放,应该去努力开掘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题材,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作品产生。

2.笔墨方面

放眼当今中国画坛,很多画家们用笔用墨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上。介子点、铁线描、披麻皴等仿佛已深入人心,不敢随意突破。“笔墨”的鉴赏标准也是依托于前人经典作品所建立的创作手法和审美成规之上。大多数的画家陷入了传统的束缚中走不出来,好像在画面中不使用这些用笔用墨的方法,就不是中国画一样。殊不知,人们的审美标准早已发生了变化,面对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传统的“六法”、“九皴”、“十八描”这些陈旧的笔墨形式实在无力负载这一切。

“笔墨当随时代”!的确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只有符合时代需求的笔墨形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想用笔用墨技巧当随灵敏思维和现实物象而变化,当随新型材料的出现和使用而更新。只有这样, 中国画的笔墨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3.构图方面

中国画艺术在构图中将诗、书、画、印融合在一幅作品里,同时在作品中注重疏密关系、虚实关系。使绘制出的作品画面丰富、意境优美,独具东方艺术的特点。

也许正因为这些传统的构图方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国画家们走不出来了,国画构图基本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同时由于国画构图领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缺乏与时代相结合的自我创新。 很多作品要么是对国画传统构图的完全否定,要么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西方的平面构成,导致了当下国画的构图存在缺乏革新和整体混乱等问题。

我想对于国画构图,需要有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适当借用西方先进的构成理念,又巧妙结合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表达。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弥补目前中国画构图上的不足。

总之,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 用以往的定势和习惯去表现当下的生活,无疑是对中国画发展的阻碍。那么中国画能否走向世界, 能否被世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的思考!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篇4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问题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某种社会现象或公共问题的具体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假设和臆测。

第二,这种社会现象违背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

第三,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这个社会生活,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获得解决。

2、简述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

认定社会问题,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诸方面的内容:第一,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觉察和认识;第三,社会舆论的作用;第四,公众的认识;第五,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

3、简述社会流动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4.、简述斯米尔塞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条件。

1)环境条件: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周围环境,如公园、广场、剧场、街道、体育场等往往成为集群行为出现的地方。

2)结构性压力: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不公平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3)诱发因素:集群行为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索”多是一个戏剧性事件,其作用在于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加速集群行为的发生。

4)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开始。它可使许多最初仅旁观的人成为实际的参加者, 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动的倾向。

5)普遍情绪产生或共同信念形成:人们还必须对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看法,出现普遍情绪。

6)社会控制机制:集群行为最后是否产生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

5、简述中间阶层存在的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

原因在于:第一,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中产阶级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6、简述马克思与韦伯关于分层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用社会阶级理论来解释整个社会结构,认为工业化以后,整个社会就是两个极端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掌握生产资料的标准。

韦伯的分层理论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个经济概念,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就有根据财富收入、权力和社会声望标准区分的三种基本分层系统。

7、简述“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首先提出。这主要指一种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心理感受。社会学家默顿(Merton)曾用“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理论解释相对剥夺感,认为关键是人们将哪一个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同哪一个群体进行比较。

相对剥夺感可能更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们由于贫困问题形成的不满情绪,更多来自相对贫困,即来自与他人相比较而言自己的劣势地位。

8、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内容。

正义即公平,正义应该体现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

9、简述道德失范。

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论述题(答案仅供参考)

1、结合工作实际或社会现实,对当前我国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中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一度跌到了1996年的2.44%,2003年才占到3.41%。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第二,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让社会各个阶层成员能够公平合理地流动,尤其底层成员能够有机会向上层流动,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其重要。

第三,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卫生资源享有的不公平

第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80年代初,我国政府多次承诺达到这一目标。然而,2000年已过,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并没有分享到卫生改革带来的“实惠”,他们甚至被排斥在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

第二,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大约为36%和64%,但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占有的比例刚好颠倒了过来,即城市占了60%以上,而农村占了不到40%。根据国情专家胡鞍钢的研究,我国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北京高达85%)。

第三,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穷人看不起病。近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从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是呈现上升的趋势,1980年为2.92%,1999年第一次达到了5%的最低标准,为5.10%。但20年间,中国卫生总费用在稳步上升的同时,政府卫生支出却在逐年下降。

2、对我国某一底层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改善底层状况的对策。

1)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其一是民西部地区的贫穷者。其二是富裕地区的贫困人。如广东地区的山区仍有50万人没脱贫。城乡差别很大:1:6。从占有的金融资产来看,1999年末农户储蓄余额约为10000亿元,不到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而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65%。

2)城市中的下岗职工为主的新贫困层,国家统计局统计有900万左右,总工会统计有3000万左右,民政部测算,目前处于城镇低保线以下人口是2000多万人。亚洲开发银行按照支出标准估计的城市贫困人口为3700万人。数字不一样。现在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9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但有2000多万人竞岗,800万失业人员,700万下岗职工,200万失业农民工,80万待业大学生。

对失业问题提出了两个新概念。老失业群体,主要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失业群体。第一,年龄在40-50岁之间,再就业非常短暂。第二,基本生存不成问题,但生活艰难。第三,对自身不抱希望了,只要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彻底的绝望。另一个概念是新失业群体,指没有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的待业人员。第一,数量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已成爲失业群体的主体。第二,这些人原来高中或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闲荡,当时只有16-17岁,主要靠父母维持生活,但是现在生活变得很艰难。第三,比国企下岗职工更爲弱势。调查发现,他们连描述自己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备。因此要建立请愿机制,防止社会矛盾冲突

3)进城的农民工,1.5亿左右。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有的只有劳动力。只能从事那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或具有某种危险性的工作。90年代初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众多,在城市中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或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但在一些行业中,比如建筑业,他们已经成了一线工人的主体。但僵硬的户籍制度仍然将他们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这个城市之外。在城市社会中,他们无疑是下等人。多年来农民工实际工资是在下降。2000年在广东惠州曾发生一起打工仔当场累死的事件。他们常常遭到公安、城管、工商等等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无疑会滋生出社会仇恨。有一部分人走上犯罪道路。

4)特殊贫困层,本身可能不贫困,他们是具有“相对剥夺感的人群”,他们的贡献很大,但得到的回报不是很大,两者的差距就是他感受到的相对剥夺的部分,因而把自己划到相对贫困层去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使这些人感到相对受损,有一些失落感。

3、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流动的意义。

主要归因于当前社会流动机制不合理。

我国社会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在城市中,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和分布形态。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

封建社会及以前时代,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先赋型规则决定的,凭借个人先天具有的如性别、年龄、出身血统等因素的地位继承,阶层之间等级森严,上层社会具有封闭性和精英内部循环特征。社会流动很少,主要是复制式社会流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社会开始流动,通过后致性规则亦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富不过三代”是替代式社会流动的典型,可被称为“家族盛衰循环定律”。

4、社会公平正义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我们对它的关注是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联系在一起的,20多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中国社会变化的总趋势中,一方面,各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当前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2)明显的财产分布差距;(3)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4)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5)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健康的不平等;(6)社会保障权利的不平等;(7)财政体制再分配功能的弱化引起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物品提供上的差异性。

1.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最直接体现了公平原则的兑现制度,这种公平主要是一种结果上的公平。但这种结果上的公平不是收入上的均等。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3.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制度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行为的框架,规则制定和程序执行的公正直接关系到制度本身的公正。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社会公正必然是大多数人民众意志的反映。唯有在完善的民主集中制中才能真正确立社会公正,也只有社会公正才能支撑民主机制的有效延续,使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4.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处境,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保障的目标应立足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失业救助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3]

5、试分析现阶段收入分配状况。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国家统计局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数据分别汇总和公布,所以无法通过既有统计获得全国居民家庭收入分布数据,也就无法计算出全国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选取“大岛指数”作为反映我国城镇居民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所谓“大岛指数”,是指在居民收入五等分中最高20%居民的收入总和与最低20%居民收入总和之比,也可以表示为最高20%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20%居民平均收入之比。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增加。1985~2009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不断上升,由1985年的2.33上升到2009年的5.61。这说明,我国城镇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2002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由2001年的4.64迅速上升到6.33,并且突破了大岛指数6.0的警戒水平。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严重。从图2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农村地区大岛指数为6.88,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大岛指数为6.0的警戒水平。2009年,农村大岛指数更是达到了7.95,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变化趋势并不相同。

(三)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按照城乡分解之后,我国总体收入差距可以划分为城镇收入差距、农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除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之外,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影响我国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上讲,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

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86,而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增加到3.3。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现出扩大趋势。

6、结合实际谈我国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现象:

公共生活领域:实体空间、虚拟空间 职业生活领域: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 家庭生活领域:

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从宏观层面看, 社会转型出现失控

“失控”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社会控制欠度。社会成员的实际社会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超出了社会规范的限度。如一些有损于社会公德的消极现象屡次出现: 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背信弃义、“黄赌毒”等。邓小平同志指出: “十年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 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第二种表现是缺乏新的道德规范。列宁曾经指出: “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 新的纪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上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 用旧的规范是无法作出适当、全面评判的, 如互助与竞争、平等与差距、法治与人治、集体精神与自我表现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需要新的规范加以判断和约束。(二)从中观层面看, 教育活动存在失误

我们通常谈到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校教育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科学是基础, 人文是导向。在学校里, 科学提到了重要位置, 人文处于较薄弱的环节。“只要学习成绩好, 就是一个好学生。”“为集体争光, 向高分看齐。”这样的论调不足为怪。家庭教育重视物质, 轻视精神。物质求生存, 精神求发展;物质是经济基础, 精神是上层建设。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 却忽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家长重“身”轻“心”,重“智”轻“德”的现象大量存在, 应该作为问题来研究。社会教育重视经济、权力, 轻视政治、思想。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名利趋之若鹜, 对道德滑坡却熟视无睹。甚至有的领导干部直言不讳地传授提职晋升的“妙招”:从上到下, 层层加码, 马到成功;从下到上, 层层掺水,水到渠成。面对现实, 困惑种种。

(三)从微观层面来看,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中国当代社会问题 篇5

【摘要】中国正在逐步地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方可更快速前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举目共睹。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走到哪里跟随到哪里。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值得执政党反思其执政思路,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将极大地困惑我们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民生政策发展

背景:中国的当代社会问题不止是从当代开始,缘由也与历史留下来的问题以及遭遇相关,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人民生活日见红火的生动景象。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中国存在的当代社会问题 :

中国如今的社会问题主要有房价高、物价高、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贫富差距大、官员腐败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破坏严重、企业创新能力低。最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公共信任缺失、公共道德缺失等。

一、房价问题

中国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在京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关注中国房价问题:今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是8.76,比去年年上升了0.46,相当于普通城镇居民家庭

8.76年不吃不喝可买一套房。诸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20多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在城镇中需要购买新住宅的家庭,85%没有能力购买。今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5%。1到8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520元/平方米,2009年同期为4800元/平方米左右,预计今年房价涨幅为15%。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其中关于房价上涨的数据为: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价格同比上涨8.6%,8月同比上涨9.3%,1~10月的平均上涨幅度约为10.5%。对比统计局与社科院的数据不难发现,2010年全国房价平均涨幅似乎“被低估了近5%”。蓝皮书也对2011年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如果调控放松,房价将会恢复性反弹,价格可能上涨20%-25%,甚至会更高。“目前中国85%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房价上涨速度仍然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房价·现状:居民收入涨幅比房价少5个百分点专家称:“如果买房花的钱超过自己6年纯收入的总和,那就不要考虑买房了。房价·走势:调控不能放松否则报复性上涨2011年的房价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价格上涨与暴涨之间恶性循环,二是房价略有下降,或者是温和上涨。2011年,房价有可能略有下跌,或者其涨幅最多为6%,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

解决政策:房价·调控:中国房地产深层次矛盾仍待解决蓝皮书指出了3方面的矛盾:一是实现居民买得起房的目标与猛烈推高房价的土地买卖制度之间的冲突;二是中央要求控制房价和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税收关系不顺的冲突;三是土地是用来吃饭,还是用来居住的矛盾。

二、物价问题

物价的上涨,既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和房价牵连在一起。2012年5月份PPI同比下降1.4%,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1.2%和我们的1.1%。诡异的是,物价当然不仅仅是在上涨。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卖菜难”,也是物价上涨的伸延问题。政府对房价调控制乏力,对一

般农副产品的调控却相当给力,但因为太给力了,隔山打牛,受伤的几乎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解决政策:

1、物价部门加强市场物价监测、分析,每日在电视台公布一次主要食品价格情况;对蓄意涨价,合谋涨价的要严惩不怠。

2、市政府对上涨过快产品实行宏观调控和有效干预,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3、建议市政府加大土地供应力度,采取市场机制,加快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如可以让开发商垫资,招拍挂时在竞拍10%的范围内,优先供应土地给经济适用房地产商建设,在税费、各种规费方面给予减免,推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迅速启动。对开发商不按合同约定建房的,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视情节给予处罚。对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处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希望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三、食品安全

近些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海南毒豇豆、毒节瓜事件,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事件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解决政策:

(一)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和机构

第一,需要成立一个政府性质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构。当食品危机事件发生时,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映,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而不是临时组织而成的部门。第二,以权威专家为中心,建立一个社会性组织。可以有效地解读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种信息,进而避免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食品安全危机预警系统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及评估,及时对食品危机事件做出预警报告。

(三)加强对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方案的建设

根据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过程的关键点,预先建立各种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方案,避免事件发生后再盲目做出紧急处理,不利于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

(四)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评估体系

尽管我国发生了很多起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评估系统。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危机事件的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做出客观的评价,需要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以提高对食品危机事件的管理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和管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需要根据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特征,结合我国特殊的食品经济体系,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减少或杜绝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 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因此,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资金不足,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但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校舍陈旧、设备落后等现象,信息化教学等所需设备与城市差距甚大,有的设备根本都没见过,谈何提高素质。所以,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2.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有待提高,由于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得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同时也引起部分教师心理的不平衡,不能专心从事教育工作。3.缺乏优秀教育人才资源,由于农村学校待遇低,各种大中专毕业生、艺体院校学生根本不愿到农村任教,同时许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或辞职下海,或通过各种途径的考调、跳槽,人才流失严重。

(二)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3.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打造高素质的教育人才;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5.建立阅读基地,营造阅读氛围;6.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阅读效率;7.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五、就业问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动手能力强和高新技术类人员极度匮乏 基层技术人员精品少 大学毕业生所学课程脱离社会需求所以坐办公室的远远供大于求 为提高竞争力要在技术程度水平上下功夫活跃思维增强创造 也就是思想力行动力。

第一,城镇失业率仍然很高。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在8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为4%。第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550万人,2009年更达到创纪录的592万。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就业率在65%左右,大学生失业率增加。第四,农民工待业现象比较突出。

解决政策:

第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将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第二,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第三,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建立高效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逐步解决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国家项目。第四,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入伍,投生国防建设。

总结: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制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它能够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重视人才教育培养,关注民生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解决,以促进我国社会安定平稳发展。问题的存在是外向成功的一道门槛,中国的发展会解决当代问题。

参考文献:【1】张则钦.推行农业标准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 周轶强.论物价变动会计信息的披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年第12期

【3】潘沈燕 广州教育网 2010年8月

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分析 篇6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预示着需要更多各方面能力的人才,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繁多以及所需技术型人才的增多,所以每年依旧有大批面临就业的青年以及部分失业者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对此我对我国就业现状从两个方向简要分析。关键词:我国就业群体数量多

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人口总数量已经达到13.5亿,而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1300万,约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9.7%,为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所需要的就业岗位不计其数。在2012年,本科生毕业人数达到608.2万人,而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2012年底登记的失业率为4.9-5.2%,期中大部分失业人员都是由于无法在竞争日益增强的工作环境中生存而被淘汰,如此又给就业人数增加的一大批人。预计在2013年,我国又将有700万左右本科生毕业,比2012年增加了20万人,就业群人数依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就业人口众多,而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时期,导致很多就业者面临“啃老”的趋势。

关键词:行业需求人才率增多

如今随着我国繁荣的发展技术的增强,人口的素质也普遍加强,政府、企业等所需要的工作者不也单单满足于一般能力的人,政府更需要有文凭,有学位的高材生,企业更需要有创新意识,有商业头脑的技能型人才,这样就大大增加的求职者应聘的门槛,这样就要求就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增强就业实力。根据数据显示,选择新兴行业的人数明显多于传统行业,约占总行业的76%。虽然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仍需要大批传统行业的劳动力,但由于有些底层劳动量大,薪资低,往往不是求职者的首选。但新兴行业还处于发展期,所以急需技能型人才的加入,而求职者众多,这样就增加的求职的失败率。所以也导致就业者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的国家,这样就决定了中国就业压力巨大将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矛盾之一,而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变的时期,我们除了要解决日益增加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下,还需要解决好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首先,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学历,高素质的劳动力越来越受到欢迎,但从供给的角度看,大学校园的不断增加,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英气了毕业生大规模释放。由前面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的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对面大学生而言,面对如此多种多样的就业形式,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尽早明确未来就业方向,迷茫无知的度过大学四年生活,这样就难免造成的“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虽然大学生活类似一个小型社会,但和真实的社会还是存在不少区别,大学生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了解,缺乏相对的技能学习,同时也存在眼高手低,嫌这嫌那等等原因都是普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而对于失业人群而言,同样也面临的就业困难的问题。失业的人群各种各样,同样失业的原因也有很多,这里我总结了几点比较典型的失业原因,第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传统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对于他们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能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即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对劳动者的工种、技能、知识等要求更加突出,更需求综合素质的人员。第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这样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企业在选择员工的去留问题上以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一旦中边际的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率的员工就会惨遭淘汰。第三,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素质不能及时得到相应提高或是无法满足需求结构的要求,毕竟我国教育投资主体比较单一,使得教育模式不能实现多样化,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由以上的叙述也看得出为何企业需求员工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是由无数个员工组成,除了有良好的管理者运营企业,决定企业未来走向以外,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往往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像一些新晋崛起的新型企业类型,由于企业相对年轻,工作模式的范围也相对狭小,所以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更加显著,能够进入这些企业的人,无一不是企业“精益求精”的选拔出来的,所以这样也无形中也求职者造成了压力。

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它是有一定的历史阶层的,而“肇事者”也不是单一的群体,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尽管无法避免这种困境,但是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她也会从宏观上竭力改变这样的现状,给更多的求职者提供机会。

首先在《劳动合同法》中,把控制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失业率大必然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的差距是最直观的影响从业者的工作态度,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对宏观的劳动力的供求平衡算一笔账,同时利用财政,货币等政策也可调控失业率,除了从业者有基本合理的收入保障以外,也应该保证相应的福利政策,控制企业的裁员,引导企业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夸大就业量,保证从业者的生活保障。对就业比例最大的应届毕业生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在2009年十一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了“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要位置”的观点,千方百计的扩大需求,创造职位。如今,高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到城乡几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岗位就业,同时给予必要的保障和补贴,在高校设立重点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等等。

同时我认为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大学生和用人企业双向提供深入了解的机会,及时通过网络等各宗渠道发布信息,免费发送给大学生和企业,帮着当学生和企业进一步了解政策,做好双方的工作。其次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更顺利的就业,政府部门更应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建立促进大学生实习的长期机制。最后提供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虽然目前政府部门针对大学生创业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普遍大学生对创业的相关知识还很薄弱,更应该从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上认识到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等等。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不管从网上还有老师朋友了解就业行情,进行自我理性分析,努力通过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创业做好全面准备。对于失业人群来说,由于年龄的局限,往往无法很快接受新的技能,从事新的行业,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为他们提供从业的培训,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同时做好保障工作,放宽再就业的门槛,对不合理裁员现象给予必要的惩罚。

在企业的竞争中,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规定,控制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提供从业人员必要的保障,严惩不合理的企业裁员现象。同时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看待员工的地位,体恤员工,并给更多的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都是我们公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它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但其中衍生出来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善,相信在国家的领导下,不管是就业人员还是企业,最终都能够有所收获,更加提升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

《劳动合同法》

中国就业网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篇7

常言道, “剧本乃一剧之本”。动画剧本, 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动画剧本创作不仅要求有扎实的文学功底, 还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画剧本要求运用动画的思维、动画的语言来体现夸张、幽默、反逻辑、反常规的动画特点。在轻松的氛围下, 无限地拓宽人们的想象世界。

动画剧本与真人影片剧本有很大的不同。真人影片都有对白, 而在动画影片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复杂的对话。动画剧本最重要的是运用画面来表现视觉动作和剧情。很多优秀的动画都是没有对白的, 仅仅通过视觉上的动作来激发观众的想象。

动画剧本, 是决定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因素。进行动画剧本创作不仅要考虑整个动画影片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支持, 对意境的追求也是不可磨灭的。意境, 能表现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有一些动画作品虽然在场景、造型、色彩、环境氛围、动作设计上做的都很漂亮, 但总让人感觉空洞无味, 缺乏感知上的联想和心灵深处的共鸣。因此, 在动画的创作中, 不应该过分地去追求花哨、炫丽的效果, 创意的重心应该放在动画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上, 这就要求动画片要有好的剧本。例如, 《三个和尚》这部动画影片, 虽然没有使用过多的技术上的处理, 但是剧本创意精彩, 意境深远。可见, 动画剧本在动画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动画的缺陷以动画剧本创作为首要

中国现当代动画的状况是, 原创薄弱, 以为国外动画加工为主。中国为国外的动画加工主要是动画中后期, 这也就表明我国的动画人才偏坠。中国动画缺的不是中期制作环节的人才, 而是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 也就是说, 从事对原创动画具有决定意义的动画前期, 即动画编剧, 分镜头台本等工作的人才十分紧缺。尽管中国人才储备相当丰富, 但由于动画创意人才的短缺, 没有好故事, 没有好的角色设定, 即使拥有最好的技术, 也不可能成就优秀动画作品。因此, 好的动画剧本是中国动画发展中的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

现如今, 中国的消费者花费大概180亿元人民币在动画片上, 但是这笔钱将近90%都直接流向日本, 还有一小部分流往美国和欧洲。可见, 中国的动画片对国内市场缺少吸引力, 尽管视觉技术上日趋成熟, 但教育性胜过娱乐性, 过于死板、僵化, 缺乏美的想象和感受。像世界上大多数儿童一样, 中国孩子更喜欢能生动反映他们内心感受、问题和梦想的具有娱乐性的故事。而那些古板的角色、乏味的故事剧情、缺少儿童所珍视的纯真, 这些都是孩子们不愿看到的。在21世纪, 中国的动画工作者面临的不是技术上或是艺术上的挑战, 而是要能讲述出打动人心的故事。这就需要动画编剧创作出有感受力、感染力、想象力、纯真而动人心弦的动画剧本。

三、中国现当代动画剧本的发展之道

编剧进行剧本创作的题材, 一种来源, 是原创的;另一种来源, 是生活中所经历的真人真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 抑或是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还有的来源于, 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一首歌曲、一部文学作品等艺术题材。

故而, 中国动画要想突破现在的剧本创作的局面, 首先编剧必须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故事:一方面,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做下记录, 随时随地用笔记录下想写的东西, 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 或者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或值得纪念的事情记录下来, 亦或及时记下自己突然灵感一现或梦里梦见的一些事情, 进而整理成动画剧本。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曾说过的:“一个好的作品, 不要求大家看完后都能全记住, 但能使观众记住其中一点, 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因此, 一个剧本的成功之处在于, 让观众在动画片中看见自己曾经的影子, 或回想起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个点。另一方面, 从神话、童话、戏曲、民间艺术、典故、文学等艺术宝库中, 汲取自己的创作灵感, 改编成动画剧本。例如, 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狮子王》是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 而《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是取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由此可见, 许多优秀的动画片的剧本取材于优秀的文学作品。

正如宫崎骏说过的那样, 动画电影的真正乐趣在于——创造出一个世界。他始终认为, 所谓的动画电影应该让人感到更加有趣, 更加怦然心动才对, 动画电影并不是在阐述复杂的主题或者理论, 也没有必要去强调艺术。动画电影就是构筑一个绝对虚构的世界, 具备存在感的虚构的世界, 通过赋予角色真实感十足的思维和行动, 让人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宫崎骏的作品能够风行各地, 儿童观众能够悠游自在地在他的作品中享受天马行空的想象, 成人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回失去的童年记忆和青春憧憬, 关键在于他很清楚动画剧本的虚构与梦想本质, 也忠实履践了他自己所信仰的创作概念。

然而更重要的是, 他曾经说过:“我从事动画工作, 为的并不是推行什么艺术运动……我只想做出儿童会感兴趣的作品, 并让孩子们拥有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为了儿童而去创作的始意, 却因为他的动画剧本除了挖掘出童趣世界的兴味之余, 更有深厚的文化反思和人生观层次, 让许多成人不但能从中找回昔日的赤子之心, 也能感受到他对当下文明弊病的叹息, 使得宫崎骏的作品世界能更无远弗届地深入人心。事实上, 他的动画剧本就是这样忠实地反映出他自己的信念, 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如, 《天空之城》的剧本, 就内涵而言, 向人们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 空中花园、池里的鱼、飞翔的鸟儿, 虽然都是我们不曾看见过的生物品种, 可是却能体会到那种和谐的自然生态, 被茂密森林覆盖的“空中楼阁”, 是人心所向往的桃花源。纵然是机器人, 纵然是没有感情和生命, 却仍然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 与天空、草地、树林、小鸟、花草如此和平的相处, 以尊重生命和美好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除了生物实证外, 心灵的追求则是他的动画剧本中反映出来的另一个动能。中国动画编剧们应该从宫崎骏的作品中反思中国动画的现状, 应该学习他的优良之处, 结合我国的国情, 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动画剧本,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片。

由此看来,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需要在动画剧本中渗透优良道德评判的标准,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文化知识, 宣扬人文精神, 赞美大自然。在中国动画剧本未来的发展中, 动画编剧应该挖掘出自己童话的心灵, 只有这样, 才能够放飞想象, 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 发现并表达美的心灵与意境, 才能让孩子们看到这个世界中的真善美。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这样才能创作出主题立意好、境界高的动画片。如, 《天空之城》《风之谷》《魔女宅急便》《萤火虫之墓》《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等这些永恒而经典的作品反映了动画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贯穿这些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对观众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感受力, 以及观察生活中情趣的能力, 能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受放进动画世界里面, 改编成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画剧本, 从而达到唤起观众共鸣的目的。例如, 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巴克先生1987年出品的动画片——《种树的人》, 此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它的卓越之处在于此片讲述的故事感动了观众, 让人们看完后从理念到身体力行, 看了这部动画影片后, 深感种树对环境的重要, 使人们自愿走出家门去种树。据调查结果显示, 仅仅一年时间, 加拿大魁北克省就多了150万棵树。这不仅仅归功于动画大师浑厚的人格魅力, 更重要的是他成就了把自身的艺术底蕴同他笔下的一个感人故事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动画剧本能给动画片营造一种审美感受, 提升自己的文化意念, 使观众看了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得到灵魂的净化, 陶冶情操。由此看来, 优秀的动画编剧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律动、生命感受赋予虚幻的动画形象, 使他们也有了思想、情感和生命, 才能打动观众。

动画是心灵的产物, 剧本也是心灵的产物。由心而发的故事, 才能打动观众, 唤起观众和动画创作者之间的共鸣。动画剧本有了这些, 才造就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优秀动画作品。我们期待着中国现当代动画涌现出更多有思想、有感情、触动心灵的优秀的动画编剧, 期待着看到中国现当代动画剧本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期待着更多更好的中国现当代原创动画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传东.艾琳.《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版.

[2]王健.《动画艺术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3]王可.《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4]黄晨.《动画概论》.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中国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篇8

关键词:德育理论 发展 研究

一、德育理论的基础建构

通过拨乱反正, 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违背德育规律、德育阶级斗争化等做法展开了深刻的反思, 这不仅促进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复苏, 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德育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1984 年起, 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进入了德育理论的基础建构阶段。这一时期, 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中心工作是为德育寻求一个可靠的根基, 以促进德育研究的科学化、合理化。当时的德育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 对德育的社会基础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德育理论研究者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到德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这一方面是有感于社会的整体变革给德育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对德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重新认识社会之于德育的基础性地位

第二, 对德育心理基础的研究。在我国, 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取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完全被忽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以及德育研究的恢复, 一批德育理论工作者重新开始了品德心理的研究, 期望在心理学中寻找德育的规律, 实现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确定性。

二、德育体系的完善

(一)指导思想的创新

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德育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确立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方向性作用和首要地位;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与任务;形成了理想纪律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国情国史、艰苦奋斗、安定团结教育等相互渗透,内涵丰富的德育内容体系;指出要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德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等富有科学性、超前性的德育原则和方法。

以江泽民同志为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认真抓好。

以胡锦涛同志认为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群众和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根本任务和目的。面对现代社会人的发展的复杂状况,德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论上启发人们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理论,克服实用主义倾向与片面性理解,切实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并确立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改变过去非此即彼和抑此扬彼的简单化方式,切实在坚持全面发展中形成重点与特色;在比较中引导人们认识人类的全面发展趋势和片面发展的危害,避免盲目发展倾向,正确吸取发展上的经验教训。

(二)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基本完善

所谓德育内容的丰富性,从德育自身的内容看,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侧面的复合体,包括政治品质教育、思想品质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从德育内容的来源看,其信息源是多种多樣的。从德育内容的层次来看,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德育内容的融合化包括多元化与主导元、国际性与民族性、基础性与素质化、个体品质与群体要求的融合,表现在科技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合作精神教育等都融入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

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整体大德育体系,各种教育力量、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形式以及各种教育影响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同时,各个系统又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

三、当今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发展经济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由于科学主义以及价值取向上重智育、重学历所导致的非人格化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困境, 更加注重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间题, 提供更广博的知识教育, 提升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 使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在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声中, 我们要树立为全球作贡献的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对传统文化加以诊释、改造和升华。同时, 我们既要克服传统道德中隐含的消解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的历史局限性, 又要汲取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 把握精神的脉搏,培养国民的民族精搜。历史证明, 越强调德育要培养民族精神, 并且民族精神培养越突出的国家, 德育越有成效。我们应当坚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 认识和筛选国外有用的东西, 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把一个健康、文明的中国带人21 世纪。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在改革开放的30 年中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分化与整合以及多元与争鸣等几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对德育理论发展脉络的历史梳理, 我们对今后的德育理论研究可以形成这样一些展望: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的趋势将继续发展,将在不同领域起到主导与领导作用;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展开, 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将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全球范围内文化多元、文化冲突的加剧, 将促使文化与德育的研究成为今后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理论研究愈来愈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 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世界性的道德问题, 因而寻求国家间的对话与理解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德育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向。

参考文献:

[1]李太平.可持续发展与道德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

[2]张忠华.论当代德育发展的特征[J].天津教育.2001(04)

[3]张铁勇.对当代德育理论发展趋势的考察与反思[J].天津教育.2003(12)

[4]粟高燕.试论民族性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的启示[J].求索.2004(01)

上一篇:离退休党支部述职报告下一篇:有机化学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