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文学复习(推荐8篇)

当代文学复习 篇1

有些常识

1.十七年三大理论家最早阐释《延座讲话》的是周扬。其余两个理论家是茅盾,冯雪峰。2.十七年十三大散文家是杨朔、秦牧、刘白羽。3.“中间人物论”是邵荃麟提出的。“中间人物”的代表人物是《赖大嫂》中的赖大嫂,《创业史》的梁三好汉。

4.十七年长篇小说“三红一创”指的是《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5.“蛤蟆滩三大能人”是创业史中的反面角色,分别是:郭世富、郭振山、姚士杰。

作家作品

赵树理《三里湾》,主要人物糊涂涂,常有理。孙犁《铁木前传》,主要人物六儿,九儿,小满儿。周立波《山乡巨变》,真实反映我国50年代中期农村大变动。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吴强《红日》都是军事题材小说的典范。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茹志鹃《百合花》

浩然《艳阳天》

宗璞《红豆》 柳青《创业史》

杨沫《青春之歌》

梁斌《红旗谱》

杨益言《红岩》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吴伯萧散文代表作《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丁玲散文名篇《“牛棚”小品》描写厄运中夫妻之间的相互依恋、怀想的蜜意与豪情。藏克家解放后代表抒情短诗《海滨杂诗》。艾青诗歌代表作《在浪尖上》,《鱼化石》和《光的赞歌》。曹禺的历史剧《胆剑篇》取材于春秋吴越之战的史实。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是其创作的顶峰。

名词解释

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争鸣,自由讨论。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政治抒情诗是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包括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它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在“十七年”文学时期,郭小川和贺敬之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革命历史小说在当代中国的文学史话语中,专指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创作的,以1921年中共建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吴强《红日》,梁斌《红旗谱》等。

百花小说就是毛泽东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在短时间内发表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倾向的小说。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界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倾向的作品。比较重要的小说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等。这些作品,在反右派的运动中,全部被打成“毒草”。文革结束以后,右派被平反,这些作品,也变成了“鲜花”。当时,出版了一部小说集,把这些作品收集起来,叫《重放的鲜花》。

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会泳提出,收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具体指的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人物分析(可能考简答或者论述或者名词解释)

梁生宝,是柳青《创业史》中的主要人物。在他身上,既有老一辈农民的忠诚厚道,勤劳简朴和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又增添了目光远大,视野开阔的现代人的精神,以及带领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色彩。

梁三老汉,是柳青《创业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既有劳动者的勤劳、淳朴、正直和善良,又有小私有者的狭隘和保守;既有新社会翻身的喜悦,又有旧社会因袭的重负;既有老农民的古板倔强,又有孩子般的纯洁天真和老农式的幽默。

林道静,是杨沫《青春之歌》中的重要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典型为那个时代生的女孩子,渴望过着激烈动荡的生活,不安于平凡的做一个家庭妇女,性格刚烈,不是那种做贤妻良母类型的老婆。她又是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是一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她所走的道路,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取向,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朱老忠,是梁斌的《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豪爽、重义气。他还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立场,胆略过人,具有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此外,朱老忠的性格还具有发展性。

简答和论述

1.赵树理的小说特色(《三里湾》的艺术特点)A.现实主义精神

B.努力探索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讲究故事性和连贯性,重视使自己的作品面向中国老百姓。

C.使用真正的民族语言,具有地方色彩,乡土特色。D.表现形式方面,赵树理十分重视民族的传统艺术技巧,他的小说结合了话本说唱文学的长处。人物刻画重视白描。

2.孙犁的小说特色(《铁木前传》的艺术特点)

A.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合浪漫主义情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

B.孙犁的作品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他的小说对美有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C.以散文的方式结构小说。

D.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应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3.茹志鹃的小说特点(《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A.不正面描写时代的洪波,而是采摘生活中的浪花,加以深入开掘和精密的描绘,以反映生活的风貌、时代的主旋律,是茹志鹃小说的显著特点。

B.题材处理上,着力表现我们的战士和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显露的手足之情和心灵之美。C.人物创造上,精心塑造普通人的艺术形象,在平凡的时间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开掘人物内心,充分展示人物精神生活的宽广世界。

D.茹志鹃特别擅长描写女性的心境,抒发她们的感情。

4.《创业史》的艺术风格(合作化小说的艺术风格)【另,人物形象见梁氏父子】

A.将广大贫苦农民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内在要求作为重点,以自下而上方式写改变命运。B.通过广大贫苦农民的个人动机同社会的历史动机的一致性,反映中国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必然性。

C.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进程的揭示的统一,构成了《创业史》的史诗品格。D.浑厚而恢宏的艺术构思。体现于历史背景与显示画面的联系。E.细密而遒劲的叙述方式,体现于粗放的笔式勾勒历史意向或背景材料。F.质朴而凝重的语言风格,体现于有乡土气而不落粗俗,书卷气而不伤平实。

5.《红旗谱》的艺术风格(革命历史小说的艺术风格)【另,人物形象见朱老忠】

A.思想内容方面,描写了三代农民的斗争生活,他们的性格特点、斗争方式无不表现出鲜明的名族特色。

B.语言方面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鲜明的口语化特征。

C.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而且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

D.在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

6.《青春之歌》的艺术风格(革命历史小说的艺术风格)【另,人物形象见林道静】

A.作者严格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细节和画面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B.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C.作者独具匠心地安排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所有人物故事的开展都紧紧联系着“林道静的道路”这一中心主线。

D.语言简洁流畅,笔调情真意切,极富艺术魅力。

7.贺敬之的诗歌特色

A.善于及时捕捉和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命题,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B.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C.既有民歌风味,又有对外国诗歌的借鉴和汲取。

8.郭小川的诗歌特色

A.革命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强烈的时代色彩的有机融合。B.激情与哲理的结合。

C.对诗歌语言和形式的不懈探求。

9.闻捷的诗歌特色

A.抒情短诗具有牧歌情调的特点。

B.善于捕捉富有乡土气味和生活趣味的情景,描绘人物的心灵美。C.长篇叙事诗具有史诗规模与气派。

D.通过复杂点的矛盾冲突,反映时代的变化在民族内部所引起的激荡和分化。

10.杨朔散文的特点 A.“以诗为文”,寻找诗的意境,营造诗的结构,锤炼诗的语言。B.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意境美。C.虚实相间,峰回路转的结构美。D.筛字炼句,绘影传神的语言美。

11.刘白羽的散文特点

A.善于把现实和历史的特写镜头,剪接交织为艺术画面。B.善于借景抒怀,使作品洋溢着激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C.语言绚烂峭拔,富裕鼓动性。12.秦牧的散文特点

A.立意深刻,格调高昂,言近旨远,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是秦牧散文的显著特点。B.题材广阔,知识丰富,是秦牧散文有别于其他作家散文的最突出的特点。C.表达方式多姿多彩,富有情趣,语言生动流畅,潇洒自然。

D.写景叙事,形声色香流于笔端;抒情议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13.《茶馆》的简介和艺术特点 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通过北京一家裕泰茶馆近五十年的变迁和出没于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的沉浮变化,反映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大大小小的历史背景。也从侧面描写了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奋起抗争的过程。揭示了“埋葬旧时代,暗示光明的到来”的深刻主题。表现了作者对新中国的热切向往。

A.人物描写方面,人物众多,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无关紧要的人物三类。各个角色都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相互之间没有十分尖锐的矛盾冲突,但都与时代发生联系。B.结构方面,属于“冰糖葫芦式”结构。没有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只有许多矛盾的接触点;没有完整的情节,只有许多离奇的小故事;也没有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只有许多鲜明生动人物的速写。

C.语言特色方面,简练,生动,幽默,富于个性化。

14.《关汉卿》的简介

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示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剧作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被赃官诬告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妓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帘秀深明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任。

15.《蔡文姬》的简介

是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史剧观的典范之作。

A.经典反案之作:郭沫若曾明确表示,写《蔡文姬》就是为曹操翻案。B.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蔡文姬形象。C.充满了浪漫的主情主义。

大问题与推测

当代文学复习 篇2

一、抓住方向, 明确出题者意图, 有的放矢

在高中语文课对文学作品的复习中, 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中对文学作品欣赏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 要求并不高。“鉴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这两个要求出发, 我们可以看到解答这种题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形式、表现手法;二是内容、思想情感。从这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 就能抓住出题方向, 有的放矢地积极备考。

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虽然高考试题每年都是变化多样的, 但是却都是根据考纲要求进行设计的, 考察的本质、出题者的意图有可能是一样的。所以, 我们要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 从中找到出题者的目的, 或是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鉴赏、评价等形象思维能力;或是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 为我们的高考复习做好准备。

二、加强思想引导, 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在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指导时, 我认为, 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 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 同时, 一定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 使之在答题时不犯常识性的错误。

(一) 读文章,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就要对文学作品本身有所了解, 很多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作品, 就急于做题, 这样的做题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必须要学会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 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题目的解答。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作品时, 可以教学生进行速读和精读。所谓速读, 即指第一遍的阅读,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在大概了解各段或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思考作者的态度和把握文章的主题, 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作者对文中人、景、事的态度如何?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什么思想?同时结合文尾两三段的议论句、抒情句, 进行印证, 最终定出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阅读之后, 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把握了文章脉络, 为以后的解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学生再进行第二遍的阅读, 即精读, 先读问题, 再带着问题回原文, 细读各道题所涉及的段落, 从这些段落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 做好审题, 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

首先, 学生要审好题。很多学生在考完试后, 非常懊悔:“哎呀, 我看错了!”“哎呀, 我以为是……”等, 此类的言语不胜枚举, 归纳起来就一点, 审题粗心、马虎、大意, 导致回答问题驴唇不对马嘴, 最终失分。所以, 学生一定要审清题意, 知道问的是什么, 再进行作答。审题时一要审明考点, 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解题要领、不同的答题术语, 所以学生一定要读懂题目考什么。二要审明疑问代词。如“怎么样”是考手法, “为什么”是考作用与感情主旨, “哪些”是考筛选整合, 等等。三要审提示词, 这关系着我们答题内容的多少, 如果有简析、分析、赏析这些词, 我们就应该知道结合原文词句展开回答, 否则进行简单的回答即可。其次, 学生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总体而言, 要有两个答题原则:一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因为一般而言答案在原文中都能找到, 就算原文没有直接的答案, 也有答案的信息依据, 所以学生要紧扣原文内容进行作答。二是学生要遵循“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篇) ”的原则, 在原文中分析, 同时要用原文的术语进行回答。

三、透析文章, 加强练习,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练习, 不断进步。

(一) 做好文学作品欣赏题的三个步骤

文学作品欣赏题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进行解答。步骤一:说明采用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如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自称还是对称, 倒叙还是插叙;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象征还是对比, 讽刺还是渲染;运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法, 开门见山还是首尾呼应;主要修辞方法有哪些, 比喻、借代、拟人还是夸张;主要艺术特征有哪些, 抑扬结合还是虚实相生。步骤二: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即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步骤三:从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展开分析。

(二) 进行文学作品欣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进行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构思和主题

思想等的欣赏时, 首先要注意语言通畅、连贯, 字迹要清楚, 层次要清晰, 不要有错字、语病, 答非所问。其次, 不离话题。也就是说, 题目问什么, 答案要围绕问题进行回答, 全面理解, 准确概括。具体的构思过程是先要简定标题, 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然后首段总结, 将自己的意思写清楚, 然后总写话题, 给老师一个总体的印象, 最后具体分析, 有理有据。再次, 赏析要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例, 使之更具有说服力, 不能进行空洞、干瘪的表述。

2. 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评论一定要做到:

审题准确中心明, 具体分析层次清。也就是说, 在答题时, 要所答即所问, 言简意赅, 不废话、不啰嗦, 还要注意答题要点的次序, 不能太过杂乱。在对文章欣赏、评价时, 要全面、辩证地评价, 要有理有据, 具体、充分、有深度, 不可含糊笼统。

3. 加强理清文章旨意与文章思路结构关系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提高理解文意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比如在欣赏《毛泽东词二首》中的《沁园春·长沙》时, 让学生明白:这首词中通过“万”“遍”“漫”“争”“击”等精当、形象的词语, 运用多种对比手法, 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在毛主席的笔下, 秋天拥有美好、壮丽的景色, 一改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基调, 秋景的美好, 山河的壮丽, 但是人民却不能主宰, 让人在感到可悲的同时, 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意识。

例谈高考中文学常识的复习 篇3

关键词:高考;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作为一名高三的老教师,应该注重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其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是: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所谓重要作家,就是指那些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家,而

这也是高考考查作家作品和考生的唯一依据。具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就是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朝代和作家的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成就贡献,还有主要作品及其体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言佳句等;对于外国的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

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和典型形象等。文学体裁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今后的高考中应该注意:第一,试题选材主要侧重于课本;难度会逐渐降低;复习时既要注意全方位的复习又要重点突出;还要注意新大纲中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目。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文学常识,命题者在编拟文学常识题时,面对那么多的材料,究竟会做怎样的取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揣摩,即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从过去的命题规律来看,小说发展的其他阶段的情况,如,作为小说原始形态的神话,发展阶段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成熟阶段的唐传奇,还有章回体小说,谴责、讽刺小说,在高考文学常识题中均极有可能出现,复习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湖北卷)填空:

1.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

2.《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 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

3.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國生活。

简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最基本的名人名句和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认真记忆就能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写错别字。

以上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教学反思,希望能为同仁和广大考生提供部分帮助和借鉴。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篇4

1、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以后发展存在于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思潮、现象。

2、三红一歌一史:《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

3、“文革十年”文学的法典是样板戏原则。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榜样。革命样板戏具有权威性、模仿性。主要作品: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样板戏原则共有三条:其一为“根本任务论”,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其二为“三突出论”,在一切人物中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必须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必须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三为“高、大、全论”。

4、离开的作家:胡适、梁实秋、张爱玲、徐訏等 归来的作家:老舍、曹禺、卞之琳等

5、五六十年代,由于政治对文学控制过严,大多数情况下文学批评已不是对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而是体现政治意图的一种手段。当某一作家、作品不符合政治的要求时,对他们的批评就会成为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这集中体现在五十年代文艺界三大批判运动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适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

6、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内心的“个人话语”,表明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对于权力中心的疏离。精神权力中心:庐山法会上的慧远和尚;现实政治权力:慕名而来的刺史

7、王安忆的小说创作都市与女性的题材上受到张爱玲的影响,二者都关注都市生活,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不同的是,面对世俗人生,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弱与暗淡,体现了一种否定与批判;王安忆则以平视的目光热切地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变化,表现出一种赞赏和祝福。张爱玲看女性,更多地是从悲剧角度来看的,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怵目惊心的民国时期女奴群像。王安忆写女性则更多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但王安忆更侧重于展示她们作为人、作为女性的美。8、80年代小说七大基本思潮:

• 伤痕小说:刘心武《班主任》、《钟鼓楼》最高成就、《如意》、卢新华《伤痕》 • 反思文学: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万年青》、《人到中年》 • 改革文学: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 寻根小说:韩少功《文学的根》、《爸爸爸》、阿城《棋王》、冯骥才《神鞭》 • 现代派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饲养毒蛇的小孩》《阿娥》《苍老的浮云》。

• 先锋小说:马原开启,代表作家有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等。

• 新写实小说: 1987年,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标志着新写实小说诞生。它是80年代文学的终点,同时也是90年代文学的起点。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桃花灿烂》等

其他思潮:文化风情小说、知青小说(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叶辛《蹉跎岁月》、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新历史小说。

9、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代表人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0、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即根据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来。

11、马原:马原的小说创作以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从事小说创作,1982年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海边也是一个世界》。从《拉萨河女神》开始,马原发表了一系列以西藏为并且在叙事上极具先锋性的小说,它们主要是《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游神》、《大师》等。

Ⅰ艺术特色:⑴ “元叙事”手法的运用。马原的“元叙事”手法就是让作家在作品中直接出现,并以此向读者揭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手法,常常把构思与写作过程也一起写进小说里。如《虚构》开头:“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点耸人听闻。我用汉语讲故事„„”⑵马原所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片断,这些片断只是因为马原的叙述“强制性”地拼合在一个小说中。《冈底斯的诱惑》: 三个不相关联的故事各自独立却又被交错叙述,故事既不完整,也无明确的线索,往往是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显得莫名其妙。⑶马原小说中的故事丧失了传统小说所具备的意义,更关心故事形式。(即重视“怎么写”而轻视“写什么”。)

12、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39年进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当时,沈从文在该校任教授,对汪曾祺后来的创作有很大影响,40年代出版了《邂逅集》(1948)。1958年汪曾祺成为右派分子。60年代初任北京京剧团编剧,发表《羊舍一夕》等小说,编写京剧剧本《范进中举》、《芦荡火种》(后改名《沙家浜》)。80年代以后进入他的小说创作高潮期。代表作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Ⅰ艺术特色 ⑴内容上多具“回忆性”特点。⑵文体上,大多选择短篇小说形式。⑶汪曾祺的小说散文化与诗化特征。这主要是由“小说的结构”来体现的,常常是先写环境,再写人,而且是写“事”重于写“人”。不刻意追求故事性情节性,而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作。⑷浓郁的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作者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哲学意识与审美态度。⑸汪曾祺语言上呈现出诗化特征。总体风格上,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

Ⅱ分析《受戒》的艺术特色:⑴对人性善和人性美的讴歌与赞美;⑵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用散文化的手法;⑶大量的风物人情、习俗民风的描绘。⑷清淡优雅而富含内蕴的语言,具有古典的气质。

Ⅲ《大淖纪事》:小说叙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作者故乡高邮大淖的“故事”:大淖东面住着一些做小生意的外来户;西面则住着本地人,大都以挑担为生。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女儿巧云就是这分属大淖东西两边“不同的人”,但他们一个生得一表人才,一个长得一朵花似的,互相倾慕,有了好感。偏偏出现了恶人刘号长,他倚仗水上保安队的势力,这天深夜拨开了巧云的门,奸污了巧云。屡遭恶人的羞辱,巧云却并不想死,她舍不下十一子和半瘫的父亲。而十一子勇敢地接受了她的爱,以一种无声的行动对抗刘号长的暴力。刘号长不肯善罢甘休,纠集同伙把十一子痛打了一顿。锡匠们在老锡匠的带领下,尽力帮助十一子与巧云。最后,刘号长被驱逐出境。而巧云,也终于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挑夫”,勇敢地用自己的肩膀承担着养活她所爱的两个男人的责任。

13、余华:余华小说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标志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80年代的先锋创作:《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死亡叙述》《鲜血梅花》

二、90年代转型后的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1、80年代小说主要写世界的非理性和荒诞性,基本主题是“暴力”与“死亡”。(1)关于人的暴力欲望。如《死亡叙述》《古典爱情。(2)对于世界非理性的荒诞性的揭示。如《河边的错误》

90年代以后,余华小说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消解了创作与日常生活紧张对立的关系。

创作前期:外部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内心感受和体验才是真实的。余华不否定外部日常生活的真实性

二、对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前期认为人性是动物性的,本能的,暴力的,而90年代以后,挖掘了人的善良、温情的一面。14、17年小说从题材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农村小说、历史小说、都市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以及非主流小说等多种题材。

⑴革命题材:长篇:吴强《红日》、杜鹏程《保卫延安》、梁斌《红旗谱》、曲波《林海雪原》;短篇:茹志娟《百合花》、王愿坚《党费》

⑵农村题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⑶都市题材:

⑷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艾芜《百炼成钢》 ⑸历史题材:郭沫若《蔡文姬》、曹禺《胆剑篇》、姚雪垠《李自成》

15、老舍《茶馆》

剧情:写旧北京一个名叫裕泰的老茶馆的变迁和茶馆掌柜王利发一生的遭遇,以及进出于这个茶馆的各种人物命运的浮沉,真切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下层民众的苦痛,艺术地概括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主题:“葬送三个时代”(老舍语)旧世界的葬歌,新时代的序曲 Ⅰ《茶馆》的人物与艺术:

(1)鲜明生动、富有深刻主题内蕴的人物形象:王利发(一个善于经营、不断改良生意手段、为生存而苦苦掐扎的小商人、小业主的典型,他为人善良而又自私,对人热情而又有点“势利”,生动地再现了旧社会精明、干练、富有处世经验的小商人形象。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常四爷(一个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旗人形象。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秦仲义(这一形象说明:在旧中国,想走所谓“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是此路不通。)(2)独特的构思和别开生面的戏剧结构

(3)个性化的戏剧语言:精炼、简洁而又生动;含蓄、风趣、幽默(4)悲剧故事、喜剧样式和民族风格:带笑的葬歌、含泪的喜剧;富于中国特色的茶馆、数来宝。

名词解释:

1、先锋文学:又名“实验小说”或“新潮小说”,指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欣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其创作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创作理念上,都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学迥异的特征。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残雪、苏童、余华、扎西达娃、格非、叶兆言、孙甘露等。

2、“潜在写作”意指建国后,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与创作的激情,写作了许多当时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沈从文在1949年后绝笔于小说创作,但他的家信却文情并茂地表达了他对时代、生活与文学的理解、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又如食指的诗等。

3、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篇5

一、填空

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14、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一)十七年文学

1、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

(1)第一届文代会1949.7.2——1949.7.19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首先根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方向和道路;其次,这次文代会是我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2)第二届文代会1953.9.23——1953.10.6在北京召开。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第二届文代会的突出成就,不仅在于它确定了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而且在于它对“左”倾教条主义在文艺上的影响,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批判。

(3)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①电影《武训传》的导演是孙瑜,主演是赵丹。

②《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俞平伯,修改后重新出版《红楼梦简论》,对此首先提出批判的是山东大学的李希凡,字蓝翎。

③胡风的五把理论刀子: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深入工农兵生活、改造思想、民族形式、写重大题材。

2、十七年的诗歌

(1)十七年的诗歌浪潮有:颂歌浪潮——干预生活诗歌浪潮——大跃进民歌浪潮——政治抒情诗创作浪潮。(2)颂歌浪潮主要分为祖国颂、英雄颂、“建设之歌”和“新生活颂歌”。

①祖国颂: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我想念我的祖国》、田间《天安门》 ②英雄颂:未央《祖国,我回来了》、《枪,给我吧》、《驰过燃烧的村庄》

③“建设之歌”和“新生活颂歌”:田间《马头琴歌集》、闻 捷《天山牧歌》、《河边》

(2)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代表有郭小川和贺敬之,代表作品有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甘蔗林——青纱帐》、《望星空》,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

①郭小川的诗歌创作概况:A、第一阶段1955~1956组诗《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B、第二阶段1957~1959《将军三部曲》、《一个和八个》、《望星空》和“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C、第三阶段60年代《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D、第四阶段文革后期《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②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概况:A、抒情短诗。这类作品一般是表现他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三门峡》、《梳妆台》等。B、长篇政治抒情诗。主要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3)闻捷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诗人,1956年出版的第一部抒情诗集《天山牧歌》是代表他的诗歌风格并产生影响的诗集。这部诗集收入了《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畔》﹑《水兵的心》﹑《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等组诗和叙事诗《哈萨克牧民夜送“千里驹”》。其中,最受好评的是两组爱情诗《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除此以外,闻捷还有叙述长诗《复仇的火焰》

3、十七年散文

(1)十七年时期散文的作家作品。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冰心——《樱花赞》 巴人——《况钟的笔》 碧野——《天山景物记》 川岛——《记重印游仙窟》 邓拓——《燕山夜话》 何为——《第二次考试》 峻青——《欧行书简》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养花》 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 陶承——《我的一家》、唐弢——《“言论老生”》 钦文——《鉴湖风景如画》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老师》 万全——《搪瓷茶缸》 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 曹靖华——《花》、《好似春燕第一枝》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2)十七年时期散文三大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①杨 朔:诗化散文(自我置换型)——《香山红叶》、《茶花赋》、《荔枝蜜》、《亚洲日出》、《海市》

②刘白羽:政论性散文(自我膨胀型)——《长江三日》、《红玛瑙》、《日出》、《樱花漫记》、《平明小札》、《冬日草》

③秦 牧:知识散文(自我替代型)——《社稷坛抒情》、《土地》

(3)①秦牧,原名林觉夫,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散文自选集《长河浪花集》(代表了他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中篇小说《黄金海岸》,文艺理论集《艺海拾贝》,童话《巨手》等。

②秦牧知识小品的风格是幽默的笔锋和对人生的体悟

(4)吴伯箫,当代教育家、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集《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他的散文中写得最好的是一组延安生活“回忆”之作,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四篇作品就分别从衣、食、住和精神生活方面对延安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回忆

丰子恺——《缘缘堂续笔》、《南颖访问记》、《庐山面目》、《上天都》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黄宗英——《小丫扛大旗》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窑洞风景》、《歌声》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魏钢焰——《船夫曲》 徐开垒——《竞赛》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姚雪垠——《惠泉吃茶记》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端木蕻良——《传说》

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王石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

4、十七年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的作家作品 冯 志——《敌后武工队》 胡 正——《汾水长流》 菡 子——《万妞》 浩 然——《艳阳天》

峻 青——《黎明的河边》、《最后的报告》、《海燕》、《胶东纪事》、《党员登记表》 柳 青——《铜墙铁壁》、《创业史》 刘 流——《烈火金钢》 梁 斌——《红旗谱》

马 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 孙 犁——《山地回忆》、《风云初记》

曲 波——《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 吴 强——《红日》 萧平——《三月雪》 雪 克——《战斗的青春》

西 戎——《宋老大进城》、《赖大嫂》

湾》等。(3)李准1953年创作的《不能走那条路》发表在人民日报,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小说,他还有代表作《李双双小传》。

(4)柳青《创业史》里有社会主义新人物形象是梁生宝,“中间人物”形象是梁三老汉。

(5)杨沫的《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它与《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一起被称为“青春三部曲”。

杨 沫——《青春之歌》(林道静)、《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知侠——《铁道游击队》 杜鹏程——《保卫延安》 冯德英——《苦菜花》 高云览——《小城春秋》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欧阳山——《三家巷》

茹志娟——《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静静的产院》

王愿坚——《党费》、《星火燎原》、《粮食的故事》、《三人行》、《妈妈》、《三根火柴》 周立波——《山乡巨变》

赵树理——《“锻炼锻炼”》、《登记》、《三里湾》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百炼成钢》、短篇集《夜归》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十七年期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村巨变》、赵树理的《三里

5、十七年戏剧

(1)十七年戏剧的作家作品 曹禺——《胆剑篇》

老 舍——《茶馆》、《龙须沟》 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 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朱祖贻、李恍——《甲午海战》

(2)十七年戏剧最突出的表现是历史剧的勃兴,其主要分为四类①对历史人物重新评价,为历史人物翻案;②挖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的;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已敬后人;④歌颂历史上的某些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3)《茶馆》生动而精炼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二)文革时期文学

6、(1)林彪委托江青于1966.2.2.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2)文革出现的8个革命样板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3)文革期间帮派文学有三个主要反动理论观点: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主题先行论。

①根本任务论:文学作品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②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③主题先行论: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4)文革时的手抄本小说分两种:①一种是有一定的政治性,其中一部分手抄文学与地上文学距离并不远,只是与文革特定时期的政治相冲突,粉碎“四人帮”后,很快得以出版。这些作品主要是歌颂周恩来的歌颂知识分子,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②一种是离政治较远,只关心年轻人的命运、生活状态,如赵振开的《波动》。

(三)新时期文学

7、(1)北京一九七九年十月,第四次文代会(1979.10.30——11.6)召开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全面解冻的重要事件。此次会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确立了下来。

(2)新时期文学与之前文学相比较:

①文学功能:单一的政治宣谕——政治、艺术、娱乐多元并存 ②文学形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兼顾通俗、精英文学 ③文学内容:政治性强的重大题材——事无巨细 ④艺术取向:写实纪实——荒诞、变形、寓言、象征

8、新时期的诗歌

(1)新时期诗歌的作家作品 ①现实主义诗歌

艾 青——《礁石》、《鱼化石》、《光明的赞歌》 斟卓——《有赠》、《悬岩边的树》

绿 原——《又一名哥伦布》、《重读〈圣经〉》 ②朦胧诗

北 岛——《回答》

顾 城——《一代人》、《远与近》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黑眼睛》

江 河——组诗《纪念碑》、《太阳和他的反光》 ③新生代诗歌

海 子——《麦地》、《春天,十个海子》

韩 东——《山民》、《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

(2)新时期诗歌有浪潮,即现实主义诗歌的复兴、朦胧诗的崛起、新生代诗歌的涌现。①现实主义诗歌的复兴,以“归来的诗人”为代表。

②新生代诗歌是相对于朦胧诗而言的,包括寻根诗、先锋派诗歌和女性诗歌。其中“先锋派诗歌”与朦胧诗背道而驰。

舒 婷——《致像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

杨 炼——《大雁塔》、《诺日朗》 牛汉——《半棵树》、《华南虎》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食 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9、新时期散文

(1)新时期散文的作家作品 ①忆悼念散文

巴 金——《怀念萧珊》、《小狗包弟》、《解剖自己》、《随想录》《再思录》

杨 绛——《干校六记》 ②艺术散文

唐 敏——《女孩子的花》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挖荠菜》、《拣麦穗》、《盯梢》 贾平凹——《秦腔》、《一棵小桃树》

孙 梨——《晚年集》、《春露集》、《无为集》 丁 铃——《“牛棚”小品》 陈白甘——《云梦断忆》

③学者散文

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

散文《道士塔》、《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上海人》

张中兴——《负暄琐话》

(2)新时期散文的类型有:忆悼念散文、艺术散文和学者散文。

10、新时期小说

(1)新时期小说的作家作品 ①伤痕文学

古 华——《爬满青藤的木屋》、《芙蓉镇》 辛 北——《走出迷惘》 宗 璞——《我是谁》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 冯骥才——《啊!》 刘心武——《班主任》 ②反思文学

A、农村题材: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古 华——《芙蓉镇》

B、婚恋题材:路遥《人生》、谌 容《人到中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浩《爱是不能被忘记的》 C、右派小说:王蒙《活动变形记》、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贤亮《灵与肉》 D、知青小说:孙捷生的《南方的岸》、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③改革小说

张 洁——《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腊月•正月》

张贤亮——《男人们的风格》、《绿化树》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④文化寻根小说 阿城——《棋王》 韩少功——《爸爸爸》 王安忆——《小鲍庄》 ③新写实小说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方方——《风景》、《大篷车上》 刘恒——《狗日的粮食》 刘震云——《塔铺》

(2)新时期小说以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为代表,此外,还有改革小说、文化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3)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小说开山之作”。

(4)①文化寻根小说的纲领性文件是1985年韩少功的论文《文学的“根”》,其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②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作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

③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等。④阿城的《棋王》被誉为是“寻根文学”的杠鼎之作。

(5)池莉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卢新华——《伤痕》 莫应丰——《将军吟》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袭巧明——《思念你,桦林!》 张贤亮——《灵与肉》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四)新时期的戏剧与报告文学

11、新时期初期重要的戏剧作品《陈毅市长》的作者是沙叶新,该剧打破了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戏剧结构,而成功地采用了一人多事的冰糖葫芦式结构。

12、新时期,徐迟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

二、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文艺界、科学界人士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对这一方针作了系统的解释,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并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双百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的提出与贯彻有力的促进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思想的活跃和解放:在这一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文艺界结束了所有作家都为新生活唱赞歌的局面,社会的阴暗面和社会生活的问题及矛盾开始为一些作家所关注,迅速出现了新局面。

2、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时期,有一些诗人如有郭小川、贺敬之,他们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偏重于壮志豪情的书写和战斗精神的表现。由于这些诗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被人们称为“政治抒情诗”。思辨性、政论性和鼓动性是其最基本的抒情风格;主要代表作品有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将军三部曲》、贺敬之《回延安》、《雷锋之歌》等。

*政治抒情诗具体特点为:(1)抒情主体的转变:从过去的小我彻彻底地实现了向大我的转变,作品中的我完全成了阶级代言人;(2)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社会思潮;(3)在诗的形态上,政治抒情诗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4)从诗的艺术结构上看,其主要分苏俄式的阶梯体和中国式的铺排体两种模式;(5)从声音特征来看,抒情的基调则体现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

3、杨朔体散文:杨朔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他的散文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是新时代新生活的颂歌,也是普通劳动者的赞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其作品往往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与人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颂歌这一抒情主体;风格清新隽永,深沉明朗,具有独特的诗化散文的艺术特点。这种散文被成为“杨朔体散文”,即使诗化散文。

*杨朔散文的特点具体而言:(1)在选材上,力图选取各种体裁表现生活的激流和时代风貌;(2)在立意上,注重描写普通劳动住的美好,高尚的情操,挖掘生活中存在的诗意,表现他们的精神美;(3)在构思上,讲究艺术的构思,使作品具有诗的视角和容量;(4)在写作手法上,注重创作诗的意境,很多散文用诗的中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言微旨远、物我交融、意境相托,具有诗情美的特点;(5)在文章结构上,采用曲径通幽、云遮雾障、虚实相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等手法,“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具有结构美;(6)除此以外,他还善于筛字炼句,绘影传神,音韵节奏刻意经营富于语言美。

4、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又称“山西派”,是指在赵树理的影响下,文坛出现了一个以山西作家为主体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是我国当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小说流派。其主要创作特色是:他们都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大多比较注意反映人民的内部矛盾,较多的描写了中间人物,十分讲究民族和地方特色;语言大众化、群众化,都有朴素、幽默的风格。十七年期间主要以赵树理马烽、西戎为代表。

5、“三红一创,山青保林”:“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指的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8部长篇小说: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杨沫的《青春之歌》、杜鹏城的《保卫延安》、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它们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的以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其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

6、三突出原则:“三突出”原则最早是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文汇报》上提出,后来经姚文元审订加工,其内容主要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它是一种结构原则和叙事方法,一种人物安排规则,是一个反动的理论观点;它搞乱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为四人帮炮制“瞒”与“骗”的文艺及与“走资派”作斗争的文艺,提供理论依据;被“四人帮”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和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而大加宣扬。

7、样板戏:又称作“革命样板戏”,出现于文革前期,但经过不断的修改到文革后期定型。(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大样板戏”,它们代表了文革文学的最高成就。

8、“重放的鲜花”:《重放的鲜花》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1956年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界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景象,出现了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他们敢于正视现实,独立思考,创作的题材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和爱情题材的作品,主要是一些张扬个性的诗歌和一批揭露社会弊端的特写和小说;这些作品在1956年春至1957年上半年相继发表,引起广泛关注和欢迎。但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不少较好的作品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这些作家也遭到严厉的批判,有些被划为“反右派分子”,他们的作品被彻底否定。经过20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这两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其收录了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陆文夫《小巷深处》等人的作品。

9、归来的诗:1980年,艾青把他的一本诗集定名为《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粱南野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里成为“归来”的诗人的主要有这样几个部分: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在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主要是“九叶诗派”的诗人。“归来的诗人”这期间的诗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诸如个人心里情绪的“自由”性质,从“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水人生理想的坚持和以感情的直接抒发的诗歌表达方式。艾青的《鱼化石》和斟卓《悬崖边的树》是这批诗人这一诗歌的选本。

10、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坛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仅是指某类诗歌创作或诗人集团,而是由一批出生于中国,成长于十年**中的年轻诗人,以他们独特的体验、自由的艺术形式、充满创新精神的诗作,给文坛带来冲击,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新诗潮。它建立在对“文化大革命”的质疑或批判上,其思想核心是对人的自我价值重新确认,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对人的自由奥秘进行探险;意象化、象征化和主体化,是其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因其在艺术上多用象征的艺术手法,诗歌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因此被称为朦胧诗。在当时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五人经常被看成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代表作品有北岛的《高尚》、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远和近》《裴湖》等。

11、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80年代中期以来,“朦胧诗”后的探索者,这一代诗人将自己称为“第三代诗人”(或“朦胧后诗潮”),又被称为“新生代诗人”。他们的口号是:“随着新中国兴起的第一代,十年铸造了第二代,在广阔的大时代背景下诞生了我们第三代”。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向和诗人群体有三类:其一是坚守知识分子精神立场,执着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后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等;其二是自称站在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走向寻根的“第三代诗人”,如韩东、余坚等;其三是抒写女性诗歌,表达女性意识的新一代女性诗人,如伊蕾、瞿永明等。

12、艺术散文:是指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文体篇章。一些中青年作家如张洁、宗璞、贾平凹、韩少华、唐敏、王英琦等,常会通过儿童的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又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的朴素、感人的一面。

13、学者散文:也叫“文化散文”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在散文创作时,他们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使得作品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学者散文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为代表。

14、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出现于1977年末,1978年形成一股创作潮流,一直延续到1980年以后。它是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以描写人的伤痕开始的,通过描写不同任务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来揭示造成的悲剧的原因,从而挖掘深刻的思想意义。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等知青创作。

15、反思文学:本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的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16、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17、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这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于1986—1989年间,代表作家有莫言、马原、残雪、余华。它的主要艺术特征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难于让众人理解。

三、问答

1、闻捷爱情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答:闻捷最为读者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以清新的格调、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反映了维吾尔、蒙古等兄弟民族新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边疆各族人民的无限深情。其思想内容为:

(1)首先,他笔下的爱情生活是健康的、明朗的、欢乐的、丝毫没有旧时代爱情诗里那种忧郁的阴影,闻捷的诗歌抒写了新生活的美好、明天的欢乐,体现了颂歌柔和、轻快、明媚的感情基调。

(2)其次,他的爱情诗里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爱情观。爱情应该依附于共同的事业和崇高的理想。他的爱情诗歌描写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是和劳动紧密结合的爱情,是服从于劳动的爱情,是以劳动为最高标准得爱情,是有着崇高道德原则的爱情。

(3)闻捷的爱情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很强的特色:①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最有色彩和深意的片段以及细小的情结,并用多种诗歌艺术手法描绘出鲜明动人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境;②诗人还善于洞察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心理剖析;③诗人善于用洗炼的笔触创造出一幅幅色彩绚烂的天山景画;④诗体多样,诗歌的语言新鲜、活泼、洗练、风趣,其表现手法多受新疆一些少数民族民歌和甘肃回族歌谣“花儿”的影响。

2、为什么说郭小川既是诗人又是战士?

答:郭小川是“一个当之无愧可兼有战士和诗人两种称号的人”,他既是诗人又是战士。这主要表现在:

(1)他不是英雄业绩的一般歌者、更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而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以其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参与时代前进的战斗者。

(2)这个人是对党、对人民和对革命赤胆忠心的战士。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总是毫无保留的袒露自己的胸怀,进行自我剖析,表现了可贵的不断革命散文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3)战士以服从为天职,其诗歌只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声筒,而作为诗人必须坚持其独立的思考,郭小川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厚的民族意识。

①从人生追求方面看:“一·二九”运动后他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期间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但是他“一颗心红似火,三寸坐如抢”不畏强暴,坚持斗争和写作,所以他是一名战士。

②从他发表的作品来看: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写诗歌,发表了《毛泽东之歌》、《老雇工》到1954年他被调回文艺战线时,1955至1956他以《致青年人民》为题发表了一组感情炽烈、气势磅礴的政治抒情诗,他先后出版了《致青 8

年公民》、《将军三部曲》等九本诗集。他把诗看成是属于人民和社会主义的“斗争的文学”,异常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形成独特的风格,诗歌充满着强烈真挚而又深邃的革命热情,富于哲理性;同时又闪耀着鲜明时代精神的光彩。从1961年起他进入创作成熟期,发表了《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作品,这些作品以深邃的思想融合独特的艺术形式,这表明诗人所追求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他的诗歌是在中国大地上、在崭新的世纪里从一位毕生为祖国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忠诚战士的心灵中阐发出来的,充满热烈、真挚而深邃的革命热情、洋溢着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深情。因而说郭小川既是诗人又是战士。

3、结合具体作品,评述“陈奂生系列”小说的思想艺术性。

答:“陈奂生系列”小说是指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组成的系列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陈奂生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生活经历,突出了“陈奂生系列”小说的思想艺术性:

(1)表现的深切:再现了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农民命运的变迁。通过陈奂生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农村改革全过程中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农民的心理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①从内容上来看,从作品《漏斗户主》到《陈奂生上城》就真实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作者忠于现实,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农民的生活命运。高晓生看到了国民性并非完美,在陈奂生的性格里多少留着阿Q精神的遗传因子,同时在陈奂生身上也可以找到数千年历史积淀的民族劣根性。比如在作品中陈奂生说:“干部比爹娘还大”就反映了陈奂生陈腐落后的思想观点。因而这几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深刻的揭示了造成辛酸 命运的政治、经济、历史、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等深刻的根源。

②系列小说塑造了中国农民的灵魂,记叙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作者以冷峻清醒的态度揭示了农民身上因袭的自欺、自我安慰和政治软弱的特点。作者善于对农民的灵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表现。如“精神胜利法”的某些东西从陈奂生身上的性格深层被挖掘出来。例如:《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一夜睡掉五块钱令他十分懊恼不已。在对招待所进行了一系列的“抱负”之后,他倾斜的灵魂才得到平衡。

③在《陈奂生包产》作品描述中:陈奂生决心包产的时候,用眼泪和自己的过去告别。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生活的位置,作者意在说明农民的本分还在土地。

(2)格式的特别: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和心理描摹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追求语言的幽默感和生活化。具体分析如下:

①笔调幽默深刻。这主要以大词小用的方法来实现。如:陈奂生要“侦察”要没有他想买的帽子。

②在人物刻画上高晓生善于运用多种手段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如《漏斗户主》的末尾描写陈奂生百感交集的泪水,和《陈奂生上城》之中他在招待所房间里的举动以及付款时的诸多细节。都表现出高晓生擅长通过人物内心的刻画,写出人物性格。

③细节的刻画,其语言带有乡土气息。运用大量口语、俗语,使文章富有轻松的生活气息。如文章中反复多次出现的“一夜天”“困觉”等方言词语。

4、分析茹志娟的创作特色? 答:(1)选材上,不正面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从中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如以精细挖掘和描绘,放映时代风貌,是茹志娟小说选材上的显著特点。

(2)笔下的任务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儿常常是成长中的普通大众。

(3)茹志娟的短篇创作十分注重构思的精彩。她往往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

5、分析柳青《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和梁生宝的形象? 答:(1)粱生宝石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①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具有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②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他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最可贵的思想品质;③作为一个个体,他拥有谦逊、淳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等性格特征。

(2)梁三老汉是“中间人物”的形象。①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也来。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②作为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部,生宝他们挨近。”

6、分析杨沫《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

答:林道静是一个由小资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她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

(1)苦闷彷徨阶段。该阶段林道静为求得个人解放,与封建家庭决裂。(2)追求探索阶段。该阶段林道静为正确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3)锻炼成长阶段。该阶段林道静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旧我决裂。

7、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的形象。

答:朱老忠既是一位农民英雄,又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1)作品首先就解释朱老忠实在农民斗争的丰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受到父辈斗争的影响和熏陶,豪爽正直,刚毅不屈。(2)在党的领导下,他冲破了个人狭隘的界限,将重义气,讲团结提高到了阶级友爱。同党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原有的农民英雄的优秀品质放出了新的无产阶级斗士的光辉,在斗争中他勇往直前,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坚定乐观。(3)这个人物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他是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的英雄典型,他走的既是旧时代中国农民的反抗道路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这个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对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8、分析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李双双的形象?

答:李双双是一个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争得了平等地位和独立人格的农村青年女性的典型。该形象融合了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作品中凸显了其善良,豪爽泼辣的个性。

9、简析《茶馆》主题。

答:作品选择了“茶馆”这一特定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为背景(旧社会的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品以茶馆业主王利发为经,以进出茶馆的各色人物为纬,这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从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到解放前夕三个时代将近半个世纪的阴暗丑恶的社会生活画面,从而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必要埋葬的历史规律。

老舍为《茶馆》确立了一个严肃的主题,“葬送三个时代”。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从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到解放前夕三个时代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二是作品鲜明的表现出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使人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腐朽进而做出去追求新的生活、热爱新的社会主义生活的判断。

10、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艺术特点。答:(1)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展示了1898——1945年北京历史的风景画,主要包括: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日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国名党反动派的统治时期。

(2)(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茶馆的结构别具一格,他突破了“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传统结构形式,采用了“图卷戏”和“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形式,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和人物,而是用富有典型意义的戏剧片段组成一系列社会生活画面,并巧妙地用主题将他们编织在一起汇成一个总的故事。

(3)剧作语言间接传神、诙谐幽默,人物语言性格化,具有浓郁的背景地方特色。《茶馆》里的几十个人物,之所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原因就在于语言的性格化、个性化。如吴祥子、宋思子敲诈王利发,只说“那点意思”,如果不给“那点意思”,就别怪“把那点意思闹陈不好意思”,表面和合,实际上用软刀子杀人,人物的本质特征跃然纸上,入骨三分。

11、简析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答: 巴金自1978年底陆续在香港的《大众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随想录”,在1978年到1986年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共计142万字,完成了一部融回忆、思考、议论为一炉的散文著作。按发表时间先后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五个集子又总称为《随想录》。

(1)历史价值:它是巴金作为一个有力度的主体对文革这段历史不容质疑的见证,是用真话建立的文革博物馆。(2)精神价值:作品渗透着一个老作家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渗透着作家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作者将自己放入作品,通过真诚的忏悔,暴露了“五四”传统被毁之后,知识分子丧失了自主性而成为“精神奴隶”,甚至堕落成专制体制的“帮凶”的悲剧命运,毫不留情的作了历史的批判和反省,用真诚的笔触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心路历程,可以说《随想录》既是一部民族反思录,又是一部知识分子的个人忏悔录。巴金在《随想录》中痛心疾首地呼唤着“五四”精神的真正回归,并且以这部著作的写作,实践了这一回归的努力。

12、简述伤痕文学出现的原因。

答:(1)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2)创作主题有切身的体验和拥有丰富而厚实的生活积累;(3)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伤痕文学的迅速兴起;(4)广大读者对伤痕文学的关注,也推动了伤痕文学的迅速兴起。

13、简述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 答: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它出现于1977年末,1978年形成一股创作潮流,一直延续到1980年以后。它是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以描写人的伤痕开始的,通过描写不同任务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来揭示造成的悲剧的原因,从而挖掘深刻的思想意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具体表现为:

(1)从社会意义上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2)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3)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意对普通人的刻画,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4)但是,伤痕文学没有没有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分析伤痕的原因,这点是欠缺的。

14、简述反思文学的历史价值?

答: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1)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2)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3)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总而言之,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15、结合具体作品,评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1980年出现的“朦胧诗”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潮的单一格局,被称作“新诗潮”而崛起。新诗潮把艺术变革的焦点对准传统诗潮的艺术成规,强化现代意识,广泛吸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经验,对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1)在诗作的思想内涵上,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追求心灵的自由,由以往的对于现实或观念的直接解释和说明转向写意,凸现诗人主题意识和心灵感应,将经历劫难之后的忧患同愤激有机合成,使诗的社会功利同公民使命感得到契合,如江河的诗,语句沉稳,感情激越,风格凝重,这与他对“历史感”的重视有关。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从现代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角度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自我的自由,对**年代的苦难历史性毁灭,理性沮丧的进行反思与批判,以悲壮的姿态直接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对个人价值回归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确定,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强烈共鸣,如北岛的《回答》。

②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跟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有一定的反思精神。朦胧诗以“真实的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对生活的真实情感,其抒情主人公多是文革走来的青年,展示了那一代人由希望到失望、痛苦迷惘再到希望的心路历程。如舒婷的诗歌《土地情结》《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时舒婷笔下的“自我”又多为女性柔情浪漫、伤感的形象和为光明而斗争的坚强女性。如《致橡树》的女性形象。

③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他们重整一套诗歌的价值与信念,改写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释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一种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如顾城的《生命幻想曲》《一代人》。诗歌从现实关怀转向更为深广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生命意识的寻根。如江河的代表作《纪念碑》。

(2)在艺术追求上,追求朦胧之美,以间接的暗示代替过去的直接显现,注重通过意象的凝聚和组成给对象以分散或整体的象征效果,注重以新奇的想象和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象征、印象、变形等手法,使作品扑朔迷离,具有抽象性和超脱性的特征,有浓郁的西方现代派的色彩。具体而言,大致也分为三个方面:

①意象化:诗歌注重意象的营造,往往采用与作家生命感受相呼应的新奇意象表达新鲜的感受和体验,如顾城的《感觉》;另外,诗歌的意象结构大多以相对立的意象组合而成,形成一种矛盾的和谐。如舒婷《致橡树》中“木棉”和“树”的形象。

②象征化:清醒的思辨与直觉产生的隐喻、象征的意象相结合,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朦胧诗擅于用象征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用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传递、切换,进行瞬间感伤的捕捉,如北岛的《回答》。③立体化:对内心世界多维立体化的体现。如舒婷的诗歌,她善于在温婉英雄的倾诉和独白中表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

朦胧诗的作者们是一批在十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他们被伤害后的浓重和怨愤又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沉思和对光明的深沉渴望,他们以新颖的形式构思成诗。

16、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出现的背景和价值?

答: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1)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们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而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2)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而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只能有沙龙化的效果。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

文化价值: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17、为什么说王蒙的《春之声》是一部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答:王蒙是当代中国作家中最有激情、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之一。《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艺的一个重要流派,但王蒙有意识的追求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又富于民族文学特色的“意识流”文学。因此,他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超越,反映了重大历史问题——革命、理想、人生的意义、历史的教训。具有以下特色:(1)具有鲜明的反思意味;

(2)不拘一格地追求“题材的多样性和手法的多样性”。

(3)充满“诗情词意”。他的“意识流”小说充满了明丽的意象,文风飘逸清新,迥然有别于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晦涩风格。

18、以《受戒》为例简述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1)重气氛,尤其看重风俗描绘。从风俗中寻找人物性格,作品有气氛。(2)还有善于运用制造气氛的语言,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鲜、活,令人感到清新自然;语言还讲究绝、妙、精、洁、雅,韵味悠长,和人物贴近。如《受戒》对小儿女的天真童趣的语言。(3)结构随便、散漫,看似信马由缰、了无拘束。

19、分析刘心武代表作品《班主任》的主题。(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答:《班主任》被公认为新时期小说和“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作品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它率先揭露了“文革”给人们尤其是对青年造成的精神“内伤”,发出了“救救孩子”的焦灼呐喊,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小说的思想艺术和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对谢惠敏的塑造上,通过她揭示出“左倾”的思想对下一代精神伤害,也深刻揭露了“四人帮”所推行的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对青少年的摧残。谢惠敏没有轰轰烈烈的偏激的“革命”行为,但是在极左思想的毒害下,她的思想表现出极端的片面性:为了保护农民的庄稼而不准别的同学带走一束麦子,哪怕是作材料科研标本,坚决抵制“资产阶级作风”到天热也不穿裙子„„《班主任》提出的社会问题是尖锐的、重要的,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作品和特点是什么? 答:(1)80年代初,面向现实人生的广阔世界,其创作作品有《流逝》《归去来兮》《本次列车终点》《庸常之辈》。她特别注意表现普通人的生存方式和情感心态,以探求生活的意义所在,对普通人充满爱心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但是,其深度不够,暴露了创作上的不足。

(2)80年代中后期,由对现实人生的社会性反思伸向 人性和历史文化的反思,如《小鲍庄》;这一阶段的作品还涉及性爱文化、市民文化的思考的探究,著有《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鸠雀一战》《好婆与李同志》等。文化反思小说显示了她思想上的成熟,她从由单纯的感觉和直觉来表现人生,走向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索。但又常常流离了真实的人生,以个人主观情感和思想体验取代了对社会人生的切实感受和把握,性爱文化小说尤为突出。

(3)90年代初,《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长恨歌》,它们来用纪实性与虚构性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向读者叙述了一部部完整的、个人化的家族史。这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戏剧性,而代之以叙述过程中显示出的真实感和个人性,其语言奇丽、夸张且多修饰。

21、结合具体作品,评述高行健对新时期戏剧所作的探索。

答:高行健是80年代最著名的探索剧作家。他的每一部剧作的创作都不雷同,各有艺术个性,表现出他在艺术上的多方面探索和尝试。

(1)就题材而言,如《绝对信号》情结结构结合心理结构,既有传统话剧的冲突和悬念又吸收了表现主义戏剧手法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剧,同时发挥了民族戏曲艺术中的舞台假定性叙事抒情,使作品在大跨度的时空展现出丰富多变的生活容量。

(2)其作品《车站》则是更多的借鉴现代荒诞派戏剧而进行的新创作,其故事情节趋于淡化,开端到结局的界限已不明显,呈现出散文化的结构状态。同时,不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已成为身份、职业、声音的符号。另外,多声部对话形式和有不同人物心态所构成的复调主题已初见端倪。

(3)《野人》的创作体现作者意于建构一种多媒体的综合的开放型的网状结构形态,一方面对历史进行大跨度的纵向的历时性考察,一方面把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事务进行横向的共同时性的并列呈现。其时间跨度近万年,空间纵横数万里,从洪荒时代到现代文明的今天,各种场景交错联结的浓缩在剧本中,创造出了一种思接千载、视野万里的美学境界和陌生化效果。

(4)载歌载舞,百戏杂陈的多媒体在综合中显现出现代戏剧艺术的无限活力,突破了话剧单一的表现手段,呈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22、以《哥德巴赫猜想》为文本谈徐迟报告文学特征。答:《哥》用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数学家陈景润形象,也用犀利的笔锋批判了十年**中的不良社会现象。徐迟的是诗人型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报告文学题材科技化、作品讲究艺术构思,追求诗意美感,《哥》标志着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

(1)徐迟的报告文学是有诗意的,他的诗意既是感情化的又是理性化的。他叙事、状物、议论包含热烈的感情,如写陈景润身居斗室、忘我工作却受到那些“头上长角”的人迫害,“血痕印上他惨白的脸颊”时愤慨之情跃然纸上。他诗意的报告文学也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常常是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画龙点睛的对人物事件作出评价。《哥》中陈景润把一叠手稿交给李书记时说:“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了党”,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把这位正直的数学家高尚的精神世界鲜明的揭示出来了。

(2)构思奇特巧妙。他写人物事件,往往借助于奇特的构思把人物事件巧妙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3)其语言也是诗化的。如“血痕印上他惨白的脸颊”.23、结合《陈毅》市长说说沙叶新戏剧创作特点。答:(1)直面人生、贴近现实,“寄神情于现实”。从现实生活出发,考虑和处理戏剧题材,使剧作充满时代精神,对现实生活矛盾不回避、不粉饰,针砭时弊直言不讳。(2)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不断的从其他创作方法中吸取营养,实现艺术上的超越和创新。《陈毅市长》的戏剧结构,就是实现艺术超越的一种追求,作者采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采用了一人多事的散文体。

现当代文学复习提要 篇6

1、现代中国散文创作发展演变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5-1934),为诞生发育期,以杂文为代表,以思想与社会批评为其主线。

第二个时期(1935-1984),为曲折成长期,以抒情性散文为主,以政治社会批评为其主要特征。

第三个时期(1985-至今),为新变探索期,以“文化散文”影响最大,以文体和文化研究最具特色。

2、现代评论派:以陈西滢、徐志摩、胡适等人为代表,因刊物《现代评论》而得名,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文章多系政论。

3、《野草》与《朝花夕拾》比较:

在艺术上,《野草》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了散文的脱俗与舒展;《野草》通过生活的哲理启迪人们思索,《朝花夕拾》在平易亲切中寓有深长的韵味,鼓励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活。

从思想内容上说,《朝花夕拾》更多的是面向过去的外向型的社会批判,蓄足了发人深省的社会感和历史感;《野草》更注重面对现在的内向型的自我剖析。

从艺术特色上看,《朝花夕拾》是鲁迅运用传统艺术记载心史的成功尝试,《野草》则是他借鉴外来艺术形式状写心魂的拓荒之作。

4、瞿秋白的代表作品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多余的话》等。

5、“三家村”代表作家:邓拓、吴晗、廖沫沙。

6、“马铁丁”是指:陈笑生(司马龙)、郭小川(丁云)和张铁夫三名作家。

7、周作人闲适清远的写作风格:①力求超脱的审美态度;②充满智者的人生体验;③主观情感的理性节制;④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8、论语派:提倡“幽默”与“性灵”,倡导创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主张小品文的本色乃是以多样化的题材和娓语式笔调,达到“个人性灵之表现”的无拘无碍、从容潇洒的境界。主要作家有:林语堂、周作人、刘半农、俞平伯、邵洵美等。

9、朱自清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①描写社会人生,如《生命的价格——七分钱》、《白种人——上帝的娇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②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如《背影》、《儿女》《给亡妇》等。③描写自然景物,如《荷塘月色》、《春》、《绿》等。

10、梁实秋散文理念:“美在适当”,实践运用于《雅舍小品》。11、60年代初散文三大家:刘白羽、杨朔、秦牧。

12、杨朔的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其散文特征为:努力营造诗的意境,讲究艺术结构,注重字词句的锤炼,属意篇末升华。

13、秦牧又名林觉夫,代表作品有《花城》、《潮汐和船》、《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深情注视壁上人》等,其散文以知识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结合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综合”,对材料的“点化”,对文体的讲究,对谈话的偏爱。

14、刘白羽的代表作品有《日出》、《红玛瑙集》、《长江三日》、《冬日草》等,其散文的哲理化抒情的四大特征:情感空间的广阔,生活哲理的思索,整体形象的象征,语言风格的豪迈。

15、狭义的文化散文特指:80年代后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即指八九十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出现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16、余秋雨散文的构成:①描绘了在漫长的历史征途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祠》)苏东坡(《苏东坡突围》)等,②承载着历史人物足迹与印记的山水名城,如都江堰、柳州、黄州、三峡、西湖等,③物化为某种文化象征的历史遗迹,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废墟等。

17、“冰冻新闻”是指:历史上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以前因为某些原因不太提及或不敢反映,但它们有值得报道的内容,因此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冰冻新闻”。

18、《雷雨》的艺术成就:

《雷雨》将欧洲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艺术融会贯通,从本土生活出发,从本民族传统文化入手,第一次在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刻性上表现中国的民族生活,写出了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

同时,在情节冲突、结构、言语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较为成功地运用了话剧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的艺术特色:

①鲜明的人物性格,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他是封建主义的资本家代表,有着一副虚伪丑恶的嘴脸。一方面对侍萍有着深深的怀念,另一方面,当见到三十年后的侍萍时心里有埋下了一条底线,在往事对他的利益、声誉、地位没有构成威胁时,他可以顾念旧情,一旦构成威胁,就换上了一副无情的嘴脸。从他对待自己的儿子鲁大海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丑恶嘴脸。

侍萍是一个很有骨气、正直、善良的人物,面对周朴园的背叛与无耻,她冷静、清醒得给予了嘲笑与讽刺;当面对周朴园的侮辱时,有很刚强,很有自尊。她身上有着顽强、刚毅的性格,但同时又受封建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宿命的束缚,使这个人物更加体现了真实的一面。

蘩漪是个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女人,她是封建主义的受害者,同时她的身上有具有着对封建主义的反抗精神,也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最有性格的人物。

周萍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不敢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小人物,面对蘩漪炽热的爱情表现出来的却是退缩。在与四凤的爱情中,虽然表现出了责任感,但由于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爱情,从而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也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牺牲品。

鲁大海却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工人阶级顽强的反抗精神与斗争精神。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他的经验不足与鲁莽、幼稚的性格,但这无法掩盖他的时代色彩。四凤与周冲同是一个单纯、清澈的孩子,他们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却被现实的悲剧打破了,成为了封建伦理的最无辜的牺牲品。

②多重的戏剧冲突

A、情感的冲突:周朴园与侍萍的情感冲突;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冲突;周朴园与周萍;周萍与繁漪。周萍、四凤、周冲三者之间;周冲与周萍

B、阶级的冲突:具有封建性的资本家性质的周朴园与工人阶级代表鲁大海之间的冲突。

C、人物关系上的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既是雇佣关系,又是阶级对立的关系,同时又是父子关系;侍萍与周萍是家庭地位悬殊的阶级对立关系,劳动人民与剥削者的关系,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母亲,同时又是母子关系;蘩漪与周萍既是后母与儿子的关系,也是乱伦的情人关系;周萍与四凤既是主仆关系、爱人关系,同时又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关系,这种种的在人物关系上的冲突构成了《雷雨》的特色,同时也因为这些关系和冲突无法调和,最终使剧发展到了高潮。

③环境氛围的烘托

剧中环境的描写形成了《雷雨》的特殊的色彩氛围与情感基调,通过这种“郁热”、低沉的环境描写,为人物的出场以及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激化与升级作好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悲剧的结局,照应的“雷雨”的主题。

④深刻的主题思想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展现了有典型意义的剥削家庭的罪恶史,揭露了中国旧社会资产阶级家庭没落、腐朽,从而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衰败。

⑤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构成强烈的人物性格冲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重场戏中,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自己的人物是多么熟悉。他仅以三言二语就使人物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同时,也表现了曹禺特别注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微妙的感情波动,善于以最准确,最形象的言语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 ⑥人物对话中潜台词含义丰富

剧中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且又十分深沉、含蓄,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重场戏中,读者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去体味那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进一步去想象,去思考,以更好地理解台词所包含的实质性的内容。

19、《茶馆》的艺术特色:

①“大茶馆、小社会”的结构。《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或者叫“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②《茶馆》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比如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关系也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的。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

③“人像展览式”人物设计: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小茶馆影射大社会。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

④“寓庄于谐”、带有“京味”的语言风格。语言通俗但不低俗,幽默但不肤浅。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20、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于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于1935年。21、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市郊开始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22、电视剧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集影、光、声、色为一体,用现代化的录像手段制作而成的、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

23、电视剧的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30-50年代诞生成长期,上世纪50-60年代发展期,上世纪60年代后成熟期。

24、影视作品的功能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娱乐片,或曰通俗片;这类影视片主要功能是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二是教化片,或曰严肃片;这类影视片主要功能是对观众发生教育作用。三是实验片,或曰探索片;这类影视片主要功能是进行思想探索和艺术建设。

25、影视艺术的共同特性:蒙太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高度综合性,具体逼真性,动态可见性,雅俗共赏的大众性。26、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1980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由王扶林执导的9集《敌营十八年》具有一种标志性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第一部采用情节剧模式制作的最早产生广泛影响的通俗电视连续剧。《桥》是新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

27、“第五代”是指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人,还包括1983年入学的导演进修班和1984年的导演干部专修班的毕业生,但主体仍然是北京电影学院78级学生。这些人中包括导演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吴子牛、周晓文、黄建新、张建亚、李少红等以及摄影师赵菲、侯咏和顾长卫等人。第五代电影的发轫之作是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随后更以影片《黄土地》撼动了整个影坛,影片涌动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28、纪实散文是指内容真实的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等。

29、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有3个主要特征: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30、魏巍的报告文学作品的特点:

①明快流丽,豪迈而不失其隽永,壮美与秀美交织,把浓郁的诗情同抒情的政论、深刻的哲理融入叙事抒情当中,并且十分注意选材,结构安排和语言锤炼。

②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过渡自然。

③语气秀美而不柔媚,朴实而不板结,善于运用对偶、排比、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句式错落富于变化,读之琅琅上口,有节奏感。

31、钱钢于1986年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率先打破了过去报告文学作品主题集中、单一的惯例,首开大而全和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事件的先例,将资料性、知识性、学术性和复合性融为一体。

32、社会的进步,市场化的运作,文学的边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媒体的多样化,互联网的进入,以及报告文学自身的缺陷:一方面,报告文学在高潮时期的过于泛滥所出现的“仿真”、“失真”和“伪真”现象,使它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事实,缺乏穿透力的眼光和独立而深刻的思想烛照,削弱了报告文学的影响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报告文学随着社会的坎坷而沉寂。

33、“失事求似”是指:历史剧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像、虚构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

34、贾平凹五种类型的作品:自传类、风情类、世相类、禅思类、文化类

自传类:忆写家庭和个人生活及其解说创作情况的散文,《纺车声声》、《初中毕业后》、《童年家事》

风情类:描摹民俗风情、感悟山水人生,(散文创作中最具特色的一类):陕北风情类的《走三边》、《黄土高原》;关中风情类的《五味巷》、《关中论》;陕南风情类的“商州三录”表现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钟情,《商州初录》、《商州由录》、《商州再录》标志着“商州意识”的形成或者“商州情结”的聚现;《秦腔》体现了八百里秦川劳苦大众的喜怒哀乐。

世相类:对现代文明的独特理解,对城市民众生活相的任职与描摹,带有浓厚的现代人生悲剧哲学的意味,80年代《笑口常开》、《人病》、《闲人》;90年代《名人》、《说孩子》、《说家庭》、《说打扮》、《说奉承》、《说死》、《说话》。

禅思类:和谐、宁静、幽远,主客体感应交融的境界,表现出作者在心灵静虚是的感悟,《静虚村记》、《三目石》、《树佛》、《坐佛》、《佛事》。

文化类:对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历史影响所做的描述与思考,《太白山记》、《公公》、《丈夫》、《寡妇》、《猎手》、《人草稿》、《饮者》,“禅宗体小说”。

贾平凹散文特色:(P309)中西融合的审美品格

A、饱含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和鲜明地域特色,从贾平凹许多写山水风物和小城人文地理景观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受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古代诗话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受中国现代美文的影响。散文写的空灵飘逸,文笔平和素淡,表现一中虚静的人心与大自然的静穆美融合,表达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向往。B、在散文创作上,贾平凹执着而又创造性地以我国30年代散文那种“中西融合”的审美格局为参照,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地域文化特点,不断地开拓境界、变换笔墨。所以在他的散文创作上表现出某种“五四”散文传统的“回归”现象,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再现,而且还是文化心理的继承和创新。

C、带有朱自清、冰心、俞平伯等人抒情散文的韵味,兼具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幽默”之形,富有哲理意蕴(或者说是禅意)。他的散文风格达到了轻灵与厚重、清纯与蕴藉、优美与深沉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贾平凹散文为人赞颂的别具一格之处。

35、余秋雨主要散文作品:《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笛声何处》、《借我一生》、《千年文脉》。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主要内容:①以文化遗址为依托;②以文化反思为旨归;③以情感喟叹为动力。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①语言典雅,取材广泛,写法洒脱: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②情理合一,文情并茂;③描述过程中,特别注意细节的凸显,重点画面予以特写。

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篇7

一、翻译文学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翻译文学曾经出现了短暂的热潮。五四时期, 郭沫若就曾把文学创作和翻译比作“嫁女”和“媒婆”的关系。当然, 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虽然由此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不过无庸置疑, 翻译文学的地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重视。所以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翻译文学往往被文学史家列入到文学史的框架当中, 例如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都持这样一种观点。但是热潮过后, 翻译文学却渐渐受到了冷落, 淡出人们的视线, 以至于翻译文学仅仅在一些专门的翻译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中被提及, 其他多数关于文学史的著作中都难觅翻译文学的影子。

事实上, 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思想乃至文化的发展史上都是功不可没的。沈雁冰就曾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中明确指出:“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 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 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民主思想的发展, 先进文化的引入, 都是在翻译文学的引领下步入历史舞台, 构成了新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

二、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历史的回顾不禁让我们警醒, 翻译文学用默默无闻的贡献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书写出新的篇章。时至今日, 翻译文学虽不能获得广泛的关注, 但“幕后英雄”的角色却丝毫没有受到动摇。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 文学传播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虚拟的网上书店方便了读者对于文学图书的阅读和挑选, 卓越亚马逊, 当当网等等, 都为读者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说明。细细观察不难发现, 文学热门图书当中, 米兰·昆德拉著;蔡若明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胡赛尼著, 李继宏翻译的《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 帕克丝特著, 何致和翻译的《巴别塔之犬》,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著, 潘帕翻译的《芒果街上的小屋》……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无一不是来源于翻译文学。在这样一种开放的氛围当中, 人们需要时刻呼吸新的文学气息, 需要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学灵感, 需要捕捉前沿的文学动态, 等等这些, 如果缺少了翻译文学, 当代文学就丧失了力量和源泉, 不过是井底之作。

三、翻译文学发展的推动

鉴于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更让我们反思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再度推动翻译文学的发展。依笔者来看, 以下一些推动措施是比较可行的:第一, 在各级基础教育当中增设关于翻译文学的教学内容。除初中和高中的概述性介绍外, 在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增设专门的翻译文学课程。通过课程的设立, 使源源不断的学生都能够领会翻译文学的内涵和作用, 为翻译文学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第二, 明确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要在文学史等相关的著作当中载明翻译文学的历史作用、发展历程等内容, 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翻译文学领域的研究, 加深人们对翻译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第三, 运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书店、文学论坛等渠道, 加强对翻译文学的宣传, 例如在当当网开设翻译文学图书栏目, 作为读者集中选书的一个方向指引。借助日常的浏览, 使翻译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感悟, 真正从读者的内心深处树立翻译文学的稳固地位。

总结

新时期的当代文学, 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学, 它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气息, 正在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而翻译文学好比是文学的使者, 游走于世界不同的文学圣地, 将各方信息采集而来, 映入国人的眼帘, 流入国人的脑海。相信未来翻译文学会呈现出新的精彩画面。

参考文献

[1]廖蓓辉、范晓燕:《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J].求索, 2007, (03) .[1]廖蓓辉、范晓燕:《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J].求索, 2007, (03) .

[2]孙会军、孙致礼:《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 2006, (02) .[2]孙会军、孙致礼:《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 2006, (02) .

当代文学复习 篇8

一、关注高考命题指向,深入研究考纲

自古以来,科举考试都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模式,主要作用在于选拔人才。高考制度是当代中国为选拔人才所制定的考试模式,在一定的基础上具有权威性、难度性、拔尖性、效率性以及可信性。教育部门在考前会颁布指导考试的文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大纲》。各个省市也会根据此文件制定相应的、适宜的考试说明,以上两个文件无疑是考生备考的依据,同时也是老师在备课备考时必须研究的文献。

二、掌握学生的学情,确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改革后的教书课本侧重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老师们要在尊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在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强化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质量。

1.复习目标要正确,避免错位

文学类课本学习过程中,教学目的该怎样制定?如何有效地制定学习计划?核心在于课堂引导。教学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其他学习情况稳定的条件下,尤其是备考学生的答题模式以及复习质量稳定时,加大学生答题准确率,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性格特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及复习计划。

2.复习目标要细化,避免空泛

改革后的教学流程对于那些备战高中的学生来说,部分学校的复习计划过于笼统,甚至于有些复习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因此,如何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答题质量以及语言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将复习目标定制的太过于远大或空洞,则会影响课堂的教育影响。老师们在备课时,需要加大力度探寻学生阅读时该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例如提出制定具体的、符合具体情况的复习计划等方法。

三、指导学生答题,建立正确的阅读解题机制

1.分步阅读,明晰题干

首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跳读,阅读过程中,对于不重要的细枝末节采取忽视、放弃的方法,不纠结于课本中的疑难问题,核心在于快速掌握文章脉络,梳理体系;其次,是仔细钻研,尽量提高文章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语感,对文章的主要题干、表达情意、文章结构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是研究题干,在原文中找到题干要求,最后回归到问题上来。做题时可以先概览问题所在,搞清楚题目的要求,在脑中初步寻找答案,紧接着仔细分析题干,确定题干中的要求以及需要答题的角度,谨防漏答的问题,必须要按照文章所给的要求进行答题。

2.梳理语文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门的课程都会有独特的表达模式以及概念体系,这些基础的内容则是入门的核心。关于文学类课本的知识繁多且复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着重的为学生们建立独有的记忆模式或寻求关键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复习课堂的有效性反思

1.放慢节奏,把时间“还给”学生

高中毕业班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老师们会因为复习时间的有限性就加紧时间完成任务,灌输式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一般就是用PPT将课件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教育,这样的课堂通常是以老师为中心,在不等学生们深入研究内容的时候就转到下个界面,这种重教轻学的复习方法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学生们并不能牢固地掌握文学类课本知识,也没有时间进行深思熟虑,更不能发挥出复习的深度功能。

2.适时讲授,跟“填鸭式”复习“告别”

讲授知识作为复习计划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讲授成果最有效的前提是学生们不通过老师的教授就不会得到认知。尤其是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老们要做到耐心指导。例如: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们对于文章主旨并不清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与阻碍,老师应该对文章中出现的核心文句以及经典语句进行有效的解析。同时,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性,鼓励学生多说多问,要求学生摒弃传统的标准答案模式,重点在于学习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防止习题讲解课堂变为了答案抄录课堂。

总之,高三语文教师在备课文学类课本时,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备课能力,减少复习质量的低产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计划,做到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有效的复习课程,让备战高考的学生们走出文学类课本的阅读困境,提升阅读素养,走上多读、快读、优读的阅读道路。

上一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优秀作文1000字下一篇:母亲节惊喜的一件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