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精选11篇)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1

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先学后教,自主自学,互助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验,充分显示出通过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使学生想学、爱学、善学、会学,并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自主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让我再次体会了纠错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将我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理解我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步。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而获得的。英语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生错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犯错误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这种犯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创新求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纠错时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而要理解学生。学生学习英语时之所以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为英语语法概念不清,造成对已掌握知识的超范围运用。例如,在熟悉了The teacher teaches us English,一些学生会想当然地说出The teacher teaches our English 2.为母语干扰,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或 语规则的制约。例如:He has a basketball.(正确),They has a basketball.(错误)

As it was dark, so I didn‟t go to his home.(错误)—— As it was dark, I didn‟t go to his home.(正确);

3.为语言交际熟练度不够,由于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缺乏语言操练的空间。加之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多,不仅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压力,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夹生”(尤其学习后进生),这些都困扰和束缚着他们。

4.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不主动,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家庭作业更要盯紧了。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根本就别想。5.当今社会流行风气也影响着他们,正如韩国国家队足球教练说中国足球队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精神力”。这代孩子也如此,他们没有吃过苦,蜜罐里长大。让他们刻苦学习,决大多数人做不到。基于以上原因我理解我的学生决定正确面对他们,哪个孩子不想好? “好孩子是夸出来得”,每当学生犯错时,我都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错误,我们应该感谢他,我们多了一点学新知识的机会。”或者说“这个错误很好,老师多了一次讲题的机会”等鼓励的话,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及时找出“病因”,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有时基础差的学生比基础好的学生做得还好,我就及时表扬,使得许多同学增强了信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错误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

二、理解纠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的纠错可以快速提升教学成绩,这符合“木桶原理”。常有人这样说:“讲一遍是应该的,因为是新知识;讲两遍是必要的, 50%的学生会了;讲三遍是正常的,90%的学生记住了;讲四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生自己会灵活运用了。”这句话一个方面讲是学生犯错误的反复性,另一个方面说明纠错教学效率低。于是我对纠错教学进行反思,目前的纠错教学往往是单纯地把正确答案强塞给学生,我决定让学生讲题,引导他们找“病根”,从根上治“病”。这样虽然耗时,课时量小,但对症下药十分有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语言表达力强,思维活跃,课堂上的他们快乐了。

三、再次深入分析,有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

1、正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在练习中不怕学生出错,要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尽量提出各种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练习时,尽可能吸引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参加,让他们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的不够全面,甚至出现错误,教师绝不能斥责,决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用心听他们回答,耐心等待,鼓励他们完整地完成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补充改正,教师则从中启发诱导,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

2、抓住练习中有代表性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错误一点就破,有的错误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而逐渐得到克服。如果见错就抓,发现错误就纠,就会使练习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教学重点,抓住那些大量存在而又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规律。

3、采用归谬法,强化对错误的理解。

讲课或练习时,教师有时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引出错误的结论,然后发动学生找出错误的关键,分析原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四、我在教学采用“五步”纠错法。

1、立足课堂和课本知识,“课堂现场纠错”。这是教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也是纠错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多么好的时机,多么好的改正机会,现教现场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进行固定句型的练习时,教师可直接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并就错误处给予详细讲解,强化训练,加深记忆,培养语感。例如:

Student: I by bike to go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Teacher: No.You should say„I ride a bike to school.‟or„I go to schol by bike in the morning.‟Like this, we can find some more

:go to school by bus = take a bus to school, go home on foot = walk home.2、学生“作业自我纠错”。学生作业或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订正纠错,即常规的纠错方法,但教师要辛苦仔细监督。

3、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做错的题(作业本的和测试卷的)收入其中,并注明错在哪里,找出原因,并改正(本子一页分三栏)。这样一道错题改两遍争强了纠错的效果,单元小结时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养成平时有空翻一翻,考前在班里认

真看一遍的习惯。允许学生犯错,使学生在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4、学生交际互动纠错,即“群学纠错”。语言是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运用的,需要与人交际,可以说语言交际是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它可以令学生在一种自然环境中获得难以想象的进步。而在交际中采取学生之间的互动纠错,查找语言规律,能够减弱学生出错时的窘迫感,避免挫伤其积极性,同时还可检测其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5、教师也要备有一个“易错题记录本”,把学生的错题都积累下来(最好是各届的),教师要及时找出“错因”,想办法补救,上“典型题纠错课”。在复习时分类、分期进行辅导,对语法知识不清的错误,要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对“认知遗误”的及时补正。这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经过“五步纠错”,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彻底纠错补漏。对指导和改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大大提高,优秀生“脱颖而出”。实践证明 “五步纠错法”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现在我十分感谢我的学生能够十分宽容的理解我课堂上的错误,他们的宽容促进我们在纠错中进步。在教学中,我率先垂范,做出表率,知错就改。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2

翻看学生的纠错册,发现有这么几类问题:只标注题目的出处页码和答案,完全应付式;只要有做错的题目就摘录,未仔细分析归纳,厚厚一本;对错题只标注了知识点,没有说明错误的原因,分析只停留在表面;有选择的记录整理,但是记录太密,只就题论题,没有留白补充。由此纠错册的效用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变“错”为宝呢?

二、纠错册的建立

1.错题的内容。错题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练习或考试,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等,收录的内容可以是易混的概念,易错的化学用语,解题方法总结等,这些会使化学学习更具实用性。

2.错题的记录。一般错题的记录是采用抄写的方式,通过这个过程能加深记忆和理解。但由于初三课业繁重,时间紧迫,全部采用抄写的方式不太现实。建议新课期间通过抄写错题的方式,而复习课期间则采用剪的方式,选定错题直接剪贴在纠错册上,从而省时省力。而化学上经常出现的图像,流程图等,如果采用自己画的方式不仅难以画的规范好看,还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手机拍照的方式,如果不清晰,还可以使用多种App处理图片。例如,扫描全能王就能使图片清晰,方便阅读。另外记录时可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对错题进行标注:如原题是黑色笔,正确答案红色笔,解题思路蓝色笔,还可以用各色的荧光笔圈出注意点。这样就会使错题清晰明了,更富条理性。

3.错题的整理。

(1)错因分析。分析并标注错误的原因:概念混淆、审题错误、理解片面、计算错误、误中陷阱、表达不全或思维不缜密等,这是纠错册的关键环节。

例1(2014.扬州.15):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学生整理的错因是:对化学实验的现象记忆不清。那么记忆不清是针对某一个选项,还是都没记清。实际上A中还涉及到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红磷燃烧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是烟,而浓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小液滴,是雾。这个知识点,可能正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而错因分析中并没有体现。

(2)纠正错误。标明解题的正确方法及得出正确答案的原理及依据,找到并标注出解题的切入口、思维突破的方法、解题技巧及规范步骤等。若为选择题还要分析每个选项的错因及如何改正,并注重从化学课本中找到相应的解释或依据,标注在选项上,以加深印象,谁解决的错题越多,谁的进步越大。

(3)留白补充。一道错题的一次整理还不足以保证下次不会犯错,这表明错题的整理还只是停留在表层,还需要不断的收录相关知识,通过归纳、类比,真正理解这类题目。由此可见错题的留白是很有必要的。

(4)错题归类。纠错册不是整理了就有用,同样存在着效率问题。错题宜归类放置,可以按照章节分类,也可以按照考查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如化学纠错册可以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等几部分。还可以分成知识型错误、思维方法型错误、计算型错误等。规范的整理方式方便学生的查找,这比机械的按照错误出现的时间顺序整理的效果更好。

(5)活页装订。将错题按自己的风格,编写目录和页码,进行活页装订,这样便于错题的及时归类或补充相关习题,也便于后续纠错册的“瘦身”。通过整理,真正掌握知识点以避免在将来的学习中再犯,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三、纠错册的使用

1.学生对纠错册的使用:

(1)定时翻阅。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在记忆后,短时间内便会大量遗忘,因而纠错册需要定时回顾来巩固。每隔2-3天就要回顾纠错册,并在旁边做一些记号,如圆圈,三角,波浪线等,通过适时的总结反省,避免同样的题目一错再错,使复习更高效,学好化学的信心也逐步建立。

(2)交流错题。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在别人的错误里吸取教训,查缺补漏,防止发生同样的错误。这种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课前小组内合作,整理纠错册中的选择型计算题各3题(排除相同的错题),上课时,通过抽签的方式,完成其他小组准备的错题,最快最好完成的一组将得到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交流纠错册,在提高成绩的同时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精减错题。随着不断的温习、总结,将已经完全掌握,不犯二错的错题题号用红笔或记号笔删除(错题题目和其他内容不要删除,以备将来查阅)。通过这种方式给错题“瘦身”,留下的题目就是错题中的经典,成为自己阅读时的重点,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反思诊断。反思诊断包括六个阶段,即反省阶段、评判阶段、问题察觉阶段、问题界定阶段、问题解决和总结提高阶段。要求学生先复习先前段学习内容,追问自己的解题过程,通过这种个人的反思,了解自己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同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讨论,相互点拨,发现解题思路,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分析自己作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许多看似不同的错题其实有着相同的因素,注意思考失误之处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理解,搜寻错误的本源,并进行一题多变的错题反思,总结出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规律。对于解题经验丰富的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改编错题。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好方法,但是难度较大。建议初始阶段,改动不要过大,最好给老师审阅下,后续可做进一步的改编。

例2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其化学组成为Fex(OH)y(SO4)z·n H2O。取7.51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 Cl2溶液得到10.485g Ba SO4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碱,经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80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x:y=7:3 b.2x=y+2z c.y:z=1:3

本题与例2、例3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的计算外,还用到了化合价的知识,即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但是整体思路是一致的,关键都是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比较分析类似题目的异同,在解题模式、步骤等方面深入体会,加深印象。

2.教师对纠错册的使用:

(1)及时批阅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纠错册,对于整理有方的学生给予鼓励,稍有欠缺的不能过分批评,反而要适当鼓励其再接再厉;对纠错册上存在的错误,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直接一对一辅导,把问题真正解决;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以当面解答,也可以写在纠错册上,以书信的形式交流;对纠错册上的典型错误,要及时评讲,避免再犯。

(2)考查错题。整理学生常见的错题和改编后的易错题编成试卷当堂完成,或者课上提问,由学生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纠错册的重视,同时也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巩固,不断查漏补缺。

(3)增加变式训练。通过解剖错题,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通过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问题,开拓思维,优化解题方法。

(4)反思错题。学生的错题,往往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折射出学生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对于共性错题,教师需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如部分知识点没有讲透等。对于学生出现的个性题目需进行个别辅导。学生的错题能给教师提供正确的信息,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纠错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而好的纠错册则是课本知识的浓缩和深化。通过建立和利用纠错册,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攻克重难点,在反思中进步,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找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使教学思路更明确,教学更有针对性。

摘要:纠错册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是考取高分的法宝,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研究学情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和使用纠错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化学教学,纠错册,整理,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留羊.初中化学纠错册的建立与科学使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6(23):91

[2]《中考指要》编写组.中考指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81

有效的数学纠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缺乏的数学知识结构,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跳进同一条河”,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收获快乐。

一、开展集体数学纠错活动

对于教师批改过的试卷,学生只有通过自主订正以后才会对出错的地方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数学纠错活动,在给学生发放改过的试卷后,要求学生先自己查看一遍试卷,在试卷中找到出错的题目,然后自己先试着分析出错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问题划分为三类:一是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错误;二是由于对某些知识结构了解得不够透彻引起的错误;三是由于彻底不了解某些知识结构而引起的错误。进而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订正,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错题的旁边,如果不会修改可以先把错误的原因标记下来,最后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比如错题为:100÷2=5,这道题明显是学生由于粗心漏写了一个0而导致的错误。在对这道题进行纠错时,学生可以在错题旁边写上正确的答案,然后写上批注,表明错误的原因,如学生可以订正为:100÷2=50,然后写上“由于粗心而漏写一个0”。

二、 小组合作进行数学纠错

通过开展集体数学纠错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对一些错误的题目进行及时的纠正。而还有一些题目小学生是不能自己解决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进行数学纠错。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寻求帮助,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商数为16,余数为8,那么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最小应该是几?有学生算出的答案为120,这和标准答案相差甚远,可见,该生没能理解好题意。这时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对题目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彼此之间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但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杜绝学生出现只对答案的现象,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三、 同桌之间相互帮助纠错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数学进行纠错时,由于人数太多,有些学生可能对一些题目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可能对有些地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流。对于比较模糊的问题,学生可以寻求同桌的帮助,让同桌帮助理清题目的解题思路。如果两个人对同一题目的解题思路都不是很清楚,这时学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例如,甲、乙两人合修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一共用了20天修完,修建结束后发现甲队比乙队多修了100米,乙队平均每天修20米,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正确答案为:(1000-20×20)÷20=30。有些学生不理解这道应用题的意思,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找不到思路,最终导致答案出错。这时同桌之间如果有一个人知道该题的解题思路,彼此之间就可以互相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使教的学生解题思路更清晰,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被教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最后实现两个人共同进步。

四、 用纠错本进行独立纠错

在开展集体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在试卷上都对错误题型进行了修改和批注,但是试卷都是一张张分开的,后期学生在进行复习时非常不方便。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纠错本,让学生把错误的题型集中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学生在对错题进行复习时就非常的方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建立纠错本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纠错本进行独立纠错,如学生在纠错本中的错题:甲数是乙数的 1/5,两数之和是120,求乙数。正确答案为120÷(1+1/5)=100。这类题目,可要求学生对纠错本进行独立纠错,这样学生可以重复地练习以前出错的题型,从而加深对错题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死板的纠错只能让他们心生厌恶,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纠错时,应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快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不再排斥纠错的过程,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透彻地了解整个解题思路,进而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4

[摘要]培养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开展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要在课堂当中采取有效策略培养英语的应用能力,以便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及学以致用。分析培养初中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常用策略,包括应用对话教学法,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采用三步教学法,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读写的能力;使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运用初中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运用能力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58

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帮助学生打牢英语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全面提升初中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为了有效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并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积极探索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培养初中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相关策略,旨在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

一、实施英语运用能力三步教学,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读写的能力

阅读英语及采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是运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可以采用三步教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细读三步循序阅读的方法,以便充分理解与感悟英语篇章中的内容。略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明确英语篇章的中心与大意,抓住段落句首、句尾及文章开头和结尾。例如,在对“Rainy days make me sad”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提出问题“What Tina think of the restaurant?”让学生通过略读寻找答案。寻读的关键点在于及时找出关键性的定位词,并利用定位词展开阅读,告知学生在寻读的过程中不需要逐词逐句阅读,只需要找出关键词即可,通过关键词拓展文章大意。例如,在对“When was it invented?”进行教学时,可采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When was the phone invented?”细读指的是让学生精读英语篇章中的句子,在精读阶段,教师需要讲解相应的语法知识,如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时,应重点讲解“belong to someone”“much too”等短语。在英语写作方面,也可以采用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是进行专题阅读教学,以做好写作的准备,第二步是让学生在语篇中摘抄部分词语及句型等,第三步指的是写作实践阶段。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先确定文体与topic,ideas,确定后指导学生起草稿件,学生写好第一稿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检查,包括检查逻辑用语“but”“because”“or”及“and”等。

二、进行英语运用能力对话教学,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

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对话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中应用对话教学法不但能够积极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进而有效协调课堂中的教学关系。在运用对话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表达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主动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会话、交际,进而确保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当中有效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中的听说能力。首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保证师生对话的顺利进行。在设置情境时,应注意合理选择语言材料,并将需要掌握的英语句型及词汇等融入对话当中,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三、实施英语运用能力任务教学,培养初中生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也是培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为了有效培养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任务教学法。在进行任务教学时,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任务,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或分组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方法包括阅读及探究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当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英语问题,并由此牢固掌握英语知识及获得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设计教学任务时,应遵循梯度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真实与语言真实原则,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发展自身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将英语作为交流情感与表达思想的实用工具。例如,在对“Where’s my backpack?”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物品所属、所在位置作为话题任务,并采用以下方法分级完成任务:教师可在课堂中展示幻灯片与图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各个物品所在的位置,随后采用以下句型向学生提问“Where is/are...? ”“It is/They are on/in...”等。让学生采用上述句型回答问题,能够在完成任务时有效巩固课堂知识,还锻炼了学生自主运用及引申语法知识的能力,包括运用“These/Those are...”。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注重优化教学模式,通过采用高效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时,还应把握好层次化的原则,保证不同层次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均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5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中学 刘志军

初中化学由于是新开设的学科,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积累,这无可厚非,也很有必要。但教学实践也证明,有些学生记得很多,但越学越困难,反映在记住的知识不会用,特别是对下册的酸、碱、盐部分的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在考试中表现为读不懂题意,实验探究题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答非所问,严重刺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对知识学得太死,学生能力不够所致。这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学生能力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随时都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

知识的落实与积累非常重要,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支撑,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光有死记的知识,没有能力,所记的知识将成为僵死的教条,不会用的知识是无用的,或根本谈不上是知识。所学的知识是要用的,而运用知识靠的就是能力。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将死的知识学活,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是形成和强化能力的过程;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牢记并始终贯彻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教学的每堂课,每一个环节;只有做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重,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形成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自然就形成了,其实不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力是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培养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因为知识的记忆短时间可以完成,但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平时逐步形成。如我们在做实验时,不能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住实验现象和操作注意事项,还要注重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几个过程。尽量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的理由,联想具有相同现象的实验,从中找出规律,提出一般结论。再如,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比较一些概念间的相似性和特点,能运用它们来区分具体事例。在进行性质教学时,要让学生小结不同物质的组成、性质的异同点,得出一般结论。在化学语言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并不断强化巩固,找出书写规律,熟悉物质的命名方法,各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等。每一章节学完后,让学生写出章节小结,归纳本章节所学内容及学习体会,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将优秀的小结进行表扬并张贴,以便同学们借鉴和学习。这样既培养归纳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收集有代表性的习题,整理出来供大家选用。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真正形成学习化学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这两者看起来好象是不相干的问题,实际上组织教学是能力培养的保证,如果组织教学没有搞好,学生精力不集中,不能跟随老师的引导,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知识无法真正掌握。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心收回课堂,(论文范文 )让他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听从老师引导,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积极配合是一节课成功的.具体表现和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证。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门艺术。

2.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陈述语进行描述和讲解,只是教师说,学生听,其实这种没有反馈的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主动思考问题,所学知识很快就会忘记。由于不能将其中的道理想通、想透,听起来好象懂了其实没有真正懂,结果是不会做题。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地学习,养成了吃自来食的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方法得不到落实,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只知道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书不知道怎么看,就象看小说一样;复习不知道做什么,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旧有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充分思考、讨论得以解决。学生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他自己的。在书上能找出答案的,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至于上课无所事事,开小差,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回答问题时,个别抽答更重要。让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有很多优点:第一,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因为他们害怕抽到自己,不容易开小差;第二,集体回答时,有很多人都是从众,不懂也跟着回答,不能暴露问题。第三,个别回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使问题更清晰,学生印象更深刻;第四,有些问题可能获得多种答案,既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又能让学生开阔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也可以及时纠正思维的偏差;第五,很多学生为了回答问题,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看书预习,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能力培养与学科育人

学科育人也很重要,当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化学,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认真地去钻研化学知识,特别注意身边的事物,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6

天镇四中:罗凤梅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学教育必须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具备搜集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全面人才。初中教育当务之急是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改革,更新观念,使学生能够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搞好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就需要老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方法问题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极为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常因为“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不愿学,因而,同学们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是今天能否由“怕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终身学习的科学方法,最终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适应高科技、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一直很重视各种学习方法的研究,尤其是自主学习的研究,并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都很重视并推行了各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我国近几年来在学生学习方法研究上也有了较好的进展,改变了先前传统陈旧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也逐渐培养起来,且将成为一种良好的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行为习惯。

2.本课题与之联系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其研究过程能充分体现其对数学学科学习方法养成的重视。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根据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学科个性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体验知识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并将其深入的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未来人才的素质及民族的兴衰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知识盲”而是“方法盲”,故确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依据:走进新课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与实践,树立以“教学为学习”的教学观,坚持教法服务于学法的原则,指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以如何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为课题,通过多维学习方法的构建,使之适应数学学科的教学。研究的课题如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

(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

(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

(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

(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理论研究:采用调查法、归纳法、分析综合法等开展理论研究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准备阶段进行初一至初四全面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为正确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采集有关依据;研究结题阶段同样进行全面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前后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从一个侧面验证研究成果。

分析综合法:了解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认识、收获及对课题研究的评价、意见等。

2.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采用分类比较、经验总结、探索法、发现法等开展实践研究

经验总结法:

(1)根据自身上课实施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

(2)在听评课活动中采纳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意见、建议或者方式方

法;

(3)认真学习经过验证的先进教学和学习经验。

(4)分时段进行阶段性总结。

行动研究法:

(1)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计划行为,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2)采取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3)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学习方法,促进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文献研究法:利用书籍、期刊、网络等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为论证研究课题收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六、工作的步骤(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负责人)第一阶段:准备与启动阶段

(1)制定数学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数学教师培训,学习有关材料;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2月)各年级按课题方案设立子课题,开展研究与实验。

第三阶段:推广深化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2月)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评定阶段(2014年2月——2015年12月)

总结课题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组织专家评估验收。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保障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相应的课题组活动、学习、实验、资料积累等方面的制度。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程来抓,学校工作向教科研适度倾斜,促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对课题主要成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2)人员保障

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本质特征。课题研究在确保全体数学教师参与的情况下,扩大教科研骨干队伍,夯实教科研基础。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学生、教师、家长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主要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3)经费保障

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学校为我们数学教师订阅了相关研究刊物,教学设施齐全,能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成立教科研专项资金,学校会逐年增加投入,以保障教科研顺利推进。

增强成果意识。数学组全体成员一定会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教科室将认真组织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向报刊投稿工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八、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学习有关资料的专题笔记;(2)课题研究中的个案分析及调查报告;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从表面上看,往往学生好像是懂了,是理解了,但实际却远非如此。当时的“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老师“讲”会的。学生只是依着葫芦画瓢,知识仅仅走到了短时记忆领域,是一种浅层次的识记,而没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学过的知识还没有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学而不思则罔”。“感觉懂”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曾经懂得和会做的某些题,能否被自己真正掌握,还取决于自己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会做”的。

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只能获得肤浅的表面印象,而想当然的东西是很难做到记忆持久的,也不可能形成能力。要培养学生反复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现实的事例。学生运用知识所能认识的事实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掌握就越牢固。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知识,即使中间有些东西会出现遗忘,但只要学生稍加努力就会记起。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获得由“不知”到“知”的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可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反思训练:反思审题是否正确,防止看错、读错、抄错;反思所运用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的正确性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合理,若不合理,该如何调整,若方法合理,是不是捷径;反思数学问题本身有何特点,特别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谨防考虑不周出错;反思结果是否合理,运用估算判断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等等。

二、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检查、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主动订正、及时交作业的习惯。有的学生较草率,写完作业就交,从不进行检查,我就及时找他们谈话,先从思想上对他进行教育,然后再教给他们检验的方法。如对于应用题的检验,可以用读一读题目、画一画图形等途径来审清题意;有时也可以让学生换一种解法,看看结论是否相同,想想所运用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的正确性如何;想想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或先粗略估计正确结果的取值范围,如计算结果不在此范围之内,说明解答有误;用方程或比例解题时,是否写上解、设,计算结果是否带单位名称,答句是否完整等。

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得到提高。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历教师的引领示范及其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解题和检验的技巧,提高了自我纠错能力。

三、利用错误资源,提高纠错能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业、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现象集中到一起,板书、观察、反思自己相关问题,上演了一出“马小虎”找“小马虎”。虽然行动中没有点名,但每种现象都有所指,使学生在一阵阵的笑声中领悟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汲取了教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纠错能力。

另外,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纠错题集”。每天将做错的习题整理到“纠错题集”上,要求不用写正确答案。一有时间,拿出来做。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请求老师或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每位同学的“纠错题集”中的记录都要标上日期,由小组长每周检查一次,并收集较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交流。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交际能力 教学探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不是在说英语的国家里学英语,而是在说汉语的环境里学英语。但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习语言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交际。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离不开“讲”和“练”,但又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讲”和“练”。英语教学中的“讲”意在讲明英汉语区别,进行学习要点分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简明扼要,又要突出重点,恰中肯綮。英语学科中的“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运用,这里的“练”和“题海战术”有质的区别。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讲的多,学生练得少,导致“满堂灌”;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学生边听边记边思考,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练的机会不多,而且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书面作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很难形成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习惯,交际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以研究为目的,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应多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讲中练、练中讲”,教师的讲要少而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应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能够通过操练转化为技能。

2.要合理把握“练”的内容和方式。初中英语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学生听懂多少,识记多少,更重要的是能否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操练时既要把握“度”的问题,还要把握“质”的问题。例如:在操练的过程中,以运用某一句型结构为目的的单句操练是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句型结构,便难以在上下文中准确地使用。另外,这种摹仿性的单句操练不宜搞得太多。因为摹仿得好并不等于能正确地活用,而且过多摹仿性的操练,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单句操练搞得太多了学生会感到乏味。单句操练仅仅是过渡到综合操练的一种手段。

3.为了精讲,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彰显,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情境教学。在讲解新课时,坚持在情境中讲,在情境中练。过去的句型教学往往偏重于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脱离了具体情境,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活用语言的能力,阻碍了交际能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实现声、形、影结合,调动学生视、听、说、写等多种感官,通过摹仿与创造两种形式,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交际水平。

二、要处理好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随着课本语言难度的加深,在课文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书面语。不同的交际目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语体。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过分重视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操练,忽视对语体的分析和运用。结果导致学生不明白什么结构常用什么语体,什么语体适宜于什么交际目的。我们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中,常让学生做一些变换句型的操练。但是意义相同的不同结构,并非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交换使用。如不对学生交待清楚他们就会乱用。笔者曾在校园里听到过两个学生之间下面这一段对话:

A: Why do you stand there laughing?

B: Hearing his funny remarks,I cant help laughing.

这两个学生由于不懂得分词短语在口语中不大使用,因此在会话中说出了上述的书面语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区别语体的能力,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应予以注意的。教师在教书面语的课文时,要把书面语的内容,用口语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区别两种语体的不同。

三、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交际活动的关系

要通过教学培养交际能力,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一种交际活动,这对于我们在说汉语的环境里教英语尤其重要。为了课堂气氛适合交际活动,可把课桌排成马蹄形,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使教师置于学生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不仅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而且教室中央留有空地,可用于扮演角色的表演。对于学生交谈中的语言错误,我们不忙于纠正。听到学生讲错时教师不可表现急躁,否则学生会吓得不敢开口。实践证明,凡是教师以鼓励为主,循循诱导,学生就能消除顾虑,大胆发言,班上气氛就比较活跃。我们过去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习惯于不加分析地“有错必纠”。而且我们特别注意“语法错误”也就是结构上的错误的分析。只要学生讲的或写的句子中“语法无误”便认为是达到教学目的了,至于这个语言结构用得是否得当,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确切,倒不予重视。现在既然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作为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对于纠正学生的错误的问题也应从培养交际能力的角度来看。从培养交际能力的角度来看,错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影响交际的错误,一种是不影响交际的错误,我们对影响交际的错误不轻易放过,但这也不意味着绝对不纠正不影响交际的纯属结构方面的错误,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9

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把创新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从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还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都需要生物教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我在七年级所任教的班级中,安排七(一)班作为实验班,七(四)班作为对比班。对比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常教学,实验班进行生物创新实验教学。实验时间为9月至6月,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统计教改结果。在这一年中,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消除学生对创新的心理障碍。

谈起创新,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惧怕心理,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无能去创新。我告诉学生,人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只要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或做法,就是创新。在授课中我列举了许多事例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如17世纪的解剖学家为分离人的颅骨,向颅骨腔装满干燥的种子,然而让种子吸水膨胀,巧妙地将颅骨分离。这种简易的做法,在当时就是一种创新。通过这些具体实例,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创新,从而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重大方法。但只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展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就能促使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能这种见解对整个人类来说不是第一次,但对初中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教师应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以科学精神和科研成果激发创造动机 。

采用黑板报、墙报、观看录像、观看多媒课件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史上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如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遗传规律的发现者孟德尔等,他们那种大胆假设、严格求证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另外利用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科技动态和成果,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转基因作物,以及目前市场上推出的生物保健品,以科研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千奇百怪的生物一定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若转化为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要做前人和别人没有想、没有做或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并对学生的好奇心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促进其探索精神和行为的发展。同时我也竭力为学生创设产生好奇心、求知欲的情境。如用生物标本吸引学生;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以生物史实来开拓学生的视野等。对于一些淘气、顽皮、不受约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常不合情理,超越常规;平时好提“怪问题”,爱出“鬼主意”;对事物常常持有怀疑态度。其实,就在他们的“点子”和“问题”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的因素;在他们的怀疑态度中,也可能引出新的发现。

四、创设疑境、疑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

生物教学中的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我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联系实际和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如讲述“蜜蜂”这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问:“蜂王产出未受精的卵,为什么能发育成新的个体――雄蜂?雄蜂跟蜂王交尾后为何不久便死亡?”又如,讲述线形动物时,向学生提出:“蛔虫寄生在小肠内为何不被人体的消化液消化?它的体表和其他的动物相比有何特点?”再如“对于雌雄同花的植物能进行自花传粉,而对于雌雄同体的动物为什么不能自体受精呢?”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学生课堂上提出“苍蝇喜欢往肮脏的地方钻,但它为什么不生病?”“蜘蛛在捕捉昆虫时,为什么不被自己所吐出的蛛丝粘住?”“在菌类中有的霉菌对人类有益,可提取抗菌素,酿酒制酱,制作食品,可这种霉菌人是否能直接吃下去呢?”“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能否将植物的叶绿体转移到人体内?那时人只要喝点水,晒晒太阳,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对于学生的大胆提问和猜想,我从不嘲笑,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去讲、去做。营造一个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知识探究的良好气氛。

五、利用生物实验,诱发创造兴趣 。

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实验中,我力求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思考等机会。对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本实验为何要采用这种方法?能否采用其他方法来完成?实验材料是否可以替代等等。同时还进一步鼓励学生设计出相关的实验来进行探索、尝试、验证。如讲述植物感应性知识时,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观察含羞草受到碰撞后叶片的变化。实验中小叶的闭合现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都想试一试。于是我让他们在我演示的基础上,设计出多种方法来测定含羞草对刺激产生的反应。学生讨论很热烈,他们提出了多种设想:用光照、声音、温度等刺激方法,然后通过实验得出“植物具有感应性”的结论。又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观察明显,常常在载玻片上加上碘酒溶液,我趁机启发学生是否可以用其他有颜色的溶液来代替。有的同学发现用蓝墨水来替代,显微镜视野中色彩柔和,赏心悦目,使实验得到了同样的效果,学生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参与了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生物实验提倡创新才是教学的真正要求。我将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按课文要求只需要发给学生鳞茎,但实验时我不仅发给学生洋葱鳞茎,还发给他们多种植物叶片,如菠菜叶、蚕豆叶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自行选择最易作临时装片又能观察清晰的材料。实验结果证明,洋葱鳞茎表皮较薄,最易制成装片且观察清晰。通过实验,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获得了启发:实验不只是验证,还可以进行一些改进甚至创新。通过探索活动,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经过两学期的创新教学实验,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七年级实验班学生的论文、实验、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比班。

通过一年来的教改实验,我把对比班和实验班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的考核,把两个班学生的.论文、实验、考试等综合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对比班的总分为4462.12,实验班的学生的总分为4954.52。从上面的分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就充分说明创新教育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2、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能写出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小论文,有的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如学生能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对黄瓜等植物进行打顶试验,使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上向下运输这一原理,对桃树、{树做了环剥试验,也同样得到了增产的效果。学生看到高大树木上的叶片被害虫吃光,由于树木高大,难以撒药治疗,他们就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运输由下向上的原理来进行撒药治虫。做法是:将树木的根部挖几个洞,倒入一些农药,这样农药能随导管中的水分运输到树木的顶部,让害虫吃了含有农药的叶片而死亡,从而解决了高大树木治虫难的问题。

3、实验班学生还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和课余时间,对本地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另外也做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学生的实验有:“生态平衡球”“花卉嫁接”“植物向光性的测定”“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等。还有部分学生对本地区的“野菜资源”进行调查,了解本地区各种野菜的学名和别名,隶属科、目,以及生长环境和经济价值等。

以上是我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设想和发表见解。同时,教师要有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并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优秀学生。 愿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把初中生物教学和教研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简介: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10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反思能力 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完学生后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当学生下次再出现同样问题时仍会犯错,为此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及时对学习或者解题内容进行反思,思考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理清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后期学习。

一、反思学习情景,寻找错误根源

对学生来说,教师每上完一堂课,学生都应对上课内容进行反思,这里所说的反思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回忆,而是在回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重复思考,思考自己学习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哪个环节思想不能集中,哪个环节不能很好地理解,通过反思更好地掌握课文中讲授的知识点,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更好地梳理,寻找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根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讲授《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讲完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等内容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D.用排水法收集好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教师布置完这几道题目后,让学生选择答案,大家努力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纷纷给出了答案,某位学生甲给出的答案是C(正确答案为D),教师说回答错误,正确答案为D,随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出错,教师说:“反思下你为什么选C,当时怎么想的?”学生:“我用的排除法,首先排除A和B,因为气密性不好,气体会跑掉,氢气不纯会发生爆炸。C、D我比较犹豫,最后选择了C,因为我觉得熄灭酒精后导管就凉了,这时再取出氧气就更加安全。”教师:“再思考下为什么C是对的?”学生:“……”教师:“尝试写出铁丝和氧气的反应式?”学生机械地背诵:“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教师:“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点燃。”教师:“通过刚刚这个问题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学生:“反应的条件非常重要。这个题目之所以错,是因为自己用平常习惯性思维进行思考,从怕热角度分析问题,因此犯错,以后要注意从化学角度思考问题。”

上述例子中的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先是简单反思了一下自己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随后重点对自己理解知识点的环节进行了反思,找到自己不明白或者课堂练习出错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反思后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反思解题方法,寻找更多途径

对于很多题目来说,解题方法或者途径都不是只有一种,相反有些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因此学生做完一道题目以后,不要一对答案发现没有错误就直接跳过去做下一题,而应该仔细反思自己做题过程中的步骤和思维方式,并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这一题目进行反思,寻找更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优缺点比较,比较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哪种方法更适合这道题目,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和考试中树立更灵活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如讲授《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题目:“据报道,某研究小组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按1:4比例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混合并以铑—镁为催化剂可生成X,其反应为:则X为( )。某学生是这样思考并解答的:“由题意可知反应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则可推测其中X中含有一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H。”教师肯定他的答案之后,给学生这样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能否再反思一下其他解题方法?”学生:“……”教师继续引导道:“尝试使用排除法,你仔细观察一下选项,有没有比较相似的选项。”学生:“B、D为相似选项。”教师:“是否可以尝试大胆排除A、C?”学生:“可以。”教师:“通过这道题目你能否反思出做选择题的什么技巧?”学生:“以后再遇到有两个相似选项时,如果实在不能做出答案,可以大胆将其他选项排除掉,从相似选项中选择其一。”

上述例子中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反思,首先尝试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随后根据题目内容深入思考,找到其他解决途径,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反思解题方法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

三、反思生活情景,寻找更多趣味

化学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反思生活中的各种情景,让学生先仔细回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努力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引导学生将生活情景与所学知识结合,从而寻找出更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范围较大的问题供学生反思,当学生反思到确实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致就会增加,研究兴趣随之加大,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反思生活类似情境出现的原因,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在趣味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如讲授《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中的氢气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提起氢气,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回答道:“氢气球,”教师继续引导:“非常好,在我小的时候,氢气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玩具,主要是它能将一个大气球带到空中,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有趣,谁能给大家说说小时候玩氢气球的故事呢?”学生纷纷思考并说出自己玩氢气球的故事:“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一个气球,我一松手它飞到天上去了,再也弄不下来,我就哭了。”“我小时候最喜欢那种充气的卡通人物,经常带着它到处跑。”教师:“看来氢气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挺多的乐趣,下面给大家看一组视频。”教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关于氢气球爆炸的视频,看后大家感到很惊讶,没想到这么有趣的氢气球还会给人们带来那么大的威胁,教师随后引导道:“通过这个新闻和大家以前童年玩氢气球的经历,大家能否反思一下氢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纷纷进行反思,最后总结出:“密度比空气小和具有可燃性。”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提高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反思过程中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帮助学生在不断反思过程中认识错误、分析错误和解决错误,帮助学生在更深入的反思过程中寻找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尝试将其用化学知识解决,从而寻找到更多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稳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风雷.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02:79-81.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篇11

一、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 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乐于接触它, 才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探索活动之中, 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初中学生好动又好表现, 在教学中, 我经常让学生做“猜一猜”游戏及课前激情演讲、值日报告、单词接龙、互相问答、自编自演对话、表演短剧等活动。疲倦了就唱一首歌、讲一个笑话或一个小故事, 让课堂充满欢乐, 不再沉闷。一节课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抓住学生的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 绝大多数学生会忘掉自我, 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 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 从而自然大方地讲英语, 逐渐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

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我们的学生除了上课时接触英语外, 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氛围, 所以, 学生整体水平不高, 我们应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 采用适合现有教学设备的教学方法, 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小组活动是我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 因为它符合初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 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 小组活动能鼓励学生互相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做活动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 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识, 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 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每当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 我穿梭于他们之间, 回答学生的提问, 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 促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为了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 我还让一些小组上讲台来表演,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使用了英语, 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其次我常让学生仿照书中对话自编对话并上台表演,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要“学以致用”, 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 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 每节课上课前我都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对话、短剧、小故事、作值日报告等。短剧的剧情可依照上一节课的课文的情景, 也可自己创设情景, 但是主要运用已学过的短语和句型。之所以这样做, 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旧知识, 而这种复习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一种创新, 是语言的活用, 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自编自演, 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 巩固旧知识, 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 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作值日报告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些任务要求又不很高, 学生没感觉吃力就完成了, 学得轻松愉快。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精心创设语言情境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所谓语言情境即情景和语境, 是指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时相互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自然的、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情景, 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知识逐步地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能够在非常自然的环境中接触语言知识, 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由自主地溶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自然真实的情境我是这样做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幻灯片、录音带等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 使语言自然融入其中, 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 了解英语国家的人的表达方式和举止行为, 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 让学生真实、自然地感知语言,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系统, 使其多听、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录像, 使其感觉身临其境, 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模仿、理解和记忆,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开口讲话的欲望, 帮助学生进行表达, 为语言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发展学生交际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我们是边区学校, 各种设施设备不完善, 我校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 学习英语有一定困难。虽然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 但我们只能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比如, 初一刚开始时, 我们就开展制作字母卡片、背诵字母比赛、书写字母、单词比赛、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 之后学多点了就开展朗读比赛、对话表演等活动, 到了初二初三, 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我们就组织学生办英语学习园地、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周末搞英语角活动, 等等。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使学生认识了自我,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增强其自信心, 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 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互相督促, 共同提高, 把团结协作精神化作学习英语的动力, 以弥补学生课堂中的不足。另一方面, 这类活动, 为学生创造提供更多的英语复现机会, 对学习内容印象更深, 使所学的英语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 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上一篇:中职课堂管控案例分析下一篇:国庆节前HSE综合大检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