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极大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逃避的新环境,高校应当直面新环境,积极应对“互联网+”思维带来的革新性的冲击与挑战。

一、“互联网+”及“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的含义做了解释,“互联网+”即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通俗地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传统行业”,但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利用新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和生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平台,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与方式中融入“互联网+”的理念,创造性地生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路径,从而获得更加深入且有效的教育成效。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面临改变。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20岁至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大,占24.6%,大专、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20.2%,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通信、生活娱乐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与其他行业额深度融合,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交互性增强、方式更加多元化。在这些病毒式增长的海量信息中,既包含着有益于大学生学习成长的知识,也掺杂着许多消极负面的内容和观念。这个开放、变化、生动、复杂的大环境,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产生着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互联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

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其教育内容的来源比较单一,内容本身因陈旧过时而显得枯燥乏味,理论过多、案例较少,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抵触和排斥,故而无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移动互联网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相融合,更大程度地继承并显现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即时获取更新鲜、更丰富、更立体的教育资源,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并将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及需求浏览、下载相关信息和产品。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灵活性和移动性的特点,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最新、最快的信息,并能够及时与其他师生展开互动交流,有效解决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通、交流不畅等问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更为丰富、鲜活、快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互联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和教室为主要活动场所,在此物理空间内,教育者、被教育者、课本教材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是线性的单向互动。这种相对单一且趋于静止的教学和交流沟通模式,使得受教育者多为被动接受,且教育时效性不强。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这一情况大大改变。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内容更庞杂、时间更自由、空间更广阔。在“互联网+”环境中,碎片化的阅读与手机移动终端相互结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够时刻接收数据和信息。双方不再囿于固定的空间和固定的授课时间,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微信、微博、QQ、电邮等媒介实现信息传播和交流互动,从而达到课上课下的有机联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日益呈现出全方位、流动性的转换,我们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新形势和新环境。

(三)“互联网+”提供了更为显著的教育实效

进入“互联网+”时代,通常情况下,网络信息已经达到以秒为周期实现更新的速率。移动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最新的新闻事件。这种即时性极强、效率极高的传播方式,有效帮助教师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一手信息,帮助其及时快速地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因此,该传播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闭塞滞后、学生反馈速率低等现实问题,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师生双方可以跳脱时空的束缚,实现实时交流,并且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交流,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有效性。此外,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师生双方处于隐秘、自由的交流空间,有效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在平等、宽松的沟通环境中,教师将更加准确、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精准性。借助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信息和教育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学生感兴趣的文字、图片、影音等媒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去实现“3D”式教育,采取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更加“任性”

在“互联网+”时代,既冲突又交融的多种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横亘在大学生面前。长久浸润在这样的世界中,大学生的思想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从而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特征,极易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导向和思想文化的影响,致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甚至扭曲。当前学生群体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愈加凸显。在网络世界中,多种社会思潮竞相传播。相形之下,在思想意识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在被削弱,青年学生的“思想任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此外,大学生同时也表现出语言、行为、心理的“任性”。各种流行网络用语正在疯狂入侵大学生的语言表达体系,甚至成为不少学生的口头禅,进而深入影响学生的书面表达,语言表达欠规范、低俗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传播不实信息、网络暴力等失当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时有发生,缺乏理性思维,诉诸情绪宣泄,不少学生甚至陷入法律纠纷的旋涡;因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引起的学业困难、情绪淡漠、人际交往障碍等身心健康问题已普遍存在,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屡见不鲜。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急需“充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或书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获得海量信息。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涉猎范围和知识储备超出教师已成为可能。教师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和知识权威,这一群体的地位和威信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急需补充“互联网+”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运用互联网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迅速提高自身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媒介素养。唯有主动运用好互联网技术,在面对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的教育对象时,才能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辅助者、导航者和圆梦人。

(三)“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方法亟待“升级”

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权不断提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方向的新变革。“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虽然已经被广泛接受,但究竟如何将互联网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仍待探索。目前,不少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简单转化的做法,不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均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新环境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获取知识更为便利、交互效率更加高效的优势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网络尽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易造成教育者的惰性和随意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实时更新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达到线上线下教育联动、课堂内外教育互补、师生良性互动的效果。此外,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传播的大量信息,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日常、走进网络、入脑入心,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这也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补充和更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系统学习并善加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特点,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创造性地发掘新方法和新手段,积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由之路。唯有主动拥抱互联网,我们才能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我国已进入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新环境。高校应当直面新环境,积极应对“互联网+”思维带来的革新性的冲击与挑战,积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利用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广阔的时间、空间,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面对其带来的挑战,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内在涵养,促进教育方法的更新升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谷一鸣.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6.

[2]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3] 娄晓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36-139.

[4] 张晓东.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反思[J].江苏高教,2017(1):37-39+42.

[5] 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51-52+55.

[6] 余胜泉,汪晓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7(1):29-36.

[7] 王晓雪.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228-229.

[8] 余启军.“文化反哺”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与路径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4.

上一篇:关于做好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之我见下一篇:浅析遗嘱继承制度