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共7篇)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方向)10级黄晓华 100402042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大学生教育 作用
论文摘要: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精神资源,在大学德育工作中有强大的教化功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精神能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 1
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国的壮志,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都是很好的教材。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代诗词就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思想性。其后,历代爱国文人都用瑰丽的诗句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爱国诗人屈原为使楚国强大富饶而追求不息的愿望的强烈表达;杜甫“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襟”的忧国忧民思想每每读来都感人至深;王昌龄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发沙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千古传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万世流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当代青年学生从中不仅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去实现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生价值。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精神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精神内容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举世公认的美好品质,主要表现为:整体主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他还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从而强调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成功之首;荀子强调“群居和一”,“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就是说,只要全社会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就能够实现国富民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团结协作的整体主义思想已深入到各个阶层,孕育了中华民族仁厚、宽容、博大的胸怀。我们今天弘扬这些思想,有利于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道义主义,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认为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为人处事坚持道义至上的原则。他还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他提出做人的基本德性是“智、仁、勇”,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并发掘了这一点,提出“仁、义、礼、智”,皆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古为今用,重德求善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关心人和尊重人仍然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克己主义,早在《易经》中就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的说法,认为君子应始终保持谦虚,2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重大成就,即使遇到再大的艰险也无法阻挡他们奋进的步伐。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中国古代另一位杰出思想家老子则提出了作为生活准则的“道”。老子认为: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应致虚守静,强调慈、俭、朴等,这些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克己、谦虚的美德,对于莘莘学子们在学业上专心攻读,生活上勤俭节约均有裨益。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
而对青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为背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一些历史上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而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番历史的考究和现代的诠释,并切实将其继承、弘扬和融贯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民族文化
在几千年历史的变迁中, 因为民族的差异所以会存在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法等等的差异。而正是因为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观念等等的要素综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国家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形成。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 其形成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非各占一半, 不分轻重, 而是精华是主流, 糟粕是分支, 精华是根本, 糟粕是枝叶。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虽然是经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创造融合而成, 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传统文化同时兼具培育人的特点。站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来分析, 我们接受的教育其实是不断产生并且带来作用的。这点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意识到。比如在《论语》载:孔子尝独立, 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鲤有没有学习诗经, 其答没有, 此时孔子告诉他, 如果你不学习就不能和别人有效地交流。所以, 鲤就去学习。然而又过了一天, 孔子问道其有没有学习礼, 鲤说并未学, 孔子告诉他, 假如不懂这方面的知识, 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所以, 他又开始学习这项技艺。众所周知, 诗和礼是意义十分关键的文化内容, 孔子明白这两者对人的品行的形成的意义, 所以才会告知其徒学习。所以, 诗虽是古代的诗歌, 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 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 儒家却叫做易教。所以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 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 也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上述的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也被此后的儒家继承, 于是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运用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做法。如今在一些国家运用传统文化育人的的做法还很广泛。比如说在新加坡, 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 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 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除了上述的案例之外, 像是日韩等的一些国家也对其十分的推崇。从此点内容上,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能够带动当今的社会进步, 在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 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 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 可以促进该群体形成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情感, 进而挖掘出该群体的爱国思想。《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的爱国理念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强烈的作用力, 从而挖掘出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正是在这种“家国一体”的传统思想影响下, 才有了后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脍炙人口的豪言壮志。同时也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同胞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得我国能够取得优秀的成就, 同时它还能够影响到该群体, 确保他们可以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
其次,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团结一致, 崇尚和平的意识以及十分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我们国家优秀的和谐意识有三项组成内容, 比如崇尚人和人之间, 人和生态之间, 以及人本身的三种层次的和谐。这种思想重点是注重天人协调, 也就是说它不仅重视天地人三者的协调, 同时还看中人的主观意识, 当分析人以及生态的关联时, 看中的是两者的协调共处, 而非单一的去治理生态。在面对人和人的内在关联的时候, 该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我们常说的一句内容, 换成当今的话语就是, 如果自己不喜欢, 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正是因为存在此种思想, 所以其非常的注重和谐, 将它当成是人们交往的原则和理念。然而在面对自我的时候, 它看中的是淡化身外物, 交人们用非常平和的心态来了解社会, 进而获取自身的协调。在这方面, 儒家讲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其中我国的佛教看中的是教会人们用一种平常心来面对事物, 看待并且了解生命原本的价值, 进而取得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然而只有有效的吸收上述文化, 才可以帮助我国的广大的学生群体能够形成正确合理的意识形态。
最后, 该种文化蕴含的注重自强的意识, 对于帮助该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非常显著地意义。《易经》中说过“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这句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针对此类思想,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颇曾经这样说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矢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违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们发现, 正是因为具有此种坚韧并且勇敢的思想, 我们过啊记得文化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延伸, 我们整个国家才可以在当今世界上不断的走向强大。目前的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大多都是出生于二十多年以前。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作用, 其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 因而会受到来自父母以及社会等的优待, 进而使的该群体的心理不具备有效地承载力, 而且当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不具备振兴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困难挫折面前也少了那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通常该群体对待社会以及除自身以外的群体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淡的心理。所以, 通过此种文化来对其开展教育互动偶给你, 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而且还可以培养该群体形成对待他人热情友好的态度, 同时还可以确保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 朝气蓬勃的心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借鉴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思想精华,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 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理论和实践证明也都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资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波折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强调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而儒家思想作为国家凝聚力的纽带。一向把传统文化作为其特点,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对中国历史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奉为垂范万世的圣哲。突出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续续不断的文化传统,而且强调这是一种凝聚着历代圣哲智慧的优秀传统。在对传统的认同中,儒家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儒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并以此为基础来宣扬爱国主义。在历史长河中,除了儒家之外,仍有很多文人墨客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
2.人格理想塑造的教育资源。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推崇人格道德的价值,把道德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例如,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古人并不反对追求物质利益,但是认为道德人格的价值远在物质利益价值之上,反对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道德人格。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见到利益应该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合乎道义的利才可以获取。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求“见利思义”必要的时候“舍生取义。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格理想的塑造也是十分重视。儒家人格内涵的合理精神是建构现代健全人格的思想资源。它强调崇尚人际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规定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人际和谐的两个重要原则:“和为贵”和“和而不同”。
三、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1.培养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爱国主义精神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艰苦创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儒家人格修养论对实现现代人格理想的借鉴意义。1.自律精神。其一,加强自律是由人格修养活动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其二,加强自律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2.践履原则。儒家理想人格理论诉之于“躬行践履”,把实践当作人格修养的重要环节,这一思想揭示了人格修养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格修养观的。
3.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助推的作用。华夏文明几千年,积累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诸多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教育更加重视接受教育的个体的道德培养,力求达到对于人才培养的德才兼备。时至今日,这种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仍然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上渲染着一些追名逐利、浮躁文化的今天,这种将传统文化融人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既是将“道德首要,成绩次之”的理念融人到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树立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王瑛,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价值[J],科技风;2009年24期
胥梅
(西北大学 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精华
(一)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
孔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或说为十五岁以上能够自己“束发修饰”的、或说为自己送上十条干肉作学费的,孔子都愿意给予教诲。
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类、贵贱、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学习的都收为子弟。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家语》《论语》的记载,有姓名可查的,有80人。颜回是平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路、子张、原宪、曾子、樊迟均为平民。公冶长,坐过
牢。颜涿聚是“梁父之在盗”。这些有罪之人,孔子也收了。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为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疾学在于尊师。” 意为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这些均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尊重,尊敬师长的良好教学风气。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还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熹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
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四书集注》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主张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也要学,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的水平。对学生而言,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二、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还是教育机制落后与官本位思想严重。到底大学主要任务是什么,每年投入的钱到底有什么社会效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放在第几位,如何合理评价教授工作,和教学管理与服务,这些基本问题都搞不实,很难搞好高等教育。
首先是教育体制僵化,忽略了文化学术氛围的培养;在大学校园里人人皆忙,缺乏交流沟通,缺乏活力。大家都怀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做事情,看重的是结果,而非事情本身。这种心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初始阶段,成功的捷径和方法可以总结和效仿,再想获取进一步的成就就相当困难了,很多人都会感到茫然,看不清方向。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什么成功捷径可以复制,支持你走下去是依赖于在初始阶段依靠兴趣发掘出来的方法途径。在这种缺乏自我兴趣能力培养的状态下必然无法进步,以至于只能安于现状,临渊羡鱼。由于没有浓兴趣、文化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丧失了本该在大学培养积极主动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导致了人人皆为现实谋生计,最终所培养的学生是统一化、标准化的。
其次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丘成桐曾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进行评价:中国的教育凝固
了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天才。目前高校大行其道的实用主义、与钱权攀亲戚则让人们担心这方净土有变成学店、黑店的危险。由此出来的学生会把非官即商作为人生前途。“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动技能的机器。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已不再是各式各样的人才,是类似于标准化的产品。如何实现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的大学教育的灵魂值得我们去反思。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合理的、有价值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由于受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的影响,纯洁的象牙塔里受到社会上官本位化的冲击。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做官,小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会有人在意我们的意愿,甚至是我们自己。再次是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严重;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对学生的发展前途做过规划。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高人一等的意识。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毕业意味着失业,很无奈的一种表达。这里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的生产相脱离,那么在这个前提上,我们的国家的引导呢?学校培养的责任呢?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我们的举措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具有劳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今天重视和吸取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大学传统和现代精神融会起来,既不失大学神圣的使命,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壮大。
(一)正确把握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其所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及国家民族的积贫积弱,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断裂与迷茫之中失却了传统教育理念之根,无可奈何地滑人了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潭。从此,功利主义就不断困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教育理念又被简化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主张向产业一样来管理。
无可否认,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不论是经济功利性还是政治功利性,都属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或任务内容。因而,大学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虽不能完全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能简单追求功利性。正确的把握和理解功利性追求,使当代教育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
(二)致力于大学教育目标,造就健全国民
人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育理念,特
定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特定的教育活动及其本质特征。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它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本质,因而也就决
定着教育活动的本质。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从而实现其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办学目标。
1.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办学体制不是让素质教育应鼓励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发展个人潜能,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往往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把掌握知识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天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纷繁复杂的证书证件考试的奔波上,而忽视对个人人格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趣爱好的培养。最终的结果就是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但要能掌握生存本领的责任,还要承担传承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任;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是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思想开放,行为合理;独立思考能力强,能评估他人,且对自己有正确估价,又能掌握明了现实情况。拥有独立果断的判断力,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有强烈的求索、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承受力强,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培养这样的同学公民,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2.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钱学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学生有创造性,只培养模仿力、接受力,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教育要改变对知识的复制和模仿,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批有创造性而不是有模仿性的人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指引、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想法。只有我们学生自己看懂了,再加之学校的引导,才能使创新的思想在大学的校园里传播发展。
3.顺应市场化需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大学迎来了一个加速膨胀发展阶段。在现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大学要靠自身的条件吸引学生,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通过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几年的学习适应社会的竞争,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众所周知,名师出高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另外注重课程安排的完整性,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内容和体系,也要从实际出发,使课程体系
更完整、内容更符合实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增强实践能力。
古今中外大学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当现代大学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传统大学精神却开始走向失落,大学似乎越来越
远离其本来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古代教育理念的优秀传承,加快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的教育目标。
浅谈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最强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全面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扬起以《决定》为中心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旗帜,把精神具体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高等学府充满和谐与特色的优良校园文化氛围。[1]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我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以下几点初步的学习认识。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化、对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心已定,并且充满了信心。我们要按照《决定》确立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办法等,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开启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学科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的疏导中。
这是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归属,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辉煌。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和价值,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所以人的任何行为都能找到它文化的根源。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象征着智慧和品位,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魅力。文化特征又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若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保存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是首要的前提。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多样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
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很复杂,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心理问题更趋发散性和多样性。胡锦涛总书记出席清华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殷切希望当代大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前进道路。文化强国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大学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至少承担着四个方面的职责与使命。
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大学的文化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大学成为文化创新的实践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强调两点:一是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意义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特别是人文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深层次理解和交融的桥梁与纽带。二是促进人文与科技的交融。在这方面,大学特别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最有条件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人文的、社会的、伦理的价值引导。学校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学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又是思想建设的阵地,具有孕育和创造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职能,应努力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创造和传播的先锋。
要使学校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就必须确保学校所造就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更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境界。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为此,学校要牢牢抓住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重要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在教师中要以落实“爱生承诺”为契机,树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思想,确实担负起教育和转化每一个后进生的职责,使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活泼、文明高雅的活动,通过举办校艺术节创设舞台,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要抓好文明学生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中的先进事迹去占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形成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3]当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学生也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主要解决知识为谁所用的问题,其中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内容;二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主要是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以外的文化知识等;三是科技创新素质, 主要指的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四是身心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除此之外, 在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发
[4] 展的大背景下, 对加强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在肩负起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杜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就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我们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时,人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现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标准。即使一个人身体残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弃,照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乐,幸福。相反,即使一个人有健康的体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弱,他的生活不会开心,甚至可能逐渐损害身体健康。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知识分子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文化价值的阐述、维护和传播上起着重大的作用,现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变迁,追根溯源,也是从知识阶层逐渐向全社会渗透的。”[5] 【参考文献】
[1]胡燕.学习《决定》精神扬起校园文化建设旗帜[N].商情.2012(10)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习’信仰暑期社会实践团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爭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幵放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汄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红色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今大,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土义远大理想,堤高高校人才培养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理想信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怎样拓宽和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理想信念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价值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自觉追求。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坚定,标志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形成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和自觉提升价值追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不断展开,理想信念就会具备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就会成为指导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思潮更加纷繁复杂。身处这样一个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年代,当代大学生自然也难以摆脱思想剧烈变迁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新媒体信息的良莠不齐,更是让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极大挑战,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重功利轻信念、重实际轻理想的思想倾向。
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怎样在多样中谋共识,让广大大学生勇敢担当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先锋,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头等大事。而其中之关键,就是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思想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理想信念主导地位的形成不是自动的,它必须要靠提升教育实效来占主导。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每一大学生个体对理想信念的认知与认同是有差别的,这也势必会导致众多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学习、领会、接受和践行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理想信念的教育在坚持多元中立主导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实现主导性和大众化相统一。那么,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理想信念教育更为高效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现状
1、各高校对理想信念教育所采取的形式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部分,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方面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措施,通过形式各异的方式方法,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方向。比如:
a.联系老党务工作者、党员老教师、党员杰出校友为广大学生现身说法,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政策,结合自身实际,讲解党性认识、人生感悟,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b.领导干部走进校园做形势政策报告,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学习讲座,举办“先进性在基层”系列报告会等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
C.组织开展“与信仰对话”活动,大学生党员与老院士、老专家党员共同交流对信仰的理解;组织开展“在寻访党史中成长”活动,学习整理党史书籍,通过各种党建文化活动的耳濡目染,涤荡大学生灵魂,进一步升华精神,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d.紧扣“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上涵盖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新农村建设,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社区建设、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让“在实践中成长”成为大学生党员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内涵的重要途径。
e.举行升国旗仪式。在各级各类学校精心组织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集体奏唱国歌,举行向国旗敬礼、在国旗下演讲等仪式,开展在国旗下讲述抗战故事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f.开展主题党(团、队)日和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参观抗战主题纪念馆、瞻仰祭扫烈士墓、寻访抗战校友等形式,组织主题党日、团日、队日和班会活动。
„„
学校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寓教于乐,将教育融入到活动的乐趣之中。高校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地方政府及社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去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调研,我们通过走访村民,学校宣讲,与团县委领导座谈等形式对平山县政府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查。
第一:学生在校期间。这个时期,平山县政府主要是采取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辅以各种赛事及活动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方面:主要以县委领导走到校园,走进同学,切实感悟学生需求,然后针对一些问题做交流会,针对时事政治,方针政策做讲解分享报告等,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方面:在重大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抗日战争纪念日等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节日,开展相应的主题征文活动、文艺汇演、社会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等活动,通过对特殊意义的节日的庆祝,来提高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感悟。再者,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时代热点话题等进行正能量宣传;以青年力量,清朗网络。招募网络志愿者,在网上发表青春正能量文章,引导网络言论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二:学生放假期间。在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学生相对空闲的时期,把握好这个两个时间点,对理想信念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与乡村之间,政府积极搭桥,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社会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充分利用红色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招募景区讲解员,在通过培训之后,让学生为游客讲解革命历史,在讲解学习的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思想。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在暑期走进山区学生的生活,为山区孩子的生活带去别样的精彩,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也提高自己志愿服务社会的能力。过年前夕,招募社区志愿者,清扫街道,关爱社区,关怀社会,关心国家,在青年的心中树立“大家”意识,增强理想信念。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个人的生活、职业理想占主导,社会共同理想相对缺乏。当今世界,虽然地区冲突不断发生,但和平与发展已是整个世界的主题。在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人们追求更富裕的物质生活,更美好的文化生活是自然的事情。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激烈的竞争性导致了个体必然去完善和体现自我,去获得生存空间,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成了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相对而言,注重自我的同时,集体的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就变淡了。大学生是社会中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有知识的一部分青年人,社会对他们具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和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单位人数,占到被调查对象的63.05%,选择国家最需要去的单位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3.17%。从就业选择中可看出,大学生们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较为普遍,这是社会现实生活在大学生们思想上的反映。[3]尽管大学生们也有社会理想与报负,但处在相对较为边缘的位置,这与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与社会现实生活间的差异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倡导树立健康向上的个人理想信念的同时,大力提倡树立社会共同理想信念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引导他们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2、在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时,只有少部分大学生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与无数的爱国先烈铸造了爱国主义的民族魂魄。在一次调查中,对“报效祖国在你心中的位置”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首要位置”和“重要位置”选项的大学生人数合计占总数的80%[3]。在另一项调查中,选择理想目标时,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占的比例最大,为43.35%[2]。在一项调查中,同意社会主义终究战胜资本主义的占44.7%,不同意的占16.4%,说不清的占38.9%;同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走向趋同的占36.4%,不同意的占39.6%,说不清的占24%[4]。在调查分析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状况时,在理想目标的选择中,选择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占9.99%;在入党动机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7.34%[2]。由上可见,当代大学生心怀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主流。我们所倡导的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只有在少数青年大学生中得到响应,这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是相适应的。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崇高理想不断被人信仰和坚持过程中所经历的自然阶段。
3、多数大学生具有健康的理想信念,少数困惑迷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数大学生树立起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崇尚物质追求,崇尚自我实现,理想信念倾向于实用、务实是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特征。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好工作成了许多人求学的内在逻辑。那些着重于引导学生人格和心灵纯洁美化的思想性、价值性学科及其课程,往往被一部分学生视为无用的知识而备受冷淡,而那些在求职时备受宠幸的实用性、技术性专业则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5]。在一项调查中,当问及人生目的时,选择“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的人数占调查对象的65%[6]。在另一项调查中,当问及“追求有用比追求理想怎样?”时,有下列答案:更需要;较次要;都需要;无所谓;其它。大学生对上述答案的选择比率依次为32%、21%、43%、3%、1%[3]。从上面的调查可看出,理想与实用在大学生心中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大学生对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尽管充满信心,但对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却表现出淡漠、迷茫甚至怀疑的态度。
4、高校对理想信念教育没有客观、全面、完整的研究与应用。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不顾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往往唱高调,让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虚空”的感受。譬如,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远大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一直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尽管青年大学生喜欢憧憬未来,追求理想,但过于遥远的未来理想信念他们没有实际体验,而现实生活与远大理想存在巨大落差,这往往使他们对理想信念产生“虚、空、远”的感受[7]。思想政治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现状,需要大力改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
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革命传统是指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教育群众学习和发扬革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其核心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正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弘扬的主旋律。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它得以世代继承、延续、光大,从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抵御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政策的影响,防止和消除信仰危机,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革命传统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资源在本质上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反映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蕴含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功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产物,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素材,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正是红色资源的核心精神内涵之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铭记苹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能不断丰富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的政治方向更是关系到我们国家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在政治方面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对我国的各项发展充满信心。但也应该看到,伴随经济的上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态度和思想方向上出现了迷茫和困惑。因此,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红色资源经受了人民、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并在传承和创新中得到发展,其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有机契合。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和丰富的精神价值,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革命遗迹都折射出革命先烈们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四)提升当代大学生科学、人文、道德品质
红色资源所展示出来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强化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特别是建国初期,我国科技的发展缓慢,没装备,没技术,但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在沙漠里用算盘打出了“两弹一星”,学习我国科技发展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继承革命先辈们科学攻坚的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热情;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进一步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树立崇尚科学的信念和信心。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综合体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丰富心理世界,充实文化生活,确立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需要根据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需要长期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将其有机融合在人文理念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育和人文环境的营造中。首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理念,主要通过红色文化知识的渗透来实现。利用网络媒介、专题讲座、参观展览、文艺演出等多元的途径,对红色资源中“红岩精神”“抗战精神”等优秀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和传播。再者,红色景点营造了较好的人文环境。红色旅游资源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资源共同存在或相互渗透。使大学生在在参观革命遗址和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觉悟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8]
四、新时期下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
教育总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创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载体,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理想信念教育,除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灌输,更应借助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使大学生受到一定影响、熏陶、感染、感化而主动积极接受。革命传统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载体,具有感染力强、直观生动等优势,这对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挖掘地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利用其蕴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此,我对新时期下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以实践队的形式形成队伍传承
高校组建红色实践团,利用平时的时间学习和探讨红色精神,学习红色知识,熟读红色历史,然后借助社会实践的契机,通过联系各地各地团省委,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展开大众宣讲。针对时势方针,国家政策,进行解读,以平实的语言将和群众相关的政策讲解给人民听,一边学习,一边影响身边的人。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影响,扩散活动影响力,使大家关注活动的本身,再关注到那一段历史,那一段革命,以及其背后的红色精神。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实践团为根据地,总结每次活动经验,以旧带新,传承革命经典文化。在新生开学时,为新生代带来一场宣讲活动,活动由师兄师姐带来,相互之间的距离更近,更容易在学生之间引发共鸣。在锻炼了老生的同时,也给新生展示了高校的魅力,塑造了集体荣誉感,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
(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专题讲座
邀请抗战老战士为学生们做专题讲座,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老革命家讲故事不同于老师上课讲政治课,老师授课主要讲的多是国家政策性内容,较为空洞,且都为官方的语言,枯燥乏味,以此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更有甚者,在青春期叛逆的情绪下,可能造成反作用。然而,通过老革命家讲故事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一是老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容易抓住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的心,再者,老先生讲述的内容多为抗战时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以及人生感悟。他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更加具有建设性,而少功利,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更具有意义,这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三)结合“互联网+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网络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给我与我们很多启示,同样,将“互联网+”运用到革命传统教育中,对于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是具有极大的作用的。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兴网络工具,在传统节日,红色纪念日等,进行相应的宣传,发掘这些节日背后不曾被人们关注的东西,以新颖,吸引人的内容提高关注度,扩大影响力。这对于提高网络时代的公民道德水准、加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传统教育模式
高校还应借助墙报、校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主题班会,有意识地营造革命传统教育的校园氛围。采取演讲、朗诵、知识竞赛和PPT比赛等的形式,通过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经典,演红色话剧、参与红色影片的拍摄等途径,把抽象的革命传统内涵还原成为具体丰富的革命形象,把革命传统的历史感转化为大学生耳闻目睹的现实感,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在亲身经历中受到感染、熏陶,更具体、更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爱国主义的情怀,激发革命斗志,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应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9]
五、结语
总之,不论是用革命传统教育助推理想信念教育,还是以其他的手法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一个必要条件是遵循人的心理规律,要按人的心理规律来进行。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过程出发去研究,才能揭示规律性,达到实效。首先,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客观事实,去证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正确的选择,去激励人们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列宁强调:“少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其平凡但生动的、来自生活并经过生活检验过的共产主义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大家,我们的作家、鼓动员、宣传员、组织者等等都应当不倦地反复提出这个口号。”[10]其次,结合时代特色,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本身就有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中个人的理想信念之分,社会和个人的理想信念又各具层次性。把过去一讲理想信念教育,马上就上升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做法,转变为从青年现阶段个人的社会的理想、奋斗目标讲起,逐步上升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以往教育中存在重社会理想轻个人理想的倾向,要坚决改变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对立的观念,明确符合社会进步与人民利益相符的个人理想本身就是社会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引导青年把个人理想实现和社会理想实现紧密结合起来。[11]以其大者兼其小,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梦想紫红,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推动国家理想的前进,最终达到中国梦的实现,铸就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杨宜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光明日报(2013年02月02日11 版)[2] 李卫东.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86~91
[3] 操良利等.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2):45~68
[4] 戴金祥,骆家宽.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7(1):37~39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萌芽于唐末至五代时期, 发展兴盛于宋元, 延续至明清, 并在清末时期发生转型。书院以私人创办为主, 集收徒讲学、学术研究、藏书印书、议政论事于一体。宋代是其鼎盛时期, 主要原因包括官学的长期低迷、理学思想的兴起、科举制度的腐败、印刷技术的进步等等。在这一时期, 书院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众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纷纷出现, 并且在日后的长期发展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诸多教学思想理念, 科学内涵丰富, 值得后人借鉴和发扬。
首先, 书院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书院教育的方针是实施“五教”,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并相应提出了为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 (正其谊, 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和接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的重要原则。由此可以看出, 书院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人格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希望学生明理, 懂得为人之道, 养成规范, 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其次, 书院致力于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宋代理学家张栻在主持岳麓书院时曾提出:“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 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他否定了追名逐利的“官才”和只擅言语文辞的文人, 指出书院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致君泽民”的品德。在张栻的基础上, 朱熹又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不在于学, 此教之道也。”他强调了天下国家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 书院教育注重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并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从始至终给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研究, 提出问题, 寻求解决方案。
另外, 书院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感情十分深厚。书院老师大多博学多识、热心教学, 对学生的教育孜孜不倦, 倾注了大量心血, 关怀学生如同子女, 并且自己以身作则, 为学生们树立做人为学的榜样, 因而学生们也爱戴和尊敬老师, 将其看做亦师亦友的长者, 尊师重道。有些学生常年追随老师左右, 在老师去世后继承师业、广招门徒, 以继续研究、发展和传播老师的学说。宋代各书院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院精神, 如实事求是、潜心钻研、兼容并包、敢于质疑等等。譬如朱熹有言:“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有疑, 方始是学。”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二当代大学教育弊端漫谈
“书院里坐堂讲学、研修的学人一般都不是急功近利之人, 他们达则兼济天下, 隐则独善其身, 多有求是做学问之意。这种治学传统和研修氛围千百年沿袭下来, 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书院精神, 这是很可贵的。”然而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功利主义、追逐名利的现象, 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到达深处。部分大学生机械化地上课下课, 讲台上的人在说什么已经无关紧要, 期末考试能够通过便足矣。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的是成绩、学分和排名, 如何获得更多综合加分, 如何拿到各种荣誉, 如何充实自己的简历, 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 在现在和未来更具竞争力。于是, 各种负面效果接连产生, “唯分是图”而不择手段、盲目攀比而陷入非理性的状态, 诚实和道德被推挤到了最外层, 现实功利的思想渐渐占了上风。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危险。
或许中国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相对无法满足的现状是需要考虑的。我们的课堂一坐就是几十人、上百人, 为了相对公平地分配最好的资源, 以成绩排名似乎也变得无可厚非。于是顺理成章, 成绩最好的学生拿到了奖学金, 获得了荣誉称号, 得到了推优和保荐的资格, 被推举为入党候选人,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起我们的教育就多以分数论英雄, 到了高等教育的学府依然摆脱不了如此尴尬而无奈的局面, 此种弊端由来已久,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传统书院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模式。书院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上注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各个书院都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学规”或“学制”, 从制度上约束学生, 强化学生个人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性认识, 同时强调学生的自省自克, 要求学生能严于律己, 从各方面来进行自我反省, 做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时正视自己的过失, 并能改过迁善。从这个角度来看, 日常规范的树立和长年累月的道德品格熏陶的确能促进书院学生的人格陶冶和境界提升——先是通过学、问、思、辨的“为学”过程, 使其认同和明理, 再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每个学生个体的“修身”、“处事”和“接物”中。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学不能致用, 与实际脱轨。有些大学生在校园里成绩优秀,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相去甚远, 很多现实问题是纯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这便涉及书院教育理念中“经世致用”的思想。张栻“致君泽民”的育人目标在现今看来尽管带着当时阶级社会的种种封建等级思想, 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但较之以往传统世俗的人才观已是极大进步。此后, 朱熹提出的教育之首要任务即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书院精神的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德高尚、克己奉公、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虽然古今“经世致用”的外延不尽相同, 两者的内涵却始终有着共通之处。反观当下, 学生时代, 学习课本知识固然重要, 但以此为基础, 我们还需要学而能用, 不断在生活中培养实际操作、人际交往、处理事务等能力。“高才低能”的现象令人心痛也倍感惋惜, 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经历, 着力培养有学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另外, 师生关系疏远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有高校教师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感叹, 大学真不同于小学和中学, 一年又一年的学生来了又走, 往往课程一结束就成了几乎毫无关联的人, 师生感情淡薄太多。这应是单纯的选课模式和学分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之传统书院教育,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思想言行和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影响着老师, 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大学现状往往是大多数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仅限于课堂, 课后则接触甚少, 有些学生甚至连自己的老师姓甚名谁、长相如何都毫无印象。缺少沟通与了解的交往, 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也恰恰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其实, 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大家有意识地彼此关心或是探讨问题、进行交流, 学习古代书院中师生的相处方式等, 都可以很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古代书院的许多治学精神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对于今日我们探讨的大学精神有借鉴意义, 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育人中, 而非仅仅是一条挂在墙上的标语。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殊的一种教育机构, 它为我们提供的诸多值得当代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仍需要不断践行和发扬。汲取其教育之精华, 反思当代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 并努力改善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一条长路。
参考文献
[1]格物通.卷六十一[O].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格物通.卷六十一
[2]郑慎德.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 (1) :121~124
[3]张宇.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94~96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推荐阅读: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文化的建构11-04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1-02
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11-27
试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10-31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2-16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10-18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11-19
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09-29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5-28
食品安全与当代中国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