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必须建立在已习得的化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学习活动, 才能去更好的把握新的化学知识。可是, 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往往表现出很多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不足和不能切实把握化学知识的实际困难, 以此这就阻碍了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的化学知识。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们已经习得那些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已经具备了的学习化学的能力, 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最近发展区”水平, 从而创设科学的, 适当的、引人入胜的化学学习情境,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教育学的概括原理揭示:任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迁移内容都是由这两种学习活动中的相同一致的成分, 这些成分的共同的构成原理造成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虽然是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 适用范围较广的, 同时这些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还反映着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规律和内在的本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更好把握, 因为, 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 才能够较好的解决相似或相同的学习问题, 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及方法的正迁移。在教学中, 笔者为了让学生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 在实施化学教学时, 首先针对学生学情给学生设计恰当的合理的学习内容或化学练习题, 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内容。而后, 教师在学生已经充分把握这些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以后, 再给学生设计一些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的化学应用问题, 绝不能顺序颠倒, 那样会让学生造成知识的杂乱无序, 而造成负迁移的结果。如果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师如能让学生通过实验,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有关化学规律、学习化学的方法, 这将有利于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迁移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
化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内容, 对于中学的化学教材, 在学生学习的化学内容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没有直接给出系统的完整的知识链条, 设置的每一单都是独立的, 但是化学新课改的标准中, 从整体的视觉审视化学内容, 会发现整个中学化学各单元之间的知识内容有着许多结构化的化学知识体系。所以, 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其次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些方法, 如:化学知识点的比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等方法的把握, 让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点由相对的分散到构建化学知识点的系统化、整体网络化。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就是用已习得的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的方法来解决化学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境中的问题当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置身于一个新的学习情境时, 常常因为化学知识所呈现的新的教学情境与学生以前获得该化学知识、化学方法时的学习情境不太一致, 学生经常是不知怎办, 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推理能力以及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面对新的化学情境中的问题时, 不知手足无措, 能正确及时的把已知的基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因此,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选择与应用情境匹配的化学学习的知识内容, 并对新情境中的基本化学知识点进行适时引导, 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学习化学新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 将已习得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从而更好地解决化学新情境中的问题。现在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各级各类化学考试卷中试题内容都注重综合试题的考察, 这些试题内容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生产、社会生活为背景, 以化学的具体知识为载体, 全方位的检测学生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当然, 要培养好学生的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变式训练。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切实把握很多在内在本质和原理一样的化学知识, 引导学生仅仅围绕所学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然后用不同的视角去重新构建化学问题, 从而实现在新的化学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产生化学知识迁移的定势, 这种化学的知识的迁移的定势是指在学习化学时, 学生随时将已学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的心理准备状态。有时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看似情境相同的化学现象, 它的蕴含的本质去相去甚远, 但大量的实践证明, 处于这种情境之中时, 学生们大多会产生负迁移, 此时, 化学老师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采取多种方法来解除因定势的影响而造成的学生知识认知状态的负迁移, 真正促进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化学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 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初中阶段的中学化学学习的目标是学以致用, 具体地说是学生将自己所习得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方法等充分恰当的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能够去解决一些现实的化学问题。那么为达到这个目标, 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面对, 不应该消极, 要积极地启发利用学生的潜藏的化学学习的动机, 引导学生将这种化学学习的动机因势利导地迁移到学生新的化学学习活动中来。实践证明, 学生如果真正喜欢那门课程, 他们对学习该学科课程就充满着强烈的兴趣, 当学生对该课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探求心理时,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当学生不喜爱这门学科时, 在学习中往往会产生负迁移。因此, 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 教师应在教学前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便在学生处于迁徙状态时给予及时的引导, 并且化学教师还应通过多特设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应急状态, 能够使学生顺利实现化学学习的正迁移。
摘要:本文提出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创设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情境等。旨为同行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关键词:化学教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何少华.化学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2]何少华.化学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3] 蒯超英.学习策略[M].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2.[3]蒯超英.学习策略[M].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2.
推荐阅读: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06-06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10-06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06-29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10-01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07-24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07-15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07-03
初中化学愉悦教学初探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