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创新发展的理念,探究更多传统文化转化的可能性。因此调研小组以五通镇为实地调研地,探讨当地农民画如何结合市场趋势与当地实情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这对其今后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通县农民画发展概况

广西桂林五通县位于桂林市西北郊,桂西北四大古镇之一,在古代的时候,先后有宋、元、明等朝代在此地设镇,名曰桑江镇。一直以来,五通县以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闻名广西,先后被称为世界举重冠军之乡、中国书画之乡、甘蔗之乡、鱼米之乡,并被授予“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五通镇农民画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当时五通镇进士肖九成画作得到皇帝的赏识与嘉奖,激发了五通镇才俊对绘画艺术的热情。他们是通过父教子、夫带妻、朋友传朋友、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使得五通镇农民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五通镇农民画按题材分为多种绘画方式,其中有传统画梅、兰、竹、菊的,有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有桂林山水画,有少数民族风情画,生肖画等。按绘画载体有书画、皮画、浅绣画、石刻、木雕、竹品、艺石等,其中“三张皮画”最为出名。农民画的绘画种类繁多,绘画的技巧精细,使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五通镇农民画是以个人作坊为最初的发展模式,到如今已初具规模。作为生活之余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成为了当地人表达自我情感的便利途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就要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其发展、传承、创新。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五通镇农民画借助自身绘画的独特性,成功将农民画发展成为一种地方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农民绘画水平整体不高、在绘画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在已形成的产业化发展中缺乏合理的管理等,造成农民画的发展出现瓶颈阶段。学者杨媛媛在“忠信花灯”的研究中认为,应该转变它以前作为吊灯习俗所使用的旧功能,转而与现代生活日用品、消费者个性化服务、进行文化品牌的包装和宣传等方面的融合,使得“忠信花灯”的功能转化和文化产业化就得以实现,从而得到长久的发展。而五通镇农民画同样应该实现在现代生活中的转化,并弥补当前的不足,使农民画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农民画是指具有典型的农民思想特征,具备质朴、醇厚的地域特色和审美方向的绘画作品。在对五通镇农民画的研究过程中,翻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于五通镇农民画的研究大多数是产业化发展与文化传承。学者张保金将五通镇农民画与河南民权王公庄画虎村和深圳大芬油画村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五通镇农民画产业化发展所需要完善的部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那么,在新时期的发展前景下,农民画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一直以来,五通镇农民画以当地独有的特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学者裴杰曾提到农民画家作品的一些优劣势,他提出,农民画家的作品的现状是:农民画家及其作品不被外界认可,缺少资金支持、内容形式陈旧和缺乏新意、市场化运作能力欠佳且缺乏产业发展配套的供销体制和营销人才。面对这样的发展模式,农民画无法发挥出其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久而久之,便会呈现出一种僵硬的发展模式。

五通镇农民画的审美价值与其文化的传承价值,一直是笔者想要去了解与研究的地方。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过,一种物品的价值是在当前的社会中仍然具有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那么,五通镇农民画不仅是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更为当地人带来了经济效益。学者周鑫认为,开发五通农民画可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还可以发展当地经济,二者相得益彰,并探讨了五通镇农民画的开发意义及路径。而学者胡绍宗则提出,农民画的健康发展应淡化发展动力机制中的非民间要素,将它编织到画乡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逻辑中去,转换它现有的价值与身份困境,使之成为画乡农民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文化活动。他坚持应从文化民生的角度引导农民画向农民自我娱乐的消费形态转变,不能一味的进行产业化发展,导致其本身的价值发生偏离。因此,如何把控产业化发展的“度”是值得注意的因素。当前五通镇农民画的发展一直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班调研组曾提出“打造农民文化品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五通镇农民画如何做大做强提出思考。农民画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种类之一,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实现功能转化,是笔者所思考的问题。

因此,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仅是作品的展出,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使之相对应的产业也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例如农民画绘画时所使用的纸、笔、墨、砚等附带品。而五通镇农民画的当代功能应该如何转化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明确,克服当前发展的不足,完善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实现振兴乡村的功能。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转化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当前乡村振兴的发展息息相关。钟敬文先生曾说过,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农民画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文化,它不仅仅为丰富当地人的生活兴趣,也为当地人增加经济收入。如何转变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它成为振兴乡村的一种途径,是至关重要的。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来自群众与乡村,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乡村形成产业化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五通镇农民画的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当地的旅游发展结合,形成以农民画为重点的产业化发展,为当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并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方式,为建设新农村、推进绿色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农民画的绘画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从作画师傅那里了解到,他们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绘画为他们带来乐趣的同时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使得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使与农民画相关的产业兴起,提高了当地的就业质量和人民的收入水平,让当地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实现了乡村振兴。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促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兴运,文化强民族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五通镇农民画作为传统文化的因子,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与传播性,并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容,推动了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地人绘画是以父子、夫妻、师徒等方式进行传承,让绘画文化一直保持活跃性,不断充实当地乡村文化的内涵。从文化内涵来说,农民画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农民画更是对生活的直观表现,是绘画题材的来源。在农民画中,充分体现了当地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待生活的从容与安定。农民画作为五通镇乡村文化的灵魂,应该与学校相结合,在学校进行教学,让更多的青少年理解、喜爱农民画,在丰富当地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让他们了解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文化的壮大。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情感的调节

民族优秀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可以体会到群众的个人情感,和他们对于身边事物的看法。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唱歌是广西人的一种情感的抒发方式,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广西人对于生活的热爱,那么农民画作为五通镇的特色文化,同样具有对乡村情感的调节作用。从传承方式可以看出,当地人的关系融洽,农民画起到润滑和凝聚的作用。同时农民画也是个人情感的一种体现,包括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等。从绘画的内容可以得知,他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信与喜爱,画人物的时候,其服饰体现了当地人对于历史记忆与社会文化等内涵的理解。在农民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后,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购买,使得更多的人学习绘画,从而使得乡村整体的学习氛围提高,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气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五通镇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之一。纵然农民画在创作、销售的过程中存在不足,但就其目前的发展状态来说,是处于有利的方向。

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就要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增强当地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五通镇农民画当代功能的转化,为其他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典范。德国学者阿斯曼曾说,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只要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就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五通镇农民画作为当地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已经融入人民的骨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在政治、经济、文化、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现代农民则有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自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陕西宜君、南京六合、安徽萧县、西安鄠邑、江西永丰、延安安塞、江苏邳县(邳州)、上海金山等地的农民画乡。全国各地的农村、牧区、渔岛、社区的数十个农民画画乡,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最广大群众对时代的感受。

摘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历史文化的根基,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五通镇农民画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一环。文章通过对五通镇农民画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发现农民画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产生了新的功能。

关键词:五通镇,农民画,功能转化,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

[3] 杨媛媛.忠信花灯的功能转化与文化产业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3):25.

[4] 张保金.浅析广西临桂五通农民画产业化发展[J].传承(学术理论板),2009(20):162-163.

[5] 裴杰.关于农民画家作品的发展问题和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46-47.

[6] 周鑫.五通农民画开发路径创新探索[J].艺术评鉴,2017(24):35-38.

[7] 胡绍宗.回归日常:农民画作为画乡民俗生活中的文化休闲[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1):49-52+109.

[8]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班调研组.打造农民文化品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临桂县五通农民画产业的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2):38-40.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双作用式叶片泵分析下一篇:管道定向钻穿越弥河技术及施工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