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和当代青年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梦”是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经过这次在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使我对中国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促成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对于有志青年来说,实现中国梦首先就是成才之梦。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青年学生目前最现实、最朴素的梦想和追求,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最基本的理想,青年学生才有可能将实现自己的成才梦和伟大的中国梦相联系在一起。青年学生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责任,把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青年学生在学校期间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不仅熟悉掌握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要积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不仅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有志于参军和前往祖国西部支教的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让知识通过实践的作用,外化为自己卓越的事业和成就,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实现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论是五四运动还是在抗日战争中,青年学生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也是重要的一份子。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当代青年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是否能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正确对待前进途中的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的考验。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实现中国梦也是创新梦。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或创造性思维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广大青年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且注意人格的形成。不仅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也要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之梦。从以往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要实现强国、强军、富民的中国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一直青年学生所拥有的。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实现的,而是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砝码“。
总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当代青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上。面对伟大的时代召唤,当代有志青年应当怀揣梦想,大步前行。努力实现中国梦是每个青年的责任。
此致
敬礼
一方面,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但是人们心理的疾病却越来越多, 经研究得出75%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面对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都市青年, 他们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 生活品质也得不到提高, 就导致脾气越来越暴躁, 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幸福指数也降低了。所以他们对有一个自己喜爱的, 符合自己职业和个性的, 能够让自己放松和缓解压力的“家”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但是, 现代的居住空间不管是在建筑空间上, 还是在室内设计手法, 施工工艺上都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很难通过硬装去表达出业主的性要求及喜好。所以现代设计领域越来越重视陈设设计。
另一方面, 陈设设计是属于高端的消费, 他们没有相当的经济能力是不能找一个专门的陈设设计师专门为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有自己生活印记和职业属性的“家”。
都市青年们都是走在时尚的前端,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审美, 他们也崇尚个性, 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也知道现在倡导的轻装修重装饰, 他们也关注新兴的陈设设计行业。如果能有为他们所用的陈设设计方面的相关成果作指导, 他们同样能通过自己的手, 或者和朋友一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家”。
陈设设计在国外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 已经普遍运用到普通的大众的居室里了。但是在中国, 只有沿海地带和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城市的市民开始慢慢的接触了, 在内地大部分地区都还不普遍。
就国内来说当代都市青年小户型的陈设设计即面临着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挑战。
1.现代的居住空间不管是在建筑空间上, 还是在室内设计手法, 施工工艺上都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很难通过硬装去表达出业主的性要求及喜好。所以现代设计领域越来越重视陈设设计。陈设设计不仅能体现业主的个性和爱好以及职业, 同时也能对空间起到调整和修饰的作用, 并对氛围的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陈设艺术是室内设计中整体艺术形象的塑造, 即按照所要表达的主题, 对题材进行选择、提炼、精化的过程之后, 再进行艺术化组合, 经营调度而形成符合空间艺术构图要求的室内陈设艺术。陈设艺术还讲究空间的总体艺术构思、构图、意境创造, 艺术氛围的塑造。
3.现代陈设设计的现状、陈设设计的走向。陈设设计在中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属于一个新兴学科。现在在内地, 对陈设设计非常重视的有两类人, 一类是房地产开发商, 他们非常重视样板房的陈设设计;另一类是高端的业主, 针对高端的陈设设计已经慢慢形成了系统。而且, 在样板房的设计中, 陈设设计在项目的开始时并未介入, 导致陈设设计师只能在固定的空间内进行有限的设计, 虽然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延伸和补充, 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应该让陈设设计师介入进来, 这样更能达到我们的初衷, 得到更好的作品。就像现在很多建筑在做建筑设计时就有室内设计师的介入, 这样做出来的建筑更加实用, 而且也少了许多之后的改动。
4.现代的都市青年, 他们有着时尚的品位, 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审美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独特品位的, 温馨的“家”。但是, 在普通的都市青年人群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方法。
5.面对现在不断飙升的房价、飞涨的物价,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现代都市青年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所以, 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来讲, “家”不仅是一个日常起居的场所, 更是慰集心灵的港湾。他们对居室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实用, 而是要从精神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中国, 都市青年已经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神秘而值得追求的。其实, 他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的外表那样光彩照人。他们正继承着全盘西化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模式, 空虚、浮躁、匆忙, 缺乏归属感以及无根的感觉, 正如美国作家Paul Fussel所评价的:中产阶级的特征不是他们中等的收入, 而更多的是他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摘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期盼,也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中国梦,就是每个人的梦,也是大家共同的梦,作为中国的每一位国民,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作为21世纪的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更应该挑起这份责任,担负起实现“中国梦”所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自己的青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祖国。
关键字:中国梦 当代青年 使命 复兴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正在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的期许、希冀;它是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在不远的将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换言之,“中国梦”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之毅然决然追寻奋斗的概括,也是当下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渴望;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的深情凝练,也是对普通个体人生价值的表达和升华。
一.什么是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以来,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就“中国梦”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阐释。“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
中国梦是小康梦,是十八大为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两个“翻一番”的新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梦是强国梦。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中国已经进入国富民强的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历史突破,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梦是复兴梦。中华民族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华儿女一直有民族复兴的梦想,自鸦片战争的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而孜孜以求,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担下了这个重任,使我们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贴近。正如胡锦涛主席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书记也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中国梦是我的梦,你的梦,他的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当代青年责无旁贷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为实现中国梦,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未来的支柱,中国大学生与中国梦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
对广大青年而言,践行“中国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精神,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梦。当前,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为贡献祖国积累能量。要想实现强国梦必须先一步一步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我个人而言,践行“中国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思想上,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两会精神,更要在行动上,切身体会两会精神,为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对政治、对国家发生的大事不是很关注,就算到了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热心,多么有素养,但是我知道自己在慢慢改变,慢慢进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经常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其次,在生活中,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 己,以这个理念为学校、为学院、为班级多做些事情。学校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正在快速的发展,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学校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起到一个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在学习上,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此外,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及时为自己充电,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落伍,以望将来能够为建设更富强民主的国家尽一份力量,以便更好的发挥潜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为“中国梦”,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是中华民族的热切期盼;
中国梦,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梦不是寄托精神的乌托邦;
中国梦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产物!
我的梦,
是青春澎湃的满腔热血;
我的梦,
是志在四方的挥斥方遒;
我的梦不在那个幻想的维度;
我的梦就屹立在华夏的黄土地上!
中国梦源于长江孕于黄河,
滚滚长江生生不息,
九曲黄河百折不回。
我的梦启于长城立于昆仑;
万里长城奉献千年,
莽莽昆仑顶天立地。
中国梦,花开何方?
中国梦,似那点点星火;
几经险阻,仍然烈火燎原!
中国梦,像那奥运之炬;
几经**,依旧长燃不熄!
我的梦,情归何处?
我的梦,追寻呱呱雏鹰;
几经坠崖,方能翱翔天际!
我的梦,化作寒冬腊梅,
几经冰霜,才得花香扑鼻!
中国梦似晴空中的太阳,
我的梦享受着它温暖的朱曦;
中国梦又似星空里的月亮,
我的梦沐浴着它柔和的清辉。
这是我的梦!
这是我的青春梦!
这是我们的中国梦!
因为有梦,
我从未放弃,
我用青春书写未来,
我用志向描绘中国梦。
中国梦与我的青春同在,
指引着我志在四方挥斥方遒,
点燃我青春澎湃的满腔热血,
中国梦,
我的梦,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班级:B1209 姓名:王先来 学号:141312092
3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
根据习近平的说法: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实现中国梦的三个条件,那就是:1.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美国梦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
中国已经告诉你怎么实现这个梦,但很难看出来跟个人有什么关系。透过表面的东西我们看到背后的本质,同样是美好梦想,甚至表面看上去都有点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梦是个人依托于群体,而美国梦是群体依托于个人。中国梦强调所有国民加紧努力促进民族复兴,民族兴,个人才能好,民族完蛋了,个人就完蛋了。美国梦强调个人,把个人搞好了,这个国家才能强大,个人完蛋了,这个国家再强大都没用。这相反的差异使整个逻辑关系就反过来了。
第一方面: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方面:从概念内涵上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北美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美国直至建国87年后才废除奴隶制,随后又长期推行种族歧视。种族藩篱消除了,但阶级阶层的鸿沟依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对“美国梦”的超越。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自信和实力的体现,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新的进军号角,令人心潮激荡豪情满怀。
第三方面:从动态或趋势上讲,“美国梦”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环,缺少新内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续性。我国则持续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借鉴“美国梦”实现“中国梦”
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虽然“美国梦”和“中国梦”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先,我们要尊重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中国梦”涵盖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梦”替代每个人的个人梦想。
要借鉴“美国梦”中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我们需要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
其次,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奥巴马强调,“美国梦”要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需要借鉴的。
第三,实现“中国梦”要客观公正评价我们的历史和伟人。“美国梦”强调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强调并不断教育人们要尊重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里根等美国历史上的伟人,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但在当今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潮又开始沉渣泛起甚至兴风作浪,有的人在所谓“反思历史”的名义下,怀疑甚至否定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我们要看清楚,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蓄意歪曲历史就是为了制造思想混乱,他们否定历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否定现实。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
第四,要多塑造一些能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像罗阳、杨善洲、袁隆平、郭明义等那样的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五,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梦”的背后,体现的是美国的发展模式。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要看到,“中国梦”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当前,我们必须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分析
社会责任感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凡在历史上存在久远的朝代都是很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在现实生活中, 社会责任感不是单一的传递途径, 而是在社会上能够接触到方方面面的途径都可以接触得到。这种品质是超越个人思想的, 这种行为是人们内心的体现。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素质上, 素质不是一个单一的产物, 它是需要人们先天和后天相结合, 先天与后天完美的结合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心理学专家对素质的阐述更多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它与先天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中国梦”, 在一个充满荆棘的国家复兴路上,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承担相应的历史使命, 实现主流的价值观和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慢慢的形成。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奠定了基础, 把爱国主义情结与社会责任感结合, 共筑“中国梦”。
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显下降
总体上来说,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责任感状况是积极健康的, 绝大部分大学生积极上进, 在一些重大的事项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股力量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 例如一些灾害事件、国家级的活动等大事件和活动中, 他们的奉献和志愿者精神是非常让人敬佩的, 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受社会环境大变革影响, 网络的流行和来自国外的各种新观念的盛行, 他们自身的思想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呈现消极的状态, 更加弱化了社会责任感。如:“啃老族”、“潇洒族”、“网瘾族”等现象的出现, 更是加重了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误解,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利益淡漠, 缺乏社会责任担当, 最终导致一些错误行为的发生。也反映了大学生在责任感方面的欠缺与责任意识上的不足, 具体表现如下: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清、不全面, 自我意志力薄弱。甚至有一部分当代大学生不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或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不清, 认知程度较低, 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2.自我为中心, 个人主义突出,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优越的家庭条件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陋习, 自我中心, 个性较强, 自立意识较差。3.行动上追求享受, 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当今社会纷繁复杂, 特别是受多元思想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浮躁、追求功利的一面, 只注重享受, 忘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最根本的任务。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一) 坚持信念导航,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头脑, 才能激发奋发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首要任务, 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他们的头脑, 把理想信念根植于每位大学生的心里, 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遵循社会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观, 高校应该在高效这块阵地将“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贯彻到每个大学生身上, 通过一系列的行之有效方法, 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并革命传统的优良品质延续下去, 争取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争做“中国梦”的追梦人、筑梦人。
(二) 深化实践拓展, 在主题实践锻炼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在真理面前往往显得非常的重要, 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渠道。为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积蓄了力量。当代青年大学生把学习和实践放到第一位, 高校要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程, 通过大学生实践来改造自己, 为未来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这时候社会实践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要将学到的知识,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深入的基层, 服务社会, 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在自己提高的基础上去影响更多的人,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争取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
(三) 强化制度引领, 在完善制度建设中稳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通过教育来实施, 更要通过制度来保障。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从上到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协调, 学校要推动学生责任体系建设, 建立赏罚分明, 责任追查的机制, 最终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 针对不同的场景制定不同的文化教育宣传办法, 鼓励全社会关注社会责任感的建设, 重视文化对整个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作用, 努力营造一个以尽责为荣的责任文化氛围和信用体系, 最终使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生力军。
曲折反复的历史进程,终究颠扑不灭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和孜孜以求的中国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凝聚全国力量的中国梦,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想,也昭示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未来。
中国梦承载着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奋发图强,承载着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出生入死的艰辛探索,也承载着全体中国人民望眼欲穿的期盼。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现在的中国,已然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是冉冉崛起的中国,是全国人民携手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壮丽中国。
梦·希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国家的富强之梦,也是每个人的砥砺奋进之梦。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希望,在饱经历史的风霜洗礼之后,中华民族凭借勤劳之手、勇敢之心和智慧之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再一次焕发勃勃生机,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恢复“汉”的威武、“唐”的荣光。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希望,祖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建立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做世界经济的巨人,做世界政治的强者。
作为一名妇幼员工,我希望建设“仁爱、敬业、团结、奋进”的妇女儿童医院的愿望实现,盼望即将启动的新院规划建造更科学,功能定位更准确,流程环境更人文。
梦·求索
我们很庆幸,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历经坎坷之后,它的梦想如此清晰而生动;我们也很庆幸,在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够置身于这个有梦的时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从脚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吧,背负起沧桑的昨天,把握好行进中的今天,不断求索,阔步走向属于中国梦的美好明天!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当代青年人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当代青年人 传统文化 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对当代青年人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人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当代青年人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儒家的思想家们的社会理想的描绘。这种社会理想,正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因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不但写出了千古绝唱的《离骚》,倾诉其忧伤国事,眷念祖国和人民之情,而且最后怀着满腔哀怨和愤怒,自投汩罗江。自此之后,屈原的壮烈事迹流传于汉族和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家喻户晓。屈原之后,历代的爱国志士仁人名垂千古的不胜枚举,至于广大普通民众为国捐躯者更数以千万计。可见,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的远古时代就已普遍深藏于各族人民的心中。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名句之所以使世代的中国人民刻骨铭心,正是因为表达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爱国主义是一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当代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可以加强社会的使命感,增强当代青年人做事情的责任感。崇尚节气,讲求情操,逐步凝结成对国家浓厚的爱国主义,不仅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而且也可以形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名族使命感。
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啊!孔子还曾非常严厉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就是说犯了错误不立即加以改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四、学习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礼仪道德的培养
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因子,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内修外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等等。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当代青年人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人处世观念及行为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型文化或称“德性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中国人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并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建构起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主张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其行为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处世做人,贵在有德。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在具体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等。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与基础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另一方面,与人交往,以德待人。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还表现在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与人相处,贵在以德待人。其具体表现为:
其一是宽厚待人。中华民族一向以待人宽厚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等道德评价,就是这一品德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待人宽厚包括: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
其二是让。中国人历来以让为处世美德。在家庭内部孔融让梨式的礼让被极力倡导,妇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赞美君子无所争的风度和不贪为宝的高洁品格;对待人际纠纷,先贤主张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一个“让”字,可化解纠纷,和谐人际关系。
其三是以诚相见。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诚由此有待物莫如诚的古训。而这一点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内容。故“开诚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见沟通感情。
其四是守信用,重然诺。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以及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动显示了信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其五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国人立身处世,从来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提倡要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正是谦谦君子的作风。此外,多数中国人也有着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当自己发达以后,往往不忘提携同道之人,使大家都沾到好处。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由此可见,学习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语》
2、《中庸》
3、《孟子》
4、《周易乾卦》
5、《礼记》
关键词:拜金主义,青年,价值观
一、当代青年存在拜金主义的原因
所谓拜金主义又称金钱拜物教, 是指盲目的崇拜金钱、“金钱至上”、金钱大于一切的思想道德观念观念和行为。[1]我国青年产生拜金主义的具体原因, 主要包括其经济根源、社会因素、以及西方文化霸权的外部因素等三点原因。
(一) 拜金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 就带上拜物教性质, 因此拜物教是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2]拜金主义价值观是由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而产生的, 是随着商品货币关系和私有制的出现而随之兴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复杂, 多种文化思想交错在一起, 使得货币除了本身的功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功能, 它可以买到地位、身份、名誉等等。
(二) 拜金主义产生的社会因素
首先, 一个社会的整体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年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大青年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的价值观。然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告诉我们, 市场经济必须要依靠市场上的投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 这就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功利性, 导致“金钱至上”的庸俗性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其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速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等传传媒工具向大众提供有关社会变革的信息。然而,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 有些传媒却丧失了本应秉持的社会责任感, 大众传媒媒介的价值取向也正在偏离正确的方向。最后, 众所周知,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国的的社会主义制度持仇视态度, 更是向我们的青年一代极力的鼓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该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一味向中国传播一些庸俗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同时, 西方的霸权主义国家通过其在全世界的话语权极力地抨击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倡导的主导价值观。互联网资源在世界交往链条中占有重要地位, 于是西方很多国家把新兴起的4G网络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的的新策略。
二、拜金主义对青年造成的影响极其危害性
(一) 严重影响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接受与理解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 与夸大金钱的作用、把金钱至上作为人生信条、作为人生评价唯一尺度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是完全相背离的价值观。然而当今社会上充斥着这种相背离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我国的价值观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年一代。
(二) 强化了青年人生活动功利至上的倾向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使青年学习上出现错位、偏科的现象。拜金主义使青年不愿意多学习人文类的理论知识, 当今高校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 大学生对于马列这种政治课都采取及格就好的的态度。这种世俗性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5]这种趋利性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今后就业方面的发展。
(三) 拜金主义的出现是导致青年犯罪的物质诱因
大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 经济来源有限。尤其是进入高校这个“小社会”“小熔炉”之后, 他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带来的各种诱惑LV、CHANEL、DIOR更是屡见不鲜, 高校中物欲横流的奢侈品刺激着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攀比欲, 这时, 有限的金钱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被激化, 物质、金钱等的欲望的冲击了的道德、法律以及正义的最后防线, 为了金钱铤而走险, 于是偷窃, 抢劫, 诈骗等行为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增多。
三、抵御拜金主义对青年思想侵蚀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应该加强市场体制规范
首先需要适当的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尽可能地消除拜金主义给青年一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将积极应对, 在披露社会炫富等恶现象的同时也要旗帜鲜明的对其进行批判, 使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舆论引导功能, 加大我国文化制品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指引他们、以好的作品激励他们、以崇高无私的精神教育他们。
(二) 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 合理引导以净化社会风气
作为拥有舆论导向功能载体的新闻媒体不能为了金钱利益而过多报道社会上负面情绪, 不能仅仅停留在披露社会上存在各种拜金的社会现象, 还应该多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轶事, 表扬鼓励道德模范和社会中出现的最美教师、最美妈妈等真善美现象, 还要勇于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用强大的文字和鲜活的图片制造良好的良好舆论, 同时批判背离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的一些错误行。
(三) 高校应加强对青年金钱观和功利观的教育引导
首先高校的思想道德工作者要做好对青年思想及价值观的的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了解除了金钱、权利、物质追求以外还有很多精神追求, 比如道德、正义、理想等等,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奉献社会。其次高校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教导学生, 金钱的多少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的标准。
(四)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父母应该让他们感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这些东西弥足珍贵, 用金钱是远远不能衡量的。父母更应该教会孩子理财, 教会他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让他们真正明白金钱其实不存在任何意义,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缺钱带来的问题更有意义的多。虽然每个人都对金钱有一定的渴望, 但是我们应该自己努力用正规的方式获取金钱, 这样才能用金钱创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朱书刚.拜金主义辨析[J].前进论坛, 1997 (2) .
一、青年及青年的特点
从人类诞生开始, 青年现象便客观地存在着。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的寿命尽管很短, 但是从出生、成长、发育、成熟到死亡这个自然过程, 青年因强壮的体魄在狩猎、采集果实等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被识别出来。在古代农业社会中, 由于劳动生产力极其低下, 社会发展非常缓慢, 人们主要凭借简单的技能和经验, 主要依靠体力从事生产劳动, 因此, 一个人从非劳动者成长为社会劳动者很简单, 也就是从儿童过渡到青年, 只要身体发育成熟, 就能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到了18世纪中叶, 产业革命的爆发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随之欧洲各地相继步入现代社会阶段。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便要求一个人身体发育成熟后还需要较长时间来接受专门的社会训练,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生产技能, 做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准备。
从一个儿童过渡到成人的时间, 青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得到了确认。“青年”这个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我国著名的青年工作研究专家黄志坚对“青年”是这样界定的:“青年是人生年龄分期中的一个阶段, 即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在这个过渡的年龄阶段, 身体在继续发育成长, 各种器官机能达到完全成熟;思维、记忆、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迅速发展, 学习文化并获得职业, 开始步入成人生活。”[1]这个定义比较全面而准确, 突出了青年的最基本的特征即过渡性特点。在我国“青年”这一概念也不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以新式学生和青年产业工人为标志的中国青年群体诞生了, 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 在我国, 青年的年龄界限为14岁至28岁。
青年是人生的过渡阶段, 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时期, 这是由于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生理发育成熟不仅使人迈进了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而且使自己身心条件不断成熟和完善, 为青年时代乃至整个人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 具体的说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对价值观也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说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变迁都会给人们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从而引发人们价值观的更新。青年作为思维最活跃、最敏感、最缺乏传统观念的群体, 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的觉察力和思想意识的先行性,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每一次变革, 都会引起青年思想的波动、观念的变迁乃至深层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和调整。因此, 青年价值观念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独特性, 更具有整个社会、时代的代表性。
我国从建国以来, 国家社会主导理念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时代标志的。另一次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 这是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这两次主要变革, 我们可将它分为三个时期, 即, 计划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时期。
(一) 计划经济时期
从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艰苦探索,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政治理念。在那个年代, 青年们出于对党的无比信任, 对领袖的无限崇敬, 把自我意识融入到领袖意识之中, 形成了对领袖价值观的绝对认同, 出现了“毛主席挥手我前进”[2]等口号, 并被当时青年高度认同。领袖的价值观决定青年的价值观, 而青年的价值观则又是领袖价值观的翻版。塑造了远离现实生活, 以精神为支柱的人格化崇拜的价值观。
(二)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开始由封闭到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的时期, 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我国的青年价值观也发生重大变化。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始, 这一代青年以人生价值为反思, 思考着人生价值是什么。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 社会上兴起了读书热、成才热, 知识的价值得到青年的高度认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其价值观念也传入我国, 我国青年开始重视自我价值, 探索如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问题, 同时如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成才也受到普遍的认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我国青年身上还存在着某种“浮躁病”, 还有对西方哲学、文化思潮盲目崇拜, 从而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问题上觉得无所适从, 出现了“唯我主义”的价值观, 盲目地把人生的价值标准建立在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等意识上, 可见青年的意识开始觉醒, 价值取向开始多元化。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个时代的青年已开始以务实的理性眼光来把握现实, 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青年们更加渴望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又重新回到现实中, 如传统文化“信义”观、“义利”观、“善恶”观等。[3]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也被青年所重新认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青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 也学会了冷静而全面地审视人生, 在变化中思考, 在变化中寻找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因此青年价值观变化更具有多样化和多元化。
三、我国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启示
三十多年来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 虽然主流是健康的, 但也存在一些偏离。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是有必要的。青年期是价值观形成的探索时期, 他们的思想行为是不稳定的, 是开放的。其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反思考、反复实践、比较、检验而最终完成, 在这个阶段中良好的教育及正确的引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 我们必须坚持一元化,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 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不断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还要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教育和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正确处理价值目标与价值实现手段的关系。只有这样,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大舞台上, 青年们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杨德广.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周晓红, 周怡.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梦和当代青年】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05-25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09-20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05-31
当代中国城镇化07-25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09-21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09-24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1-02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06-06
中国当代文学必读书目06-24
当代中国妇女的光荣使命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