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精选8篇)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摘要: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所决定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基本的和主要的地位,从而为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消费需求大、就业负担重、资源相对短缺等种种矛盾的制约。这种状况,客观上限制了人们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统一支配生产力的能力。因而,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能调动起国内外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满足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见,现阶段我国非常复杂而又呈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状况,是导致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

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打破传统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的格局,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培育多元化的相互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公有制经济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目前,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006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军工、电网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其中,对于军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开发及电网、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应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对以上领域的重要子企业和民航、航运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对于石化下游产品经营、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应加大改革重组力度,引入非公经济和外资,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其他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可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3)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是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

2、拓宽了就业渠道。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从业人员已达到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

3、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到38.5%。

4、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202.9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460.8万户,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到2002年底,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24196家。最后,促进了一批包括高新技术 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有好处,也有不足,特别是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存在的雇佣劳动关系和剥削现象,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还是“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利大于弊,“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这就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管理和规范,抑制其消极因素,鼓励其更好地发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0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3页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政策、法律和工作措施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肯定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肯定它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与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待遇,肯定它们能够进入所有竞争性领域和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从指导思想上、政策法律上以及工作措施上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司法实践看,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用

(1)加强司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审判抓公正,队伍抓廉政,在审判工作中磨炼队伍,通过提高素质确保公正。要把根据证据认定事实,依据法律作出裁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公正的基本标准和奋斗目标。在刑事审判中,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慎审明断,不枉不纵;在民事审判中,彻底摒弃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外在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来对待的错误认识,平等保护不同诉讼主体、不同地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立公正,不偏不倚;在行政审判中,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实施。

(2)加强司法调研,搞好监督指导。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公正高效的司法观念、审判独立和法官中立的司法观念、平等保护各类诉讼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观念,深入开展司法调研活动,切实搞好审判监督与指导。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为重点,从司法观念、诉讼制度、司法体制、队伍素质、物质保障等方面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为制定司法解释、提出立法建议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发挥典型案例的参考作用,在加强审判监督指导工作过程中,引导各级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在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制统一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国家形象。

(3)加强司法解释,维护法制统一。党的十六大有关论述,突破了按所有制性质制定经济改革和法律法规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国家必须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相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观念,为国家调整政策、鼓励平等竞争,制定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以及其他法律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精神,依据宪法和法律,发扬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积极做好司法准备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精神,继续清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不符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该修订的则修订,该废止的就废止,需新制定的司法解释,则组织力量抓紧制定,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参与做好立法的相关工作。

(4)加强司法宣传,营造法治环境。要继续结合审判工作,切实加强司法宣传工作。通过公开宣判、庭审直播、以案讲法、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报道等形式,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创造平等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依法保护不同经济成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和氛围。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由“98”方案的公共必修课改为了“05”方案的公共选修课。如何切实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以增强课程的生命力, 成为摆在全体任课教师面前一个十分迫切而又现实的任务。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认清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虽然由公共必修课改为公共选修课, 但仍然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实践教学来看,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的标准主要就要看能否以正确的立场、理论和观念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对于西方的一些国际政治理论和世界经济理论必要时可以加以介绍, 但不能照搬照抄, 要分析其合理的一面, 有学术价值的一面, 同时必须分析其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一面, 使学生全面理解西方的一些理论, 接受正确的理论和观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

对学生进行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以及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 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 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可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是一门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三位于一体的课程。从这门课的任务来看, 其知识性、综合性、现实性、政策性较强。因此,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目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中

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 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时效性

本课程的教材大多是2005年左右编成的, 内容本身具有滞后性, 加上有的教师课堂上只知道照本宣科, 只讲解课本上的知识, 没有密切联系实际, 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和知识, 造成该课程内容陈旧, 脱离实际, 使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下降,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习, 教学效果较差。

(二) 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灵活性

目前, 各个高校都鼓励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学。但许多教师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中仍然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中, 没有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必须改变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能参与到课堂上来, 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接受者, 使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 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三) 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师大都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 专业教师极其缺乏。由于教师本身水平有限、专业知识匮乏, 甚至一知半解, 难以对书本知识以及现实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同时, 没有扎实的科研功底作支撑, 很难深入、系统分析现实的国际问题, 教好这门课。

(四) 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考核, 大多数学校仍然停留在一张考卷考试的单一形式, 没有形成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 严重地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 优化教学内容

1. 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 而教学内容较多, 覆盖知识面较广, 如果逐章讲述, 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必须突出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围绕重点和难点来教学, 以解决内容和课时的矛盾。对于关键内容要着重讲解, 尤其是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要讲透, 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2. 理论联系实际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内容现实性较强, 主要包含了二战以后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主要发展状况, 所以学生兴趣较大, 期望值较高。但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于分析现实国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我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比如历史发展合力论、阶级分析法、政治与经济互动论等等, 使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了解世界, 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辨别是非。同时, 学习这门课程不可避免的要介绍和分析一些西方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理论和观念, 比如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 比较优势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等。对于任课教师而言, 适当地介绍一些西方的理论, 分析其有价值的一面, 以及其局限性对于上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 使这门课的理论性充分体现, 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结论, 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尺度问题, 要处理好学术研究与宣传纪律的关系, 对于西方国际理论一味地加以排斥, 否定其有价值的一面和没有原则地大力宣扬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因此, 这对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3. 以重大时事为结合点, 突出内容的时效性

世界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应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结合重大时事, 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如在讲到“9·11”事件时, 可以开展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的专题讲座;在讲到最近石油价格上涨可以开展国际能源问题讲座;讲到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可以开展俄、日关系的专题讲座;讲到美国金融危机可以开展美国经济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危机的讲座等等。这样, 能够紧紧扣住当今世界形势, 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吸引力,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 改革教学方式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 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来展现,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理论性、现实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应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提高教学效果。

1. 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针对现代大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表现欲较强的特点, 应积极采用课堂提问的方法, 鼓励他们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尽管他们的观点可能不够成熟、缺乏对国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水平, 任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模糊的地方进行讲解,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研讨法

由于有些问题较为复杂, 不能很快地得出结论, 应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课后查阅大量的资料, 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尤其是对于不同的观点, 可以进行分组辩论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最后由任课教师来对双方的观点进行点评。如:中国入世的利与弊;阿、以冲突的由来和发展;朝、韩炮战的原因和朝鲜问题等等。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3. 多媒体教学法

目前, 各高校都鼓励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声音、图像和视频进行处理, 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善学习效果。过去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 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展现出来, 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直观化, 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解,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 从而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任课教师课后应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播放相应的多媒体资料。如讲解第二次大战的起源时, 可以播放德国纪录片《意志的凯旋》, 讲到经济全球化时, 可以播放一些具体的数据和图片来说明等等。

(三) 加强任课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要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本身涉及。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还涉及地理、民族、宗教、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知识, 综合性强, 跨度大, 因此, 教师具有全面而丰富的知识结构就成为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

这就要求对任课教师不断进行教育和培训, 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使其能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胜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 还要鼓励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科研能力, 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以坚实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教学。还要定期组织教师互相听课, 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四) 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

目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只着重于考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 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分析性、理解性、创造性的知识和技能则不能顾及。因此, 任课教师应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 将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率、发言、课堂笔记、讨论问题积极性及课后作业情况等包含到考核成绩之中。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期末考试中, 应多考一些材料分析题,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真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女性;时装摄影;瑕疵纵观时装摄影发展的百年史,时装摄影不仅履行了自身的功能职责,也将更多的社会文化特征融入其拍摄主题中。摄影风格因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但创新仍是时装摄影的灵魂。摄影家马丁·芒卡西说:“要想拍到好照片,不管任何题材,最重要的是拍摄背后必须要有你的想法和概念,照片要说什么,这是一个心智问题。”随着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教育资源的普及,中国女性享受到了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女性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当代中国女性得到经济上的独立,让更多的女性成了主流消费者。现在大多数女性希望能将柔美、阳光、智慧、自信以及母性美集于一身,于是各大杂志竞相改变自己的风格定位来迎合女性消费者。虽然一些杂志和节目为女性在生活和消费上提供了大量的有利信息,也关注到了女性的魅力、独立及自信,但是从女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杂志风光的背后还是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认为在当代女性时装摄影风潮中存在以下瑕疵。

(1)当代时装摄影作品中的女子完全看不出现代所倡导女性该有的自信、独立等特征,反而看起来更加的弱不禁风。摄影师和时尚编辑利用如何帮助女性追求自信、独立以及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形象等等口号大做文章,但如若真心关心她们在社会中的处境,他们所合作的模特应该是思想成熟、有阅历、聪慧、能讲完整句子、有文化涵养的女性,而不是一味表现搔首弄姿、浮夸、做作的女子。与现在的摄影师相比,过去的摄影师更加倾向于自信、聪慧、成熟的模特。介于这样模特拍摄下的作品,女性消费者想到的是成为作品中那样有理想的女性而不仅是想穿表面的衣服。

(2)时下,女性成为主要的消费者,为了一味地吸引她们,摄影师拟定的拍摄主题呈现单一化现象,即仅以打造当代精致女性和都市职业女性为主。所谓打造“精致女性”就是摆脱传统的相夫教子,追求轻松自在、无拘无束、消费式的生活,结交社会各方面的朋友;关注各大时装周,随意搭配服饰,只要自己喜欢,不在意他人眼光;品尝各地美食对美容了如指掌。这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虽光鲜亮丽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加担待不起时代所赋予女性的重任。如果现代女性接受了这样的生活,那么她们将面临的是虽摆脱了传统家庭的生活琐碎但却难免会陷入时尚消费的漩涡而难以自拔。

而另一主题“都市职业女性”,则是要学会如何权衡家庭和事业,展示并肯定女性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独立的获取。以场景搭建和模特展示时装来表述自身的聪明睿智、优雅从容、心高气傲,证明自己拥有与男性相同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地位。这些展示似乎表示女性只要拥有这样的几个特征便是成功的美丽的,殊不知这样的成功来的过于肤浅。在这个快速的读图时代,摄影图像携带着思想意识的信息,他们循序渐进地塑造着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处事态度。她们看多了某种图片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尤其是如果图片中的某些社会侧面没有被表现出来,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没有受到重视或者对文化具有负面价值。生活在现实中的女性大部分审美标准会向图片信息看齐,这样的结果或许会是商家以及编辑所希望看到的,然而真实生活的我们既然已经拥有区别于传统女性自信、独立的特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扮演好自身的家庭、社会角色,更出色地承担家庭、社会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停留在无休止的消费和被简化的生活中。

(3)当代的时装摄影作品商业气息浓厚,对于西方的作品借鉴仅处于表面。在时装摄影中,商业性成分处于无可厚非的地位,但是作为一门艺术而言,时装摄影的艺术表现也不能被排斥,时装摄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时装摄影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他能借助艺术性提高服装的品位,吸引观者对作品内容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有人说如今的时装摄影师把自己当成了艺术家,而他们“名利兼收”的前辈们却把它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为摒除以上三点瑕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时装模特。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模特进入中国市场,部分摄影师和商家也更倾向于使用外模。为了让本土时装模特在本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中国模特行业相较于西方仍然落后,但是中国也不乏顶尖超模(如刘雯、吕燕、何穗等)。现今职业时装模特仅仅只具备高挑的身材、美丽的面孔是不足够的,必须要具备文化素质、自我个性、表演张力、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艺术修养。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能更好地理解服装设计师的意图,在拍摄过程中也能与摄影师有更好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将服装设计师的思想传达给消费者。

2)摄影师需要提高自身在技术和艺术上的修养,同时要组织一只强大的摄影创作团队。在中国众多女性消费者中,仅少部分能够接近摄影师们设定好的角色包括发型服装搭配等一系列造型,大部分女性还是只能成为梦幻消费过后的普通老百姓。現今很多时装摄影师是从其他摄影门类转行过来,对于时装摄影的精髓仍然有目光不独到的地方,所以新进摄影师要在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要创立自身独树一帜的拍摄特点,不能够随波逐流。在领导摄影创作团队在进行主题策划时,不仅要考虑如何使广大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购买,更要考虑的是对大众有实际作用的内容。在统筹各部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展示出摄影师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灵活利用构图、光影、色调等来呼应所要表现服装的高品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用明快、简洁、通俗的风格来诠释时装的实用性。策划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意仍然需要摄影师来想象,但对于时装摄影来说只有想不到的场景,没有做不到的。

3)构建时装摄影作品优秀与否的评价体系。虽然时装摄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是理性和感性上的一个划分,但依旧可以尝试构建时装摄影作品优秀与否的评价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对于消费者来说起到观赏参考标准的作用。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注意服饰品牌的宣传海报,在观赏时会自我总结,这一品牌的服饰是处于怎样的档次。对于非一线的摄影师来说,在对待普通服饰拍摄时具备拍摄参考标准,让非高端的时装在经过拍摄处理之后走上高端的道路。我们在追求时装摄影的商业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其艺术性,优秀的时装摄影作品就是掺杂商业元素的艺术摄影。

近年来,中国时装摄影师受西方摄影思潮的影响,将西方对拍摄女性时装的构思运用于中国女性身上,用同样的一种方式所展现出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却发现两者间有着天壤之别。要区别对待中西方女性,在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借鉴西方时装摄影文化的精髓,才能在共生中不断发展。参考文献:

[1] 周思佚.石山杂志对女性消费的影像[J].青年记者,2009(21).

[2] 石志民,周邓燕.时装摄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4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当前的大学生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把人文教育放到教育的首要位置,重新构筑大学生人文素质框架,优化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 者:安娜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30016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10)分类号:G72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 缺失 措施

高校班级管理创新制度之我见 篇5

当今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时代的浪潮下,社会对于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班级创新思维管理也成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然需要。我们作为老师,就要与时俱进,用创新的思维进行班级管理,用新制度、新方法来适应新形势,我想,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抑制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影响,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接受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心理上慢慢走向成熟,进而应付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一、创新学习管理,加强学风建设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时代中,不难看出,越有能力者越受欢迎,这么说来,学习依然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搞好学习才是重头戏,也是一个班级发展的必由之路。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个班级的气质和灵魂,更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习风气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顺应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潮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最新发展成果以及高端前沿的科技成果来搞好教育事业。比如上课之前的点名工作,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蓝墨云班课”进行签到,本来需要用5分钟进行课前点名,现在1分钟都不到,班级里的所有同学都能完成签到工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很方便地活跃课堂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等学习软件布置作业,并向学生发送优秀课件以及课外习题。在签到方面,每一班级可以利用指纹识别器进行早晚自习的考勤,指纹识别器交与班长管理,每次早晚自习开始之前把指纹识别器放在门口,来上自习的学生按先后进行“签到”,这不仅可以作为考勤的方式,而且能够作为优秀学生评选的重要依据,衡量学生是否积极认真对待学习。

为了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优良的班级学风,我们可以举办“优秀班级”的评选以及PPT展示,PPT主要包括各班学习情况、获奖情况、优秀学生表彰和早晚自习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一一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通过现场观众投票,以及微信微博投票等方式评选出优秀班级。

班级内部可以召开“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每周讲座”等学习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班级,每周都会举办一次“诗文展示”活动,展示内容为诗歌、散文等文学题材,虽然题材不限,但必须保证原创;展示对象为全体班级学生,按照“谁的作品谁展示,谁的作品谁讲解”的基本原则,调动起了全班同学共同创作、亲身实践的活力,形成了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

二、加强班级思想建设,探索文化管理模式

加强班级思想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大学班级思想建设要走新思路,不应该再按照传统模式、传统方法去加强巩固,所以我们建议使用文化管理的方式加强班级建设,虽然这种方法还不算太完善,但我们相信,只要对学生有利的制度,一定是班级管理的好制度。

所谓文化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使班级组织成员认同组织里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在行为上达到协调一致,用温和、文明的方法进行思想导向、文化导向以及各种活动开展与建设。作为一种班级管理方法,文化管理也是班级管理者采用正?_文化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理念、方法和过程。文化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种以各班级成员学习、卫生等要求为基础、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核心,以文化执行力为驱动的一种班级管理思想;二是一种探索研究如何建设和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文化进行班级管理的理论体系;三是一种把文化管理思想和理论运用到各班级的实践中去。

我们所谓的“文化管理”是以班级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班级组织体系。有明确的方向性。其组建的目的就是完成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意图,它必须成为教育、影响学生以及按照教育目标要求来培养塑造学生的特殊环境。

“文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文化班级”。现代大学班级是社会的典型缩影,也是是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文化班级”是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体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文化班级”必将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

我国大学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大学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在班级管理模式上,“文化班级”模式将继续沿用“国家―学校―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个体”的层级式管理结构,班级在这一结构中属于组织环节的末端,是实施具体工作层面,所以班干部的评选与任用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教育与班级教学、管理相辅相成,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但目前,学生之间关系松散,各自接受的教育与对历史与现实的认同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混乱,越来越繁杂,原有的以固定班级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陷入困境。基于此,我想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挺身而出,建立新型教育模式,探索创新教育方法,运用“文化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尝试,那么我们必能做到!

三、建设“议会制”班级

如今学生热衷于自由民主,不喜欢强压式的管理机制,因此,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治理班级,让学生学会在自我管理的同时能够照顾别人,在独立攻坚的同时能够互相合作,在做好本职的同时能够创新工作。“议会制”班级主要适应学生的自由民主心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来加快运转班级工作,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议会制”班级,就是通过“议会制”的形式组织班级,每两周召开一次班级“议员”大会。每班设置“议会长”一人,即原团支书,负责组织开展议会,宣布议会结果;设置“内阁总理”一名,即原班长,负责组织责任“内阁”,提名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纪律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另由议会投票选举产生;全体班级成员参当“议员”,负责听取各类班级事务汇报,行使投票表决权。班委组织活动时,先提出若干活动计划,向“议会长”和“内阁大臣”递交策划案,提请议员大会讨论投票表决,表决成功方能由班委会执行;每学期期末时,各班班委进行工作汇报,同时进行新一届班委竞选演讲,由议员大会投票决定新一届班干部名单。

在这项方案提出之后,我们就立即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典型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二班选举入党积极分子。首先,由班委提出选举计划,并递交选举策划书,他们的主要计划有人员报名、“议会长”、“内阁大臣”提名、上台演讲、民主评议、议员投票。随后,“议会长”与“内阁大臣”进行筛选、提名,主要筛选掉经常缺勤、使用大功率等违反纪律的同学,被提名的同学才有资格参与竞选。接着,班委组织召开班会,被提名的同学上台演讲,“议会长”和“内阁大臣”负责记录、审核。上台演讲完毕,“议会长”组织召开议会,“内阁大臣”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单独召开完之后,议会与内阁召开联席会议。议员行使投票选举权,“议会长”以及“内阁大臣”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学生干部是班级民主自治的骨干力量,我们作为政治辅导员,需要强化对班级学生干部的培训,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较好的工作水平,从而实行有力的管理方案。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篇6

摘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必须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监管机制,合理配置行政服务资源,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行为,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健全农民保障制度,开展多种途径对土地承包经营户的培训,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从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集体土地财产权更大的价值,让农民获得更大实惠。

关键词:改革 完善 健全 提高 盘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土地制度改革,无疑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吸引人的亮点。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具体安排。那么,我市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使农村利用自己的集体土地财产权实现更大的价值,让农民以土地的权益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实惠,就必须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一、我市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市同全国一样,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范围日益扩大,但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一)市场机制、监管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流转市场尚未形成,信息体系尚未建立,流转大厅没有建立,工作人员配备不全。同时存在重复 申报流转面积的现象,例如将修路、建厂面积等非农业用地都统计为流转面积。流转过程中,乡(镇)政府、村两委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方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强制、强迫地进行土地流转的现象存在。

(二)社会化服务缺位。八十年代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市各地客观上已存在大量承包土地流转行为,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土地流转手续不完备。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后,政府所能提供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服务,只是农户在土地转让和互换时办理过户手续的管理,根本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对有形土地流转市场多方面服务的迫切需求。目前,由于多数乡镇还没有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进程。

(三)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一是部分土地利用率低。普遍存在农业生产业余化、农村“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甚至土地抛荒现象。即使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代耕等方式流转,由于流转期限短,经营者往往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不利地力提升。二是规模效益低。由于责任制初期形成的田地零分细划,自发流转的农户普遍规模小,不成片,机械操作不便,制约了农机使用和农业先进科技推广,以致规模效益低。

(四)手续不规范。一是流转合同不规范。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私下流转的多,组织委托服务流转的少;转包、出租或代耕的多,转让的少;口头协商多,文字协议少。许多只是口头协议,即使私下有文字协议也不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容易发生纠纷且难以解决。二是土地流转合同主体错位。一些村组织推进规模经营心切,越俎代庖,以 村组名义直接与外来业主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农户的承包地出租,相关法律手续又不完备,存在较大经济风险和纠纷隐患。

(五)流转纠纷调处体系不完善。流转土地纠纷具有标的额小、地域广、取证难、政策性强的特点,相关单位不愿调处,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一是村组织居中调解难。土地流转纠纷虽发生于农户(承包方)之间,但村组织(发包方)往往是关联方(当事人),导致村干部难以居中调解。二是多数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虚置。三是诉讼程序成本高,农民难以承受。土地流转纠纷案由法院受理后不作实体性裁决,而要求政府确权,农民往往不服裁决反复上诉,只得通过信访渠道求助,农民合法权益难以保护。

(六)承包经营户文化素质偏低。相当一部分土地承包户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制约个人经营能力。许多承包户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技术接受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重生产、轻营销,重产量、轻品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明显不足。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宣传不落实。国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时有效地宣传到农户中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部分部门没有认识到正确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走村入户的宣传,更没有采取适合农民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导致农户不了解流转的实际意义,误解流转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利于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认识不到位。对于土地流转问题,有的地方比较关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规范进行,规模经营发展顺畅。但从全市来看,大多数地方重视不够,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同志 认为,确权到了户,三十年不变,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与集体没有多大的关系,宣传工作不到位,该做的服务工作没有做到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疏于引导,吝于扶持,以致土地流转呈自发、放任状态,随意性大,导致大量的土地纠纷;部分群众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定义不清楚,把流转与“失地”相混同,担心土地流转了,今后无着落,宁可抛荒,不愿流转。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也给土地流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困扰。

(三)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目前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立法几乎还处于空白。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都对农村土地的性质、用途、流转原则等作出了规定,但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够明确、部分条款过于陈旧等问题,不能对我国当前农村的土地流转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的进行。

(四)保障不得力。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看,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一般不会转让承包地,“种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五)培训不全面。我市现有的培训体制还是单一的由政府部门主管的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进行科技推广,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等最基本的层面,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新农业技术的需要,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服务的新需要。农业新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专业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比较稀缺,农业科技的中介机构功能不完善,适合农民自身的、易读易学的农业科技书籍还比较少。

三、解决我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措施

(一)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积极有效进行政策宣传。

为了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积极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体系,如建立专门的网上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使土地流转双方的供需信息有效进行对接。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建立土地流转的显示大厅,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实时更新,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调解流转矛盾纠纷等一系列服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形式多样的适合农民实际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将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目的等准确无误的讲解给农民,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土地流转提供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全社会尤其是是广大农民群众认识、理解和参与土地流转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行为。政府应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要求、维权途径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并对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较为陈旧的条款进行修订,使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在法律中要严格限制农村土地流转的用途,保证流转的土地用于农业,避免在流转过程中挪作他用,这也是保证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坚持自愿、平等、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对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首次在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依据法律尽快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帮助农民制定合法的合同样本,并且结合当地土地的基本条件和设施情况,政府引导,鼓励农民互利互换,以解决承包地块不集中、不易实行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同时要有效禁止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强迫行为,以保护农民权益不受损,保证土地用途不变,确保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三)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农业生产从家庭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首先,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规而行,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其次,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城市人”,改变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打好基础。

(四)开展多种途径对土地承包经营户的培训,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 对土地承包经营户的农业科技培训形势要多样化:政府要加强投入,可以让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现场指导;可以利用农村夜校,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培训,解疑答惑;可以农业科技合作社,有农业科技专家牵头,农民加入,专家指导,农户相互交流,在共同学习中提高农业科技技能;完善农业科技中介的科技培训功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监管,提高其培训农民科技素养的能力;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强国际农业技术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培训水平等等。通过这些培训形式,就可以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户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营销及科学决策水平,指导和鼓励承包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 长产业链,拓展利润空间,使其农业生产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行过程中,要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针对农民主动将土地出租或转让出去的情况,政府要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用以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计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存的后顾之忧;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的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财政要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稳步提高农民医疗报销的比例,提高政府在农民养老金中缴纳的数额,借以提高农民参加医疗和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对于还未开始领取养老金且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政府应通过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解决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保证其生活不会因为出让土地而受到影响;可以探索建立农村互帮互助合作社,建立互助基金,当遇到困难时,用互助基金度过困难,解决燃眉之急;有条件的农民,亦可以自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实现自我保障的多元化,提高应对生活意外风险的能力。

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搞好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将实现大发展,广大农民拥有了出彩的机会,美丽乡村和幸福自贡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 篇7

大学生在我国各个领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 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次,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的现状不容乐观, 部分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 法律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 大学生违法犯罪种类增多、频率增加, 呈现高发的态势。这表明, 加强法制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已刻不容缓。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 法律常识较为缺乏

现行的高校《法律基础》课时有限, 不可能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 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 对专业的法律知识难以深人把握, 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 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主要内容, 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 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水平的高低与法律意识成正比。但是, 除了法学院校外, 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过少, 造成部分大学生法律概念淡薄, 法律常识缺乏。

(二) 法律认同感不强

传统中国社会消极的法律观念影响着新生代大学生建立现代法制理念。我国受封建专制统治近两千年, 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 被封建宗族观念、封建特权思想、社会人情观念和“厌讼”、“息讼”观念所侵蚀, 身为社会群体的大学生也无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出现了与新时代社会进步极不相容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运用传统手段解决法律问题, 权大于法思想根深蒂固。虽然部分学生坚决反对人治, 对滥用权力者表示极大不满和忿恨。但当自己遇到法律问题时, 不是求助于调解和诉讼等法律手段予以解决, 而是求助于某些权力;部分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民主、法制要求, 但却缺乏身体力行, 依法办事仍不能成为习惯, 遇到问题多寻求行政途径或者其他方式解决, 很少寻求法律保护。

(三) 重权利轻义务

法律最核心的内容即是权利和义务。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具有天然的统一性和平衡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践行者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权利主体, 更应该履行自己相应的义务。须知自己权利的得来是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的结果。作为法制时代的权利人, 更应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当前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权利和义务观念, 只是自私的认为自己是权利主体, 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全然不顾他人, 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不仅不顾及, 甚至极力逃避、推卸责任, 期望能法外开恩、法里容情, 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和勇气。校园即是一个小社会在小社会中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良好习惯就不会树立起真正的法律权利义务观。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需要结合学生社会实践, 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唤起他们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 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

(一) 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

高等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 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 需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就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只有三方同心协力, 构筑起一个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 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学校树立“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观念。首先, 学校所有规章制度应该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 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 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在日常管理中, 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 要依法照章处理决不能因人而异、因人而改,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的榜样。建立法制化的校园环境应着重防止高校管理中的权力“越位”现象的出现, 其核心内容是防止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 应强化高校管理制度的法制化, 实现权利义务的平衡。其次, 要建立健全申诉机制, 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咨询和申诉, 使学生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及时的保障。社会更应加强法制建设、法制教育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 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一个国家国民法律素质水平的高低, 反映了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的程度。因此,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现代法律意识培养, 不仅对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只有对法律的充分信仰, 人们才会将法律内化并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将规范化的法律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区。法律的表现形式虽只是字面条文, 但是它却反映社会人文关怀, 体现、保障并实现着正义, 正是这一点使之能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并为每一个公民所信奉。因此, 对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时, 应注重引导大学生用现代理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 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让大学生真正领悟法律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使对法律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对心灵的契合, 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

(三) 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培养现代权利义务意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深人开展法制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观念, 它不会凭空产生, 也不会自发养成, 正确的法律认知需要学校的系统教育。为此, 要切实把《法律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 普及法学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摘要:大学生作为素质和知识水平都较高的群体,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学生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甚至缺失。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

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现状途,朗读

参考文献

[1]黄稻.社会主义法制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谢尚果.大学生法律意识研究及其提高的途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2) .

[3]郭声龙.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

“制度性”道德问题之我见 篇8

道德的“制度性”特征表现为道德本身就是制度,或道德是一定制度下的产物。道德是由道德规范、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及实施机制等构成的有机体系,因此,它既是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又表现为社会的道德行为,是社会的实践活动;既是制度本身,是社会制度体系中非正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定制度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因此,在制度的层面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道德的内容,一是作为制度本身,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非正式约束,表现为现实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二是作为一定制度约束下的人类行为,道德是社会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在一定的自我约束、制度约束下对道德规范、准则的遵守和践行。

1、在意识形态层面,道德是社会的非正式约束

诺思在其《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制度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规则)和正式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中,道德既是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非正式制度,也是人们在利益最大化行为中的约束条件。它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内容,我们可以把作为非正式约束规则的道德称为道德制度。

在社会的制度体系中,正式制度和道德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作为调节人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两者都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合作的作用,都具有经济价值。在大量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中,有些方面需要正式制度加以调节、规范和协调,道德无能为力;而在有些领域,道德的调节更有效率。两者不仅是互补的,而且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道德规范的实施、道德环境的改善,而道德不仅为正式制度的运行、正式制度的变迁提供价值观、道德观、意识形态的支持,而且与正式制度相容的道德观念、道德实践可以减少正式制度变迁的阻力,提高正式制度的运行效率,减少正式制度运行的费用。

2、在实践层面上,道德是一定制度约束下的人类行为

对道德规范的遵从与实践,即道德行为。只有将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才具有真实的社会意义,道德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因为在一个人的社会中是不需要道德,也不存在道德,道德作为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机制,产生于人与人有着广泛联系的人类社会中,只有在人类社会关系中,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冲突关系中,人们才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有利或有害影响的社会性活动作出真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道德判断。

因此,道德的本质必然要求在个体行为中,必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可以损己利人、利己又利人或利己不损人,但绝不能损人利己,其底线是不损人。

然而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可能带来损人利己的行为。机会主义源于“经济人”的自利本性,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在自利动机的支配下,不仅有“利己”之心,而且可能有损人之心,为了追求自身更大的利益,投机取巧,甚至不惜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只要有机会,就损人利己,采取不正当手段、欺诈、违约或制造虚假信息以谋取利益或交易上的优势,这种机会主义的倾向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性表现之一。

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并非不计成本,不算计利益得失,利益权衡是道德实践中无须回避的问题 。很多时候,道德行为的选择也是道德主体利益权衡的结果,很多时候,“经济人”理性也会在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中表现出来,借助“经济人”的假定和“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道德问题。“经济人”理性使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选择中必然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不仅追求精神满足,而且会算计其中的经济利益得失。道德行为的成本是道德主体在实施道德行为时包括金钱、时间和心理等方面的付出。道德行为的收益包括经济上的和精神上的收益,道德主体不仅会因道德行为的利他性或对自身道德观、价值观的实践而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而且会因道德行为带来经济利益。在德与得的关系上,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德得相通”的思想理念,然而主流的观点仍是将道德之得仅视为精神之得,或只把道德看成是人性健康、人格完善的必备要素,或者把道德看成是实现非经济性功利的工具,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将德与经济利益对立起来,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然,道德行为经济上的收益既可能是现时的,也可能未来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某一具体的道德行为不一定能在“现时”给予道德主体直接的经济利益,但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所形成的人格资本会使道德主体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或长远经济利益。

败德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包括实施败行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成本和收益,只有在败德行为的收益大于败德成本时,败德行为才可能实施。

制度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制度的作用都至关重要。这里的制度,包括道德制度和正式制度。道德制度中,包括社会的道德认知、人们的道德信念、社会的道德准则等。制度对道德实践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表现在:第一,制度可以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利益边界的界定,约束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大大减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二,通过制度的完善可以构建有效的道德评判机制和反馈机制。有效的道德评判机制和反馈机制,可以形成人们对道德行为利益得失的确定心理预期,激励人类追求精神利益的动机,改变人们在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之间的权衡,增强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虽然与主体的道德认知水平有关,但最重要的,人们的道德信念是在“干中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如道德主体从自身的败德行为中尝到了苦头,或者从家人、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中感受到了温暖和益处,一个曾受他人帮助的人更具有的助人之心,得到家庭和他人温暖的人更容易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社会,一个在道德环境中成长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道德之人,用德行来回报他人和社会。社会的道德评判机制和反馈机制是道德主体“边干边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的道德评判机制和反馈机制,人们会形成对道德的认知、理解和信仰。有效的道德评价和反馈机制必然是好人有好报、恶人必有恶报的社会机制,这样的机制不仅有利于在社会上产生有效的道德示范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而且可以使人们预知和确定自己的道德行为对自身利益的各种影响。因此,如果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是正确的、有效的,则有助于人们将道德认知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如果道德评价和反馈机制发生错误,行为人就无法获得有效的道德激励,就会造成行为主体知与行的分离。

当然,在道德制度和其它正式制度中,道德制度约束不具有强制性,正式制度的约束是强制性约束,它们各有长处,并都存在局限性,只有两者的相互补充才能构建完善的道德激励机制和道德约束机制。

二、我国的“制度性”道德问题

道德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人类对道德需求的强烈偏好,使道德供给总显得不足。目前,人们对社会的道德批判情绪较为激烈,“道德流失”、“道德混乱”、“道德危机”等诸如此类批判性词汇濒见各类媒体,这一现象反映出人们对道德现状的深深忧虑。现实中的道德问题和广泛的对道德的现实批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道德供给的不足,造成我国现阶段道德供给不足的原因不仅在于人类对道德需求的强烈偏好,更主要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制度重大变迁有关。这种道德供给的不足,既体现在制度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

1、在我国发生制度重大变迁时期,由于道德演进滞后,制度变迁和道德演进的不均衡造成了强烈的道德混乱和道德冲突。

道德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是不同的。道德不仅深受一个国家、民族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构成要件之一,它沉淀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灵魂之中,与正式制度的变迁相比,其变迁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从变迁的过程来看,道德制度不仅为正式制度的运行、变迁提供价值观、道德观、意识形态的支持,减少正式制度变迁的阻力,而且可以提高正式制度的运行效率,减少正式制度运行的费用。因而,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正式制度的变迁会对道德制度产生新的诉求。两者变迁的不均衡,就形成道德供给的不足。当一个社会的正式制度出现巨大变革时,这种道德的变迁与制度变迁的不均衡所造成的道德供给不足就表现得尤为明显。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制度的重大变革时期。我国的制度变革是广泛的、全面的,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改革,是在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分配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正式制度的变迁和由此而来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互动关系中推进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意识形态的创新为我国制度改革中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支持,减少了制度变迁和新制度运行的成本,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又使得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进一步分化。然而,我国正式制度的变革和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变革是不均衡的。一方面,虽然我国的正式制度的变革有过犹豫,但总的来说,是以一种凌厉的、坚定的方式在各领域全面推进的,然而,在此期间我国道德建设滞后,使得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道德供给不足,与新的正式制度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无法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从客观原因看,正式制度的变革与道德制度的变革具有不同的特征,正式制度的变迁相对较快,而道德制度的演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新制度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而新的、与正式制度变革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建立起来,所谓道德缺失、道德混乱和道德冲突由此产生,两者的不同步性和不协调,造成了两者的“紧张”,两者的不适应增加了正式制度变革的成本,影响了正式制度实施的效果,因而制度变迁和社会发展对道德的需求和呼唤以对道德现状的批判和忧虑的形式表现出来。

2、从实践的层面看,我国现阶段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制度缺陷造成的机会主义膨胀和泛化。

作为社会中的人,必须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考虑其言行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对人类个体必然的道德要求。然而,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永恒矛盾,使得人们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抉择面前,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利益,正是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使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然而人类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矛盾,自利心膨胀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泛滥则会导致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灾难。

如何约束人性中的弱点和不足,防止和克服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具有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可以大大减少人类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是,由于我们处在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制度的空白和不完善必然存在,制度的空白和不完善,造成人们是非界限的混乱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边界的模糊、不合理,使得损人利己的行为有机可乘,这种人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和行为不仅仅存在我国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其它社会领域和社会关系交往中。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流动性大为增加,而与高度流动性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个人信用制度很不健全,很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往往成为一次性博弈,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在意识形态层面,我们应该从道德与制度两者关系的角度来认识道德的作用,道德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主客原因,制度变迁和道德演进不均衡,道德演进滞后,增加了我国制度变迁和制度运行的成本,因此,加强道德建设,建立与制度转型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迫切任务。从实践层面看,应通过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防止和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我国的“制度性”道德问题。

上一篇:中国联通员工工作总结下一篇:13白鹅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