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答

2022-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答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文化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文化

[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我们既没有更多的法治文化传承,又没有更多现成经验,必须通过中国法治实践和借鉴吸收国外法治文化成果来发展、丰富、提高自己,由此决定了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将长期处在一个开放、活跃和不稳定的状态之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交流和争鸣,才能顺利发展,法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不能违背这一文化成长的规律。一方面,它要继承传统,而我国由于封建社会时间太长,新中国成立时间太短,除了继承中国政法文化外,没有更多的法治文化可供传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全球文化大交流的时代背景,既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又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西方法治文化中难免夹杂着我们不能接受的敌对文化和我们难以消化吸收的本土文化,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有鉴别、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和创新、发展。在这种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情况下发展我们的法治文化,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以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并保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应有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因此,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自觉坚持,长期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

2.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在先进理念引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因背负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沉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个边发展边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的漫长过程,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走长期努力、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既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引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以政法工作和政法文化建设为例,由于推进法治建设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限、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及守法自觉性等法律素质还普遍不高、确保执法公正的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执法办案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养参差不齐等,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牵引、指导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融会贯通于政法工作和政法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具体说,就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逐步解决传统政治体制强大运行惯性下权力过分集中等问题,防止不依法行使职权“乱作为”和不依法履行职责“不作为”现象发生;按照执法为民的要求,突出抓好各项爱民、利民、为民措施的落实,全心全意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切实保障人权,防止执法办案中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依法平等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重实体、轻程序或者为了“重程序”搞形式主义,不深入探求隐藏在案件表象背后的真相,违背立法原旨和法治真谛,办人情案、关系案和为钱执法办案;按照服务大局的要求,在做好执法办案等日常政法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重点难点案件的处理查办,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防止一叶障目、就案办案的简单机械操作,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要求,大力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确保政法工作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手里,坚决防止借口“司法独立”企图摆脱党的领导以及个别党政领导借口党的领导插手司法业务两种错误倾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正确贯彻执行。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建设,着眼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循序渐进,我们就能既快又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3.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综合工程,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取得实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来的重要命题,它与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模式、法制观念、司法改革等相互联系,与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相辅相成,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司法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立足于“初级阶段”实际,用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和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稳步推进,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点在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制度和法治文化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养和发育,法治文化反过来又为法律制度建设及其有效运作提供相应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必须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对人们的法治思想观念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在不断克服现行司法体制中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大力培育与现行司法体制相适应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大力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制度体系。

培育法治意识、更新法治观念、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工作难点。抓住和解决这一系列的重点难点问题,必须掌握和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意肃清传统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又要及时消除“法律万能主义”的危害;既要注重树立和培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信仰、法律情感,不断优化法治心理,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一致的法治文化体系,又要防止在法律制度建设、法治理念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中出现不切实际、超越现实经济社会条件、简单照搬的“法治盲动”,时刻警惕、坚决消除法治和法治文化建设中“全盘西化”意识的消极影响和现实危害。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综治一室副主任)

(本文责任编辑李红)

作者:向乾中

第2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在于树立法律权威、尊重和保护人权、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建设

[

前不久,全国政法机关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和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理念”是哲学范畴的一种抽象概念,包括信念、思想和观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以及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信念和观念,是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法治理念的产生与确立,与其存在的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法律文化和价值观相适应。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的。新中国法治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这一阶段最显著的成就是制定了建国后第一部宪法,奠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董必武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建设八字方针,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法治理念。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反右到“文革”结束,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徘徊和破坏期。第三个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恢复与重建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继承并发展了董必武法制思想,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总方针。第四个阶段是1997年以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依法执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改变。2005年底,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从“八字”方针到依法治国再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的追求从制度探索上升到理念价值,体现了法治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一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摆脱人治走向法治,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才是我们正确的治国之路、治国方向。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政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立足本职,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要充分地尊重和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是古今中外一切法治的基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内容都充分吸纳和反映了人类法治文明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又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的,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与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吻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治属性的生动体现。党的领导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其法理基础由宪法奠定。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政法干警工作成效大不大,最终要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服务大局,就是要围绕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注入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灵魂

法治不仅包括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要确立一种文明的法律观念或法律信仰。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制度是主体,理念是灵魂。当前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着诸多困扰,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们的法治理念、法治观念对法治运作的阻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性法治文化的支撑,是立法和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要做到:

1.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关键是要树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在各方面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然而,由于缺乏理念方面的培育,使得相对完备的法律明显缺乏其应有的至上权威。执法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违法行政等现象长期存在,令而不止,刑而不惧。在对待权力与法律的问题上,人们也常常是崇拜权力而不崇尚法律,遵从权力而不遵守法律,追求权力而不维护法律。树立法律权威除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外,更要彻底摒弃观念上的法律虚无主义与法律工具主义思想,不能把法律仅仅视为统治国家和控制社会的手段之一,而应重视法律本身所蕴涵的价值目标,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的氛围。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要求,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2.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法治永恒的价值追求。我国历经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法律被看作是统治工具,义务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一直得不到重视。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公民权利保障新时代的开启。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党执政治国的全过程,也是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我们要转变以往重政权轻民权、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观念,以权利约束权力,增强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意识。

3.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矛盾开始大量涌现,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起依靠法律保障公平的机制与规则。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社会主义司法要尽可能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对于政法机关及广大干警而言,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合法合理,二是平等对待,三是及时高效,四是程序公正。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上,必将给我国法治实践活动与法学研究带来深刻影响。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于朝霞

作者:董节英

第3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执政理念的同构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基于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与党的执政理念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以法律与政治的有机统一为理论前提,表现于内容的同构,实现于价值的同构。内容同构不是简单的混同,而是“求同存异”的同构,两者内容相同但内涵各有偏重。同构党的执政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重价值。

关 键 词 法治理念 执政理念 同构

作 者 罗丽华,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

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对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理性认识及高度概括。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围绕执政目标所确立的执政原则,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和执政党对执政活动的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近几年,党的执政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后提出,两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同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简单地说,法治就是依法治理国家,执政就是执掌国家政权。在现代国家,法治既是执政党执政的手段,也是其执政要达致的理想,法治与执政始终解决同一个问题: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基于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与党的执政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作出这样一个论断需要界定“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从理论上看,有一种观点是将政治与法律二元对立,认为政治领域的事务应当受到政治道德的约束;法律领域的事务应当受到法律规则的约束,政治与法律是分离的。在强调政治与法律不可分的观点中,又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政治涵括法律,用政治领域涵盖法律的范畴,法律只有“寄生”作用,似乎法律与政治不是能不能截然划分的问题,而是法律本身就属于政治的问题;另一种倾向是突出法律的地位,主张“法治的最高价值在于统摄政治”[1]。

在中国的法律理论与实践中,“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界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并不清晰。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法律与政治也没有明确的分野,法律要么附属于政治,要么干脆虚无化。改革开放后,法制历经了三次改革和创新,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恢复秩序、保障人权、推动民主法律化为核心;第二次是以1992年开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标志,改革的中心是法律如何体现并服务于市场经济;第三次是以21世纪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标志,改革的重心是中国法律如何在经济、政治、公共事务等方面融入国际社会。[2]伴随着法制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当代法学的主流思潮彻底抛弃了“法律的政治观”,形成了“没有政治的法律观”。法律从政治中独立出来成了近20年来法治建构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来自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发展的经验教训。然而法学界在欣喜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同时,面对这似乎将政治法治化、法治政治化了的话语表达多少显得有些踌躇。在“法律与政治之间”如何发展法律人的学术范式?如何用新的法治理念统合法治理论与实践?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还要回到“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中来。笔者认为,在推行法治的现代国家中,将法律与政治进行严格区分已不可能或不必要,法律(治)与政治在现代法治国家已经实现了理论上的相互渗透和实践中的相互融合。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法治进程中作为标志性成果的“法律独立”并非理论上或实践中法律与政治的分离,而是一种观念上、制度上的独立,“法律的政治观”不是在理论上被驳倒了,而是被遗忘了。[3]实际上,在传统社会中,法律具有政治性;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具有法律性;在当代法治社会中,法律与政治是多元的有机统一。在融合了法律与政治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法律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法治文明的合理因素;在政治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创新和执政实践的发展,与执政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任何一个现代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正在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培养和强化执政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执政理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理论界进行过一些探讨,如有的学者认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即为党的执政理念;有的认为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党的执政理念;有的认为党的执政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对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和谐社会总要求的选择和交融,作为内容上的同构,党的执政理念可为“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同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党的执政理念不是简单地将它们的内容予以混同,而是求同存异、协调发展,达到一种“同也和、不同也和”的效果。尽管两者内容表述基本相同,其内涵也无本质区别,但却各有侧重。

1.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主、客体是不同的。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客体是以权力为基点的权力组织、权力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关系。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客体是与党的领导和执政相关的各种事务和活动,包括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党对行政、司法、监督、社会民主工作等的领导。

2.执法为民与执政为民。执法为民与执政为民尽管都以“民”为目标,但其关注点是不同的。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侧重于民“权”。权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观念和制度,作为现代法学的基石范畴,权利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确认和维护,也是法律的终极价值、法治的基本理念。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侧重于民“利”。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执政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实现了人民的意愿,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将“民”摆在第一位,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理念的价值之所在。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一个蕴涵隽永的概念,法学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将正义划分为实体正义与形式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侧重于实体的公平正义,执政理念中的公平正义侧重于形式的公平正义。法本是为了实现某些价值而设计出来的制度形式,法固然要追求实体的公平正义,但法要通过对程序、形式的科学设定来实现实体的公平正义,也就是说法本身其实更重视程序、形式的正义。既然法本身是追求程序、形式的正义的,作为法的理念必须对法的这一现实进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超越了形式的实体公平正义。与法律相比,政治具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性”和更小的稳定性,之所以要依法执政,就是要借助法的程序性、规范性来对政治中的各项权力予以约束控制。正因为政治中规范化程序的缺乏,所以执政理念要强调、追求这样的程序或形式,所以作为执政理念的公平正义是形式的公平正义。

4.服务大局。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大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所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就是大局。法律是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政法工作是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最直接的基础工作,政法队伍是维护和保障政治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大局侧重于政治社会的稳定。

5.党的领导。无论是法治理念还是执政理念,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侧重于观念上的引导,即在政法领域强化党的领导观念,保持政法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而并不是直接由党来司法、执法。执政理念中党的领导则侧重于具体的指导,即对国家政权的全面指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党的执政理念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政治文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为根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治建设、执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从实践中来的理念,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新的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党的执政理念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具有直接的引领、评价和构建作用。同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党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还具有交叉影响、相互促进的双重价值。

党的执政理念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价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走的是“自然演进型”法治道路;当代中国所走的却是“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而能全面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最强大力量就是秉持先进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坚定有力的执政地位为其推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共产党对法治的崇信是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崇信法治的榜样力量;第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健全的网络化组织,因此它对法治建设的推动易于贯彻为一种行为。所以,对中国而言,一种主导性、奠基性的法治理念对于法治大厦的建立固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持有相同执政理念的执政党通过其政治结构、制度安排、价值弘扬、功能实现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更是事半而功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有效执政,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增强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的确立和深入发展,对法治有极大的需求。因此,我们党只有适应这种客观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提高党发展民主政治能力的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既是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又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显然,提高党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树立先进的法治理念,并将两者有机融合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第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加强党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根本保证。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依法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第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提升党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延平. 人权与法治.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21.

[2][3]朱景文. 中国法理学论坛.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8、74.

编辑 杜运泉

作者:罗丽华

第4篇: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

按照分院《关于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照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知识问答活动,现将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快速行动

收到分院《关于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照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后,我院党组即于8月2日下午召开了院党

组会,研究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事宜,成立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检察长刘新生担任,副组长由副检察长陆荣良、王金凯担任,政工科负责活动的具体开展事宜。

二、精心组织,保质保量

为保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的质量,我院政工科一是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以保证出题时能够涵盖全面;二是在出题、选题时认真细致,保证试题与标准案件准备无误。

三、全员参与,提高素质

我院于8月4日14时至16时组织全院干警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时,做到了全院在岗干警全部参与知识问答,从而通过此次活动再次提高了全体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认识,丰富了干警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相关知识。

《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

第5篇: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

按照分院《关于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照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知识问答活动,现将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快速行动

收到分院《关于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照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后,我院党组即于8月2日下午召开了院党组会,研究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事宜,成立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检察长刘新生担任,副组长由副检察长陆荣良、王金凯担任,政工科负责活动的具体开展事宜。

二、精心组织,保质保量

为保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的质量,我院政工科一是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以保证出题时能够涵盖全面;二是在出题、选题时认真细致,保证试题与标准案件准备无误。

三、全员参与,提高素质

我院于8月4日14时至16时组织全院干警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活动时,做到了全院在岗干警全部参与知识问答,从而通过此次活动再次提高了全体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认识,丰富了干警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相关知识.

第6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

论述邹建章 发布于2014年9月3日 20: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是一些需要背诵的材料,现根据司法考试大纲的内容,做一个缩写的背诵版,供大家备考参考。打印版正在制作之中,会尽快发布。祝各位考生朋友,2014年司法考试顺利过关 邹建章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法治通常的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同时,法治又指通过法律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集中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在法治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密切结合、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才会有可靠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落实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

1 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才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也才能有可靠的法律保障。“三者有机统一”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与灵魂。

2.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体现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就是要在法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维护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要在法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全面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法治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就是要把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作为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法和司法必须严格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特权,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与司法的公信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理论源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照,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这些理论渊源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的科学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特别是1982年宪法的修改与实施,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全面推进的历史进程。 第二章 依法治国

第一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3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坚持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正确使用相关行政措施和手段,避免损害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4 三是要求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尽可能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是要求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六是要求权责统一。通过科学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规定和配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保持责任与权力的对应;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切实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3.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发挥着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保障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建立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5 要坚持司法公正。严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理性地权衡案件所关涉的各种社会利益,妥善把握和处理好案件所关涉的各种关系,对各类案件作出正确处理,对各种纠纷予以有效化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实现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完善司法程序,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全面提升司法活动的效率,有效应对社会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 要树立司法权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要切实做到公正、高效、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会要依照宪法的规定,尊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尊重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裁决。

4.坚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5.强化监督制约,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要围绕权力运行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各种权力的配置,统筹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对于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以及行政机关自我约束与监

6 督的作用,扩大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有序参与,强化人民群众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广泛监督,同时重视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从法律上规范各种监督行为,不断提升监督的科学性、合理性、建设性和实效性。 第二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1.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完善。

3.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深刻把握社会运行的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特别是针对社会治理领域中的重点人群、重点活动、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第三章 执法为民

第一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的基本涵义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与此同时,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遵纪守法,使人民群众逐步熟悉和适应法治环境,学会在法治条件下处理各种事务的本领,从容自如、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之中。执法为民的实质就是法治为民。

二、执法为民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1.执法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法治事业中的具体贯彻。 2.执法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和实际体现。 3.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实践创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内容。

4.执法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

三、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1.保障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8 2.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3.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4.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二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

2.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 4.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二、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 第四章 公平正义

第一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涵盖了这些朴素意蕴,并使之法律化,通过法治实践活动,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平等地在法律中得到表达和体现,公平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并在法律的支持下公正地得

9 到实现和满足,使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 1.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和维护的主流价值。 2.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与迫切要求。 3.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4.公平正义是树立和强化法律权威的必要前提与保证。

四、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法治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尺。所有社会成员,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地域、文化程度、职业、身份、贫富等状态,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在法律适用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禁止对任何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实行法律上的歧视,非经法定程序并基于法定事由,不得限制或剥夺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给予平等的救济。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

10 第二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我国法律反映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方面,但法律并不能覆盖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参考其他社会规范,同时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既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又要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

二、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程序与实体是法治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法治的公正也分别通过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密切的联系。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外部形式,是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内在目标,也是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法治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程序与实体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均衡,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

11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切实保证程序的公正;另一方面,不应极端化地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上的公正,反对那种“只要程序公正,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做法。

三、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公正与效率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执法者在法治活动中拖延推诿,贻误怠慢,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

四、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社会规范,维护法律及其实施的普遍性,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要前提。为此,必须强调法制的统一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体现对法律这种普遍性的尊重。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地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问发展很不平衡,社会成员所处社会环境、所具有的社会条件差异较大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在法律制定及其适用中,对特殊地域以及特殊群体或个体做出必要的区别化对待,特别是为不发达地区、困难群体或个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给予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

五、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 我国司法和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都担负着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但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保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在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解决中,恰当地发挥司法的功能,克服过度依赖司法、过多依靠裁判的偏向,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运用多方面社会资源解决矛盾和纠纷。 第五章 服务大局

第一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高度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局的影响。服务大局理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法律功能和作用所做出的概括而通俗的表述,它既为法治实践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导引,也为法律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 13 认知和理解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意义提供了简明的依据和参照。

二、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服务大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实践诠释。 2.服务大局是对法治运行实际状况和客观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正确把握。

3.服务大局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和态势的必要配合和积极回应。

三、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

1.认识大局的根本性。 2.坚持大局的统领性。 3.适应大局的历史性。 4.分辨大局的层次性。

第二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圈绕中心、服务大局 1.坚持在法治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2.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

3.注重和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各机构的协调与配合。

14 第六章 党的领导

第一节 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党的领导,就是指党通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依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正确发挥,把握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我国法治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总体进程,协调我国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关系,指导我国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旗帜鲜明地突出和强调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健康发展和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加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的客观必然性

1.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实际推行必须依靠党的领导。

15 3.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必须加强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

三、准确把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 1.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2.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3.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四、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 1.思想领导;2.政治领导;3.组织领导。

第7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来的重大决策。自从党中央确定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国策以来,“依法治国”、“法治”可以说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也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勿容置疑,作为造化育人的高等学府,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而我校作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的政法大学,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具有更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对进一步促进我校法学教育改革,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自从开学以来我校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学习教育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号召,我校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大家不断交流,每个人都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从各方面进行自省、自律、自查,克服不足,努力整改。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了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和非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在科研学术方面,学校一直强调面向基层和地方,前不久,我校还向省教育厅报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题目叫《法治陕西》。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还成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组织了一批高素质的法学教师成立宣讲团,积极主动地给省各高校、各地市各阶层的干部群众进行宣讲。这不仅对建设“法治陕西”有重要意义,还将对我校建设法治校园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学习,感觉获益匪浅。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活动之前,我及其身边同学对其内涵认识浅淡,更谈不上用其来指导我们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工作实践。而现在我们已逐渐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陕西 ”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使陕西的法治走在全国的前列。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

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即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我国是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进行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的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法科学生应更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主动适应现阶段的形势要求。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践行西法大学子 “严谨 求实 文明 公正”的优秀传统,争取为“法治陕西”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第8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国民义局导、心质价命证)(国民一起捣乱)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

1、思想

2、发展

3、民主

4、党

二、基本特征(政民科开) (证明可以开)

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

三、本质属性 (党民法)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统一

2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3整体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思想蕴涵和作用

一、思想蕴涵

1三统一2三至上3依法治国、人、执法、正义、大局、党

二、作用(立执司文教) (立志要死在文化教育事业)

1、立法

2、执法

3、司法

4、文化

5、教育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MBSL

1.民主2.法制完备3.权威4.制约

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RRM

1.人为本2.人权3.文明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GLCX

1.平等2.合法合理3.程序4.及时高效

四、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BWL

1.把握2.围绕3.立足本职

五、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S ZD ZU

1.思想2.政治(1)政治、经济、文化制度(2)司(3)政策。3.组织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立行司监守事政)(黄立行快死了还坚守在市政事业上)

一、健全完善立法

1科2民3统4体

二、坚持依法行政

1、合法

2、合理

3、高效

4、权责

5、公开

6、能力

三、严格公正司法

1、公

2、效

3、权

4、民

四、加强制约监督

1、行政

2、权力

3、司法

4、组织

5、社会

6、公民

五、自觉诚信守法

1、法

2、德

3、宣

六、繁荣法律事业

1、方

2、任

3、途

4、教育

七、坚持依法执政

1、立

2、范围

3、依法

4、政法

第9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12年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纲教材增删说明】

自2009年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法理学中单列出来,2009年和2010年总分值均达25分。2011年司法考试对于本部分内容做了更大的调整,四张试卷中采取不同形式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关内容:其中,试卷一以选择题形式进行全面考查,试卷二和试卷三结合了该卷科目的专业知识进行重点考查,试卷四结合法律实务进行综合考查。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2011年本部分总分值达到38分。

【大纲新旧对照】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法治理念的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和提出的历史过程。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和“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析和评价法治实践和有关案例。

考试内容:

第二章 依法治国

基本要求:

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熟悉并能够运用:依法治国理念指导法治实践,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 依法治国方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普遍守法 制约监督)

第二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作用(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建设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2011年大纲对照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第三章 执法为民基本要求:

了解:执法为民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理解: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的基本含义和实现途径,执法为民理念与资产阶级“个人权利至上”的本质区别。

熟悉并能够运用:执法为民理念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法治实践和案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

执法为民的基本含义 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保障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二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理性文明执法 切实便民利民) 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

2011年大纲对照??? 第二节执法为民

???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蜜求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第四章 公平正义基本要求:

了解: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在法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熟悉并能够运用:公平正义理念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法治实践和案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

公平正义的基本含义 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

第二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程序与实体、公正与效率、普遍与特殊、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之间的关系

2011年大纲对照??? 第三节公平正义

???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第五章 服务大局基本要求:

了解:确立服务大局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地位、功能及其运行规律的深刻认知。理解: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服务大局理念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法治实践和案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服务大局的基本含义 准确认识和把握大局(认识大局的根本性 坚持大局的统领性 适应大局的历史性 分辨大局的层次性)

第二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在法治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 注重和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各机构的协调与配合) 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2011年大纲对照??? 第四节服务大局

???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第六章 党的领导基本要求:

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客观要求。

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倡导、推动和维护作用,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党的领导理念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法治实践和案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领导的基本含义 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主要推动者 坚定维护者) 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第二节 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

突出和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和权威 始终坚持依法领导 充分重视科学领导 ?

?

?

?

?

2011年大纲对照

?

?

?

?

?

第五节党的领导

???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 第三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 第一节健全完善立法

??? 健全完着立法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法制统一体系完备)

??? 第二节坚持依法行政

??? 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权责统一?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 第三节严格公正司法

??? 严格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 ??? 第四节其他基本要求

??? 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坚持依法执政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教案下一篇:脱贫攻坚村干部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